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八年級物理課件10篇

發(fā)布時間:2023-05-20

八年級物理課件。

“八年級物理課件”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我們也很想發(fā)表些見解,供大家參考。希望你會喜歡。對于老師來說,教案課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課件里的知識點也要精心設計。針對學生反應多樣性的特點,調整教學策略也是必不可少的。

八年級物理課件 篇1

整體設計說明

通過復習放在水平面上的固體的壓強產生的原因,提出新問題:液體也受重力,在容器中的液體對容器底有沒有壓強呢?繼而用實驗來直觀地觀察液體產生的壓強,再對液體的壓強產生的原因及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展開討論與探究,最后進行整理總結。這樣的安排使知識學習過程過渡自然,不是突兀地提出液體的壓強,并能自然地了解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對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的實驗探究,使學習過程成為在探究中學習的過程,既學到知識,又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協(xié)作精神。

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是壓強在液體中的表現。學生在生活中體驗較少,已有的感性認識少,使得本節(jié)知識比較抽象,加上學習本節(jié)內容需要用到密度和重力的知識,對學生來說難度較大。液體壓強是固體壓強知識的延深,并是浮力產生的原因,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因而要重視本節(jié)的教學。

教法建議

探究、實驗、分析討論法。

學情分析

學生已學習了固體壓強產生的原因及影響壓強的因素,并具有密度知識,這為學習液體壓強打好了基礎。

在我們的生活中,能體驗到液體壓強的事件很少,就是游泳,由于水不會太深,也難以覺察到水的壓強的存在,造就了液體的壓強這一知識比較抽象。教學過程中多用現象比較直觀的實驗,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就容易接受新的知識。

學法引導

自學與互學總結歸納實驗探究。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液體內部存在壓強及液體內部壓強的方向。

(2)了解液體壓強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知道計算液體壓強的公式。

(3)認識液體壓強的實際應用——連通器,了解生活和生產中的連通器。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電壓的關系,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領會科學研究的方法。

(2)能運用實驗法、數據分析法歸納總結物理規(guī)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利用實驗,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接受科學態(tài)度的培養(yǎng)。

(2)培養(yǎng)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意識。

(3)通過船閘的學習,激發(fā)愛國情懷。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認識液體壓強的特點及影響因素,利用物理模型推導公式。

難點:液體壓強與深度及密度的關系。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約2分鐘)

1、如下圖所示,木塊放至杯底,木塊因受重力作用,對杯底有壓強;若向杯中倒入水,水對杯底有壓強嗎?__________,方向,產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杯子中的水,如果杯壁突然消失,會出現什么情況?說明水具有性。有杯壁的存在為什么水就不流散呢?說明杯壁對水力的作用,同時水對杯壁力的作用,即,水對杯壁壓強,產生的原因是。

3、如果水的壓強只是向下或側向的,如下圖所示,那么浸在水中的物體(“一定”或“不一定”)向下運動而不向上運動,浸在水中的物體都是下沉的嗎?說明什么?

【設計意圖】利用知識的遷移能力,合理推理出結論,使學生有成就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鍛煉了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又為學習浮力打下基礎。

二、新課講解

(一)液體壓強的特點

1、探究液體是否存在壓強(約4分鐘)

教師:請同學們設計一個實驗或裝置,能夠直觀地觀察到液體有沒有壓強。提示:利用力的作用效果。方案1:利用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方案2:利用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2分鐘左右的討論,學生有沒有設計出方法或裝置不要緊,關鍵是給學生一個思維的時間與空間,對有效思路給予以表揚)

討論過后,展示老師采用的裝置,如下圖。玻璃杯的底是用橡皮膜來制作的。倒入水后,如果有壓強,橡皮膜將發(fā)生形變(側橡皮膜先不提及,實驗時將它背向學生)。

老師演示,倒入水后,讓學生注意觀察實驗現象。

提問:看到什么現象?說明什么?方向向哪?為什么?

然后老師假裝不經意將側膜轉向學生:這個玻璃筒側壁也開了口,讓我用橡皮膜堵住了。

如果有學生發(fā)現此處橡皮膜外凸,就勢引導提問,如果沒有學生發(fā)現,老師故作才發(fā)現,引導提問,引發(fā)思考與討論。

問題:里面的水所受的重力是豎直向下的,對容器底部有向下的壓力,底部的橡皮膜向下凸出理所當然,這側橡皮膜怎么也外凸了呢?說明什么?什么原因呢?(如果學生想不到,提示比較固體液體有什么不同的特性)

【實驗結論】

A.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都有壓強。

B.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是由于液體受到重力作用;液體具有流動性。

【設計意圖】各知識點之間過渡自然,層層推進,連貫性強,同時增加了趣味性。

2、探究液體內部是否存在壓強(約2分鐘)

提問:液體對容器底的容器壁都有壓強,液體的內部有沒有壓強存在呢?比如我們將一個物體浸在液體中,

這個物體受不受液體的壓強呢?

【實驗探究】(1)液體內部是否存在壓強;

(2)液體內部的各個方向是否存在壓強。

【實驗器材】

【探究步驟】

(1)介紹壓強計:先觀察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然后讓學生用手輕輕壓一壓探頭的橡皮膜,觀察U形管中液面出現的高度差有什么變化。小幅度地變化壓力大小,觀察液面高度差的變化。由觀察可知:橡皮膜受到的壓強越大,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越大,或者說,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越大,說明橡皮膜受到的壓強越大。(轉換法)

(2)將探頭浸入水中,觀察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3)隨意變換橡皮膜的朝向,觀察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是否還存在。

【實驗結論】液體內部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3、探究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約8分鐘)

【實驗器材】

【實驗步驟】

(1)討論猜想:液體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將合理的猜測寫到黑板上。提示:依據生活經驗及相關知識猜想,不可亂猜。

①淺水潛水戴水鏡氧氣瓶就可以,深水潛水就需要穿防護裝備→→深度

②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由于受到重力,相同體積條件下,液體密度越大,所受重力越大→→液體的密度

③液體內部各個方向都存在壓強→→方向

(2)討論實驗方法:經討論、引導,得出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

(3)保持探頭浸入水中的深度不變,將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觀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有什么變化。

(4)將探頭浸入的深度逐漸加深,在不同的深度停留一下,觀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有什么變化。

(5)保持探頭浸入深度不變,分別將探頭浸入清水和鹽水中,觀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有什么變化。

【實驗結論】(綜合以上三個實驗)液體內部朝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在同一深度,各個方向壓強相等;同種液體中,深度越大,液體的壓強越大;液體的壓強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在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設計意圖】將課本的實驗拆分開來,使學生對液體壓強的認識由少及多,逐步掌握,而不是一股腦全涌出來。

(二)液體壓強大小的計算方法(約7分鐘)

【問題】我們知道了液體的壓強與深度、密度有關,到底和深度、密度有什么定量的關系呢?能否找到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呢?

