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父母主動培養(yǎng)孩子的合群性格

發(fā)布時間:2021-05-10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我們的教育是與孩子做朋友,鼓勵學習鼓勵思考!教師在一定情況下要進行家訪,了解情況,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個家長與教師的責任與使命!那么,家園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呢?考慮到您的需要,小編特地編輯了“父母主動培養(yǎng)孩子的合群性格”,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很多媽媽發(fā)現自己的寶寶不合群,很難和其他小朋友在一塊玩、學習、做游戲,經常單獨活動,媽媽都覺得這樣很不好,但卻不知道怎么辦?其實,幼兒性格培養(yǎng)不是很難的問題,要培養(yǎng)孩子合群的性格,父母應該主動進行教育,而不應該等到孩子不合群后才被動進行糾正。

爸媽應該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主動來培養(yǎng)其合群的性格:

1、父母要擠出時間親近孩子,每天有一定的時間跟孩子在一起交談。

節(jié)假日帶孩子去公園或親朋好友家走走,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與小伙伴一起玩耍。開始時父母可陪伴在旁邊與他們一起做游戲,當熟悉之后可以讓他們自己玩。每次游戲后父母都應該比較夸張地表揚孩子玩得好、玩得有趣,使孩子在玩樂中感受到小伙伴的可愛以及集體的歡快。

2、父母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能力。

父母可以交給孩子一些單獨一個人難以完成的任務,鼓勵孩子與別人合作完成,或向父母求援完成,增加他與別人交往的機會,教孩子懂得一個人的力量很小,有些事情辦不到,而大家一起做事情就好辦了。

3、讓孩子學會交朋友。

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有自己要好的朋友,在孩子與小朋友的交往中,父母要教育孩子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互相信賴,彼此尊重,以培養(yǎng)孩子團結合作的精神。對于愛搗亂、愛逞能、惹是生非的孩子,父母要糾正他們的行為,慢慢地孩子就會融入集體之中。

4、鼓勵孩子參加各種活動。

體育是一種直接與人正面接觸和競爭的群體活動,不論是棋類還是球類,不論是田賽還是徑賽,它總是要有兩個以上的人參與才有意義。更重要的是,體育活動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膽量。這膽量,正是人際交往所必需的一種要素。鼓勵孩子經常參加各種體育活動,既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有利于培養(yǎng)興趣,也有利于提高交際能力。孩子一旦愛上體育,就會主動尋找對手,這種尋找,就是交際;合適的對手,往往就是友誼的伙伴。

5、利用節(jié)假日與孩子一起走出家門外出旅游、走向社會、走向大自然,可以增長見識,陶冶性情,也可以培養(yǎng)興趣、開放胸襟。

旅游是一種開放性活動,交際也是開放性的,兩者是相通的。交際需要坦露自己,需要主動和熱情,一個沉默寡言、性格內向,不愛活動、自我封閉的人,怎么會有很強的交際能力呢?在旅游中,有的要買車票、住旅館、進飯店、購門票,假如父母有意識地要孩子去做這些事,那么,孩子就可以直接接觸到一些新的對象,了解新的交際內容,旅游結束,見識廣了、談資多了,這又給以后的交際增加了話題。m.endrikfelipe.com

6、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有意識地要他們進行小件物品的購買活動。

年齡較小的,八九歲的,可以叫他們買油鹽醬醋;年紀稍大的,十四五歲,可以叫他們買魚、肉、米等,也可以讓他們買自己穿用的鞋、襪、手套之類;家中有什么舊報紙、舊衣服、空酒瓶等,可以叫他們去收購站賣。商品交易是人際交往中的一種特例,在交易中,它可以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有利于豐富交際對象和加深對人的了解和認識,從而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孩子由于缺乏經驗,在初次交易中可能會吃虧或出現差錯,對此,父母不要過多指責,以免影響他們交際的信心。

7、有意識地讓孩子獨自做客待客。

到同學或鄰居家去串門,到親戚家去做客,讓孩子獨自去,這都是緞煉孩子交際能力的機會。串門做客,需要寒暄和問候,也需要交談和有關禮物的收送。與父母一道去,孩子是附帶的,不用應付,沒有壓力,應酬的主角是父母;讓孩子一個人去,自己成了主角,與對方的一切接觸都得由自己來應酬,這無疑把孩子推到了前線,促使其考慮如何交際。家里來了客人,有時不妨讓孩子去接待,特別是與孩子年齡相仿的客人或朋友,父母千萬不要包辦代替。

8、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說話能力。

有人說,口語是社會生活的入場券,這話是很有道理的。交際能力的核心是說話能力,因為交際的最直接形式是說,不會說,說不好,怎么交際?會說,說得巧,答得妙,其交際成功的可能性自然就大。父母可時常出些模棱兩可的辯論題與孩子辯辯;也可故意提出一些不正確或片面的觀點,讓孩子據理反駁;對孩子平時話語中的差錯,父母也可作必要的挑剔,幫助其認識。平時,也要鼓勵孩子參加演講賽,鼓勵孩子上課或開會時積極發(fā)言。

9、對于能力低下的孩子,父母和老師更要特別注意。

要特意為其安排交往的環(huán)境,需要手把手地教他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方法,用什么樣的動作來參加活動,千萬不能因他“不會”或“不懂”而將其棄之一邊。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父母培養(yǎng)讓你家寶寶性格更合群


