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為什么不放寒暑假。
家庭有家庭的好處,學校有學校的妙處,兩者結合,可以讓教育更有意義!家長與教師之間需要經常進行溝通與交流,幫助孩子們走出一條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教師除了教學,還有哪些責任與義務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為什么老二會比老大精?原因在這里!”,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現在生二胎的越來越多了,嬌嬌媽也經??吹饺豪飲寢寕冇懻摱薜氖虑?。其中發(fā)現了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老二普遍比老大精、早熟。
為什么老二會比老大精?這次小長假去了趟表姐家,終于知道根源
早就聽說表姐家的老二比老大機靈,今日一見,果不其然。才兩歲多的弟弟就喜歡“欺負”哥哥,搶哥哥的玩具,搶哥哥的零食,吃飯時,弟弟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而哥哥卻老老實實地坐在餐桌前,一副“斯文”模樣,要等著媽媽給他往碗里夾菜,有時還要喂幾口才跟得上大家的進度。
出去玩的時候,弟弟在草地上狂奔、打滾,哥哥只喜歡拉著表姐的手,在一旁觀望。
我很奇怪,便問表姐,你這養(yǎng)老二的畫風和養(yǎng)老大完全不一樣?。?/p>
表姐說,其實養(yǎng)過一個孩子,就不覺得第二個會怎么樣了。
真所謂是,一胎照書養(yǎng),二胎當豬養(yǎng)。
當初養(yǎng)老大的時候,我買了很多育兒書給自己,怎么搭輔食,怎么開發(fā)智力,怎么應對他的各種敏感期,各種早教卡買了一大堆,自己都快成半個心理專家了。
但是生了老二,基本都是放養(yǎng)狀態(tài),水放在他可以拿到的地方,渴了就自己去喝,扔一堆玩具,讓他自己隨便玩,也不像以前扶著老大那樣讓他練習走路,感覺老二自己爬著爬著就會走了。
更沒有刻意地教過老二認字、數數,讓他跟著哥哥混日子,不知不覺就學會了說話。
但是,特別讓人驚訝的是,老二的各種軟技能比老大還強。
比如,老大三歲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不喂他他都不好好吃飯,而老二一歲多就可以自己剝雞蛋了。
老大和小朋友發(fā)生沖突,只會哭著來找媽媽,而老二似乎什么事情都能自己擺平,搶起哥哥的玩具“毫不怯場”。
哥哥和弟弟在一起時,常常不是哥哥保護弟弟,而是弟弟來照顧哥哥,弟弟甚至幫哥哥穿鞋,每次哥哥鬧情緒,弟弟反過來給哥哥擦眼淚。
哥哥以前見了生人,會拼命往媽媽背后躲,而弟弟卻會用不太清楚的口齒大方地和鄰居打招呼
總之,不論是獨立程度還是智商情商,弟弟都好像比哥哥更勝一籌。
除了老二和老大的差別,困媽還發(fā)現,表姐的狀態(tài)也和以前不大一樣,以前她全職在家?guī)Ю洗?,整天圍著孩子轉,自己不修邊幅,不接觸社會,看起來像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
而現在,雖然多了一個孩子,卻感覺她容光煥發(fā),輕松愉悅,完全不是以前那副苦大仇深的尊容了。
表姐說,生了老二才知道,帶孩子完全沒有必要那么緊張兮兮,更沒有必要放棄自我,投入全部的精力。
而且,孩子越嬌貴、越精養(yǎng),后續(xù)的麻煩就越多。
比如老大因為小時候吃蔬菜時,表姐總是用輔食剪幫他剪碎,現在他遇到稍硬一點的東西自己都吃不下去,而老二完全不會有此擔心,因為他現在就可以自己啃黃瓜和桃子了。
我恍然大悟,怪不得大家都說老二比老大精,也許正是因為被成“豬”來養(yǎng),所以他們才在放養(yǎng)的過程中自然get了諸多技能,自己去探索、去受挫、去成長,不但長成了一個小機靈鬼,也讓父母特別省心。
其實,養(yǎng)孩子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我們卻在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投放了太多的精力,各種殫精竭慮、各種謹小慎微,不但苦了自己,也扼殺了很多孩子自己成長的機會。
