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學校為中心,家庭為輔助來進行教育的!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和孩子做朋友,放低姿態(tài),互相尊重,彼此包容!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與校園之間的資源對幼兒進行教育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要如何拯救屢次外出的孩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要如何拯救屢次外出的孩子?下午去接**放學的時間有些早,就帶著兩個寶貝在幼兒園里玩了一會,剛開始我讓**抱著妹妹一起滑滑梯,后來**看到有個小朋友在玩玩具--小梯子,就鬧著也要玩,很對她說:“幼兒園的玩具小朋友們都可以玩,所以大家都要排隊玩,你等那位小朋友不玩了,再玩吧”!她不愿意等,一直鬧,好在那位小朋友的奶奶要帶孩子回家,就把小梯子遞給**。**玩著小梯子又要玩塑料小滾筒,兩個玩具都是愛不釋手,最終一手拉著塑料小滾筒,一手拉著塑料小梯子。別的小朋友也想玩就圍著她,我建議她只玩一種玩具,她拉著塑料小梯子不放我把塑料小滾筒拿過來給了別的小朋友,當時**就不高興,想要哭,不過當時幼兒園要關大門算是把她帶了出來。
到了大門口她還在啊拉的要哭,我把她放到車上然后給她講道理:“你一個人玩兩個玩具,別的小朋友想玩怎么辦?小朋友們沒有玩具玩是不是很難過?如果小朋友們玩兩個玩具,你沒有玩具玩也會很難過的對不對……”。道理講的我口干舌燥**就是不通氣,一句話:我就要玩兩個玩具。
到了家她還是很氣憤的說:“我就上是不回家”,我也有些生氣沒有理她直接把二寶抱進門,把二寶放下來我到門口一看**可不見了,站在路上看到她一個人往東走了近100米,考慮那是去**奶家的方向去拿鑰匙準備去追她,等我到之前看到**站著的地方卻不見她的身影,去**奶家也沒有,其實離**奶家不過三百米,剛**已經(jīng)走了百十米,**應該還在剩余的二百米之間才對,可來回走了幾趟都沒有,當時我有些急了,趕緊在門前的路上一家一家找起來。
找了多家都沒有**爸過來喊我說是找到了,原來進了一家大院里,大院有兩戶人家,她去了其中一家玩,后來自己到門口時遇到了**奶,路上都不想理她,當時的心情在憤怒到了極點,我怕理她就會去訓斥她,一般極度憤怒的狀況下,父母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所以當時我就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后,再和她說話,和她好好談。
到家后她要喝蜂蜜茶,我讓**爸給她沖了一杯,喝完后她還要喝,不過只有熱水沒有涼開水,要等水涼下來可是**不想等直接把碗扔了,當時真的無法控制自己,把她抱到床上拿起棍子打了幾下,雖然一直我都不想去打孩子,但是遇到如不能通過講道理讓孩子遵守規(guī)則,明知自己錯了但仍然故意犯規(guī),屢教不改時,真是不打感覺不行,這**一生氣就出去,每次找她的那種焦慮和心慌讓驚悚,有時都會想會不會失去她?
