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幼兒故事。
家園共育講究的是快樂專遞,開心學習!教師有樹立正確的家長觀,和孩子做朋友,放低姿態(tài),互相尊重,彼此包容!那么,教師可以在哪些方面與家長配合教育孩子呢?為此,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這5個常見誤區(qū),是親子關系變差的根源!》,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很多家長會抱怨:為什么感覺孩子和自己不親近?那么,小編要問了,家長們真的仔細總結過原因嗎?下面,我們來給大家簡單分析下,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親密關系遠比你說的話重要
如今的父母往往有一個誤區(qū),就是太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卻忘記和孩子保持良好的關系。其實,在保持良好關系基礎上的教育才有意義,才容易收到效果。我主張“關系大于教育,關系先于教育”,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有問題,先改善親子關系。
改善關系不是去討好孩子、一味地認同他,而是要把孩子需要解決的問題和父母與孩子的親密關系分開,比如學習和親密關系是兩回事,不要說“你不好好學習就不是我的兒子”。要知道,孩子身上的很多問題表達的都是對父母的憤怒。孩子對父母和自己的親密關系不滿意,所以會逆反,比如父母要他好好讀書,越說他越不讀。只有和孩子結成彼此非常信賴的共情關系,父母的引導才會順利地實現(xiàn)。
父母和孩子的親密關系是一條隱蔽的信息鏈,雖然是潛在的,卻是重要的。比如在公司和老板說話,表面上是在和老板匯報相應的工作,實際上你在內心里是在期待老板對你的態(tài)度、對你關注的方式。親子教育也是如此,親密關系遠比你說的話要重要。
2、不要強烈地在乎細節(jié)上的對錯
很多父母強烈希望自己的孩子像某些文化標簽下的“好孩子”,但事實上,一味盲從榜樣的方法會帶來很大的麻煩。
很多生活細節(jié)上的觀念沒有絕對化的對錯之分,不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灌輸給他這樣的觀念:世界上只有一種東西是對的,其他的都是錯的,否則孩子長大之后會非常痛苦。
他會給自己找麻煩,甚至在心理上跟社會過不去,因為他在大腦里面僵硬地認為只有一種東西是正確的。他不會尊重少數(shù)人以及處于弱勢的文化,一旦自己成為少數(shù)人就會非??只拧?/p>
文化對人內心的構建力量是非常強大的。父母應該引導孩子不要非常強烈地在乎細節(jié)上的對和錯,因為對錯往往是相對的。對于孩子做的事情,父母也不要總用對錯來分析。
孩子的年齡和心智有其年齡段的特點,不要過分強調一致性,不要和別的孩子硬性地比較,而要鼓勵自己的孩子成為他希望成為的那種人——“雖然和高考狀元不同,但媽媽認為你同樣是可愛的”,這是在打好孩子的心理基礎。
3、抽象的道理對于孩子是強大的壓力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在于內容的對錯,而在于教育方式是否正確,在于教育行為對孩子是否有效。有些父母教育起孩子可謂天衣無縫、頭頭是道,可孩子就是不買賬;有些父母對孩子沒有講什么道理,甚至根本就不講道理,可孩子相信他們。
其關鍵就是做父母的是將“有效”放在第一位,還是將“正確”放在第一位;是將“情”放在第一位,還是將“理”放在第一位。家庭是應該講“情”而不是講“理”的地方,特別是對于正處在青春逆反期孩子的教育。
