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有好奇心的孩子如何培養(yǎng)。
我們的教育是與孩子做朋友,鼓勵學習鼓勵思考!教師應當定期開家長會,進行溝通協(xié)商,以正確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在成長的天空里展翅高飛。那么,教師可以在哪些方面與家長配合教育孩子呢?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對怕羞孩子進行心理調(diào)適》,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在生活中,經(jīng)??梢砸姷揭恍┖芘滦叩暮⒆樱@些孩子不敢在人多的場合發(fā)言、講話、朗讀、表演,在大庭廣眾中活動時臉紅心跳,碰到陌生人局促不安、手足無措,只喜歡在小圈子里活動,只愿意同熟人接觸,總想把自己封閉起來。可是,現(xiàn)代社會是開放的社會,人際交往愈來愈廣泛、頻繁。顯然,怕羞的孩子不容易適應社會生活,家長應當注意幫助孩子克服怕羞心理。
怕羞又稱羞怯,在心理學上被認為是一種逃避行為。怕羞心理產(chǎn)生的原因,除了與個人的氣質(zhì)特點有關外,主要是環(huán)境和教育的影響和作用。有位心理學家指出,有成績時得不到獎勵和無成績時受到懲罰的孩子是最怕羞的,這說明教育對怕羞心理的形成有作用。另一位心理學家指出,如果孩子的父母開朗、善交際,并且經(jīng)常在人多的場合露面,那他們的孩子則較少怕羞,往往也愿意與人交往,這表明家庭和環(huán)境對怕羞心理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響。既然環(huán)境和教育是形成孩子怕羞心理的主要原因,所以,幫助孩子克服怕羞心理,也要著重從改變環(huán)境和教育方法上入手。
1.要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怕羞的孩子最大的心理問題是自信心不足,往往過分注意自己的缺點。因此,家長應當教育孩子,千萬不要為自己的短處,缺點而緊張,而要多想到自己的長處,相信自己不比別人差,相信自己是一個受人重視,對社會有用的人。培養(yǎng)起來自信心,孩子就敢于在眾人面前表現(xiàn)自己,并且會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2.告訴孩子不要害怕別人的議論。仔細分析那些怕在大庭廣眾前講話,羞于同人打交道的孩子怕羞的原因,不難發(fā)現(xiàn),他們怕的是會得到別人否定性的評價。而且,往往越怕越羞,越羞越怕,形成惡性循環(huán)。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受到別人的評論是正常的,每個人都要受到別人的議論,“哪個人后無人說”,不必過分看重。家長還可以向孩子指出一些新聞人物,雖然他們常常得到別人的批評和否定,可是他們照常出頭露面,并不為批評影響情緒。另外,家長還應教育孩子,應當把否定性的評價作為激勵自己更加努力的動力,推動自己前進。比如,美國總統(tǒng)林肯年輕時演說曾被人轟下臺去,但他并不氣餒,發(fā)奮努力,終于成為演說家。
3.對孩子進行心理調(diào)適。家長可以讓孩子先在熟人的范圍內(nèi)多活動、多發(fā)言,然后在熟人多、生人少的范周里練習,再發(fā)展到生人多、熟人少的場合里活動,循序漸進,逐步增加對羞怯的心理抵抗力。另外,家長還應當注意,每當帶孩子去一個新場合活動時,事先要充分準備,有備無患。這樣,孩子取得成功后就可以增強信心,提高鍛煉勇氣的自覺性,逐漸消除怕羞怯心理。
4.教給孩子在感到怕羞時進行自我暗示,家長可以告訴孩子,當?shù)搅四吧鷪龊闲那榫o張時,可以自己對自己說:“沒事,這些人和熟人一樣,都很喜歡我”,或者“這些人是向我學習來的,他們同小孩差不多,是些大孩子”等等;暗示自己鎮(zhèn)靜。把生人當作熟人,小孩怕羞的心理就能減少大半。有位心理學家認為“怕羞者當他在陌生場合講出第一句勇敢的言語后,隨之而來的將不是新的羞怯,而很可能是順理成章的語句?!庇米晕野凳緛硗黄浦v話、交際開頭時的阻力,是克服羞怯心理的一種有效方法。
