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
毋庸置疑,作為新入職的教師,我們需要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分析和思考,而教育筆記可以促進老師的個人成長和發(fā)展。如果你是一名教師,你會如何去寫教育筆記呢?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民間故事運用現(xiàn)狀的調查》,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摘 要】隨著外來文化的入侵,民間故事傳承堪危。本文在調查中了解民間故事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的運用現(xiàn)狀,并針對其現(xiàn)狀進行分析探討,為民間故事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的運用提出較為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 民間故事
一、引言
民間故事的語言簡練樸素,富有節(jié)奏感和美感,具有情感性,有利于激發(fā)幼兒學習民族文學語言的興趣,并把握學習民族語言的方向和途徑。其次,民間故事中塑造了多姿多彩的藝術形象,如神仙、魔鬼、精靈等。這些形像能促進幼兒語言想象與表達能力的提高。第三,民間故事都有超現(xiàn)實的想象、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能夠激發(fā)幼兒無窮的思維及想象。3-6歲是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在這一時期,幼兒對語言的模仿和記憶能力都較強,提供優(yōu)秀的民間故事,能夠有效促進幼兒語言發(fā)展。
二、研究目的與問題
(一)研究目的。旨在了解民間故事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的運用頻率、民間故事在幼兒教師和幼兒心目中地位及教師對民間故事運用于語言教育活動的看法和教師在運用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等狀況,以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從而尋求適合民間故事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運用的方法,為民間故事在幼兒園里運用提供良好的條件。
(二)研究問題。根據(jù)研究目的,本文擬探究以下問題:
1.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運用民間故事的基本情況。
2.影響幼兒教師將民間故事運用于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因素。
3.針對現(xiàn)狀中的問題,可行的建議。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民間故事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運用次數(shù)少。首先,從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來看,語言教學活動占了幼兒園教學的很大比重,根據(jù)經驗法及觀察法得知,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語言教學活動的頻率是至少四天一次,在過去兩個學期(一學年)中,每個被調查者教授的語言教學活動都不少于60次。根據(jù)此結果,可以得知,本課題所選取的十所杭州市西湖區(qū)幼兒園符合調查標準,具有一定信度。
其次,民間故事是適合于中國3—6歲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的文學作品,能夠為樹立幼兒正確的世界觀、健全的知識體系提供強而有力的力量。調查顯示,在過去兩個學期(一學年)的語言教學活動中,民間故事運用的平均次數(shù)是1次。分析可知,民間故事在過去兩個學期(一學年)中,占了語言教學活動的1.86%。
(二)民間故事教材等軟硬件在幼兒園投入少,引起的重視不高。首先,根據(jù)觀察法所得,杭州市西湖區(qū)十所幼兒園均有向幼兒及教師提供幼兒語言教材、語言教學活動掛圖、圖書角等資源。在翻閱了幼兒園語言教材及語言教學活動掛圖后發(fā)現(xiàn),在這些綜合性語言教材中,民間故事所占含量為零!在翻閱幼兒園圖書角的書籍后發(fā)現(xiàn),十所幼兒園中,含有民間故事的書籍數(shù)為9冊。其中,專門性民間故事書籍(只講述民間故事)為2冊。
其次,對十所幼兒園教研組組長的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在此十所杭州市西湖區(qū)幼兒園中,僅有一所打算參與由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民間故事課題組發(fā)起的“幼兒園民間故事教材改編計劃”。
(三)教師主觀教學意愿與實際操作成反比。首先,根據(jù)對幼兒教師的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所調查的57名具有一定教學經驗的幼兒園教師自身的關于民間故事的知識儲備都有待加強,在課余、業(yè)余時間對民間故事的關注也有待提高。
其次,調查顯示杭州市西湖區(qū)十所幼兒園被調查研究的幼兒園教師中,有70%教師認為語言教育活動中民間故事運用是有意義的,也有21%的幼兒園教師認為民間故事對幼兒的發(fā)展是有所幫助的。根據(jù)結論1綜合所得,幼兒園教師雖然在主觀上認為民間故事在幼兒園發(fā)展是很有意義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卻與自己的認知成反比。深入調查研究顯示,發(fā)現(xiàn)教師覺得開展幼兒園民間故事專題教學的難度比一般故事、文學作品等材料準備多、經驗技巧運用難度大、幼兒直接反饋成果不直觀等現(xiàn)象。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故事活動運用文學網(wǎng)絡活動模式,就是要遵循新大綱的理念,結合故事作品本身的豐富性,充分發(fā)揮幼兒園故事活動多元價值,摒棄其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傳授文學作品的活動模式,以幼兒為主體,創(chuàng)造和諧良好的故事教學氛圍,將幼兒置身于故事活動中,喚起幼兒探究故事發(fā)展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而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學習,感知體驗故事,產生心理共鳴,并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