我主張不要用非常正確的道理去教育孩子。這些抽象的東西往往是非常絕對化的,對于孩子的影響,心理學認為是一種強大的壓力。
成年人判斷生活細節(jié)事件是對是錯,遠比孩子要寬松,因為我們會首先判斷是有效還是無效。教育也要追求“有效性”,而不是片面追求“大道理”。所謂“大道理”,孩子往往達不到,因為在現(xiàn)實生活里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
4、那些看起來很傻的錯誤是孩子成長的資源
允許孩子犯每個年齡可以犯的錯誤,這是我在臨床中慢慢總結出來的,犯這種錯誤的結果往往是好的。那些看起來很傻的錯誤是孩子成長的資源,而不是障礙。只有父母認為是障礙,它才會成為障礙,因為你的溝通方式、言語會把它真正地演變?yōu)橐粋€大障礙。家長擔心、害怕孩子犯錯誤,其實是被自己的想象嚇到了。
痛苦是重要的。孩子沒有經歷過痛苦,就肯定會被痛苦打倒,經歷了才能學會管理和釋放情緒。父母過度的保護傾向以及犯錯之后代替承擔的傾向,非但沒有效果,反而會把問題搞得更復雜。
孩子不可能一出生就是聽話的孩子。如果他長大以后很多體驗都沒有嘗試到,有一些該犯的錯誤沒有犯過,也沒有經歷過挫敗,這樣的孩子實際上是沒有能力的。
孩子知道父母說得對,但無意識中還要做一些看起來有點兒不對的事情。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孩子的成長需要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對他就像養(yǎng)分一樣。比如說因為做了某件事情被老師罰站,孩子就會印象深刻,知道這事后面有一個秩序,要遵守游戲規(guī)則,不遵守就要受到懲罰,這樣的經驗很重要。
5、孩子的沉默不是對抗
其實父母更多的是表達態(tài)度。這個態(tài)度如果很鮮明、簡潔,比如“我認為你不應該這樣做”,就會產生矛盾。父母一定不要強迫孩子。如果總是需要孩子說“是”,就有點兒過于依賴孩子,說明父母內心的安全感、穩(wěn)定感、和諧很大一部分都希望從孩子的態(tài)度里獲得,應該說這樣的父母缺乏一些心理能力。
實際上,家庭里面的爭吵總是雙方都不認輸才會發(fā)生,只要有一個認輸,爭吵就不會繼續(xù)。比如打架,兩個人都要打才行。下棋,兩個人下得越精彩越投入,雙方廝殺就越激烈。如果一方不玩了,另一方怎么想廝殺都無法進行。家庭里也是這樣,必須要有一方沉默才能結束矛盾沖突。孩子并不處于權威的位置。如果建議爸爸媽媽沉默,孩子的位置就顯得太高了,所以建議孩子要沉默。
沉默就是一個態(tài)度,比如“我不想玩這個游戲了,今天的爭論到此結束”。父母也應該懂這個意義:孩子不想討論事情了,只是愿意聽、聽完就完了,那就要學會把嘴閉上。如果爸爸媽媽認為孩子的沉默是對抗,就惱羞成怒,那是父母的問題。父母需要馬上得到結果,代表了一種不太成熟的心理,比如他們自認為特別權威,不應該被冒犯。
所以我想說,良好的關系是一種相對自由、和諧、彼此尊重的關系。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更多的要靠引導,引導的關鍵在于給孩子選擇的空間,但同時要讓孩子明白:他必須為自己的選擇承擔相應的責任。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良好的親子關系,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對孩子以后的人生也有好的幫助。這5個增進親子關系的黃金時間,父母們別錯過哦。
1、哺乳時
很多孩子和媽媽親,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媽媽用乳汁養(yǎng)育他長大。哺乳時是加深和孩子親子關系的黃金時間,在哺乳時,寶媽們可要專心哦,不要邊哺乳邊看電視或玩手機,輕輕撫觸寶寶,把注意力集中在小家伙身上,在孩子和你有眼神交流時,給小寶寶個溫暖的回應,孩子的幸福感會滿滿的。