有很多媽媽發(fā)現自己的寶寶不合群,很難和其他小朋友在一塊玩、學習、做游戲,經常單獨活動,媽媽都覺得這樣很不好,但卻不知道怎么辦?其實,幼兒性格培養(yǎng)不是很難的問題,要培養(yǎng)孩子合群的性格,父母應該主動進行教育,而不應該等到孩子不合群后才被動進行糾正。

父母要抽時間與寶寶交談

爸媽應該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主動來培養(yǎng)其合群的性格:

1、父母要擠出時間親近孩子,每天有一定的時間跟孩子在一起交談。

節(jié)假日帶孩子去公園或親朋好友家走走,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與小伙伴一起玩耍。開始時父母可陪伴在旁邊與他們一起做游戲,當熟悉之后可以讓他們自己玩。每次游戲后父母都應該比較夸張地表揚孩子玩得好、玩得有趣,使孩子在玩樂中感受到小伙伴的可愛以及集體的歡快。

2、父母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能力。

父母可以交給孩子一些單獨一個人難以完成的任務,鼓勵孩子與別人合作完成,或向父母求援完成,增加他與別人交往的機會,教孩子懂得一個人的力量很小,有些事情辦不到,而大家一起做事情就好辦了。

3、讓孩子學會交朋友。

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有自己要好的朋友,在孩子與小朋友的交往中,父母要教育孩子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互相信賴,彼此尊重,以培養(yǎng)孩子團結合作的精神。對于愛搗亂、愛逞能、惹是生非的孩子,父母要糾正他們的行為,慢慢地孩子就會融入集體之中。

4、鼓勵孩子參加各種活動。

體育是一種直接與人正面接觸和競爭的群體活動,不論是棋類還是球類,不論是田賽還是徑賽,它總是要有兩個以上的人參與才有意義。更重要的是,體育活動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膽量。這膽量,正是人際交往所必需的一種要素。鼓勵孩子經常參加各種體育活動,既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有利于培養(yǎng)興趣,也有利于提高交際能力。孩子一旦愛上體育,就會主動尋找對手,這種尋找,就是交際;合適的對手,往往就是友誼的伙伴。

5、利用節(jié)假日與孩子一起走出家門外出旅游、走向社會、走向大自然,可以增長見識,陶冶性情,也可以培養(yǎng)興趣、開放胸襟。

旅游是一種開放性活動,交際也是開放性的,兩者是相通的。交際需要坦露自己,需要主動和熱情,一個沉默寡言、性格內向,不愛活動、自我封閉的人,怎么會有很強的交際能力呢?在旅游中,有的要買車票、住旅館、進飯店、購門票,假如父母有意識地要孩子去做這些事,那么,孩子就可以直接接觸到一些新的對象,了解新的交際內容,旅游結束,見識廣了、談資多了,這又給以后的交際增加了話題。

6、有意識地讓孩子獨自做客待客。

到同學或鄰居家去串門,到親戚家去做客,讓孩子獨自去,這都是緞煉孩子交際能力的機會。串門做客,需要寒暄和問候,也需要交談和有關禮物的收送。與父母一道去,孩子是附帶的,不用應付,沒有壓力,應酬的主角是父母;讓孩子一個人去,自己成了主角,與對方的一切接觸都得由自己來應酬,這無疑把孩子推到了前線,促使其考慮如何交際。家里來了客人,有時不妨讓孩子去接待,特別是與孩子年齡相仿的客人或朋友,父母千萬不要包辦代替。

7、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說話能力。

有人說,口語是社會生活的入場券,這話是很有道理的。交際能力的核心是說話能力,因為交際的最直接形式是說,不會說,說不好,怎么交際?會說,說得巧,答得妙,其交際成功的可能性自然就大。父母可時常出些模棱兩可的辯論題與孩子辯辯;也可故意提出一些不正確或片面的觀點,讓孩子據理反駁;對孩子平時話語中的差錯,父母也可作必要的挑剔,幫助其認識。平時,也要鼓勵孩子參加演講賽,鼓勵孩子上課或開會時積極發(fā)言。

8、對于能力低下的孩子,父母和老師更要特別注意。

要特意為其安排交往的環(huán)境,需要手把手地教他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方法,用什么樣的動作來參加活動,千萬不能因他“不會”或“不懂”而將其棄之一邊。

摩比思維館提醒您:寶寶不合群,爸媽就要主動“出招”了:鼓勵寶寶交朋友、參與各種活動,有意識地讓寶寶去與人交談,培養(yǎng)寶寶的合作能力。父母的悉心教育一定能換來合群寶寶。

淺談孩子性格的培養(yǎng)


如何培養(yǎng)孩子快樂的性格在寶寶的成長路上會遇到很多問題。家長要善于發(fā)現自己寶寶的優(yōu)點和缺點,對好的要多點鼓勵,不好的要及時指出,讓寶寶生活得更健康。以下是一些相關的做法:

不要過分強調負面的東西

孩子會通過觀察大人的做法來塑造自己的行為方式,因此當你發(fā)覺孩子感到嫉妒的時候,在表示同情的同時,不要過多強調孩子的立場,更不要指責受到妒嫉的對象,否則不但會進一步刺激孩子的妒嫉情緒,還會導致孩子養(yǎng)成動輒歸咎于他人的壞習慣。

