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的幼兒故事。
家園共育講究的是快樂專遞,開心學習!不管是幼師還是家長,都應該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新的起點,新的方向,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不斷成長!那么,教師除了教學,還有哪些責任與義務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習慣養(yǎng)成記:樂樂兩三事》,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時間
仿佛生了寶寶以后,能睡好覺是每個新手爸媽最幸福的事情了吧,習慣上很多爸媽都是等寶寶1歲以后學會自己睡覺了,才能舒服的睡長覺,有關寶寶睡整覺的資料不少,但寶寶有個體差異,我也來說說我家樂樂的習慣養(yǎng)成吧。
首先,作為家長要以身作則,家長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很重要,好的榜樣遠遠好于不斷的要求。記得樂樂還未滿月的時候,總是生更半夜哭鬧,那段時間可是把我和他爸爸累壞了,心想這個小家伙要一直這樣下去可怎么辦???接下來的日子,白天上午、下午保證好他的睡眠,按時哄他睡覺,慢慢的習慣養(yǎng)成了到時候自己就想睡了。直到現(xiàn)在樂樂一直保持著早睡早起的好習慣,上幼兒園早上也不用為了叫不醒他而苦惱了。
2、學說話
我家樂樂說話比較晚,到兩歲的時候才詞匯量劇增。老話都說男孩說話都晚,真在樂樂的身上應驗了。不過可喜的是,樂樂的發(fā)音都比較清晰,邏輯性也很強。于是我在想,可能與我經常給他講故事,念兒歌有關系吧。也許我們都以為孩子聽不懂,其實孩子什么都能聽懂的,所以才有胎教一說啊。
3、喜歡上背詩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很聰明,從小就注意培養(yǎng),我也不例外。我一直嘗試著教他背詩、念兒歌,可是他似乎不感興趣。如今上幼兒園了,質的飛躍出現(xiàn)了。他的記憶力出奇的好,唐詩背的特別準確,記得也特別的牢靠。因此我覺得,不管孩子感不感興趣,我們都不能就此放棄,因為有一個詞叫“耳濡目染”,時間長了,再加上適當的引導,就可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了效果,孩子就會對這方面的東西感興趣,有了興趣,學起來就容易多了。YJs21.cOM
前幾天的一個周末,帶兒子去公園玩,經過大柳樹底下的時候,兒子拽住我說等一會。只聽他口中抑揚頓挫的出來了“詠柳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碑敃r我就驚呆了,好有詩意的孩子,三歲多的孩子都這么應景了!PS:有一次我和樂樂晚上散步,他看到天上的星星就開始唱“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寫在前面的話:想了很久,才提筆參加活動,起初看到題目一直未曾寫,因為看到這題目,我一時之間真的沒想到我們家果果有什么養(yǎng)成的好習慣。有次跟果爸爸聊天,果爸爸回答,有啊,有很多習慣,噓噓自己噓啊,很懂禮貌了,很多的……是啊,成長或者只是每一件小事。
1.噓噓
入園之前一直擔心寶寶不會噓噓,大概很多家長都經過這關,
我們家寶貝也不例外,大概離入園還有兩個月的時候還在家總是到尿尿已經來不及的時候才說:我要噓噓Σ(°△°|||)︴
始作俑者,玩忘記了,玩心太大,說這些的時候,我們何曾想過,小孩子不玩又做啥呢
離入園一月的某天,他自己跑到廁所噓噓,說我會噓噓了,然后全家人都說果果好棒,會自己噓噓了。
從此,他會提前那么一丟丟時間往廁所跑。
如今入園已經近三個月了,偶爾一兩次會尿濕了褲子回來。
2大人樣兒
小孩模仿大人,想必很多小朋友都這樣;不知從何時起,在果果的身上看見家里人的動作、模樣,連說話腔調都開始有爸爸媽媽姥姥的痕跡……
某日,家里人正在討論某電視故事情節(jié),果:真搞笑!眾人啞然,這話像是麻麻經常說的口頭禪。慶幸還不是什么特別不好的話。
又一日,老公開車帶家人出游,路遇一車加塞,老公頓怒“KAO”果子默默“KAO”全家人無語。
模仿是小孩天性,學之,自然還未到分辨好與壞的年紀,真的是要在孩子面前收斂??!
