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必看:家長們這么做,就是在逼老師“放棄”您的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0-04-20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家庭有家庭的好處,學校有學校的妙處,兩者結(jié)合,可以讓教育更有意義!教師有樹立正確的家長觀,以正確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在成長的天空里展翅高飛。那么,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方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必看:家長們這么做,就是在逼老師“放棄”您的孩子!”,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從孩子走進學校開始,老師對他的影響就非常巨大。

被老師重視的孩子,成績更優(yōu)秀,自信心更強,無論在智力還是性格的發(fā)展上都會更好一些。

而一旦被老師忽略,孩子不僅會成績下降,出現(xiàn)自卑情緒,在人際交往上也容易有障礙,有些敏感的孩子甚至還可能會自暴自棄。

老師對孩子的態(tài)度,并不僅僅取決于孩子,某種程度來說,甚至受家長影響更大一些。

作為家長,和老師打交道時,下面這五個忌諱,一定不能犯。

1、沒搞清楚事情之前和老師吵鬧甚至動手

每一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家長一時沖動憤怒是很正常的??墒窃谌W?!坝懻f法”之前,一定要先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

如果是自己孩子錯了,那就主動道歉;如果是別的孩子的錯,可以去和老師反應一下情況,讓老師來協(xié)調(diào)處理;如果是學校和老師處理不得當,可以先跟學校和老師協(xié)商下一步處理辦法。在這個過程當中,家長要表現(xiàn)出理解和寬容的態(tài)度,這樣會給老師留下非常好的印象,日后自然會對孩子另眼相待。

如果在沒搞清楚狀況之前就去大鬧學校和老師,只會讓老師覺得家長無理取鬧,給老師留下的這樣的負面印象自然對孩子很不利。

2、不把學校、老師的規(guī)定當回事

對于學校和老師的規(guī)定,最好的方法就是配合。比如很多學校會規(guī)定不讓學生帶手機,不管家長是否贊同,最好都要教育孩子遵守學校的規(guī)定。如果家長對一些規(guī)定很有意見,默許甚至鼓勵孩子違反規(guī)定,這會讓學校和老師非常為難。也會給老師的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因為對于家長來說,只需要面對自己的孩子,但是對于學校,需要面對幾百幾千的學生。很多看起來不合理的制度,往往就是為了保護大部分孩子的安全和學習環(huán)境。

3、不參加家長會、不和老師溝通

孩子的教育,第一負責人應該是家長,而且最了解孩子的也是家長,老師希望能和家長建立聯(lián)系,及時掌握孩子的情況,好能及時調(diào)整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因此家長不管工作再忙,也一定要抽時間去參加家長會。如果實在無法抽身,也最好定期和老師溝通。否則老師不確定你是否對孩子的教育關心,也不確定你孩子出現(xiàn)問題后自己的處理方式你是否能接受,更不會知道孩子在學校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是否與家庭問題有關。孩子最終教育成什么樣,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共同決定的。不與老師溝通,老師對孩子的教育沒有一個整體的把握,自然很難因材施教。

4、拿社會和整個教育的問題來評判老師

就像這個世界最想讓病人健康的是大夫,那這個世界最想讓孩子優(yōu)秀的就是老師了。能把學生教得個個優(yōu)秀,是每個老師最大的夢想。

有些家長對孩子教育非常重視,一旦社會上出現(xiàn)一些教育事件,都會認為整個教育行業(yè)出了問題,對自己孩子的老師也大加指責。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教育確實有一些問題,但是不能因為這個就否定所有的老師。這會讓絕大部分懷揣教育理想,兢兢業(yè)業(yè)的老師們傷了心。如果家長能對老師的工作多一分理解和體諒,老師自然也會報之以對孩子的寬容和鼓勵,這種良性循環(huán),最終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5、以領導姿態(tài)面對老師

在幾年前做過這樣的一個調(diào)查:老師最厭煩哪種家長?以領導姿態(tài)面對老師的家長排在了首位。

現(xiàn)在很多家長會覺得,教育是服務行業(yè),我交了學費,老師就應該給我的孩子提供最好的服務。但是教育不是服務,它是心靈層面的引導和滋養(yǎng)。對待老師最好的態(tài)度是尊重和信任,因為也只有這些才能激活老師內(nèi)心最崇高的情感,才能讓老師用心去對待孩子,給孩子一份最優(yōu)質(zhì)的教育。

m.endrikfelipe.com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別逼老師放棄你的孩子


別逼老師放棄你的孩子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長和老師的配合,配合的好,孩子受益,配合不好,孩子有可能就會受到影響。

一位資深的班主任曾經(jīng)說過“家長與學校配合的越好,教育越會成功。否則往往會事倍功半。凡是家長不與學校配合的,結(jié)果都是悲劇,這在我的教育經(jīng)歷中無一例外?!?/p>

當孩子走進學校,老師對他的影響非常大。老師重視的孩子,成績往往更優(yōu)秀,自信心更強。無論在智力還是性格的發(fā)展上都會更好一些。

而被老師忽略的孩子,成績不僅會下降,還會出現(xiàn)自卑情緒,在人際交往上也容易出現(xiàn)障礙,有些甚至還可能會自暴自棄。

老師對孩子的態(tài)度,某種程度來說,不僅僅以因為孩子的原因,受家長影響更大一些。

孩子在學校最大的悲哀不是成績差,不是常被老師叫去辦公室,不是常被請家長,而是老師不再注視她,她做了什么都不會在意,被老師放棄的孩子在學校的生活絕對是灰暗的。

但是,很多時候孩子在學校被放棄不是因為孩子,大多數(shù)被老師“放棄”的孩子是因為家長們不經(jīng)意間的一件事。

很多時候,不是老師想放棄孩子,而是被家長們逼得放棄孩子。

下面的幾種行為,你有嗎?