假如你的孩子發(fā)現自己的同桌被邀請參加同學的生日派隊,而自己卻沒有被邀請。這時候我們決不能指責那個過生日的孩子“不夠意思”,而應該告訴孩子,媽媽理解你的委屈,但是別難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朋友,自己過生日的時候不是也不可能把自己認識的所有人都請來嗎?這樣,孩子就會理解并不是因為自己不受歡迎而未受邀請,也不會因此而記恨那個過生日的同學。

幫助孩子找到一種可行的解決辦法

感到嫉妒的孩子總是希望自己得到和他人同樣的待遇,假如此時家長能夠誘導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但能夠緩解嫉妒的心理,還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假如孩子覺得球隊一個隊友比自己上場的時間長,我們可以問他,如果你加強練習的話,情況會不會有所改變呢?這時,孩子會發(fā)現,雖然自己控制不了教練的選擇,卻可以控制自己的選擇――通過聯系提高自己的球技,上場的機會自然就多了。

或者,當孩子對別人父母對子女所傾注的重視感到嫉妒的時候,我們應該采取行動消除孩子的誤會。5歲的美美因為媽媽錯過了自己在學校演出中的表演而非常不滿,“別人的媽媽都來了!”于是,媽媽就讓美美在家里面給自己開了一個專場晚會。這樣一來,美美明白了媽媽其實很關注自己,便不再失望或者妒嫉別的同學了。

盡量不要拿孩子與別人對比

你可能注意不到,在談論其他孩子時一句無心的“婷婷越來越可愛了”,或者只是一個微笑、一個聳肩的動作,甚至抬一抬眉毛都可能被孩子解讀為“比較”。尤其是當你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的時候,他們更容易對那些有能力做好的孩子感到嫉妒。

有一次,美美的媽媽跟一位阿姨說,鄰家女孩的卷發(fā)很可愛,可惜自己女兒的頭發(fā)卻是直的。沒想到,第二天,美美就要求媽媽帶自己去美發(fā)廳要把頭發(fā)燙成卷發(fā)!美美媽媽一下子就意識到是自己的評價引發(fā)了女兒的嫉妒心理,從此之后,她再也沒有評價過女兒的頭發(fā),同時非常注意不拿女兒和別的孩子作無意義的比較。

幫助孩子發(fā)現自己的長處

缺乏自信心的孩子總喜歡強調自己的弱點,而且那種低人一等的感覺更容易刺激他們的妒嫉心理。因此,父母必須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讓他知道自己也有優(yōu)點,也有為自己而驕傲的資本。假如孩子在畫畫方面有天賦,家長就應該多多鼓勵。每當孩子自己解決了一個問題或者取得了一點進步,哪怕只是一道算術題,也應該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注意到了,并且為他而驕傲。

專家指出,當孩子為自己感到驕傲的時候,他們就更容易接受別人在某方面得到比自己更多的關注。這種自信不但可以幫助孩子克服自己的妒嫉心理,更有利于他們塑造自我,這才是真正值得別人艷羨的本領。

培養(yǎng)孩子堅強性格


地震貌似已經遠去去了,其實遠遠沒有,留下的那許多急待解決問題,如果沒有正確的認識,恐怕難以圓滿解決。

今天聽了《鏘鏘三人行》中客座心理專家的話,很受觸動。專家說他在電視上看到,很多撫慰者會對其撫慰對象說“要堅強,要勇敢,要好好活下去。”之類的鼓勵說辭,其實這樣的說法非常不正確,不但起不到安撫作用,反而會給受難者施加很大的壓力!那怎么說才是正確的呢?專家說,其實只需要轉變一下話語方式,將“你要堅強,要勇敢,要好好活下去”說成“你已經很堅強,很勇敢了,你是我們的驕傲?!蹦敲?,被撫慰者從中感受到的則會是完全不同意味。

對這番話,我回味了很久很久。一個受到嚴重心靈創(chuàng)傷的人,最需要的是旁人的感同身受,失去家園失去親人的傷痛根本沒有任何話語可以安慰,那些干巴巴的“要堅強要勇敢”就像來自一個“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完全不起作用。

很自然的想到平日里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沒有設身處地是很多家長常犯的錯誤,我們通常會將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強加在孩子身上,無論是用呵斥或循循善誘的語氣,都掩飾不住“你必須聽我的”意思。

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理解和接受事物的思維方式是不同的,不光和大人不同,不同孩子之間也是不一樣的,可由于缺乏耐心,父母通常采取比較單一和粗暴的方式,不會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感受,而是最終通過施加壓力讓孩子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但為什么要接受這一些,孩子往往不會明白,也很難從大人這里得到合理的解釋。其實理由很簡單,因為甚至連大人自己都沒有想清楚,自己讓孩子這么做合理性究竟有多少。

其實,互換角色教育法目前是育兒教育經常提倡的一種方法,以游戲的方式,旨在通過和孩子的身份互換,讓孩子能夠換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和立場,體諒父母的苦心,從而達到一定的教育目的。那么反過來,難道我們自己就不應該常常在精神上主動換位嗎——多召喚自己童年時候的記憶,多理解孩子的需要,減少一味批評、指責的強硬態(tài)度,我相信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成長的小寶貝,會懷有一顆善良健康快樂、感恩的心去面對將來的一切,而不會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對事情的恐慌。