以前有人跟我說,特別擔心教育不好孩子,怕他走彎路,怕他三觀不正,怕他以后不能幸福。她問我,需要看些什么書,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
我們?yōu)槿烁改?,當然需要不斷地學習,但是更重要的是,首先活出鮮活的自己,精彩的自己。
正所謂,富養(yǎng)孩子前先富養(yǎng)你自己,你快樂孩子自然陽光,你三觀正,孩子自然不走彎路,你的家庭氣氛融洽,孩子自然幸??鞓贰?/p>
我常??吹胶芏嗉议L對孩子格外嚴格,不論從飲食起居還是教育學習,都事必躬親、嚴加把控,孩子反而會出現各種問題,家長困擾多多。
而我對困困一直屬于粗養(yǎng),看到她各種技能都還達標,每天沒心沒肺笑得很開心,覺得自己是幸運地收獲了一個省心的孩子。
現在看來,也許正是因為我不太“慣著”她,不太控制她,她才如此獨立,而且具有幸福感。
所以,生命本來就自成宇宙,我們做家長都希望孩子好,但是其實我們真的不需要額外做什么,只需要順其自然就好!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對于很多的家長來說,孩子終于回到幼兒園生活,本以為可以松一口氣,結果反而變得更加忙碌,幼兒園的親子作業(yè)、家長會、開放日、運動會等活動都在邀請著家長的參與和配合。在幼兒園階段,家長花費大量精力來配合老師的工作真的有必要嗎?
作為家長,我從不覺得配合老師的工作是浪費時間,相反,孩子在園內的活動、老師布置的任務,我都盡力去參與,因為配合老師的工作,其實就是支持孩子的家園共育。為什么說支持家園共育工作非常重要?小編給你說答案。
1、家園共育能更全面了解孩子孩子上幼兒園后,邀請家長來園參與親子活動,看到孩子在活動中忙前忙后,去幫助別人,去積極地參與,去跟小朋友合作表演節(jié)目,表現得很有獨立性和主動性。
家長這才發(fā)現,其實家長對孩子了解的并不全面,總是自以為對孩子很了解,但實質上,了解的只是在家庭環(huán)境中的他罷了。所以參加幼兒園的活動,配合老師的工作,能夠從集體環(huán)境中觀察到孩子的另一面,能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
2、家園共育能彌補對孩子缺失的愛孩子最需要的是來自父母的愛,我們總覺得自己給予孩子很多愛了,但實質上,我們陪伴孩子的時間并沒有很多。工作的繁重,生活的艱辛,讓我們不得不努力工作,來為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但僅僅是物質的提升是遠遠不夠的,缺失了關愛和陪伴,缺席了孩子的成長和童年,這種遺憾,是再多物質財富也換不來的。而老師布置的親子任務,卻恰恰能幫助我們彌補對孩子缺失的愛,讓我們能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去陪孩子完成一件事。能去共同做好一場游戲,去一起努力完成一件作品,去開心的擊掌慶祝,去讓孩子感受到真真切切的陪伴和關愛。
3、家園共育能建立好的親子關系老師布置了一項親子作業(yè),要自己和爸爸媽媽共同完成一項手工:水果娃娃。商量好制作計劃后,孩子非常積極的拉著爸爸和媽媽做手工。手工做好了,孩子一臉驕傲的說:我明天要跟老師說,這是我和爸媽一起做的!老師布置親子任務,是想拉近父母與孩子的距離,建立更健康的親子關系,而絕不是沒事難為家長。
所以,不要對老師布置的任務滿懷“怨氣”,或者從不搭理,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孩子不開心,家長亂敷衍,浪費了時間,也傷害了感情。
4、家園共育能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幼兒園老師是跟孩子在一天里接觸時間最長的人,也是最能發(fā)現孩子身上存在問題的人。 當老師提出對孩子發(fā)展的建議時,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不僅對孩子有利,而且在無形中也肯定了老師的建議,老師在以后的生活中,也會更加對孩子上心。
而如果不配合老師的工作,或只是敷衍老師,那么孩子的缺點沒有改善不說,作為老師也會感到為難,甚至覺得無計可施,那么最后受傷的也只有孩子。
為什么我要支持家園共育工作?說白了,其實就是為了自家孩子。在教育方面,我們家長的任務更為艱巨,所以更應積極配合家園共育工作,來共同幫助孩子健康地成長。
經常會有家長問:孩子缺乏自律性怎么辦?但是,你知道孩子到底為什么缺乏這些嗎?