5.幫助孩子分析別人的活動。家長可以同孩子一起參加一些同齡孩子的活動,事后同孩子一起分析那些開朗、大方、惹人喜愛的孩子的活動,向孩子指出,那些孩子的能力、水平和你差不多,他們也有失誤,但他們照樣使人喜歡,你如果也那樣活動,同樣會得到人們的喜歡,沒有理由,沒有必要怕羞,使孩子逐漸明白怕羞是一種沒有必要、毫無意義的負擔,應當及早把它拋掉。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讓孩子接受“逆境鍛煉”,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力量、耐力、速度、靈敏、協(xié)調(diào)、柔韌等身體素質(zhì),以及社會適應能力和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在困難面前冷靜地動腦筋想辦法的習慣。人生的旅途上是不會一帆風順的,挫折和苦難是促進幼兒成長的催化劑,因此,老師和家長應該,從小有意識地對幼兒進行“逆境鍛煉”,即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對幼兒進行磨練意志品質(zhì)的鍛煉,讓幼兒堅強勇敢,沉著冷靜,遇事便能迅速找到克服困難的辦法。接受“逆境鍛煉”也應該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一門“必修課”。如何上好這門“必修課”呢?我們認為有以下幾個做法:
一、利用現(xiàn)實生活,提高獨立生活能力
進行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孩子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具有獨立生存的能力,能獨立面對挫折較好地解決問題。美國人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借鑒,美國的教育專家認為,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處事能力和抗挫能力,父母具有重要作用。美國的孩子從小就單獨居住自己的房間,自己活動,鍛煉獨立生活能力。所以中國幼兒應該從3歲開始,家長必須要求幼兒晚上獨立睡眠,要求幼兒自己吃飯、入廁、穿衣服、整理床鋪、收拾玩具;同時、家長和老師孩子的要求要一致,教養(yǎng)態(tài)度也應一致,每天進行反復練習,反復提示,嚴格要求。同時還可以讓幼兒在很小的時候分擔家務,例如打掃房間、替父母買東西等。在這些過程中他們常常會遇到困難挫折,父母便要求他們獨立解決問題,在排除這些自然挫折的過程中,使他們進一步地成熟起來,提高了獨立處事的能力。
二、有意設計障礙,培養(yǎng)抗挫能力
人生中遇到困難,挫折是經(jīng)常會發(fā)生的事情,可為什么還要有意地制造困難呢?因為在成長的道路上孩子總是難免要遇到苦難、阻礙的,如果孩子平時走慣平坦路、聽慣順耳話、做慣順心事,那么一旦他們遇到困難,就會不習慣,從而從束無策,情緒緊張,容易導致失敗。所以老師、家長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中有意地給孩子設置些障礙,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更好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設置障礙時,要注意挫折教育具有預防性和針對性,有目的的組織障礙性活動。同時,老師家長還要注意幼兒的年齡特點,設置障礙的困難程度須是幼兒通過努力能夠克服的。例如,孩子拿不到他想要的物品,老師家長不要馬上拿給他,而要讓孩子動腦筋,怎樣才能拿到物品??傊?,老師和家長在日常生活和孩子的游戲中,有意地設置困難障礙,不能光是挖空心思地滿足他們的要求,而應學習日本、朝鮮、法國家長們千方百計地對孩子進行“吃苦教育”的精神:帶孩子登山、野營、讓孩子自己動手撿柴火、備食科、定期讓孩子到艱苦的地方生活,鍛煉生活自理獨立的本領,培養(yǎng)挑戰(zhàn)困難與挫折的堅強意志和抗挫能力。
三、鼓勵克服困難,培養(yǎng)抗挫勇氣
有的孩子在逆境中易產(chǎn)生消極反應,往往會垂頭喪氣,采取退避的方式。要改變這種現(xiàn)象,就必須在孩子遇到困難時,教育孩子要采取正確的態(tài)度,勇敢面對,向困難發(fā)起挑戰(zhàn)。例如,當孩子登山怕高、怕摔跤時,我們就應該鼓勵孩子說:別怕,你行的!摔一跤算什么?”“你真勇敢!”許多小女孩害怕走平衡木、害怕游泳,這時,我們就應該鼓勵孩子說:“別怕,你準行!”孩子走路不好摔倒了,自己爬起來,成人一般不去拉扶和安慰,這樣,孩子就會逐步樹立起信心,努力地去戰(zhàn)勝困難。當孩子一次次戰(zhàn)勝困難時,他們便會增添勇氣,激起對戰(zhàn)勝困難的愿望,害怕的心理就會消失,自信心就會增強,這時孩子會對自己說:“我行?!薄拔铱梢??!?/p>
“逆境鍛煉”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幼兒時期滲透“吃苦”的教育,體現(xiàn)了教育觀念的更新。通過“逆境鍛煉”,相信我們的孩子在將來的人生道路上,一定會以頑強拚搏的精神去戰(zhàn)勝各種困難和挫折。
說到“死亡”,國人總覺得“不吉利”,因此不僅在日常生活中盡量不對孩子談及,而且更將其堅決地拒之于兒童教育門外。然而,相比之下,美國人在這方面卻開通很多。作為家長或教師,他們樂于在孩子3~4歲時就向他們做關于“死亡”的詮釋,當然這種詮釋十分深入淺出、形象生動。