中國人以謙虛為美德,因此對于贊美也很慳吝,尤其對自己的孩子,非但不喜歡表揚,甚至在別人夸獎自己孩子的時候,除了說“哪里”外,還會找出另外的不足之處加以貶低,仿佛不如此孩子就會驕傲自滿得飛上天。

我非常不認可這樣的作風,我的做法是:在別人當著我和兒子的面夸獎他時,如果情況屬實,我不會表現出夸張的興奮,如果言過其實,我不會斷然否認,而會附和著說“嗯嗯,還行吧。”要知道,無論多大的孩子都非常敏感,而且對別人的贊美也非??是螅蝗丝隙ê蠓堑粫湴?,反而會努力做好以名副其實。這個情況與文章之前提到的地震專家的理論相互呼應,當一個人被肯定后,他的自豪感會放大,繼而激發(fā)出更大的潛力,但如果在努力沒有得到任何肯定的情況下被要求再好點,再更好一點,恐怕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結局了。

最后我還想說的是,孩子每分每秒都在成長,我們對孩子的變化一定要看分明。今天兒子跟他爸爸通電話時居然主動問他:“爸爸地震時候你去哪里?”我非常吃驚,陜西今天又發(fā)生一次5。4級余震,可能我們大人在討論時他留心聽了去,并且懂得用來關心爸爸的安危了。

每個孩子都是一塊璞玉,如果最終沒有放出應有的光彩,最大的責任應由家長來負。

父母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剛出生的孩子猶如一張白紙,單純可愛。可為何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演變出了不同的性格。眾所周知,除了遺傳因素環(huán)境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外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則最為深遠。

離園活動時,小朋友正在書寫數字,王立惠的爸爸來接他時還剩一點就寫完了,李老師便讓家長稍等一會兒。就在這時,我們班的“小淘氣”姜建宇小朋友就開始搗亂了,時不時動動王立惠的筆和本,影響小朋友寫字。李老師發(fā)現后變出聲制止了他,可李老師剛轉過身姜建宇又開始搗亂了。這下王立惠的爸爸發(fā)火了,沖著自己的孩子吼道:“你是不能揍他?笨死吧,就老實在那兒讓人欺負?!崩罾蠋熞姞钸B忙上前調和,讓孩子爸爸消消氣。孩子們見狀都嚇得鴉雀無聲

,王立惠唯唯諾諾的躲在李老師的身后一言不發(fā),好似下一刻爸爸的巴掌就會落到自己身上似得。就這樣李老師安撫了王立惠爸爸好長時間才讓家長壓下火來,帶著孩子離開了。這樣讓我從中看到了王立惠小朋友性格形成的原因。正是因為爸爸的火爆脾氣導致了孩子膽小內向的性格。第二天,孩子來園后我特意詢問了他,爸爸在家中經常發(fā)火嗎?孩子點了點頭。這更加印證了我的想法。

本以為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可是漸漸地我發(fā)現,王立惠小朋友變了,經常會有小朋友跑到老師跟前告狀說王立惠打他了?;顒訒r間也時常能看到他違反活動規(guī)則與他人打鬧的場景。但一點到他的名字卻依然是那副唯唯諾諾的樣子。很明顯孩子聽了家長的話,開始慢慢變成原本那個自己不喜歡的他。

孩子的性格形成受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相當大。如果早期教育能給孩子以足夠的關愛,讓他在被愛的環(huán)境中長大,他就會勇敢、自信,懂得和別人友好交往,自然沒有人敢隨便欺負他;相反,如果家人之間行為粗野,經常互相指責、抱怨,動不動就惡言惡語,甚至暴力相向,孩子就會膽小怕事,被人欺負也不敢吭聲。當然,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當被欺負的負能量積累到極限,就會爆發(fā)出來,這時,角色就會轉換,總被欺負的孩子就會突然變成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好戰(zhàn)分子”。

作者:于福寧來源: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qū)新牟幼兒園

育兒心得:孩子性格的培養(yǎng)


育兒心得:孩子性格的培養(yǎng)

大家好,我是小五班默默的媽媽,希望通過佘山幼兒園的丫丫報,與大家交流、探討育兒心得。

在幼兒性格發(fā)展中,外界環(huán)境和父母教育對幼兒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民主的父母可培養(yǎng)出獨立性強、大膽機靈及社交能力強的兒童;嚴厲的父母若經常以“打是親,罵是愛”的教育方式,會使兒童冷酷、頑固、缺乏自信;父母溺愛的孩子,易驕傲、自私任性、缺乏獨立性,依賴性強;數代同堂的家庭,常因教育方式不一,而使孩子養(yǎng)成兩面三刀、投機取巧,會說謊的性格。因此,家長應選擇適當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揚長避短。

我家寶寶趕上了小班的末班車,比同班孩子更顯稚嫩。他內向靦腆、膽小、不合群。在日常的生活教育中,我們注重點滴小事、善于引導。最近,他總愛問“這是什么地方???這是什么東西???這是啥味道???”。此時,我們因為他的好問而欣喜,并耐心的一一作答,可是每次回答了這問題,又會引來新的問題。如今,“什么”已經成了他的口頭禪。我認為,家長對孩子的“奇談怪論”,不一定有問必答,我們首先應肯定其好問的習慣,其次設法引導其自己慢慢尋找答案。從中感受童言無忌的樂趣。