3吃飯
吃喝拉撒,吃為首,入園前就開始訓練讓寶寶自己吃飯,到如今卻還是每天被姥姥喂飯……
這個最想讓寶寶養(yǎng)成的習慣充分暴露了兩代人育兒觀的沖突。
隔代:吃飯自熱而然的,大了就會了啊
粑粑麻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快點自己吃,不吃打,粑粑怒發(fā)沖冠
果果:假哭,我要姥姥喂……
如此這般,到如今雖會自己吃飯,卻總是耍賴,吃飯這個最難養(yǎng)的好習慣,我家這3歲壞孩怎么也養(yǎng)不來,幼兒園老師也說,班上的小朋友吃飯都是開始還可以,吃到三分之一,便不好好吃了,阿姨喂食。
4耍賴
果果最讓人惱的事情是喜歡躺在地上耍賴,現(xiàn)在想想,如果第一次就嚴厲制止,每一次都嚴厲制止,會不會就不這樣?
也有另一種看法,就是因為每次制止,提示、強調、暗示,久而久之他才覺得這樣是大人所在意的。
到底哪種觀點正確呢?親們幫忙解答下。
壞習慣往往是一種頑疾,一旦形成,改起來就難了。并非每一個孩子都幸運能夠輕而易舉地改掉。所以做家長的與其坐待孩子形成壞習慣后再費盡心思地幫他去改,不如提前了解壞習慣的家庭成因,早做預防,使之在未及形成之前便胎死腹中。這在家庭教育中顯得尤為實際而重要。
兒童不良習慣的家庭成因,除了不可掌控的先天因素(遺傳),主要有三:
(一)模仿
習慣源自模仿。調查發(fā)現(xiàn),一般孩子容易出現(xiàn)的壞習慣,絕大部分是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影響,如大人睡眠時間晚、吃飯時間不固定或邊吃邊看電視、用完東西隨手放置、在家鼓勵孩子學習孔融讓梨,而在公共汽車上卻與老人、兒童搶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內”的牌子下讓孩子爬到雕塑上擺pose等等。
嬰幼兒時期孩子的模仿力極強,大人的一言一行容易為孩子所吸引、模仿,進而造成一些不良習慣的養(yǎng)成。
一位父親在談到女兒的不良習慣時,檢討說:“女兒總是習慣隨手亂丟東西;做作業(yè)時,一會兒找削筆刀,一會兒喝飲料,一會又看動畫片……再三催促下寫完的作業(yè),字跡潦草錯誤很多,實在令我們頭痛,也不得不令我們反省。我想,壞習慣養(yǎng)成是有原因的,弄清原因,才能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糾正。女兒的情況不能說與我們無關,雜亂的屋子、無規(guī)律的生活方式,影響了她的注意力,是導致她形成上述壞習慣的主要原因?!?/p>
(二)重復
習慣是行為不斷重復制造出來,并根據自然法則養(yǎng)成的。一個動作,一種行為重復N次就會成為習慣。大哲學家柏拉圖有一次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訓斥了一個小男孩,因為這個孩子總在玩一個很愚蠢的游戲。
小男孩不服氣:“您就為這一點小事而譴責我?!”
“你經常這樣做就不是小事了”柏拉圖回答說,“你會養(yǎng)成一個終生受害的壞習慣?!?/p>
重復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形成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則會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害孩子一輩子。所以,為人父母者應密切關注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盡可能地避免重復造成的不良習慣,抓好“第一次”,哪怕是挖鼻孔這樣的小毛病,在初起的時候也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設法制止。
(三)縱容
還記得臨刑前咬掉媽媽乳頭的那個盜竊犯的故事嗎?他之所以成為江洋大盜并最終被判處極刑,與小時侯母親對他的縱容是有直接關系的。試想,當他第一次偷人家東西的時候,母親及時予以制止而不是采取贊許和鼓勵的態(tài)度,他也許會有另一種人生。
很多孩子的不良習慣,都是在父母的縱容下形成的。當孩子第一次做了錯事,父母一定要明確地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并予以制止,否則一旦形成惡習,改起來就難了。
有時侯,父母對孩子偶發(fā)的不良行為,采取不聞不問的沉默態(tài)度,這也是不對的。須知沉默也是一種縱容,是一種心理的暗示。它會使孩子覺得這樣做沒什么不可以,于是放手去做,終成惡習,貽害終生。
后天環(huán)境和后天教育是可以人為控制的。家長了解了不良習慣的家庭成因,從改正自身不良習慣做起,給孩子做好的榜樣,并努力在家庭教育中加以預防,就能極大限度地降低或避免兒童不良習慣的形成。
遠離壞習慣,養(yǎng)成終生受用的好習慣,家庭教育就會事半功倍,孩子也就比較容易走向成功。這不正是我們做家長的都希望看到的事實嗎?
