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家長言行影響孩子個性

發(fā)布時間:2021-09-28

幼兒園家長工作。

俗話說,做什么事都要有計劃和準備。在幼兒園教師的生活工作中,時常需要提前準備資料作為參考。資料的意義非常的廣泛,可以指需要查到某樣東西所需要的素材。有了資料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所以,你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幼師資料內(nèi)容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家長言行影響孩子個性”,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導讀:一些家長覺得,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其實不然。人的性格中除了氣質(zhì)與遺傳有關(guān)外,絕大部分都是后天形成的,而其基礎(chǔ)部分是在幼年時期奠定的。

父母的言行影響孩子的性格

孩子在適應家庭環(huán)境的過程中,常以父母為最直接的模仿對象,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式和性格特征。嬰幼兒對父母的態(tài)度特別敏感,父母的言行舉止足以影響孩子的情緒、意志和行為,久而久之化為孩子的性格,所以,父母要保持常態(tài)的、穩(wěn)定的情緒。

父母對孩子愛意的表達方式也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對小嬰兒的愛可以外露,使他感受到父母的疼愛和保護。對兩三歲的孩子則應愛意不外露,對他既平等嚴肅,又呵護有加,這樣孩子才能快樂、自信、開朗,而且獨立性強。

和睦的家庭有助于孩子形成開朗的性格

研究表明,在民主、和睦、文明的家庭環(huán)境里,孩子會情緒穩(wěn)定、性格開朗、感情豐富、自信心強。所以,父母要首先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有安全感的家庭氛圍。

其次,要滿足孩子的歸屬感,使孩子感到被愛、被尊重,不要盲目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孩子的活動,要保留孩子合理要求的選擇權(quán)。

讓孩子多和同齡人交往

如果說,父母是孩子性格的第一位影響者,同齡小伙伴則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學會為人處事的最好老師。當孩子在社交中表現(xiàn)得合群時,家長要及時鼓勵、強化。

對于性格偏內(nèi)向的孩子,家長應鼓勵他們“走出去”,多到同齡小朋友家里做客。也可以為孩子“請進來”,邀請孩子的小伙伴到家里來玩。孩子嘗到當小主人的滋味,一般都會興奮、喜悅,忙里忙外地招呼自己的小客人,這樣不知不覺中他們就增強了自信心,塑造了開朗的性格。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編輯推薦

家長錯誤心態(tài)影響孩子心靈發(fā)育


導讀:孩子年齡小,身心都比較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家長都愛孩子,可是在愛的過程中千萬不能有錯誤的心態(tài),否則將會影響到孩子的發(fā)育。

心態(tài),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居然也會毒害寶寶的心靈,這樣的提法是不是太玄乎了呢?實際上,這一點都不玄乎,寶寶的很多“問題”本質(zhì)上都不是他自身的問題,而是父母心態(tài)的問題。那么父母的心態(tài)怎樣毒害寶寶的心靈,又該如何避免父母的心態(tài)對寶寶產(chǎn)生不良影響呢?

勛勛媽的不如意事來自何方?

第一次見到2歲半的勛勛,我立刻就喜歡上這個虎頭虎腦,非常活躍的小家伙了。不過勛勛媽很快就開始向我訴苦,羅列了勛勛的許多“問題”,諸如,勛勛坐不住,不像別的小朋友能安靜地看會兒書,看書的時候,他總是拿起他喜歡的某一本書,隨便翻兩下,也不聽媽媽講,立刻就去拿另外一本書;玩別的玩具也是一樣,三分鐘熱度,沒有專心致志的時候;勛勛不聽話,你要他干什么,他偏偏跟你對著干,一點都不像別的小孩,乖乖巧巧,惹人喜愛;勛勛不愛學習,教他認個123,半個月過去了,他還沒記??;聽說聽音樂對孩子的發(fā)展有好處,勛勛媽給他買了不少的CD,但是只要媽媽一放CD,勛勛就跑來跑去,根本就不認真聽,不像別的小朋友,一邊聽音樂,一邊擺動著身子跳舞,或者顯出很認真很陶醉的摸樣;勛勛沒禮貌,見了人也不打招呼,媽媽提醒他,他還經(jīng)常梗著小脖子故意來上一句“不叫!就不叫!”……