不過好在**現(xiàn)在知道去鄰居朋友家或者**奶家,不會走的遠,當然我更希望孩子能把家當作成長的港灣,而不是生氣時排斥討厭的旅館,當然這個過程家長也要積極的和孩子多溝通,多傾聽孩子問孩子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從孩子的心理來想辦法解決問題,給孩子多找一些同齡的朋友,鼓勵孩子學會交往,學會分享,學會相處。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都說好的關系勝過好的教育,這句10多年來機會爛大街的教育名言,大家還相信么,是的,他依然經(jīng)得起歲月的考驗,都說父母是什么樣的人,比父母做什么事更重要,孩子是父母的鏡子,一舉一動的回應,塑造了我們的孩子。甚至影響了孩子一生。處在所有親密關系中的狀態(tài)。我舉一個年齡偏小的孩子的例子,比如說:你正在忙,孩子找你過來陪玩,你會如何回應他呢,有兩種結果,一是答應,二是拒絕。還有兩種態(tài)度,或者消極,或者積極。當然了,積極答應挺好,拒絕也沒問題。什么叫積極答應啊,就是好啊,媽媽陪你玩啊,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回應孩子,而且狀態(tài)是積極的,感興趣的。什么較積極的拒絕,哦孩子,媽媽現(xiàn)在正在忙,還沒有辦法陪你,你等我20分鐘,我就來陪你一起玩,這個就是積極的拒絕。什么是消極的答應呢,就是,行吧,陪你玩把,然后心不在焉的。消極的拒絕不僅拒絕孩子,而且還帶煩躁,說你怎么這么煩人呢,沒看到我正在忙么,你一邊玩去
你看每一次打交道就會被映照一次,每一次回應都會映照一點點。什么叫映照啊,就是從別人對他的反饋里面,一點點的建立對自己的認知。
如果一個孩子跟他人打交道,得到的大部分回應都是消極的。不論是消極的拒絕,孩子消極的答應,孩子會形成消極的自我概念,我是不是個好孩子,完全來自大人是不是真的喜歡我。有很多時候孩子不自信,大人就硬要去掰,去勸他,去夸他。其實我們千萬別再這使勁,回過頭來看看是哪里出了問題,是缺了什么樣的心理營養(yǎng),我們再給孩子回應的時候有什么不當?shù)牡胤叫枰{(diào)整,去給孩子彌補而不是在他不自信的現(xiàn)象上去給他使勁調(diào)整和勸告。
很多人無法理解,老師啊我對我家孩子特別特別好啊,我什么都為他做,事無巨細的照顧妥妥當當?shù)?,我也從來沒有虐待過孩子。怎么就親子關系不好了呢,怎么我說的話孩子就不肯聽,要跟我對著干呢。要知道啊,0-6歲期間受損的親子關系,可能來自于父母對孩子的回應的不及時,不穩(wěn)定。當孩子探索世界時,不被理解,遭受阻撓。而之后的青少年期,受損的關系,更多的來自不尊重,不理解造成的無效溝通。
我們知道父母非常非常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正因為對孩子的愛是那么的深切,這種愛會讓人無時無刻的為他著想,這種不知截止的愛一定會過度干預,有多少父母能做到有節(jié)制的愛呢?你不能阻止他經(jīng)歷,卻又想讓他成熟,這就像耍流氓一樣。
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怕孩子收到各種各樣的傷害,而不去給他認識世界的機會,這種違背規(guī)律的行為,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和主要養(yǎng)育者們的一種典型的行為,過度干預啊,限制發(fā)展啊,產(chǎn)生沖突,互不理解,惡性循環(huán),但誰都沒有錯,一個是對孩子的滿腔愛意,一個是對世界的熱切好奇,所以我們只能一再跟家長說,你要調(diào)試啊調(diào)整你的價值觀,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也會變著花樣跟為成年說,你要體諒父母它們的苦心,其實這倆件事情都比較難。
