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課件。
教案課件是老師需要精心準備的東西,這就要老師好好去自己教案課件了。教師編寫教案是向?qū)W生傳授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您精心整理了一份比較權威的“認識水課件”資料,希望我的故事能夠給您帶來一些感動!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nèi)容是《千米的認識》,我準備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展開說課。
一、說教材
這部分內(nèi)容是小學數(shù)學西師版教材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測量長度》中的第一課時,它是本單元單元的重點,也是小學階段《測量認識》中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從教材編排看,是在學生上學期認識了米、厘米,知道了分米的基礎上進行的?!扒住笔亲畲蟮拈L度單位,為了讓學生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例1主要是通過“8個人站成一排”的實踐活動,推測出800個人站成一排大約是1000米,由此引出“計量比較長的距離通常用千米作單位”。例2在例1的基礎上,通過創(chuàng)設實踐活動的情境,讓學生在“走”的過程中去進一步體驗、感受1千米的長度,從而主動構建1km的長度觀念。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在具體的情景中感受、體驗、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使學生通過觀察,明確米與千米的關系1千米=1000米。
【能力目標】在認識千米的過程中,聯(lián)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抽象能力及空間想象能力,能用千米進行恰當?shù)墓罍y。
【情感目標】通過教學,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在情境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2、重點難點
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我將“在具體的情景中感受、體驗直至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定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而如何“建立1千米的觀念”則是這節(jié)課的難點。
二、說學生
我們班的孩子,在上一冊的學習中,已經(jīng)認識了米、分米、厘米,能在實踐活動中體會米、厘米的含義,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在坐出租車、看路邊的交通警示牌、路標等具體的生活環(huán)境中,也已見到過千米。但“1千米”到底有多長,在學生的頭腦中是沒有具體概念的。那如何給抽象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都相對較差的二年級孩子建立1千米的觀念呢?這就需要學生在大量的生活實踐中去感悟,逐步構建“1千米”的長度觀念。
三、說教法與學法
1、在游戲中學習。好動、好玩是小學生的天性,讓學生在玩耍中學習知識。本節(jié)課,我就準備將“捕魚”的游戲與例1結合起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學習。
2、在情境中感悟。知識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為了鞏固學生對1千米的認識,我設計了讓學生估測放學回家三條不同路上的1千米路程;估測哪些地點之間是1千米;欣賞祖國風景名勝圖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加深對1千米的認識。
3、在活動中構建。為了在例2的教學中增強學生的親身感受和體驗,我準備發(fā)揮學科整合的優(yōu)勢,提前與體育老師聯(lián)系,讓學生上體育課時親自圍著操場走5圈,記下時間,為幫助學生構建1千米的觀念作準備。
四、說教學過程
對于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我準備從“引入、感知——展開、體驗——練習、應用——拓展、延伸”為主線,分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引入、感知
考慮到二年級學生可能對“清水到大竹”的具體長度不太了解,因此我將主題圖擺在了練習應用中的圖片欣賞環(huán)節(jié)。而本節(jié)課我準備就采用談話引入教學。從了解學生身高的對話中引入,順便也就復習了米、厘米等長度單位,順便再拋出一個問題:“你在生活中還見到過其它長度單位嗎?你是從哪里了解到的呢?”通過這一提問,不僅了解了學生的學習起點,同時也拉近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中開始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展開、體驗
二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比較弱,在教學中我盡量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他們進行估測,層層感知,逐步形成對1千米的感性認識,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我準備分四步進行:
第一步:初步估測,激發(fā)求知欲。在引入問題中,當學生說出“千米”時,讓學生展開第一估測:那你們覺得從哪里到哪里就是1千米呢?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中,知道1千米很長,但到底有多長,卻沒有這個概念,學生回答的結果肯定是五花八門,可這就讓恰好激發(fā)了學生想知道確切答案的迫切性,激起了學生求知欲望。
第二步:利用游戲,建立感知。當學生迫切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長時,我就可以利用課前玩兒的游戲進行引導了:“上課前我們玩捕魚游戲時,8個同學組成的魚網(wǎng)大約有多長呢?”同時,請1豎排的8名同學起立,將手拉起來,讓魚網(wǎng)再現(xiàn)。學生在已有的對米的認知基礎上,估測出這是10米后,就接著提問:“那80個同學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約有多長?800個同學呢?”讓學生逐步推算出“800個學生拉著手站成一排大約就是1000米”。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要充分利用好“10個100米就是1000米”這一階梯,讓學生在分析中逐步感知。由此引出“計量比較長的距離通常用千米作單位,1千米在生活也就叫1公里”,并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形成初步的感性認識——1千米好長呀!