在勛勛媽的眼里,勛勛實在是問題多多,這方面不如別的小朋友,那方面也不如別的小朋友。勛勛媽總想去消除勛勛的這些“問題”,但是,她又總有一種無能為力的感覺。更令勛勛媽煩惱的是,在媽媽的努力下,勛勛的問題不但沒有被解決,相反,很多的問題似乎還越來越嚴重了。

父母心態(tài)如何毒害寶寶心靈?

為什么勛勛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反而越來越嚴重呢?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勛勛媽自身的心態(tài)出現(xiàn)了問題。類似勛勛媽這樣,父母的心態(tài)會以不同的方式對寶寶產(chǎn)生影響,甚至嚴重的還會影響到寶寶心理的健康成長。這種影響可能會以許多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最常見的有如下幾種:

1。妨礙寶寶自我價值感的形成

有的父母對寶寶的期望值太高,總是希望寶寶十全十美,這類父母就會更多地看到寶寶的問題,而較少看到他的優(yōu)點,也因為如此,他們常常會否定寶寶許多好的方面,讓他覺得自己在很多方面都不行,進而妨礙寶寶自我價值感的形成,讓他變得比較自卑。

2。剝奪寶寶愉悅的心理體驗

不少父母不了解寶寶心智成長的特點,總喜歡以成人的眼光來衡量寶寶的行為,結(jié)果就會給寶寶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比如他們可能不了解寶寶在某些階段會有一些特別的心理需求,像好動,看書、玩玩具三分鐘熱度,這都是學齡前兒童非常常見的行為,并不是什么問題。但是,如果我們總是把它當成一個問題,給寶寶施加壓力,寶寶就無法從這些活動中獲得愉悅的心理體驗,他就會厭倦這些活動,甚至再也不愿意接觸這些活動了。

3。無意間給寶寶不良的心理暗示

不少父母總是當著別人的面,很苦惱地描述寶寶的“問題”,給他貼上一些不好的標簽,諸如“不聽話”、“沒禮貌”、“不愛學習”等等。父母貼標簽的出發(fā)點有時候是好的,比如為了讓寶寶明白這樣的行為并不好,也有的時候,父母貼標簽只是為了化解自己的尷尬,說給在場的他人聽。比如寶寶不跟見到的熟人打招呼,父母可能就會來上一句:“又沒禮貌了吧!快叫阿姨!”這話既說給寶寶聽,也說給對方聽。說給寶寶聽,是希望他改變,變得有禮貌,說給別人聽,是指父母說這話的時候,其內(nèi)心可能還在打著另外一個小九九——你看看,不是我不管教孩子,而是這小家伙不聽話吧。

父母給寶寶貼標簽的原因可能還會有很多,總之,不管出于什么樣的原因,給他貼這些標簽不僅不會幫助寶寶改變,相反,還會帶給他一些不良的心理暗示,讓他認為自己就是個“不聽話”、“沒禮貌”、“不愛學習”的孩子,在這種心理暗示作用下,寶寶會認同父母的這些看法,并且讓自己的行為更加符合父母給他貼上的標簽。因此,貼標簽只會讓寶寶朝著相反的方向越走越遠。

4。將自身情緒與感受投射到寶寶身上

一個人的心態(tài)跟他小時候的經(jīng)歷密切相關(guān),也與他所處的環(huán)境有關(guān)。小時候經(jīng)歷的一切會存留在一個人的潛意識中,帶給他無形的影響,當他在未來的生活中遭遇類似的事件的時候,他小時候的那些記憶就會復蘇,不過這種復蘇可能會以一種本人不知情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于是這個人在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就會莫名其妙地將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一些情緒與感受投射到他人的身上。比如,一個小時候常常被父母斥責甚至體罰的人,他的心態(tài)跟那些小時候生活在充滿溫情的家庭的人不一樣,即便他在準備當父母的時候山盟海誓地表示絕不讓寶寶經(jīng)受他曾經(jīng)受過的那些傷害,他也會在某些場合不由自主地以同樣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寶寶。實際上,他試圖發(fā)泄的是他曾經(jīng)壓抑在內(nèi)心的憤怒,而不是真的要那么“狠心”地對待自己的寶寶,所以發(fā)泄過后,他往往會因為自己的行為給寶寶帶來傷害而后悔不已。