文學網(wǎng)絡活動模式 幼兒故事 幼兒園故事活動
幼兒園故事活動是教師引導幼兒圍繞兒童故事而展開的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所展示的豐富而有趣的生活,體會語言藝術的美,促進幼兒語言的全面發(fā)展,并全方位、多通道地推動幼兒的健康成長。
一、幼兒園傳統(tǒng)故事活動模式
幼兒園傳統(tǒng)故事活動模式一般由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構成:教師有感情地講故事,幼兒帶著問題聽;提問故事的名字、人物、情節(jié);借助圖片分段講解,學習字詞及句型;請幼兒完整地欣賞故事,總結出故事蘊含的道理;復述故事;表演故事。
這種活動模式,比較注重幼兒對故事的記憶,突出了技能訓練和知識的掌握,并強調通過故事學習要明白一定的道理。是一種以教師為中心單向傳授的活動模式,不能充分發(fā)揮故事在幼兒語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以及廣泛、深邃的教育價值。
二、文學網(wǎng)絡活動模式的基本理念
文學網(wǎng)絡活動模式就是從某一作品入手,圍繞作品開展一系列與作品相關的活動,幫助幼兒在活動中接受作品,理解體驗作品,遷移經驗擴展想象,并通過語言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象和認識。故事活動中運用文學網(wǎng)絡活動模式,就是要遵循新大綱的理念,結合故事作品本身的豐富性,充分發(fā)揮幼兒園故事活動多元價值,摒棄其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傳授文學作品的活動模式,以幼兒為主體,創(chuàng)造和諧良好的故事教學氛圍,將幼兒置身于故事活動中,喚起幼兒探究故事發(fā)展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而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學習,感知體驗故事,產生心理共鳴,并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
三、網(wǎng)絡活動模式的基本流程
(一)提供豐富的感性經驗
幼兒對故事的理解需要建立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因此,教師在選擇好故事后,應全面分析故事,根據(jù)故事內容,設計相關的活動,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使之更好地理解作品內容,體驗作品人物的心理特點,把握作品展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如開展《會動的房子》前,在活動室張貼一些各種房子的圖畫、照片;在區(qū)角提供各種材料引導幼兒動手操作制作房子;組織幼兒玩建筑游戲“搭房子”等充分調動孩子已有經驗。
(二)理解和欣賞故事
作為一種最受幼兒喜歡的文學形式,蘊涵著豐富的認知、情感、審美等價值。
1.創(chuàng)設情景,引出故事
學習欣賞故事,首先要引出故事。教師可運用圖畫、音樂、游戲等方式,創(chuàng)設與故事內容相適應的場景和情境,使幼兒身臨其境、感同身受,主動參與到故事活動之中。
2.學習理解故事
本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人物性格和主題,感受故事的文學語言。
(1)引導幼兒傾聽,理解故事
傾聽是幼兒接觸、熟悉故事的唯一途徑,教師要恰到好處地講述故事。通常,一次故事活動可以講述三遍故事。第一遍教師自己講述,不用教具,利用語調、表情感染幼兒,幫助幼兒熟悉故事內容;第二遍可以配以幻燈片、圖片、手偶等,也可用錄音,讓幼兒整體感受、理解故事內容;第三遍可變換教具,也可以讓幼兒表演或講述。每一次講述,教師都要借助不同形式的材料,給幼兒不同的視覺感受,讓幼兒每一遍傾聽都有新鮮感,情緒高漲。
(2)通過三層次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教師在講完每一遍故事后,都應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對故事進行理解和思考。
第一遍講故事,提出描述性問題,幫助幼兒掌握故事的名稱、人物、情節(jié)、對話等,對故事內容有大致的了解;第二遍講故事,提出思考性問題,引導幼兒理解故事主題、人物性格和心理特征等;第三遍講故事,提出假設性問題,引導幼兒運用個人經驗進行想象。
(三)遷移作品經驗
故事展示給幼兒的是建立在他生活經驗基礎上的間接經驗,這種經驗使幼兒感到既熟悉又有趣,迫切地想體驗。教師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圍繞故事內容開展的可操作的或具有游戲性質的活動,如繪畫、手工等,使幼兒在活動中將故事的內容納入自己的經驗范疇,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同時發(fā)展想象力和語言表述能力。如在《會動的房子》網(wǎng)絡活動中,可以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材料制作“會動是房子”,畫出“我心中會動是房子”。
對嬰幼兒來說,語言是他們學習的對象,同時又是他們認知和交往的工具。兒童依靠著語言擴展自己生活的天地,進行認知活動,學習前人的經驗,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愿望,與他人進行交往。語言是一種重要的心智能力,語言教育不可忽視。
孩子一出生,來到世界上就生活在一個完整的語言環(huán)境里,既有口語,又有文字,給了孩子一個全面學習母語的自然環(huán)境。他可以通過多種渠道接受信息和表達信息:用耳朵聽話,用口說話,用眼睛閱讀,用手寫字。
嬰幼兒時期是語言發(fā)展的最佳期,應該充分利用兒童的各種感官,使兒童能夠多渠道地接受信息、表達思想,促進嬰幼兒語言發(fā)展。嬰幼兒學習母語,環(huán)境是最好的老師,讓他們在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過與環(huán)境的互動作用自然習得母語。
一、早期閱讀的理論構想
早期閱讀是指0~6歲學前兒童憑借變化著的色彩、圖像、文字或憑借成人形象的讀講來理解讀物的活動過程。早期閱讀包括圖畫閱讀和文字閱讀。嬰幼兒在最初階段便出現(xiàn)了早期閱讀的興趣和行為。文字閱讀是引導幼兒對認讀漢字有興趣,教幼兒認讀圖畫書中一些常見的漢字,不單列目標,不單設課程,是語言領域的一項內容。