一、子不教誰之過
孩子缺少自律,未必是因為父母管教不嚴。事實上,他們中的很多人經常受到嚴厲的責罵或體罰??墒沁@樣的教育方法只會起到負面作用,因為它本身就違背了自律的原則。沒有自律原則做為后盾的管教,不會起到任何積極的作用。
父母自己不遵守自律的原則,就不可能成為孩子的榜樣,之會成為反面教材。有些父母經常告訴孩子:“照我的話去做,但不要學我?!彼麄兊男袨槿狈﹂L輩起碼的自制力、尊嚴和理性,比如酗酒、邋遢、大打出手、偷奸耍滑甚至背信棄義。這些父母的生活毫無自律,卻強迫孩子有條不紊地生活,結果可想而知。如果父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會把這樣的生活視為理所當然。如果父母的生活混亂不堪、一塌糊涂,孩子也會照單全收。
父母的關愛至關重要。即便家庭環(huán)境充滿混亂、生活貧困,只要有愛存在,照樣可以培養(yǎng)出懂的自律的孩子。相反,即使父母身為醫(yī)生、律師、企業(yè)經理或者慈善家,生活方式相當嚴謹,但是如果缺少愛和溫情,他們培養(yǎng)出的子女照樣會隨心所欲、肆意妄為、不懂自律。
愛是心靈健康成長的動力。如果我們愛某樣東西就會樂于花時間去欣賞它、照料它。比如一位小伙子終于買到了自己心儀已久的新車,他一定把大把的時間花在車上面:擦、洗、美容、修、整理內飾……
對于子女的愛也是如此,我們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去照顧他、陪伴他。
培養(yǎng)孩子學會自律,需要投入足夠的時間。如果不把精力用在孩子身上,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少得可憐,就無法深入了解他們的需要、找到教育他們的正確方式。
在孩子明顯需要培養(yǎng)自律能力的時候,我們不是挑起擔子,而是不耐煩地說道:“我沒精力管你,你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吧!”到頭來,但孩子犯下錯誤逼我們不得不采取行動的時候,我們就會把滿腔怒火發(fā)泄到他們頭上。我們不愿去調查問題的本質,也不考慮什么樣的教育方式才算適合。如果父母習慣用嚴格的體罰教訓孩子,這本質上不是教育,而是發(fā)泄自己心中的怨氣和不滿。
二、“自律”的起點
聰明的父母決不會這么做。問題發(fā)生之前,他們就愿意花時間了解孩子、對癥下藥地教育孩子。他們會用恰當的敦促、鼓勵和表揚,以及必要的警告和責備,來巧妙地引導孩子的發(fā)展方向,教他們學習自律。他們會認真觀察孩子的舉止,從孩子吃飯、做功課、撒謊、逃避責任等行為中,及時發(fā)現問題;他們也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在對孩子的教育上,他們知道什么時候該緊、什么時候放松、什么時候該表揚、什么時候該批評,就能及時糾正孩子的問題,使問題消失于無形。
可以斷言,父母的愛,決定這家庭教育的優(yōu)劣。充滿愛的家庭教育帶來幸運;缺乏愛的家庭教育只能導致不幸。富有愛心的家長,善于審視孩子的需要,并作出理性的判斷。當孩子面臨痛苦抉擇時,他們會真心實意與孩子一塊兒去經歷痛苦和折磨,而孩子也能領受到父母的這片苦心。他們未必立刻流露出感激之情,卻可以領悟到痛苦的內涵和真諦。他們提醒自己:“既然爸爸媽媽愿意陪著我忍受痛苦,痛苦就不見得那么可怕,而且也未必是太壞的事。我也應該承擔責任,面對屬于自己的痛苦?!薄@就是自律的起點。