入園半月,在老師的教育呵護下,原來事事依賴家長的小不點,基本能生活自理,也能與小伙伴一起做游戲、玩耍,逐漸合群了。在此,我攜全家真誠的感謝辛勤的園丁。

培養(yǎng)孩子合群能力的5個妙招


一個孩子成年后的心理發(fā)展和社會生存能力,不是看他現在的學習成績,也不是看他乖不乖,能不能遵守課堂紀律,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看孩子能不能跟其他孩子合得來。培養(yǎng)孩子的合群能力,一起看看本文的5個妙招:

妙招一:如何教寶寶分享

場景一:1歲多的洋洋在小區(qū)公園里玩,被鄰居小朋友看上了他手里的小車。媽媽要求洋洋“與小朋友們分享”,洋洋不樂意,媽媽好言相勸了半天還是死攥著不撒手,媽媽急了,把小車從洋洋手里搶過來,交到小朋友手上。

事件分析:媽媽認為這是在幫助培養(yǎng)孩子“分享”的好習慣,但兒童心理學發(fā)現,3歲以下的孩子“物權”概念還沒有完全建立,他們心里會以為,“東西不在我手上,那就不是我的東西了?!比绻腥艘欢ㄒ惆研膼鄣你@石戒指送人你會怎樣?要求孩子把自己的心頭好拿給別人,孩子的感覺是類似的——生氣,害怕,不理解。對這個叫做“分享”的游戲,孩子會越來越不喜歡。

媽媽幫一幫:問孩子“能把這個小車子借給小君玩一下嗎?他會很高興的!”同時跟孩子解釋,“他只是暫時借一下,一會兒就還給你,這還是你的小車子?!焙⒆右苍S就答應了??吹叫【璧酵婢吆笈d高采烈的樣子,他能逐漸建立起“分享讓朋友高興我也很高興”的心理反射。但是,如果這個玩具正好也是他當時最心愛的玩具,他的反應就跟媽媽碰到別人要借自己的鉆戒一樣,”不可以!”媽媽也只能對小君說抱歉了。

妙招二:教寶寶和其他寶寶打交道

場景二:院子里有3個孩子正在玩奧特曼的游戲。4歲的松松也想跟他們一起玩,可明顯這3個孩子并不希望多來一個隊員。其中一個說:“你不會玩!”媽媽想帶松松離開,可是松松舍不得走。

事件分析:那3個孩子的游戲正如火如荼,加入新來的孩子意味著“打擾”。所以他們表現出“排斥,不耐煩”,是很自然的,并不帶有成人理解的“羞辱”。只要被拒絕的孩子沒有表現出沮喪難過,就說明孩子并沒有受到傷害。如果家長氣呼呼地拉開自己的孩子,其實是在把自己的“受挫情緒”強加給孩子。對松松來說,他可以選擇立刻離開,或者等待機會。一個心理脆弱的孩子的反應才是立刻離開。而選擇留下來的孩子,說明他的內心夠強大。

媽媽幫一幫:處理孩子交往的矛盾,很多時候,媽媽能提供的最好的幫助就是:只要不至于發(fā)生嚴重的流血事件,如果不是孩子主動要求,不要干預。我們來看看松松是怎么辦的。松松站在3個男孩中的“頭目”身邊,不吭聲,但在等待加入的機會。過了一會,“大古隊長”隨手推了他一下:“你,去查一

下電腦!看看怪獸在哪里!”松松立刻假裝敲鍵盤,然后匯報說:“怪獸在A地區(qū)!”“沖啊……”勝利隊隊員們,包括松松,都向“A地區(qū)”沖了過去……如果媽媽當時把松松拉開,孩子將喪失一次多么寶貴的解決社交矛盾的鍛煉機會。而堅持留下來,并最終用自己的人際智慧得到了進入集體的機會,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得到了多么大的鼓勵!

妙招三:引導寶寶變開朗

場景三:小英在班上是年紀最小的孩子,而且比較木訥內向。有時候她會被別的同學戲弄,比如總有同學把她的橡皮擦鉛筆等文具藏起來,讓她找不到。媽媽心疼之下,這么教育小英:“以后別理他們了?!薄叭绻麆e人推你,你就立刻打回來!”慢慢地,那個被欺負的小英變成了一個“欺負人”的小英。如果有人不小心得罪了她,她會一言不發(fā)一拳頭打過來,小英越來越不受歡迎,越來越孤獨。

事件分析:媽媽無論什么樣的情況下,都應該表揚那些符合社會期望的“好行為”,比如分享,比如適當的禮貌;無論什么樣的情況下都不應當提示,甚至鼓勵孩子“不好的行為”,比如用攻擊對方,獨自游戲、目中無人等,來處理社交中的問題。

媽媽幫一幫:媽媽可以通過扮演故事之類的方式,教給孩子面對某些常見矛盾或者場景時,相對固定的處理套數。在類似情景發(fā)生時,孩子能很快地“脫口而出”。比如孩子之間發(fā)生爭執(zhí)的時候,可以教給孩子一個簡單的三段式:

1.你剛才……(干了什么,比如拿了我正在玩的機器人,說不跟我玩,對我尖叫了等等)

