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筆記。
每一個小孩都有無限的潛能,家園共育可以讓孩子的潛能更好的激發(fā)出來!教師在一定情況下要進行家訪,了解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不良情況,幫助孩子健康成長!那么,家園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課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教育孩子,“曇花一現(xiàn)方式”要不得”,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看著我家的曇花打了一個骨朵,兩個星期后,突然在晚上7點綻放了。我們一家人忙著拍照,樂于欣賞。都說曇花一現(xiàn),可見曇花的花期是如此之短,這也是曇花為什么在人們心目如此高貴吧。那是因為它的輝煌時刻就是一瞬間。既然曇花一現(xiàn),我們全家都不想睡覺了,一直觀賞到11點,仍然是鮮花怒放,我們都熬不住了,期待也許我們的曇花能開24個小時呢,明天起床再看也可以的??墒堑诙炱鸫?,我們都大失所望,曇花只剩下一個凋謝了的骨朵。這顆曇花養(yǎng)了兩年了,今年才開花,而花期只有8個小時左右。想想孕育了兩年就只等這8個小時的輝煌展示,真是難得的可貴。
感嘆之余,讓我突然想到了我們教育孩子是否也是這樣。
先說不利于孩子成長的曇花一現(xiàn)式的教育方式吧。
現(xiàn)在很多家長忙于工作,忙于應酬,忙于老少的飲食起居。對于孩子,我們都感覺遺憾,沒有盡力把時間給孩子一些。哪怕是幾句話來過問孩子的學習,哪怕是陪著孩子下盤棋,哪怕是關注一下孩子近期是否快樂…總之,很多家長抱著“樹大自然直”的觀念來教育孩子。但是有一天,突然孩子的老師打來電話了,找你告狀,你的孩子在校的劣跡表現(xiàn),更為可氣的是你看到孩子考試不及格。于是我們家長火冒三丈,把孩子一頓臭罵,一頓狠揍,還美其名曰:“我兩天不教訓你,你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狂批一頓,家長該喝酒喝酒,該應酬應酬,一個月甚至兩個月再也不過問孩子的學習。
這種“曇花一現(xiàn)”的教育方式,我們家長都有過吧。其效果是很差的,孩子口服心不服。而且我們沒有從根本上給他分析原因何在,更沒有告訴他今后應如何改正。
我們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踏上了育兒的漫長之路,其中的辛苦,喜悅,困惑,無奈,我想做了父母,其中滋味才會曉得,而且都領略過的。那么我們幾年,幾十年的辛苦就像孕育曇花一樣,需要我們平時精心的去呵護,去施肥澆水,鋤草捉蟲。而收獲也就是一剎那的瞬間,那育兒的輝煌也是“曇花一現(xiàn)”的。
所以,我們在育兒的過程中,切忌拔苗助長或急功近利?!皶一ㄒ滑F(xiàn)”的教育方式不可取,而我們的收獲會像“曇花一現(xiàn)”那么輝煌和高貴的。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據(jù)報道,一所幼兒園的小班,在新學期安排的第一節(jié)集體活動課是,讓孩子們玩玩具。老師把裝玩具的箱子搬到活動室以后,對孩子們說:“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玩玩具,好嗎?”“好——”小朋友們齊聲回答。
老師繼續(xù)提出要求:“小朋友們,等一會兒,大家按照先后順序,一個人一個人地到前邊來取玩具。每人只取一個玩具,記住了嗎?”“記住了——”孩子們大聲說。
誰知,孩子們嘹亮的“記住了”的話音還沒落,全班三十個孩子,就一窩蜂似地爭先恐后地上前去搶玩具。盡管孩子們的家里都有許多許多好玩的玩具,但在孩子們的心里,總認為別人家的東西是好的,別人家的玩具一定是很好玩的。
那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玩具,對孩子們可以說是“擋不住的誘惑”。剛才老師的要求全都當成耳旁風,有的孩子一下子拿了好幾個。剩下的玩具沒有什么好玩的了,后邊的孩子沒有拿到,上手就奪,拿到幾個玩具的孩子就緊緊抱著不放。孩子們扭成一團,玩具也散落了一地。
出現(xiàn)這種局面,是老師始料未及的。老師一個勁兒地大聲說:“小朋友們,不要搶,不要搶!”但孩子們似乎什么都沒有聽見,繼續(xù)玩命地爭搶。當時,竟然有十多對孩子,為了爭奪玩具雙方僵持著,四目怒視,各不相讓。
有的小孩子為爭搶自己喜愛的玩具,甚至對其他小朋友玩起了“全活”——連推帶打、又踢又抓等。有哭的,有鬧的,哭聲吵鬧聲交織在一起,活動室一下子就亂成了一鍋粥。
家長的訓示:“誰要打你,你就更厲害地打回去!”