第三步:通過實踐,逐步構建?!按蠹叶颊J為1千米好長!那你們具體去走過1000米嗎?”面對學生的滿臉疑惑,我便給學生介紹:我校運動場的跑道,每圈恰好200米。同時,播放一名學生圍操場走5圈的片斷。看到片斷中的小男孩隨著圈數(shù)的增多,表情的變化,立刻就會引起學生的共鳴,思路也回到自己圍操場走了5圈時的情景。這時,就讓學生談談自己走了5圈后的感受,花了多少時間。在學生積極的發(fā)言中,逐步總結出:原來沿操場走5圈就是1000米,1000米真的好長,在學生頭腦中構建出1千米的長度觀念。接著就讓學生從觀察分析中得出1000米=1千米。
第四步:再次估測,鞏固升華。當學生對1千米形成表象后,我們進行第二次估測:“從學校到家的路上走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學生天天放學走這條路,再熟悉不過了,可能誰都沒意識到今天所學的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于是各個爭先恐后,搶著匯報。由于此時學生對1千米已有了一定的認識,再根據(jù)第一次估測的經(jīng)驗,估測的準確性肯定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此刻也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出來。當學生在小組內(nèi)充分交流后,多媒體顯示學生從我校回家的主要三條路線各走1千米后的終點,學生看著如此熟悉的畫面,情緒怎能不激動,學習熱情定能大大提高。
趁著學生興趣正濃時,我們又回到第一次估測的問題: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之間也相隔1千米呢?讓學生根據(jù)剛建立的對1千米的認識和自身估測的經(jīng)驗各抒已見,相信定能聽到學生自信的回答。因為此時,學生已經(jīng)歷了“對距離的感受、對時間長短的感受、對身體疲勞程度的感受”等多種體驗,1千米的長度觀念在學生腦海中已經(jīng)比較清晰了,回到最初不會的問題上,再次進行估測,這樣學生對1千米的認識就進行了再一次的升華,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練習、應用
為了加深學生對千米的認識,我主要設計了不同層次的4道練習題:
前面兩題是基本練習:
第一題:連線題。多媒體出示人步行及幾種常用交通工具的圖片和行駛速度,讓學生在自己手中的題單上進行連線。
第二題:填長度單位。多媒體出示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圖片,讓學生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這兩道基本練習,主要是為了鞏固千米在學生頭腦中的印象。
第三題:是讓學生從欣賞圖片中感受千米在生活應用。各種各樣的路標、道路指示牌上,我們能看到千米的身影;我們的母親河黃河全長約5464千米,她哺育了千千萬中華兒女;連綿起伏的長城全長約6700千米,它是中華人民智慧與勤勞的結晶。當欣賞完祖國的大好河山后,讓學生接著說說你還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見到過千米,進行延伸。
第四題:向同學們出示一段“神舟”六號的圖文資料,其中有很多帶有千米的數(shù)據(jù),從中,讓學生感受到千米的廣泛應用。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拓展、延伸
在本課的最后,我設計了兩個課外體驗活動,通過這兩個體驗活動,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千米的認識和體驗,同時再次感受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五、說板書
最后向大家展示的是這節(jié)課的板書設計:
千米的認識
1km=1000m
km表示千米
以上就是我對《千米的認識》的說課,敬請各位專家和同行指教,謝謝大家!
教材簡析:
圓是小學數(shù)學階段最后教學的一個平面圖形,也是教學的唯一一個曲線圖形。從認識直線圖形到曲線圖形,不僅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jīng)驗,而且也能給學生探索學習的方法注入一些新的內(nèi)容,并使學生的空間觀念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在教學圓的基礎知識的同時,還通過化曲為直、等積變形這些方法與手段,進一步發(fā)展轉(zhuǎn)化的策略和推理能力。整個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分成四部分編排,本節(jié)課教學圓的認識一部分。教學中將數(shù)學學習與生活緊密結合,注意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例1安排了三個層次的學習活動,通過說圓、畫圓、比較圓與以前學過的其它平面圖形的不同來充分地感知圓。例2結合學生嘗試用圓規(guī)畫圓的過程,分別了解關于圓的幾個重要名稱,進一步認識圓。例3安排學生通過畫、量、折等活動,深入體驗圓的特征。練習十七在練習基礎知識的同時,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圓,展開數(shù)學思考,發(fā)展空間觀念。
學情分析:
本課內(nèi)容教學前,學生已經(jīng)初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及其周長、面積公式的計算,對圓也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直觀認識,部分學生已經(jīng)能用圓規(guī)畫圓,少數(shù)個別同學甚至已經(jīng)知道了圓的各部分名稱,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而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思維形式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但抽象思維也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具有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故也同時具備了一定的思維基礎。
教學目標:
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圓的特征,理解直徑和半徑的相互關系。初步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
通過操作、探索、發(fā)現(xiàn)、交流等活動,初步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交流能力。
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學會從數(shù)學角度認識世界、解釋生活,初步感受圓的魅力。
教學重點:
認識圓及其特征,讓學生初步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
教學重點:
認識圓及其特征,讓學生初步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
教學難點:
畫圓,用圓的知識來解釋和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生:圓規(guī)、直尺。
師:圓形紙片、系著吸鐵石的線、大圓規(guī)、硬幣、小圓鏡、長尺。
教學流程:
一、導圓。
師:知道今天要學習什么內(nèi)容嗎?
生:圓的認識。(看著大屏幕說。)
1、師:(出示圓形紙片)這張紙就是圓形的。(貼在黑板上)
你在哪些物體上見到過圓,見到過圓形?