導讀
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終身受益。在培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教育家葉圣陶認為,有兩種習慣卻養(yǎng)成不得,一種是不養(yǎng)成什么習慣的習慣,又一種是妨害他人的習慣。除掉那兩種習慣,其他的習慣多多益善。
習慣不嫌其多,有兩種習慣卻養(yǎng)成不得,除掉那兩種習慣,其他的習慣多多益善。哪兩種習慣養(yǎng)成不得?一種是不養(yǎng)成什么習慣的習慣,又一種是妨害他人的習慣。
什么叫做不養(yǎng)成什么習慣的習慣?
舉例來說,容易明白。坐要端正,站要挺直,每天要洗臉漱口,每事要有頭有尾,這些都是一個人的起碼習慣,有了這些習慣,身體與精神就能保持起碼的健康。但是這些習慣不是一會兒就會有的,也得逐漸養(yǎng)成。在沒有養(yǎng)成的時候,多少要用一些強制功夫,自己隨時警覺,坐硬是要端正,站硬是要挺直,每天硬是要洗臉漱口,每事硬是要有頭有尾。直到“習慣成自然”,不待強制與警覺,也能行所無事地做去,這些就是終身受用的習慣了。如果在先沒有強制與警覺,今天東,明天西,今天這樣,明天那樣,那就什么習慣也養(yǎng)不成。而這今天東,明天西,今天這樣,明天那樣,倒反成為一種習慣,牢牢的在身上生根了。這種習慣就是“不養(yǎng)成什么習慣的習慣”,最要不得。為什么最要不得?只消一句話回答:這種習慣是與其他種種習慣沖突的,養(yǎng)成了這種習慣,其他種種習慣就很少有養(yǎng)成的希望了。
什么叫做妨害他人的習慣?
也可以舉例來說。走進一間屋子,砰的一聲把門推開,喉間一口痰涌上來了,撲的一聲吐在地上,這些都好象是無關緊要的事。但是很關緊要,因為這些習慣都將妨害他人。屋子里若有人在那里做事看書,他們的心思正集中,被你砰的一聲,他們的心思擾亂了,這是受了你的影響。你的痰里倘若有些傳染病菌,撲的一聲吐在地上,這些病菌就有傳染給張三或李四的可能,他們因而害起病來,這是受了你的影響。所以這種習慣是“妨害他人的習慣”,最要不得。在“習慣成自然”之后,砰的一聲與撲的一聲將會行所無事,也就是說,妨害他人將會行所無事。一個人如果明了自己與他人的密切關系,不愿意妨害他人,給他人不好的影響,就該隨時強制,隨時警覺,不要養(yǎng)成妨害他人的習慣。不問屋子里有沒有人,你推門進去總是輕輕的,不問你的痰里有沒有傳染病菌,你總是把它吐在手絹或紙片上,這樣“習慣成自然”,你就在推門與吐痰兩件事上不致妨害他人了。推廣開來說,凡是為非作歹的人,他們?yōu)榉亲鞔醯脑蚬倘挥性S多,也可以用一句話來包括,他們的病根在養(yǎng)成了妨害他人的習慣。他們不明了自己與他人的密切關系,他們不懂得愛護他人,一切習慣偏向妨害他人的方面,他們就成了惡人。如希特勒、墨索里尼、日本軍閥,是頭等的惡人,其他如貪官、污吏、惡霸、奸商,也都是惡人中的代表角色。這些惡人向來為人們所痛恨,今后的世界上尤其不容許他們立足。誰要立足在今后的世界上,誰就得深切記住,不要養(yǎng)成妨害他人的習慣。
習慣不嫌其多,只有兩種習慣養(yǎng)成不得,一種是不養(yǎng)成什么習慣的習慣,又一種是妨害他人的習慣。
導讀:一位父親在談到女兒的不良習慣時,檢討說:“女兒總是習慣隨手亂丟東西;做作業(yè)時,一會兒找削筆刀,一會兒喝飲料,一會又看動畫片……。再三催促下寫完的作業(yè),字跡潦草錯誤很多,實在令我們頭痛,也不得不令我們反省。我想,壞習慣養(yǎng)成是有原因的,弄清原因,才能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糾正。女兒的情況不能說與我們無關,雜亂的屋子、無規(guī)律的生活方式,影響了她的的注意力,是導致她形成上述壞習慣的主要原因?!?/p>
通常情況下,壞習慣往往是一種頑疾,尤其對于兒童來說,一旦形成,改起來就難了。而事實上,并非每一個孩子都幸運能夠輕而易舉地改掉。所以,做家長的與其坐待孩子形成壞習慣后再費盡心思地幫他去改,不如提前了解壞習慣的家庭成因,早做預防。這在家庭教育中顯得尤為實際而重要。