搞清楚事情之前,不要和老師吵鬧甚至動手。

每一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家長一時沖動憤怒是很正常的??墒窃谌W校“討說法”之前,一定要先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

如果是自己孩子錯了,那就主動道歉;如果是別的孩子的錯,可以去和老師反應一下情況,讓老師來協(xié)調(diào)處理;如果是學校和老師處理不得當,可以先跟學校和老師協(xié)商下一步處理辦法。

在這個過程當中,家長要表現(xiàn)出理解和寬容的態(tài)度,這樣會給老師留下非常好的印象,日后自然會對孩子另眼相待。

如果在沒搞清楚狀況之前就去大鬧學校和老師,只會讓老師覺得家長無理取鬧,給老師留下的這樣的負面印象,自然對孩子很不利。

不把學校、老師的規(guī)定當回事

對于學校和老師的規(guī)定,最好的方法就是配合。比如很多學校會規(guī)定不讓學生帶手機,不管家長是否贊同,最好都要教育孩子遵守學校的規(guī)定。

如果家長對一些規(guī)定很有意見,默許甚至鼓勵孩子違反規(guī)定,這會讓學校和老師非常為難。也會給老師的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因為對于家長來說,只需要面對自己的孩子,但是對于學校,需要面對幾百幾千的學生。

很多看起來不合理的制度,往往就是為了保護大部分孩子的安全和學習環(huán)境。

不參加家長會、不和老師溝通,不懂得在孩子面前維護老師

孩子的教育,第一負責人應該是家長,而且最了解孩子的也是家長,老師希望能和家長建立聯(lián)系,及時掌握孩子的情況,好能及時調(diào)整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因此家長不管工作再忙,也一定要抽時間去參加家長會。如果實在無法抽身,也最好定期和老師溝通。

否則老師不確定你是否對孩子的教育關心,也不確定你孩子出現(xiàn)問題后自己的處理方式你是否能接受,更不會知道孩子在學校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是否與家庭問題有關。

孩子最終教育成什么樣,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共同決定的。不與老師溝通,老師對孩子的教育沒有一個整體的把握,自然很難因材施教。

家長與學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會成功。我可以非常負責任的說,凡是家長不與學校配合的,結(jié)果都是悲劇,這在我的教育經(jīng)歷中無一例外。

因此,在孩子面前,家長要極力維護學校和老師——不是假惺惺的做戲(因為孩子都能察覺出來),而是要真心實意地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做好孩子的工作。拿社會和整個教育的問題來評判老師

就像這個世界最想讓病人健康的是大夫,那這個世界最想讓孩子優(yōu)秀的就是老師了。能把學生教得個個優(yōu)秀,是每個老師最大的夢想。

有些家長對孩子教育非常重視,一旦社會上出現(xiàn)一些教育事件,都會認為整個教育行業(yè)出了問題,對自己孩子的老師也大加指責。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教育確實有一些問題,但是不能因為這個就否定所有的老師。這會讓絕大部分懷揣教育理想,兢兢業(yè)業(yè)的老師們傷了心。

如果家長能對老師的工作多一分理解和體諒,老師自然也會報之以對孩子的寬容和鼓勵,這種良性循環(huán),最終會讓孩子受益終生。以領導姿態(tài)面對老師。

在幾年前做過這樣的一個調(diào)查:老師最厭煩那種家長?以領導姿態(tài)面對老師的家長排在了首位。

現(xiàn)在很多家長會覺得,教育是服務行業(yè),我交了學費,老師就應該給我的孩子提供最好的服務。但是教育不是服務,它是心靈層面的引導和滋養(yǎng)。

對待老師最好的態(tài)度是尊重和信任,因為也只有這些才能激活老師內(nèi)心最崇高的情感,才能讓老師用心去對待孩子,給孩子一份最優(yōu)質(zhì)的教育。

如果我們社會最后一片凈土——教育,都抬不起頭了,那么我們的社會還有什么希望,孩子還有什么希望,民族還有什么希望?

每一個生命都是復雜的個體,一個孩子就使一大家子人頭疼了。而一個班主任要面對的是幾十個孩子、上百位家長還要面對生活工作中的其他種種,雖然他不能讓每位孩子成才,不能讓每位家長滿意,但是他付出的已經(jīng)夠多了。

所以請善待每位教師,特別是那些為您孩子好,對您孩子嚴厲的老師。請家長多一分寬容和理解,多給老師一些尊重和信任,老師一定會加倍珍惜你的孩子。

先別急,知道孩子為什么要這么做嗎?


當嬰兒哭鬧的時候,父母會關注孩子哭鬧行為背后的原因,猜測他可能是餓了,冷了,或者不舒服了。但隨著孩子的長大,父母好像漸漸喪失了這個能力,變得只關注孩子的行為,卻很少思考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

這里舉兩個例子,你就能明白,孩子明知道那么做不對,為什么會做一些讓我們無法理解的事。

有一次,在圖書館看書,旁邊坐著一對母子,媽媽埋頭忙碌,6歲的孩子在用蠟筆涂色。安靜了沒一會,6歲的孩子開始用腳踢桌子?!皠e踢了!”媽媽很生氣地瞪了他一眼。孩子撅了撅嘴,停了下來。沒一會,又開始踢桌子,媽媽呵斥了他,孩子安靜了沒兩分鐘,又開始踢桌子,這時同桌的人已經(jīng)不勝其煩,換了座位,媽媽感到又窘迫又惱怒,狠狠打了孩子一巴掌。