【提示】同一液體同一深度處,各上方向的壓強都相等,那么只需要計算某一個位置豎直向下的壓強就可以了。

【探索過程】按老師設計的問題探索。

液體某深度處豎直向下的壓強是由于該位置受到上方液體的壓力產生的,壓力大小等于上方液體的重力。要計算壓強,需要設上受力面積。設液體中深度為h處有一受力面積s,液體密度為ρ,如下圖所示:

1、s上方液體柱的體積是多少?

2、s上方液體柱的質量是多少?

3、s面受到的壓力是多少?

4、s面受到的壓強是多少?

液體壓強計算公式是?

注釋:這種方法是模型法。

加強理解:1、公式中各個字母代表什么物理意義?(強調h的含義)單位分別是什么?

2、根據公式說出液體壓強的特點。

3、根據公式說出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設計意圖】用問題的方式幫助學生形成物理模型,讓學生自主推導公式,加深學生對公式的理解與掌握,并增加學生的成就感,提升教學效果。

(三)連通器(約6分鐘)

【實驗演示】將U形管從壓強計中拆下來,讓學生觀察里面的液面特點;然后將U形管傾斜再觀察;向里加一點水,減一些水,觀察兩側液面特點,將水倒入連通器后觀察。

【實驗現象】兩側的液面總是相平。

【分析論證】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引導著做出解釋:如果不相平,液面高的一側產生的壓強大,會把水壓到液面低的一側,如果相平了,兩側壓強相等,達到平衡。

【實驗結論】(這種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容器叫連通器)連通器里的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總是相同的。

【應用】先試著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連通器,然后介紹幾例典型,最后介紹船閘。

【設計意圖】由一系列演示所觀察到的現象,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學會認真觀察實驗、分析實驗。

三、課堂小結(約2分鐘)

讓學生歸納本節(jié)課學到的內容,最后由教師系統(tǒng)地總結。

四、課堂例題(約5分鐘)投影

1、利用液體壓強公式解釋攔河大壩為什么修成上窄下寬的形狀?潛水員潛水的深度不同,防護裝備有什么不同?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液體內部沒有壓強

B.液體對容器底有壓強,對側壁沒有壓強

C.液體內部同一深度處,各個方向壓強相等

D.液體的壓強跟深度有關,跟液體的密度無關

3、如圖所示,攔河壩高30m,水庫水位23m,距水底7m處的A點所受水的壓強是多大?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快速了解、掌握主要知識點,第3題強化“深度”的理解。

五、達標測試(約8分鐘)

讓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單獨完成達標測試的8道題,對學易錯題進行重點講解。

六、布置作業(yè)(約1分鐘)

動手動腦學物理。

學生對液體壓強自身體驗比較少,在教學安排上做了大幅度的重新設計,并在討論和實驗中,通過觀察實驗現象來增加感性認識,通過分析論證促進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實驗與討論,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參與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與動手能力;課堂安排通過簡單現象發(fā)現液體壓強的特點,然后利用控制變量法,對知識進行了定性的研究與分析,經歷了實驗探索和分析論證階段,這是科學研究所經歷的一般過程。連通器的學習是從實例抽取模型,再應用于實例。這節(jié)課充分體現了自然科學的研究歷程及學習過程中的認知規(guī)律。

八年級物理課件 篇2

第一章《聲現象》復習提綱

一、聲音的發(fā)生與傳播

1、課本P13圖1.1-1的現象說明: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用手按住發(fā)音的音叉,發(fā)音也停止,該現象說明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

練習:①人說話,唱歌靠聲帶的振動發(fā)聲,婉轉的鳥鳴靠鳴膜的振動發(fā)聲,清脆的蟋蟀叫聲靠翅膀摩擦的振動發(fā)聲,其振動頻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間。

②《黃河大合唱》歌詞中的“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里的“吼”、“叫”“咆哮”的聲源分別是空氣、馬、黃河水。

③敲打桌子,聽到聲音,卻看不見桌子的振動,你能想出什么辦法來證明桌子的振動?可在桌上撒些碎紙屑,這些紙屑在敲打桌子時會跳動。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在空氣中,聲音以看不見的聲波來傳播,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人就聽到聲音。

練習:①P14圖1.1-4所示的實驗可得結論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們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無線電話交談,因為無線電波在真空中也能傳播,無線電波的傳播速度是3×108 m/s。

②“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笔敲鞔鷸|林書院的著名楹聯(lián),鼓勵了多少代讀書人奮發(fā)向上,刻苦讀書。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講這幅對聯(lián)上聯(lián)形象地說明了:氣體、液體、固體都能發(fā)聲,空氣能傳播聲音。

3、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 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0m/s。

練習:☆有一段鋼管里面盛有水,長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聽到3次聲音。傳播時間從短到長依次是

☆ 運動會上進行百米賽跑時,終點裁判員應看到槍發(fā)煙時記時。若聽到槍聲再記時,則記錄時間比實際跑步時間要 晚 (早、晚)0.29s (當時空氣15℃)。

☆下列實驗和實例,能說明聲音的產生或傳播條件的是( ①②④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時可觀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動。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機,當有來電時,只見指示燈閃爍,聽不見鈴聲;③拿一張硬紙片,讓它在木梳齒上劃過,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較兩次不同;④鑼發(fā)聲時,用手按住鑼鑼聲就停止。

4、回聲是由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qū)分開來,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為17m。在屋子里談話比在曠野里聽起來響亮,原因是屋子空間比較小造成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不足0.1s 最終回聲和原聲混合在一起使原聲加強。

利用:利用回聲可以測定海底深度、冰山距離、敵方潛水艇的遠近測量中要先知道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測量方法是:測出發(fā)出聲音到受到反射回來的聲音訊號的時間t,查出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v,則發(fā)聲點距物體S=vt/2。

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1、聲音在耳朵里的傳播途徑: 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經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

2、耳聾:分為神經性耳聾和傳導性耳聾.

3、骨傳導:聲音的傳導不僅僅可以用耳朵,還可以經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這種聲音的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一些失去聽力的人可以用這種方法聽到聲音。

4、雙耳效應:人有兩只耳朵,而不是一只。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這就是雙耳效應.