2.我覺得……(不高興,生氣,很傷心,等等)

3.我希望你能夠……(把我的機器人還給我,不要再那么說了,向我道歉等等)這樣既沒有指責別人又表明了自己的意見,還指出了解決矛盾的方法。

妙招四:教寶寶如何不被欺負

場景四:2歲半的阿寶所在的小班是個友愛的集體,孩子們都能玩到一塊??勺罱嗬锏耐蝗蛔兊孟矚g咬人掐人,而且還特別喜歡“欺負”平時最好的朋友阿寶。童童咬人的原因一是因為她在出大牙,另外童童的語言發(fā)育比較滯后,面對最要好的朋友只好用“咬你一口”來提請好朋友注意“我在這兒呢!”或者“我太喜歡你了!”這樣一來同伴小朋友們就遭殃了,阿寶每天都帶著童童的牙印和撓痕回家。媽媽早就告訴阿寶,”無論如何,你不能動手打人!“忠厚老實的阿寶把這條記得牢牢的,結果總是傻愣愣地站著被小童童掐。媽媽后來告訴阿寶,“童童打你,你就跑吧!”可是童童以為那是阿寶在跟她玩呢,兩個孩子一個跑一個追,童童追上了,阿寶還是要被撓一下。阿寶媽媽再告訴阿寶,“如果童童打你,你就告訴他你不喜歡他這樣做!”可是,事到臨頭,阿寶結結巴巴的,長長的句子還沒說完,就已經被掐得差不多了。

媽媽幫一幫:最后,阿寶媽媽發(fā)現了一個秘訣,簡單直接,特別有效!“再有人打你,你就尖叫!”這個不難,本來疼痛時阿寶的第一反應也是尖叫,現在也不用動腦筋轉彎子,只要叫得更大聲就行了!一尖叫,吸引了大人的注意力,他們立刻就能發(fā)現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媽媽要給孩子制定明確的行為準則:無論什么情況下,都不能傷害別人,更要保護自己!

妙招五:教寶寶必要的社交禮儀

場景五:娜娜是個小混血兒,走在大街上經常被不認識的阿姨阿婆拉住,摸摸小臉,夸一句“真是個漂亮的孩子!”娜娜碰到這樣的情景,常常就呆在了那里,不知道如何接下去。

事件分析:媽媽要教育孩子必要的社交禮節(jié)。我們約定俗成的禮節(jié)中其實包含了尊重、理解、友善等等信息,非常有利于增進感情,加深交往。一個彬彬有禮的孩子總是受到大人喜歡和同伴歡迎的。

媽媽幫一幫:媽媽教給娜娜,如果別人夸你漂亮,是因為別人喜歡你,你很可愛。那么你就這么回答“謝謝你,我覺得你也很漂亮!”這么簡單的一句話被娜娜練得滾瓜爛熟,只要有人夸她,她立刻脫口而出,對方就更加笑得一朵花了。

如何培養(yǎng)孩子好的性格


相信所有媽媽得子時的心情都一樣:好象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幸福了。又想,朋友們同時做了媽媽,孩子們將來就要一起上學,如果別人的孩子考第一,我的孩子第二,那可不行!于是乎,對兒子呵護備至,施行早期教育。雖然日后盼孩子“考第一”的理想時常被“孩子健康”所取代,但教育孩子卻從未敢有絲毫的懈怠。

眾所周知,0到6歲的教育,直接塑造了孩子的性格。這期間形成的性格框架猶如日后孩子性格的種子,可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什么樣的性格才是“好”的性格?如何培養(yǎng)孩子好的性格呢?雖說眾說紛紜,但始終遵循一個簡單的可操作性的方法。

以下幾個方面可以看出孩子的性格框架:

是否膽???

是否渴望與人交往?是否能獨立與人交往?

好靜還是好動?

對最喜愛的事情的專注時間比同齡孩子長還是短?

孩子遇到困難的態(tài)度?

孩子遇到表揚和批評時的表現?

孩子在競爭對手比自己強時的表現?

不同的孩子答案自然不同。如果我們要找一個造就這些差異的原因,那就是父母是如何陪孩子的?

兩類孩子的比較

一類,陪大的孩子(大部分時間有父母(或其他大人)陪著的),一類,獨處的孩子(大部分時間(相對于同齡孩子)獨處)

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總覺得讓孩子獨處怪可憐的。然而,孩子長大后,獨處多的孩子大都是:不膽小,可以主動與人交往,但對同伴的需求不強烈,好靜,注意力容易集中,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表揚對這類孩子所起的作用較大人陪大的孩子要小得多。這類孩子也好強,但能夠正確對待自己的“能力”,大部分可以做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是“唯我獨尊”,算得上是“拿得起,放得下”的。獨處多的孩子最大的不足是語言能力較其他孩子欠缺,但閱讀能力往往甚佳。

陪大的孩子中也有有上述優(yōu)點的,原因在于“陪”的方式?!斑h觀式”和“平等式”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獨處能力就比較強,且和真正獨處長大的孩子相比,性格要活潑開朗。所謂“遠觀式”指大人和孩子有一定的距離(空間上的距離和行動上的距離),也即給孩子以充分的自理空間,在自己的勢力范圍內“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大人不越俎代庖,僅在必要的情況下才出馬。這樣既給了孩子以獨處空間,又讓家長的心不再懸著,算是兩全其美了。美國的一位朋友就是典范,她在嬰兒的臥房里裝了錄象機,在自己的房間可以“監(jiān)視”孩子的一舉一動,確?!蔼毺帯钡暮⒆記]有危險?!捌降仁健崩斫馄饋砗唵?,做起來難。就是要和孩子“平等”,有人說“做孩子的朋友”。本質無異。但“平等”不僅僅是“做孩子的朋友”,也包括做孩子的“競爭對手”。例如和孩子一起比賽,和孩子爭論問題,和孩子分東西吃等等。讓“平等”處處存在。孩子在這種“平等式”的對待中將自己溶入了家庭,溶入了社會,這樣的“種子”也必然是社會所需要的“種子”。

如何訓練孩子獨處?