生:舉例說圓形。(說到身邊的圓讓學生指給大家看看。)
2、師:老師也帶來了一些與圓相關的圖片,一起看看。(幻燈片播放。)
師:漂亮嗎?難怪有人曾經(jīng)說過,我們的世界是因為有了圓才如此美麗、神奇!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走進圓的世界,去探索其中的奧秘。
媒體運用說明:運用媒體第一次播放一組比較簡單、且具有明顯圓的特征圖片,還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情景和材料,如:CD包、光碟、箭耙、奧運五環(huán)、圓形標志、光環(huán)等,使學生能清晰地從圖片的物體上找到比較鮮明的圓,為學生對圓建立外觀上的感性認識提供了標準,使學生在初次感知圓的基本特征的同時感受到圓就存在于我們的身邊,初步溝通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并借這些圖片激發(fā)學生求知的興趣,為接下來的學習活動作好知識與情感的鋪墊。
二、畫圓。
1、用圓規(guī)畫圓。
(1)導入。
師:學習圓,首先要會畫圓。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這里的規(guī)是指什么?
生:圓規(guī)。
師:會用圓規(guī)畫圓嗎?畫一個試試。
(2)生用圓規(guī)嘗試畫圓。
師:大家都畫好了,我們來看看電腦動畫是怎么畫圓的?(課件演示。)
師:假如現(xiàn)在規(guī)定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是20厘米,誰能到上面來把這個圓畫出來?
師生合作,邊介紹方法邊在黑板上畫出圓。
師:這個有粉筆的一腳畫出來的就是一個圓。(生指一指哪些是老師畫出來的。)
2、不用圓規(guī)形成圓。
(1)導入:如果沒有圓規(guī),就不能形成圓了嗎?
(2)生:說說可用什么方法畫圓。
如:瓶蓋(扣在紙上,沿著邊畫),膠布,尺子、量角器……
師:你是利用一個圓形物體來畫的,還有別的方法嗎?
出示:繩子一端連著環(huán)形磁鐵。
問:看,這個能形成圓嗎?
生:通過甩形成圓。
(3)師:剛才我們用圓規(guī)畫了圓,用其它方法形成了圓,現(xiàn)在在你心目中的圓的是怎樣的?閉上眼睛,用手指在空中比劃比劃。
生:閉上眼,在空中畫圈。
師:對啊,就像大家比劃的那樣(指著黑板上的圓),圓是一條曲線圍成的。
師:圓是一種曲線圖形。(板書:曲線圖形。)
(4)再舉例。
師:(出示鏡子)這面鏡子上也有圓,你能指出來嗎?(生上前指:外邊一圈就是圓。)
小結:這條曲線就是我們常常所說的圓,這條曲線圍成的圖形是圓形。
教材簡析:
認識角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這部分內(nèi)容主要是讓學生初步認識角的含義,體會角的基本特征,并感知角的大小。共安排了兩個例題:第一道例題是在觀察實物的基礎上抽象出角的圖形,認識角的形狀,教學角的各部分名稱。隨后的試一試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進一步體會角的基本特征。第二道例題是觀察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轉(zhuǎn)動所形成的角,體會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并通過觀察直接判斷角的大小。接下來的試一試讓學生通過做活動角進一步體會角的大小的含義。想想做做安排了四道題,大體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第1、2題,意在進一步幫助學生建立角的正確表象。第二部分為第3、4題,意在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并提高對角的大小的直觀判斷能力。
它是在學生已經(jīng)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以及一些常見多邊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這部分內(nèi)容的學習,可以為學生在第二學段繼續(xù)認識角、角的度量、角的分類等知識作好鋪墊;同時也可以為學生繼續(xù)學習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積累感性經(jīng)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角,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會初步比較角的大?。?/p>
3、學會用尺子畫角.
4、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5、通過小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和集體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從實物角逐步抽象出幾何角,并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準備:
三角板、硬紙條、圖釘、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
1、師問:平常大家喜不喜歡看動畫片?今天上課之前,老師就先請大家看一個動畫片(課件播放幾何王國動畫片)
2、師:動畫片看完了,現(xiàn)在老師想考考大家,這些圖形分別叫什么?這幾個圖形中有一個新朋友角,它也是幾何圖形的一種.那到底什么是角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角的初步認識(板書課題).
3、在學習這節(jié)課之前們先來明確本節(jié)課的目標,請大家一起來讀學法指導。
二、小組探究合作
請大家以學法指導為方向,以你們的提前預習為基礎。三人為一組,在小組長的組織下合作完成你們手中的小組探究合作卡。
三、小組交流展示
展1:
探究一:認一認角各部分的名稱。
展2:
探究二:畫一畫角。
展3:
探究三:找一找教室中你看到的各種角。
展4:
探究四:判一判角。
展5:
探究五:數(shù)一數(shù)每個圖形有幾個角。
展6:
探究六:比一比角的大小。
展7:
探究七:想一想紅角的藍角相等嗎?