更使在場老師驚訝的是,當一個小女孩的玩具被一個小男孩硬搶走時,那小女孩毫不示弱,竟然上手就“啪”地一聲,給了那個小男孩一個干脆、響亮的耳光!把老師嚇了一跳。
當老師趕緊把那個小女孩叫到旁邊,低聲但很嚴肅地問她為什么打小朋友時,她竟然振振有辭,理直氣壯地說:
“我媽媽說了,誰要欺負我,就讓我打他,可不能吃虧!”
聽了孩子這樣一番辯解,老師一臉無奈,只能苦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據(jù)幼兒園小班老師反映,現(xiàn)在的家長和過去的家長可不一樣。過去,家長教育孩子都是說遇事要互相謙讓,不要掙搶,讓著小朋友的乖,是好孩子。
現(xiàn)在可好,九成以上的新生家長,都曾經直接明示或者暗示過孩子:“該爭的時候要爭,該搶的時候要搶,不要怯陣。不爭不搶就要吃虧?!鄙踔林甘拐f:“遇到有人打你,你就要更厲害地打回去!不要手軟!”
坦率地說,我是不贊成這樣教育孩子的。小孩子進入幼兒園過集體生活,這是為將來進入社會,參與社會生活的“演習”,幼兒園應當是個“演習場”。要與別人和諧相處,沒有謙讓的品格是不能被社會所接納的。
家長明示“不能吃虧”、“不要手軟”的原因分析
有的家長給孩子灌輸“不能吃虧”、“不要手軟”的意識,這至少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跟年輕父母的“身份”和經歷有直接關系。
現(xiàn)在的學齡前兒童家長身上,有兩個令人矚目的標簽:一個是“八0后”,一個是“獨一代”?;旧鲜巧蟼€世紀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絕大多數(shù)是第一代獨生子女。出生在特殊年代,具有特殊的身份,是一個很特殊的社會群體,身上帶有鮮明的時代印記。
他們出生在盛世,很早就享受改革開放的成果;受教育年限多,文化程度高,思想解放不保守,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但沒有經歷過風雨,對己對人沒有承擔過責任,社會責任意識差,心理年齡年實際年齡不相符。他們成長的年代,陳舊的道德傳統(tǒng)被打破,新的道德思想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他們對傳統(tǒng)美德并不很了解,盲目地全盤否定,道德思想狀況比較混亂。
他們是家里“絕無僅有”的一棵“獨苗”,沒有兄弟姐妹,沒有共處、合作,謙讓、友愛、團結、互助的經歷。在家里的地位是“至高無上”,是在“被關注”、“被呵護”、“被恭維”中長大的,自我中心意識突出,眼里沒有別人,只有自己。當他們做了父母以后,面對寶貝似的“獨二代”,他們自身的經歷和道德修養(yǎng)狀況,不能不影響他們的教育思想和教養(yǎng)態(tài)度。
第二,跟孩子數(shù)量少也有關系。
過去,家里孩子多,家長沒有心思把孩子看得那么珍貴。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終究有人替自己看孩子,可獲得了解脫,感到非常放心。
現(xiàn)在可不同了。絕大多數(shù)家庭還是只有一個孩子。常言說:物以稀為貴。孩子少更寶貴。在許多年輕父母眼里,孩子是不可多得的寶貝疙瘩,“放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知道怎么愛才好。
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雖然能學到在家里學不到知識和能力,但很不放心。生怕孩子過不慣集體生活,受別的孩子欺負。孩子要是受到別人的欺負,疼在孩子身上,痛在父母心上。
為了避免在家長看不到的時候受委屈、遭磨難,便鼓動孩子遇事不要示弱、謙讓,該爭要爭,該搶要搶,要還擊,不能吃虧。
鼓動孩子“以牙換牙,以眼還眼”不是對孩子的愛護
其實,這樣教育孩子,不見得能占什么便宜?,F(xiàn)在有的獨生子女真夠可以的,小霸王似的,不管什么好處和利益,就得自己是頭一份兒,別人都得讓著他,完全是以自我為中心,誰也不能侵犯?!霸摮鍪謺r出手,不該出手時也出手。”
孩子在家里,大人可以一切都順著、讓著??傻搅擞變簣@,差不多都是獨生子女,你說:誰該順著誰,誰該讓著誰呀?