兒童不良習慣的家庭成因,除了不可掌控的先天因素(遺傳),主要有三:
(一)模仿
習慣源自模仿。調查發(fā)現(xiàn),一般孩子容易出現(xiàn)的壞習慣,絕大部分是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影響,如大人睡眠時間晚、吃飯時間不固定或邊吃邊看電視、用完東西隨手放置、在家鼓勵孩子學習孔融讓梨,而在公共汽車上卻與老人、兒童搶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內”的牌子下讓孩子爬到雕塑上擺pose等等。
嬰幼兒時期孩子的模仿力極強,大人的一言一行容易為孩子所吸引、模仿,進而造成一些不良習慣的養(yǎng)成。
一位父親在談到女兒的不良習慣時,檢討說:“女兒總是習慣隨手亂丟東西;做作業(yè)時,一會兒找削筆刀,一會兒喝飲料,一會又看動畫片……。再三催促下寫完的作業(yè),字跡潦草錯誤很多,實在令我們頭痛,也不得不令我們反省。我想,壞習慣養(yǎng)成是有原因的,弄清原因,才能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糾正。女兒的情況不能說與我們無關,雜亂的屋子、無規(guī)律的生活方式,影響了她的的注意力,是導致她形成上述壞習慣的主要原因?!?/p>
(二)重復
習慣是行為不斷重復制造出來,并根據自然法則養(yǎng)成的。一個動作,一種行為重復N次就會成為習慣。
大哲學家柏拉圖有一次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訓斥了一個小男孩,因為這個孩子總在玩一個很愚蠢的游戲。
小男孩不服氣:“您就為這一點小事而譴責我?!”
“你經常這樣做就不是小事了”柏拉圖回答說,“你會養(yǎng)成一個終生受害的壞習慣。”
重復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形成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則會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害孩子一輩子。所以,為人父母者應密切關注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盡可能地避免重復造成的不良習慣,抓好“第一次”,哪怕是挖鼻孔這樣的小毛病,在初起的時候也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設法制止。
(三)縱容
還記得臨刑前咬掉媽媽乳頭的那個盜竊犯的故事嗎?他之所以成為江洋大盜并最終被判處極刑,與小時侯母親對他的縱容是有直接關系的。試想,當他第一次偷人家東西的時候,母親及時予以制止而不是采取贊許和鼓勵的態(tài)度,他也許會有另一種人生。
很多孩子的不良習慣,都是在父母的縱容下形成的。當孩子第一次做了錯事,父母一定要明確地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并予以制止,否則一旦形成惡習,改起來就難了。
有時侯,父母對孩子偶發(fā)的不良行為,采取不聞不問的沉默態(tài)度,這也是不對的。須知沉默也是一種縱容,是一種心理的暗示。它會使孩子覺得這樣做沒什么不可以,于是放手去做,終成惡習,貽害終生。
后天環(huán)境和后天教育是可以人為控制的。父母了解了不良習慣的家庭成因,從改正自身不良習慣做起,給孩子做好的榜樣,并努力在家庭教育中加以預防,就能極大限度地降低或避免兒童不良習慣的形成。
遠離壞習慣,養(yǎng)成終生受用的好習慣,家庭教育就會事半功倍,孩子也就比較容易走向成功。這不正是我們做家長的都希望看到的事實嗎?