父母付出的努力越大,孩子就越會意識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價值。有的父母為了掩飾家庭教育上的失敗,會不停的告訴孩子自己是多么愛他,多么重視他,但這一切都逃不過孩子的眼睛,孩子不會被謊言長期蒙蔽,他們渴望得到父母的愛,如果父母一再出爾反爾,只會讓他們失去信心,即便他們不即刻表現出什么,但卻會把父母的教導和許諾看得一文不值。更為糟糕的是,他們情不自禁地模仿父母,拷貝父母的生活方式。
那些沐浴著父母之愛而成長起來的孩子,心靈可以得到健康的發(fā)展。他們也會偶爾賭氣、抱怨父母,但是內心深處卻清楚父母深愛著自己。父母的珍愛讓他們懂得珍惜自己,懂得選擇進步而不是落后,懂得追求幸福而不是自暴自棄。他們將自尊自愛作為人生的起點,這有著比黃金還要寶貴的價值。
三、“自律”的基礎
“我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像這樣對自我價值的認可,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也是培養(yǎng)自律的根基。它直接來源于父母的愛?!疤焐也谋赜杏谩保@種自信必須從小培養(yǎng),成年以后再彌補只能是事倍功半。如果孩子從幼年起就能享受父母的愛,成年后即便遭遇天大的挫折,根基堅固的自信也會然他們鼓足勇氣,勇敢地戰(zhàn)勝困難,而不是自暴自棄。
對自我價值的認可是自律的基礎,因為當一個人覺得自己很有價值時,就會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來照顧自己。自律是自我照顧,自我珍惜,而不是自暴自棄。
我們剛才說到了“推遲滿足感”,那我們就以時間為例。如果我們認為自己很有價值,就會認為自己的時間也很有價值,因此有價值的時間也必須善加利用。那位拖延時間的財務專家,就是忽略了自己的時間的價值。童年時,她曾有過不幸的遭遇:親生父母本來有能力照顧她,但是每逢學校放假,他們會花錢將她送到養(yǎng)父母家中,她從小就體驗到了寄人籬下的感覺。她覺得父母不重視她,不愿意照顧她,覺得自己低人一等。長大以后,雖然自己聰明能干,但是自我評價卻低的可憐。因為自我評價很低,所以她不懂得重視自己的時間。一旦認識到自己的價值之后,她自然就意識到了自己時間的寶貴,必須合理有序地進行安排。
所有的孩子都害怕任何形式的遺棄。絕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這種恐懼心理有敏銳的直覺,他們向孩子做出保證:“我們是最愛你的,永遠不會丟棄你不管?!薄鞍职謰寢尞斎粫貋?,我們會永遠陪在你身邊?!比绻诉@些口頭保證,還有實際行動配合,那么,待孩子到了青春期,潛在的恐懼就會消失。他們不會只貪圖一時安逸,犧牲掉長期的幸福,而是甘愿以某種方式推遲暫時的滿足感。他們知道只要耐心等待,他們的需求最終都會實現,就像父母做出的保證一樣。
如果父母的做法相反,動不動就用“遺棄”來威脅和管束孩子:“照我說的話做!否則我就不再愛你!”——這意味著拋棄和死亡。這使孩子對未來充滿恐懼,他們覺得世界是不安全的,甚至把世界看成地獄,這種恐懼會一直保留到成年以后。他們寧可透支將來的快樂和滿足,也不愿意推遲滿足感。在他們眼里,未來太遙遠、太渺茫、太不可靠,所以,及時將來比現在好很多倍,他們也不愿意去等待,只愿意得過且過。
要讓孩子養(yǎng)成推遲滿足感的習慣,就必須讓他們學會自律。要讓他們學會自律,對安全感產生信任,不僅需要父母真心投入,還需要父母表里如一的愛和持之以恒的照顧,這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如果這份禮物無法從父母那里獲得,孩子也可能從其他渠道得到,不過其過程必然更為艱辛,通常要經過一生的鏖戰(zhàn),而且常常以失敗告終。
給寶寶穿鞋這件事,科學的解釋在這里!