5。讓寶寶承繼自己兒時未了的心愿

不管是誰,在他一生中總會有某些覺得比較遺憾的事情。當有了寶寶之后,這些憾事就會尤其鮮明地重新浮現(xiàn)在腦海,于是,不少父母就會期望自己的下一代不要再有這樣的遺憾,就會很急切地想要通過寶寶來彌補自己曾經(jīng)的缺憾。比如,有的父母小時候特別喜歡樂器,但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有機會接觸,他們就可能非常迫切地想要自己的寶寶愛上某個樂器,父母這種十分迫切的心情自然就會給寶寶帶來不必要的壓力。

如何避免寶寶誤中父母心態(tài)的毒?

父母的心態(tài)是個無形的東西,很少有人去關(guān)注它們可能給寶寶帶來的不良影響。實際上,父母的心態(tài)對寶寶產(chǎn)生的影響有時候可能會比別的事情對他產(chǎn)生的影響要嚴重得多。要避免寶寶中父母那些不良心態(tài)的毒,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努力:

1。學會等待寶寶自我成長

寶寶的自我成長有他自己的進程表,即便年齡差不多的寶寶,他們之間各種能力的發(fā)展也是有快慢之分的。如果總是拿自家寶寶的短處去跟別家寶寶的長處攀比,父母的心態(tài)就永遠無法平衡。因此,多看到自家寶寶的長處,學會等待他自我成長,相信他在某方面的能力會在不久的將來趕上周圍的小伙伴,甚至超過周圍的小伙伴,相信他的某些問題只是階段性的,隨著他年齡的增長,這些問題都會消失,或者如果我們平和地看待這些問題,給他一些必要的引導,他的這些問題也會慢慢地淡化,我們的內(nèi)心就輕松多了。而且,事實上,我們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令我們煩惱的那些問題也確實會隨著我們心態(tài)的改變而逐漸消亡。

2。學會站在寶寶的角度來思考

寶寶的感受不是我們的感受,他們的感受有時候與我們自身的感受甚至可能大相徑庭。舉個常見的事例——很多父母一看到寶寶跟人打架,心里頭就七上八下沒法平靜了。如果寶寶是主動攻擊并且常常占上風的那一方,父母一方面可能因為寶寶不會吃虧竊喜,另一方面就會因為寶寶富于攻擊性而擔憂。如果寶寶總是被欺負的一方,父母一樣犯愁,常常會不由自主地慨嘆:哎呀,寶寶這么窩囊,長大了不就沒法立足社會了嗎?要不要教他打回去呢?當寶寶長到足夠大,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都不再是問題。

實際上,我們經(jīng)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兩個寶寶剛剛還在因為打架涕淚橫飛呢,要不了兩分鐘,兩小家伙就已經(jīng)掛著淚花親密無間玩到一起去了。打架實際上更多的是他們學會社會交往,甚至是游戲的一個組成部分,所謂的“欺負”、“受欺負”、“窩囊”,那更多的只是父母本身的感受,而不是孩子的感受。一個經(jīng)常欺負人的寶寶,也許某一天會被別的寶寶欺負,同樣的,一個總是受人欺負的寶寶,也許某一天突然就會變成欺負人的一方。寶寶的角色常常會發(fā)生轉(zhuǎn)換,因為他們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學會社會交往的最佳模式的。如果能更多地站在寶寶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寶寶的很多所謂的問題其實根本就不是問題,只要保證他們的安全,其他事情我們都可以更多地放手讓他自己去處理。

3。努力修行改變自身心態(tài)