下面為你提供一些技巧,讓你為孩子的獨處起步鋪平道路:

給他安全感

孩子一旦發(fā)現自己的親人從視野中消失,他就會擔心,并有恐懼的反應,所以你可以通過游戲來讓他理解事物的實在性,告訴他看不見的事物仍然存在,驅走他們的不安全感。

你要經常和孩子玩捉迷藏的游戲。一開始可以躲在沙發(fā)或椅子后面,問他:“媽媽在哪里???”過幾秒鐘,笑著鉆出你的頭,說:“媽媽在這里!”慢慢的,你可以逐漸延長躲藏的時間,從幾秒鐘到半分鐘,再到2分鐘,也可以躲到別的房間。

當你躲在某一個孩子看不見的角落時,你不能讓恐懼的沉默捉住孩子的心,要用語言和孩子保持聯系,讓他感到安慰。你要對你的孩子說:“媽媽到哪里去了?快來找媽媽?!被蛘咦跃幾猿恍﹥焊?,比如用《春天在哪里》的曲調編一首《媽媽在哪里》的歌。

親子時光

孩子得到的關注越多,他渴望的東西就越少。和他在一起共度時光----唱歌、讀書、開茶會、搭積木、玩拼貼畫,這些都會增加他的安全感,并讓他愿意獨自消磨更多的時間。在白天,你要和他的身體多接觸----擁抱、親吻、讓他坐在你的腿上或讓他趴在你的肚子上等,但是不可以和他持續(xù)地粘在一塊兒,你要掌握好其中的度,這樣才可以讓你的孩子不過于獨立又學會自己玩。

安排節(jié)目

在你離開孩子之前(即使你到屋子的另一頭去),讓他把興趣投入到另一個游戲上,讓游戲填滿分離的時間。比如說,你要去做飯時,你可以對你的女兒說:“在我做飯的時候你為什么不喂你的熊寶寶呢?”

保持聯系

當你工作時,也要不時地和他說話,或走過去輕輕地摸他的頭,拍拍他,或幫助他把一個五角星或三角形的積木投入到方形積木盒中。

保持微笑

有的父母在離開孩子身邊時會不明智地把焦慮情緒傳遞給孩子。請千萬記得要對孩子保持微笑,并用輕快的語調說話。

當你要離開孩子去工作時,假如你的孩子糾纏難解,不要對他的耍賴屈服,你要試著保持平靜,不要讓他的反應阻礙你的安排,你要裝作滿不在乎的樣子說:“沒事,媽媽馬上回來?!北M管他一開始不能完全明白你的意思,他也會從你平靜的語調中得到安慰?;丶視r也要用同樣的語調:“媽媽回來了,你在家里做了什么好玩的事?”過一段時間,他會明白你離開后還會回來,就像你許諾的一樣。

容許“跟屁”

假如你的孩子堅持要跟著你在屋子里轉,甚至在你進衛(wèi)生間時也不放過你,請不要阻止他。因為,他那敏感的小心靈已經充滿了矛盾的感情:我是賴著媽媽呢?還是自己一個人堅強地待著?這時,任何拒絕都可能會傷害到他脆弱的情感。

輕松放手

即使最粘的孩子也會有自己悶頭玩的時候。也許當你們兩個人在一起玩的時候,你的孩子過不了多久也會全身心地投入到他自己的游戲中,這時請悄悄地離開。如果他的注意力轉向別的東西,并努力地去得到那件東西時,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你就讓他去好了。

培養(yǎng)自信

沒有什么能給予孩子安全感,安全就像獨立,是一種自我的、積極的情感元素,只能在孩子內心慢慢地形成。平時你要經常地贊揚、鼓勵孩子,讓他感到自己是優(yōu)秀的。

拿定主意

有時,父母會竊竊地喜歡自己孩子的獨立,并且潛意識中鼓勵孩子這樣做。但是當失去被需要的感覺時,他們又會彷徨起來,就像沒有得到晚會的邀請一樣,他們會希望孩子像以前一樣粘。在孩子自己走、自己吃、自己玩的時候,他們會抑制不住自己的沖動,迫切地想要幫助他。但此時,你們必須拿定主意,忍下這種欲望,因為事事包辦只會阻礙孩子走向獨立的步子。