(一)早期閱讀的目標與要求
《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中提出,語言教育的總目標是發(fā)展幼兒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培養(yǎng)幼兒運用語言交往的積極態(tài)度,培養(yǎng)幼兒喜愛兒童文學作品,發(fā)展幼兒傾聽、表達、早期閱讀和前書寫能力,養(yǎng)成幼兒語言交往的良好的習慣。
由此可見,早期閱讀是幼兒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們應該根據(jù)孩子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幼兒早期文字閱讀的能力,具體包括閱讀的態(tài)度、閱讀的習慣、閱讀的技能等幾個方面。
1.培養(yǎng)幼兒對閱讀有積極的態(tài)度,包括喜歡聽成人講圖畫書、喜歡看書,對認讀漢字有興趣。
2.在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掌握初步的閱讀技能。具體包括:(1)了解書的結構,知道書有封皮,封皮上有書名,每頁書上有頁碼。(2)學習拿書、翻書和看書的基本方法,知道看書時用手從前往后一頁一頁地翻,每頁要從左到右一行一行地看。(3)能辨識圖書中的人或物,能看懂每幅畫的大意,講出圖書中的主要內容,培養(yǎng)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思維。(4)能認讀圖畫書中的一些常見漢字,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提高觀察、分析,歸納、綜合等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閱讀的良好習慣,建立閱讀常規(guī)。具體包括:(1)愛護圖書、輕拿輕放、不撕書、不折書。(2)姿式正確地閱讀圖書,雙腳放平、身體坐正,眼距書一尺。(3)能劃指閱讀。
4.培養(yǎng)幼兒對兒童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和朗讀能力。從欣賞和朗讀文學作品中學習標準、規(guī)范、優(yōu)美的文學語言,掌握正確的語調和語氣,學習朗讀。
(二)早期閱讀的實踐原則
1.樹立整合語言教育觀念。發(fā)展幼兒語言能力不只是在語言教育活動中,而且應在一日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進行。幼兒園、家庭和社會都是幼兒學習語言的課堂。我們要創(chuàng)造適合幼兒早期閱讀的文字環(huán)境,不對幼兒施加任何外界壓力,使他們像處于學說話那樣的口語環(huán)境一樣,始終處于最佳精神狀態(tài),從而引導他們完全依據(jù)自身的認知能力和特點去認識。去接受相應信息,自然習得認字和閱讀的技能。
2.堅持正面引導,嚴格執(zhí)行七不要。孩子自然認識了一些常見漢字后,就像插上了翅膀,可以自己閱讀,自己去認識事物,由衷地感到興奮,產生成就感:“我也認字了?!薄拔乙矔磿恕!蔽覀儓猿止膭?、鼓勵、再鼓勵,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嚴格執(zhí)行七不要:不要規(guī)定識字量;不要考核、考試、比賽,不給幼兒造成壓力;不要留作業(yè);不要用講解字形、字音、字義的方法教孩子認字,而是教他們整體認讀,按照幼兒的思維發(fā)展水平循序漸進地開展;不要規(guī)定統(tǒng)一進度,而要根據(jù)本園本班幼兒的具體情況具體安排;不要枯燥無限度的反復認讀,機械訓練,而應通過有趣的游戲形式,讓幼兒與漢字多次自然見面;不要等幼兒掌握了一篇課文的字后,再進行下一課。
二、早期閱讀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嬰幼兒早期閱讀的可能性
1.科學研究證明人的大腦兩半球在功能上是協(xié)調的,但又存在著差異。左半球用語言進行思維,其以語言做為基礎的邏輯思維優(yōu)于右半球,而右半球則用表象進行思維,再認和處理復雜知覺模型方面具有極大的優(yōu)勢。3歲前是大腦右半球整體模式識別和自然記憶能力最強的年齡。這就為嬰幼兒早期閱讀提供了生理基礎。
2.嬰幼兒認知與識記事物的特點與成人截然相反,他們認知事物是先整體后局部,成人是先局部后整體。嬰幼兒認讀文字猶如“照像”,成人認讀文字猶如“畫像”。嬰幼兒認知特點的表現(xiàn)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嬰幼兒的識記特點是先記憶后理解,成人是先理解后記憶。嬰幼兒與生俱來的這種超強的整體模式識別能力和自然記憶(也稱機械記憶)能力決定了他們能夠通過與環(huán)境的互動作用自然習得母語的口語與文字。
繪本在區(qū)域活動中的滲透能讓繪本回歸到生活中,也能為不同層次的幼兒提供理解繪本的機會,更是在教學活動后對繪本的延伸作用。以下利用繪本《好餓的小蛇》為例,舉例說明我們是如何將繪本利用到區(qū)角活動中,以多元化的手段發(fā)揮繪本更大的價值。
一、小細節(jié)體現(xiàn)大智慧。
我們將繪本的每一頁頁碼處貼上對應該頁內容的小貼紙,幼兒在翻閱時,一邊將頁碼處的小貼紙撕下貼在邊上的小格子中,一邊閱讀,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幼兒逐頁翻角的良好閱讀習慣,另一方面還能讓幼兒注意到每一頁的頁碼,最后,看著撕下排列好的小貼紙,還能看著貼紙整理繪本內容。
二、整理繪本線索。
利用繪本《好餓的小蛇》為每一個在區(qū)角中的孩子準備一條小蛇和小蛇吃的各種食物,幼兒一邊翻閱圖書,一邊將每次小蛇吃的食物夾在自己的小蛇身上,等翻閱玩圖書,看到自己的小蛇,就能一目了然的知道小蛇吃了哪些食物,發(fā)生了哪些事情,一條完整的繪本線索也就清晰了。
三、將繪本延伸到各領域。
1、科學領域。繼續(xù)以《好餓的小蛇》為例,教師為區(qū)角中的幼兒自制了一本大圖書,每一頁上都是小蛇吃完食物后肚子鼓起的樣子,請幼兒看了圖書在邊上的食物圖片中找到相對應的食物貼在書中的小蛇邊上,并說一說,小蛇吃了什么形狀的食物,它是什么顏色的。
2、健康領域。教師給區(qū)角中的幼兒準備一個小蛇頭飾,布置好一條小蛇去吃食物的“道路”,沒經過一個關卡幼兒就能吃到一個食物,這樣不僅為幼兒整理了繪本內容,更鍛煉了幼兒鉆、爬、跳等技能。
當然,利用不同的繪本可以設計許多不同的區(qū)角游戲,但我們不變的宗旨是都以繪本作為主題,引導幼兒關注繪本主體,提高幼兒的繪本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對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的調查分析及建議