2、早上起床時
叫醒孩子起床的方式有很多種,父母用什么樣的方式叫醒孩子起床,影響到孩子和父母心靈的距離。如果父母叫孩子的方式是溫柔的、體貼的,孩子對父母的感情也越細膩,如果父母叫醒孩子的方式是粗暴的、蠻橫的,孩子越容易在心理上和父母疏遠。同理晚上催孩子上床的方式也是這樣哦。
3、孩子主動和你聊天時
和孩子相處時,很多時候孩子會主動和父母聊天,會分享他生活中的一些事,甚至會主動和父母聊他看過的一部動畫片。此時孩子把父母置于朋友的角色,如果父母此時能靜下心來和孩子有坦誠的交流,更容易走入孩子的內心世界。相反,父母敷衍的態(tài)度容易拉遠親子間的距離,想孩子越來越和你親,增進親子關系的時間不要錯過哦。
4、孩子情緒低落時
當孩子情緒低落時,也是最需要父母理解與鼓勵的時刻,此時父母若能像陽光一樣,給孩子心里帶去溫暖,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陪他走出低落的情緒,更能促進良好親子關系的建立。相反,父母的冷漠、呵斥容易導致和孩子心靈上越來越疏遠。孩子身上往往有父母的影子,其實孩子和父母之間會有什么樣的親子關系,父母的責任也很重大。
5、剛下班到家時
和孩子分離了一天,剛剛見面,下班回到家父母對孩子的態(tài)度,能體現(xiàn)出孩子在父母心里被重視的程度。每天下班見到孩子的第一件事,先給他個擁抱,能讓孩子的心里瞬間溫暖。親子關系如何,父母的態(tài)度也很重要,不要錯過這個加深親子情感的時間哦。
我和孩子有個約會——“黃金時間”
6歲的冬冬喜歡玩電腦游戲“古墓麗影”,媽媽也喜歡,但是媽媽平時是不允許冬冬玩的。其實,冬冬自己一個人也不敢玩,他害怕游戲中有意營造出的那種陰森恐怖的氣氛。冬冬總是盼著周末的到來,因為媽媽和他有個約定,再忙,媽媽都會抽出40分鐘的時間,和兒子相約在電腦旁,并肩作戰(zhàn),殺它個暢酣淋漓。
媽媽心里偷樂,自從有了這樣的“黃金時間”后,冬冬和媽媽更親了,也更聽媽媽的話了。
父母和孩子一起做一些大家都喜歡的活動,的確是非常能夠增進親子感情的。那么,“黃金時間”怎么安排呢?
1、挑選活動
盡可能列出父母與孩子喜歡一起做的事情,越多越好。這些活動必須能夠在30~40分鐘內做完,而且不需要花多少錢。由孩子挑選出其中他最喜歡的10~12項。比如:
去公園散步、一起騎車去兜風(爸爸媽媽騎自行車,孩子騎童車)、放風箏、拼圖、下棋、玩電腦游戲、做蛋糕等等。
2、訂下“約會”
雙方預約好每次“黃金時間”的日子、時間(每周應有1次以上),在日歷上標示清楚。家長要認真對待和孩子的約會,不可隨意失約。當然如有緊急情況,可以向孩子說明,改期進行。
3、做半小時完美家長
平時,我們很難做到對孩子說的每句話都是恰當?shù)模瑢⒆幼龅拿考露际钦_的,粗心、急躁甚至發(fā)火總是難免。在每周一兩次的“黃金時間”里,我們不妨要求自己盡量做到100分。
多肯定和贊美孩子:“我看得出你很細心”“呵,你的腿越來越有勁了”“你真會動腦筋”。
多保持身體的親近,擁抱孩子、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頭、握住孩子的手、親吻孩子的臉。
盡量避免質問、命令和批評。比如,“你可不可以走得快一點”“去把你的玩具收拾好”“你怎么又把它扔在地上了”。
親子關系亮紅燈了——“太空時間”
上個星期天,調皮的當當不小心弄斷了爸爸手機上的天線,爸爸那幾天正為工作上的事心煩,當時就控制不住火氣,狠狠地打了當當?shù)男∑ü?。從那以后,爸爸就發(fā)現(xiàn)當當開始躲著他了,在他面前總顯得畏縮、生分。爸爸真懷念以前回到家時,當當像只歡快的小狗一樣迎上來的可愛模樣。他心里明白,是那頓打傷了當當?shù)男?。怎么辦呢?