人生很多的經(jīng)歷,如果回過頭來看,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那些所謂的好的經(jīng)歷未必真的很好,而那些曾經(jīng)令你痛苦不堪的經(jīng)歷卻往往能為你的發(fā)展提供非常大的幫助。試著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周圍的一切事物,也包括看待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些表現(xiàn),努力從中找到令我們欣慰的成分,多看一些心靈修養(yǎng)的書籍,多和一些心態(tài)比較好的朋友接觸,我們的心態(tài)就會隨之改變。如果父母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一切,寶寶也會因此受到影響,變得積極樂觀,在各方面都獲得快速的成長,在父母言傳身教的影響下練就非常好的心態(tài),他的未來毫無疑問也會變得更加美好。

4。引導寶寶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

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因為各方面能力有限,他很容易產(chǎn)生挫敗感。這時候,我們沒有必要非要強求他變得堅強而故意給他施加壓力,這樣的壓力或許就會把他幼小的心靈給壓垮了。當然這并不是說我們就不需要對寶寶進行挫折教育了,相反,挫折教育是從小就可以進行的,只是挫折教育的重心不是讓寶寶經(jīng)受挫折,而是引導他從挫折中找到幫助他成長的力量,學會更好地去面對挫折。

比如寶寶剛剛學會搭積木的時候,他可能搭兩三塊就倒了。看到辛辛苦苦搭好的“高樓”倒塌,他或許會因為無法排遣內(nèi)心的挫敗感而哭鬧,甚至放棄搭積木。這時候,如果我們硬要鍛煉他的抗挫折能力,逼著他繼續(xù)堅持,肯定不會有什么好效果。但是如果我們轉(zhuǎn)換一種方式,或許我們就可以達到目的了:“咳,好不容易搭好的‘大高樓’倒了,真是太可惜了。你聽聽,積木倒下去的聲音多好玩??!來,我們再搭一次,聽聽積木倒塌的聲音吧!嘩啦,倒了!這次我們小心點,搭更高一些,聽聽高樓倒塌的聲音好不好?”如此一來,寶寶就會從這項活動中尋找到積極的一面,并且以快樂的情緒繼續(xù)對抗那些倒塌的積木——倒了沒關(guān)系,我可以重新再來。長此以往,他將來也就能學會以同樣的方式不屈不饒地去對抗其他的挫折了。

如何應對孩子的反抗言行?


導讀:孩子有自己生長和發(fā)育的規(guī)律,如果確實發(fā)生問題,也不能任由問題的發(fā)展。你可以尋求醫(yī)生和專業(yè)人士幫助。易怒、情緒低落都是孩子不可避免出現(xiàn)的一種狀態(tài),但是如果長時間處于這種狀態(tài)就不是正?,F(xiàn)象了。也許,你應該帶他去看看醫(yī)生,查看是不是因為健康的原因?qū)е滤闯5淖兓?/p>

怎么辦?作為媽媽,面對一個尖叫著說“不”的孩子,你該怎么辦?其實,你只要記住,每個孩子都會經(jīng)歷這個階段,這樣你心里會好受些,能比較坦然地面對乖孩子的變“壞”。兩歲是個轉(zhuǎn)折點,許多孩子在這個時候開始反抗大人的安排,想按照自己的方法做事情,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行為。學會說“不”是孩子成長的標志。孩子唯唯諾諾、百依百順并不是好現(xiàn)象,長大以后他可能會成為“問題”少年,用制造麻煩代替說“不”。

為什么孩子會產(chǎn)生反抗心理

兩歲左右的孩子開始學習思考問題,開始形成自己看待事物的觀點,他們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情。這個時候,身體和動作的發(fā)育使他們可以通過動作表示反抗,抵制自己不喜歡的東西。雖然獨立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一步,但父母不要忘記,兩歲左右的孩子還太小,不知道行為的后果,不能預見可能發(fā)生的危險。父母除了要保護好孩子的安全外,還要教他們學習考慮他人的感受,有重要的事情要和父母商量。

什么樣的表現(xiàn)是“正?!钡?/p>

孩子的抵觸行為有很多種表現(xiàn),在孩子獨立的過程中,你會遇到以下種種事情:

拒絕父母的要求;

與父母對著干;

不理睬父母;

不要父母摟抱,不和父母親熱;

不呆在父母身邊,從父母身邊跑開。

從孩子一歲開始,這些事情就時有發(fā)生,在兩歲左右更加頻繁和激烈。其實有時候孩子不是有意識和父母對著干。由于語言功能沒有發(fā)育完善,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父母的意思,因此不能完全執(zhí)行父母的意思。而且,他們還沒有足夠的詞匯表達自己的感情和需要,在父母的感覺里,孩子是和他們過不去,對著干。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變得合作,3-5歲的孩子記憶力增加,思維能力增強,他們通過傾聽和使用語言來學習更多的東西,也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為孩子提供幫助

父母一定要記住:反抗行為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jīng)階段。你可以試試以下的方法,幫助孩子和自己度過孩子的反抗期。

情緒緊張的孩子更容易產(chǎn)生反抗心理。在孩子疲憊和饑餓的時候,不要教他學習新東西或者強迫他做任何事情,讓他有更多的休息,或者吃一些平常喜歡的零食,有助于緩解緊張的情緒。周圍環(huán)境的變換也會讓孩子緊張,反抗心理加重。比如,家里換了新保姆,這個時候就不要讓孩子再去幼兒園,讓他慢慢地適應環(huán)境的改變。如果孩子開始表現(xiàn)得煩躁不安,可以給他一個新玩具或者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孩子生病的時候通常情緒很低落,容易和父母對著干,父母要理解孩子轉(zhuǎn)變的脾氣,在他生病的時候不妨多縱容他一些。

保護孩子和他人的安全。孩子的危險意識不強,有些行為可能會產(chǎn)生危險,父母應該立即制止他的危險行為。而且制止孩子的行為之后,你要好好地和孩子溝通,讓他了解自己行為的后果。比如說,孩子在大街上跑得非常高興,但可能被車子撞倒。你要告訴他:“媽媽不能讓你在大街上跑,因為這里車子很多,如果被車子撞到,會受傷,非常疼?!?/p>

采用適當?shù)姆椒?,讓孩子學會與他人合作。“把書拿給我,好嗎?”和“把書拿給我!”詢問與命令產(chǎn)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還有,告訴孩子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例如你想要孩子小心一點,你可以說“輕輕地拿起那個杯子”,不要說“不要把杯子打壞!”

如果不想引起孩子的抵觸,父母提的要求就要合理。對小孩子來說,讓他跟小朋友交換玩具比讓他無償?shù)匕炎约旱耐婢呓o小朋友更容易。讓孩子用語言表達要求,但不能縱容他的不良習慣。如果你遇到孩子在超市里大吵大鬧地要蛋糕,不要因為周圍人的目光讓他得逞。你可以把他帶出來,用平靜的語言告訴他,“因為你的表現(xiàn)很差,所以媽媽不能給你買蛋糕。如果你想吃蛋糕應該對媽媽說?!甭睾⒆泳蛯W會表達自己的意思,而不是吵鬧、反抗。

做孩子的榜樣。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也是孩子的偶像。父母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因此父母要控制自己的行為,不要讓抵觸情緒控制自己,特別是在孩子面前。

除此之外,如果孩子確實毫無原因地產(chǎn)生抵抗行為,不要因為心急而發(fā)怒,要控制自己的情緒,然后分析孩子情緒變化的原因。這樣做對孩子、對你自己都是很好的選擇。

如果確實有問題怎么辦

孩子有自己生長和發(fā)育的規(guī)律,如果確實發(fā)生問題,也不能任由問題的發(fā)展。你可以尋求醫(yī)生和專業(yè)人士幫助。易怒、情緒低落都是孩子不可避免出現(xiàn)的一種狀態(tài),但是如果長時間處于這種狀態(tài)就不是正常現(xiàn)象了。也許,你應該帶他去看看醫(yī)生,查看是不是因為健康的原因?qū)е滤闯5淖兓?/p>