北京市幼兒園語言領域教育研究小組,在2O13年初對本市7個區(qū)(縣)的61所幼兒園進行了語言教學活動教案調查,采取的方式是收集這61所幼兒園中某一個年齡班連續(xù)4周的語言課教案。這些幼兒園中市區(qū)教委辦園2 1所,大學、軍隊、企業(yè)等單位辦園21所,民辦園17所,街道辦園2所??偣彩占苏Z言教案334篇,這些教案涉及故事、詩歌、繪本、看圖講述、談話、語言游戲等多種語言教學形式。
各種語言教學活動的基本數(shù)據(jù)
本次故事課教案共收集101篇,小班35篇,中班44篇,大班22篇。其中講故事課教案96篇,純復述故事或續(xù)編故事課教案5篇。從96篇講故事課教案呈現(xiàn)的教學過程看,有28篇教案要求幼兒聽故事后復述故事,占29.2%;有15篇教案要求幼兒聽故事后表演故事,占15.6%;有9篇教案要求幼兒聽故事后續(xù)編故事,占9.4%;三者合一的總數(shù)為52篇,占講故事課的54.2%。在使用教具方面,96篇講故事課教案中,54篇教案顯示在講第一遍故事時教師出示教具,占56.3%;l4篇教案顯示在講第二遍故事時教師出示教具,占14.6%;28篇教案顯示教師沒有出示教具,占29.2%。從講故事的遍數(shù)角度看,有49篇教案教師講一遍故事,占51%;有41篇教案教師講兩遍故事,占42.7%;有6篇教案教師講三遍故事,占6.3%。
本次詩歌課教案共收集98篇,小班30篇,中班44篇,大班24篇。其中教詩歌教案88篇,編迷語、欣賞詩歌教案10篇。從詩歌教學過程看,在88篇教詩歌教案中有67篇教案是教幼兒朗誦詩歌,占76.1%;有21篇教案是在教幼兒朗誦詩歌的基礎上引導幼兒仿編詩歌,占23.9%。從教幼兒學詩歌角度看,教師教一遍詩歌的31篇,占35.2%;教兩遍詩歌的16篇,占18.2%;教三遍詩歌的9篇,占10.2%;沒有寫清楚打算怎么教詩歌的31篇,占35.2%。
本次調研收集繪本教案36篇,小班3篇,中班15篇,大班18篇。在這36篇中,30篇是繪本教學課,6篇是繪本教學前的討論或繪本教學后的繪本仿編、繪本制作課。在30篇繪本教學教案中,新授課26篇,復習課4篇。這26篇教案顯示,教師都是在上課的時候才給幼兒出示繪本,幼兒課前沒有接觸上課時將要講的繪本。在教學過程方面,多數(shù)繪本課的結構是教師先給幼兒逐頁講解繪本畫面內容,然后引導幼兒結合繪本主題和生活經驗進行簡短的討論,有討論的18篇,沒有討論的12篇。教師講一遍繪本的21篇,占70%;講兩遍繪本的9篇,占30%。
本次調研收集看圖講述教案22篇,小班4篇,中班1 4篇,大班4篇。談話教案67篇,小班15篇,中班13篇,大班39篇。語言游戲教案10篇,小班3篇,中班0篇,大班7篇。
為方便對調查中出現(xiàn)問題的討論,有必要簡單梳理一下各種語言教學活動的特有發(fā)展價值。各種語言教學活動的發(fā)展價值
幼兒園的語言活動之所以分成故事、詩歌、看圖講述、繪本、談話、語言游戲等多種,它們各自一定有獨特的教育作用。如講故事課重點在于讓幼兒通過聽故事,發(fā)展幼兒認真傾聽能力、語言理解和想象能力。復述故事課重點在于讓幼兒學習經典故事中優(yōu)美的、文學性強的句子,同時也是幼兒積累詞匯、句子的好方法。教詩歌課重點在于讓幼兒通過朗誦或背誦兒歌、繞口令、兒童謎語等韻文,感受和體驗語言的韻律美和節(jié)奏美。仿編詩歌的重點在于引導幼兒分析詩句特點,引導幼兒從替換某個詞匯,到仿編整個詩句,進一步理解詩歌特點。看圖講述教學重點在于讓幼兒通過觀察和講述圖片,發(fā)展幼兒細致觀察、想象推理和邏輯化講述能力。繪本教學重點在于讓幼兒通過閱讀繪本,發(fā)展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畫面理解能力以及能夠根據(jù)連續(xù)畫面形成完整故事的能力。因為看圖講述用的掛圖經常是單幅掛圖,而繪本教學用的繪本肯定是多幅圖,所以兩者教育作用的區(qū)別就在于由不同數(shù)量的圖片引起的相應能力。談話教學的作用重點在于發(fā)展幼兒的對話語言能力,它要求說話者根據(jù)問話者的問題組織自己的語言,與講故事這種獨白式語言的能力要求有很大不同。語言游戲的怍用是以游戲形式,有針對性地練習某種語言能力,如某類語音、某類詞匯或某種句式等。
新《綱要》中明確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隨著新《綱要》思想的不斷深入,區(qū)域活動以其獨特的“自由、自主、寬松、愉快”的形式越來越受到幼兒的歡迎,它為幼兒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活動的表現(xiàn)機會。有意識地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閱讀材料豐富的閱讀區(qū),讓其充滿無限的童趣和生機,能夠有效提高閱讀區(qū)對幼兒的吸引力,使幼兒喜歡到閱讀區(qū)去找書“做朋友”。實際上,談到幼兒語言育,就離不開早期閱讀。通過早期閱讀活動,幼兒的語言能力得以進一步發(fā)展,不僅培養(yǎng)了對閱讀書籍和文字符號的興趣,而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幼兒能夠運用口頭語言理解閱讀的內容,知道借助口頭語言去認知書面語言,在閱讀中獲得基本的閱讀技能和閱讀策略等。
幼兒閱讀的讀物主要有無字圖畫書、以圖為主以字為輔的圖畫書、圖文并茂的圖書,并以前兩種為主。布置閱讀區(qū)時,教師應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有的放矢地為幼兒提供大量有具體意義的、形象的、生動的閱讀材料,并擺放在幼兒容易拿到的地方,讓幼兒自由地選擇閱讀材料,自主地進行感知、體驗、探索。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為幼兒提供內容豐富的幼兒讀物,并保證讀物每月?lián)Q一次,同時逐步增加程度相同而內容不同的圖書,保持幼兒對閱讀的興趣,促使幼兒通過自由閱讀提升已有的閱讀經驗,進一步發(fā)展語言能力。
下面結合幾個案例分析閱讀區(qū)可以培養(yǎng)幼兒哪些方面的能力以及教師可以做些什么。
一、培養(yǎng)幼兒樂于與人交談、表達自己觀點的習慣
在閱讀區(qū),有兩個幼兒在翻看圖書《小兔乖乖》??赐陥D書他們到了書架旁的一張小桌子前面,從柜子里選了個小動物拼搭積木準備邊講故事邊表演。天天拿著塊畫著兔媽媽的積木說:?!拔襾碜鐾脣寢專阕鑫业膶殞毎?”凡凡說:“我們只有兩個人,怎么表演小兔乖乖呢?”于是天天拿著畫著紅眼睛和短尾巴的積木一個個去問其他同伴:“和我們一起表演小兔乖乖吧!你做紅眼睛好不好?”一會兒大家拿著積木開始表演了,表演到一半他們忽然發(fā)現(xiàn)沒人扮演大灰狼,于是凡凡說:“大灰狼的積木到哪里去了?”大家又停下來到柜子里去找大灰狼積木,最后還是沒找到,璇璇跑到教師跟前說:“大灰狼的積木找不到了,老師幫我們重新畫一個吧!”