三、樂音及三個特征

1、樂音是物體做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

2、音調:人感覺到的聲音的高低。用硬紙片在梳子齒上快劃和慢劃時可以發(fā)現:劃的快音調高,用同樣大的力撥動粗細不同的橡皮筋時可以發(fā)現:橡皮筋振動快發(fā)聲音

調高。綜合兩個實驗現象你得到的共同結論是:音調跟發(fā)聲體振動頻率有關系,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物體在1s振動的次數叫頻率,物體振動越快 頻率越高。頻率單位次/秒又記作Hz 。

練習:解釋蜜蜂飛行能憑聽覺發(fā)現,為什么蝴蝶飛行聽不見?蜜蜂翅膀振動發(fā)聲頻率在人耳聽覺范圍內,蝴蝶振動頻率不在聽覺范圍內。

3、響度:人耳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響度跟發(fā)生體的振幅和距發(fā)聲距離的遠近有關。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叫振幅。振幅越大響度越大。增大響度的主要方法是:減小聲音的發(fā)散。

練習:

☆男低音歌手放聲歌唱,女高音為他輕聲伴唱:女高音音調高響度小,男低音音調低響度大。

☆敲鼓時,撒在鼓面上的紙屑會跳動,且鼓聲越響跳動越高;將發(fā)聲的音叉接觸水面,能濺起水花,且音叉聲音越響濺起水花越大;揚聲器發(fā)聲時紙盆會振動,且聲音響振動越大。根據上述現象可歸納出:⑴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⑵ 聲音的大小跟發(fā)聲體的振幅有關。

4、音色:由物體本身決定。人們根據音色能夠辨別樂器或區(qū)分人。

5、區(qū)分樂音三要素:聞聲知人——依據不同人的音色來判定;高聲大叫——指響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調。

四、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當代社會的四大污染:噪聲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

2、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指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發(fā)出的聲音;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噪聲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

3、人們用分貝(dB)來劃分聲音等級;聽覺下限0dB;為保護聽力應控制噪聲不超過90dB;為保證工作學習,應控制噪聲不超過70dB;為保證休息和睡眠應控制噪聲不超過50dB 。

4、減弱噪聲的方法: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五、聲的利用

可以利用聲來傳播信息和傳遞能量

第二章《光現象》復習提綱

一、光的直線傳播

1、光源:定義: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分類:自然光源,如 太陽、螢火蟲;人造光源,如 篝火、蠟燭、油燈、電燈。月亮 本身不會發(fā)光,它不是光源。

2、規(guī)律: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3、光線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練習:

☆為什么在有霧的天氣里,可以看到從汽車頭燈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在傳播過程中,部分光遇到霧發(fā)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線傳播。

☆早晨,看到剛從地平線升起的太陽的位置比實際位置 高 ,該現象說明:光在非均勻介質中不是沿直線傳播的。

4、應用及現象:

① 激光準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的后面形成黑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當地球 在中間時可形成月食。

如圖: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

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環(huán)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實驗早在《墨經》中就有記載

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實像,其像的形狀與孔的形狀無 關。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氣中速度約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表面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來介質的現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線同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于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過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類:

⑴ 鏡面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條件:反射面 平滑。

應用:迎著太陽看平靜的水面,特別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為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⑵ 漫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著不同的方向 ,每條光線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條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應用:能從各個方向看到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是由于光射到物體上發(fā)生漫反射的緣故。

練習:☆請各舉一例說明光的反射作用對人們生活、生產的利與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鏡觀察面容;我們能看到的大多數物體是由于物體反射光進入我們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樓房的玻璃幕墻、釉面磚墻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間,我們從各個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發(fā)生了漫反射。

4、面鏡:

⑴平面鏡:

成像特點:等大,等距,垂直,虛像

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③像、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④物體在平面鏡里所成的像是虛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作用:成像、 改變光路

實像和虛像:實像:實際光線會聚點所成的像

虛像: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會聚點所成的像

⑵球面鏡:

凹面鏡

定義:用球面的 內 表面作反射面。

性質:凹鏡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線 會聚在一點;從焦點射向凹鏡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應 用:太陽灶、手電筒、汽車頭燈

凸面鏡

定義: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性質:凸鏡對光線起發(fā)散作用。凸鏡所成的象是縮小的虛像

應用:汽車后視鏡

練習:

☆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我們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蠟燭進行實驗,其中選用兩根相同蠟燭的目的是:便于確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較像和物的大小。

☆ 汽車司機前的玻璃不是豎直的,而是上方向內傾斜,除了可以減小前進時受到的阻力外,從光學角度考慮這樣做的好處是:使車內的物體的像成在司機視線上方,不影響司機看路面。汽車頭燈安裝在車頭下部:可以使車前障礙物在路面形成較長的影子,便于司機及早發(fā)現。

三、顏色及看不見的光

1、白光的組成:紅,橙,黃,綠,藍,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顏料的三原色:品紅,黃,青

2、看不見的光:紅外線,紫外線

第三章《透鏡及其應用》復習提綱

一、光的折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fā)生變化;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現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線同面,法線居中,空氣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⑵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與法線兩側。

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屬于近法線折射。

光從水中或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屬于遠法線折射。

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質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應用:從空氣看水中的物體,或從水中看空氣中的物體看到的是物體的虛像,看到的位置比實際位置 高

練習:

☆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 淺 是因為光從 水中斜射向 空氣中時發(fā)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藍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魚兒在“云中”自由穿行。這里我們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 虛像 ,看到的魚兒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虛像。

二、透鏡

1、名詞:

薄透鏡:透鏡的厚度遠小于球面的半徑。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

光心:(O)即薄透鏡的中心。性質: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

焦點(F):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叫焦點。

焦距(f):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

2、典型光路

八年級物理課件 篇3

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的現象。

了解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時的偏折規(guī)律。

了解光在發(fā)生折射時,光路的可逆性。

2、過程和方法

通過觀察,認識折射現象。

體驗由折射引起的錯覺。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初步領略折射現象的美妙,獲得對自然現象的熱愛、親近的情感。

重、難點:掌握光的折射規(guī)律的內容。利用試驗、現象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

教學器材:激光源、透鏡、水、紙、角度測量器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現象,說明光是沿 傳播的。

2、光在傳播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另一種介質,就會在介質表

面發(fā)生 ,其反射角 入射角。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①現象:筷子折了、圖像通過玻璃后變形了? 是什么原因?

②光的直線傳播……均勻介質,如果介質不均勻,光的傳播不是直線嗎?同學們猜一猜

進行新課:

1、試驗: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光線向哪個方向偏折?

(先讓學生猜想:光線會往哪邊折?)

結果:

2、光的折射規(guī)律:

(1)、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

(2)、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

(3)、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

結果: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從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偏折。

光垂直界面射入時,傳播方向不改變。

4、有關現象:

(1)、池底變淺:做圖說明

(2)、筷子彎折:做圖說明

(3)、海市唇樓:做圖說明

(4)、漁民刺魚:做圖說明:

(5)、通過透明物質看物體,都是折射現象,成的都是虛像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jié)內容。

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完成課本練習。

光的折射現象在生活中的實例(200字以上)

教學后記:

折射的三種情況要清晰,最好能做圖。

折射現象的解釋:教師應先示范

八年級物理課件 篇4

一、知識目標

1.了解壓強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壓力,什么是物體的受力面積.

2.理解壓強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3.了解壓強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號.知道壓強單位的物理意義和由來.

4.了解壓強的增大和減小的主要方法.

二、能力目標

1.觀察生活中各種跟壓強有關的現象.了解對比是提高物理思維的基本方法.

2.通過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經歷探究的主要環(huán)節(jié).通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現象.采集實驗數據.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了解.初步學習使用控制變量,具有一定的實驗能力.