要是遇比自己弱的對手,大打出手,那是以強凌弱,不道德,要受到輿論的譴責;打傷了別的孩子,家長不僅要負責賠償,還得要丟人、現(xiàn)眼。
可要是遇上勢均力敵的對手,相互斗毆,會兩敗俱傷;如果要是遇上比自己更兇猛、更狠毒的,更不要命的,最后吃虧的恐怕還是自己。
家長在孩子幼年時期就灌輸“絕不能吃虧”的思想,鼓動孩子“以牙換牙,以眼還眼”,這不僅不是對孩子的愛護,還會埋下別的隱患。
比如,有一個小孩子特別的任性,當著外人的面讓媽媽下不了臺,把媽媽給氣急了,媽媽揚手就打了他一巴掌。
媽媽萬萬沒想到,孩子反手就給了媽媽一個脆生生的、響當當?shù)亩狻?/p>
媽媽一下子愣住了,捂著火辣辣的臉,氣勢洶洶地質問:“你怎么敢打媽媽?!”
孩子理直氣壯地說:“不是你教我說,誰要打我,我就打誰嗎?”
媽媽瞠目結舌,好久沒有緩過神來。自己種下的苦果,還得自己吞咽。
我很希望孩子的這個耳光別白挨,能讓家長從中明白點兒什么。
涵媽:前幾天在高中群看一位家長的分享說什么都能等,就是教育不能等,而實際上教育本身就是一個等待的過程。就是因為大家抱著不能等必須即時即刻解決的心態(tài)才滋生出各種讓自己和孩子都處于焦慮狀態(tài)的問題。
睿媽:拔苗助長使不得。
景陽:可是中考、高考不等人唉。
涵媽:在中考高考十幾年準備過程中會有很多機會,我說的“等”指的就是機會。不是硬性去教育,而是看準機會讓孩子學會自我教育。
瑞爸:問題是很多人看不準機會,估計也不知道啥是機會。
一、什么是教育中的“等”與“急”
什么要“等”?遵循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遵循孩子的個性,對孩子的成長有耐心,這是教育孩子終必須“等”的。
放手不管,相信樹大自然直,好苗不用愁,這是對“等”的錯誤理解;沒時間、顧不上,孩子的事情自己來,孩子為自己負責;不管、不會管、或者管不了孩子,沒辦法或者想放棄的時候,這常常會導致我們用“等”來找借口,獲得心理上的平衡;這兩點都是“等”的誤區(qū)。
什么要“急”?孩子的關鍵期、敏感期,需要讓他打開視野、需要讓他加深認知,在該做的時候讓他去做,比如學生階段就是要落實好學習,這是教育孩子所要“急”的。
拔苗助長,過量的早學多學難學,一口吃成胖子,這是對“急”的錯誤理解;總是用自己的角度看孩子,不停的抬高期望值,讓孩子不能承受的壓力,這常常會讓我們用“急”來找借口,用戰(zhàn)術上的“急”來掩蓋我們戰(zhàn)略上的“懶”,來獲得心理上的安慰;這兩點都是“急”的誤區(qū)。
教育心理學中對“等”與“急”的解釋是:教育對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發(fā)展有促進作用,但受到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限制。通俗點說,每個階段或年齡段的孩子,他的認知水平都是有上限,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盡量去夠上限。”等“就是尊重孩子目前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水平,”急“就是幫助、督促孩子盡量達到上限。
二、怎么實現(xiàn)教育中的“等”與“急”?