堅強,勇敢似乎是小男孩的代名詞,但豆豆從小看起來就很膽小,看到的新事物不敢摸,不敢做,總是在逃避,發(fā)現(xiàn)問題之后,我就找來一大堆育兒書,人們都說第一個孩子照書養(yǎng),還真是從書里找到了答案。豆媽就開始反省自己,發(fā)現(xiàn)平時對孩子的限制過多,比如不允許玩土,玩臟泥巴,不能從高的地方往下跳......總之有很多的不允許,而且在豆豆玩的過程中我還會在一邊不時的提醒他要注意安全,顯得比他還緊張,總歸這一切原來是我的過多保護限制了孩子的發(fā)展!
還好醒悟的夠及時,兩歲多正時孩子探索、發(fā)現(xiàn)新事物的初期,從現(xiàn)在改變還來得及,首先從態(tài)度上慢慢轉變,對豆豆放手了許多,對一些在我看來有點小危險的小游戲(比如爬高,跳遠)也開始慢慢讓他嘗試。就發(fā)現(xiàn)孩子在慢慢地發(fā)生著可喜的變化,首先他會專心的做某一件事情,不會一會看看媽媽在不在身旁,之前如果發(fā)現(xiàn)不在了他就會哭,現(xiàn)在他在玩的過程中我上個衛(wèi)生間他也不知道;摔倒后,以前是環(huán)顧四周找媽媽求安慰,現(xiàn)在看也不看爬起來繼續(xù)玩,沒啥事!其實想想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我們怕孩子受到傷害,而不是孩子怕,現(xiàn)在兒子要爬高時,我只是站在旁邊看著,離得近些,在他出現(xiàn)危險情況的時候伸出手拉一把就行了!
記得在豆豆三歲多的時候他想玩空中探險,確實挺高的,但我不想打擊他的熱情,那就試試吧,辦了張會員卡,沒想到還沒上去一看工作人員要給他穿安全裝備就嚇哭了,哭著說:“媽媽我不要爬了”,看著兒子受驚嚇的樣子,很是心疼,因為在這之前他沒有體驗過那種場面,心種不免有些膽怯,我理解兒子,安慰著他,不爬沒關系,我們可以去玩其它的,但是工作人員拿的是用來保護你不受傷害的工具,他們沒有惡意的,我沒有強迫兒子,但我跟他講清楚,消除他心里的恐懼感!那張會員卡在我錢包里靜靜地呆了一年多,直到今年七月份才派上用場了!
那次我?guī)Ф苟谷ネ?,他又看見那個空中探險了,說要玩,因為那天爸爸媽媽都在場,豆豆表現(xiàn)得很鎮(zhèn)定,穿戴好安全裝備后還給我們擺了個很酷的POSE,走到獨木橋那,他不往前走了,眼里含著淚,我看得出他有點害怕,便對著他說,哇,豆豆今天咋這么勇敢啊,都上得那么高了,媽媽伸手都抓不到豆豆了,你看,還有教練在后面保護呢!老公說:“我們小豆豆成為真正的男子漢了!加油!說完我們倆在下面給他鼓掌,豆豆看著沒有那么緊張了,再回頭看看還有教練在后面,就一直往前走,一直沖到了最高層,中途沒喊過害怕!