媽媽對孩子調(diào)皮的行為感到氣憤,并且急于糾正孩子錯誤的行為,卻從沒想過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人的行為都有一定的目的,孩子也一樣,如果我們想改變孩子的行為,必須先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孩子踢桌子的行為,讓媽媽的注意力從書本轉(zhuǎn)移到了他的身上,雖然是被媽媽批評、責罵,但他依然很滿足,因為他的真實目的已經(jīng)達到了,這個目的就是尋求媽媽的關注,即使是負面的關注。

如果上面的故事說服不了你,下面這個故事你可能會更有感觸。三歲的貝貝本來是個快樂可愛的孩子,他成長得很快,父母感到很欣慰。他一歲前學會走路,十八個月就不再用尿布了,兩歲時能清楚地說出正確的語句,而且他很擅長表現(xiàn)自己的聰明可愛,得到大人的肯定和喜愛??墒呛鋈?,他開始哼唧、哭叫,還經(jīng)常尿褲子、拉褲子,這些年齡倒退的行為發(fā)生在弟弟出生兩個月之后。貝貝的父母,感到很疑惑,就向兒童心理醫(yī)生請教。

醫(yī)生,告訴他們:“貝貝會出現(xiàn)這些行為,是因為他觀察到,弟弟得到了全部的關注,自己失去了在家里的位置。他認為,只要自己變成一個嬰兒一樣不能自理,就能重新得到媽媽的關注。你會覺得孩子采取的方式有點莫名其妙,這是因為孩子并沒有察覺和理解他們行為背后的原因,采取的方式也不是理性思考的結(jié)果,完全依靠的是自己的直覺?!?/p>

貝貝的父母現(xiàn)在明白了,孩子出現(xiàn)這些錯誤行為的原因,是想尋求關注,所以父母及時做了調(diào)整,平時在照顧弟弟的同時,也給予貝貝足夠的關注,比如媽媽如果抱弟弟,就一定會抱他,不會因為弟弟是嬰兒,他是個大孩子而區(qū)別對待。另外,父母還邀請貝貝一起來照顧弟弟,讓他感受到父母的關注和重視。通過這樣的調(diào)整,不久之后,貝貝又回到了那個聰明伶俐的狀態(tài)。

從上面兩個故事,你可能已經(jīng)知道了,孩子真的很需要父母的關注。因為孩子在這個世界上能依賴的只有父母,他們除了父母就什么都沒有了,如果他們感到父母不夠關注自己,就會極其沒有安全感。

而父母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孩子,還有我們的伴侶、父母,以及自己的事業(yè)和財富,我們的安全感也來自多方面,精力也同樣被分散到各處。所以我們越來越難做到:將100%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而孩子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著我們,原來孩子愛我們,遠比我們愛孩子的還要多??!

孩子錯誤行為的背后,有著特定的原因,所以在遇到孩子做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時,我們先別急著糾正、責罵、或者懲罰,想想孩子這么做背后的原因,孩子經(jīng)歷的少,很多事情沒還需要引導,只有找到每件事背后的原因,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孩子不適當?shù)男袨椤?/p>

孩子叛逆其實是好事? 這么做,比你吼一千句都管用!


孩子叛逆其實是好事? 這么做,比你吼一千句都管用!

孩子從小到大會經(jīng)歷三個叛逆期,所謂“叛逆期”,其實是孩子成長發(fā)育過程中的三個階段。

首先,是孩子2~3歲的自我意識覺醒階段;其次,是他7~10歲的獨立自主意識階段;然后,就是12~18歲我們都知道的青春期。

第一個叛逆期:2~3歲

孩子的“叛逆”,其實從2歲的時候就開始了,也就是我們經(jīng)常聽說的“Terrible2”。孩子在2~3歲的時候,會逐漸開始與父母“作對”,比如不愿意讓爸爸媽媽抱自己的玩偶、吃自己的餅干等等。

這是因為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他正在學習區(qū)分“自我”與“他人”,隨著孩子物權意識的增強,他要通過確認物品的歸屬權,來認知自己與物品的關系。在這個階段,不要跟孩子生悶氣、覺得孩子自私,他壓根都不知道”自私“是什么呢。

隨著孩子長大,他會開始表達自己的想法,今天出門穿什么、午飯想吃什么,等等。這是個培養(yǎng)孩子主見、訓練孩子自我表達的好機會,不要因為孩子的想法與你不同,就去壓制他。

這個階段,要學會尊重孩子的要求,耐心聽孩子的主意,引導他們把自己的想法完整表達出來。有的孩子語言能力還沒有發(fā)展得很好,遇到無法表達的時候會哭鬧,但越是這種時候,我們越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然后才能引導孩子的情緒,通過問“為什么”,來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用哭鬧解決一切。

第二個逆反期:7~10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認為自己“是一個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孩子進入學校后,學到了很多知識,他們急于證明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因此開始要求獨立,行為上想要脫離爸爸媽媽的掌控,很多事情喜歡跟家長對著干,大人說東,他偏往西,另一方面,他們又非常依賴大人,有時會不講道理,亂發(fā)脾氣等等。

此時,父母一定要放棄家長“一言堂”的方式。涉及到孩子自身的事不妨多與孩子商量,也可試著逐步將自主權交還給孩子,并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惑的時候,多幫助和引導孩子。

比如,對于孩子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孩子不喜歡彈鋼琴,媽媽可以和孩子商量:是不是有別的愛好,是否想要發(fā)展這方面的愛好等?沿著孩子的興趣方向培養(yǎng),孩子高興,媽媽也輕松,才能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第三個逆反期:12~18歲

