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教案課件是我們老師的部分工作,只要課前把教案課件寫好就可以。要知道寫好了教案課件,老師面對學生時也會心有成竹。編輯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小學語文《紙的發(fā)明》教案,本文供你參考,希望能幫到你!
無線電話主要是由發(fā)射機和接收機組成。如果發(fā)射機和接收機的位置是固定的,那當然很好辦,只要發(fā)射的功率足夠大,能夠覆蓋接收機所處的區(qū)域就可以了。移動通信的困難則在于接收機的載體一般是處于移動之中的,如果接收機隨著載體超出發(fā)射機的覆蓋范圍就不行了。
陸地上使用的移動通信裝置比如汽車用無線電話、手持機、無線尋呼機等采用分區(qū)制,即把一個城市或更大的區(qū)域劃分成許多小區(qū),每個小區(qū)都有一個基站,基站實際上就是一個大功率發(fā)射臺(當然也有接收系統(tǒng),移動電話一般都是雙向的,即既有發(fā)射功能又有接收功能,也就是既能講又能聽),通過基站與這個小區(qū)里需要得到服務的移動電話取得聯(lián)系。各基站又與一個總的控制局聯(lián)接,并受總局控制??刂凭衷偻ㄟ^交換機和電話局與市內(nèi)電話網(wǎng)溝通。
分區(qū)方式有許多種,最主要的一種是蜂窩狀小區(qū)制,相鄰的小區(qū)使用的頻率并不相同,以避免互相干擾。但控制局通過計算機系統(tǒng)能隨時偵察出移動電話的位置。當移動電話從一個小區(qū)進入另一個小區(qū)時,控制局能自動切換它所使用的頻率而不會引起通信的中斷。
所以采用六邊形的蜂窩狀分區(qū)方式是因為這種方式覆蓋面積最大,重疊面積最小,必要的頻率數(shù)也最少。六邊形組合的優(yōu)越性蜜蜂是體會最深的。它們建成的六邊形的蜂房是一種在使用建筑材料一定的情況下,建筑面積最大的建筑形式。所以人類對蜜蜂的建筑技巧常贊嘆不已。
當然也還有一些其他的分區(qū)方式。比如火車無線電話采用的分區(qū)方式就比較簡單,由于火車是在固定軌道上行駛,只要把鐵路線分成相等的若干區(qū)域,每個區(qū)設一個基站,裝有一套無線電收發(fā)電報機就行了。和蜂窩狀分區(qū)一樣,也要設一個(或幾個)中心局對基站進行控制,并負責火車從一個區(qū)進入另一區(qū)時的頻率轉換。
還有一種被稱為二哥大的集群電話,它只有一個大區(qū),而并不分成許多小區(qū),大區(qū)內(nèi)有一個或幾個功率比較大的中央基站,但它的覆蓋范圍有限,用戶數(shù)量也不是很多,比較適合于大型工廠、煤礦、公安部門等內(nèi)部使用。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的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懂得思考生活中的問題是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源泉,培養(yǎng)自覺實踐、大膽創(chuàng)新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第12課《萬能膠水發(fā)明記》。(板書課題)從題目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二、自學
出示自學提綱:
自由讀課文,思考:
這篇文章主要講誰發(fā)明萬能膠水?他是怎樣想到要發(fā)明萬能膠水的?他是怎樣做的?
三、反饋
1.指名朗讀課文,糾正字音。
2.交流自學提綱的問題。
引導學生理解:聰聰是在遇到很多困難的情況下想到萬能膠水的,他為此做了深入的研究,收集了很多的資料,設計了很多方案并精心地做了不少實驗。
啟發(fā)學生認識到聰聰在發(fā)明過程中,十分認真。
3.討論:這種膠水暫時無法使用,而電視新聞卻說:小發(fā)明家聰聰成功地發(fā)明了萬能膠水。這是怎么回事?