教育本身,或者說孩子成長本身,是需要遵循客觀規(guī)律的,“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孩子小的時候創(chuàng)造學習條件、播種興趣引導方法養(yǎng)成習慣,這是春種;不斷的引導、修正,適時適量因地制宜的培養(yǎng)孩子,類似于灌溉施肥剪枝,這是夏長;然后靜待花開,碩果累累,這是秋收;將所學所悟應用及回饋社會,這是冬藏。
“等”,就是所謂的靜待花開,等待孩子成長,是建立在春種夏長的基礎上,否則孩子也有較大概率“等”不出來正果;“急”,是要在春種夏長的過程中,適時播種、合理栽培,而不是過度催熟、野蠻成長。
坐享其成、靠天吃飯的“等”,會讓孩子錯過最佳時機,找不到發(fā)力重點;而如果不符合自然規(guī)律,拔苗助長,強行灌溉,過于“急”于成長,孩子也一樣是“催花熟而無果”。教育的快與慢,等與不等,真應該向農民伯伯學習一下~
有一句話,叫“牽著蝸牛慢慢走”,按照蝸牛的特性和節(jié)奏,陪它賞風景就是最好的。而“奮馬揚鞭正當時”,也是對寶馬的最好的鼓舞與策勵~
在“等”與“急”中,我們常常是因為急躁、不懂,混亂了思路。該慢的時候慢不下來,該快的時候快不上去。所謂在“對的人,在對的時間,用對的方法,做對的事”,在教育孩子上,尤其難。
結束語
我們父母,培養(yǎng)孩子,優(yōu)先自己做一個“對的人”,認識自己,認識孩子,認識社會,掌握方法,客觀對待孩子,將孩子培養(yǎng)成他應該長成的最好的模樣,這就成了~
治大國如烹小鮮,育孩子如種莊稼?!暗取迸c“急”,都是教育的智慧~
1、從家庭生活做起,從自身做起
在平常的生活中,家長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好榜樣,例如說,當媽媽把蘋果洗好之后,媽媽可以有意識的和爸爸分享,和孩子分享,并提醒孩子,他也可以把手中的蘋果和爸爸媽媽分享,和爺爺奶奶分享,并要夸他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2、移情手法引導孩子
有的孩子只愿意去分享別人的東西,而對于自己的東西則不愿意分享給別人,家長們充分了解了孩子希望獲得他人東西的心理特征時候,可以利用移情的方法進行訓練,讓孩子站在別人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引導孩子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東西。
3、父母要學會分享孩子的東西
教會孩子學會分享,首先父母要學會分享孩子的東西,當孩子拿著餅干要和你分享時,家長要咬上一口并且夸獎孩子真乖真懂事。
4、不要強迫孩子
當孩子不愿意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的時候,家長不要強迫孩子,或許是因為物品短缺,或許是因為這件東西對孩子有著特殊的意義。
在愛中教會了孩子分享,才是我們所能給與孩子最寶貴的財富
現(xiàn)在的小孩自尊心都特別強,而且非常的叛逆。作為家長,打罵教育只會適得其反,該如何引導自己的孩子,已成為家長們頭疼的一件事了。
一、樹立榜樣:榜樣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行為來影響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學、鄰居、教師、英雄模范人物、文藝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領袖的優(yōu)秀品質,都是子女學習、模仿的對象。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對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響。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處處檢點自己的言行。
二、環(huán)境熏陶:家長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場所,家長要組織好生活,處理好成員之間的關系,堅持正確的道德行為為準則,形成團結和睦的家庭氣氛,建立井井有條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三、批評懲罰:批評和懲罰都是對子女不良思想行為的否定,不過后者是對嚴重不良思想行為的一種教育手段。批評懲罰時,首先要全面了解情況,掌握不良思想行為的具體情節(jié)和嚴重程度,從錯誤的實際出發(fā),批評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進而產生改正錯誤的動力。批評時不要諷刺,不要奚落,不要謾罵。懲罰主要是剝奪某種權利,而不是體罰,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殘身心。
四、指導安排生活秩序: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養(yǎng)子女良好習慣的有效方法。指導子女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環(huán)境,教給子女學習安排和利用時間,使之有條不紊。要讓孩子自己安排,家長可以在旁指點。
五、說服教育:說服教育的具體做法:一是談話,家長根據(jù)子女的思想實際,擺事實,講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談話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tài)度要和氣,不要板著面孔,居高臨下地訓斥、挖苦。二是討論,家長與子女共同討論。討論時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耐心地講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長觀點不正確要勇于承認。