3.了解改變壓強的實際意義和基本方法,具有運用知識解釋簡單現象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4.通過實際動手、實踐如何改變壓強.具有一定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德育目標

1.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2.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yǎng)學生對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3.了解壓強存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的廣泛性,認識科學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有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意識.

4.感悟科學是人類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基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壓強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壓力與重力面積的正確理解.

教學方法:

探究法:通過學生自己獨立的探究活動.觀察現象.收集數據.分析比較獲得對壓強概念深入的理解.

比較歸納法:通過對具體現象、事例的對比、比較,提出問題,并通過研究歸納出一般的結論.

教具準備:

壓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碼、橡皮泥、木條、彈簧秤、投影儀、錄像機及錄像機資料等.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播放一段風光片:金色的海濱。松軟的沙灘.人們的身后是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淺不同的腳印;茫茫雪原,浩浩無邊,想在上面步行的人雙腳深陷.幾乎寸步難行.雪橇卻能使人插上翅膀……

2.觀察教材中P66兩幅精美的圖片:小小的蟬可以把口器插入堅硬的樹皮,體態(tài)龐大的駱駝卻可以憑借寬大的腳掌成為沙漠之舟.

3.同學們自己分別用筆尖和筆帽扎手,體驗有什么不同的感覺.

從同學們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這些現象中,大家會想到什么問題嗎?

二、進行新課

[師]請同學們大膽說出自己的問題或想法.

[生]人走過沙灘為什么會留下腳印?

[生]人在雪地上,對雪地的壓力差不多,為什么一個人陷了下去,而另一個沒陷下去?

[生]筆尖和筆帽扎手時的感覺為什么會不一樣?

[生]蟬為什么可以將尖尖的口器插入堅硬的樹皮中?

[生]人走過沙灘能留下腳印和軟軟的沙灘有關系,因為在水泥地上走過就看不到腳印.

[生]用筆尖扎手會感到很疼,蟬的口器能插入很硬的樹皮中,是因為筆尖和蟬的口器都很尖。

[生]我認為上面的那些現象都是力作用的結果.

[師]請同學們分析,人站在地面上、板擦或粉筆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時,人對地或粉筆盒桌面的作用力的情況.

[生]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有一個向下的作用力,扳擦或粉筆盒放在水平桌面上時對平桌面也有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力的大小應等于物體的重量.

[師]當我們要將釘子釘人墻面或將一枚圖釘按在墻上(也可請一名同學演示,感覺)時.釘子對墻面的作用力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生]按圖釘或釘釘子的時候.釘對墻面有垂直于墻面的作用力.

[師]同學們剛才談到的幾種力的情況,它們有共同的地方嗎?

[生]不論是對地面、桌面的力還是對墻面的力,它們都是垂直作用在接觸面上的.作用點在地面或墻面(接觸面)上.

[師]我們把這種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演示]靜止在斜面上或從斜面滑下的物體.

[師]請同學們分析物體對斜面的壓力.

[生]物體對斜面的壓力垂直作用在斜面上.

[投影]

a.粉筆盒對桌面的壓力.

b.物體對斜面的壓力.

c.按圖釘時圖釘對墻的壓力.

圖略:

通過分析學生應明確,有些壓力是由于重力的作用產生的.但大小并不一定都等于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大小才等于重力.在很多情況下壓力和重力無關,壓力不是重力.

[生]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呢?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關?

[師]同學們可以大膽猜想.

[生]力越大產生效果越明顯.因此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關.

[生]用筆尖和筆帽扎手時.用的力差不多大.可用筆尖扎得很痛.而筆帽則沒有什么感覺,

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無關。而是和力作用的面積有關.

[生]我們認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壓力作用的面積可能都有關系.

[師]研究物理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實驗.同學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大家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請同學們選擇合適的器材自己設計并進行實驗.

(同學們分組活動.教師巡視并參與學生們的活動.最后進行交流)

第一組:

(1)先將沙子裝在一個平底、敞口的玻璃容器中.將沙面攤平.

(2)把壓力小桌腿朝下放在沙子上.分別在桌面上加2個和4個砝碼,觀察并記錄小桌腿陷入沙子里的情況.

(3)將沙面攤平后.再將壓力小桌面朝下放在沙子上,分別加2個和4個砝碼,觀察并記錄小桌陷入沙子里的情況.

實驗表格:略

分析實驗現象:

結論:

第二組:參考教材P67圖13.1—3的方法設計實驗.

(1)準備三塊完全相同的橡皮泥(將橡皮泥編號)和兩根完全相同的細木條.

(2)將一根細木條放在1號橡皮泥上.通過掛有1個鉤碼的彈簧測力計使木條對橡皮泥產生壓力.

(3)取下l號橡皮泥,換上2號橡皮泥.彈簧測力計上掛上2個鉤碼.重做上面實驗.

(4)取下2號橡皮泥換上第3號橡皮泥.將兩根木條放在橡皮泥上,重復實驗(3)

比較三塊橡皮泥的形變情況.和第一組的結論相同.

[師]兩組同學選擇了不同的材料進行實驗.兩組實驗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呢?

[生]他們研究問題的方法相同,都用了控制變量法.

[師]其他組的同學還有不同的做法可以補充嗎:

[生]我們組分別用完全相同的兩塊橡皮泥.三根木條時掛4個鉤碼;一根木條時掛2個鉤碼模擬了教材中“猜一猜”的內容.發(fā)現一根本條掛2個鉤碼時橡皮泥的壓痕較深,形變較大,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更明顯.

[師]大家利用“猜一猜”中的數據,計算兩種情況下每平方厘米面積上所受的壓力;根據實驗現象說明每平方厘米上受的壓力和壓力作用效果的關系.

(學生計算,一名同學板演)

[生]根據計算和實驗現象說明,每平方厘米面積所受的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生]也可以說壓力的作用效果跟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力有關系。

[師]物體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力叫做壓強.

[生]可以說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投影]

壓強的計算公式:

符號的意義及單位:

教師說明,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N),面積的單位是平方米(m2).由公式確定壓強的單位就是牛頓每平方米(N/m2).人們給壓強規(guī)定了一個專門的單位叫帕斯卡,簡稱帕(Pa),這是為了紀念法國科學家帕斯卡在物理學方面作出的杰出貢獻.

[師]帕斯卡是一個很小的單位,實際中還常用千帕(kPa),兆帕(MPa)

[投影]

.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面的壓強約0.5Pa

.一顆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對桌面壓強約20Pa

·成年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1.5×104Pa

三、小結:

1.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壓力不是重力。

2.壓強:是反映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單位是Pa.

四、活動與探究:

釘板會把腳扎穿嗎?