青春期的孩子身體已經(jīng)發(fā)育成熟,覺得自己已經(jīng)很“強大”了,但心理發(fā)育尚未成熟,常常遭遇到各種挫折感。

青春期的孩子,角色和身份也會發(fā)生一些變化,最明顯的是他們開始尋求同齡人的支持。他們非常重視同伴關系,易受同伴影響,可能會做一些并非自己意愿但同伴認同的事,如抽煙、喝酒。

這些行為雖然父母不認可,但對孩子來說,可能是成人的象征,代表他們擺脫了對父母的依賴等。這也意味著,青春期的孩子會面臨一些危險,如網(wǎng)絡成癮、早孕、酗酒、犯罪……

想要孩子順利度過這個階段,首先,我們要學會信任孩子有這個能力;其次,就是與孩子保持親密而有間的親子關系:將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平等對待,支持孩子渴求獨立的嘗試,在孩子失敗時給予鼓勵、安慰,在孩子成功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多帶孩子參加一些團隊活動,多與自己的親戚朋友走動。

總而言之,叛逆期并不可怕,父母了解了這個成長規(guī)律,應對方式對了,這3個叛逆期,大部分孩子都能夠順利度過。

對于孩子的“叛逆期”,英國皇家育兒師凱瑟琳也有話要說:

凱瑟琳老師分享:

孩子一定會進入叛逆期,我們需要這個時期的存在,這證明孩子在長大。

首先,你需要為孩子的行為設定底線,決定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需要加以限制,哪些事是不能做的,每個父母不一樣,每個家庭的邊界也不一樣。

另外,不要剝奪孩子所有的控制權,要允許孩子一些行為的發(fā)生。一旦孩子感覺到自己生活的所有方面都不受自己控制,他們會用最強烈的方式反抗。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制定孩子行為的底線,把握住原則,但不必事事較真。

“叛逆期”從字面上來理解,是孩子對家長的叛逆,也就是說,“叛逆期”其實是以家長為中心下的定義,可是對于孩子來說,這正是他在探索獨立的自我,學習如何獨立生活的“黃金期”。

叛逆,不意味著不合理。我們養(yǎng)育孩子,是在養(yǎng)育一個獨立的人,而不是聽話的寵物。我們需要孩子學會面對困難、承擔責任、自信積極。如果在“叛逆期”,家長跟孩子站在對立面,壓制孩子的想法與行為,他就變成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也不敢承擔責任的人。

沒有叛逆的孩子,只有自大的家長。,當我們重新看待“叛逆期”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它其實是孩子成長的“探索期”,孩子會在這個時期逐漸長大,逐漸明白:什么是屬于我的、我能做什么、我能怎么做,所以,家長們,不要把“叛逆期”視為洪水猛獸,用更包容的心態(tài)去迎接它吧!

這么做可能會毀了孩子一生,你中槍了嗎?


在教育的時候,我們經(jīng)常無意識地做了很多對孩子成長不利的事情尤其是以下這7件事!

01、我們不讓孩子經(jīng)歷風險

我們生活在一個危機四伏的世界中。“安全第一”的原則讓我們生活在失去孩子的恐懼中,所以我們盡全力去保護他們。

盡管這是作為家長的義務,但是這種行為存在負面影響。歐洲的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如果一個孩子沒有摔倒的經(jīng)歷,在成年后更容易患上恐懼癥。

事實上,孩子們需要經(jīng)歷挫折以完善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正如如果沒有經(jīng)歷過分手,一個人很難獲得感情上的成熟一樣。如果家長讓孩子完全避開任何風險,那么孩子將會成為一個傲慢自大的人。

02、我們的幫助來得太快

由于家長的過分幫助和指導,如今這一代青少年缺乏一些必備的技能。當我們給予孩子過分的指導,就剝奪了他們自己經(jīng)歷重重困難找到解決方法的珍貴體驗。也就是說,這種做法讓孩子缺少了一種必要的鍛煉和經(jīng)歷。

漸漸地,孩子習慣了在面對困難時等待他人的救助。但在成人世界中,事情并不總是這么美好。換言之,這種做法削弱了孩子的競爭力。

03、我們過分贊美孩子

我們往往鼓勵孩子做個自信的人,這種風潮的流行已有些時日。在19世紀80年代,這種思潮出現(xiàn)在學校教育體系中。

當孩子加入一個小小的棒球隊,你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每個人都是贏家。人們似乎自然而然地認為,這種做法將極大地鼓勵孩子,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但研究調(diào)查表明,這種做法事與愿違。

孩子們往往會觀察到,除了自己的父母以外,不再有人表揚他們。這時,他們就會質(zhì)疑父母的話的客觀性。漸漸地,他們學會了說謊、言過其實、粉飾太平——這一切的發(fā)生都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面對過真正的現(xiàn)實。

04、我們將愛建立在物質(zhì)基礎之上

孩子未必需要每分每秒都在被愛。孩子們也許能夠從失望中恢復過來,但他們未必能夠抵抗溺愛的負面影響。所以大膽地對他們說“不”,讓他們?yōu)樽约合M玫降臇|西努力。

作為家長,我們傾向于在獎勵孩子的時候滿足他們所有的需求。當家里有多個小孩的時候,我們甚至會感覺只表揚一個而忽略另一個是件不公平的事情。但這是不對的。

下次,千萬要記得別告訴他們在考試中取得高分的獎勵是去商場瘋狂購物。如果你和孩子的關系建立在物質(zhì)基礎之上,孩子將會不習慣于無條件的愛。

05、我們不向孩子分享自己過去的錯誤

健康成長的孩子正展開雙翼擁抱世界。作為成人,我們必須引領他們,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能夠在所有方面無微不至。