六、實際鍛煉:實際鍛煉的內容相當廣泛,如適應周圍環(huán)境,鍛煉身體,生活自理,家務勞動,獨立作業(yè),文明禮貌,社會交際等等。進行實際鍛煉,首先要孩子明確目的意義(為什么),提出具體要求(怎樣做),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堅持到底。鍛煉內容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征和個性特征,從他們的實際能力出發(fā),交給的任務和提出的要求必須適當。要允許孩子在實踐中有失誤,不可過分苛求。家長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鍛煉。
七、表揚獎勵:表揚獎勵是對子女的思想行為給予肯定和好評。通過肯定和好評,以加強子女進取心和榮譽感,爭取更大的進步。表揚獎勵要實事求是,要及時,要說明原因,并且應以精神獎賞為主,物質獎賞為輔。
八、指導課外閱讀:指導子女閱讀書報雜志,從中吸取有益的精神營養(yǎng)。家長要掌握子女閱讀的內容,和子女一起討論,引導子女通過閱讀增長知識,開擴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九、利用家庭電視:電視進入家庭,子女可以從看電視中得到許多知識,增長見識,要充分利用。但是要注意:不能沒有選擇,不要時間過長??赐觌娨曌詈煤妥优務摚懻撾娨晝热?。
十、帶領子女外出接觸社會:帶領孩子到公園、風景區(qū)、商店、工廠、農村去,或者去訪問同學、親友,進行社會交往,使之開擴眼界,接觸社會,認識社會。
教育孩子講究正確的方法,這樣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育兒心得:教育方式要統(tǒng)一
對于孩子,我對他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我覺得他是個男孩子,以后長大就是一個男人。所以對于他的教育,我基本是有放有收的,在給予他自由的同時也會相對約束下,我希望他從小就是一個有擔當,誠實的孩子?!吧傩∪魺o性,習慣成自然”我覺得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習慣是從小的時候就慢慢形成的,如果小時候沒有好的習慣,慢慢長大再去培養(yǎng)就會晚了。
剛生下孩子,我婆婆說我是個狠心的媽媽,我覺得不是的。記得那個時候,他剛生下來還在醫(yī)院,很多孩子的奶奶都抱著,晃著叫孩子睡覺。我們家的一直躺在床上,包括喂奶,基本很少有人抱他。所以他的習慣很好,在3個月內,都不需要人抱,睡覺都是自己完成的,而且他從來不會晚上鬧著不睡覺,基本晚上8點睡覺,一夜除了尿尿,都不會醒。孩子嗷嗷落地的時候,什么習慣都沒有的,后面的習慣都是在生活中養(yǎng)成的,所以從小就該培養(yǎng)好的習慣。對于教育孩子,我下面談談我主要做的幾點,有的地方也有不足,還請老師在學校幫忙指導他。
1家里人的教育方式要統(tǒng)一,要不孩子不好管的。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和他爸爸的觀點是統(tǒng)一的,但是最開始爺爺奶奶會偷偷的做一些和我們觀點不統(tǒng)一的事情,這樣教育其他非常麻煩。比方說他2歲的時候,吃飯的時候總是不吃飯,等大人吃好飯,他奶奶端著碗到處追他喂飯。我建議過很多次,但是他奶奶擔心孩子吃不飽,偷偷喂飯。這樣我們最一開始教育很麻煩,后來我們專門回家管了這個事情,好了很多。在吃飯的時候,我們和他說你不吃飯,等下餓了家里是沒有東西給你吃的,爺爺奶奶也不會給你吃東西的,最一開始他不相信的。后來餓了2次,不管他怎么哭,我都叫他奶奶不給他吃任何東西,第三次,他就知道了,吃飯的時候大口大口吃。所以教育方面,家長一定意見統(tǒng)一,包括爺爺奶奶。不然孩子很不好管的。
2尊重孩子,鼓勵孩子自己做事情
我們家孩子14個月才會走路的,他會走路后經常摔跤,我從來不會去扶他起來,我都會說,寶寶你可以的,自己爬起來哦。最一開始他會哭,但是后來他都是自己爬起來,從來不要大人抱起來。他2歲的時候,我們就鼓勵他說,你看爸爸媽媽都是自己吃飯的,寶寶也可以自己做的啊,他也喜歡學習大人,2歲的時候就回自己吃飯,雖然弄的到處都是,但是我還是很開心的。他26個月的時候,自己就會用筷子吃面條了。
3不能對孩子不講信用,說過的話要做到,要不他以后就不相信了
現(xiàn)在的孩子,不要看著小,但是記憶力特別好,記得有一次我和他說媽媽等周末帶你去水族館玩,后來周末我忘記了,但是他記得的,早上起床就開始和我說,媽媽今天去水族館嘍。我當時很吃驚,他還記得。后來答應他的事情都做到了,我和他說媽媽答應你的事情做到,你答應媽媽的事情也要做到的,他真的是這樣的,每次做喜羊羊,我說只能坐一次哦,他只要坐完一次,就主動下來,有的小朋友會不走,他不會的,坐一次,自己主動和我走了。所以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這樣他也會和你講信用的。
4遠離手機電腦電視機IPD多給孩子一些陪伴
這點我深有體會,后悔家里的設施太全。最一開始,他玩IPD的時候,我沒有覺得怎么樣,而且覺得蠻好,他玩了電腦就不會一直跟著我,這樣我可以做事情了,但是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這樣真的很不好,好在他現(xiàn)在不是上上癮,要不我真就后悔死了。孩子其實需要家長的陪伴,而不是冷冰冰的電腦和電視機。
5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配合老師的工作
孩子上幼兒園了,配合好老師的工作很重要的,我兒子在學校打人,管人,沈老師和我說了情況后,我回家問了孩子為什么打小朋友,他說因為別人講話了,我就和他說,小朋友講話是不對的,你可以告訴老師的或者和他說上課了,我們要安靜的,但是不能打人哦,因為這樣你自己也犯錯了啊。他應該是懂了,后來沈老師也引導了下,到現(xiàn)在都沒有打人了,這個還是要感謝沈老師的。
父母教育孩子天經地義,有些父母也就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不妥或不對!成千上萬的父母用自己認為正確的教育方式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卻并不知道這些教育孩子對孩子來說有多不受歡迎,從而導致了對孩子的傷害。
孩子眼中最不討喜的教育方式有哪些呢?