在這一閱讀區(qū)中,教師提供了自由操作的空間和自由選擇的材料,幼兒可以根據(jù)所選擇的動物或背景講、編或演不同的故事。整個活動是幼兒自發(fā)生成的,教師沒有干預事情的發(fā)展,而是在幼兒需要的時候提供必要的幫助。雖然故事沒有表演完,但是幼兒成了積極的語言運用者,在實際的語言情境中,運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了自己的意圖,與同伴和教師發(fā)生了良好的互動交流。
二、引導幼兒自主學習
教師在更換閱讀區(qū)的漢字“天冷我不怕”時,婷婷跑過來說:“我知道上面寫的是什么,上面寫的是‘天冷我不怕’,對不對?”她還拉教師到午睡室:“這里的字我也認識的,我念給你聽……”有些字是不常見的,教師一一對照著看,竟然一個都沒錯,于是教師及時在全班幼兒面前夸婷婷認字的本領大,她很得意,學起東西來更用勁了。班里其他幼兒也都學習婷婷,積極主動地學習識字等各種本領,希望有一天也能在大家面前得到教師的表揚。
幼兒在認和讀的過程中,把語音和漢字聯(lián)系起來,把口語和書面語進行對應,從中發(fā)現(xiàn)了漢字的構成特征,并能通過此特征去推導文字的意義和聯(lián)系等。這一切不僅提高了幼兒的視覺感知、辨別能力,還促進了其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在活動室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可以在一些動物等的實物圖片上貼上相應的“字寶寶”,讓幼兒隨時看,強化記憶,在這一過程中增強幼兒的自主意識。同時,對于幼兒取得的點滴進步,教師要及時給予恰當?shù)谋頁P,從而有效地激勵幼兒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三、幫助幼兒豐富語詞
在閱讀區(qū)中,教師設置了“視聽天地”,瑩瑩把自己帶來的《格林童話》故事磁帶放進錄音機中,并戴上耳機一邊靜靜地欣賞,一邊翻看《格林童話》。明明湊過去說:“瑩瑩,讓我也聽聽吧!”瑩瑩點點頭,拿下了一個耳機給明明,他們一起邊聽邊看。
以聽錄音的方式欣賞文學作品,幼兒邊聽錄音磁帶里的標準朗讀邊看看讀讀,有利于幼兒聽覺、視覺、觸覺的協(xié)調。跟讀要求幼兒眼、手、腦、口、耳五種感官同時并用,協(xié)調一致。教師可以提醒幼兒跟讀時要小聲,注意模仿錄音中的語音、語調、語氣??梢詾槊恳粋€幼兒訂一本《看圖講述》與《幼兒畫報》等畫刊,并配置相應的磁帶。在聽磁帶跟讀的過程中,幼兒喜歡模仿。當幼兒反復聽熟以后,就會跟著錄音情不自禁地讀出聲來。
在閱讀區(qū)中,幼兒可以比較自由地參與同伴之間的活動,可以輕松自由地運用語言,發(fā)展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另外,游戲是幼兒產生和保持識字閱讀興趣的主要手段。所以,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閱讀區(qū)活動時,要善于通過各種形式的游戲培養(yǎng)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于樂。閱讀區(qū)內的圖書、音像資料等題材應該多樣化,要從幼兒的生活到科學知識,從環(huán)境問題到生命教育,從親情、友誼到克服困難、經歷奇險等。豐富多樣的題材有助于吸引幼兒到閱讀區(qū)活動,幫助幼兒獲得多元的語言知識與情感體驗,促進幼兒語言、情感、思維等多方面能力的發(fā)展。
[摘要]根據(jù)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的領悟,筆者闡述了對幼兒園兒童文學作品活動的理解;同時從幼兒早期讀、寫能力發(fā)展規(guī)律的角度出發(fā),分析了如何開展早期閱讀活動;另外,對如何在語言教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傾聽能力進行了必要的分析。
[關鍵詞]綱要解析;幼兒園語言教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頒布已經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許多幼兒教育工作者在理解和執(zhí)行《綱要》的過程中,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有些做法不免失之偏頗,或背道而馳,卻美其名曰“《綱要》精神”,令人擔憂。在此,筆者根據(jù)學習《綱要》的體會,發(fā)表一些拙見,供大家討論。
一、對幼兒園兒童文學作品活動的理解
兒童文學作品的學習活動是學前兒童喜聞樂見的一種教育活動,是幼兒園語言教育中重要的活動類型。《綱要》中非常明確地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边@句話已經把幼兒園開展兒童文學作品學習活動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概括得相當清楚。
首先,要考慮選材問題。所選擇的古今中外兒童文學作品,必須是符合現(xiàn)代兒童社會生活和兒童發(fā)展特點的,是兒童易于并樂于接受的。教師要進行篩選,并充分提供讓兒童接觸文學作品的機會。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我們以前過于看重文學作品對兒童社會性和文明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作用,而《綱要》比較注重的則是文學作品對兒童語言發(fā)展的作用。因此,讓幼兒在教師所提供的文學作品中充分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是一種組織和設計幼兒園語言文學教育活動的新導向和新思路。
其次,活動形式要多樣化。這就要求不僅要有正式的語言文學教育活動,還要有非正式和隨機的語言文學教育活動。教師在“茶余飯后”時間隨口的吟誦和講述,幼兒的睡前傾聽,自由活動時間給幼兒播放文學作品錄音、錄像,上網(wǎng)觀看卡通片等,都是很好的學習和教育形式。
再次,文學作品自身的文學性、藝術性、知識性和啟蒙性等功能的發(fā)揮,需要教師提供大量的感知、欣賞、理解、想象和體驗等活動來幫助幼兒深入思考、評價和創(chuàng)造。因此,正式的文學作品學習活動不可能是單一的形式,多媒體手段可以成為教師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體驗和理解的一種輔助技術,但并不是必然手段。兒童的直接經驗較為貧乏,這就需要教師提供一些直觀手段來幫助兒童將文學語言轉換成畫面和意境,從而充分理解。幼兒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應該包括對文學語言、意境、作品的思想脈絡以及文學結構和特殊表現(xiàn)手法的理解。至于“體驗”的含義,幼兒完全可以用自己所喜歡的方式充分地表達和表現(xiàn)。但現(xiàn)在,我們在幼兒園看到的多數(shù)是形式主義的“體驗”,幼兒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場面已非常鮮見了。語言教育活動不是重在“表達”,而是變成了重在“表現(xiàn)”,這不能不說是幼兒園語言教育的退化和悲哀。
