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鼓勵孩子。
學校與家庭分工合作,一個教育孩子日常生活習慣,一個教育孩子做人做事!不管是幼師還是家長,都應該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個家長與教師的責任與使命!那么,教師可以在哪些方面與家長配合教育孩子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鼓勵孩子學會自我控制情緒”,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鼓勵孩子學會自我控制情緒
孩子任性怎么辦?任由孩子哭鬧不管不問?還是上來一頓打?哪個方法對孩子更加有效?孩子任性別光怪孩子,由于孩子年齡太小,分不清事非,不能很好的判斷各種行為是否恰當。做父母的應該在孩子任性時及時站出來教育孩子。對待孩子性格的方法有很多,父母可以試一試冷處理,說不定會收到不錯的療效呢。
3歲的楠楠上幼兒園了。這本來是件好事,現(xiàn)在卻讓爸爸媽媽憂心忡忡。原來,開始時楠楠只是在早晨因為不愿意去幼兒園而哭鬧一會兒??珊髞韰s一天天變得越來越任性、煩治療小兒抽動癥的醫(yī)院躁和固執(zhí)了。再后來,楠楠每天都會找到理由歇斯底里地哭鬧一兩次,鬧得全家人束手無策。
像楠楠這樣3歲多的孩子正處于第一個心理逆反期,他們初步有了自主意識,有了自尊感的萌芽,非常想獨立做一些事情,但自我控制的能力還很弱,有時會用頂嘴、跺腳、哭嚎、打人甚至毀壞東西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志。這就需要家長更加耐心地了解孩子、教育孩子,幫助他順利地度過這一時期,為今后的發(fā)展打好基礎。
孩子任性、亂發(fā)脾氣,往往是父母的好脾氣造成的。所以家長首先應檢查自己對孩子的教養(yǎng)方式,平時是不是對孩子過分溺愛、放任?是不是會忽視甚至默許他們的不良行為?是不是會對孩子無條件地滿足和妥協(xié)?
孩子大哭大鬧父母就屈服讓步,屢治療小兒抽動癥試不爽之后,孩子就會形成一種折騰父母的行為模式,并愈演愈烈。在這場與父母的拉鋸戰(zhàn)中,孩子成為百戰(zhàn)百勝的贏家,并在一次次地命令父母、戰(zhàn)勝父母中享受快樂。
對于處于首次心理逆反期的孩子,父母不僅要無微不至地關心照顧他們,還要為他們建立規(guī)則,讓孩子知道什么要求是合理的,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逐漸讓孩子養(yǎng)成聽道理、講道理的習慣,學會自我控制。
建立規(guī)則的過程需要家長有耐心、有恒心。當孩子提出無理要求時,堅決不能答應。如果孩子不聽道理,依舊哭鬧,家長可以冷處理,讓他哭鬧直至安靜下來,再來講道理。這種回合會反復發(fā)生多次,但小兒抽動癥是什么癥狀家長一定不能心軟。如果堅持了五次,第六次孩子鬧得太兇太久,您心一軟又妥協(xié)了,那就前功盡棄了。所以,無論怎樣必須堅持,孩子最終會發(fā)現(xiàn)無理取鬧是不能達到目的的,他就會逐漸放棄這種做法。YjS21.cOM
總之,解決孩子任性不是一天兩天能糾正過來的,它需要父母用心去引導孩子,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導讀:盡管分散注意力能阻止寶寶情緒失控,但對父母們而言,和寶寶談論他的感受也是至關重要的。當然,你不可能期待一個2歲的寶寶能告訴你他很憤怒、孤獨或者無聊,因為他沒有足夠的自控能力和相關的詞匯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2歲寶寶的注意力往往只能持續(xù)很短的時間,因此,父母們往往會感覺他的情緒波動非常大。這時的寶寶正在學著獨立,對他們而言,每一次成功都會為他們帶來無以倫比的快樂。當他完成一項新任務,比如:用蠟筆畫畫,做拼圖游戲,他會感到非常自豪。
但當拼圖拼不好,或被阻止在墻上畫畫時,他又會表現(xiàn)出非常不滿和沮喪。
但對爸爸媽媽而言,最大的挑戰(zhàn)是既要幫助寶寶自立又要使他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特別是那些消極情緒。
挫折感:讓寶寶的情緒像在“蕩秋千”