四、談談收獲
1、每一組的展示都很精彩,相信大家的收獲也不少,接下來誰來談一談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2、根據(jù)大家的收獲,在幾何王國中還有這樣一首兒歌,請你們看一看。
教學反思:
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悟知識,體驗知識是本節(jié)課的最大特點。在教學設計上,我做到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力求體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師恰到好處地引導下,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形成,發(fā)展的全過程。
1、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上做到了內(nèi)容多但有結構、有層次。
本節(jié)課的教學容量相對來說較大。要教會學生指角、認角、找角、比較角、分辯角等許多知識。但我力求做到多而不亂,并盡量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2、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整個教學過程力求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給他們留下足夠的思維空間和活動余地,讓他們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學習,于是,我在課堂中始終貫穿認一認,找一找,畫一畫等活動,引導學生觀察、操作、探索,成為學習的主人,加強學生動手操作以及培養(yǎng)初步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把能力培養(yǎng)納入課堂中。
3、在練習的設計上注重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拓展。
首先,練習的設計能緊緊圍繞教學的重,難點。其次,注重了趣味性和探索性。也通過課件直觀演示,增強形象感,直觀感。這些都是為了進一步解決本課的重、難點。
當然,任何課堂總有不盡人意的地方。 比如對學生整體照顧的不夠,尤其是在學生展示環(huán)節(jié)。當學生在個別問題的回答上語言表述還不完整不精確時,老師沒有及時指出和糾正。在練習的反饋上也不是很透徹和全面。另外教師的語言也有不恰當之處。教師在在課堂教學中的靈活性還有所欠缺,駕馭課堂的能力和教學機智還有待提高。這些都有待于今后的不斷積累和探索,相信自己一定會有所提高。
教學目標:
1、在分類、觀察、動手操作等活動中,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并能辨認和區(qū)別這些圖形。
2、在對圖形進行分類的活動中滲透分類的思想。
3、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初步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目標分析:
這部分內(nèi)容是學生學習圖形與幾何的開始,學生雖然沒有經(jīng)歷系統(tǒng)學習圖形知識,但是學生從小就玩積木,在玩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生活經(jīng)驗。因此本課就從玩積木開始切入,使學生在玩的過程中了解、感知這幾種圖形的特征。
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夠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能夠正確識別這幾種圖形。
教學難點:
正確區(qū)分長方體和正方體。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請來了4位老朋友???!你還記得它們嗎?它們都是誰呀?(正方形、三角形、圓形、長方形)今天老師要帶領同學們認識幾位新朋友,它們已經(jīng)在大屏幕上等待同學們啦!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些新朋友吧。這些圖形很有趣,就像小朋友一樣,有的很乖,有的很淘氣。
【設計意圖】通過采用富有童趣的提問方式,給學生創(chuàng)設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觀察物體,意識到物體是有區(qū)別的,為了解圖形的特征做準備。
(二)初步認識圖形的本質(zhì)特征
1.認識球
(1)找一找:哪種圖形最淘氣? 為什么認為它最淘氣?
(2)摸一摸:找出學具中的球摸一摸,發(fā)現(xiàn)球的特征:圓乎乎的,可以任意滾動。
(3)貼圖:把球畫在紙上,就是這樣的。
2.認識圓柱
(1)找一找:哪種圖形比較淘氣,會順著一個方向來回滾動。
(2)摸一摸:在做操作中感受發(fā)現(xiàn)圓柱的特征:兩個平平的面是圓形,側(cè)面是彎的,上下一樣粗,可以來回滾動。
(3)貼圖:把叫圓柱畫在紙上,是這樣的。
(4)出示短粗形圓柱:這個圖形是圓柱嗎?說一說理由。
在學生回答時,教師要幫助學生抽象出圓柱的外部特征:兩個平平面是圓形,側(cè)面是彎的,上下一樣粗,可以來回滾動。
3.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
(1)找長方體、正方體的相同點。
讓學生摸一摸,感受并發(fā)現(xiàn)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都有 6個平平的面。
(2)找長方體、正方體的不同點
引導學生對比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不同:正方體6個面都一樣大;而長方體相對的面一樣大。
小結:我們通過看一看、摸一摸的方法,認識了球、圓柱、長方體、正方體這4種圖形。
【設計意圖】在具體事物的辨析中,初步建立圖形的特征,為后續(xù)進一步認識圖形奠定基礎。
(三)再次分類認識圖形特征
1.為圖形分類
讓學生給老師桌上的物體分類,把形狀相同的放在一起。
2.找朋友游戲: 教師介紹游戲玩法。
師:看到我手中舉起的物體,請大家根據(jù)它的形狀判斷它是哪種圖形,然后快速找到這種圖形,它們就互為好朋友。師:我的朋友在哪里?生:你的朋友在這里。師:它的名字叫什么?生:它的名字叫…
3.請舉出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的形狀是球、圓柱、長方體、正方體。 小結:其實生活中許多物品的形狀都是我們今天認識的圖形,如果你發(fā)現(xiàn)了,請告訴你的爸爸、媽媽。
【設計意圖】通過分類活動,學生對物體的特征會更加清晰;小游戲?qū)D形與生活中的實物建立聯(lián)系。
(四)課堂練習
1.摸一摸圖形
教師準備一個大口袋,請學生按要求摸出相應的圖形。
2.連一連。完成教材第37頁第1題。
【設計意圖】在游戲中不斷鞏固所學知識,使具體的實物與圖形表象和名稱建立起聯(lián)系。
(五)總結
今天你認識了哪些圖形?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六)板書:
認識圖形
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 球體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是學生在小學階段第一次認識幾何圖形,只要求學生能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能夠辨認這些圖形,正確地說出它們的名稱。對于每種圖形的特征,不需要學生用準確的數(shù)學語言來進行描述,因為這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是極其困難的,也不符合學生的實際。