琢磨了幾天后,爸爸想出了一個辦法。這天他回家時帶回了一大一小兩個頭盔,有些像航天員戴的那種?!靶√彰浴碑敭斄⒖萄劬Πl(fā)亮,爸爸趁機說,當當,我們玩“上太空”的游戲吧。到底是小孩子,抵抗不了這個誘惑。于是,爸爸給自己和當當都戴上了頭盔,然后在沙發(fā)上(權當航天火箭)坐好,說,5、4、3、2、1,點火!火箭升空了,往下看,地球變得越來越小了,把所有不高興的事情都留在地球上吧……現(xiàn)在我們在高高的太空上,我們看到下面有一個小孩子和他的爸爸(當當爸爸把那天發(fā)生的事情描述了出來,鼓勵當當說出自己的感受,而他則盡可能毫無保留地表達關懷、支持和愛)……這次游戲后,當當和爸爸的關系又恢復到以前那樣親密了。
“太空時間”利用的是心理學中的一種“抽離法”,讓家長和孩子在這段時間里把所有不愉快的記憶或情緒都拋開,就像坐火箭去了太空,可以毫無拘束地說出心里的話。
在“太空時間”里,親子雙方都要遵守一些規(guī)則:不說氣人的話、不翻老帳,而要坦誠地說出內心的情感需要,說說大家在一起時的快樂,一起做過的開心事。
這個時間魔法在挽救危機關系時很有效,夫妻之間也可以使用。
孩子起床前——“薄荷時間”
迪迪是個公認的“快樂小天使”,媽媽說,她的育兒秘訣中有一條是:一天之計在于晨。
迪迪媽媽不會像有些媽媽那樣,早上總是急吼吼地把睡眼惺忪的孩子從床上揪起來,她強調,要給孩子一個美好的開始。所以,迪迪早晨起床前會有一系列的“儀式”:新鮮空氣、音樂、擁抱和問候、還有——“畫個夢”。
要想孩子一天有個好心情,早晨睜開眼睛的那一刻是很重要的。所謂“薄荷時間”就是要讓孩子起床前的時間如薄荷般清新和令人愉悅。
做法是:
1、為孩子在睜開眼睛到起床之間預留15分鐘左右的時間。
2、營造一個適宜環(huán)境,讓孩子自然地醒來。比如:打開窗戶,讓新鮮空氣進來;放上令人愉快的輕音樂;輕輕摩挲孩子的頭頂(據(jù)證實,這有助于人自然醒來)。
3、給孩子美好的問候。當孩子睜開眼睛時送上快樂的問候:寶貝,早上好!再給孩子一個擁抱和親吻。
4、讓孩子畫畫夢。問問孩子睡得好嗎?做了什么夢?給孩子紙筆把夢畫下來,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夢。透過孩子畫的夢,媽媽可以了解孩子的心思,并做一些引導。
如此幾步下來,孩子的身和心都已經做好了迎接新的一天的準備。
從外面回到家時——“奶油時間”
快下班了,小梅邊收拾東西邊抱怨,想到回家頭就大,一進門看見的就是早上匆匆離家時留下的亂糟糟場面,桌子上是沒收拾的碗筷,衛(wèi)生間里是一大堆臟衣服,小家伙還會纏上來要吃要喝要陪著玩,弄得人心里直上火。
聽了小梅的抱怨,一旁的李楠笑了,說,那是因為你家缺少個“奶油時間”。
“奶油時間”指的是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從外面趕回家后都需要一段時間用來放松和調整,這段時間就應該像奶油那樣松松軟軟,令人舒適自在。
事實上,每個人在進入房間時,都會敏感到自己是否受到歡迎,這會對人之后的心情產生微秒的影響。
當孩子回到家時,他不希望迎接他的是連珠炮似的抱怨和批評,“你看你,又把衣服弄得這么臟!”“今天在幼兒園調皮了沒有?”“快把你的臟手洗干凈,做作業(yè)去?!焙⒆酉M玫降氖歉改笟g快的歡迎,是熱烈的擁抱,是平靜、耐心地聽他說說白天發(fā)生的事情。
工作了一天回到家中,父母也需要一段時間來放松一下。尤其是出差后風塵仆仆地趕回家,也許很想先沖個澡,喝杯茶,而不希望孩子這會兒問東問西、索要禮物。
所以,和孩子約定,為每個從外面趕回家的人留一段松松軟軟的“奶油時間”吧!