盡管2歲寶寶已經開始有了語言表達能力,但與人交流的能力還是十分有限,常常不能很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寶寶生氣的原因,常常是因為大人不明白他的意思。
另外,2歲寶寶遇到自己不滿意的事情時自控能力往往比較差。當?shù)貌坏剿胍臇|西時,感覺就像到了世界末日。當媽媽對他說不能做什么事時,他感到完全沒有可選擇的余地。
所幸他們的沮喪不會維持太長時間。他很容易對某件事物發(fā)生興趣,但注意力很快又被其他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的時間不會超過幾分鐘。因此,聰明父母只要充分利用寶寶注意力分散的特點,就能從容控制寶寶的情緒。
如果寶寶不高興或是遇到了挫折,你可以把他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活動上去。例如:當思思在廚房里吵鬧著要玩小刀時,媽媽會把她帶到一水池的肥皂泡面前分散她的注意,她很快會安靜下來。另外,場景的迅速改變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安靜地把思思從廚房帶到房間里去,那里有許多吸引她注意的東西,玩具恐龍、圖書都可以讓她忘記剛才的不愉快。
和寶寶談感受,教他區(qū)別不同的情緒
盡管分散注意力能阻止寶寶情緒失控,但對父母們而言,和寶寶談論他的感受也是至關重要的。當然,你不可能期待一個2歲的寶寶能告訴你他很憤怒、孤獨或者無聊,因為他沒有足夠的自控能力和相關的詞匯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你可以教他如何表達自己,“那件事一定讓你很生氣”,或是“你看上去很傷心”,諸如此類的話能幫助寶寶認識到有很多的語言能描述自己的內心感受。最終,寶寶會認識到這些感受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比如:如果每次寶寶都拼不好拼圖,你說,“哇,你真的很生氣”,多重復幾次,寶寶就會把這句話和他自己的感受聯(lián)系起來。當寶寶快3歲時,開始能理解像生氣、傷心等詞的意思,很快,他就能談論他的感受了。
這并不意味著你可以忽視寶寶那些不正確的行為。你需要了解寶寶的感受,例如,詢問寶寶對丟了東西是否很傷心,或是對媽媽占著電話聊天感到生氣,然后你應該讓他知道因此而尖叫或打人都是不被允許的。盡管寶寶還不能完全理解這些訊息,但是這種交流能為他形成一種理念奠定基礎,那就是:過激的情緒,甚至消極情緒都是生活中很平常的,但是傷害和破壞性的行為是絕對不被允許和容忍的。
要教寶寶區(qū)分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當寶寶滿意高興的時候,你可以說,“我看你真的很喜歡吃冰淇淋”或者“和爸爸媽媽玩捉迷藏的游戲讓你很快樂,對嗎?”這可以幫助寶寶區(qū)分積極和消極的情緒,可以教會他認知所有的情緒,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是生活中很正常的。
學會控制情緒,學會理解他人
2歲的寶寶大都以自我為中心,不明白別人也有情感。一旦寶寶能夠區(qū)別自己的情感,他也會將那些表述的詞語用于其他人。
一個2歲大的寶寶如果曾和媽媽談論過生氣,便會了解生氣的感受。當媽媽說:“寶貝,我也生氣”時,寶寶就會意識到媽媽也有和自己一樣的感受。這就是體會別人情感,識別他人感受的開始。這種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非常漫長的循序漸進、持續(xù)整個童年的過程。
嬰兒時期是教寶寶去理解自身和他人情感的最佳時期,因此早教應多談情感問題,當你在教寶寶一種行為為什么是對的或錯的時候,就是在向寶寶展示其他人的感受,如“我們不可以打人,因為這會傷害到別人,讓別人感到難過”或者“他這種事發(fā)生在你的身上你不會難過嗎?”。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理解他人的感受,與人為善,這些對寶寶將來在社會上獲取成功會起到很大的幫助,如果寶寶沒有學好這一課,那么未來的生活對他來說會非常困難。
運用游戲的情感力量,擴大情感視野
