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課件

發(fā)布時間:2023-11-28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課件。

新來的老師需要事先準備好上課需要用到的教案和課件資料。每一位老師都應該自己仔細設(shè)計教案和課件。教案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指導,所以老師在編寫教案和課件時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通過仔細研究,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為您制作了這份出色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課件”,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請注意,此文僅供參考閱讀之用!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課件(篇1)

一、 說教材

1、 說課內(nèi)容:

九年制義務(wù)教育課本(上海試用本)小學數(shù)學第五冊第110~112頁的例1“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2、 本節(jié)課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本課內(nèi)容是在前幾冊直觀認識角、線段以及三角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礎(chǔ)上,再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并會進行周長的計算,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幾何初步知識的興趣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為后一節(jié)課學習周長公式的變式運用及拓展打基礎(chǔ),同時又為后繼四五年級的長、正方形的面積及長、正方體的學習作鋪墊,是一個承上啟下的內(nèi)容。本課內(nèi)容基于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主要還是以直觀為主,通過討論交流,圍圍描描等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

3、 本課的教學目標:

根據(jù)二期課改教學大綱的理念、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jié)合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本課可確定以下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 使學生理解周長的含義;

②會運用公式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2)過程能力與方法:① 通過圍一圍、描一描等操作活動在學生頭腦中建立周長的概念;

②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合作討論,配以媒體的直觀演示,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歸納出常用的周長計算公式,使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得以提高。

(3)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生喜好的實際操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究能力和概括能力,并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的信心。

4、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和關(guān)鍵:

根據(jù)以上的分析,不難看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周長的含義,會進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教學難點是:建立周長的概念及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得出;而要突破難點的教學關(guān)鍵就是:通過多種學生喜好的實踐操作活動,調(diào)動學生各種感觀,來協(xié)調(diào)感性認識,并通過合作學習將得到的直觀感受加以內(nèi)化,從而更好地理解、掌握本課內(nèi)容,并形成一定的探究學習的方式。

二、 說教法

愛迪生曾說過:“我從來沒有做過一次偶然的發(fā)明,我的一切發(fā)明都是深思熟慮實驗的結(jié)果。”教學也是一樣,學生的動作和思維是密不可分的,讓他們親手去描一描,圍一圍,使一些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轉(zhuǎn)化為形象化、具體化,在動手操作中進行認識和理解,在合作討論和交流中進行完善和內(nèi)化,在練習與運用中進行對比,排除誤區(qū),得以鞏固。

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面向全體,人人動手

本課內(nèi)容概念性較強,又較抽象,如果單純是教師演示或個別學生演示,必然會有部分學生因為得不到親身的體驗而無法建立正確的概念或建立殘缺的概念。因此,結(jié)合教師擺小棒、部分學生上前指一指圖形的周長這兩個示范性的初步感知活動,我又讓每個學生挑選練習紙上2~3個喜歡的圖形描出周長,這樣,每個學生都有了親自動手的機會而不再是純粹的一個旁觀者。

2、激發(fā)主動,積極參與

三年級的學生,概括能力還不是很強,因此要通過個人的探究歸納出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顯然對很多同學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對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在小組討論中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聆聽別人的方法,這樣可以調(diào)動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主動思考,并在討論中相互取長補短,得出比較全面的方法。在這一小組探究的活動中,人人都是學習的主人,主體性和主動性得以體現(xiàn),一些思維、概括能力較弱的學生也被帶動起來。

3、師生配合,多邊互動

本課教師的作用體現(xiàn)在對學生實踐活動的組織以及幫助學生整理探究學習的成果。特別是在學生交流時,教師配以媒體展示,讓學生通過媒體的展示,判斷學習的成果是否正確,并在此基礎(chǔ)上,輔導學生優(yōu)選方法,加工成常用的計算公式。在第二次討論學習后,安排學生看書,既是利用教材對前面活動成果的一個加強,又留給學生消化與質(zhì)疑的余地。

三、 說學法

“一切真理都要讓學生自己去獲得,由他重新發(fā)明,而不是草率地傳遞給他。”為此,在教學中,我主要讓學生自己去動手圍圍,描描,讓學生養(yǎng)成勤動手的學習習慣。學生通過自主的小組學習、討論,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探索,嘗試去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自己未知領(lǐng)域中的知識,這就是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探究學習能力的提高。通過閱讀教材進行質(zhì)疑,通過練習中判斷題的解答,讓學生學會用比較的方法排除干擾,鞏固成果。這也是我們培養(yǎng)學生力求形成的一種學習方法和能力,為此本節(jié)課在這方面也下了一定的功夫。

四、 說教學過程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已定的教學目標,我主要安排了以下的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周長的含義

▲這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同時又是一個難點,如何來突破這個難點呢?我是這樣安排的:

1、 出示一個(小棒搭成)三角形:

這是一個什么圖形?由哪幾條線段組成?

(出示周長概念):三角形三條邊長度的和,叫做三角形的周長。

演示:三小棒擺成一直線

2、 出示一個(小棒搭成)四邊形:

這是一個什么圖形?由哪幾條線段組成?