美國兒童教育專家發(fā)現(xiàn),由于傳媒的興旺發(fā)達和信息的超速流通,實際上,3周歲的幼童大多已接觸到“死亡”此詞。他們可能會在跟小伙伴的交流中提及“死亡”,并對其感到既神秘又恐懼。他們或許還會若有所思地向大人們提出許多相關的具體問題,如:難道我們每個人總有一天都會死嗎?我要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不死行嗎?我的小朋友和我以后也非得死嗎?不過孩子一般要長到10歲左右才能理解“死亡是永恒的”(即人死了就不能復活)這樣深奧、抽象的道理。而在此之前,他們往往不會如成人那樣,為親人的死亡帶來的哀傷背上沉重的情感包袱。他們只是想知道死亡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此而已。
對于孩子提出的“死亡問題”,美國家長總是做出最為直截了當、簡單明了的回答,并盡量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此外,他們也較少利用神話或宗教中的諸如天堂、地獄之類的傳說來對死亡做出解釋。這是因為他們認定,盡管做出這樣的解釋也許最為簡單輕松,但要是孩子長大了并不相信這些,那他就必然會陷入更深的無所適從之中難以自拔。
當然,美國人更不贊成將“人死后都會變鬼”這樣的“黑色迷信”作為知識,來傳授給天真的孩子。他們認為:要是同時還把“鬼”描繪成面目猙獰的怪物,副作用可能就會更大——這樣的“解釋”除了可能誤導孩子外,無疑還會增加孩子做噩夢的可能,并人為地加大了孩子的恐懼感等其他種種心理壓力,以至于當家里真的死了人時,驚恐的孩子甚至不敢參加親人的追悼會。
更確切地說,絕大多數(shù)美國家長是將“死亡”視為一種“情感知識”存入孩子的“知識庫”的。他們斷言:可能有那么一天,家中一只小狗小貓或家庭成員真的歸西時,孩子便能動用他所需要的“情感知識”,來理解他將面臨的深深悲傷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美國的一些小學校里甚至開設了別具一格的“死亡課”。在教育部接受過專門訓練的殯葬行業(yè)從業(yè)人員或護士走進課堂當起教師,跟孩子們認真地討論人死時會發(fā)生什么事,并且讓他們輪流通過演劇的方式,模擬一旦遇到親人因車禍死亡等情形時的應對方式,體驗一下突然成為孤兒的凄涼感覺,或走進火葬場參觀火葬的全過程,甚至設計或參加一臺模擬的“向親人遺體告別”儀式等等。盡管也有人認為這么做可能會給孩子心中留下陰影,但大多數(shù)教育專家和家長卻對此表示支持。孩子們還在家長或老師的帶領下,來到郊外專為絕癥患者提供善終服務的寧養(yǎng)院,把準備好的五彩繽紛的花瓣輕輕撒向臨終者的床榻,送上祝福的話語,微笑著目送他告別人世。
導讀:為孩子營造一個洋溢著美的家庭環(huán)境是進行家庭美育的關鍵。孩子生活在一個美的環(huán)境中,受到美的熏陶而身心愉快,自然而然就會產(chǎn)生美的體驗。
欣賞藝術作品是美感教育的最重要方式,父母要善于利用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和音樂、繪畫、文學等藝術形式對孩子進行美感教育。音樂是最普遍的藝術,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產(chǎn)生心靈的共鳴。如果孩子長期受到音樂的熏染,音樂的和諧浸潤到整個身心,習慣成自然,身心的活動也就處處透著和諧。我經(jīng)常在家里放些舒緩優(yōu)美的音樂,與兒子共同聆聽,有時還一起觀看高雅的歌舞表演。每年元旦,我們會與兒子一道,坐在電視機前,觀看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從這里,他知道了貝多芬、莫扎特、施特勞斯等許多世界著名音樂大師和小澤征爾、梅塔等著名音樂指揮家,學會了欣賞《藍色多瑙河》、《小夜曲》、《拉德茨基進行曲》等世界名曲。
繪畫也是一種重要的美育形式。欣賞繪畫作品,能使人的感官獲得美的享受,創(chuàng)作繪畫作品,則使人的精神超越現(xiàn)實的束縛,獲得解放。兒子喜歡繪畫,在我的鼓勵和引導下,他參加了美術素描班,正逐步把繪畫發(fā)展為一項特長,從而體驗創(chuàng)造美帶來的愉悅。兒子在繪畫中,要觀察、分析事物的色彩、形狀、線條、明暗等,還要考慮如何感受和了解材料的形、色、質(zhì)、量,如何合理選擇適宜的創(chuàng)作工具,如何運用適當?shù)姆椒ū憩F(xiàn)。在這個過程中,他可以自由表達個性和自我的想法,全方位調(diào)動感官,從而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關照自己心靈深處的種種體驗。