上個周末,我和朋友們一起帶著孩子在公園里玩耍。那天陽光普照,天氣極好,孩子們玩兒了一會就開始出汗,有些孩子脫掉了帽子和外套,最后索性連鞋子和襪子也脫了,赤腳走在地上。
“天??!你在干嘛!”一位母親尖叫道:“都給你說過多少次了,不能脫鞋!不能脫鞋!你怎么就……”這位母親的話還沒說完,孩子已經淚眼汪汪了。
我知道一些父母不允許孩子赤腳外出的原因是害怕孩子的腳受傷,但事實上,除非孩子身處一個到處都是碎玻璃的城市,否則受傷的可能性很低,尤其是在家和幼兒園里,只要孩子小心,就能避開扎腳的物體。
育兒大師凱文·吉里曾表示,在鞋子被創(chuàng)造出來之前,人類的腳其實更健康。
穿鞋實際上對兒童的足部發(fā)育并不好,鞋子會限制兒童的足部生長,削弱足部運動神經的敏感度,從而使孩子在運動中更容易受到傷害。
兒科專家卡西·弗萊格博士曾經在他的文章中討論過嬰兒學步和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之間的關系,他認為,嬰兒赤腳可以提高其感知能力,讓嬰兒通過腳部的觸覺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同時這也是在鼓勵孩子去獨立探索,讓孩子擁有自主意識。
最后,赤腳是一種放松狀態(tài),能夠帶給家庭成員帶來更多的歡樂。想想你和孩子一同漫步在沙灘上的愜意,想想一家人赤腳接觸夏日清晨草坪的清爽,還有和孩子一起赤腳踢球時的喜悅……
讓我們的孩子擁有一些赤腳時光吧,這是值得的!
小班入園不適應怎么辦?小班幼兒常規(guī)差怎么辦?別擔心,新生入園問題很普遍,關鍵在于幼兒園老師要有耐心,要講究方法,讓幼兒逐漸適應幼兒園,并逐漸培養(yǎng)日常常規(guī)。
每年新生入園,解決幼兒的分離焦慮是教師的重要工作。為了使幼兒盡快熟悉幼兒園,喜歡上幼兒園,我園教師在歷年經驗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探索與實踐,在深入了解幼兒的心理特點及家庭狀況的基礎上,嘗試采用幼兒園教育趨于家庭化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做好新生入園適應
1、標記——第一個屬于自己的東西:我們將認識標記安排在幼兒與家長共同來園熟悉環(huán)境的時候。老師事先將每位幼兒的標記制成卡片,由孩子自己選擇喜歡的標記圖案佩戴胸前。標記成為幼兒來園后第一個屬于自己的東西,孩子們非常喜歡。
2、床位、座位自選:入園幼兒可隨意選擇小椅子,和自己喜歡的小伙伴坐在一起。對于睡覺床位的選擇則尊重家長和小朋友的意愿,將相識幼兒的床鋪安排在一起。教師還根據不同幼兒的睡眠習慣,允許幼兒和自己喜歡的物品、玩具一同入睡。
3、小食品的安慰:年齡小的孩子,用小食品轉移其注意力很有效。當孩子哭鬧較厲害時,老師將事先準備的小食品分發(fā)給他們(量不能多,以免影響正餐),孩子吃著自己平時熟悉的等食品時,就像生活在家中一樣,一個個喊著:“老師給我,我不哭了?!?/p>
二、良好常規(guī)的培養(yǎng)
1、設立規(guī)則明確、要求統(tǒng)一:良好的常規(guī)是在不斷鞏固中建立的,兩位老師的要求一定要一致,孩子們就有了標準,如搬椅子的姿勢一定要兩邊手,聽到哪種音樂就坐在哪種線條上。
2、要注意自身的演示和行動,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如小班幼兒收玩具,總是隨便亂放,玩具筐里的玩具跟什錦菜一樣,每一種都有,老師具體提出要求并做示范,不是把玩具全部推倒,而是直接一塊一塊地拿。幼兒學會輕放的方法后,我再逐步要求幼兒快,并學習收得快的方法:兩只手同時收;將幾塊相同的積木疊在一起收;先收自己面前的,再幫別人收……。
3、要注意常規(guī)設立目標的循序漸進:常規(guī)培養(yǎng)不能只追求即時效果,如培養(yǎng)幼兒穿脫折疊衣服的常規(guī)培養(yǎng)我實施的“序”是這樣的。小班上學期的培養(yǎng)目標是:認識自己的衣服和正反,會脫衣服,知道放在固定的地方。小班下學期的培養(yǎng)目標是:在老師幫助下會穿脫衣服,初步學會扣紐扣,初步有放整齊的意識。小班幼兒的生活常規(guī)的培養(yǎng)我們提出的要求也是這樣的,小班上學期的前半學期:以適應、熟悉為主;后半學期:以初步遵守為主。小班下學期的前半學期:以鞏固、提高為主;后半學期:以樂意遵守為主。
4、采用兒歌等藝術形式培養(yǎng)良好的常規(guī):在培養(yǎng)和訓練孩子們正確洗手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不是把先后順序弄錯,就是細節(jié)達不到要求。我和孩子們一起編了洗手歌:“吃飯之前要洗手,輕輕擰開水龍頭。先把小手打打濕,再用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甩甩小手真干凈?!边@樣既可讓孩子熟練地掌握要領又可把握動作的先后順序。?