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教師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了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通過活動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在綜合運用多種感官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體會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并通過從實物抽象到圖形的過程,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這節(jié)課的主要特點是以“玩”為主線,將各個教學目標貫穿其中,使學生在一種積極的情緒中學習和體驗,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第一層的玩,是讓學生無意識地玩,學生是在原有的對積木認識的基礎上玩。(這時的積木在學生眼中就是玩具。)
第二層的玩,是讓學生整理積木。學生在整理積木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其中蘊涵的數(shù)學知識,從而使無意識的玩開始向研究數(shù)學知識的方向轉(zhuǎn)化。
第三層的玩,則是在學生發(fā)現(xiàn)了圖形的特征之后,教師設計的有目的的教學活動──“摸一摸、猜一猜”。學生在袋子里摸出指定形狀的積木的過程,就是對圖形的特征進行再認識的過程。
由于情境的設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最貼近他們的生活實際。教學目標的確定和教學層次的安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使用比較恰當。因此,全班學生在整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中態(tài)度積極,主動參與,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內(nèi)容
P27例1,P29課堂活動第1題,P29練習六第1題。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認長方形和正方形,會長方形和正方形拼組簡單的圖形。
2、在認識圖形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感受所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教學重點
結合生活實際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認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學生準備算式卡片、手巾、信封、生字卡片、日歷、釘子板、長方形和正方形、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學具。
教學過程
一、導:
1、出示P21的單元主題圖。
教師:這是在第二單元學習時我們看到的一幅圖,那時小朋友們在圖中找到了很多有關方向和位置的內(nèi)容。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看這幅圖,從圖中你能看到一些圖形嗎?
引導學生說出圖中人行道的地磚是正方形的,人行橫道是長方形的,吊牌也是長方形的,崗亭的頂上是圓形的,還有玻璃窗也是長方形的。
教師:這些圖形在我們生活中都得非常普遍。小朋友們在生活中已經(jīng)認識一些圖形了,這節(jié)課我們就在你們已經(jīng)認識了一些圖形的基礎上,繼續(xù)來認識圖形。
2、揭示板書課題。
二、思:
1、師提出本課的學習目標:結合生活實際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認長方形和正方形,會長方形和正方形拼組簡單的圖形。
2、學生根據(jù)P27例1的要求獨立自主學習、深思。
三、議:【Jab88.COm 88教案網(wǎng)】
1、師:你們在自主學習的時候遇到了什么樣的問題?你們是怎樣解決的?
2、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
師巡視指導。
四、展:
學生展示學習成果,教師鼓勵學生展示、質(zhì)疑、挑戰(zhàn)、糾錯、補充。
五、評:
1、教師點評學生在以上環(huán)節(jié)特別是展示環(huán)節(jié)的情況(以激勵為主,適當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師:通過大家一起學習,學會了辨認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了長方體有的面是長方形,正方體的每個面都是正方形。
六、檢:
教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你能說一說教室里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嗎?
學生回答,回答時強調(diào)是物體的面。
七、練
1、P29課堂活動第1題。
2、P29練習六第1題。
板書設計
認識圖形(一)
主題圖例1
(圖略)(圖略)
長方形正方形
課后反思
認識圖形(二)
教學內(nèi)容
P28例2,P29課堂活動第2題,P30練習六第2、3、4題。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認識三角形和圓,能辨認三角形和圓,會三角形和圓拼組簡單的圖形。
2、在認識圖形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感受所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教學重點
結合生活實際認識三角形和圓,能辨認三角形和圓。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和圓柱的學具和釘子板。
教學過程
一、導:
復習引入
教師:我們在前面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你能在下面的圖形中辨認出哪些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嗎?
學生辨認后,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辨認的。
教師:你在上節(jié)課是怎樣認識這些圖形的呢?
學生自由地說,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敘述作以下的板書。觀察分析生活中的圖形—圖形分類—物體與圖形的聯(lián)系—說生活中的圖形。
教師:這節(jié)課就小朋友們掌握的這些方法來認識新的圖形:三角形和圓。
板書課題。
二、思
1、師提出本課的學習目標:結合生活實際認識三角形和圓,能辨認三角形和圓,會三角形和圓拼組簡單的圖形。
2、學生根據(jù)P28例2的要求獨立自主學習、深思。
三、議:
1、師:你們在自主學習的時候遇到了什么樣的問題?你們是怎樣解決的?
2、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
出示P28“議一議”。
教師:除了有的交通標志牌的面是三角形,圓桌的面是圓形外,還有哪些物體的面是三角形?說幾個例子來大家聽聽。
學生自由地說。
教師:你們在說的時候都到一個“面”字,能說一說這個“面”字是什么意思嗎?不要這個“面”字對不對呢?