因此,告訴他們你在他們那個年紀犯過的錯誤能夠幫助他們在類似的情景做出正確的選擇(避免吸煙、喝酒、吸毒等“負面課程”)。

同樣,孩子必須學會承擔責任,尤其是他們做錯的時候。告訴他們在你面對相同情景時的感受,告訴他們你從這些事情中學到了什么。

06、我們錯誤地將聰明

有天賦和有影響力當做成熟

“聰明”、“有天賦”或“有影響力”是常用的對于成熟度的判斷標準,因此,家長們往往認為聰明的孩子是足夠成熟的。這不對。

許多專業(yè)運動員和好萊塢明星在他們的專業(yè)領域展現(xiàn)出了令人驚訝的天賦能力,但是他們?nèi)匀粫砣肟膳碌某舐勚?。事實上,這三個特質(zhì)遠非人生的全部。

科學地說,并沒有絕對的“獨立年齡”。一個好的辦法是觀察孩子同齡人的做法。如果你發(fā)現(xiàn)孩子的獨立能力差于同齡人,那么你就該延遲他自立的年齡。

07、我們沒有以身作則

作為家長,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模范是我們的責任。為了幫助他們獨立、誠實、有愛心,我們就必須做到這些。作為家里的領導者,我們可以先從“說到做到”開始。

同時,也要特別注意細節(jié)——孩子們絕對會注意到這些。如果你不抄近路,那么孩子們也會知道他們不可以這么做。向孩子展現(xiàn)做志愿者服務的快樂,孩子們也會向你學習。

總而言之,你盡全力做一個榜樣,孩子們會注意到這些并且做一樣的事情。

BB10個月 媽媽這么做他更聰明


小編朋友的寶寶,已經(jīng)10個月了,朋友買了很多可愛的故事書,準備開始進行親子閱讀,讓寶寶從小養(yǎng)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想象中的場景,應該是這樣的:媽媽抱著寶寶,一頁一頁地翻著書,寶寶好奇地聽媽媽輕聲講書上面的故事,還嘰嘰喳喳地想要學。

寶寶撕書不怕,媽媽做對這些讓他更聰明

這場景好美,想想都覺得陶醉。

但是,實際的情況卻是,寶寶拿著書胡亂翻,根本不會安安靜靜地聽媽媽講,只顧著看上面的畫,有時候還會撕書,越撕越起勁。

這可了得,小小年紀就不學好,開始撕書了,不知道愛惜書本,撕了多浪費啊!

媽媽可能就會覺得,這個寶寶天生就不愛讀書,就是個貪玩的娃。

寶寶撕書是聰明表現(xiàn)

其實,媽媽不知道,寶寶愛撕書,是很正常的,說明寶寶正在成長學習,變得更聰明了。

寶寶撕書,其實就是他在探索書本,發(fā)現(xiàn)了一件新鮮好玩的事情,撕的這個動作說明寶寶手指的靈活度發(fā)展得比較好了,在撕的時候,體驗到手指用力的感覺,會讓寶寶很有成就感。

寶寶撕書不怕,媽媽做對這些讓他更聰明

寶寶愛撕書,聰明媽媽這樣應對

對于10個月的寶寶來說,媽媽還不能把親子閱讀想成一件很一本正經(jīng)的事情,這時候,如果寶寶只是愛看上面的圖畫,那就讓他看,媽媽不一定非要講。

如果寶寶就是喜歡撕書,媽媽也記得不要責怪小寶寶,這時候他還不懂撕是破壞行為,你可以拿一些鮮艷可愛的超市宣傳單、過期的雜志等給寶寶撕,買書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不會撕爛的布書!

寶寶撕書不怕,媽媽做對這些讓他更聰明

想要鍛煉寶寶的動手能力,積木也是很好的幫手!

不僅如此,積木的用處還很多。

也許,剛開始的時候,寶寶只是拿兩塊積木敲著玩,或是喜歡積木的顏色,研究積木不同的形狀大小,慢慢的,寶寶會用積木疊高高,搭建不同的場景,比如城堡等等,玩法很多。

寶寶撕書不怕,媽媽做對這些讓他更聰明

除了木質(zhì)的積木,塑料積木也是寶寶很好的玩具。

同樣都可以鍛煉手部動作能力,塑料的積木,對于寶寶來說,還可以拼裝,也會更簡單容易一些。

寶寶撕書不怕,媽媽做對這些讓他更聰明

10個多月的寶寶,正是到處爬的階段,媽媽們也別忘了給寶寶準備一個地墊,可以放心地讓寶寶在上面爬、玩耍,不用擔心弄臟衣服,寶寶也爬得更舒適一些。

所以啊,寶寶撕書不是壞事,媽媽不要再錯怪寶寶了!你家寶寶有撕過書嗎?

告訴家長,這些事情老師做不了!需要您的配合!


教育作為一個宏大的命題,并不完全由行政部門的政令、理論家的理論和學校的教育所決定,還取決于每一位家長的教育理念和做法。有的家長認為,老師嘛,就應該三頭六臂、事無巨細地教育、照顧學生,自己當起了“甩手掌柜”。

老師當然沒有三頭六臂,很多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最需要家長們理解的是:影響孩子成績的最主要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很多事情老師教不了,需要家長們來配合!下面是一位班主任老師的肺腑之言,句句經(jīng)典啟發(fā)了無數(shù)的家長,分享給您。

1

影響孩子成績的主要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同一個班級,孩子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家長綜合素質(zhì)和付出心力的競爭。平時不聞不問,考差了大發(fā)雷霆,是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

2

當人們說這個孩子和那個孩子的不同的時候,其實主要是指這個家長和那個家長的不同。如果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孩子在學校就可能會過的比較辛苦,孩子很可能會成為學校的“問題兒童”。

3

同在一個班級,教是一樣的教。如果你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沒有盡到做家長的責任,不要向孩子提學習要求,更沒有資格責備他們。

4

當你覺得付出沒有得到充分回報的時候,要這樣想:如果我不做,孩子的潛能將更不能發(fā)掘。然后心平氣和做該做的事。

5

作為教育者,要想讓孩子愛學習,必須自己先讀書做人。教師如此,家長也是如此。成績好的孩子,媽媽通常是有計劃而且動作利落的人。父親越認真,越有條理,越有禮貌,孩子成績就越好。

6

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為讀書型的父母,那就從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靜地看書。如果你不能在書桌前坐半個鐘頭,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從早到晚堅持五六個小時的艱苦學習呢?