1.居高臨下的教育方式
在中國傳統(tǒng)的理念里,天地君親師的影響尤其深刻,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往往要求孩子絕對服從父母。父母們總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孩子的視線,從來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因此這樣子的教育方式會令孩子覺得這個世界太不公平了,父母憑什么剝奪孩子玩耍、自由的權力等等。爸爸媽媽們可有曾想過,如果你不蹲下身來,與孩子站在同一高度,你又怎么會明白孩子的真實感受呢?
2.過于嚴格的教育方式
無論做什么事情,哪怕是吃飯的時候碗沒有端正,父母都要對孩子加以指責,孩子終日生活在父母的指責之中,有何安全感和幸福感可言?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不可能像大人一樣面面俱到,更不可能按大人的意思去完成所有的事項。
大人過于嚴格的要求將在無形之中傷害孩子小小的自尊和自信心,讓他們在今后的成長之中過于自卑或是過于膽小怕事。在有些原則性問題上,像孩子有小偷小摸的行為,父母就必需要嚴格要求,但在一些生活小事上,父母則需多加思考,不能用自己的要求和標準去衡量孩子。
3.樹立反面榜樣的教育方式
有些父母對孩子要求嚴格,而對自己卻過于放松,要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有樣學樣是自古就有一句俗語。孩子怎么可能只學到好樣而不學會壞樣呢?所以,父母們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以為只要對孩子嚴格要求就行,自己則可我行我素。父母在家里打麻將,不給孩子做飯,孩子回到家沒飯吃,父母卻強詞奪理先要檢查孩子在學校的考試分數(shù),這樣子的教育方式能給孩子帶來多好的成長環(huán)境?
4.過多包辦的教育方式
無論孩子提出什么要求,父母總說好??!好??!孩子想獨立完成某一件事,父母急不可待地給孩子全部辦好。當孩子無奈地對父母說:“能讓我自己來試一試嗎?”父母卻搖著頭說:“你還小,這個你不用學,你只要好好搞好學習就行了!”
正是這樣子的教育方式,令孩子覺得自己就是個白癡或是什么也不會的傻瓜,甚至會因同學的嘲笑而怨恨父母。孩子需要學會生活自理能力,父母能包辦一時,卻不能包辦孩子的一輩子。總有一天孩子會因為自己的“無能”而起來反抗這種畸形的教育方式。
傍晚時分,我家孩子坐在對面做作業(yè)。她 11 歲半,六年級。和孩子班上家長聊過做作業(yè)的事兒,極少數(shù)孩子不需要陪伴,大部分家長都覺得小學階段還得陪伴,但陪伴的方式有講究。孩子幼兒園階段,我和孩子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留下一些隱患。待孩子上小學的最初兩年,也沒有及時抓孩子的日常習慣,導致孩子上三年級的時候,分心問題比較明顯,如今也在和這個頑疾作斗爭,但是日漸轉好,效果明顯。
做作業(yè)之前有“三問”
以前我們讓她在自己的房間里做作業(yè),但是孩子管不住自己,她希望我能陪伴在她身邊。后來我們就讓她坐在餐桌上做作業(yè),一旦發(fā)現(xiàn)小手上拿著玩具或零食,立刻就給她收走,課外書也收到一邊,讓她的四周清清爽爽。我們家的廚房是開放式的,和客廳連在一起,餐桌比較大,她坐在我對面,我工作用的電腦也放在餐桌上。她做作業(yè),我工作或做家務,燈下一片寧靜。我們吃過飯后也立刻把廚房收拾得干干凈凈,餐桌上沒有飯菜的蹤影,變成了辦公桌和書桌。這就避免了孩子依然停留在就餐時的松弛狀態(tài),而開始緊張起來,知道要用心對付作業(yè)了。
我們不愿意給孩子貼上“不專注”“自控力不強”的標簽,我們想,我們的孩子大概就是需要更多一些的訓練。事實上,只要耐心堅持訓練,她就能慢慢變得專注。家長的信心、耐心是非常重要的。
訓練的過程,是教會孩子方法,授人以漁的過程。家長必須認識到這么做是有長遠好處的,不要怕煩。
我們的訓練方式是:當孩子放學時,一定和她聊幾分鐘,了解:
1. 今天各科作業(yè)的量有多少?