大自然是父母對孩子進行美感教育的豐富源泉,因此父母要經(jīng)常帶孩子走進自然,感受自然之美。蔚藍無垠的天空,洶涌澎湃的大海、千姿百態(tài)的魚蟲鳥獸、萬紫千紅的花草樹木、瑰麗的色彩、生動的形態(tài)、動聽的音響、神奇的變化會使孩子感到其美無比、其樂無窮。為了讓兒子充分感受自然之美,我們每年暑假都帶他外出旅游。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風光旖旎的江南水鄉(xiāng),俊秀奇絕的張家界,水波浩蕩的八百里洞庭湖……所到之處,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奇使我們嘆為觀止。通過旅游,兒子認識和欣賞了自然美,這些廣博恒久的美永遠駐足在他的心靈中。
為孩子營造一個洋溢著美的家庭環(huán)境是進行家庭美育的關鍵。孩子生活在一個美的環(huán)境中,受到美的熏陶而身心愉快,自然而然就會產(chǎn)生美的體驗。我與兒子共同布置了一個整潔有序、美觀舒適、充滿藝術情趣的居住環(huán)境。我們居住的房間不大,但陽光充足,我把房間收拾得干凈、整潔,并在陽臺上種植了許多花草,一年四季生機盎然。兒子喜歡畫畫,他的不少作品都在我的鼓勵下掛在了墻上;兒子喜歡讀書,我又專門為他買了一個書架,由他自己管理書籍。我還盡量為兒子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使兒子時時感受到親人的關愛,家庭的溫馨,家庭生活中處處表現(xiàn)出來的人性美、人情美、人格美,就像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不知不覺滲入兒子心靈深處。
有一次,一名叫妞妞的小女孩兒在朗讀結束后,孩子們又照例說妞妞這兒讀錯了,那兒表現(xiàn)得還不夠好。小女孩兒不等聽完就大聲地反駁,后來趴在課桌上哭起來。她奶奶在旁邊看了很不高興,希望老師說說班里的孩子別提意見了。這時老師沒有聽家長的意見,而是說:“妞妞,你先別哭,你在臺下給別人提意見的時候別人哭過嗎?同學們喜歡你,愿意幫助你才給你提意見??!你聽聽同學們提的意見對不對?如果再這樣老師不喜歡你了。其實你已經(jīng)非常棒了,如果再聽聽同學們的意見,提高一點點,那就更棒了。”聽到這話,妞妞破涕為笑。
替孩子擺平挫折不可取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張惠新說,這是一起典型的挫折教育案例。我們有太多孩子像妞妞一樣平時嬌生慣養(yǎng),享受的是“贊美教育”,聽不進批評,受不了挫折,遇到困難就覺得天塌下來了。如果遇到小挫折不進行適當?shù)拇煺劢逃?,而是替她擺平挫折,等她真正遇到人生大挫折時就會一蹶不振。她說,同學們的意見對妞妞而言就是一次小挫折,這位老師處理得非常好,通過一次小挫折讓妞妞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理解同學們的善意,又用換位法啟迪孩子接受同學們的意見,最后又用“威脅”加表揚的方式讓妞妞走出挫折。
張惠新說,家長首先要認識到,挫折對孩子的成長并不全是壞事,一個人的成長不可能總是順風順水,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挫折可以磨煉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對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很多情況下,挫折處理得適當,會成為今后孩子受用不盡的財富。
按挫折強度引導孩子
遇到挫折不可怕,關鍵是孩子遇到挫折我們家長該怎么辦。
挫折的大小程度不同,孩子的性格各異,家長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的方式也要不同。對平時一帆風順、心高氣傲的孩子要讓孩子通過挫折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點,重新審視自己,從失敗中總結教訓,然后讓孩子嘗試獨立尋找克服困難的方法。通過克服挫折,幫助孩子擺脫對大人的依賴感,找到成功感。
對性格內(nèi)向自尊心強又有自卑心理的孩子,遇到挫折時不要埋怨、批評,要以鼓勵為主。本來他信心不足,遇到挫折自信心又受到打擊,如果這時再采取批評的方式,只會雪上加霜,將孩子逼進死胡同。家長和老師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與孩子一起尋找克服困難的方法。讓孩子從克服困難、戰(zhàn)勝挫折中找到自信。
挫折教育是為了教孩子學會應付挫折,培養(yǎng)孩子的堅強意志,提高耐挫力。但挫折強度太大或受挫的頻率太高,超過孩子的承受力,則適得其反,會造成孩子的自卑感,畏懼挫折,遇事不敢去做,變得縮手縮腳。有些孩子甚至會由此變得冷漠、憂郁、情緒過度緊張。所以,我們必須要注意孩子的可接受度。
吃苦教育不是挫折教育
張惠新說,我們提倡挫折教育并不是讓家長人為地為孩子創(chuàng)造挫折,不要誤解“吃苦教育”就是挫折教育,其實,孩子在成長中挫折無處不在,關鍵是遇到挫折該如何處理。