(小組議答一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弄清:盡管這種膠水暫時無法使用,但這只是無法解決到它自身出的問題,這正說明這種膠水是萬能的,而且效果極好,因此,電視新聞這樣報道。
四、總結
從這個故事中,你們想到些什么?你認為聰聰?shù)南敕ㄗ罱K能夠實現(xiàn)嗎?為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或小伙伴聽。
六、板書設計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和自然界的200多萬種生物是親密的鄰居。這些生物形形色色的奇特本領耐人尋味,使人浮想聯(lián)翩。于是,人們便去模仿它們的行為,這就是仿生。
古時候,人們看到鳥兒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飛翔,就向往人也像鳥一樣飛上天,于是便用各種方法模仿鳥。經(jīng)過漫長歲月,從最初的木制飛人發(fā)展到今天的超音速飛機,這就使人類占領了天空,在天上自由來往。它顯示了人的智慧,也顯示了仿生學的強大生命力。
人的雙臂靈活自如,能夠做出拉、提、伸、舉、旋轉、移動等各種各樣的動作。機械手就是模仿人的手臂動作逐步完善的。當這些上下移動,左右來往,快慢旋轉,伸縮自如的機械手呈現(xiàn)在你眼前時,你可以從它們身上找到你自己雙手勞動時的影子。它們可以代替人的手臂進行各種各樣的操作,制造出高精度的產(chǎn)品,是自動化流水線上不可缺少的機械。
隨著仿生學的深入開展,人們不但從生物的外形、動作去模仿生物,他們對動物器官奇特的功能也很感興趣,從中得到不少啟發(fā)。
眼睛,是人和動物從外界接受信息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光的刺激。外界景物的光線,通過眼的光學系統(tǒng)形成圖像。照相機和人的眼睛同一原理。照相機在撳動快門的一瞬間,就把光線形成的圖像記錄下來了。動物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要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它們才能生存下來。因此,它們的眼睛也和它們的身體一樣千差萬別,非常奇特。在顯微鏡下,科研人員驚奇地發(fā)現(xiàn),許多動物的眼睛,是由幾千個,甚至于一、二萬個小眼睛組合而成的,稱為復眼。它們有的每個小眼睛都能自成體系,有的幾個小眼睛自動組合,發(fā)揮視覺功能。這樣,有利于自己捕食,接受外界信息,安全生存??蒲腥藛T從中受到很大啟發(fā),將動物的復眼取下,進行照相試驗,果然得到了許多張相同的照片。這樣,不久復眼照相機就要誕生了。
青蛙外突的大眼睛十分敏銳,它能迅速發(fā)現(xiàn)運動中的目標,很快確定目標的位置,運動方向和速度,選擇最佳的攻擊位置。模仿蛙眼原理,利用電子技術制成的雷達系統(tǒng),能準確快速地識別飛機、艦船、導彈等目標,并且能將真假導彈區(qū)別開。
人的鼻子相當靈敏,但是狗的嗅覺比人敏感100萬倍,它能感覺200萬種不同濃度的物質,幾乎可以找到任何要找的東西。模仿狗鼻子嗅覺功能制造的電子鼻,可以檢測出工礦企業(yè),煤氣管道泄漏的極其微量的有毒氣體。
電子計算機是人類的一大發(fā)明,它具有數(shù)學運算,控制自動化過程,翻譯語言的許多功能,完成了許多本來只有人才能完成的工作。是人們得心應手的工具??蒲腥藛T以猴子作為人的替身,正在研究人大腦的思維與記憶的生理活動。他們設想,如果仿照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把它運用到電子計算機上去,就有可能誕生具有高級神經(jīng)活動的生物計算機,那就是仿生學劃時代的貢獻。
今天,我們生活在科學技術飛快發(fā)展的時代,學習和利用生物系統(tǒng)的優(yōu)異結構和奇妙的功能,已經(jīng)成為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的一個新方向。許多事實說明,仿生學是發(fā)展新技術的金鑰匙。[實用申請書 373939.COM]
19xx年8月7日,美國所有的電話機都變成了啞巴。人們在這一天深有所感沒有電話,多么不方便??!
為什么電話機全都啞然失聲呢?