1、送上熱情的歡迎,也許是一句問候、一個擁抱、一雙拖鞋或一杯熱茶。
2、讓他自己安靜地待一會兒。
孩子入睡前——“蜜糖時間”
以前,讓佳佳上床睡覺是讓媽媽很頭疼的事。佳佳要么沒完沒了地要媽媽講故事,要么就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喝水地折騰。眼看著時間越來越晚,佳佳還毫無睡意,媽媽就可能忍不住了,大聲“吼”她兩句,結果常是佳佳臉上掛著淚水委屈地入睡。
后來,媽媽改變了策略。講了事先說好的三個故事后,她就溫柔地摟著佳佳,輕輕地撫摸著她,說,和媽媽聊聊天吧。于是,母女倆就東一句西一句地聊起來了,無論佳佳說什么,媽媽都很認真地聆聽和回應。有時候,媽媽也會給佳佳做全身按摩,邊按摩邊輕聲細語地說些甜言蜜語:佳佳是媽媽的心肝寶貝,媽媽愛佳佳,佳佳也愛媽媽,佳佳是個快樂的小姑娘……現(xiàn)在,佳佳是臉上掛著滿意的微笑甜甜入睡。
在很多家庭里,就寢時間是一段混亂的時間,父母和孩子兩方都會受挫。孩子希望盡可能晚睡,而父母則巴不得孩子盡快睡覺。結果就免不了“戰(zhàn)火紛飛”。
可是,如果讓入睡前成為一天中的一個特殊時段,在這個時候,孩子可以和媽媽或爸爸“單獨在一起”,說些親密無間的話,那么孩子就會盼望就寢時間的到來了。
“蜜糖時間”,正是利用孩子入睡前的時間和孩子“談情說愛”,讓親密的感覺成為調和親子關系的“蜜糖”。
重要的是,父母應很認真地聆聽孩子說話,這樣,孩子會慢慢學會跟父母分享他的擔憂、希望和心愿。而充滿愛意的擁抱、親吻和撫摸緩解了孩子的不安,讓他的身心都放松和滿足,平靜地進入甜美的睡夢中。
1、孩子需要和我們爭吵,才能離開家
我們的孩子從不整理自己的房間。他們總是在家里大聲放音樂,讓我們抓狂。
我們之間的關系快要崩潰了。我們總是在反思自己哪里做錯了,才會導致孩子悶悶不樂。
他們在我們面前不愛說話,郁郁寡歡。但朋友一來,他們就會振作起來。還到處惹麻煩,不斷給我們找難堪。
我們總是自責,覺得都是我們的錯,是我們讓他們變成了這樣。
但其實這些都是好事。
聽著,孩子要和我們爭吵,才能離開家。如果太愛我們,他們是離不開家的。
我們撫養(yǎng)他們長大,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給他們錢花。但他們想離開我們、縱情狂歡、像大人一樣說臟話。
他們不想再做我們的寶貝小天使,他們想變得令人討厭、大膽、粗魯和成熟。他們想獨自去發(fā)現(xiàn)和探索,去體驗困難。
他們需要打破枷鎖,掙脫父母的束縛,一路狂奔,高喊自己終于自由了。如果還對我們心存敬畏,還感到依戀我們、太愛我們,他們怎么能做到這些?
他們必須通過離開我們,掙脫出來,然后才能以不僅僅是我們孩子的身份回到家中。
這個過程很正常,我們應該歡迎它,并樂于看到孩子離開。我想說,讓他們離開得越早,他們回來得也越早。
我們也許再也不能輕撫他們的頭發(fā)、替他們蓋被子、給他們讀故事了,但當他們回來時,我們收獲的將是一個已經長大成人的朋友。我們會建立一段新的感情。
如果阻止他們,他們對我們的怨恨會持續(xù)得更久。如果感情用事,他們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決定回家,因為他們會感到內疚。
我們可以和十幾歲的孩子說:不要讓爸媽太難過。他們和我們一樣,都覺得受到了這段全新的關系的威脅。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會像我們一樣,在今后來修復與我們的關系。
他們必須通過離開我們,掙脫出來,然后才能以不僅僅是我們孩子的身份回到家中。
2、不要主動提建議
給成年孩子提建議,需要注意兩點(其實給任何人提建議都是如此):
01.永遠不要主動提建議
02.只提孩子需要的建議
如果孩子詢問你的建議,那就只是詢問你的建議,而不是邀請你指示、指導、評價、發(fā)表意見、評判等,他們只是想要聽聽你的建議,僅此而已。即便你只是提建議,也要謹言慎行。
我們來做個小練習吧。假設成年孩子向你詢問該不該接受某份工作,你可以選擇以下說法:
無所謂,反正用不了三個月,你就不干了,你總是這樣;要是不接受,那簡直太蠢了;
我看不出清洗地毯有什么前途;好吧,至少他們不會介意你那嚇人的鼻環(huán)和舌釘。
不用我說,你也知道上述說法均不合適。
事實上,你要做的僅僅是給予他們建議,而給予建議又不越界的最佳方式就是提些問題促進思考:“這份工作哪里吸引你?”“有什么升職空間嗎?”“通勤時間更長,你介意嗎?”等。
換句話說,你要幫助孩子找到答案,做出自己的決定。
提建議就僅限于此。而孩子不一定會采納你的建議。如果孩子的決定與你的建議恰恰相反,這也是他們的權利。
但這并不代表你的建議在幫助他們做決定的過程中毫無作用,千萬不要為此感到難過或沮喪,為你能對他們有所幫助而感到開心吧。
你要幫助孩子找到答案,做出自己的決定。
3、你成為什么樣的人,父母是有責任的?