總結:根據豆豆的經歷,感覺大多數孩子膽小很多原因是由于大人對孩子限制過多、包辦代替、過度保護造成的,其實孩子有自我保護的本能,自己感覺到危險他就會本能的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當我們經常提醒孩子這也危險,那也危險時,很容易造成孩子緊張,過度自我保護,對什么事情都怕,不敢接觸,這樣也就阻礙了他探索的勇氣與信心!應當給孩子時間、耐心等待孩子的轉變,抓住孩子某一次的細微的改變及時鼓勵。
三個原因讓兒童養(yǎng)成壞習慣
一、縱容
還記得臨刑前咬掉媽媽乳頭的那個盜竊犯的故事嗎?他之所以成為江洋大盜并最終被判處極刑,與小時侯母親對他的縱容是有直接關系的。試想,當他第一次偷人家東西的時候,母親及時予以制止而不是采取贊許和鼓勵的態(tài)度,他也許會有另一種人生。
很多孩子的不良習慣,都是在父母的縱容下形成的。當孩子第一次做了錯事,父母一定要明確地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并予以制止,否則一旦形成惡習,改起來就難了。
有時侯,父母對孩子偶發(fā)的不良行為,采取不聞不問的沉默態(tài)度,這也是不對的。須知沉默也是一種縱容,是一種心理的暗示。它會使孩子覺得這樣做沒什么不可以,于是放手去做,終成惡習,貽害終生。
后天環(huán)境和后天教育是可以人為控制的。父母了解了不良習慣的家庭成因,從改正自身不良習慣做起,給孩子做好的榜樣,并努力在家庭教育中加以預防,就能極大限度地降低或避免兒童不良習慣的形成。
遠離壞習慣,養(yǎng)成終生受用的好習慣,家庭教育就會事半功倍,孩子也就比較容易走向成功。這不正是我們做家長的都希望看到的事實嗎?
二、模仿
習慣源自模仿。調查發(fā)現(xiàn),一般孩子容易出現(xiàn)的壞習慣,絕大部分是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影響,如大人睡眠時間晚、吃飯時間不固定或邊吃邊看電視、用完東西隨手放置、在家鼓勵孩子學習孔融讓梨,而在公共汽車上卻與老人、兒童搶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內”的牌子下讓孩子爬到雕塑上擺pose等等。
嬰幼兒時期孩子的模仿力極強,大人的一言一行容易為孩子所吸引、模仿,進而造成一些不良習慣的養(yǎng)成。
一位父親在談到女兒的不良習慣時,檢討說:“女兒總是習慣隨手亂丟東西;做作業(yè)時,一會兒找削筆刀,一會兒喝飲料,一會又看動畫片……。再三催促下寫完的作業(yè),字跡潦草錯誤很多,實在令我們頭痛,也不得不令我們反省。我想,壞習慣養(yǎng)成是有原因的,弄清原因,才能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糾正。女兒的情況不能說與我們無關,雜亂的屋子、無規(guī)律的生活方式,影響了她的的注意力,是導致她形成上述壞習慣的主要原因?!?/p>
三、重復
習慣是行為不斷重復制造出來,并根據自然法則養(yǎng)成的。一個動作,一種行為重復N次就會成為習慣。
大哲學家柏拉圖有一次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訓斥了一個小男孩,因為這個孩子總在玩一個很愚蠢的游戲。
小男孩不服氣:“您就為這一點小事而譴責我?!”
“你經常這樣做就不是小事了”柏拉圖回答說,“你會養(yǎng)成一個終生受害的壞習慣?!?/p>
重復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形成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則會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害孩子一輩子。所以,為人父母者應密切關注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盡可能地避免重復造成的不良習慣,抓好“第一次”,哪怕是挖鼻孔這樣的小毛病,在初起的時候也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設法制止。
有句俗話是:兩三歲的孩子,連狗都嫌。是的,他們從那么乖的一個“小天使”,變成了一個“小魔頭”,不聽大人使喚了,攪馬桶是他們的強項,冰箱上有他們的手印,時不時要噘起小嘴說:“不!”……當他們終于上床睡覺了,你不覺輕松了半截,長嘆一聲:“小魚兒終于走出惡人谷了!”
2歲,情感開始豐富
當你正為工作的事情苦悶的時候,一臉失落地躺在沙發(fā)上,這個小不點或許已經悄悄地爬上沙發(fā),沖你一笑呢!這個時候,可能你會驚訝,這個曾經事事都讓你操心的孩子,怎么能看出你已經累了,給你安慰?
解讀:因為他們正學著去愛。一個兩歲的孩子,已經開始學著理解別人的情緒,比如,他能讀出媽媽臉上的表情,知道媽媽累了;看動畫片時,看到唐僧把孫悟空趕走了,會為孫悟空感到難過而落淚,這時,他不但能夠察覺到別人的情緒反應,而且已經能夠體驗到別人的難過。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這種情緒反應能保持適度敏感和積極態(tài)度,你就為孩子“愛”的情感發(fā)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示范作用。
喜歡說不“不”已經非常頻繁地出現(xiàn)在一個兩歲孩子的身上,“我不要!”“不好!”“不吃這個!”他們怎么就不乖了呢?