原來,電話機的發(fā)明者貝爾在前幾天8月2日不幸去世,他的葬禮就在8月7日舉行。人們?yōu)榧o念貝爾,在這一天特地停止使用電話,象征失去了貝爾,就猶如失去了電話。
1847年3月3日,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生在蘇格蘭的愛丁堡。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是著名的語言學家。他們在聾啞人中間工作過很多年,對人體發(fā)聲器官的構造、功能和人的聽覺特點等都有深入的研究。貝爾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從小受到熏陶,對語言的傳遞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不過,貝爾并不是神童,他在語音學方面算個小內(nèi)行,可是其他功課總是跟不上。貝爾很淘氣,書包里常常裝著麻雀、老鼠這類小動物,經(jīng)常在課堂上把同學逗得哈哈大笑。
貝爾后來被祖父接到倫敦,由這位語言專家直接管教。因為祖父知識淵博,簡直是一部百科全書,貝爾同他生活了一年,學到了不少東西。這激發(fā)貝爾踏上了探索科學真理的道路。
17歲時,貝爾考進了愛丁堡大學。這所大學是英國北部的重要學府,有不少著名學者在這里讀過書,如麥克斯韋和達爾文等。貝爾受父親和祖父的影響,選擇了語言學當做自己的專業(yè)。他的出發(fā)點是想解脫聾啞人的痛苦。
在愛丁堡大學,貝爾系統(tǒng)分析和研究了人的語言原理。1867年,20歲的貝爾從愛丁堡大學畢業(yè)了。為了進一步深造,他又進入倫敦大學,繼續(xù)攻讀語言學。后來,貝爾在波士頓開辦了一所聾啞學校,給聾啞人上課。
貝爾想,聾人的耳朵雖然聾了,但眼睛是好的,能不能把聲音轉變?yōu)槊@人能夠看見的訊號呢?
貝爾做了許多實驗,都失敗了。有一次,他在接通、斷開電源時,發(fā)現(xiàn)螺旋線圈里發(fā)出輕微的沙沙聲,這件事給貝爾一種啟示:能不能用電流來傳遞聲音呢?
于是,貝爾向一位老教授約瑟夫亨利請教,得到支持。亨利說:你的發(fā)明理想很好,努力干吧!
就這樣,貝爾著手研究電話。
他對電磁學不大熟悉,就刻苦自學這方面的基礎知識。另外,他請了一位18歲的電學技師華特生與他合作。
他們在兩個房間里裝了電話機,中間安裝了電線。經(jīng)過一次次試驗,都沒有聽見對方的聲音。
1876年3月10日,貝爾往電池中加入硫酸,不小心,硫酸濺到他的腿上,頓時象被火燙了似的,疼痛異常。貝爾連忙喊:華特生,你快來呀!
誰知華特生竟在電話機里聽到了貝爾的呼救聲,連忙奔過來。首先倒不來救貝爾,而是緊緊擁抱貝爾,祝賀他試驗終于成功了!
就這樣,兩位青年人發(fā)明了電話。
由于電話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許多方便,所以在它誕生之后,很快就得到推廣
電報發(fā)明以后,自然有許多人想到,能不能用電流傳遞聲音呢?但在技術上這比傳遞電報信號要困難得多。傳遞電報基本上是一個電的過程,發(fā)送和接收的都是電碼,也就是長短不同的電脈沖;而傳遞聲音則需要聲電轉換和電聲轉換過程,發(fā)送時先要將聲音轉換成連續(xù)的電信號,接收時還要再將電信號還原為聲音。
最早進行用電傳聲實驗的是法國科學家布素爾。1854年巴黎博覽會期間,布素爾用一根導線將遠在兩地的兩塊容易顫動的薄板連接起來,并通以電流。這時,他在一塊薄板的近側發(fā)聲,使聲浪振動薄板,薄板的振動又使導線上的電流斷斷續(xù)續(xù)地傳到遠處的另一塊薄板上,這塊薄板就會得到同樣的振動而發(fā)聲。他的實驗雖沒有完全成功,卻起到了很大的示范作用,并向我們揭示了用電傳聲的基本原理。聲音的本質是空氣的振動,用電傳聲就是要把這種空氣的振動轉變成電流或電壓的變化,再通過電線傳送出去,接收時再把電流或電壓的變化轉變回和發(fā)送時同樣的空氣的振動,發(fā)出聲音。
1860年,德國科學家李斯仿照人耳的結構成功地制作了一套送話裝置,并且用它發(fā)送了一段音樂。這套送話裝置在美國紐約展出時,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李斯教授把他的裝置命名為Telephone,英語中電話一詞由此而來。