7

孩子的學習越困難,他就越應當閱讀。所謂智力,就是閱讀能力。其實,無論是基礎知識,閱讀還是寫作,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徑都是課外閱讀。

8

心底秘密是人成長、成熟的標志。如果孩子有心事,他不想告訴你,那么,不要逼迫孩子把他的秘密說出來。

9

貧窮是重要的教育資源,但并非越貧窮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做父母的,需要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資料,不讓孩子陷入人窮志短的自卑深淵。

10

教師的一視同仁總是相對的。對于教育責任感特別強、能與教師緊密配合的家長,教師對他的孩子自然要特別關注一些——這是很公平的。

11

學生取得優(yōu)秀成績所依賴的,除了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專注性和求知欲,這些素質(zhì)對于孩子的成長太重要。

12

作為教師,我們比誰都知道分數(shù)的重要。可是,那比分數(shù)更重要的,我們時刻不敢忘記。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對困難,具有獨立戰(zhàn)勝的勇氣和能力。

13

孩子在家很任性,這實在是家長自己應當深刻檢討的事情?,F(xiàn)在的孩子,性格成型早。希望父母高度重視,及時扭轉(zhuǎn)。否則,學校教育的效果只能被抵消。

14

對于教師而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存在于家長中。當大家都動起來,群策群力了,這個集體才叫厲害。有人說老師帶的不是一個班,而是兩個,一個是學生班,一個是家長班。

15

三分之一的家長積極行動,步步緊跟;三分之一的家長虎頭蛇尾,勉強應付;三分之一家長基本沒有能力跟得上。而這,就是及格、良好、優(yōu)秀拉開檔次的主要原因。

16

孩子學習是艱辛的,這是一個爬坡過程,一旦上了路,對于您的家庭、對于教師,都是一件幸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自然要竭盡全力引導、幫助他們,如果再能得到家長的幫助,那孩子將多么幸福。

17

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看起來沒有差別——六年之后,他們將有多么不同。

18

不要著急,不要攀比,不要企望一口吃胖,不要提出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要求。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間斷和興致勃勃。只要他在讀,只要他這周比上周進步就值得高興,就應當鼓勵。

19

一天一小步,一周一大步,一月長一截——一學期就在全然不同的兩個檔次了。資質(zhì)相同的孩子,攤上不同的父母,其發(fā)展也就不一樣。

20

家長都希望教師多提問自己的孩子,惟恐孩子發(fā)言表現(xiàn)的機會比別人少。其實,對于孩子來說,首先需要學會的是傾聽——這才是學會學習的關鍵。沒有了靜聽和沉思為前提,所謂“積極發(fā)言”,只是為表現(xiàn)而表現(xiàn)的低效鬧騰而已。

21

一次考試的分數(shù)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識掌握了沒有,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歡讀書。即使從應試的角度考慮,從長遠來看,讀書也是所有功課植根的土壤,他的貧瘠與豐厚,關系實在重大。

22

讓學生直面學習中的困難,打破快樂輕松學習的神話,這是每一個明智的師長要做的事情。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收獲的,將不僅是知識,更有毅力、恒心,克服困難的勇氣等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23

養(yǎng)育養(yǎng)育,在物質(zhì)條件相對富足的今天——父母責任更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撫養(yǎng)。

24

孩子需要你的扶助——今天的扶,正是為了將來的不扶或者少扶,否則問題越積累越多,差距越拉越大,孩子和你將不堪其苦。

25

《麥田里的守望者》為世界貢獻了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

必讀:做這6種類型的家長,老師會更愛您的孩子!


孩子上幼兒園,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父母的心,每位家長都希望老師在學習和生活上能給予自己孩子更多的關注,甚至不惜贈送禮品“表達心意”。

其實,對老師而言,做一名配合園所教學工作的家長比什么都重要,這樣才能更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下面這6種類型的家長是老師最喜歡的,您上榜了嗎?

1、主動承擔家園共育責任的家長

在幼兒園,除了學習知識,更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習慣、品行及個性形成的重要契機,如果家長能夠經(jīng)常和老師分享一些孩子在家的表現(xiàn),并做好幼兒園教育的延伸工作,安排好孩子的作息和生活,相信能更好地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為以后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充分理解和信任老師的家長

由于社會上一些個別現(xiàn)象,使得一些家長對老師極度不信任,容易把小事擴大化,如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受傷一定是被欺負了,孩子尿褲子就是老師照顧不到位,回家喊餓就覺得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這些孩子成長過程中原本正常的事,會被一些家長誤解。既然選擇了讓孩子上幼兒園,就要相信老師,對她們的工作表示充分地信任和支持,放心地把孩子交到她們手里。

孩子在園的一日生活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非常重要,老師一刻都不能馬虎,有時從早到晚甚至連水都顧不上喝。如果家長們在一些小細節(jié),比如孩子喝了幾次水、被蚊子咬個包等問題上糾結(jié)、挑刺,甚至一言不合就要鬧到園長那去,這會讓老師感到更加戰(zhàn)戰(zhàn)兢兢。所以,能得到家長的理解和尊重,對老師來說是莫大的鼓勵。