2. 各科作業(yè)的難點是什么,為什么覺得難?你打算怎么下手搞定這個難點?
(后來這個問題也演變成:這科的作業(yè)是體力活兒還是腦力活兒——所謂體力活兒就是指類似抄寫生詞之類的,這種作業(yè)我們都讓她放到精力不濟的時候去做)
3. 今天計劃先從哪一科開始做,為什么?比如精神好就從難點開始搞定,精神不好就先干“體力活兒”
不能只問“作業(yè)多嗎?”
以前只是問一句“今天作業(yè)多嗎?”是很不夠的,不夠專注的孩子往往會避重就輕,把麻煩的作業(yè)放在后面,而孩子覺得作業(yè)麻煩,是因為孩子沒學會分解麻煩(好多大人都還不會呢,何況大腦處在發(fā)育中的孩子)。
比如 5 年級時,學校發(fā)了一本《國學》,要求孩子們每周背誦幾首古詩,她當時最怕背誦,那怕什么我們就提前搞什么。我就專門指導她如何學會高效背誦古詩,比如教會她發(fā)現(xiàn)這首詩壓什么韻,找出寫景的關鍵字詞,有時會找出配有畫面的朗誦視頻給她看,幫她理解這首詩在講什么。
總之,幫她學會花幾分鐘掌握一首詩的幾個特征,這樣背誦起來就快多了,我經常會和她比賽誰背得快,當然我總會讓著她。當時,周末首先安排時間背誦三首古詩,這樣到了布置有背誦古詩作業(yè)的那天,她就一點都不害怕了,心情輕松,做作業(yè)就快。
我們陪伴孩子寫作業(yè),重點在幫孩子掌握方法,逐步強化自我管理,不會讓孩子失去自主性。孩子嘗到掌握方法管好自己的事情的甜頭后,慢慢就會主動和我們交流今天作業(yè)的難點,以及她自己是怎么思考這個難點的,哪些地方需要我們協(xié)助,哪些她自己能搞定。
如果老師布置了作文,她一般都會先思考要寫什么,大致會寫哪幾點,而不是像以前那樣,等打開作業(yè)本的時候才去思考要寫啥。到了6年級,她已經開始主動估算各項作業(yè)需要的時間,雖然還是會有偏差,但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作業(yè)本簽字不可馬虎
等需要在作業(yè)本上簽字時,我們都不馬虎。爸爸檢查數(shù)學作業(yè),如果發(fā)現(xiàn)有錯,不會直接告訴她哪一題有錯,而是告訴她,這里面錯了兩道題,自己找,迫使她自己再次檢查一遍自己的作業(yè),強化檢查的習慣。
到發(fā)現(xiàn)了錯題后,接著和她討論為什么會出錯,是概念沒理解,還是省略了必要的步驟。爸爸特別重視要求她具備一遍就做對的能力。每周會回顧本周作業(yè)的質量,比如為什么這一周數(shù)學作業(yè)甲+這么少,而甲-這么多?是粗心大意,寫得不工整,還是其他原因?要求她下周必須扭轉局面,要多爭取作業(yè)的高質量,多得甲+。
最近數(shù)學測驗,她得了99分,沮喪自己沒得100分,錯了一道很簡單的題,我們就告訴她,如果平時作業(yè)甲+較多,得100分的概率就高多了。這樣她就會把作業(yè)質量和考試成績聯(lián)系在一起,會主動提升做作業(yè)的質量。
我負責檢查語文作業(yè)和英語作業(yè)。語文作業(yè)我只看老師上次的打分,如果不是一百分,我就會仔細看錯在哪里了。如果是一百分,我就不管了。我對語文學習的看法是,閱讀是基礎,我平時會花校多心思幫她物色課外讀物,她的閱讀量在班上可能排第一。
在家長課堂上,我常常做一個調查,看看到底多少家長打孩子,讓我吃驚的是,80-90的家長都曾經多次打過孩子。那孩子到底改不改打呢?
首先,中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明文規(guī)定,家長不允許打孩子,因此,打孩子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往大里說是“違法行為”,嚴重的應該追究刑事責任,但中國的法律很多時候無法執(zhí)行,你說你打了孩子,警察把你關起來,誰來管孩子?更重要的是如果出現(xiàn)家長被警察帶走的情況,孩子可能會受到更大的傷害。但請家長明白,法律規(guī)定不能打孩子。
其次,中國家長打孩子,往往是遇到事情的時候,不會處理自己的情緒,自己把自己搞得情緒激動不能自持的時候,動手打孩子。這樣的家長打孩子根本不是在教育孩子
,是在發(fā)泄自己的情緒,如果你是這樣的家長,這種打法是對孩子的虐待。
第三,家長為什么敢打孩子?是因為家長知道打孩子沒有后果,因為孩子不能反抗,家長大孩子小,家長打孩子其實就是標準的“持強凌弱”。你在街頭看到很多不良的習慣,你上去打他嗎?不是你不想,是你潛意識不敢,因為你可能打不過人家!