但這種電話機還很不完善,由于送話器產(chǎn)生的電流是不連續(xù)的,所以傳過來的聲音也就斷斷續(xù)續(xù),聽不清楚。盡管如此,李斯的嘗試仍然是電話發(fā)明史上跨時代的重要一步,為后來的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今天,我們在萊茵河畔的法蘭克福市仍可以看到一座為表彰李斯對于電話發(fā)明做出的杰出貢獻而建立的紀念碑。
在李斯之后,電學領域涌現(xiàn)了兩個杰出的發(fā)明家,一個叫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另一個叫伊利沙格雷。這兩個生活在同一時代的發(fā)明家并不相識,他們各自獨立地發(fā)明了電話機,并為發(fā)明權的歸屬問題打了十幾年的官司。
貝爾1847年出生在英國北部城市愛丁堡。他的祖父和父親都從事聾啞兒童的教育工作,所以對聲學很有研究。受他們的影響,貝爾從小就迷戀上了語音學。貝爾23歲那一年,全家移居到了加拿大,以后又移居到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定居。在這里貝爾繼承了父業(yè),在波士頓大學里擔任語言生理學教授,繼續(xù)從事對聾啞人的教育工作。后來他和父親一起開設了一所聾啞學校。在學校里那些聾啞兒童有耳朵卻聽不見聲音,這使善良的貝爾感到很難過,于是他產(chǎn)生了發(fā)明一種儀器的念頭,他希望這種儀器能使聾啞人看到別人在說什么。
貝爾的設想并沒有取得成功,可是他在實驗時卻發(fā)現(xiàn)了其它一些東西。他在許多實驗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當開啟或關斷銅線圈中的電流時,線圈由于振動就會發(fā)出聲音。這是一個非常普通的現(xiàn)象,許多人在實驗中都曾經(jīng)遇到過,但誰也沒有對它做進一步的思考,只有貝爾敏銳地感覺到了它的價值。一個大膽的想法在貝爾頭腦中產(chǎn)生:電流可以使線圈振動而發(fā)出聲音,那么能否利用電流來傳遞人說話的聲音呢?盡管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但貝爾卻把它牢牢抓住了,再也沒有放走它。
于是貝爾改變了研究方向,開始進行電話的實驗。開始時,實驗并不順利,盡管貝爾反復改進他的裝置,卻仍然一無所獲。這是因為貝爾只是個語音學教師,雖然他有著豐富的聲學知識,對電磁學卻所知甚少。這時候,一些諷刺、挖苦的議論也出來了,一位有名的電報技師就曾用嘲笑的口吻對貝爾說:閣下真是異想天開,電線怎么能傳遞聲音呢?只要稍微懂點電學常識,就不會有這種想法,我看你還是先學點電學知識吧。
就在貝爾感到最困難并且自己都有些動搖的時候,一位電學大師給予了他熱情的鼓勵和堅定的支持,貝爾才得以沿著自己的發(fā)明道路繼續(xù)走下去。這個人就是約瑟夫亨利,高頻電磁振蕩現(xiàn)象的發(fā)現(xiàn)者。1875年3月的一天,貝爾帶著他的設想來到了華盛頓,登門拜訪了大名鼎鼎的亨利。貝爾向亨利介紹了自己的想法,亨利聽過后很為這個年輕人的熱情所感動,他鼓勵地說:貝爾先生,你有一個偉大的設想,干吧!貝爾又問:但是先生,我缺乏電學知識,機械知識也不很精通。學吧!亨利教授拿出李斯的電話機模型給貝爾看,鼓勵貝爾去發(fā)明一個更完善的電話機來。
干吧!學吧!這兩個字給了貝爾巨大的力量和堅定的信心。貝爾后來回憶說:如果沒有亨利先生的鼓勵,我恐怕早已經(jīng)支持不下去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亨利這位偉大學者的高尚品德,他不因貝爾只是一個對電磁學缺乏了解的年輕人,就認為他的想法荒唐可笑,而是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如果亨利對貝爾的想法不加思索地加以否定,那么世界通信史也許就不會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了。實際上,世界上曾有許多有才華的青年,就是因為沒有遇到象亨利這樣的名師的指點,因而沒能充分展現(xiàn)他們的才能,并最終湮沒在了蕓蕓眾生之中。