父母的態(tài)度影響孩子性格


張志剛教授表示,嬰幼兒時期媽媽爸爸撫育孩子的方式會影響著孩子成年以后的人際模式。

一些年輕父母養(yǎng)育孩子沒有經驗,有時怨恨寶寶,或疏遠寶寶,有時又覺得對不住寶寶,又是摟又是親。結果,因為對寶寶忽冷忽熱,態(tài)度無常,弄得寶寶搞不清楚媽媽爸爸會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回應其身心需要,這就容易使小寶寶焦慮成習,導致孩子將來發(fā)展出矛盾焦慮型的人際模式。Thiel-Bonney教授也發(fā)現,有的父母只關注自己的偏好,卻沒有估計寶寶的需要,其實“在對的時間給寶寶對的刺激”才是最好的。如果寶寶餓了,你卻要拍他睡覺;或者寶寶想玩耍了,你卻硬要給他吃東西,孩子就會反感焦慮。

另外有些年輕父母,尤其是年輕媽媽,因為忙于工作而疏忽了陪伴寶寶,這樣的嬰兒起初可能會哭鬧著要求獲得母愛,但因為得不到,漸漸他們就學會了壓抑愛的需要,就容易變得比較孤獨、內向,易缺乏人際交往能力與給予愛和接受愛的能力,這就是回避型的模式。這樣的人可能因為壓抑自己對愛的需要,一生中都有可能找不到一段屬于自己的高質量的浪漫愛情。

張教授表示,前面兩種是比較常見的錯誤育兒方式,而安全型的育兒方式是隨時滿足嬰兒身心與情感的需要。這樣孩子才會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是被人喜歡的,長大以后,他們更容易建立人際信任,交往能力也更強。

相信《父母主動培養(yǎng)孩子的合群性格》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計劃的必備網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培養(yǎng)孩子的合群性格 導讀:社會快速發(fā)展,孩子從小鍛煉交往能力,培養(yǎng)合群性格,已經成為對他們及其家長的迫切要求。 好多媽媽發(fā)現自己的寶寶不合群,很難和其他小朋友在一塊玩、學習、做游戲,經常單獨活動,媽媽感覺這樣很不好,但卻...
    2021-09-15 閱讀全文
  • 心理指導:家長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合群性格 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良好的家庭氣氛主要表現在全家人和睦相處上,大人關心小孩,子女關心長輩,彼此互相關心,共同生活,這樣的家庭對子女有一種凝聚力,孩子在這種氣氛中,人格才會健全...
    2021-12-27 閱讀全文
  • 父母培養(yǎng)讓你家寶寶性格更合群 有很多媽媽發(fā)現自己的寶寶不合群,很難和其他小朋友在一塊玩、學習、做游戲,經常單獨活動,媽媽都覺得這樣很不好,但卻不知道怎么辦?其實,幼兒性格培養(yǎng)不是很難的問題,要培養(yǎng)孩子合群的性格,父母應該主動進行教...
    2021-09-01 閱讀全文
  • 孩子不合群父母應反思 一歲前的丁丁肥嘟嘟的,見人就笑,很討人喜愛。滿以為他會是個活潑開朗的孩子,沒想到到了兩歲,丁丁卻越來越沉靜,總是喜歡躲在爸媽和爺爺奶奶身邊,不愿參加同齡小朋友的游戲,對人家給他的新鮮玩具也不敢伸手去拿...
    2021-12-30 閱讀全文
  • 淺談孩子性格的培養(yǎng) 如何培養(yǎng)孩子快樂的性格在寶寶的成長路上會遇到很多問題。家長要善于發(fā)現自己寶寶的優(yōu)點和缺點,對好的要多點鼓勵,不好的要及時指出,讓寶寶生活得更健康。以下是一些相關的做法: 不要過分強調負面的東西 孩子會...
    2021-05-11 閱讀全文

導讀:社會快速發(fā)展,孩子從小鍛煉交往能力,培養(yǎng)合群性格,已經成為對他們及其家長的迫切要求。 好多媽媽發(fā)現自己的寶寶不合群,很難和其他小朋友在一塊玩、學習、做游戲,經常單獨活動,媽媽感覺這樣很不好,但卻...

2021-09-15 閱讀全文

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良好的家庭氣氛主要表現在全家人和睦相處上,大人關心小孩,子女關心長輩,彼此互相關心,共同生活,這樣的家庭對子女有一種凝聚力,孩子在這種氣氛中,人格才會健全...

2021-12-27 閱讀全文

有很多媽媽發(fā)現自己的寶寶不合群,很難和其他小朋友在一塊玩、學習、做游戲,經常單獨活動,媽媽都覺得這樣很不好,但卻不知道怎么辦?其實,幼兒性格培養(yǎng)不是很難的問題,要培養(yǎng)孩子合群的性格,父母應該主動進行教...

2021-09-01 閱讀全文

一歲前的丁丁肥嘟嘟的,見人就笑,很討人喜愛。滿以為他會是個活潑開朗的孩子,沒想到到了兩歲,丁丁卻越來越沉靜,總是喜歡躲在爸媽和爺爺奶奶身邊,不愿參加同齡小朋友的游戲,對人家給他的新鮮玩具也不敢伸手去拿...

2021-12-30 閱讀全文

如何培養(yǎng)孩子快樂的性格在寶寶的成長路上會遇到很多問題。家長要善于發(fā)現自己寶寶的優(yōu)點和缺點,對好的要多點鼓勵,不好的要及時指出,讓寶寶生活得更健康。以下是一些相關的做法: 不要過分強調負面的東西 孩子會...

2021-05-1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