讓學生理解圓桌的面是指上面的一個圖形,而整個圓桌不是一個平面圖形,而是一個物體了。
教師:這樣一來,小朋友對三角形和圓的認識就更加深刻一些了。
師巡視指導。
四、展:
學生展示學習成果,教師鼓勵學生展示、質(zhì)疑、挑戰(zhàn)、糾錯、補充。
五、評:
1、教師點評學生在以上環(huán)節(jié)特別是展示環(huán)節(jié)的情況(以激勵為主,適當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師:通過大家一起學習,學會了辨認三角形和圓,知道了圓柱體的上下面都是圓。
六、檢:
師出示帶有三角形和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物體,指著一個面,讓學生說出是什么圖形?
學生回答,回答時強調(diào)是物體的面。
七、練
1、P29課堂活動第2題。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角,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2、通過“找一找”“摸一摸”“認一認”“擺一擺”“指一指”“做一做”等活動,直觀認識角。
3、通過“比一比”活動體會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發(fā)展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直觀認識平面圖形中的角。
教學難點:學會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猜物導入:
這個盒子里有一樣東西,是什么呢?老師不告訴你。我請一位同學上來,請你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覺?然后告訴同學們,讓大家猜猜看是什么東西?那你猜是什么東西?
(出示五角星)你知道它為什么叫做五角星呢?哪五個角?誰上來指一指?我們今天就要來認識一下角。(板書:認識角)
二、感受特征:
活動一:找一找
(出示紅領巾)這是我們同學每天佩戴的紅領巾,它上面有角嗎?有幾個角?誰上來指一指。(課件展示)
(出示鐘)你能在這兒找到角嗎?在哪里?(生說)你上來指一指。(課件展示)
(出示剪刀)這上面有角嗎?在哪里?師示范指一指。跟老師一起指一指。
除了這些,你還能找到哪些地方有角呢?(生說)你能用手指給大家看一看嗎?
我們找到了這么多角,那你能用小棒擺一個角嗎?
老師把它畫到黑板上,看老師是怎么畫的?
活動二:認一認
(指著黑板上的角)我們把尖尖的這一點叫做角的頂點,從這個頂點出來的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標出角的各部分名稱)跟老師一起說一下。用手指一指你剛才擺的這個角的頂點在哪里?邊在哪里?
一個角就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同時在電腦中演示畫角的過程)
請同學們拿出三角板。找到其中的一個角,用手摸一摸角的頂點和兩條邊,你有什么感覺?這兩條邊是(直直)的。
這兩條邊之間的部分就是這個角,我們可以用“)”標出角。角有個專門的符號:“∠”,同學們覺得這個“∠”的符號和我們以前學過的什么比較像?它們完全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為了方便記錄和說出這個角,我們可以用序號1來表示。記作:∠1。讀作:角1。
都認識角了嗎?
活動三:指一指
(嘗試練習:判斷下面圖形是不是角,是角的說出角的各部分名稱,不是角的說出為什么,如何使它變成角?)
下面各圖中有很多角?請你用“︵”標出來。(實物投影)你可以把它標在書上67頁的指一指。
三、比較大?。?/strong>
看樣子,同學們已經(jīng)認識了角。
活動一:做一做
現(xiàn)在請同學們拿出學具袋,用里面的材料做出一個角。
慢慢轉(zhuǎn)動角的兩條邊,看看角有什么變化?(角的兩邊張口越大,角越大。)
活動二:比一比
⑴比較下面兩個角的大小,大的畫“√”。
哪個大?同意嗎?一眼就可以看出是紅色的角大。除了用眼睛看,你還有別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嗎?都認為這個角大嗎?那你發(fā)現(xiàn)比兩個角的大小,其實就是比這兩個角哪個角的(張口大)。那現(xiàn)在呢?看樣子,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無關。
那這兩個角誰大呢?為什么?
⑵大小三角板比較
王老師手上有一塊三角板,你手上也有一塊三角板,你覺得老師手上三角板的這個角和你手上三角板的這個角比的話,誰大?為什么?
(3)同桌兩人每人撥一個角,然后比一比兩個角哪個大,哪個???
四、動手實踐
在發(fā)現(xiàn)角的這么多秘密后,你能用自己的身體創(chuàng)造一個角嗎?
五、總結收獲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哪個新朋友?如果你是角,你會怎么跟大家介紹你自己呢?