一個是讓幾十年來習慣的人調(diào)整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一個是讓沒有成長的孩子去體諒他人,理解他人,但是愛是什么???愛是能通過對方的行為看到自己,把自己調(diào)試到對方的頻道上,用他能接受的方式去表達,很難是不是?調(diào)到孩子的頻道就不容易了,而且還要有截止的去愛他,是跌倒了不扶他,天冷了不管他,他該自己做決定時,給他自由不干涉他,讓他選擇,讓他承擔后果,是哪怕看著他早戀,也只是借個肩膀給他哭泣,相信它們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僅僅包含在衣食住行,吃穿用度上,收拾房間這種層面的愛太淺了,更高層面的愛是帶著克制去愛自己的子女,支持他成長,并且用力的完善父母自身。
言傳身教這個詞,其實 順序是反的,最容易接受的應該是,凡事身教,偶爾言傳,絕不多嘴,為什么父母很少能被孩子真正的尊重,和認同呢,因為真相很殘忍啊,孩子們就像是攝像機,只要他睜開眼睛的每一秒鐘,他都在觀察你,他在生活上每一個細節(jié)中審視你,比如從婆媳關系,從對鄰居的態(tài)度,從對物業(yè)和保安的姿態(tài),從對領導和下屬的評論上,當然也包括你喝醉后的反映,成功或失敗后的狀態(tài),綜合這樣的你,孩子能夠身教言傳,屹立不倒的有幾個呢?說實話這并不容易做到。
所以我們會說,盡全力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教育,做一個具備智慧和善意的成年人,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曾經(jīng)看過一個帖子,上面說,其實孩子的差距是從家庭里面拉開的,學校只不過是家長的助手而已,真正的功底在家庭里面,我不知道大家認同這句話嗎?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很多人覺得無能為力,那就是我們自己曾經(jīng)遭遇過粗暴的對待,或者情感忽略而長大,帶著來自原生家庭的傷痛,沒有辦法給到孩子溫柔而堅定的愛,曾經(jīng)在知乎上看到2個這樣的問題,一個是不愛父母正常么?一個是父母做過什么讓你心寒的事情?還有豆瓣上面有一個非常非常著名的專欄叫父母皆禍害,我步知道多少人去看過,大多數(shù)是我們這一代人留言寫下的傷痛,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匿名的,說實話,看了讓人非常心疼。
看到其中一些人已經(jīng)成功的建立的自己的家庭,有了可愛的孩子,內(nèi)心充滿著涌動的溫柔和愛,這些曾經(jīng)經(jīng)歷了最粗暴對待的孩子,已經(jīng)長成了具有保護自己和保護愛人的有能力的成年人,說到這,不得不提教育界的一個理論,這世上有兩種人,它具備像小太陽一樣照亮和溫暖別人的力量,一種是本身生于陽光下,在愛和善意中成長,所以他對這個世界也充滿了愛的回饋。另一種就是經(jīng)歷的自己的黑暗時光,痛過之后,更加徹底的反省了自身,和這個世界的步合理之處,嚴格的要求自己,再不帶給別人這樣的傷害,相比較而言,第一種人我很喜歡,也是把酒言歡的朋友,但是第二種人,我一定會先干為敬,因為這樣的人用愛回饋了傷害,從痛里面開出花來.
什么是共情?
接下來樣講親子溝通里特別重要的工具,叫做共情。共情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工具說他是工具也好,是生活態(tài)度也好,但是怎么樣去使用它,是要講方法的。什么叫共情,可能也有一些家長沒聽過,就是換位思考,感同身受的回應和陪伴對方的方式,也許你在很多地方提到過,聽到過,但是我們今天還是要拿出來講講,它很重要。