5、不要吝嗇表揚和鼓勵:我很注重情感教育,經常與孩子談“愛”,我們把“愛”融進一天活動當中,如吃飯好、睡覺好、來園不哭、有禮貌的孩子,老師經常會說:“寶貝,真乖,老師愛你”。我還注意捕捉幼兒在園一點點的進步,及時在孩子的父母面前表揚他,親親他的小臉或摸摸他的頭以表示鼓勵或獎勵小貼貼。
三、專注力的培養(yǎng)
方法一:每日請5名幼兒上前捂住眼睛,其他幼兒發(fā)出不同聲音,請幼兒猜猜是誰。
方法二:聽音數數
方法三:教師用最輕的聲音點名,要求點到名的干什么,沒點到名的干什么。
?四. 巧用指令,規(guī)范幼兒的基本行為
指令對于幼兒來說好學易懂,教師操作起來比較方便運用指令來規(guī)范幼兒的行為,幼兒接受也很快。所以剛開學,根據幼兒可能出現的不良行為,自己編了一套關于規(guī)范幼兒行為習慣的指令:關于坐姿:手放平,腳擺正;關于回答問題:回答問題先舉手,老師叫再張口;關于站姿:關于集中注意力:小眼睛,看老師;關于站姿:手摸褲線身站直,挺胸抬頭,目視前方;關于擺放椅子:小椅子,靠桌子,小椅子,轉過來……,這些指令操作性強,對起來朗朗上口。但是,幼兒對于指令有疲勞期,剛開始覺得新鮮,做著有趣,聲音響亮,但一段時間下來,有些幼兒熟視無睹,聞而不聽,怎樣才能讓指令深入幼兒的內心,真正起到管理的作用呢?首先教會使用,教師邊說邊做,示范規(guī)范的動作。接著訓練,并選出做得好的小朋友到前面做給大家看,激發(fā)幼兒的積極性。其次經常使用,幼兒的遺忘周期特別短,所以教給幼兒的東西要及時復現,加深印象。
結語:
此外,教師在幼兒常規(guī)培養(yǎng)時也可經常采用一些游戲的方法,教會孩子怎樣做,懂得遵守每條常規(guī)的道理。例如:用木偶表演的方式向孩子介紹一日生活的常規(guī),讓孩子多次練習,他們就會做了。良好常規(guī)的建立需要我們老師做個有心人,平時加強檢查,堅持不懈。
孩子性格孤僻的原因在于父母
孩子不合群,性格孤僻,不僅脫離周圍的小朋友,而且明顯地影響孩子的進取心,甚至損害身體健康。孩子不合群,跟先天氣質有關,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封閉式的教育所致。父母整天把孩子關在家里,把電視機當保姆,與玩具、游戲機和小人書等為伴,不讓孩子出去和其他小朋友接觸玩耍,擔心與別的孩子一起會產生矛盾,甚至會染上壞習氣,有個孩子在日記里寫道:“我沒有兄弟姐妹,爸爸媽媽又不讓我和別的小朋友玩,唉,我只好把養(yǎng)在籠子里的兩只小鸚鵡作為我的伙伴了?!边@樣下去,天長日久,孩子也成了籠中之鳥了。
孩子不善交往的原因在父母
引起孩子不合群的原因與父母對孩子的態(tài)度以及家庭環(huán)境有重要關系。
父母對孩子的過度關切,事事代為安排,往往令孩子失去發(fā)展合群性的機會。例如當孩子學習自己玩的時候(約六個月大),父母常過分注意他,拿東西給他、抱他,令孩子不能充分、自由地發(fā)展自己的興趣。這樣的孩子很少向人打招呼,因為總是父母先開口,教他叫X叔叔或X姨姨。父母常喜歡拿他來向人炫耀,次數多了則令孩子感到尷尬。孩子生病時,父母總是不眠不休的細心照顧,同樣,當孩子頑皮時,父母也往往把事情看得太嚴重,以致小題大做。凡此種種,使孩子太少練習出口得其樂之道,不懂如何合群與討人喜歡。
入學以后,這類孩子也難以適應學校生活,不容易結識朋友。與同齡的伙伴玩耍時,也不能相安無事,不是爭吵打架,便是畏縮,最后被群體孤立。
正因為以上原因,使獨生子女的社會適應能力普遍發(fā)展較緩慢。如果不能及時輔導,孩子便逐漸養(yǎng)成孤僻、內向、軟弱怕事、沉默寡言的性格,沒有一般小朋友的天真活潑氣息。另一方面,也會造成做事非常認真,追求完美,以至容易鉆進“牛角尖”。