第四,中國的家長打孩子,是實在拿孩子沒辦法了,也可以這么說“自己實在沒辦法了”,那只有動手了,因此大量家長打孩子是自己無能的表現(xiàn)。
第五,中國家長打了孩子以后,都會后悔,看著被打的孩子淚眼婆娑、傷痕累累,哪個做媽的不心疼!每次打每次后悔,每次后悔轉眼又忘,接著又打又后悔…你何苦呢?
綜上所述,孩子不應該打,關鍵是“有教子智慧的家長根本不需要打孩子,孩子照樣優(yōu)秀”,“沒有教子智慧的家長打了孩子,孩子還是照舊”。那為什么很多家長說:“棍棒底下出孝子”,“我父母就是把我打好的!”,“孩子不打不行!”。家長們,仔細想想,現(xiàn)在可能打都打錯了!
我們小時候,是有很多父母打孩子,而且把孩子打優(yōu)秀了,現(xiàn)在有很多父母打孩子,卻把孩子打成了問題孩子。其實這兩種打有本質區(qū)別。
80年代以前的家長打孩子,很少因為孩子“才華”打孩子,大部分都是因為孩子“德行”打孩子,“出去欺負小朋友了”、“故意砸人玻璃了”、“扎老師的自行車輪胎了”、“和父母頂嘴了”…這些情況下,孩子可能會招來家長的“打”,那個時候的孩子很少因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yè)出錯”、“分數(shù)考得不好”、“字寫得不認真”等原因遭到家長的“打”。也就是說,那個時候,家長基本上都是因為德行不好,做人不好打孩子的!
看看當代,孩子們自私自利、頂撞家長、吃飯沒有規(guī)矩、不負責任這些德行的問題很少有家長打孩子,而孩子學習不認真,成績退步了,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后沒有好好完成作業(yè),不按時彈鋼琴這些才華和學習問題成為了孩子挨打的主要原因!
德行不嚴,孩子做人“凸”出來,可能成為缺德的孩子,學習很嚴,孩子做事“凹”下去,可能成為無用的孩子。德行不打不“凹”,學習越打越“凸”。做事“打”不會做事,做人不“打”不會做人。
很多無知的家長,連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明白,如何教育孩子呢?當你掄胳膊,扯袖子準備打孩子的時候先想想“我是個合格的家長嗎?”想好了這個問題再打,其實打孩子,什時候打?怎么打?打在哪?都是有全套學問的。沒有掌握的家長,千萬不要打孩子,一次小小的行為可能會造成孩子終身的問題。
喜歡《教育孩子,“曇花一現(xiàn)方式”要不得》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孩子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中國自古是一個重視“吃苦教育”的國度,中國人堅信“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教育信條。對孩子進行適當?shù)摹俺钥嘟逃辈粌H可行,而且十分必要,任何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吃苦教育”方式都值得積極探索。 但與此同時,網(wǎng)...
“絕不能吃虧”的思想要不得 據(jù)報道,一所幼兒園的小班,在新學期安排的第一節(jié)集體活動課是,讓孩子們玩玩具。老師把裝玩具的箱子搬到活動室以后,對孩子們說:“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玩玩具,好嗎?”“好——”小朋...
孩子成績不好,父母著急,千方百計請家教;棋琴書畫有廣告,父母著急,囫圇吞棗忙投資……凡此種種,反映了望子成龍的父母心態(tài)。本無可厚非,問題在于不能不分清紅皂白,操之過急。 實際上,望子成龍急不得,父母必...
經常在一些雜志或網(wǎng)絡上看到一些教育家們的成功教育案例,看到教育家們的介紹后,自己才有了更多的感悟,這種方法自己就怎么沒想到呢?自己當時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怎么就不注意這個情況呢?仔細想想自己這幾年的工作...
涵媽:前幾天在高中群看一位家長的分享說什么都能等,就是教育不能等,而實際上教育本身就是一個等待的過程。就是因為大家抱著不能等必須即時即刻解決的心態(tài)才滋生出各種讓自己和孩子都處于焦慮狀態(tài)的問題。 睿媽:...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