對孩子有影響的幾點:家長的注意


日前,德國一項民意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令人最害怕的聲音”竟是嬰兒的啼哭聲。上?,F(xiàn)在大部分家庭只生一個孩子,他們舍得讓孩子大聲啼哭而放手不管嗎?事實是,申城不少醫(yī)院經(jīng)常接到因過度哭泣而來就診的嬰兒。這其中,除了嬰兒本身潛在的原因外,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年輕父母養(yǎng)育不當造成的。

前不久在上海舉行的2007中德心理治療大會上,中國和德國的心理學家不約而同提出:年輕而沒有經(jīng)驗的父母對嬰兒的養(yǎng)育失誤,容易造成孩子成年后的人際交往障礙,嚴重的會導致社交恐怖癥。

母親抑郁嬰兒對人沒興趣

中德心理治療大會上,德國心理學教授Thiel-Bonney研究發(fā)現(xiàn),從1999年到2006年,德國寶寶嬰兒期的“調(diào)節(jié)障礙”中,過度哭泣占47.4%,沒有得到良好照顧和治療者,長大后相當一部分出現(xiàn)了比較嚴重的焦慮問題。

Thiel-Bonney教授用錄像展示了一位年輕的德國母親和她兒子的互動場面。整整半個小時,5個月大的男嬰只瞟了母親一眼,而這位年輕母親或者愣愣地看著東張西望的兒子,或者淡淡地說“你終于不哭了”,或者左顧右盼———她不懂如何與自己可愛的寶寶交流。嬰兒天生有注視人臉的愿望和能力,這對母子之間的溝通渠道卻中斷了。原來,這位母親有強烈的產(chǎn)后抑郁情緒,對孩子的哭泣十分厭煩,拒絕照顧他,喪失母愛的嬰兒漸漸壓抑自己的需要,對人也越來越?jīng)]有興趣。

專家表示,這樣的嬰兒如果不及時治療,長大后必然出現(xiàn)嚴重的人格問題,甚至可能患上社交恐怖癥。

母乳喂養(yǎng)寶寶更有安全感

如今時尚的新媽媽們每天做運動,身材恢復得很好,但運動內(nèi)容不包括“抱寶寶”,所以寶寶們似乎更喜歡和保姆玩。

上海師范大學心理系教授張志剛認為:嬰兒吸吮母乳,不僅從母親那里獲得生理營養(yǎng),而且也在心理上獲取愛的養(yǎng)料———更有安全感。產(chǎn)婦如果不是因為生理問題無法提供乳汁,就應該盡到母親的天職。Thiel-Bonney教授也推崇母乳喂養(yǎng),她表示,如果不得不人工喂養(yǎng),那在喂奶粉的時候也要把寶寶摟在懷里,輕聲細語地安撫,讓寶寶體會到父母的愛。

嬰兒期沒有得到足夠關(guān)愛,成人以后可能出現(xiàn)的人格問題包括:很難接受他人的親近,無法信任和接納他人,很難接受愛和給予愛,害怕和無法形成親密的人際關(guān)系。

忽冷忽熱寶寶易焦慮成習

張志剛教授表示,嬰幼兒時期媽媽爸爸撫育孩子的方式會影響著孩子成年以后的人際模式。

一些年輕父母養(yǎng)育孩子沒有經(jīng)驗,有時怨恨寶寶,或疏遠寶寶,有時又覺得對不住寶寶,又是摟又是親。結(jié)果,因為對寶寶忽冷忽熱,態(tài)度無常,弄得寶寶搞不清楚媽媽爸爸會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回應其身心需要,這就容易使小寶寶焦慮成習,導致孩子將來發(fā)展出矛盾焦慮型的人際模式。Thiel-Bonney教授也發(fā)現(xiàn),有的父母只關(guān)注自己的偏好,卻沒有估計寶寶的需要,其實“在對的時間給寶寶對的刺激”才是最好的。如果寶寶餓了,你卻要拍他睡覺;或者寶寶想玩耍了,你卻硬要給他吃東西,孩子就會反感焦慮。