有很多挫折本來是不應該有的,有時孩子會被家長“創(chuàng)造的挫折”徹底打垮。張惠新每年接觸上百起案例,有很多就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要求孩子學這學那,只能第一不能第二,甚至將自己不能實現(xiàn)的愿望強加到孩子身上,逼孩子去實現(xiàn)。孩子因為接受能力、年齡等所限,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就認為自己很失敗,父母的期望值越高,孩子的挫折感就越強,甚至有的孩子因為受不了而發(fā)生性格扭曲。這樣人為的挫折不會教育好孩子,反而可能傷害孩子。
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長大成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頭地,但實際生活中父母們的希望并不一定成為現(xiàn)實,因為,有的父母并沒有在對子女的教育中體現(xiàn)出足以使希望變成現(xiàn)實的技巧和能力。那么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如何才能培養(yǎng)出一個心理健康、心態(tài)平衡、充滿自信、樂觀向上的孩子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闡述與大家共勉。
一、什么是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并不一定就是培養(yǎng)出了比爾.蓋茨一樣的商界奇才,劉翔一樣的亞洲飛人,成功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思想,含義有三點,即人人都可以成為成功者,成功是多方面的成功,必須著力啟動孩子內(nèi)部動力機制;要做到成功教育,就要夸獎孩子,激發(fā)孩子自身的內(nèi)部動力,培養(yǎng)孩子自信樂觀的心態(tài),讓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發(fā)展自己、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讓孩子能夠獨自面對明天的風風雨雨;同時,還要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讓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更好地與人合作和溝通。
二、怎樣對孩子進行成功教育
如何培養(yǎng)孩子成功的心態(tài)和成功素質(zhì),幫助孩子走上成功之路是成功教育的真諦。
1、自信——鋪設成功的路基。
自信是生命成長的強大動力,自信是人生成功的第一秘訣。自信心對一個人一生的發(fā)展所起的作用,無論在智力上還是在體力上,或是處世能力等都有著基石性的支持作用。信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劑,將人的一切潛能都調(diào)動起來,將各部分的功能推進到最佳狀態(tài)。而高水平的發(fā)揮在不斷反復的基礎上,鞏固成為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將人的功能提高到一個新的水準。有了自信心,就會通過行動和實踐來證明自己能夠成功,就會破除一切障礙去爭取成功。如:我上中學時,體育課上的跳“山羊”,至今我記憶憂新。兩節(jié)“山羊”課說什么我也不敢跳,一是怕危險,二是怕跳不過別人笑話。因此,數(shù)次跑到“山羊”前腿就打軟,同學大笑,老師著急,我心里更是緊張。最后,在老師的再三鼓勵下,我堅定信念:我不比別人差,別人能做的事我一定能行,于是我放下一切思想包袱,大膽地奔向目標,結果完美地完成了這套動作。
類似的情況也許許多人都經(jīng)歷過,可見自信心的重要。所以,無論做什么事,父母首先要幫孩子樹立自信心,相信自己不比別人差,只要努力一定能行。
2、賞識——成功路上的預備活動
有位教育專家說過,每個孩子都是天才,不是天才就一定是家長和老師的問題了。一個孩子能不能成為天才,關鍵是家長和老師能不能像對待天才一樣地愛他、期望他、教育他,讓孩子的潛能盡量地發(fā)揮出來。大數(shù)學家陳景潤,從小沉默寡言,不愛運動,上學時在班上處于中上游水平,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學生,盡管在別人眼里,他是那么的不起眼,但在父親眼里,兒子永遠是最棒的。由于陳景潤喜好思考和閱讀,父親總是盡全力滿足他,給予他并不豪華但卻樸實的獎勵話語。正是父親對他這種沉默思考、樂于讀書行為的肯定和表揚,才培養(yǎng)出陳景潤的特殊氣質(zhì),因為大凡科學家都是善于思考的。每個孩子都渴望被賞識和認同,父母可以通過激勵來激活孩子的熱情和潛能,即使最小的進步,也要贊美,這樣會激勵孩子不斷進步。據(jù)專家調(diào)查分析,能力會在批評下萎縮,而在鼓勵下茁壯成長。賞識孩子有利于為孩子營造一個面向成功的心靈晴空,有利于孩子確立自己的信心、自己的道德是非觀,營造一個活潑、和睦的環(huán)境氛圍。