共情的四大要素:
1、想象力
2、基本的關心
3、站在別人立場思考的能力
4、可以承受因為別人的不幸事件而引發(fā)你個人不愉快負面情緒的能力——既不能完全沒感受,又不能感受太強而導致認知失調(diào)、失去功能。
共情的四大要素,前面3個都好理解,比如說孩子遭受了一個什么情緒,你能想象他的感受啊,你能關心他,并且能夠換位思考,假如你是這個孩子,你會有什么樣的感覺,是挫敗、傷心、憤怒啊、這個都好理解,但是第四點要特別強調(diào),當別人的不幸事件引發(fā)你個人不愉快的負面情緒的時候,你是不是能夠承受,我們知道有的家長是:孩子還沒覺得有什么,家長就已經(jīng)跳腳了。孩子臉上跟小朋友磕碰了一個傷口啊,家長就會非常受不了,很心疼,還有的呢,是孩子還沒生氣,家長已經(jīng)暴怒了。
講理論可能有點不太好懂啊,舉幾個例子,比如說,我們現(xiàn)在人育兒有一定走偏的傾向,我步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從上一代幾乎不在乎孩子的感受,到我們這一代,很多人過分關注的孩子的感受,但是呢忽略了孩子做事情的能力,這也是比較危險的,打個比方,孩子的語文沒有考好,考砸了孩子覺得我好糟糕啊,這也不好,那也不好,那么大人通常會怎么回應他呢,現(xiàn)在大人都比較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就會覺得會不會承受不了啊,大人會鼓勵,沒事啊,考的挺好的啊,媽媽小時候還沒你考的這么好呢,不錯了。其實這樣的鼓勵反而是無效的。
當我們的孩子遭遇挫折的時候,不要著急去勸告,去把他從情緒里拉出來,為什么,人生不可能沒有挫折,有了挫折的時候,有負面情緒是很正常的,當他在那個情緒里體會,得到了你的接納、陪伴。不評判、他才有機會學會對情緒的適應性,等那個能量流轉(zhuǎn)完了之后,然后再來帶他歸因,首先確實是沒考好,要接納這個現(xiàn)實,然后呢是什么原因沒考好,歸因到孩子能改變的因素,比如說是不是上課的時候沒有聽清楚啊,是不是審題的時候粗心了,是不是做的時候沒有仔細檢查啊,這些他能改變的因素上,不需要特別的刻意。而是一次一次的累加,觀念轉(zhuǎn)變是有一個過程的,點到為止的回應。
還有一種家長就是特別明理,我昨天聽到一個小故事,孩子很要強,能力也很強,時成長過程中夸的比較多,很正常么,獨生子女,大家都夸的比較多,當他被鋼琴老師批評了之后呢,特別的沮喪,媽媽就說,那你覺得老師批評你是惡意的呢,還是為你好。孩子說是為我好,但是情緒還是在那里,媽媽后來又找到老師說多鼓勵少批評,我們看到2個問題,第一當孩子有了情緒,媽媽沒有共情他,而是直接開始講道理。第二,沒有帶讓孩子自己去體會和跟老師溝通,而是代替她去幫他排除挫折幫他塑造一個盡量沒挫折的環(huán)境。其實這樣的幫忙是不必要的,讓孩子感覺到,他的能力不足以去應對這樣的情緒,或者說其實你也不敢去應對這樣的情緒,所以當孩子遭遇了挫折了,不自信,委屈,除了共情他的感受,讓他明白你懂得他,還要同步關注孩子能力的提升,不論是做事的能力,學習能力,還是社會交往,與人相處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共情是前提,是基礎。情緒能量走完之后,再來看看下一次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應該做什么,爸爸媽媽支持你,但是是否需要幫助和什么時候需要幫助由你來決定。
要知道你是成年人,你要是在一個小屁孩面前輕易的就喪失了對情緒的管理能力,那你就輸了,既沒有做到榜樣,也沒有幫助到他。
尊重孩子,讓親子共同成長