另外有些年輕父母,尤其是年輕媽媽,因為忙于工作而疏忽了陪伴寶寶,這樣的嬰兒起初可能會哭鬧著要求獲得母愛,但因為得不到,漸漸他們就學會了壓抑愛的需要,就容易變得比較孤獨、內(nèi)向,易缺乏人際交往能力與給予愛和接受愛的能力,這就是回避型的模式。這樣的人可能因為壓抑自己對愛的需要,一生中都有可能找不到一段屬于自己的高質(zhì)量的浪漫愛情。

張教授表示,前面兩種是比較常見的錯誤育兒方式,而安全型的育兒方式是隨時滿足嬰兒身心與情感的需要。這樣孩子才會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是被人喜歡的,長大以后,他們更容易建立人際信任,交往能力也更強。

“個性孩子”的教育


案例一:因為班內(nèi)見習的老師比較多,孩子們感覺好奇,所以盛飯時,總是個別幼兒大聲說話。避免危險事故的發(fā)生老師耐心勸說,但是,有一位幼兒故意躺在地上大叫。

案例二:老師上課的時候,老師在前面講,個別幼兒在下面大聲講話,故意做出令小朋友好笑的樣子,等其他幼兒哈哈大笑,他就高興了,變得扭屁股或擠眉弄眼,老師的課堂秩序變得混亂不堪。

案例三:實習的老師在后面做玩教具,個別的孩子隨便下座位去拽老師的頭發(fā),目的是引起實習老師的注意或讓她們抱一抱。

案例四:區(qū)域活動收拾東西的時候,總是看見幾個“個別”孩子將積木或手工紙故意往地上扔,有時還踩一下,覺得很好玩。

從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個別表現(xiàn)比較隨性、頑皮,凡是反映較強的孩子特別喜歡吸引別人的注意,如果不行、不順就會大吵大鬧,常引得老師著急生氣。

班內(nèi)因為有了這樣幾位個性孩子的存在,班級秩序有些亂。該怎樣教育和引導這些孩子呢?我改變了以往的急噪、焦慮,而以平靜、平和的態(tài)度來對待、解決。

1、調(diào)整心態(tài),不與其正面交鋒。在孩子情緒激烈的情況下,我先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平靜的心態(tài)解決事情,以免事情的進一步激化,然后尋找時機,主動地與他交流,分析原因,引導他尋求解決事情的辦法,使孩子這種強烈的情緒得以緩解。

2、積極與家長交流,取得理解和配合。針對孩子的情況及時和家長聯(lián)系,與其交流,傳授正確的指導方法,步伐一致來對待孩子的情緒反應,慢慢緩解情緒反應的強度。

3、循序漸進,適時強化。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們需要循序漸進,等到他對待事情情緒有所改觀時,我們就及時給予認同,鼓勵和表揚,讓他們意識到進步后的“益處”,增強自信,從而漸漸使情緒反映強度降低。

孩子個性與情緒有關(guān)


導讀:愉快的情緒無疑對孩子的健康和個性的發(fā)展十分有利,所以家長要學習從各方面入手,培養(yǎng)孩子愉快的情緒。

情緒與一個人的需要聯(lián)系在一起,需要滿足了,會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反之,往往產(chǎn)生消極的情緒。但孩子的情緒是不穩(wěn)定的、容易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而改變。

愉快的情緒無疑對孩子的健康和個性的發(fā)展十分有利,那么培養(yǎng)孩子愉快的情緒,父母可從哪些方面入手?