貝爾滿懷信心地回到了波士頓,他找來了一位名叫托馬斯.沃森的青年電學技師來做他的助手。兩個人一邊學習,一邊實驗,又開始了電話機的研究工作。兩個人在兩間簡陋的小屋里,一邊畫草圖,一邊制作樣機,每天都不停地干到很晚。幾個月過去了。他不知試過了多少種方案,效果仍然不理想。1875年6月的一天,一次偶然的事故為他們打開了勝利之門。事情是這樣的:這一天他們分別在兩個屋子里進行實驗,沃森那間屋子的機器上一根彈簧突然被粘在了磁鐵上,沃森過去把彈簧拉開,這時貝爾發(fā)現(xiàn)另一間屋子的機器上的彈簧也跟著振動起來,并發(fā)出了聲音。這個偶然事件象流星劃破夜空一樣,一下子照亮了貝爾困惑多時的頭腦,他產(chǎn)生了一個新的構想:如果對著鐵片說話,聲音就會引起鐵片的振動。在鐵片后面放上一塊繞有線圈的磁鐵,鐵片振動時就會在導線中產(chǎn)生時大時小的電流。這個振動電流順著導線傳到另一端,會使一塊磁鐵同樣振動起來,并發(fā)出聲音。這樣,一方的話音就可以傳到另一方去了。貝爾將他的想法告訴了助手沃森,于是兩個人開始制作起新的電話裝置來。
1876年3月10日,是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天。這一天,貝爾和沃森象往常一樣,早早地來到實驗室,進行他們新的一天的工作。他們剛剛把線路拉好,貝爾一不小心,浸泡設備的硫酸濺到了腿上,他痛得忍不住大叫起來:沃森,快來幫我!另一個房間中的沃森竟從電話中聽到了貝爾的喊聲,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急忙跑過來向貝爾報告了一這情況。貝爾忘記了腿上的疼痛,親自跑到另一房間試聽,果然聽見了沃森發(fā)出的聲音。貝爾萬分激動,他們終于獲得了成功。成功來的是那么的突然,卻又是那么的必然,堅持不懈的努力終于獲得了回報。一時間,所有的苦惱、所有的艱辛、所有的痛苦在這巨大的喜悅面前都顯得微不足道了。沃森,快來幫我!就是這句求助聲成了人類利用電話所傳遞的第一句話。貝爾在給他母親的信中寫道:對于我來說,這是一個重大的日子,朋友們各自留在家中,不用出門也能互相交談的日子就要到來了。
1876年5月,美國在費城舉辦紀念獨立一百年博覽會。貝爾把他剛剛發(fā)明出來的電話機帶到了博覽會。開始人們并沒有注意到這個不起眼的小東西,直到博覽會的最后一天,巴西國王彼德羅應邀前來參觀,國王對貝爾的發(fā)明很好奇,就拿起聽筒放在耳朵上,國王陛下,歡迎您來參觀。當他從聽筒里聽到聲音后不禁大聲驚呼:啊!我的上帝,它說話了!國王的喊聲一下子驚動了整個博覽會上的人們,電話機成了人們關注的中心。經(jīng)過專家們的鑒定,電話機成了這屆博覽會最重要的成果。博覽會的評委之一威廉湯斯森爵士寫道:有了這種設計精巧、功效顯著的裝置,我們完全可以滿懷信心地期待著貝爾先生將給我們帶來傳送話音的方法,可以將歡聲笑語盡情地通過導線送入數(shù)英里之外的千百只耳朵里。
通過這屆博覽會,貝爾和他的電話機一下子名聲大噪,但仍有很多人對電話機存有偏見和疑慮,以為電話只不過是和兒童玩具差不多的東西。電報公司怕害電話機的出現(xiàn)會影響電報的地位,對貝爾的發(fā)明竭力詆毀。面對種種非難,貝爾毫不氣餒,他心里只有一個想法:讓事實來說話。為了推廣他的發(fā)明,貝爾在美國各大州以及世界各地奔走宣傳,巡回表演。甚至新婚的蜜月旅行期間也不忘帶上他的發(fā)明去給英國女王演示。在他不遺余力的努力下,人們終于逐漸認識到了他的發(fā)明的巨大作用。到了1878年,貝爾在波士頓與紐約之間架設了世界上第一條320公里長的長途電話線,電話開始進入千家萬戶,為廣大民眾服務。1880年,貝爾電話公司成立了,電話事業(yè)得到了迅猛的發(fā)展。到19xx年,僅在美國電話機數(shù)量就已經(jīng)超過了700萬部。在世界各地,我們到處都可以聽到電話鈴聲。正如貝爾自己所說,電話是永不間斷的歌聲。
貝爾因為他的杰出貢獻和高尚的品格,得到了全世界人們的敬仰。19xx年8月2日,75歲的貝爾去逝了。在為貝爾舉行葬禮期間,全美國2000萬部電話全部沉默了,人們以此來表示對這位偉大發(fā)明家的哀悼和懷念。直到今天,在波士頓司法大街109號當年貝爾發(fā)明電話的房間門口,還釘著一塊銅牌,上面寫著:1875年6月2日,電話在此誕生。
貝爾電話機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呢?為了能說明清楚,我們先來談一談聲音是怎么回事。我們可以說是生活在一個聲音的世界里,無時無刻、無處無地不存在著聲音。彈奏樂器可以發(fā)聲,機器發(fā)動可以發(fā)聲,物體碰撞也可以發(fā)聲,為什么呢?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性振動。如果我們用手去摸正在發(fā)聲的物體,比如剛剛敲過的銅鑼或正在響著的電鈴,我們就會感覺到它的振動??梢娐曇羰俏矬w振動產(chǎn)生的。聲音又是怎樣傳播的呢?是靠空氣作為媒介。當物體振動時會不斷推動周圍空氣運動,也就是說物體把振動傳遞給了周圍空氣,于是這種振動就在空氣中傳播開去,就象在平靜的湖面上投進一粒石子,水波就會以石子的落點為中心向四周湖面?zhèn)鞑ラ_去一樣。當空氣的振動傳到我們耳朵里時,耳內(nèi)的鼓膜也隨著振動起來,周圍的神經(jīng)感受到這種振動并把它傳到神經(jīng)中樞,于是我們就聽到了聲音。