解讀:兩年的成長,已經讓這個小家伙變得更有能力了,他們不再滿足于爸爸媽媽抱著他們到某個地方去,同時他們開始逐漸把自己和周圍的世界分清楚,特別是把自己和他人分清楚,此時,他們成為了一個具有自我意識的“小大人”。當他們發(fā)現(xiàn)爸爸有爸爸的想法,媽媽有媽媽的想法,而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想法的時候,他們會有那么一點點的焦慮,因此,他們要通過某種方式來確定自我的感受,說“不”是最常見的表現(xiàn),通過與別人不同的意見來確認自我價值的存在。比如,當媽媽提出我們出去吃飯吧,他很可能說:“不!”然后你告訴他:“那,你到奶奶家去吃,爸爸媽媽出去吃。”他很可能說:“不!”然后卻緊緊地跟在你們后面。
給父母的建議:切不可亂了方寸
在這個時候,千萬要堅持住,不要因為孩子的變化而亂了方寸,大吼大叫。打罵是沒有用的,平靜地接受這場風暴,對待他們不要強制,不要粗暴,也不能遷就和縱容。通過書籍或者其他途徑對這個時期的孩子的心理發(fā)展做充足的了解,這樣你就有了一個精神支撐。你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你積極地應對,孩子的情緒和情感就會朝健康積極的方向發(fā)展。
同時,建議爸爸媽媽們分給孩子一些小任務,比如,讓他們在吃飯前,擺擺小板凳,拿自己的小飯碗;或者,夏天的時候讓他們自己洗洗小手絹,沒洗干凈不要緊,關鍵是給他們一個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
寫這篇時大家會不會覺得豆媽是個超級得瑟狂啊,怎么那么愛顯擺啊,好吧,不喜歡的可以用你們的手機、錢包、大鉆戒來砸我,豆媽統(tǒng)統(tǒng)收下哈!
先來交代一下豆豆的入園情況:豆豆是今年年初上的幼兒園,本來要上小班的,但是一看小班的小朋友都特別小,年齡基本上差不多,但在里面豆豆是最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小班的老師看面相不太和善,(呵呵,豆媽以貌取人了哈)也有小朋友在哭,怕豆豆受這個氣氛的影響不能很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突然看見中班的老師帶小朋友出來做活動,老師是個小姑娘,很有親和力的那種,豆媽一下子就被那個老師征服了,和園長商量將孩子放到中班,由于是私立的,這點還是比較靈活的,(感覺在北京上公立的幼兒園比上大學還難,外地的小寶貝傷不起?。┲邪嗟男∮诶蠋熞餐馐斩苟?,最后豆豆做為一名插班生就直接上中班了,今年9月份又跟著于老師上了大班。
入園前豆豆可以從1數到20,1-9的數字也是基本上都能寫出來,只是不標準罷了,寫字我們也沒有刻意地教過他,給他買了個小擦板,他自己啥時高興了就寫幾個,有一天他自己抱著板子過來讓我看他寫的3字,雖然寫的不是很規(guī)范,但也讓我感到很意外,美美的贊揚了他一番,然后小家伙的勁頭更足了,愣是自己學會了與1-9的數字。在這里我總結了一下,豆豆認數字基本上都是從撲克牌上認識的,一邊玩一邊讓他識數,再慢慢地區(qū)分大小,邊玩邊學習,這樣效果挺好的,孩子記得快,也能靜心地學!