八年級物理課件 篇5

聲的利用七

教學過程:

本節(jié)為本章最后一節(jié),重點從前面的聲音的各種特性及其特點,引入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聲與信息

聲吶(SONAR)是英文soundnavigationandranging?(聲音導航與測距)的縮寫。對聲吶的系統(tǒng)研究與一艘著名的輪船--泰坦尼克號有關。1912年泰坦尼克號首次出航即觸礁沉沒,這件事震驚世界,隨即有人提出用聲學方法遙測航道上的冰山。緊接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出于探測敵方潛水艇的需要,對聲吶的研究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通過這些歷史事實引入下文,可能會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

在講蝙蝠的聲吶系統(tǒng)之前,可以先回顧一下第一節(jié)聲速的概念,通過一個簡單的計算題使學生了解根據回聲到來的時間,蝙蝠可以確定目標的位置。

課本圖1.5-4是B超圖像。在做B超檢查時,通常是將一束超聲波垂直發(fā)射進入人體。超聲波在傳播時,碰到組織分界面(不同內臟器官分界處、內臟與骨骼分界處以及異物與組織交界處)時就會產生反射。反射波會在同一位置被記錄,根據反射波滯后于發(fā)射波的時間差,可以知道分界面在體內的深度。如果不斷改變發(fā)射探頭的位置,就可以得到與體表相垂直的縱切面的圖像。?

聲與能量演示

演示聲波遞能量時,用可樂瓶自制的教具演示,效果很明顯。自制教具的做法是:去掉可樂瓶的瓶底,給開口處蒙上橡皮膜并扎緊。對著火焰敲橡皮膜,由于膜的振動,壓縮空氣??靠諝獾臄D壓,可將燭焰吹滅。

超聲波清洗精細機械,主要依靠空化效應。超聲波在清洗液中疏密相間地向前傳播,對液體產生拉伸和擠壓作用,使液體內產生數以萬計的微小氣泡。這些氣泡迅速產生,又迅速閉合,形成的瞬間高壓,超過大氣壓的1000倍。連續(xù)不斷的高壓就像一連串小爆炸不斷地沖擊物件表面,使物件的表面及縫隙中的污垢迅速剝落,從而達到物件表面凈化的目的。超聲波清洗方式超過一般的常規(guī)清洗方法,特別是對表面比較復雜的工件(如鐘表等精密機械的零件表面凹凸不平),或對清潔度有較高要求的產品(如電子元器件等),使用超聲波清洗都能達到很理想的效果。

課堂小結:

本節(jié)重點講述了聲與信息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聲音于能量的關系。使人們能夠更加好的利用聲為人們服務。

八年級物理課件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初步了解太陽光的光譜。

了解色散現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顏料的三原色。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顏料的混合,獲得有關的知識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2、過程與方法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顏料的混合,獲得有關的知識,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通過親身的感悟和體驗,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為后續(xù)學習打基礎。

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于參與物理學習活動。

教學重點

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復合,物體的顏色。

教學難點

色光的三原色跟顏料的三原色及其混合規(guī)律的不同。

教具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三棱鏡、檔光板、白光屏。

學生:玻璃板、白紙板、盛水的碗、光碟、三棱鏡、手電、各種顏色的顏料和透明光屏、調色碟。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我們生活在五彩繽紛的世界,太陽光和我們息息相關。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與太陽光有關的光的色散。

2、將學生分成男、女兩組,比較哪組表現的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創(chuàng)造活躍的課堂氣氛)。

二、進行新課

1、光的.色散

提出問題:太陽光經過三棱鏡會發(fā)生什么現象呢?

教師演示(或通過課件演示)光的色散。引導學生觀察自屏及彩色光帶上顏色的排列順序。

光通過三棱鏡會發(fā)生折射(或兩次折射);光的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可能向尖端也可能另一端;光經過三棱鏡后,會出現彩色的光。太陽光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等七種顏色的光。

2、色光的混合

啟發(fā)學生思考彩色光帶再經過三棱鏡后,又將怎樣?

教師演示(或通過課件演示)七色光的混合。引導學生分析兩次實驗現象,討論歸納實驗結論:太陽光(白光)不是單色光,而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演示實驗:用手搖轉臺裝上紅、綠、藍三色盤進行演示.調整三色比例,旋轉時就看到三色盤呈灰白色.對于紅、綠色光的混合,可調整三個色盤,使其只露出紅色和綠色部分,改變各色比例,旋轉時就會觀察到隨著紅、綠比例不同,會依次出現橙紅、橙、黃和綠黃幾種顏色.各種色光的混合不必都給學生演示,只演示其中幾個即可,其余可由學生在課下完成.

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例光的色散和光的混合。彩色電視機里的各種顏色是怎樣產生的?

指導學生利用實驗探究三基色(課本圖4—37)。認識紅、綠、藍被稱為三基色。

用掛圖或多媒體投影電視機畫面,簡單說明畫面是由紅、綠、藍三色光合成的。

3、物體的顏色。

(1)透明體的顏色

演示太陽光通過棱鏡和紅玻璃在白屏上得到一條紅色光帶,啟發(fā)學生解釋此實驗現象的原因.如果此實驗現象不明顯,可適當增加幾塊紅玻璃或多層紅玻璃紙。

再用藍玻璃重復上面的實驗步驟,啟發(fā)學生分析總結玻璃是藍色的原因。

總結學生的發(fā)言,得出:透明體的顏色是由它能透過的色光的顏色決定的。

(2)不透明體的顏色

演示實驗:在白屏上貼一張紅紙,屏上只有被紅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換用一張綠紙,屏上只有被綠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

總結實驗結論:有色的不透明體反射與它顏色相同的光。

4、顏料的混合

讓美術專業(yè)較好的學生回答:只需哪三種顏色就可得其他種顏色的顏料。

學生分析總結出紅、黃藍為三原色。

引導學生將不同的顏料混合,觀察混合后的顏色。學生分組做實驗,體驗色光混合與顏料混合不同。

課堂小結

建議由學生發(fā)揮主動性,討論總結本節(jié)課的內容.教師可在課前準備好板書演示,配合學生的總結發(fā)言。

板書設計

第四節(jié)光的色散

一、光的色散

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組成

二、色光的混合

三基色:紅、綠、藍

三、物體的顏色

四、顏料的混合

三原色、紅、黃、藍

布置作業(yè)

做一做“水三棱鏡”和“七彩陀螺”。

八年級物理課件 篇7

第一課時

教學課題:認識慣性

授課地點:教室

授課教師:

授課時間:

儀器材料:小車、棋子若干、雞蛋、平玻璃杯、小紙條、筆帽、木塊(最好是模型人)、電腦多媒體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慣性是物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

知道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

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慣性現象;

能分析慣性現象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危害。

2、過程與方法

在解釋慣性現象的過程中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①滲透物理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教育;

②通過探究與交流,使學生有將自己的見解公開并與他人討論的愿望,認識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提出問題】

鋼筆帽處于什么樣的運動狀態(tài)?擊打紙條后鋼筆帽的運動狀態(tài)有什么變化?教師組織學生活動:

教師請優(yōu)勝者講一講取勝的關鍵;