還有一種方法是設法擴大寶寶的情感視野:坐在地上用玩具或毛毛熊和他玩角色扮演的游戲。這可以幫助寶寶更好地了解人與人之間的不同,例如,你可以描述其中一只動物如何喜歡被搔癢癢而另一只卻不喜歡。如果寶寶時常感害怕,角色游戲是一種最好的辦法,你可以扮成媽媽去上班,讓寶寶想下一步可能發(fā)生什么事情,然后你們共同去解決這些問題。這種游戲能深植于寶寶的頭腦里,假扮的游戲雖然簡單卻是十分有效的獲取信息的活動,它讓你了解寶寶在想什么并感受到了什么,為你和寶寶之間建立更為融洽的關系提供極好的機會。
當孩子又在惡作劇時,當你都催了十遍他還是不動窩的時候,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吼了起來。
對孩子發(fā)脾氣,確實會讓孩子害怕。在恐懼中,孩子那些讓父母心煩的行為暫時看不見了。但他會怎么樣呢?有這樣幾種可能:
·乖乖地聽你指揮,你讓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被嚇呆了,愣在那兒不動;
·大哭起來,不會再干你不希望他干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讓他干的事;
·學著你的樣子,也發(fā)起火來,把你心愛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對人的情緒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發(fā)脾氣,也一定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和情緒。但是,孩子還弄不清,父母為什么發(fā)脾氣。也就是說,在很多父母發(fā)脾氣的時候,孩子雖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為,但他們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么。
有時候,情況還會更復雜一些。孩子做錯了什么,在平常也許并不足以引起父母發(fā)脾氣。但此時此刻,也許你剛剛和別人吵完架,也許工作上的千頭萬緒正讓你無從理起,也許你剛剛被自己的父母數(shù)落了一通,無處發(fā)泄……于是,孩子那點兒小毛病成了導火索。顯然,有些火發(fā)到孩子身上是不公平的,而且,很多時候,發(fā)火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如果我們總能夠清楚地這樣分析問題,我們當然能夠遵循眾多教育專家和心理專家的建議:冷靜!不對孩子發(fā)脾氣!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很難做到。情緒,有時并不受我們的主觀意志的控制。那么我們該怎么辦?
換個角度想想看
1.你發(fā)火對孩子到底有沒有用?
有用。它阻止了孩子正在進行中的不良行為,緊急時刻,你的一聲吼也許能夠讓孩子避開危險。
2.孩子除了感到害怕,還學到了什么嗎?
是的,他學到了這樣幾點:
(1)除了他自己以外,還有別人存在,別人也是有脾氣的,他要學著尊重別人。
(2)情急中,每個人都會發(fā)火。
(3)這種情緒表達有可能給彼此的關系帶來緊張的氣氛,事后,父母往往會通過一定的行為來消除緊張,修復關系。
3.發(fā)火對你自己到底有沒有用?
也有用。讓你積攢的情緒得到迅速的宣泄,之后,你的頭腦很快會理智起來。有不少父母,剛吼到一半,就已經知道自己很過分了。
已經到了吃晚飯的時間,胡女士三歲的兒子硬要吃冰棍。胡女士不同意。兒子卻說,奶奶就會給他吃,哭著喊著要去找奶奶。 胡女士一邊怨奶奶把孩子慣壞了,一邊對孩子吼叫:“不許吃!”顯然這解決不了胡女士和孩子之間的沖突,孩子不滿地大哭起來。
憤怒有時候是雙方的。在憤怒中,人接受信息的通道會變得狹窄,對信息的理解也會變得偏執(zhí)。面對孩子,克服彼此的憤怒,要比和成人爭執(zhí)付出更多的努力。因為你不僅要處理自己的情緒,而且要調節(jié)孩子的情緒。當然,也正是由于你有這種責任,并掌握著主動權,也使你們之間的關系更容易調解。
六招讓家長控制情緒
1.不必刻意壓抑自己,讓孩子了解一個真實的你。否則你積攢的負面情緒太多,爆發(fā)時更會讓孩子不知所措。
2.無論如何,你都要給自己設一個限度:不要打孩子。