那我們再來講講最后一個話題,修復關系,讓親子共同成長。很多人都步明白為什么我就問孩子一句話,他就生氣了呢。為什么我們的關系一開始咱們談談把,到最后雙方摔門,走人,結束。有效的溝通是什么啊,關鍵詞在定語上,有效,當所謂的關心表達出來的是兩敗俱傷的結果,我們成年人是不是就可以反思一下。
第一點就是不懂什么叫尊重,尊重意味著你把他當一個獨立的個體啊,就像是你對你結拜兄弟的孩子,你閨蜜的孩子,你可以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他,但是不會去勉強他,你會收回自己的閑言碎語、口不擇言以及那種我是你爹媽你必須聽我的。孩子一旦反抗又會產(chǎn)生遏制不住的怒火,不會尊重孩子的父母,請記住解決的辦法,把他當作是你最好朋友的孩子,清晰的畫一個界限,他是一個獨立的人,他有自己的價值觀,你可以去支持他怕,陪伴他,但是不要輕易把你的觀點強加在他身上。
第二種呢,不懂什么叫理解,理解是在尊重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沒有尊卑觀念的對對方世界的好奇心,不要總是帶著評判的說,你怎么喜歡的都是動畫片里的壞人呢,你可以說你喜歡那個角色啊,最欣賞他哪個特點呢,給我講講把,不要說你怎么看漫畫不學習呢,可以說這是誰畫的啊,講了什么啊,一定很棒,不然你不會這么入迷,給我介紹一下好嗎?有些人用雷鋒建立價值觀,做好人好事,有些人用武俠小說建立自己的價值觀,正義必將戰(zhàn)勝邪惡,有些人用王陽明、曾國藩激勵自己,建立家國天下的胸懷格局,漫畫和動畫僅僅是一種載體而已,那里面長盛不衰的內(nèi)容,一定有年輕孩子們追求的熱情和勇氣,我們雖然不喜歡,雖然沒想過要去看,但是我們要去尊重這個趨勢,和時代的發(fā)展變化,可不可以帶著好奇,探究式的詢問,不要每次都是武斷的貼標簽。
當我面什么都不了解的時候,就貼標簽,這種簡單粗暴的行為,只會讓我們最心愛的那個青少年,在內(nèi)心更加不愿意跟我們說話,沒有人喜歡被誤解啊,這是天性,都希望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納,因為孩子最愛的就是父母,不被父母理解的感覺真是糟透了,你可以回想一下,青少年時期,你最期待父母給你的支持或者說你遭遇的最不想面對的部分。所以當步尊重不理解孩子亂貼標簽之后就很少能給予孩子最珍貴的認同和支持了。
比如說和同學出去玩是貪玩,不和同學出去玩是不合群,玩電腦是成績差的原因,不玩電腦也沒見你成績提高啊,好朋友成績好的結果是,你看人家小明多厲害,你看你,多和人家學學。好朋友成績差的結果是,你看你一天都跟什么人混在一起成績能好么。親爹親媽們,給點活路把,你們知道為啥小學生跳樓么,因為它們覺得怎么全世界就我干啥都是錯的呢,從來沒被尊重,從來沒被理解和認同。沒有根源性的力量,只能去死,我也見過一些初中生高中生,對著父母大吼你除了在乎我的成績,你還在乎什么,每個人都有被看見,被真正懂得的需求。也許是我們該要學習做的功課。
改善親子關系,沒有靈丹妙藥,只有付出真誠,努力,實踐,勇氣和等待的時間,否則只是頭腦中的知識而不是能力。
不少媽媽對于孩子的教育和管理,都缺少堅持。往往是突然感覺到孩子的錯誤,才會想起來去管一下。在看到孩子一些不如意情況,就開始擔憂孩子多年后的高考、婚姻、工作。那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
家長的憂慮 主要因為不關注孩子
家長之所以會有這種憂慮,是因為對于孩子的關注往往是間歇性的。當孩子有問題的時候,就多關注一些,而沒有明顯問題的時候,就減少關注。
這類家長對于孩子教育,缺少一個宏觀掌控,所以自己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不做什么,以及做的夠不夠等等。所以說他們自己心里沒底,想應的對于孩子還來缺少缺少一份確信。而這種憂慮可能會毀了孩子的前程。
為什么家長會沒有這份確信?