1、抽紙條比賽:(誰能將紙條最快抽出,紙條又不倒則為勝)

將學生事先準備好的一個食指寬和長的小紙條,將紙條用鋼筆帽壓住,用食指迅速擊打紙條,此時學生互相比賽,找竅門,熱情很高,課堂氣氛很活躍。

學生回答:靜止;仍然保持靜止狀態(tài)。

【新課教學】

慣性

教師指導學生做實驗和觀察實驗現象:課堂演示:

1、請一個同學迅速擊打雞蛋下的硬紙板;

2、請一個同學做載有木塊的小車受阻而停止運動;(為增加趣味性,可將木塊改成模型人)

3、請兩個同學做擊打棋子的實驗; 同學們觀察現象。

讓學生描述以下情況:

1、用力將雞蛋下紙板彈出,雞蛋不隨紙片飛出,而是落入杯中;

2、小車受阻而停止運動,模型人并不停止運動,而是向前傾倒;

3、下面的棋子被打出后,上面的棋子不隨它而飛出而是落在桌子上。

八年級物理課件 篇8

一、說教材

《電流和電路》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五章第二節(jié)內容。以往初中物理教材多把電學放在力學之后,認為力學是學習物理的基礎,而電學內容比較抽象,應該放在力學之后學習。但是“新課標”強調知識與技能的同時,特別倡導過程與方法的學習,并關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使培養(yǎng)目標上走向多元化。初中學生的思維特點是由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因此教材從學生興趣、認識規(guī)律和探究的方便出發(fā),不過分強調學科自身邏輯的體系和概念規(guī)律的嚴密性,把電學放在力學之前。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雖然“電”不是陌生的東西,但是它卻讓人感到神秘,盡可能多地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學生充分感受到,這些知識跟自己的生活很貼近,而且很有用,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愿望,使學生認識到電是可操作的,并產生進一步探究其奧秘的興趣。電學在生產生活和科學技術中具有廣泛和重要的應用,本章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電學知識的基礎,而本節(jié)中的電流、電路、電路圖的內容又是學習本章的基礎,因此,掌握好本節(jié)的知識和技能,對今后電學內容的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①知道電流的形成及其條件;知道電流方向的規(guī)定。②通過動手實驗,認識斷路、通路、短路,知道電路的組成;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從電路的組成認識開關的作用;能畫常見的電路元件符號。③結合小燈泡、電子門鈴等電路的實際連接;學會按實物電路連接圖畫出對應的電路圖。

2、過程與方法在動手實驗的過程中,學習觀察實驗現象,學習從現象中分析歸納出規(guī)律的方法,知道用電器符號、電路圖可把具體的電路連接情況簡潔明了地概括性表達出來。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對認識電路組成,研究各元件的作用有強烈的興趣;在學習連接電路,畫電路圖等基本技能的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識。

三、說教學重難點

電流和電路的概念不但貫穿電學部分的始終,而且是本章的核心,電路的連接是初中學生實驗操作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之一。電流是導體中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形成的,它摸不著,看不到。本節(jié)又是初中階段學生第一次接觸電路連接;第一次進行物理作圖,對于八年級初學物理的學生來說既陌生又重要。能否會認識電流的形成、電路的組成及正確連接電路和畫電路圖,將直接影響到今后電學各章的學習。因此,認識電流的形成、電路的組成及正確連接電路和畫電路圖是本節(jié)的重點也是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八年級學生對“電”認識是膚淺的,不完整的,還沒有上升到理性認識,沒有形成科學的體系。電流是導體中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形成的,但電流是摸不著,看不到的;電路的連接是電學實驗中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電流和電路的知識,突破難點,結合本節(jié)課的目標,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演示法、轉換法、引導法、類比法等。

通過連接電路的操作性練習來認識電流與電路的關系,電源和用電器在電路中所起的作用。本著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指導原則,在學習的過程中采用實驗法、觀察法、分析歸納法、練習法等,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觀察能力、分析歸納能力、電學實驗習慣,提高認識電路、連接電路、畫電路圖的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實驗引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用錄音機播放節(jié)奏感強的一段音樂,讓學生看到突然斷開錄音機電源,音樂聲停止。問:同學們?yōu)槭裁绰牪坏揭魳仿暎繌亩肓恕半姟?,并且結合演示實驗(如圖)引入新課,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

(二)演示實驗,突破難點

雖然“電”不是陌生的東西,但電流是摸不著,看不到的,對初中學生來說思維還常常與感性經驗直接相聯(lián)系,這都給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也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所在,因此在教學中我采用演示實驗方法來突破這個難點,通過觀察、教師類比、引導等方法得出電流的概念。

(三)分組實驗,培養(yǎng)觀察和分析歸納能力

1、利用課本中“想想做做”的器材和要求讓同學們進行分組實驗。在學生動手連接電路前,讓學生認真閱讀課本教科書中的實驗警示“!”,并對他們示范:如果把電池的兩端直接連在一起,此時通過導線的電流會很大,會將電源燒壞。在學生做實驗時,要有科學的實驗習慣,必須有正確的實驗操作,先結合實驗的進程,規(guī)范實驗操作,利用掛圖告訴學生什么是短路、斷路和通路以及短路的危害。電流的方向以及形成條件的教學采用學生實驗分析歸納、觀察,教師類比、引導的方法,和學生一起分析歸納出電流的方向和形成條件,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歸納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2、在電路的構成的教學中,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驗,容易分析歸納電路的組成:用電器、開關以及導線的作用,對于電源的作用,可結合課本103頁的小資料進行講解,以加深理解,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同時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根據平時的觀察,列舉知道的用電器、電源、開關、導線,并說出它們的作用。體會物理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四)師生互動,突出重點

對初學電路的學生,正確畫電路圖和根據電路圖連接電路是學習電學的基本功,也是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之一,因此在教學中加強了這方面的訓練。

1、讓學生認識課本104頁圖5.2—8中的幾種常用的元件及其符號,為畫電路圖打下必要的基礎。2、進行規(guī)范的畫圖示范,結合元件符號的特點,針對學生容易馬虎的地方,提出畫好元件符號的要求。并結合同學們的分組實驗,讓同學們把實物連接電路畫成電路圖(可在課后讓同學們練習連接電路和畫電路圖的小小比賽)學生經過訓練,認識電路、連接電路和畫電路圖的能力會有較快的提高,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識。

(五)、布置作業(yè)

課本P105動手動腦學物理1、2、3題?;丶覄邮志毩暎瑢嶒?。

六)、板書設計

二、電流和電路

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了形成電流。

電流方向:電源正極用電器電源負極。

形成電流的條件:(1)有電源(2)電路閉合

電路:用導線將電源、用電器和開關等連成電流的路徑。

電源和用電器:

(1)電源是提供電能的裝置,如干電池、發(fā)電機。

(2)用電器是消耗電能的裝置,如電風扇、電視機、電冰箱等。

電路圖:用元件的符號表示出電路連接形成的圖

八年級物理課件 篇9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了解光在物體表面可以發(fā)生反射。