3.發(fā)脾氣后,最好向孩子解釋清楚,孩子的問題到底是什么,該怎么做;有沒有其他因素讓你心情不好;等等。要通過行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愛護。
4.可能的話,最好提出預警。
如:“我都快忍不住要發(fā)火了,你能趕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別……”。
5.決不能因為發(fā)脾氣后的內疚,就放松對孩子的要求,該堅持的必須堅持,同時可以尋找其他溫和的策略。
6.尋求支持。找一個有類似經驗的好朋友聊一聊,幫助自己把情緒平復下來。
導讀:讓孩子掌握這些基本的生活常識和行為規(guī)范是人生的基礎課,要比多認些單詞、多學點算術更重要。
奧斯丁是我的一位美國友人的孩子,6歲時就上了學。
奧斯丁上學沒多久,父母就發(fā)現(xiàn)了他的變化。不小心碰了妹妹,他馬上就會說“對不起”。家里來了客人,他會像主人一樣與客人握手,還要說一句“見到你很高興”。坐車的時候,他還會提醒爸爸一定要系好安全帶。這些當然都是他在學校里學到的。
奧斯丁的母親認為,讓孩子掌握這些基本的生活常識和行為規(guī)范是人生的基礎課,要比多認些單詞、多學點算術更重要。后來,我又看到奧斯丁從學校里帶回的一張漫畫。那張漫畫的上方寫著“保持鎮(zhèn)靜”幾個大字,下面是一道公式:1+3+10=鎮(zhèn)靜。漫畫中有個大頭娃娃在講解這個公式,“1”是告訴你自己,“要鎮(zhèn)靜,放松!”;“3”指的是深呼吸三次;“10”的意思是“開始慢慢地從1數(shù)到10”。畫的最下方寫著“保持鎮(zhèn)靜使我能夠采取負責任的行動。”奧斯丁的母親告訴我,這是學校里老師講“自我控制”時發(fā)的,老師要孩子們在生氣的時候按著這個公式來控制自己的情緒。
“自我控制”聽起來似乎是一個成年人的話題。而在美國的中小學教育中,它其實已經成了一個重要內容。
小孩子的脾氣總是來得快,如果孩子經常發(fā)脾氣的話,對他以后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孩子能夠身心健康地成長,就一定要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那么,如果孩子的控制情緒能力差,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后果呢?爸爸媽媽應該怎么教會孩子控制脾氣呢?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吧。
1、總是會把責任怪到自己身上
孩子的內心世界比較脆弱,如果丟失了自己喜歡的東西,或者爸爸媽媽經常在自己面前吵架的話,那么,孩子就容易產生內疚心理,認為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做錯了。
2、總是會不開心
孩子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的話,如果一不稱心的話就會火冒三丈,甚至有時候還會打人,這種情況會影響孩子健全人格和良好性格的培養(yǎng)。
3、會妒忌別人
如果孩子的占有欲過強,不喜歡和他人合作分享,有時候還有攀比心理的話,會經常嫉妒別人。
4、總是缺乏安全感
如果爸爸媽媽把孩子保護地太好,或者是經常嚇唬孩子的話,就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太依賴爸爸媽媽,而孩子又缺乏自我控制情緒的能力,那么孩子就會經常覺得很害怕。
5、總是會很難過
有的孩子心里雖然感覺到委屈,但是卻不敢隨便和他人說,有時候失去了自己喜歡的東西也沒有人安慰她理解她,時間長了,孩子控制情緒能力差,那么他就可能一直都覺得很悲傷。
培養(yǎng)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第一,爸爸媽媽要多關心孩子,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要學會尊重孩子;第二,爸爸媽媽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孩子面前不要情緒化,慢慢教導孩子控制情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控制情緒。
幫助您穩(wěn)定孩子情緒、提升學習力