二、對幼兒早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理解
《綱要》明確提出,要“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形式,引發(fā)幼兒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yǎng)前閱讀和前書寫的技能”。下面分別就幼兒前閱讀、前識字和前書寫的能力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等三個方面,討論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一)幼兒前閱讀能力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
圖書閱讀能力是幼兒早期閱讀能力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圖書是幼兒閱讀發(fā)展的重要媒介。有關研究表明,閱讀能力強的幼兒,一般生活在語言豐富的環(huán)境中,幼兒的早期圖書閱讀能夠帶領他們超越其原有的語言形態(tài)。蘇日比(1985)研究幼兒萌發(fā)的圖書閱讀行為發(fā)現(xiàn),兩三歲幼兒的口語閱讀圖書的能力發(fā)展,可以分為以下五個階段:1.注意圖畫,但未形成故事。幼兒指著圖畫,述說所畫的物品名稱,將每一頁當做是獨立的,常跳著翻頁,不能按順序翻書,因而不能聯(lián)結成一個故事。2.注意圖畫并形成口語故事。幼兒邊翻書邊看圖畫,跟隨畫面內容,用講述故事的語音語調說話,串連起一個完整的故事。3.注意圖畫,閱讀和講故事。幼兒看著圖畫念讀,有時以講述的語音語調念讀,有時以朗誦的語音語調念讀。4.注意圖畫,并開始形成書面的故事內容。幼兒看著圖畫念讀,念讀的字句和語調好像是在讀書。5.注意文字。這個階段會依次出現(xiàn)四種情況:先是只關注文字而忽略故事;接著是部分閱讀,重點關注自己認識的字;繼而以不平衡的策略讀書,在讀書時過度省略不認識的字,或者憑猜測取代某個不認識的字;最后過渡到獨立閱讀文字書。在蘇日比的研究基礎上,臺灣學者楊怡婷(1995)對漢語兒童圖畫書閱讀行為發(fā)展,進行了同種研究,她將漢語兒童圖書閱讀行為發(fā)展分成以下三個階段:1.看圖畫,未形成故事。幼兒從跳動翻頁、說出物品名稱,到手指圖畫、述說畫面中人物行動,逐步發(fā)展到用口語說圖畫內容的能力,但是還不能形成完整的故事。2.看圖畫,形成故事。在這個階段,幼兒能夠從圖畫中看出故事的連貫性,開始用口語說出與書中部分情節(jié)內容相似的故事。3.試著看文字。幼兒這時開始注意到書上的文字,他們從部分地讀,到以不平衡策略地讀,再進一步到獨立地讀,最后學習獨立而且完全閱讀。
(二)幼兒前識字能力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
幼兒識字,主要是對字形的再認,一般不包括對字形的再現(xiàn)。幼兒前識字能力的發(fā)展與他們形象視覺的發(fā)展特點有密切聯(lián)系。心理學家認為,處于幼兒期的孩子,已經具有模式識別的能力,即他們能夠通過反復觀察,把整個圖案或面孔的印象原封不動地作為一個模式印進大腦,以后再遇見同樣的印象,就能夠認識。新近的有關研究也證明,幼兒掌握字形與實體的聯(lián)系比掌握語音與實體的聯(lián)系更為容易,他們往往把一個字甚至由兩個字組成的詞作為一個整體來感知,因此,與其說幼兒在識字不如說他們在辨認圖譜。作為早期閱讀能力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幼兒前識字能力的發(fā)展與他們的口頭語言發(fā)展密切聯(lián)系。前識字能力的發(fā)展可以分為萌發(fā)、初期、流暢三個階段:1.幼兒能夠有興趣地捧著書看,注意周圍生活環(huán)境中的文字,會給書中的圖畫命名,能改編書中熟悉的故事內容,能辨認自己的名字,開始辨認某些字,喜歡重復兒歌和童謠。2.幼兒開始了解文字是有意義的,改編故事時注意原作品的文字,愿意念書給別人聽,能夠在各種情況下辨認熟悉的文字。3.幼兒能夠自動處理文字的細節(jié),能夠獨立閱讀各種文字的形式(如詩歌、散文或菜單等),會以適合文字形式風格的語速和語音語調閱讀。研究發(fā)現(xiàn),幼兒的閱讀行為發(fā)展主要處于萌發(fā)階段和初期階段,他們以自己的獨特方式探索文字,逐步擴展他們處理多種文字材料的能力。
(三)幼兒前書寫能力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
幼兒學習書寫的方式與學習閱讀和識字的方式相似,都要有一個嘗試和探索的過程。他們先覺得好玩而在紙上涂涂畫畫,慢慢地了解寫字的各種形式,進而開始試著寫出了類似“字”的東西。只有知道了寫字的用途之后,幼兒才能夠真正學習并逐步寫出一些文字。幼兒的前書寫能力的發(fā)展過程是這樣的:首先了解書面語言是有意義的;然后認識寫字時一再重復使用少數(shù)幾個筆畫;進而發(fā)現(xiàn)這些筆畫有許多變化的形式;經過探索,幼兒再進一步認識形成字的筆畫只能有限度地變化;最后發(fā)現(xiàn)寫字次序和方位的規(guī)則。
目前,由于缺乏對早期閱讀內涵、幼兒語言理解能力發(fā)展及其規(guī)律的認識,我國幼兒園早期閱讀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誤區(qū),如將早期閱讀等同于早期看書、早期識字、早期寫字或早期誦讀等。我們知道,教育絕不是可以任意妄為的,但目前卻有人打著《綱要》的旗號,對早期識字、早期誦讀等曲解盲從,令人擔憂。筆者在此拋磚引玉,希望引起大家對幼兒園語言教育的探討和研究。
三、對在語言教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傾聽能力的理解
《綱要》指出:“養(yǎng)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fā)展語言理解能力?!眱A聽,是幼兒感知、理解語言的行為表現(xiàn),也是幼兒不可缺少的一種行為能力。只有懂得傾聽、樂于傾聽并善于傾聽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語言的內容、語言的形式和語言運用的方式,掌握與他人進行語言交流的技巧。《綱要》在制訂和實施的過程中,十分關注學前兒童傾聽行為的培養(yǎng),這是學前兒童語言教育一個可喜的進步。
一般來說,幼兒的聽音和辨音能力早于發(fā)音能力。有調查表明,我國幼兒現(xiàn)有的傾聽狀況并不理想。因此,學前教育工作者應當逐步幫助幼兒建立三種傾聽技能。