1、為孩子提供一個愉快、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父母或其他教養(yǎng)者的情緒愉快穩(wěn)定,在日常生活中會感染孩子,孩子的情緒也會處于愉快的狀態(tài)。父母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給予所需要的愛,這種愛既能培養(yǎng)孩子的愉快情緒,也是人格建構(gòu)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父母若按照成人的是非判斷標準來要求孩子,必然會對孩子限制過多,這是不利于孩子愉快情緒培養(yǎng)的。

2、滿足孩子合理的要求。這樣會促進孩子保持愉快的情緒。對孩子百依百順,盲目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或者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均以冷漠對待,都不利于孩子合理情緒的培養(yǎng)。

3、幫助孩子釋放不愉快的情緒。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完全避免不愉快情緒產(chǎn)生,也是沒有必要的,關(guān)鍵是要幫助孩子通過適當?shù)耐緩絹磲尫潘?。大多?shù)孩子在與小伙伴玩時會感到愉快和歡樂,因此父母就可以多為孩子創(chuàng)造這樣的機會,幫助孩子釋放不愉快情緒的時候,也可設法轉(zhuǎn)移孩子不愉快的情緒,避免長時間持續(xù)這種情緒。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家長言行影響孩子個性》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師資料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家長工作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 家長言語失誤影響幼兒心理 專家認為,父母的在教育孩子時的語言對孩子產(chǎn)生著深刻的影響。失誤的、不恰當?shù)恼Z言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這些語言主要是指: 一是對幼兒講專橫話。有的父母不懂得教育規(guī)律和幼兒心理特點,只知嚴厲斥責。父母專橫...
    2022-03-21 閱讀全文
  • 父母言行影響孩子性格 導讀:嬰幼兒對父母的態(tài)度特別敏感,父母的言行舉止足以影響孩子的情緒、意志和行為,久而久之化為孩子的性格,所以,父母要保持常態(tài)的、穩(wěn)定的情緒。 一些家長覺得,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其實不然。人的性格中除了...
    2021-08-16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教師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 教師的言行作為一種特有的教育性現(xiàn)象,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為了讓幼兒能健康的成長,教師應該加強對自己言行的管理,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在我們努力創(chuàng)建屬于自己的園本品牌的同時,教育的理念...
    2021-05-18 閱讀全文
  • 父母言行影響之“不良暗示” 小明媽媽告訴心理醫(yī)生:“我在生小明的時候不太順利,醫(yī)生不僅給他吸了氧,還告訴我孩子以后可能會出現(xiàn)智力問題。他今年九歲了,和一般的孩子不太一樣,先天不足,腦子不正常,學習上有困難,成績位于班里的后十名。...
    2021-04-09 閱讀全文
  • 育兒心得:父母的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 育兒心得:父母的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 我之所以能在這里談談自己對家庭教育的心得,是因為我是一個11歲孩子的母親,我不但愛自己的小孩,也愛大街上每一個孩子。我女兒活潑開朗,待人有禮,成績中上,能獨立照顧...
    2020-11-26 閱讀全文

專家認為,父母的在教育孩子時的語言對孩子產(chǎn)生著深刻的影響。失誤的、不恰當?shù)恼Z言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這些語言主要是指: 一是對幼兒講專橫話。有的父母不懂得教育規(guī)律和幼兒心理特點,只知嚴厲斥責。父母專橫...

2022-03-21 閱讀全文

導讀:嬰幼兒對父母的態(tài)度特別敏感,父母的言行舉止足以影響孩子的情緒、意志和行為,久而久之化為孩子的性格,所以,父母要保持常態(tài)的、穩(wěn)定的情緒。 一些家長覺得,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其實不然。人的性格中除了...

2021-08-16 閱讀全文

教師的言行作為一種特有的教育性現(xiàn)象,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為了讓幼兒能健康的成長,教師應該加強對自己言行的管理,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在我們努力創(chuàng)建屬于自己的園本品牌的同時,教育的理念...

2021-05-18 閱讀全文

小明媽媽告訴心理醫(yī)生:“我在生小明的時候不太順利,醫(yī)生不僅給他吸了氧,還告訴我孩子以后可能會出現(xiàn)智力問題。他今年九歲了,和一般的孩子不太一樣,先天不足,腦子不正常,學習上有困難,成績位于班里的后十名。...

2021-04-09 閱讀全文

育兒心得:父母的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 我之所以能在這里談談自己對家庭教育的心得,是因為我是一個11歲孩子的母親,我不但愛自己的小孩,也愛大街上每一個孩子。我女兒活潑開朗,待人有禮,成績中上,能獨立照顧...

2020-11-2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