「繪本教學」,許多人會以為就是將故事書念給孩子聽,甚至配合上一些游戲或活動,這就是「繪本教學」了。但,其實不然。一個完整的的繪本教學,不僅要包括讀者、聽者之間的互動之外(包括共聽、共讀),更要具有情緒穩(wěn)定、情緒療愈的部分。以繪本進行情緒教育的正式名稱為「書目療法」(Bibliotherapy)。起初,它是源于美、英兩國的圖書館,經由當?shù)氐膱D書館及醫(yī)院的心理師共同合作,針對成人情緒問題或是精神方面疾病相關等適合的病患,開出的「書本處方簽」 。而處方簽的內容,在一開始,多半是由「圣經」或是 「可蘭經」等宗教教化書籍開始,而漸漸衍生致富有其他它含意的寓言故事。
而隨著時間的演變、物換星移,「書目療法」慢慢的推展至兒童教育領域,從而衍生出”兒童情緒療育繪本”。根據(jù)學界、業(yè)界的研究,「書目療法」之所以會有效,且一直被推廣的原因是在于,故事接收者在故事的進行當中,會衍生出三種心態(tài): 認同、凈化、領悟。透過這三階段的心理運作,閱讀者自覺能被理解,并能隨著故事的輔助,一步步的內心自我陳述、宣泄心理的負面情緒,根據(jù)故事的情節(jié)演變,參考故事內容中角色,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反射在自我身上,找出解決的方法及途徑,最終達到情緒修復的自我愈合能力。以繪本作為情緒學習的素材,專長于「書目療法」的臺灣大學圖書資料信息系暨研究所教授陳書梅,就曾提出對繪本教學對孩子的三大功效: 協(xié)助孩子發(fā)展平穩(wěn)的情緒力、協(xié)助孩子發(fā)展堅強的自我復原力、協(xié)助孩子發(fā)展問題的解決能力。(部分內容節(jié)錄陳珮雯/情緒教育怎么教)
因為「書目療法」的上述特質,家長們在選擇繪本時就需要特別的注意。幾年來,在教導家長繪本教學過程中,我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到底要如何選擇繪本? 以及,繪本教學在自閉癥的教學領域中,是否只適合「高功能譜系幼童」?其實不然,繪本教學的方式,適合所有譜系的孩子。只是,在故事方面的選擇上,需要做不同程度的區(qū)辨。
比如說,在選擇繪本給譜系中功能較不足的孩子(如無語言、只有少數(shù)疊字、及2-3字的短句幼童) ,會建議盡量選擇圖片較大、簡單、顏色豐富,但文字較少的繪本。
甚至,有時可以選擇一些民謠故事書,結合音樂,對于一些對音樂有高度敏感的孩子,都可以引起更多的注意,進而增強孩子的學習動機!
而對于譜系中功能較高的孩子,因為大部分高功能譜系的孩子普遍存在邏輯思考、順序,非語言性社交及復雜指令無法消化的問題,我會建議在選擇繪本時,選擇有清楚因果發(fā)展的情節(jié),主角的表現(xiàn)情緒容易辨識、提供簡單易而易達成的解結方法等原則,循序漸進,這樣孩子才能在聽讀故事的過程中,學習并提升自己不足的能力。
「拔蘿卜」,是大家都耳熟能詳?shù)拿裰{兒歌故事。內容非常的簡單,有一顆蘿卜拔不出來,小弟弟開始吆喝大家來幫忙,包括鄰居老爺爺,老奶奶都來幫忙了,最后,大家眾志成城,把蘿卜拔了起來,大家分了蘿卜后,開開心心的回家。
以下就是我用「拔蘿卜」的民謠,搭配游戲及音樂,設計的繪本游戲,實施在我的女兒身上(巧恩于2015年被診斷為高功能自閉癥、反抗對立癥及專注力不足癥) ,同時也實施在我五歲典型發(fā)展(typical developed)的兒子身上。經過了幾次的游戲,孩子不僅會唱拔蘿卜,同時,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主動性語言也提升了不少。跟大家分享。
針對譜系功能較不足的孩子或年齡較小的典型發(fā)展兒童,您可以這么玩:
▲ 范例: 拔蘿卜
▲ 準備工作:
1. 家里準備一顆小的白蘿卜,藏在冰箱里,露出個頭,備用。
2. 將家里的浴巾卷起來(可大可小),用繩子或任何的條狀物,將一端綁緊,做成蘿卜的樣子。也可用餐巾紙卷成小蘿卜,塞在小的礦泉水壺中。
3. 將綁好的浴巾,塞在沙發(fā)中的縫隙,露出一頭當線索。
4. 準備至少五個綁好的浴巾蘿卜,大小不一,塞藏在家里特定的角落,記得要露出”頭”當提示喔!提示的部分,記得多露一些,讓孩子好找,才容易成功 (正向增強,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經驗),以增強游戲持續(xù)力的耐力!