基于父母并不完美(不可能完美)的認知,那么,當他們犯錯的時候,你真的不能怪他們。
譬如說,你在沒有任何培訓的情況下經營國家鐵路網,你別無選擇,只能一頭栽進去。你覺得你第一次就能上手嗎?當然不能。
那么,你憑什么指望你的爸媽突然就明白該怎樣對待你?待他們摸清該怎么帶小嬰兒的時候,你已經步入幼兒期。
一旦他們解決了這一階段的問題,你又該上學了。學齡時期的進展似乎還行,可是突然之間你又長成了青少年,這又是一個為人父母的全新課題。
此外,盡管你隱約地意識到這種成長,但他們一直周旋在工作、你的兄弟姐妹、他們的父母、家庭危機、經濟顧慮等問題之間。
所以,如果他們每犯下一個錯誤你都選擇責怪,這似乎并不那么理直氣壯。
為人父母沒有試煉,也就無從得知自己適不適合當父母。這同照顧別人的孩子是兩回事。
等你有機會驗證自己是否適合的時候,你已經承擔起了這一責任。假如結果證明你不適合,你也只能做這么多。
當然,盡管如此,多數(shù)父母還是會做出足夠的努力,只是沒人能永遠不出錯。重要的是,你得學會知足,因為你得到的比某些人多。
正如一位家庭教育專家所言:“作為家長,你的義務就是幫助孩子成長到能夠自主尋求幫助的那一天?!?/p>
我確實想說,如果很不幸,你一直都只能被迫接受,那么有些事你是可以責怪父母的。
如果你的父母違反了法律,對你施加了身體上、言語上的虐待或性虐待、心理虐待,對你構成了犯罪層面的忽視,那你可以怨他們。
即便如此,如果你能夠原諒,請試著這樣做。倒不是他們應該得到原諒,而是你可以釋懷。
增進親子關系的5個關鍵時刻
一天24小時,你有多少時間和孩子相處,在這段時間里又有多少時間時間有效增進親子關系?下面我們?yōu)榇蠹医榻B幾個增進親子關系的“黃金時間”。
孩子起床前——“薄荷時間”
迪迪是個公認的“快樂小天使”,媽媽說,她的育兒秘訣中有一條是:一天之計在于晨。
迪迪媽媽不會像有些媽媽那樣,早上總是急吼吼地把睡眼惺忪的孩子從床上揪起來,她強調,要給孩子一個美好的開始。所以,迪迪早晨起床前會有一系列的“儀式”:新鮮空氣、音樂、擁抱和問候、還有——“畫個夢”。
要想孩子一天有個好心情,早晨睜開眼睛的那一刻是很重要的。所謂“薄荷時間”就是要讓孩子起床前的時間如薄荷般清新和令人愉悅。
做法是:
1、為孩子在睜開眼睛到起床之間預留15分鐘左右的時間。
2、營造一個適宜環(huán)境,讓孩子自然地醒來。比如:打開窗戶,讓新鮮空氣進來;放上令人愉快的輕音樂;輕輕摩挲孩子的頭頂(據(jù)證實,這有助于人自然醒來)。
3、給孩子美好的問候。當孩子睜開眼睛時送上快樂的問候:寶貝,早上好!再給孩子一個擁抱和親吻。
4、讓孩子畫畫夢。問問孩子睡得好嗎?做了什么夢?給孩子紙筆把夢畫下來,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夢。透過孩子畫的夢,媽媽可以了解孩子的心思,并做一些引導。
如此幾步下來,孩子的身和心都已經做好了迎接新的一天的準備。
從外面回到家時——“奶油時間”
快下班了,小梅邊收拾東西邊抱怨,想到回家頭就大,一進門看見的就是早上匆匆離家時留下的亂糟糟場面,桌子上是沒收拾的碗筷,衛(wèi)生間里是一大堆臟衣服,小家伙還會纏上來要吃要喝要陪著玩,弄得人心里直上火。
聽了小梅的抱怨,一旁的李楠笑了,說,那是因為你家缺少個“奶油時間”。
“奶油時間”指的是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從外面趕回家后都需要一段時間用來放松和調整,這段時間就應該像奶油那樣松松軟軟,令人舒適自在。
事實上,每個人在進入房間時,都會敏感到自己是否受到歡迎,這會對人之后的心情產生微秒的影響。
當孩子回到家時,他不希望迎接他的是連珠炮似的抱怨和批評,“你看你,又把衣服弄得這么臟!”“今天在幼兒園調皮了沒有?”“快把你的臟手洗干凈,做作業(yè)去。”孩子希望得到的是父母歡快的歡迎,是熱烈的擁抱,是平靜、耐心地聽他說說白天發(fā)生的事情。
工作了一天回到家中,父母也需要一段時間來放松一下。尤其是出差后風塵仆仆地趕回家,也許很想先沖個澡,喝杯茶,而不希望孩子這會兒問東問西、索要禮物。
所以,和孩子約定,為每個從外面趕回家的人留一段松松軟軟的“奶油時間”吧!