一是有意識的傾聽技能,即集中注意傾聽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應當從幼兒一出生就開始。國內外的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幼兒與成人面對面地進行交談時,會產生交際傾向,并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成人與幼兒面對面的語言交流,可以幫助幼兒將語言與動作建立同步反應,久而久之,幼兒就會養(yǎng)成集中注意傾聽的習慣。幼兒教師要了解并依據(jù)幼兒這種傾聽的特點,在與幼兒交談時,盡量保持面對面的交流和個別交流的狀態(tài),使幼兒獲得最佳的傾聽效果。
二是辨析性的傾聽技能,即分辨不同的語音、語調和語氣的能力。出生以后四個月左右的嬰兒就已經具備這樣的能力。在幼兒園,我們經常聽到教師提高嗓音跟幼兒說話,仿佛只有這樣幼兒才能聽得見,幼兒在回答問題時也是大喊大叫。甚至在以前的幼兒園語言教育目標中,還有“能聲音響亮地或大聲地回答問題”等字樣的出現(xiàn)。其實,正是因為在幼兒周圍環(huán)境中長期有“噪音”刺激,幼兒的聽力才會有所減弱,從而造成一種“喉嚨不響,兒童就不聽”的假象。殊不知,幼兒的聽力比成人更為敏銳,因為他們內耳基膜纖維的感受能力比成人強,能接收到成人所不能接收到的頻率刺激。因此,教師對幼兒講話時應該是“低聲調”,而不是“高八度”。國外的一些幼兒園就十分強調教師的“低聲調”教學,當然也更強調教師與幼兒的“面對面對話”。這既是幼兒辨析性傾聽技能培養(yǎng)的要求,也是對幼兒尊重的一種表現(xiàn)。
三是理解性傾聽技能,即掌握傾聽到的主要內容的能力。這就需要讓幼兒在大量的日常交際活動和語言文學教育活動中,通過與人交談、文學欣賞和講述活動,學習正確地理解語言,增強對不同語境中語言運用、語詞排列等的敏感性。這種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是離不開“語境”的。正是因為幼兒具有這樣的“語境依賴度”,使得他們在社會生活、游戲、認知活動中,對傾聽到的不同的語言結構不斷地進行調整和重組。而語義、語法、語用和幼兒主體認知水平之間又常常發(fā)生矛盾和不平衡,教師要利用幼兒希望并嘗試直接與成人對話的需要,為幼兒提供調整語言交際策略的機會。從而使幼兒更加主動地傾聽、理解加工和表達語言信息,達到相互作用中新的平衡;從而促使幼兒在交往語言建構中,更多地迎接語料傾聽的挑戰(zhàn)。幼兒的聽力是有差異性的,受到遺傳、環(huán)境和教育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幼兒語言教育中要因人而異,有的放矢地進行。
近來我們配合園部進行了小班幼兒家庭繪本早期閱讀現(xiàn)狀調查。我們收到22份,我抽取了其中的幾個選擇題,供大家一起來分享。之一:你喜歡閱讀嗎?9人回答是一般,偶爾翻翻,2人是不喜歡看書。之二:你了解繪本嗎?4人不了解,16人有所了解,只有2人非常熟悉。之三:家庭擁有繪本數(shù)量?20人是20本以下,2人沒有。之四:在節(jié)日中或寶寶生日時,會選什么當禮物?6人想到了選繪本,16人是選擇了玩具、食物和外出游玩。在問答題的第二題中,問您了解繪本嗎?
只有兩個家長說了解,其他家長回答不是很清楚或是稍微有點了解。在談談對幼兒園開展繪本早期閱讀的想法和建議時,家長都很贊成學校開展的圖書漂流活動,可以激發(fā)幼兒閱讀的樂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方法和閱讀習慣,在閱讀中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講述、傾聽、想象、審美等能力??戳诉@幾個選擇題,給你的感覺什么呢?現(xiàn)在很多年輕的父母自身經驗欠缺,很多家長也不是很了解繪本,不是很喜歡看書,再加上孩子年齡也很小,坐不住,不太愛看書,家長也不知道要如何指導寶寶看書,感到很頭痛,把一切希望寄托在我們老師身上,希望幼兒園多搞些活動。
看來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在繪本方面要多跟家長交流、溝通,多給他們推薦一些好的繪本,利用QQ群讓家長之間也要相互交流繪本方面的知識、讀書心得等。要讓寶寶愛上閱讀,首先要讓我們的家長了解繪本,愛上閱讀,愿我們葫蘆班的繪本閱讀浸潤在書香中。
【摘 要】語言是人類社會特有的一種現(xiàn)象,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也是幼兒社會化、個性發(fā)展的重要標志。在每一個領域,語言都有其獨特的重要,關注幼兒的語言,研究幼兒的語言都是很有必要的。發(fā)現(xiàn)幼兒語言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改善,才是我們學前教育事業(yè)不斷進步的關鍵。
【關鍵詞】幼兒語言 教學活動 早期閱讀
近來到多所幼兒園參與了許多的語言教學活動,讓筆者感觸頗深,受益匪淺。在參觀中,筆者發(fā)現(xiàn)與前幾年的幼兒園教學相比,目前的幼兒教育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幼兒教師們大都在不斷的努力嘗試新的教育模式,吸納新的教育理念,學習的欲望和進取心也比較強烈。單獨的從所看到的這些語言教學活動來說,也有很多值得我們肯定的方面,比如教師教育經驗大多比較豐富,對幼兒很有耐心,語言表達流暢,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比較有序,基本能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但是,不能否認,當中也存在不少問題。筆者認為,為了我們的學前教育事業(yè)取得更大的進展,我們還是應該在肯定成績的前提下多談問題,因為一個個問題的提出與解決,也就是我們一步步前進的腳印。
根據(jù)在幼兒園的實踐觀察,筆者認為當前幼兒園語言教育教學活動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重視有計劃的語言教學活動、忽視日常語言教育活動
獨立的語言教學活動是進行語言教育的一個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但就目前來看,我們多數(shù)幼兒園教師,在進行語言教育時,注重在課上通過故事、兒歌、看圖講述等手段豐富詞匯,發(fā)展口語表達能力,但很少考慮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培養(yǎng)幼兒能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愿望、情感以及運用語言進行交往的能力,因此常常導致課上課下相脫節(jié)的情況。課上幼兒能夠講述《送給蛤蟆的禮物》,但課下仍不會運用語言進行交往溝通,如果沒有成人提示,還是很少使用禮貌用語。