不少媽媽們在結束自己學習生涯,有了工作、家庭以及孩子,就感覺自己達到了人生“圓滿”,為此便放棄了自我摸索,生活也主線趨向于安逸,看上去非常悠閑、自在,生活穩(wěn)定惹人羨慕。
但是其實這些只是表面上的圓滿,此時依舊有很多人生議題沒有完成。就比如有很多達到這一年齡的成人,兩極分化特別嚴重,有的人生活越來越豐富、有魅力;又有的人視線越來越窄,與外在世界疏離。尤為女作家甚至用“四十歲死,八十歲埋”這句話來形容這種狀態(tài),讓人倍感凄涼。
人生就是一幅地圖 你需要不斷完善
這種安逸生活并沒有錯,但是你的人生議題不會因為這種回避也消失。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寫道:“每個人對現(xiàn)實的觀念就是一幅地圖,憑借這幅地圖,我們可以和人生的地形、地貌進行談判。如果地圖是正確的,那么就能確定自己的方向,知道要去什么地方;如果地圖不完整,那么就會迷失自己的方向?!?/p>
但是不少人在過了青春期之后,就放棄了地圖的繪制。不少中年人,都覺得自己的地圖非常完全,世界觀也無瑕疵,甚至有的封閉自己,不接觸和學習新的訊息。只有小部分人能夠繼續(xù)努力探索和擴大自己對世界的認識,一直到生命盡頭。
人生地圖有三部分 不可回避
每個人的人生地圖,都有三各部分,分別是與自己的關系,與他人的關系,與世界的關系。如果不想再完善地圖,可以有無數(shù)方法,最直接的就是退縮,保持現(xiàn)狀。
就比如很多人不會接納自己,經(jīng)常自我否定和攻擊,面對事情往往選擇逃避或者忍耐。人際交往有障礙也不想辦法改變,而是簡化人際關系,嚴重的就是只剩下親人關系。因為在這部分人面前,即使是任性而為,也會得到包容。
許多媽媽就只會關注日常生活,最大程度的規(guī)避掉這三組關系。但是如果大部分情況都選擇逃避,那么當孩子到來的時候,媽媽們將避無可避。親人會包容我們,但是孩子靠的是天生知覺,所以我們的情緒以及對人生理解和態(tài)度,都會直接暴露在孩子面前。
孩子是天使 是父母的老師
大家都說父母是孩子的老師,事實上孩子也是父母的老師。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也在督促父母把自己忽略掉的課程補起來,完善人生地圖。
如果成人就抗拒成長,那么就會把這種任務,交付給孩子。如果成人不接受自己,對自己不滿意,那么就需要一個非常讓人滿意的孩子。如果無法處理好親子關系,那么心中就希望有個完美孩子,會主動迎合成人的要求。于是孩子開心,你就開心,孩子難過你就難過。這樣孩子幼小的肩膀要承受兩個人的成長任務,時間久了會出事的。
與孩子一起成長 努力完善人生地圖
要學會和孩子一起成長,學會去面對自己人生的問題、尋找到答案并且完善自我。事實上過了18歲,并不代表你是大人,依舊只是個大孩子。成長道路上各種錯誤、漏洞,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展露無遺,可能會感覺困惑、力不從心,此時最好是休息下,看看是什么阻礙了自己的腳步。
等到我們不再逃避,而選擇勇敢直面困難的時候,也就離開了心理舒適區(qū)。但是成長就是這么個破繭重生的過程,它意味著冒險、痛苦,是不可回避的事情。你會發(fā)現(xiàn),每當解決一個問題時,你的人生也會變得更加順暢,不會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每次苦難背后,都有一份人生的禮物。
所以說那些知道勤奮好學、不斷進取自我成長的父親和母親,是非常值得尊敬和稱頌的。
常言道:“孩子的智慧集中在手指上”
兒童智力的發(fā)展,能力的提高,往往是通過動手操作來實現(xiàn)的。在人的智能結構中,動手能力是一種最基本的而又十分重要的學習能力,幼兒的許多知識技能都是在操作活動中學會的,其思維也是在操作活動中逐漸發(fā)展的。
簡單的堆積木、智力拼圖、用沙堆砌城堡、給芭比娃娃穿脫衣服、魔術游戲等許多小趣味游戲都能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
玩具不夠多,花錢買又浪費?家里場地局限?怎么辦?