1、送上熱情的歡迎,也許是一句問候、一個擁抱、一雙拖鞋或一杯熱茶。
2、讓他自己安靜地待一會兒。
孩子入睡前——“蜜糖時間”
以前,讓佳佳上床睡覺是讓媽媽很頭疼的事。佳佳要么沒完沒了地要媽媽講故事,要么就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喝水地折騰。眼看著時間越來越晚,佳佳還毫無睡意,媽媽就可能忍不住了,大聲“吼”她兩句,結果常是佳佳臉上掛著淚水委屈地入睡。
后來,媽媽改變了策略。講了事先說好的三個故事后,她就溫柔地摟著佳佳,輕輕地撫摸著她,說,和媽媽聊聊天吧。于是,母女倆就東一句西一句地聊起來了,無論佳佳說什么,媽媽都很認真地聆聽和回應。有時候,媽媽也會給佳佳做全身按摩,邊按摩邊輕聲細語地說些甜言蜜語:佳佳是媽媽的心肝寶貝,媽媽愛佳佳,佳佳也愛媽媽,佳佳是個快樂的小姑娘……現(xiàn)在,佳佳是臉上掛著滿意的微笑甜甜入睡。
在很多家庭里,就寢時間是一段混亂的時間,父母和孩子兩方都會受挫。孩子希望盡可能晚睡,而父母則巴不得孩子盡快睡覺。結果就免不了“戰(zhàn)火紛飛”。
可是,如果讓入睡前成為一天中的一個特殊時段,在這個時候,孩子可以和媽媽或爸爸“單獨在一起”,說些親密無間的話,那么孩子就會盼望就寢時間的到來了。
“蜜糖時間”,正是利用孩子入睡前的時間和孩子“談情說愛”,讓親密的感覺成為調和親子關系的“蜜糖”。
重要的是,父母應很認真地聆聽孩子說話,這樣,孩子會慢慢學會跟父母分享他的擔憂、希望和心愿。而充滿愛意的擁抱、親吻和撫摸緩解了孩子的不安,讓他的身心都放松和滿足,平靜地進入甜美的睡夢中。
我和孩子有個約會——“黃金時間”
6歲的冬冬喜歡玩電腦游戲“古墓麗影”,媽媽也喜歡,但是媽媽平時是不允許冬冬玩的。其實,冬冬自己一個人也不敢玩,他害怕游戲中有意營造出的那種陰森恐怖的氣氛。冬冬總是盼著周末的到來,因為媽媽和他有個約定,再忙,媽媽都會抽出40分鐘的時間,和兒子相約在電腦旁,并肩作戰(zhàn),殺它個暢酣淋漓。
媽媽心里偷樂,自從有了這樣的“黃金時間”后,冬冬和媽媽更親了,也更聽媽媽的話了。
父母和孩子一起做一些大家都喜歡的活動,的確是非常能夠增進親子感情的。那么,“黃金時間”怎么安排呢?