由于上的是中班,從一入園就要開始寫字,數字還好些,拼音完全沒有寫過,而且每個字母一寫就是一篇,這對剛入園的豆豆來說壓力太大了,每天放學回來又想玩,心里還想著做業(yè),讓玩吧還不好好地玩,讓寫做業(yè)吧又拿著筆在那玩,而且還必需是讓媽媽陪著,好吧,陪就陪著吧,可人家就是不著急,寫一個玩一會,可我這還得做飯啊,再好的耐心也被磨沒了,開始對兒子大吼,然后兒子在那大哭,我在一邊生悶氣,這樣的日子持續(xù)了得有一個多月,最后因為我媽生病然后我就帶著豆豆回老家了,在家里的兩個月,讓豆豆和我哥家小子一起上幼兒園,回家后寫的字也少,只要求每個字母寫三行,也是有了小伙伴,兩個一起比賽,做業(yè)就寫得超級快,雖然很不工整,要在以前我肯定會給他擦掉讓他重新寫的,媽媽說,別對孩子要求太高了,會握筆就很不錯了,做什么都得有個過程,想想你們這么大的時候整天只知道玩,7歲了才上的學,這個急不得,都是慢慢練出來的!想想媽媽說得話還是很在理的,也就沒在糾結,豆豆在姥姥家開開心心地過了兩個月。
回北京的時候已經是暑假了,到了九月份,又跟著上了大班,我擔心大班的學習量太大,想讓他在中班在呆一年,可他不愿意,就要上于老師的班,其他老師的班他不上,沒辦法,只好順著他了。還記得上學得第一天他就特別興奮,發(fā)了新書,而且老師說他們現(xiàn)在是大班的大哥哥大姐姐了,得給小班小朋友做榜樣,回來得時候還戴了一朵小紅花,艾瑪,這就跟打了雞血似的,開心得不得了,每天放學回來后洗洗手開始吃東西,吃完了自己寫做業(yè),以前是寫兩行玩十分鐘再寫,現(xiàn)在是寫一半玩一會再寫,前段時間老師教了珠心算以后,回來給我們顯擺算算術,我和爸爸夸獎了,而且爸爸還給買了個他鐘意的奧特曼玩具,偶爾老師還會給得個“優(yōu)”鼓勵一下,這下一發(fā)不可收拾,回家后自己寫做業(yè),而且一頁的算術題他三五分鐘的就做完了,再也不用我陪著寫,有時我站他身邊的時候,他反道會說,媽媽,你做你的事情去啊,別老看著我啊!遇到寫生字的時候也會托拉,然后我就鼓勵他,寫完了等爸爸回來給爸爸一個驚喜,然后他就很認真的寫了,而且老公也很給力,回家一聽說兒子做業(yè)寫完了,就故意做出很驚訝的樣子,兒子高興得都能蹦起來!我發(fā)現(xiàn)對于我們的表揚他更再乎爸爸的多些,所以爸爸們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鼓勵聲,多抽些時間陪陪孩子吧!
總結,在孩子學習的問題上,爸爸媽媽們不要急于求成,在我們看似簡單的1+1,對孩子來說那就是一道練習題;不要單獨給孩子講學習知識,讓他通過游戲邊玩邊學;對孩子的表現(xiàn)要及時的給力肯定和鼓勵,偶爾給些小禮物會,會起到你意想不到的結果!
喜歡《習慣養(yǎng)成記:樂樂兩三事》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習慣的幼兒故事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人文學科,而作文教學又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為了讓我們清晰的認知到語文的實質,培養(yǎng)學科素養(yǎng),通常老師會讓我們運用所學知識寫外婆的作文,那么關于外婆的作文應該怎么進行寫作呢?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寫和外婆兩三事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學科,作文是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個部分。為了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語文的樂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老師通常會要求我們結合所學知識寫外婆的作文,你知道寫好一篇外婆的作文的關鍵是什么嗎?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收集并整理了“寫和外婆兩三事的溫馨小作文”,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寫在前面的話:想了很久,才提筆參加活動,起初看到題目一直未曾寫,因為看到這題目,我一時之間真的沒想到我們家果果有什么養(yǎng)成的好習慣。有次跟果爸爸聊天,果爸爸回答,有啊,有很多習慣,噓噓自己噓啊,很懂禮貌...
壞習慣往往是一種頑疾,一旦形成,改起來就難了。并非每一個孩子都幸運能夠輕而易舉地改掉。所以做家長的與其坐待孩子形成壞習慣后再費盡心思地幫他去改,不如提前了解壞習慣的家庭成因,早做預防,使之在未及形成之...
導讀 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終身受益。在培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教育家葉圣陶認為,有兩種習慣卻養(yǎng)成不得,一種是不養(yǎng)成什么習慣的習慣,又一種是妨害他人的習慣。除掉那兩種習慣,其他的習慣多多益善。 習慣不嫌其多,有兩種...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