不用怕,樂8小城幫你解決!這里有多達42種職業(yè)動手體驗。
針對3歲以上的孩子培養(yǎng)動手能力
堆積木——樂高館
用沙堆城堡、挖掘小驚喜——考古館
幫乳牛掃毛與擠牛奶——牧場館
給芭比娃娃穿脫衣服等——母嬰護理館
針對5歲以上的孩子培養(yǎng)動手能力
黏土造型、剪紙——diy館
搭建復雜結構的積木——樂高館
寫和繪圖,一手拿紙張,另一只手拿鉛筆或蠟筆——國學館、活字印刷館
針對8歲以上的孩子培養(yǎng)動手能力
器材使用、生活知識學習——消防館
手工制作——創(chuàng)意工坊
動手下廚——尚尼小私廚、果汁吧、壽司館
目前的這個社會上無論做什么都講究一個提速,不但要速度上去了質(zhì)量同樣也要提上去,這個也被家長們用到教育孩子的方面上呢,家長怎樣做才能做到提速但是不減質(zhì)呢?
1.記住自己的角色:父母
你的職責是保護自己的孩子,同時幫助他準備好長大成人。比成為孩子的朋友更加重要的,是父母要成為一名領導者和一位充滿耐心的老師。記住,該堅持立場的時候就要堅持,孩子需要管教。
2.有話慢慢說
對孩子發(fā)火,情緒激動,是無法解決事情的。無法控制情緒怎么辦?那就自己呆一會兒,平靜一下。當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得平和時,父母就起到了最佳的表率作用,身體力行地教給孩子如何控制情緒和壓力。
3.別太嘮叨,多聽孩子說
青少年和成人一樣,都希望被尊重和重視。成為孩子“安全”的訴說對象。
4.造時機,享受家庭生活
有固定的家人一起用餐和休閑的時間。對絕大多數(shù)孩子而言,最快樂的時光是和家人尤其是父母在一起的時刻。
5.孩子一直在觀察,父母要做好表率
想讓你的孩子成為值得信賴、有責任心和愛心的人?那么做好表率吧,讓他們在生活中經(jīng)常能看到你身上的這些閃光點。
6.說明自己的期望
清楚地告訴孩子你對他的期望,并保持一致性,讓孩子有“法”可依,這樣他們就會更明確自己應該如何做。
7.掌握好平衡
父母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如何平衡好與孩子保持親密關系的同時,給予孩子一定空間和私人領地之間的平衡。這的確不容易做到。但是這對越來越獨立的子女而言,是必需的。
8.做真人,不是超人
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有錯誤和缺點要承認,在適當?shù)臅r候,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歉意。告訴孩子,父母跟他們一樣,正在努力做一個更好的人。
9.抓住時機表揚孩子
在孩子做了正確的決定或事情時,要抓住時機表揚。贊揚會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決定和成功是受到重視的,同時他們的能力也得到肯定。
家長若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能夠做到上面所提到的幾條,相信您教育孩子的效果肯定沒的說了。家長有義務給孩子一個最好的教育環(huán)境和方法,這樣對于孩子的成才可謂是指日可待了。
隨著孩子的年齡一天天的長大,家長也應該讓孩子明白,這是怎樣的一個世界,生活在怎樣的一個環(huán)境中。那家長應該怎樣告訴孩子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應該怎樣做,這也就是所謂的規(guī)矩。
首先,給孩子立規(guī)矩時,信號要明確。立規(guī)矩時,需要明確地告訴孩子,這樣做的后果,我想最好這個后果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關的。
第二,要就事論事,別輕易給孩子貼標簽。如果我們大人說些“你從生下來就給我找麻煩”這樣的話會使明明把自己和壞孩子連同起來,從而喪失信心?!凹热晃疑聛砭瓦@樣,那我也就只能這樣了,那還有什么要改的?”所以不要把一件事擴大化。
第三,懲罰一定要及時。孩子的長期記憶比較差。早上吃飯慢這件事到晚上,她很可能早就忘了。媽媽實際上也沒必要再說;對孩子的懲罰要切實可行。如果父母的話對孩子是個不切實際的“威脅”,這個威脅對孩子不起什么警告作用;立規(guī)矩的時候最好能把孩子不遵守規(guī)矩的后果明確告訴她。