另一項使孩子不善于交際的原因,便是父母過于嚴肅,尤其是一些初為人父母者,由于缺乏教育孩子的經驗,望子成龍之心亦過于急切,便常有管教過嚴的情形出現。就像一個初學騎馬的人,心情緊張,不懂得如何配臺馬的動作,而對待馬的方式也常常過于霸道。在這情形下,馬和騎士兩方面都非常吃力。然而,有經驗的騎士,便知道應如何放松自己去順應馬的運動,怎樣才能坐得穩(wěn),以及怎樣溫和地指揮馬。帶孩子與騎馬當然是兩回事,但是在精神上,兩者是相同的。因此,父母應該放松心情,表現出和靄、友善的態(tài)度與孩子接近。
如何培養(yǎng)孩子合群的性格
要培養(yǎng)孩子合群的性格,父母應該主動進行教育,而不應等到孩子不合群后才被動進行糾正:
父母要擠出時間親近孩子,每天有一定的時間跟孩子在一起交談。節(jié)假日帶孩子去公園或親朋好友家走走,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與小伙伴一起玩耍。開始時父母可陪伴在旁與他們一起做游戲,當熟悉之后可讓他們自己玩。每次游戲后父母都應比較夸張地表揚孩子玩得好、玩得有趣,使孩子在玩樂中感受到小伙伴的可愛以及集體的歡快。
父母要又意識的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能力。父母可以交給孩子一些單獨一個人難以完成的任務,鼓勵孩子與別人合作完成,或向父母求援完成,增加他與別人交往的機會。教孩子懂得一個人的力量很小,有些事情辦不到,而大家一起做事情就好辦了。
讓孩子學會交朋友。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有自己要好的朋友,在孩子與小朋友的交往中,父母要教育孩子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互相信賴,彼此尊重,以培養(yǎng)孩子團結合作的精神。對于愛搗亂、愛逞能、惹是生非的孩子,父母要糾正他們的行為,慢慢地孩子就會融入集體之中。
鼓勵孩子參加各種體育活動。體育是一種直接與人正面接觸和競爭的群體活動。不論是棋類還是球類,不論是田賽還是徑賽,它總是要有兩個以上的人參與才有意義。更重要的是,體育活動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膽量。這膽量,正是人際交往所必需的一種要素。鼓勵孩子經常參加各種體育活動,既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有利于培養(yǎng)興趣,也有利于提高交際能力。孩子一旦愛上體育,就會主動尋找對手,這種尋找,就是交際;合適的對手,往往就是友誼的伙伴。
相信《為什么老二會比老大精?原因在這里!》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計劃的必備網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為什么不放寒暑假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對于很多的家長來說,孩子終于回到幼兒園生活,本以為可以松一口氣,結果反而變得更加忙碌,幼兒園的親子作業(yè)、家長會、開放日、運動會等活動都在邀請著家長的參與和配合。在幼兒園階段,家長花費大量精力來配合老師...
清晨,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菊花鎮(zhèn)就開始熱鬧起來。這時,一個陌生的孩子出現在菊花鎮(zhèn)上。孩子搖搖晃晃地走著,他對每一個過往的人微笑著?!皨寢?”孩子在墻角處見到一只黑貓,抱起黑貓高興地喊?!皨寢?”孩...
幼兒園托班科學活動:眼睛眼睛在這里 活動目標: 1、熟悉五官的位置,了解五官的名稱,能用“XX,XX在這里”講述。 2、傾聽指令,正確指出五官的位置。 活動準備: 空白的臉譜和五官的磁性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