認識光反射的規(guī)律,了解法線、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義。

知道光路可逆。

知道什么是鏡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2、過程和方法

通過試驗,觀察光的反射現象。

體驗我們是如何看見不發(fā)光的物體的。

探索光的反射規(guī)律。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探索光的反射規(guī)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

密切聯(lián)系實際,提高應用能力。

【重點難點】

1、理解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內容。

2、利用試驗、現象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

【教學器材】

激光源、平面鏡、紙、角度測量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請舉出應用光在同一種物質中沿直線傳播的實例。

二、新課引入

教師:我們能看見太陽、電燈,是由于它們能發(fā)光,光線進入了我們的眼睛。我們?yōu)槭裁从帜芸匆娙?、教室、書本這些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呢?這是因為他們能反射太陽、電燈等光源發(fā)出的光,這些被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本節(jié)我們就研究光的反射及其規(guī)律。

三、進行新課

1.光反射的規(guī)律

教師:光傳到兩種不同物質的分界面時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的物質中的現象叫做光的反射。

演示一:用平面鏡反射太陽光。

觀察:墻上光斑及其變化。

演示二:用激光器演示光的反射。讓學生觀察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入射點。并在黑板上畫出圖:

教師向學生介紹以下名詞:

入射點(O):光線射到鏡面上的點。

法線(ON):通過入射點,垂直于鏡面的直線(用虛線表示)。

入射角(i):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反射角(r):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教師:通過演示觀察到光的反射現象。那么光反射時遵從什么規(guī)律呢?

實驗一:

1.按照課本圖2.2-3,讓從激光器射出的光沿紙板入射到鏡面上的O點,觀察反射光的位置。在白紙上畫出法線、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位置。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反射角大小,并記錄下來。

2.不改變入射點的位置,改變入射光線的位置,重復上面實驗兩次。

3.把紙板的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還能看見反射光線嗎?

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和數據得出:

①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

③反射角等于入板書: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板書: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實驗二:

把入射光線沿原反射光線的位置射到鏡面。觀察反射光的位置。

討論得出:光在反射現象中,光路可逆。

講述反射光路圖的畫法:

例:下圖中已知入射光線,請畫出反射光線。

畫法:①過入射點畫法線;②畫反射光線(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學生練習:投影儀膠片。

(1)畫出下圖的入射光線。

(2)如圖,畫出反射光線,并回答:入射角多大?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多大?

2.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演示三:用鏡子和白紙反射太陽光或燈光。

問:為什么鏡子反射的光很強,白紙反射的光很弱呢?

我們來研究這兩種情況。

教師:平行光入射到光滑的物體表面上時的情況如圖:

引導學生分析得出鏡面反射:每條光線都遵守反射定律。反射光向同一方向射出,在這個方向的反射光很強,而其余方向無反射光。

演示四:

把幾根大頭針垂直插入硬紙條中表示“法線”,把硬紙條任意彎折后“法線”不再平行。(圖略)

強調: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

漫反射向各個方向反射光,所以能使我們從各個方向看到物體。

教師分析實例:同學們看不到黑板反光部分的字,這是因為黑板上的反光部分發(fā)生鏡面反射,光線強度比粉筆字漫反射的光線強。怎樣避免這種情況?讓“反光”部分粗糙,這樣就可以發(fā)生漫反射,減弱反光部分來的反射光,同學們就能從不同方向看清粉筆字反射來的光,也就是能看清楚字了。

四、歸納總結

1.光線傳播到兩種不同物質的分界面時,發(fā)生反射現象。

2.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五、課外作業(yè)

【教學反思】

在探究活動中,應給出較具體的指導,避免學生的盲目性。

前、后的練習要補充

八年級物理課件 篇10

一、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電功"對于初中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電功公式是掌握層次之一,又是第九章的開首篇,足見這節(jié)的重要性,在力學中,物體做功必須具備兩個必要因素。而在電學中,不但物體在電磁力作用下移動算做功,電流通過用電器使其發(fā)熱、發(fā)光、發(fā)聲等現象都是電流做功的表現。這就擴展了力學中功的概念,為學生理解電能與其它形式能的轉化打下了基礎。后面學習電功率、焦耳定律的公式都可由電功公式導出。所以本節(jié)在初中物理知識結構中具有綜合、擴展和承先啟后的重要作用。

2、知識目標

A層次:1.知道電流可以做功和常見和做功形式

2.會計算一個用電器的電功。

B層次:由公式W=UIT求U、I .

C層次,運用串、并聯(lián)電路特點及公式計算電功。

3、能力目標

1.學會控制變量研究問題的方法。

2.會讀電能表的示數。

4、思想教育

通過介紹一度電的用途,對學生進行節(jié)約用電的教育。

5、教學關鍵

做好電流做功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關的演示實驗。

6、準備教具

課本圖9-1所用儀器(將鉤碼換成小車),秒表、電能表、投影儀改幻燈機。

二、 教法和學法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素質教育的要求,采用面向全體、師生間相互反饋的層次教學法和傳統(tǒng)的五環(huán)教學法。學法是討論歸納法和感知探索法。

三、 教學程序

分五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復習提問。提出與本堂課有關的易中難三個問題,分別叫ABC三個層次學生回答,為本堂課的教學奠定知識基礎。三個問題是:1.水流能做功嗎?

2.功的表達式如何? 3.力學中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什么?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引入新課,水流能做功,電流能做功嗎?演示圖9-1實驗后,問:是什么原因小車被提起的呢?是因為有了電流。即電流對小車做了功。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探索新知。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這節(jié)我們就學習電功。(板書課題)

1. 建立概念

電流做功形式很多,如電流通過收音機做功,我們聽到聲音,電流通過電視機……讓學生再舉電流做功的實例分析,引導學生概括出電流做功的實質是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實現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2. 電流做功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讓學生猜想,有的說與電壓、電流和時間有關,我們用實驗來研究。讓學生看書圖9-1,畫出電路圖,目的了解實物的連接方法,……當一個量隨著幾個量變化時,我們用什么方法研究呢?引導學生掌握控制變量的研究方法,讓ABC層次學生各一名,在教師引導下計時讀電流表、電壓表示數。讓全體學生觀察小車上升的高度,在時間相同的條件下,改變電壓值,電流值做兩次實驗。分析實驗結果第二次小車為什么升的高呢?學生答:電流表、電壓表示數大。教師講解:電流對電動機做的功近似看成等于電動機對小車做的功。小車上升的高,說明電流做的功多。由此得出什么結論呢?引導學生回答:通電時間相同的情況下,電壓越大,電流越大,電流做的功越多。讓學生推想,保持電壓、電流值不變,延長通電時間,小車上升更高。結論:保持電壓、電流不變,通電時間越長,電流做功越多。通過上面實驗得出定性結論:電流所做的功跟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成正比。告訴學生科學家經過精確測量出了計算電功的公式W=Uit,講清W、U、I、t所表示的物理量,引導學生說出公式的物理意義。為了讓學生對電功的單位焦耳有一個具體認識,告訴學生在力學中將兩個小雞蛋舉高1米(勻速),做功約1焦。在電學中每秒鐘通過普通電燈的電流所做的功是幾十焦,每秒鐘通過洗衣機的電流做的功約為200焦左右,使學生認識到這個單位在電學使用中顯得很小,生活中用起來很不方便,常用度做單位。1度=3.6×106焦。生活中用什么來測電功呢?用電能表。