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倍的認識》,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與學法、教學過程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首先說教材,《倍的認識》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四課時的內(nèi)容,是《7的乘法口訣》中的例2、例3。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是在乘法的初步認識2——7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氨丁笔且粋€新的概念,是一種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通過對本內(nèi)容的學習,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簡單的數(shù)學模型,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乘法的含義,拓寬應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與能力,培養(yǎng)數(shù)感,為今后學習分數(shù)、小數(shù)和百分數(shù)等相關知識奠定基礎。
教材為倍的認識提供了三個小朋友用小棒擺正方形和分兩行擺點子的情境圖。首先是以三個小朋友用小棒正方形的情景,根據(jù)2個4根、3個4根與1個4根的關系,引出“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然后例3是引導學生用擺點子圖的方式,建立“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思路,為解決問題建構“思維模式”。
本課教學對象是二年級學生,年齡小、好動、好奇。其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雖然已經(jīng)有向邏輯思維過渡的趨向,但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與感性經(jīng)驗直接聯(lián)系,主要依賴具體形象思維。因此我把“倍的認識”這一知識,溶合在學生的直觀感受、操作與游戲之中。讓學生在多種感官刺激中體驗“倍”的概念形成過程與促進“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思維模式建立。
基于以上對教材的分析,根據(jù)兒童的認知特點,制定的教學目標重難點。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經(jīng)歷“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過程,體驗“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
(2)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具體意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直觀演示與操作,引導學生體驗數(shù)形結合的方法,建立“幾個幾”與“幾倍”之間的聯(lián)系和“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思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滲透“倍”與乘除運算的關系。
(2)通過擺一擺、說一說,豐富“倍”的表象,深化倍的認識,培養(yǎng)用數(shù)學語言有理有據(jù)地說明問題本質(zhì)的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使學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會解決簡單的關于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問題
通過示范、指導來突破重點
教學難點:理解倍的概念
通過討論、交流突破難點
熟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最適合他們的就是直觀形象的學習了。
四、說教法與學法
因此在本節(jié)課中我采用設疑誘導法、直觀演示法、發(fā)現(xiàn)學習法、游戲激趣法,把這四種教法融合到整個教學中,盡管本節(jié)課“倍”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用數(shù)學語言表達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通過層層深入的教學,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學習原本并不是讓人生畏的、令人生厭的,而是通過自己努力,體驗成功、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過程。
美國教育學教授柯普蘭提出“兒童對數(shù)學概念理解必須由兒童自己獲得,教師的責任是提供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建構主義學習觀也認為“數(shù)學學習是學生自己的活動過程?!睂W習數(shù)學是一個“做數(shù)學”的過程。為此我十分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本節(jié)課中我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為:自主探究法、類比遷移法、合作交流法、直觀操作法、分析發(fā)現(xiàn)法,在教學中通過層層深入把“一個數(shù)幾倍的含義”暗含在概念形成過程中,把“求一個數(shù)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思路通過親身操作體驗,讓學生“有感而發(fā)”,真正“內(nèi)化”成學生自己的“方法”。
本課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展示“倍”,讓學生初感受到“倍”,還給學生準備了圓片、小棒、三角形等學具讓學生通過擺一擺、說一說,豐富“倍”的表象,深化倍的認識,培養(yǎng)用數(shù)學語言有理有據(jù)地說明問題本質(zhì)的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具體來說說教學過程。本課時教學安排了五個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三、強化概念,鞏固認知
四、拓展延伸,鞏固深化
五、課堂總結,延伸鞏固
環(huán)節(jié)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感知倍)
首先,說環(huán)節(jié)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感知倍)
一上課,我首先請同學們看看教室墻上的“小組評比欄”,挑選兩個小組的紅花數(shù)行比較,板書在黑板上,挑選三對:
第一組:2朵
第四組:4朵
第三組:1朵
第五組:2朵
第九組:3朵
第十組:6朵
我請學生們?nèi)芜x一對用數(shù)學語言說說它們得到的紅花朵數(shù)的關系,學生已經(jīng)會用誰比誰多多少,誰比誰少多少來描述兩組紅花朵數(shù)之間的關系,學生回答完后,我說:“你們都說的非常好,你們知道嗎,老師只用同一句話,就能描述任何一對中兩個組紅花朵數(shù)的關系,你們想知道嘛?”“比如第四組的紅花是第一組的2倍。第五組的紅花是第三組的2倍,第十組的紅花是第九組的2倍”。在陳老師的介紹中,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哪個新的數(shù)學名詞?(學生初次聽到誰是誰的幾倍這樣的數(shù)學語言,而且老師用同樣的一句話就能描述每兩組紅花的關系,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初感知倍,接下來,我文學生“對倍你都想知道些什么”,引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倍”,板書“倍的認識”。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出發(fā),創(chuàng)設相對比較開放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回答,然后老師用倍的關系來描述,引起學生的興趣。通過讓學生比較,滲透“倍”也是由兩個數(shù)量相比較而產(chǎn)生的大背景。同時由于在先前的學習中,兩個數(shù)之間的關系主要存在的是相差關系,也可以這么說,在學生的頭腦中相差關系已經(jīng)形成了深刻的認知結構。鑒于此,既要溝通兩個數(shù)之間的相差關系,又要拓展除了兩個數(shù)之間存在的相差關系以外的關系,因此,教師事先準備了討論的學習材料。
從更高的需求層次上激勵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訓練學生思維,讓學生感到“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存在,并體驗到它的含義與作用,真正理解“一個數(shù)的幾倍”具體描述什么內(nèi)容,為下面學習“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作好鋪墊。
第二環(huán)節(jié):拓展延伸,鞏固深化
1、列式計算:
(1)4的7倍是多少?
(2)7的3倍是多少?