5. 如果愿意多花時間準備的家長,可將藏好的蘿卜,用手機拍下,打印出來,作為尋找線索卡,可作為視覺提示,幫助孩子成功地找到蘿卜!
第一步: 營造情境 (引起動機) – 判斷主角,任務
1. 跟孩子說肚子餓了,帶著孩子到冰箱門口,跟孩子說: 「媽咪肚子餓了想吃蘿卜,我們一起來找找看吧!」
2. 打開冰箱,引導孩子尋找蘿卜(可用全輔或半輔方式提示孩童) ,若孩子找不到,適時的提供孩子輔助,讓孩子手能摸到蘿卜) 。媽媽說: 「找到了!寶寶真棒(摸摸頭) ,我們現(xiàn)在把蘿卜”拔”出來吧!」握住孩子的手,順勢將蘿卜拔出,媽媽說: 「拔出來啦!好棒喔!謝謝寶貝的幫忙」
3. 媽媽繼續(xù)說: 「可是蘿卜太小了,不夠吃,怎么辦?」說著說著,就把事先準備好的"拔蘿卜"民謠故事書拿出來,繼續(xù)說: 「有了!媽媽有一本繪本可以教我們怎么辦,我們一起讀一讀吧?」 (拿出故事書,讓孩子席地而坐,或是坐在懷里,開始閱讀故事書) 。
第二步: 跟著音樂走 – 跟著音樂一起放松 ,了解執(zhí)行方式,利用音樂訓練孩子模仿能力!
播放音樂,當成故事背景(音量須小) 。當故事結束時,將音樂開大,帶著孩子音樂律動,并教導孩子拔蘿卜的樣子,抓起露出的頭(線索),用力拔起!
第三部: 尋找蘿卜(視覺圖示卡提示) - 教導孩子解決問題、建立自信心
拿出圖像題提示卡,協(xié)助孩子尋找蘿卜,并教孩子 “拔出蘿卜”。若孩子的手部部功能還不夠強時,家長可用全輔或試半輔的方式協(xié)助幼童,也可將浴巾蘿卜的部分,改成用絲巾做的蘿卜,以便拔出。
第四部: 融入其他家人的 幫助 -- 達到訓練 “要求幫忙”(Joint Attention) 的指令動作
若家中有其他成員在,媽媽事先藏好幾個”較難”拔的蘿卜(小水壺的蘿卜) ,提示小朋友尋找?guī)椭?,您可以在旁邊說: 「這個蘿卜太難拔了,媽媽拔不動,我們找人來幫忙」。這時,請等待5-15秒的時間,若孩子沒有反應,請先從最輕的提示如口語或手指,提示孩子。若孩子仍沒有回應,重復指令:「我們找人幫忙吧!」然后帶著孩子到家人身旁,拿起孩子的手,輕拍家人的身體或肩膀。這時,家人請一定要做出回應,并予以回應的說:「怎么了?需要幫忙嗎?」媽媽可以幫助孩子答需要幫忙的問題。請家長要記得,這里的重點是教導孩子學習"尋求幫助”(Joint attention)所以千望不要苛責孩子的語言能力,等到孩子指令完成時,家長應立即起身幫助,一起親子同樂,拔蘿卜,
給家長建議,在過程中,家長可以記錄孩子的反應,輔助的方式,及游戲的時間長短以作為下次活動的依據(jù),調整內容。
針對譜系功能較高的孩子或一般的典型發(fā)展兒童,改變幾個小步驟,您也可以跟孩子玩得很High喔!
▲ 范例:拔蘿卜
▲ 準備工作: 與上方活動步驟相同
1. 家里準備一顆小的白蘿卜,放在藏在冰箱里,露出個頭,備用。
2. 將家里的浴巾卷起來(可大可小),用繩子或任何的條狀物,將一端綁緊,做成蘿卜的樣子。也可用餐巾紙卷成小蘿卜,塞在小的礦泉水壺中。
3. 將綁好的浴巾,塞在沙發(fā)中的縫隙,露出一頭當線索。
4. 準備至少五個綁好的浴巾蘿卜,大小不一,塞藏在家里特定的角落,記得要露出頭當提示喔!提示的部分要記得多露一些,讓孩子好找,才容易成功 (正向增強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經驗),以增強游戲持續(xù)力的耐力!