3. 電能表

講清讀數方法和計算某段時間內用電度數,看書上圖9-4,讓學生了解一度電的作用,滲透節(jié)約用電教育,教師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第四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小結,把這堂課知識形成體系。

第五環(huán)節(jié):鞏固練習,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具有穩(wěn)定性,實現正遷移,為此我設計了具有一定梯度的練習題,檢測不同層次學生達標情況,面向全體,激勵內化,填空題,采用自查形式,選擇題,用答題卡,判斷題用手勢出示。這樣,教師一目了解地掌握了不同層次學生學習情況。實現了雙重反饋。

四、 說板書

采用橫向板書。一什么是電功。二、怎樣計算電功。三、用什么儀器測電功。使教學具有流暢性,同時學法一目了然。難點:討論歸納法。重點:感知探索法。

五、 說時間

復習提問約4分鐘,引入新課約1分鐘,新課教學約24分鐘,小結1分鐘,鞏固練習約14分鐘,作業(yè)約1分鐘。這樣做到三快一慢,導入新課快,進入重點快,訓練節(jié)奏快,突破重點、難點慢。

附:(練習題)

一、 填空題:采用自選自查形式

A層次:1.電流所做的功叫( )。國際單位是( )。

2.電流做功的過程實質是( )能轉化成( )能的過程。通電的電動機將砝碼提起( )能轉化為( )能。

3.實驗研究表明:電流所做的功跟這段電路兩端的'( )( )( )和( )成正比。計算公式是( )。式中各物理量的單位是( )( )( )和(

)。生活中常用( )做電功的單位。

4. 用來測定電流做的儀表是( )

5.某戶電表月初示數:123 4 0 月末示數 12962 ,本月用電( )

B層次:6.有一用電器通過它的電流是0.5安,在2分鐘內電流做了900焦的功,那么加在用電器兩端的電壓是( )伏

C層次:7.兩只電阻R1:R2=4:3,串聯(lián)接入電路R1與R2兩端電壓之比U1:U2=( ),若t相同W1:W2=(

),并聯(lián)執(zhí)著入電路,I1:I2=( ),在相同的時間內W1:W2=( )

二、 選擇題(出示答題卡,對3個為A層次,4個為B層次,對5個為C層次)

1.以1安的電流通過5歐電阻,在1分鐘內,電流所做的功是( )焦

A300 B1800 C720 D360內

2.兩個阻值相等的定值電阻,分別并、串聯(lián)在同一電路中,在相同時間內,總電功W1和W2之比為( )

A2:1 B1:2 C1:4 D4:1

3.一只燈泡兩端電壓減小為原來的一半,在相同時間內,它消耗的電功為原來的( )倍。 A B2 C D4

4.電能表測( ) A電功 B電壓 C電流 D消耗電能

5.屬于電功的單位有( ) A度 B焦 C伏·秒

三、判斷題:(用手勢,出示左拇指和食指為對號,兩食指交叉為錯號,對3個為A層次,即3A,同理:5B,6C

1. 1度電表示電流能做功3.6×106焦耳

2. 電阻是484歐,兩端電壓220伏,通電一分鐘消耗電能是6000焦耳

3. 導體兩端電壓越長,通過電流越大,做功越多。

4. 導體中通過電流越大,通電時間越長,電流在這段導體中做功就越大。

5. 1焦=1伏·庫=1伏·安·秒

6. 某導體電阻為4歐,每秒鐘內有5庫電量通過,電流做的功為100焦。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八年級物理課件10篇》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師資料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八年級物理課件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 物理課件必備10篇 根據您的要求我們編輯了“物理課件”以滿足您的需求。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東西,本學期又到了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良好的教學課件能幫助教師更好地展示知識點和概念。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2023-04-22 閱讀全文
  • 七年級下冊地理課件10篇 筆者進行了周詳的研究和編輯,并呈現了本文“七年級下冊地理課件”,希望您可以在本頁面獲得所需信息。教學計劃及教學課件是教師工作的必要部分,我們必須用心地撰寫教學課件。通過創(chuàng)新的教學課件制作,可以促進學生的求知欲望。...
    2023-05-12 閱讀全文
  • 高中物理課件教案10篇 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為你收集整理了高中物理課件教案。教案是老師上課之前需要備好的課件,因此老師最好能認真寫好每個教案課件。只有做好教案課件的前期撰寫,學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各知識要求。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3-03-21 閱讀全文
  • 八年級地理教案10篇 經驗告訴我們,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幼兒園的老師都希望自己講的課學生們愛聽,能學習的更好,因此,老師會在授課前準備好教案,有了教案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所以你在寫幼兒園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或許"八年級地理教案10篇"是你正在尋找的內容,歡迎你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助益!第二章第三...
    2023-03-24 閱讀全文
  • 物理的課件15篇 以下主題為物理的課件,為小編特意向您推薦的,本文供您參考并請您收藏。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預先準備好的,而現在又到了寫課件的時候了。制定好教案需要教師有穩(wěn)定的教學基礎。...
    2023-04-17 閱讀全文

根據您的要求我們編輯了“物理課件”以滿足您的需求。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東西,本學期又到了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良好的教學課件能幫助教師更好地展示知識點和概念。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2023-04-22 閱讀全文

筆者進行了周詳的研究和編輯,并呈現了本文“七年級下冊地理課件”,希望您可以在本頁面獲得所需信息。教學計劃及教學課件是教師工作的必要部分,我們必須用心地撰寫教學課件。通過創(chuàng)新的教學課件制作,可以促進學生的求知欲望。...

2023-05-12 閱讀全文

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為你收集整理了高中物理課件教案。教案是老師上課之前需要備好的課件,因此老師最好能認真寫好每個教案課件。只有做好教案課件的前期撰寫,學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各知識要求。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3-03-21 閱讀全文

經驗告訴我們,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幼兒園的老師都希望自己講的課學生們愛聽,能學習的更好,因此,老師會在授課前準備好教案,有了教案上課才能夠為同學講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識。所以你在寫幼兒園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或許"八年級地理教案10篇"是你正在尋找的內容,歡迎你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助益!第二章第三...

2023-03-24 閱讀全文

以下主題為物理的課件,為小編特意向您推薦的,本文供您參考并請您收藏。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預先準備好的,而現在又到了寫課件的時候了。制定好教案需要教師有穩(wěn)定的教學基礎。...

2023-04-1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