為什么不能直接利用聲音進行通信呢?因為聲音在空氣中傳播能量損耗很大,不能傳播到很遠的距離。我們有體會,當說話人距離較遠時,他的聲音也就模糊不清了。
現(xiàn)在我們來看一看貝爾電話機是怎么工作的。貝爾的電話機可以分成兩部分:送話器和受話器。
送話器上面蓋有一片薄薄的有彈性的金屬膜片,膜片下面是裝有導電粒子的金屬盒,金屬盒并不直接與導電粒子接觸,而是通過中間的導電粒子才能接通。導電粒子有一個特性:當他們之間的接觸比較疏松時,導電能力就減弱,對電流的阻力增大。我們對著送話器說話時,聲波產(chǎn)生的壓力使金屬膜片產(chǎn)生振動,膜片下面的導電粒子也就隨著膜片的振動時緊時松,它所呈現(xiàn)的電阻也就時小時大。如果在送話器兩端加上恒定電壓,根據(jù)歐姆定律I=V/R,I是電路中電流,R電阻,V是電壓,那么流過導線的電流就會隨著導電粒子電阻的變化而變化,也就是隨著膜片的振動而變化。從根本上說,就是隨著我們?nèi)苏f話聲音的強弱聲調(diào)的高低而變化。這種電流的變化就可以通過導線傳遞到較遠的地方。
受話器內(nèi)部也有一個金屬膜片,安置在一塊馬蹄形電磁鐵上。當送話器產(chǎn)生的振動電流沿導線傳遞過來后,就要流過電磁鐵上的感應線圈,變化的電流就會使電磁鐵產(chǎn)生變化的磁場。由于受到電磁鐵變化的吸力,金屬膜片會產(chǎn)生和電流振蕩頻率相同的振動,并激起周圍空氣振動,因而還原出說話人的聲音。
幼兒園教案《最新小學語文《紙的發(fā)明》教案(通用5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幼兒園教案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小學語文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你也許需要"小學語文《紙的發(fā)明》教案"這樣的內(nèi)容。老師在上課前需要有教案課件,因此教案課件可能就需要每天都去寫。只有做好教案課件的前期撰寫,學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各知識要求。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師嚴道尊,教乃可施。每個老師都需要在上課前準備好教案。教案成為學生發(fā)展的主導者和促進者。怎么樣才可以編寫好教案呢?為了讓你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的“最新小學教案語文”,感謝您的參閱。...
一個好老師會在每一節(jié)課前精心準備,老師一般都會通過撰寫教案提前梳理好知識點,教案可以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您是否需要整理好的教案范文呢?在這里,你不妨讀讀最新小學語文課教案,建議你收藏并分享給其他需要的朋友!...
我們常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幼兒園的老師我們都希望自己能教孩子們學到一些知識,因此,老師會在授課前準備好教案,教案可以讓上課自己輕松的同時,學生也更好的消化課堂內(nèi)容。寫好一份優(yōu)質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教案:小班語言《媽媽》教案通用”,希望對您的工作和...
時間一晃而過,一年的工作即將告一段落了。此時可以總結自己的收獲,看看自己通過崗位這份工作成長了多少,通過寫一篇年度工作總結看看自己在思想上與工作上的變化,如何讓自己的崗位的本年度總結在眾多人中脫穎而出呢?在此,你不妨閱讀一下最新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教學年度總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動動手指請收藏一下!...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