3、興趣——乘上成功的快車
興趣,是一個人走進成功大門的鑰匙。孩子能不能成功,關鍵是他的興趣能不能早一些被發(fā)現(xiàn),很多年輕的父母只重視孩子智力的培養(yǎng)
日本早在20多年前,日本的中小學就已經(jīng)有了防災和自我保護的教材。除了學校開設防災課程外,政府還常常派防災指導人員到學校對學生進行防災知識教育,組織各種防災活動。有些學校開學伊始就給學生布置這樣的作業(yè):發(fā)一張地圖,上面標示著學校和家庭附近的區(qū)域,讓孩子們按照放學后回家的路線,在地圖上標出警察署、公用電話、飲水處、可避難的公園等重要地點。學校經(jīng)常舉行防震演習,教給學生在家里、學校如何選擇躲避地點,被困時如何呼救等知識。有的學校還讓孩子們在模擬地震晃動的“體驗車”里,感受地震。在這種身臨其境的教育環(huán)境和方式下,日本孩子的防災意識逐漸加強。
日本學校安全教育細致到位,高標準建設學校校舍,防災用品有備無患,學校是所有居民避災的地方,第一個原因是前期房屋造得比較牢固,第二這里有操場,可以供直升機進行救援。同時日本的居民已經(jīng)養(yǎng)成習慣,一談到災害先看學校,學校變成一個參照物,日本所有學校每年都要有計劃地進行4次左右的全國學校災害模擬教育;定期舉行防災食物模擬競賽,讓學生養(yǎng)成災害本能反應,減少對災害的恐懼;從學校課程到家庭演練都不放松災害教育,幾乎每個家庭都配備一套災害應急自救包……
新加坡學校的災害管理十分注重細節(jié)。不少學校為學生配備了“防災包”,連內(nèi)衣、求救哨子這樣的小物品都考慮進去。這些“細節(jié)”在災難狀態(tài)下能發(fā)揮重要作用,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生命被關懷的溫暖。
一、幼兒園園長心理挫折分析
我曾向省級骨干教師培訓班中的部分省優(yōu)質(zhì)園、省標準園、農(nóng)村中心園園長發(fā)放“園長心理挫折問卷調(diào)查表”30份,同時還以與當?shù)爻青l(xiāng)各級各類幼兒園座談、個別采訪等形式了解園長受挫的有關情況,其結果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園長心理挫折的表現(xiàn)形式
1.情緒低落。有一些幼兒園園長,當她們積極進取、努力改變幼兒園面貌的目標受挫后,便喪失自信心,消極悲觀,特別是得不到領導的支持或被領導誤解時,便“看破紅塵”,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得過且過,甚至產(chǎn)生不負責任、敷衍了事的消極表現(xiàn),個別園長還一走了之,一了百了。
2.發(fā)泄牢騷。有的園長在受到挫折后,覺得不便用自己的行動表示不滿,就通過自己的語言來發(fā)泄埋怨情緒。埋怨上級領導有偏見,處理問題不公平,不按法律法規(guī)辦事;埋怨園長難當,沒有人事權,沒有財權;埋怨教師隊伍素質(zhì)差,人際關系復雜,到處都是關系網(wǎng);埋怨工作難開展,上下左右壓力大;埋怨行業(yè)差距大,園長清貧、收入低,等等。
3.攻擊性行為。人在受挫時,難免生氣、憤怒,如果失控,就可能產(chǎn)生挖苦、諷刺他人、罵人等攻擊性行為。有的園長在受挫后也會產(chǎn)生攻擊性行為。
(二)園長心理挫折產(chǎn)生的原因
1.客觀因素。⑴有關領導對幼教事業(yè)不夠重視。認為幼兒園不屬于義務教育范圍,加上私人幼兒園又遍地開花,辦得有聲有色,而公辦園為了辦園條件的改善經(jīng)常給領導提這樣那樣的要求,使領導認為公辦幼兒園是一種負擔,是一種“包袱”。有的干脆將其推向社會,把
“包袱”甩掉。⑵工作上存在困難。如由于自收自支還未建立完善的機制,園長沒有人事權,園內(nèi)編制已滿,但通過各種關系每年照樣擠入的人有增無減,國家用3-4年時間培養(yǎng)出來的幼兒教師只能去當保育員或后勤工作人員,造成人才資源的浪費,而憑關系進來的這些人“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出”,使園長很難開展工作。⑶辦園經(jīng)費不足。近5年間教師的工資總額已增加一倍,每年的全部收入難以支付正常的經(jīng)費開支,園長為了保證生源一方面要抓保教質(zhì)量,滿足家長要求;另一方面還要為幼兒園的生存磨破嘴、跑斷腿,四處奔波當“乞丐”。
2.主觀因素。幼兒園園長多為女性,許多人自身存在著思想上的狹隘性、家庭上的依附性、事業(yè)上的自足性、情感上的封閉性等特點。具體來說,有這樣兩個方面的因素:⑴自身期望值過高。一方面由于個人的學識、能力、體力、生理等方面的條件,使其不能“隨心所欲”實現(xiàn)目標;另一方面,個人所追求的目標不止一個,由于實際情況的限制,所追求的目標不可能如愿以償。⑵心胸狹隘,缺乏受挫力或是對挫折的承受力較弱。不能辯證地認識挫折,只是把挫折單純看作是一種損失,是倒霉的事,不能認識到工作中遭受一些挫折是難免的,通過工作中的挫折可從中接受教訓,總結經(jīng)驗,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幼兒園園長受挫后的自我調(diào)適