5. 如果愿意多花時間準備的家長 ,可將藏好的蘿卜,用手機拍下,打印出來,作為尋找線索卡,可作為視覺提示,幫助孩子成功地找到蘿卜!
6. 寫下工作分析步驟(Task Analysis): 將各步驟逐一寫下,再利用順時鐘連結(Forward chaining)或逆時鐘連結(Backward chaining)的方式教導孩子
第一步: 營造情境 (引起動機) – 判斷主角,任務
1. 跟孩子說肚子餓了,帶著孩子到冰箱門口,跟孩子說: 「媽咪肚子餓了想吃蘿卜,我們一起來找找看吧!」
2. 打開冰箱,引導孩子尋找蘿卜,這時,若孩子找不到,可用口語或是手指的提示方式來提示孩子 。適時的提供孩子輔助,讓孩子自己找出蘿卜 。當孩子將蘿卜拿出來時,別忘記給孩子適時的鼓勵說: 「哇!找到了!寶寶找到蘿卜了!真棒」。適當?shù)纳眢w接觸鼓勵,如擁抱或是摸頭等其他孩子喜歡的身體接觸,也會增強孩子繼續(xù)游戲的的動機喔!因為這時候,孩子除了已經在找出蘿卜時(正增強),被自己的行為強化之外,再加上媽媽的鼓勵,變成了雙重強化,動機會明顯的增強。
3. 接下來,拿著蘿卜問孩子:「媽媽要煮蘿卜湯,需要怎么辦?」 在這里,可以利用工作分析(Task Analysis)的方式,教導孩子煮湯的順序。在教導的同時,制造一些問題情境,提高孩子思考邏輯的訓練,例如:若孩子需要站高一點,才能拿到鹽巴或湯鍋,在下達指令之后,請給孩子5-10秒的時間思考,仔細觀察孩子的反應。若孩子沒有反應,我們則可以利用引導,如:手指旁邊的椅子,嘴里說,寶寶拿不不到鹽巴,旁邊有小凳子,再給孩子幾秒鐘的時間思考,觀察孩子是否能連結兩物。如果孩子還是無法連結小凳子可以踩著爬高,拿到鹽巴,這時我們就可以再用口語提示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我們可以說:「寶寶拿不到鹽巴,拿旁邊的小凳子,踩上去,就夠高,可以拿到鹽巴」,若有需要,帶著孩子將所說的話說一遍。
4. 將蘿卜切完,順勢做出苦惱的表情。這時,您可以跟孩子說: 「寶貝,媽媽很苦惱」,因為蘿卜太小,不夠吃怎么辦?」 記得要將”苦惱”的表情夸張地做出,幫助孩子,利用情境辨別情緒。 然后,等待孩子的反應與答案。若無答案,則可以順勢引導孩子,跟孩子說: 「媽媽很苦惱! 」,然后再把表情做一次。之后,再問孩子 一次: 「媽媽有甚么感覺? 」等待孩子的回答!若孩子回答出: 「媽媽很苦惱」,您就可以問: 「為甚么媽媽苦惱? 」別忘記,孩子若答對,要鼓勵孩子喔! 若孩子答錯,也請別嚴厲斥責,重覆上述指令即可!
5. 說著說著就把事先準備好的拔蘿卜民謠故事書拿出來,繼續(xù)說: 有了!媽媽有一本繪本可以教我們怎么辦,我們一起讀一讀吧? (拿出故事書,讓孩子席地而坐,或是坐在懷里,開始閱讀故事書) 。
第二步: 跟著音樂走 – 跟著音樂一起放松 ,了解執(zhí)行方式,利用音樂做模仿!
播放音樂,當成故事背景(音量須小) 。當故事結束時,將音樂開大,帶著孩子音樂律動,并教導孩子找蘿卜,拔蘿卜的樣子,抓起露出的頭(線索),用力拔起!