2、78頁第一題
3、小明有5本故事書,連環(huán)畫的本數(shù)是故事書的7倍,小明有多少本連環(huán)畫?
4、用腦猜一猜老師今年幾歲?
(預設:學生隨意的猜測35、28、30、42、33……)
師:出示信息,老師的年齡是5的倍數(shù)。你最先排除哪些數(shù)?
(預設:學生容易想到排除28、42、33)
師:是呀,35和30這幾個數(shù)都有可能。(再出示信息)老師的年齡是5的倍數(shù),也是6的倍數(shù)。
學生揭曉謎底,并且說出理由。
5、動口說一說
看,陳老師老師帶來的水果真多呀?。ǔ鍪厩榫钞嬅妫?/p>
(2個桃3個蘋果4個梨6個菠蘿8個草莓12個西瓜)
看著這幅圖,你會用今天學習的有關“倍”的知識說一句話嗎?
6、擺一擺,填一填
第一行:
第二行:
(1)你能用“倍”來說一句話嗎?為什么?
(2)第二行再擺()個,第二行的個數(shù)才是第一行的2倍。
(3)第一行去掉()個,第二行的個數(shù)就是第一行的2倍。
本練習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多種渠道(耳聽、手動、眼看、口動)、多種形式鞏固并加深對"倍"的理解,問題帶有開放性,這種開放性的練習更能體現(xiàn)學生的生體性,促使學生從發(fā)散思維中尋找規(guī)律,使學生的思維水平進入更高一個層次??傊毩曉O計力求融知識性、趣味性、發(fā)展性為一體,把夯實基礎知識與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緊密結合起來,以求達到發(fā)展思維、形成技能的目的。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發(fā)展思維,提高語言的敘述能力,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感受數(shù)學的樂趣,體驗數(shù)學的價值。
通過一系列的練習后,使學生在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理解倍的概念,會解決簡單的關于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問題,最后進行第五環(huán)節(jié):課堂總結,延伸鞏固
第三環(huán)節(jié):課堂總結,延伸鞏固
我問: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知識?(學生交流)
師:今天,你們的表現(xiàn)都非常出色,老師想把熱烈的掌聲送給你們,仔細聽老師拍了幾下?(4下)請你們也用掌聲表揚一下自己,請注意你們拍的下數(shù)是老師的3倍。(生齊拍)你們拍了幾下?怎樣計算?
師:掌聲里都有“倍”的知識,可見“倍”的知識就在我們身邊。課后請小朋友們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可以用“倍”的知識解決的問題,把它記錄下來。
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參與全課總結既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鞏固新知,又使學生品嘗到收獲的喜悅。由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給學生一個開放的學習時空,激發(fā)他們用數(shù)學、愛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
整節(jié)課的新知識不是老師強加于學生的,是學生通過舊知識的牽引,主動獲取的,體現(xiàn)了新舊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氨丁笔浅朔ǖ闹匾x之一,要讓學生多說自己的思維過程,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注重了新知識的形成過程。也讓學生通過從形象到抽象的層層遞進練習,提供了一個足夠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去認知,去反思,去鞏固,去運用,去發(fā)展新知,真正體現(xiàn)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新理念。本節(jié)課充分利用了情景圖,形象地展示了知識的形成過程,知識的呈現(xiàn)過程更清晰,更有利于師生的互動。板書的設計從舊知的表示兩個數(shù)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用多少來描述,到“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到“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思路,從舊知到新知的過渡學習,層層遞進,簡單明了,讓學生體會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與形成。我的說課說完了,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幼師資料《2023認識水課件(經(jīng)典7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專門為給您提供幼師資料而創(chuàng)建的網(wǎng)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認識課件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這是一篇非常不錯的“認識0課件”網(wǎng)絡文章值得一讀。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寫教案課件,所以老師寫教案可不能隨便對待。寫好教案課件,可以避免老師遺漏重中之重。您在閱讀本文以后相信有所收獲吧!...
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老師在寫教案課件時還需要花點心思去寫。教案的編寫需要注重與學生溝通的藝術和掌握,從哪些角度去準備寫自己的教案課件呢?關于“水粉畫課件”我們整理出了以下的相關知識點,我們歡迎您瀏覽我們的網(wǎng)頁并了解我們的內(nèi)容!...
無論你現(xiàn)在身處何方,“認識水課件”都能夠賦予你力量和勇氣。在老師的日常工作中,教案課件是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之一,而其中的知識點也需要巧妙地設計。教案不僅能夠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塑造思維方式和提高學習能力,更是非常重要的教學途徑。相信這些知識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幼兒教育專業(yè)的學生的學習中,常常會提前準備一些資料。資料通常是指書籍、報刊、圖表、圖片等。有了資料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的工作輕裝上陣!所以,你是否知曉幼師資料到底是怎樣的形式呢?小編現(xiàn)在向你推薦2023秋游的課件,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教材簡析:蘇教版第...
經(jīng)過反復修改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您編輯出了這份精選的“認識0課件”。在給學生上課之前老師早早準備好教案課件,需要老師把每份課件都要設計更完善。制作優(yōu)秀的教案是教學成果的重要體現(xiàn)之一。請仔細查看本文的每個細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