(一)用理智和意志控制情緒
自我控制包括對自己的情感、語言、行為進行的約束。自我控制的能力可以促使我們?nèi)崿F(xiàn)目標,維護心理健康,促進事業(yè)取得成功。人如果喪失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就會造成心理失常。也就是說,當人遭受挫折的時候,要發(fā)揮自我控制的能力,讓理智、意識去戰(zhàn)勝情緒。記得有一次,我園初步改革了用人機制,堅持競爭上崗、量才使用、優(yōu)勝劣汰,個別教師因各方面條件不具備被轉崗或待崗。這么一來,有的教師把矛頭直接指向園長,并向上級領導寫告狀信,夜間打騷擾電話,威脅、恐嚇,等等。在遭受挫折時我也產(chǎn)生過消極的情緒,內(nèi)心處于痛苦狀態(tài),失眠、食欲不振、痛哭等現(xiàn)象時常伴隨發(fā)生。但這種消極的情緒是短暫的,對幼教事業(yè)的執(zhí)著、對孩子們的熱愛,給了我戰(zhàn)勝一切挫折的勇氣;偉人的哲理給了我解決困難的智慧。對那些“怒氣沖天”的教師,我耐心地解釋、說服、幫助、教育,鼓勵她們發(fā)憤圖強。在與她們進行情感溝通,尋求互敬互重、互相理解的同時,自己內(nèi)心的挫折感也隨之消散。在挫折和困難降臨時,與其逃避,不如面對;與其盯著苦痛哀傷,不如給自己一個
振作的機會。
(二)用科學的態(tài)度和有效的措施克服困難
1.運用“認知療法”,建立積極的心理防衛(wèi)機制?!笆∈浅晒χ浮薄T谠馐艽煺酆罄潇o地分析挫折產(chǎn)生的原因,正確估計挫折后果,認真總結經(jīng)驗教訓,重新認識環(huán)境,重新制定計劃,調(diào)整目標,安排力量,才可能克服挫折,轉敗為勝。遭受挫折以后,怨天尤人,任憑自己的情緒發(fā)展,以致達到不可控制的地步,或者以此消沉下來,一蹶不振,都是不足取的態(tài)度。人的情感、情緒等心理狀態(tài)都是由認知決定的,只要改善思維模式和認知方法,就能改變情感、情緒。我們應把在挫折中產(chǎn)生的痛苦、敵對、憤怒等負面情感轉移到恬靜、幽雅、修養(yǎng)等美的精神生活中去,發(fā)憤圖強,“化悲痛為力量”,實現(xiàn)自我超脫、自我完善,建立起積極的心理防衛(wèi)機制。
2.調(diào)動教職工的積極性,增強克服困難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在幼兒園管理中要注重“以人為本”,用其所長。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對獲得管理上的成功具有重大意義。如果不尊重她們,園長將會得到種種無法下咽的“回報”。現(xiàn)代管理思想強調(diào),只有無能的管理,沒有無用的人才。面對挫折,管理者首先要從自身查找原因,不斷克服自己的缺點,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品質(zhì)。古人云“:天時地利人和”,羸得班子成員的集體認同,羸得教職工的通力合作是克服困難的有效保證。幼兒園園長應根據(jù)幼兒教育的特點,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密切聯(lián)系群眾,關心員工的疾苦,切實做到愛護人、關心人、體貼人、幫助人,同員工建立親切、深厚、真摯的情感,把思想領先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把原則精神與同
志情誼結合起來,尋找閃光點,鼓勵進取心,增加感情投資,以此調(diào)動員工的積極性,從而增強克服困難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
3.掌握協(xié)調(diào)與上級及各部門人際關系的藝術,消除工作中的困難和挫折。爭取上級領導對幼兒園工作的重視,與領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是消除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難的又一途徑。有領導的關心支持,園長心理踏實、辦事順心。有錢能撥款,沒錢能給政策,領導對幼教工作的重視除了領導本身主動外,很大程度要靠園長自己去做工作、去努力才能實現(xiàn)。如我園為了籌措資金改善辦學條件就曾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開發(fā)了“舊教學樓沿街部分的店面15間,年收入20余萬元;與市郵電局共同協(xié)商子女入園問題,為我園減免電話費4部;通過與市物委建立友好關系,我園開展的各類培訓收費都得到物委的準許。