1、挑選活動:盡可能列出父母與孩子喜歡一起做的事情,越多越好。這些活動必須能夠在30~40分鐘內做完,而且不需要花多少錢。由孩子挑選出其中他最喜歡的10~12項。比如:
去公園散步、一起騎車去兜風(爸爸媽媽騎自行車,孩子騎童車)、放風箏、拼圖、下棋、玩電腦游戲、做蛋糕等等。
2、訂下“約會”
雙方預約好每次“黃金時間”的日子、時間(每周應有1次以上),在日歷上標示清楚。家長要認真對待和孩子的約會,不可隨意失約。當然如有緊急情況,可以向孩子說明,改期進行。
3、做半小時完美家長
平時,我們很難做到對孩子說的每句話都是恰當?shù)?,對孩子做的每件事都是正確的,粗心、急躁甚至發(fā)火總是難免。在每周一兩次的“黃金時間”里,我們不妨要求自己盡量做到100分。
多肯定和贊美孩子:“我看得出你很細心”“呵,你的腿越來越有勁了”“你真會動腦筋”。
多保持身體的親近,擁抱孩子、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頭、握住孩子的手、親吻孩子的臉。
盡量避免質問、命令和批評。比如,“你可不可以走得快一點”“去把你的玩具收拾好”“你怎么又把它扔在地上了”。
親子關系亮紅燈了——“太空時間”
上個星期天,調皮的當當不小心弄斷了爸爸手機上的天線,爸爸那幾天正為工作上的事心煩,當時就控制不住火氣,狠狠地打了當當?shù)男∑ü?。從那以后,爸爸就發(fā)現(xiàn)當當開始躲著他了,在他面前總顯得畏縮、生分。爸爸真懷念以前回到家時,當當像只歡快的小狗一樣迎上來的可愛模樣。他心里明白,是那頓打傷了當當?shù)男?。怎么辦呢?
琢磨了幾天后,爸爸想出了一個辦法。這天他回家時帶回了一大一小兩個頭盔,有些像航天員戴的那種。“小太空迷”當當立刻眼睛發(fā)亮,爸爸趁機說,當當,我們玩“上太空”的游戲吧。到底是小孩子,抵抗不了這個誘惑。于是,爸爸給自己和當當都戴上了頭盔,然后在沙發(fā)上(權當航天火箭)坐好,說,5、4、3、2、1,點火!火箭升空了,往下看,地球變得越來越小了,把所有不高興的事情都留在地球上吧……現(xiàn)在我們在高高的太空上,我們看到下面有一個小孩子和他的爸爸(當當爸爸把那天發(fā)生的事情描述了出來,鼓勵當當說出自己的感受,而他則盡可能毫無保留地表達關懷、支持和愛)……這次游戲后,當當和爸爸的關系又恢復到以前那樣親密了。
“太空時間”利用的是心理學中的一種“抽離法”,讓家長和孩子在這段時間里把所有不愉快的記憶或情緒都拋開,就像坐火箭去了太空,可以毫無拘束地說出心里的話。
在“太空時間”里,親子雙方都要遵守一些規(guī)則:不說氣人的話、不翻老帳,而要坦誠地說出內心的情感需要,說說大家在一起時的快樂,一起做過的開心事。
這個時間魔法在挽救危機關系時很有效,夫妻之間也可以使用。
家園共育《這5個常見誤區(qū),是親子關系變差的根源!》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創(chuàng)建的網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常見幼兒故事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良好的親子關系,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對孩子以后的人生也有好的幫助。這5個增進親子關系的黃金時間,父母們別錯過哦。 1、哺乳時 很多孩子和媽媽親,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媽媽用乳汁養(yǎng)育他長大。哺乳時是加深...
我和孩子有個約會——“黃金時間” 6歲的冬冬喜歡玩電腦游戲“古墓麗影”,媽媽也喜歡,但是媽媽平時是不允許冬冬玩的。其實,冬冬自己一個人也不敢玩,他害怕游戲中有意營造出的那種陰森恐怖的氣氛。冬冬總是盼著...
1、孩子需要和我們爭吵,才能離開家 我們的孩子從不整理自己的房間。他們總是在家里大聲放音樂,讓我們抓狂。 我們之間的關系快要崩潰了。我們總是在反思自己哪里做錯了,才會導致孩子悶悶不樂。 他們在我們面前...
一個孩子生下來,他有些東西被接納,有些東西不被接納,他可能很多地方、很多純真都不被接納。他被要求很多、被應該很多。像我們70年代和之前,包括現(xiàn)在生的孩子,還是有很多的“應該”。他不被接納的時候,尤其是...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