3、主動配合老師工作的家長

在孩子的幼兒園教育中,家、園雙方缺一不可,很多工作也需要共同配合,如果家長能主動配合老師,積極參與幼兒園的各類親子活動,一定能得到老師更多的認可。比如按時送孩子入園、按規(guī)定日期為孩子穿園服、認真輔導孩子完成手工作品等。這些事看似不那么要緊,但如果能夠相互理解、相互配合,不僅可以拉近家長和老師的距離,也能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關心,親子關系更加親密。

4、積極和老師溝通交流的家長

有的家長由于工作繁忙,每天匆忙接送孩子,和老師溝通交流得很少;有些家長對于老師交待的事情并不放在心上;還有些家長,認為幼兒園就是孩子玩的地方,入不入園都沒關系,甚至不跟老師打招呼就幾天不送孩子去幼兒園。

想要老師更加關注自己的孩子,家長應該和老師保持順暢的聯(lián)系,主動把孩子的生活習慣、近期變化或出現(xiàn)的問題等反饋給老師,讓老師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長軌跡,并在教育方式上進行不斷調(diào)整。

5、尊重老師權威的家長

提到幼兒園老師,很多家長都會認為,不就是哄孩子玩嗎,有什么難的呢?甚至有的家長閱讀過一些育兒的書籍,就盲目質(zhì)疑老師的教學方式,給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帶來了很多不便。

不得不承認,有的家長學識水平的確比老師高,也比老師更加見多識廣,但這并不能作為質(zhì)疑老師權威的前提條件。只有尊重老師,孩子才能從情感上對其產(chǎn)生敬愛,師生間也會相處得更加融洽。

6、不功利追求成績的家長

重視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而不是一味追求學習成績的家長更受老師尊敬,有些家長經(jīng)常會問:“老師,今天我們家孩子認了幾個字啊?”“上幼兒園這么久,好像什么都沒學到?!痹谟行┘议L眼里,只有認字、背詩才是孩子進步的標志,并要求幼兒園開設類似的興趣班。過早地認字只能扼殺孩子的學習熱情,對孩子的成長并不利,殊不知,孩子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需求,只有遵循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才能更好地促進其成長。

家庭和幼兒園是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兩股重要力量,如果這兩股力量能夠糅合在一起,便能建構出幼兒和諧發(fā)展的健康生態(tài)環(huán)境。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老師和家長有著共同的心愿,也渴求得到家長的信任和尊重,共同擔負起教育孩子的重任。相信做好以上幾點的父母定會成為孩子的驕傲,受到老師的青睞。

教您如何做一名不溺愛孩子的家長


對孩子愛的表達要適可而止

不要什么時候、什么事情都圍著孩子轉(zhuǎn),時間一長,孩子就會產(chǎn)生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凡事都必須以他為先。家長們要試著把關注的重心從孩子身上挪開,分散到其他人和事情上。

要讓孩子從小培養(yǎng)自理能力

培養(yǎng)孩子在生活上的獨立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讓孩子過于依賴自己的父母,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家長看見孩子如此獨立,就不會容易產(chǎn)生溺愛的心理了。

不要對孩子過度夸贊

家長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所以很多時候都會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夸孩子多好多好,即使孩子做的不是那么好。從現(xiàn)在開始,要客觀對待孩子的進步,不過度夸贊孩子。

家長要學會對孩子說‘不’

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家長們要硬起心腸說不。如果因為害怕孩子無休止的哭鬧而一次次地妥協(xié),孩子就會慢慢知道父母的軟肋,今后再想要教育孩子就會很困難。只要在一開始就采取果斷的態(tài)度,就能夠避免放任孩子一直耍無賴。

家長要適當對孩子放手

孩子漸漸長大,家長們就要學著放手,讓孩子獨立自理。從學會自己穿衣、吃飯、洗漱,到幫助家里打掃衛(wèi)生、燒菜洗碗、洗衣服,只要是他們力所能及的,就讓他們?nèi)プ觥2灰率露及k,不然的話孩子永遠也不會成長成熟,而且會很懶惰。

不要特殊待遇

如果什么時候都給孩子特殊照顧,有什么好東西都給孩子留著,會讓孩子感覺自己在家地位高人一等,這樣孩子就會自感特殊,習慣于高高在上,必然變得自私,沒有同情心,不關心他人。

不包辦代替

很多父母擔心孩子做不好事情,于是任何事情都代替孩子做,結(jié)果導致孩子三四歲了還要父母喂飯、穿衣,五六歲了還不會做簡單的家務。這樣孩子就不會變得勤勞、善良,也缺少同情心和上進心。

不要過分保護孩子

其實孩子并不是天生就膽小的,往往是父母對孩子過分地擔憂而導致孩子膽子越來越小。如果父母在確保孩子安全的情況下,少一些擔憂,多一些鼓勵,在摔跤后不大驚小怪,而是讓孩子自己爬起來,孩子就不會變得懦弱膽怯。

不剝奪獨立

沒有父母的陪伴,就不讓孩子走出家門和別的小朋友玩,孩子一脫離自己的視線父母就變得十分緊張,生活在這種環(huán)境中的孩子無異于被剝奪了獨立性,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擔心無能、喪失自信。

愛孩子是父母的本性,但是家長們要明白,溺愛孩子反而會害了孩子,希望家長們能夠用一種正確的方式去關愛孩子。

當孩子在害怕時家長應該這樣做


有媽媽問:“我的孩子現(xiàn)在很膽小,特別愛說害怕,怕怕。比如,看到小鱷魚她說怕,看到陌生叔叔說怕,有時候聽到什么聲音也說怕。這是缺乏安全感嗎?我應該怎么做怎么擺正心態(tài)?”