平時還通過不同形式與多個單位聯(lián)合開展活動,他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我們走社會化辦學的路子,努力實現(xiàn)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的最優(yōu)化。例如,近年來我園與環(huán)保部門密切配合,開展創(chuàng)建“綠色學?!被顒?把環(huán)境保護教育作為“學生潛能的持續(xù)發(fā)展、教師素質(zhì)的持續(xù)提高、管理機制的持續(xù)優(yōu)化、教育質(zhì)量的持續(xù)增長”的強園方略,抓特色創(chuàng)優(yōu),抓實踐導行,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因教育成果突出,在綠化、美化校園環(huán)境和改善辦學條件的經(jīng)費上也得到了上級環(huán)保部門的支持。由此我深深感到,作為一名園長,在工作中要多一份主動,少一些埋怨;多一份豁達,少一些拘謹,多匯報、多請示,以引起領導和社會的重視。
4.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挫折觀,將挫折變成前進的動力。從來不失敗的人是沒有的,失敗而不失志、不失態(tài)是成功者的共同特點。從另一個角度看,應當說挫折有好的一面,它會給我們帶來經(jīng)驗、知識、才干、能力、風度、氣魄。心理挫折是一種主觀感受,是否產(chǎn)生挫折感,
產(chǎn)生何種程度的挫折,與園長的心理狀況有重要關系。因此,消除挫折從根本上說,首先要增強自信心,因為自信心有助于使自己保持一種較佳的情緒和豁達的心態(tài)。其次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挫折觀。以寬闊的胸懷、正直公道的公仆意識,取信于師生;建立積極的心理防衛(wèi)機制,保持心理平衡,為人處事能拿得起,放得下,鉆得進,出得來,收得攏,放得開;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樹立高尚的職業(yè)理想和信念。另外,在工作實踐中還要培養(yǎng)主動性、獨立性、開拓性、創(chuàng)新性及膽略和膽識等領導者的品質(zhì)。創(chuàng)造性是立身之本,成功之術。在改革開放新形勢下,沒有創(chuàng)造性就無立足之地,就逃脫不了失敗的厄運。這就要求園長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不因循守舊,不貪圖安逸,勇于沖破環(huán)境束縛和舊的思維模式,敢于改革實驗,提出挑戰(zhàn)性的任務和具有獨創(chuàng)、新穎性的方案及設想,以增強團隊的競爭力。
綜上所述,想要的和能夠實現(xiàn)的之間總有一段距離,在不同人的眼里,因為視角的不同而使這段距離或長或短。其實,這段距離的長短實際上最終取決于一個人的心理狀態(tài)。挫折是最好的老師,它使人奮發(fā),促人成熟??嚯y是人生的核動力,生命的意義就在于不斷戰(zhàn)勝自己、戰(zhàn)勝困難。惟此,我們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自身與社會的價值。
喜歡《對怕羞孩子進行心理調(diào)適》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對有好奇心的孩子如何培養(yǎng)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讓孩子接受“逆境鍛煉”,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力量、耐力、速度、靈敏、協(xié)調(diào)、柔韌等身體素質(zhì),以及社會適應能力和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在困難面前冷靜地動腦筋想辦法的習慣。人生的旅途上是不會一帆風順...
為了提高兒童應對挫折的能力,促進其心理健康發(fā)展。我們認為應從學校、家庭、社會和個人四個方面對兒童的進行挫折教育做起。 一、學校是兒童挫折教育的主要力量 學校是對兒童進行挫折教育的重要場所,應將我們把挫...
導讀:為孩子營造一個洋溢著美的家庭環(huán)境是進行家庭美育的關鍵。孩子生活在一個美的環(huán)境中,受到美的熏陶而身心愉快,自然而然就會產(chǎn)生美的體驗。 欣賞藝術作品是美感教育的最重要方式,父母要善于利用優(yōu)秀的藝術作...
說到“死亡”,國人總覺得“不吉利”,因此不僅在日常生活中盡量不對孩子談及,而且更將其堅決地拒之于兒童教育門外。然而,相比之下,美國人在這方面卻開通很多。作為家長或教師,他們樂于在孩子3~4歲時就向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