第四,給孩子樹立規(guī)矩,一定要簡單易懂,讓孩子容易遵守。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沒有那么深刻,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強,樹立十分復雜艱難的規(guī)矩,非但不能夠讓她遵守,反而會讓她糊涂;要把道理講清楚,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命令孩子,更不要擺出強權嘴臉——“你聽我的!我說了算!”不要以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你講的道理也許她一時不能夠完全領會,但是你平和的語氣和尊重她的態(tài)度,卻會讓她信任你的判斷,順從你的要求.。實在復雜或者講不明白的道理,應該和藹地告訴孩子:“這是這里的規(guī)定”或者“這是咱們家規(guī)矩”,“所有的人都要遵守的”。
第五,立下的規(guī)矩,無論時間地點場合,都要遵守,比如在家不許隨地吐痰,在外邊也不許。而不是今天這個樣子,明天那個樣子,在家一套,外邊一套。這樣只會讓孩子糊涂,無所適從。所有的規(guī)矩都不僅僅是立給孩子的,而是父母也要嚴格遵守,以身作則。
第六,規(guī)矩不是絕對不能夠打破的,在孩子的要求下,偶然“放寬政策,有些事情,可以放手讓孩子親自體會一下”放縱”的后果。winner前一陣子她要求周末兩天每天吃兩次冰激凌。我對她說冷飲吃多了會不舒服,她不理解。我就依著她周末兩天每天吃兩次,一個星期過后,她開始咳嗽、流鼻涕,還吐了兩次清水,說她“難受、不舒服”。我告訴她這就是冷飲吃多了的后果。從那以后,她再也沒有要求過一天兩次冷飲,而是主動約束自己,只吃一次。有些事情,規(guī)勸不管用,就換一種辦法,不一定正面要求。
第七,不要以成年人的行為準則來規(guī)范約束孩子,不要把孩子的一些淘氣行為統(tǒng)統(tǒng)斥責為“犯錯誤”。要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體會到在她看來,向你身上潑水或是什么的,是非常好玩兒的事情。這樣你就不會惱火,而是和緩地告訴她,“我知道這樣挺好玩兒的,但是我不喜歡你這樣做,衣服濕了會讓我不舒服,請你不要再向我身上潑水了?!?/p>
這些規(guī)矩應該是適應于各個年齡段的孩子的,也因人而言。和所有的父母一樣,我們總有犯錯誤的時候,在管理孩子的時候,常常不知怎么辦。不過也許讓孩子和我們漸漸建立有秩序的規(guī)則,對孩子和我們都有益。
規(guī)則在孩子“學習——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父母的信號不明確的話,父母一心想教給孩子的東西很容易不起作用。規(guī)矩對孩子的成長,不但起著約束作用,更會使孩子得到安全感。
喜歡《要如何拯救屢次外出的孩子?》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常言道:“孩子的智慧集中在手指上” 兒童智力的發(fā)展,能力的提高,往往是通過動手操作來實現(xiàn)的。在人的智能結構中,動手能力是一種最基本的而又十分重要的學習能力,幼兒的許多知識技能都是在操作活動中學會的,其...
目前的這個社會上無論做什么都講究一個提速,不但要速度上去了質(zhì)量同樣也要提上去,這個也被家長們用到教育孩子的方面上呢,家長怎樣做才能做到提速但是不減質(zhì)呢? 1.記住自己的角色:父母 你的職責是保護自己的...
隨著孩子的年齡一天天的長大,家長也應該讓孩子明白,這是怎樣的一個世界,生活在怎樣的一個環(huán)境中。那家長應該怎樣告訴孩子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應該怎樣做,這也就是所謂的規(guī)矩。 首先,給孩子立規(guī)矩時,信號要明確...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