從多美說起吧。

去年這個時候,多美喜歡到處找螞蟻洞看螞蟻搬家,經(jīng)常蹲很久都不要走。但今年一見到螞蟻就說:“害怕!螞蟻!”后來又發(fā)展到只要見到螞蟻、蒼蠅等小小的,移動比較快的,黑色的東西,都會說怕,甚至會哭鼻子。

這種變化表明她的情感變得更加細膩,感覺變得更加敏感。但因這些感覺是新鮮的,陌生的,所以又會覺得不安和緊張,“害怕、怕怕”變成了她表達這種情感的語言。我會在多美說怕的時候給她更多愛和支持,以幫助她經(jīng)歷體驗,整合新階段的內(nèi)在世界。

比如,她看到螞蟻不敢往前走時,我會蹲下來讓她退到我懷里,一邊抱著她一邊說:”小螞蟻那么多,爬來爬去,讓多美感到有點害怕了。媽媽看到了,媽媽抱著多美,多美感覺好一點了嗎?“

多美:”我好一點了,媽媽?!?/p>

我會繼續(xù)說:”螞蟻很小,沒有力量傷害到你,也不會傷害你,現(xiàn)在小螞蟻擋住了多美的路,多美可以帶著自己的害怕,試著跨過去或者繞過去。媽媽非常確定,多美是安全的。”

多美拉著我的手,小心翼翼地跨過去,然后傲嬌地跟螞蟻拜拜,雖然下次她還是會說怕。

孩子說怕的時候,只是在簡單表達自己的感覺,而我們成人往往受限制性觀念的影響,喜歡給孩子扣帽子、貼標簽,認為孩子總說怕就是膽小,并且自以為是地認為孩子一害怕就什么都做不了了。這些都是父母自己內(nèi)心的投射,不是真正的孩子。假如我們能看到真實的孩子,簡單給她一些支持,引導她帶著這樣的情緒去嘗試做事情,孩子會非常愿意突破自己的。

多美就是一邊帶著自己的害怕,一邊跨越了螞蟻,而且用不了多久,在她習慣了這樣的感覺以后,就不會再“怕怕”了。

愛她,就允許她害怕吧。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必看:家長們這么做,就是在逼老師“放棄”您的孩子!》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別逼老師放棄你的孩子 別逼老師放棄你的孩子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長和老師的配合,配合的好,孩子受益,配合不好,孩子有可能就會受到影響。 一位資深的班主任曾經(jīng)說過“家長與學校配合的越好,教育越會成功。否則往往會事倍功半。凡是家...
    2020-09-29 閱讀全文
  • 先別急,知道孩子為什么要這么做嗎? 當嬰兒哭鬧的時候,父母會關注孩子哭鬧行為背后的原因,猜測他可能是餓了,冷了,或者不舒服了。但隨著孩子的長大,父母好像漸漸喪失了這個能力,變得只關注孩子的行為,卻很少思考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 這里舉兩個...
    2020-12-31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促進幼兒分享我們這么做 本學期初通過了主題家長會,向家長再次滲透了幼兒分享行為理念,針對班級幼兒由分享物、分享狀態(tài)等影響分享行為的外部因素進行了講述,家長也悉數(shù)了解了自己家孩子分享行為的層次,并針對不愿分享的行為進行了詳細說...
    2021-05-14 閱讀全文
  • 六月教育隨筆:老師,我為什么要這么做? “老師,我為什么要坐好?”“為什么要這樣畫?”“為什么要穿襪子?”“老師,我為什么要聽你的?……”每次我們老師對他提出要求時,他就會用為什么來反問我們,這就是我們班的“十萬個為什么”晨晨小朋友,他是一...
    2021-04-28 閱讀全文
  • 家長們不要過于溺愛您的孩子 今天在活動課上,我出示一張哭臉圖片,然后問:小朋友,你們什么時候會哭?有的孩子說:被爸爸媽媽打屁股的時候我就會哭。 還有的孩子說:打針的時候我會哭。 還有的孩子說:受傷的時候我會哭。 聽了他們的話,我...
    2020-10-28 閱讀全文

別逼老師放棄你的孩子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長和老師的配合,配合的好,孩子受益,配合不好,孩子有可能就會受到影響。 一位資深的班主任曾經(jīng)說過“家長與學校配合的越好,教育越會成功。否則往往會事倍功半。凡是家...

2020-09-29 閱讀全文

當嬰兒哭鬧的時候,父母會關注孩子哭鬧行為背后的原因,猜測他可能是餓了,冷了,或者不舒服了。但隨著孩子的長大,父母好像漸漸喪失了這個能力,變得只關注孩子的行為,卻很少思考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 這里舉兩個...

2020-12-31 閱讀全文

本學期初通過了主題家長會,向家長再次滲透了幼兒分享行為理念,針對班級幼兒由分享物、分享狀態(tài)等影響分享行為的外部因素進行了講述,家長也悉數(shù)了解了自己家孩子分享行為的層次,并針對不愿分享的行為進行了詳細說...

2021-05-14 閱讀全文

“老師,我為什么要坐好?”“為什么要這樣畫?”“為什么要穿襪子?”“老師,我為什么要聽你的?……”每次我們老師對他提出要求時,他就會用為什么來反問我們,這就是我們班的“十萬個為什么”晨晨小朋友,他是一...

2021-04-28 閱讀全文

今天在活動課上,我出示一張哭臉圖片,然后問:小朋友,你們什么時候會哭?有的孩子說:被爸爸媽媽打屁股的時候我就會哭。 還有的孩子說:打針的時候我會哭。 還有的孩子說:受傷的時候我會哭。 聽了他們的話,我...

2020-10-2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