第三部: 尋找蘿卜(視覺圖示卡提示) - 教導孩子解決問題、建立自信心
拿出圖像題提示卡,協(xié)助孩子尋找蘿卜,并教孩子 “拔出蘿卜”。若孩子的手部部功能還不夠強時,家長可用全輔的方式協(xié)助幼童,也可將浴巾蘿卜的部分改成用絲巾做的蘿卜,以便拔出。
第四部: 融入其他家人的幫助 -- 達到訓練 “要求幫忙”(Joint Attention) 的指令動作
若家中有其他成員在,媽媽事先藏好幾個”較難”拔的蘿卜(小水壺的蘿卜) ,提示小朋友尋找?guī)椭D梢栽谂赃呎f: 「這個蘿卜太難拔了,媽媽拔不動,怎么辦?」 這時,請等待5-15秒的時間,若孩子沒有反應,家長可以用口語提示,請別人來幫忙。例如:「 爸爸在那里,請爸爸來幫忙吧?」然后,等待孩子到家人身旁,提出口語要求:「爸爸,請幫忙」。若孩子無法馬上說出請幫忙,可以先用還孩子的口吻說一次:「爸爸,我需要幫忙!」再要求孩子自己說一次。這時家人一定要回應:「怎么了?需要幫忙嗎?」。
若家人無適時的回應,則會減少孩子”要求幫忙的動機” ,這樣久了,反而會降低孩子主動語言的發(fā)展及提出幫忙要求的動機喔! 家長應立即起身幫助,一起親子同樂,參與情境 -- 拔蘿卜!
建議家長,在拔蘿卜的同時,可以利用機會提升孩子的非語言情緒辨識訓練。比如說,可以利用夸張的情緒表現(xiàn),當蘿卜拔出來時,開心的笑,并說出: 「蘿卜拔出來了, 我好開心喔! 」然后問孩子: 「我現(xiàn)在是什么心情? 」當孩子回答后,再重復一次說: 「我好開心!」之后,再反問孩子: 「為什么開心?」孩子應該回答: 「因為蘿卜拔出來了,很開心!」等相關的對話,提高孩子邏輯的思考及對話中的輪流。
過程中,要記得,父母親只是陪玩的腳色,過程中不要下太多的指令、要求。孩子才是真正的主角,越是輕松的游戲過程,越能增強孩子與人的互動動機,進而教導孩子其它的能力喔! 此外,等待的過程也很重要,再等待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孩子的表情、眼神及動作,適時的提出輔助與幫忙,制造孩子成功的機會,但千萬不要幫孩子做,要跟他一起做,輔助他做,才能真正的提高孩子的技能喔!
你們準備了嗎? 一起來玩繪本吧!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鼓勵孩子學會自我控制情緒》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筆記鼓勵孩子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導讀:關注自我你應該注重自己的情緒和心理狀態(tài),比如經常反思自己是否焦慮,是否抑郁,并尋找解決的辦法,讓自己時刻輕松愉快。 控制情緒主要從四個方面著手:關注自我、放松心態(tài)、學會享受和懂得表達。 關注自我...
導讀:盡管分散注意力能阻止寶寶情緒失控,但對父母們而言,和寶寶談論他的感受也是至關重要的。當然,你不可能期待一個2歲的寶寶能告訴你他很憤怒、孤獨或者無聊,因為他沒有足夠的自控能力和相關的詞匯來表達自己...
當孩子又在惡作劇時,當你都催了十遍他還是不動窩的時候,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吼了起來。 對孩子發(fā)脾氣,確實會讓孩子害怕。在恐懼中,孩子那些讓父母心煩的行為暫時看不見了。但他會怎...
導讀:讓孩子掌握這些基本的生活常識和行為規(guī)范是人生的基礎課,要比多認些單詞、多學點算術更重要。 奧斯丁是我的一位美國友人的孩子,6歲時就上了學。 奧斯丁上學沒多久,父母就發(fā)現(xiàn)了他的變化。不小心碰了妹妹...
幫助您穩(wěn)定孩子情緒、提升學習力 「繪本教學」,許多人會以為就是將故事書念給孩子聽,甚至配合上一些游戲或活動,這就是「繪本教學」了。但,其實不然。一個完整的的繪本教學,不僅要包括讀者、聽者之間的互動之外...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