教師雖然盡量做到讓更多的幼兒發(fā)言,但畢竟課上時間有限,仍然會有許多幼兒沒有機會發(fā)言回答問題,而且許多教師都把下課當做是這一語言教育任務的完成,在評價自己的教學目標完成情況時也多數(shù)只是依據(jù)課上發(fā)言幼兒的表現(xiàn)而定。
另外,許多教師偏注重課上的教具準備,在觀摩課上表現(xiàn)就更加明顯,為了一節(jié)二三十分鐘的語言教學活動,教師常?;ㄙM幾天的時間準備教具,但卻忽視在生活中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為幼兒設置語言活動區(qū)(角),在許多班級里缺乏刺激幼兒語言發(fā)展的玩具。
筆者覺得,也許是我們的幼兒園領導或教師還有一部分人對“幼兒園教育活動”這個概念理解的不是很透徹的原因吧。1989年《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中首次出現(xiàn)“教育活動”這一詞,《規(guī)程》對它的解釋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兒童生動地、活潑地、主動活動的多種形式的教育過程。”而且之后有人又對其重新作了闡述,認為“教育活動是人類教育現(xiàn)象存在和變化、發(fā)展的基本形式,是對各種直接以促進人的有價值發(fā)展為目的的活動的統(tǒng)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各種方式參與的互動方式的總合?!盵1] 根據(jù)這一 觀點,筆者認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包括日常生活活動、游戲活動以及教學活動等一切形式的活動。但不可否認,目前還存在著只把“有組織的集體教學活動”看做“教育活動”的現(xiàn)象。而且我們下去參觀的所謂的“語言教學活動”也都是“教師組織的集體教學活動”。因此,針對這一現(xiàn)象,筆者認為,語言教學活動及日常生活都是發(fā)展幼兒語言必不可少的途徑,教師一定要把兩者合理的結合起來,不可重此輕彼,更不可完全忽略后者。
二、教師語言素質還有些欠缺
幼兒教師要靠語言來實施教育,用語言指導幼兒生活,但目前有些教師語言尚不能達到幼兒教師的要求,好多教師普通話并不標準,還有教師在具體的語言教學活動中用詞不恰當,如,《啞巴與盲人》(幼兒教師語)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啞巴”一詞的使用,很明顯是不合理的,同學們事后也多有討論,在此就不贅述了。另外,一些幼兒園在開展語言教育時出現(xiàn)漢字,但有些漢字有的教師書寫也并不十分準確、不規(guī)范,更談不上書寫的美觀性,這些都嚴重影響幼兒園語言教育。
三、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的提問還需進一步優(yōu)化
陶行知先生說得好:“發(fā)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边@充分說明提問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同樣,筆者認為,幼兒語言教育活動中提問的恰當與否也是整個教學活動成敗的關鍵。
在深入幼兒園觀察的時間里,筆者發(fā)現(xiàn)教師與孩子之間的互動還很不夠,交流的語言質量還不是很高,教師的許多問題沒有啟發(fā)性,沒有挑戰(zhàn)性。而且有的時候問的問題過多,太重視形式,給人的感覺好像就是為了提問而提問,幼兒回答的聲音也過于統(tǒng)一,老師的問題過長,幼兒的回答過于簡短。許多時候教師只是一個接一個的、瑣碎的問“喜歡嗎”“好不好”“對不對”“是不是”,而孩子們也大多都只是機械地、不動腦筋地去回答、去應付“喜歡”“好”“對”。即使偶爾有個別孩子有不一致的回答,教師也一般不去理睬,只是一味地按著自己準備好的教案繼續(xù)進行,筆者認為這樣的一些“假提問”不僅不利于幼兒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反而,長此以往會導致幼兒失去學習的興趣。
教師如何優(yōu)化語言教育活動中的提問,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望呢?筆者認為應遵循以下幾點:
教育筆記《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民間故事運用現(xiàn)狀的調查》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教育筆記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大班語言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整理了關于幼兒游戲專題論文《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價值及運用》,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明確地提出,“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同時幼兒園還必須保證幼兒...
游戲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一種基于個體內在需要的自發(fā)自主性活動,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在民間流傳著許多具有生活氣息、風采各異的游戲,它給許多人帶來了童年的歡樂。 一、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開展民...
-->一、幼兒、幼兒文學以及幼兒園語言教育三者間的關系 1、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特點決定了幼兒園語言教育是以幼兒文學作品作為提升幼兒語言能力的主要形式和內容。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使他們天生喜歡文學。...
-->故事活動運用文學網(wǎng)絡活動模式,就是要遵循新大綱的理念,結合故事作品本身的豐富性,充分發(fā)揮幼兒園故事活動多元價值,摒棄其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傳授文學作品的活動模式,以幼兒為主體,創(chuàng)造和諧良好的故事教...
-->對嬰幼兒來說,語言是他們學習的對象,同時又是他們認知和交往的工具。兒童依靠著語言擴展自己生活的天地,進行認知活動,學習前人的經驗,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愿望,與他人進行交往。語言是一種重要的心智...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