(出示周長概念):四邊形四條邊長度的和,叫做四邊形的周長。

▲這兩次出示由教師操作,讓學生在觀察中初步體會周長的含義。

3、出示釘板(圍著各種圖形),讓學生上來用手指描一描各個圖形的周長。

▲由幾個學生上來操作,一是檢測前兩次觀察后對概念的理解程度,二是繼續(xù)加強學生對周長的直觀感受和理解。

完成練習紙:選擇你喜歡的2~3個圖形,用彩色筆描出它的周長。

▲面向全體學生,每個同學都可以在動手操作中體會、理解周長的含義,同時又讓學生有選擇的余地。

4、揭示課題:(指釘板上長方形和正方形)今天我們著重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是怎么計算的。

(二)、操作感知,探究方法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的的主體部分,是學習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本課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為了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根據(jù)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我安排了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長方形的周長

▲《大綱》中指出“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由于上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已經(jīng)充分地感知了周長的含義,認知結(jié)構(gòu)已有了調(diào)整和重組,所以在這一層次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采用分組討論探究,并就本小組討論的結(jié)果作好記錄,使討論不流于形式。學生應該很明白接下來的學習任務(wù),在討論探究的時間里,每個學生都享有發(fā)表自己觀點的權(quán)利,同時也擁有批判不同算法的權(quán)利,這段時間是真正屬于他們的'。對于學生而言,把問題交給他們遠比把結(jié)果交給他們有挑戰(zhàn)性,更容易使他們有成功的情緒體驗,學習上的探究能力得以發(fā)展,合作意識得以加強,組內(nèi)成員相互取長補短。

1、 出示一個長方形(媒體):

它的長是5厘米,寬是4厘米,周長是多少?

(1)學生討論,并記錄討論結(jié)果。

(2)交流匯報。配以媒體演示。

▲此時應該是學生努力探索的精彩呈現(xiàn),教師在組織學生交流討論結(jié)果時,學生對自己的成果的正確性是十分關(guān)注的,利用這一時間,不失時機地配以媒體的演示,一方面讓學生鞏固討論學習已有的認識,另一方面也幫助學生辨別學習結(jié)果的正確性。

板書: 5+5+4+4=18cm

5+4+5+4=18cm

5×2+4×2=18cm

(5+4)×2=18cm

(3)方法比較,得出常用公式。

根據(jù)四邊形的周長概念,這四個算式都正確嗎?你覺得哪個最簡便? (5+4)×2

5+4表示什么?表示一份長與寬),配以媒體演示

乘以2表示什么?(有這樣的兩份),配以媒體演示

這個算式也就是(以媒體演示)長方形的周長=(長+寬) ×2

▲將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梳理,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從而得出計算長方形周長較為簡便的算法,并引導學生概括為計算公式,此時學生的認識就由感性上升為理性。

2、 如果用字母C表示長方形的周長,a表示長的長度,b表示寬的長度;

長方形周長公式可以寫成: C=(a+b) ×2

練習利用公式求長方形的周長。(媒體)

3、 出示例1,指導書寫格式

解: C=(a+b) ×2 先寫公式

=(25+15)×2 代入數(shù)據(jù)

=40×2

=80(米) 要寫單位名稱

答:………………………………。

▲其實解答例1已是水到渠成的事,這里只需指導學生一個規(guī)范的解題格式。

第二層次:正方形的周長

▲這一層次基于上一層次的認識,學生應該有能力解決,但可能方法的選擇上有一些偏差,因此,這里采用學生討論的學習方式,主要使學生全體能對正方形的特征重新喚起,進而應對這種四邊相等的特征,采用合理優(yōu)化的解答方法。

1、 出示正方形,a=5cm

這個正方形周長怎樣求?為什么?

2、 學生討論,并交流:(配以媒體演示)

板書: (5+5)×2=20 cm 5×4=20 cm

3、 為什么這里可以乘以4?

(正方形有四條邊,四條邊都相等。)

4、 可以得出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5、 如果用字母怎樣表示正方形的周長,

板書:C= a ×4

6、練習利用公式求正方形的周長。(媒體)

第三層次:看書,劃出概念,質(zhì)疑。

▲這一層次主要對學生剛剛形成的概念以及計算方法進行重溫和整理,培養(yǎng)學生對教材的閱讀習慣及敢于質(zhì)疑的學習精神。

(三)、鞏固反饋

1.完成P112 練一練

2.A冊34頁第二題。

3. 媒體出示判斷題

4.根據(jù)要求在釘板上圍長方形或正方形

(1)圍一個長5cm,寬4cm的長方形,口答周長。

(2)圍一個邊長3cm正方形,口答周長。

*(3)圍一個周長是12cm的長方形,怎么圍?(拓展題,視時間)

▲由于這是第一課時,練習也以實踐操作題居多。目的還是為了鞏固學生頭腦中周長的概念。在第2個練習之后安排了第3個練習,使學生在比較中排除干擾,強化所學的知識。第4個練習的第(3)小題是一個拓展題,視時間,如果充足,在課堂上討論;如果時間比較緊張,則安排學生課后思考,使學生課堂上已掌握的知識得以時間和空間上的延伸。

(四)、總結(jié)整理: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布置:A冊P34;每日精練P68。

附板書: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5+5+4+4=18cm

5+4+5+4=18cm

5×2+4×2=18cm

(5+4)×2=18cm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 ×2

C=(a+b) ×2

(5+5)×2=20 cm

5×4=20 cm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C= a ×4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課件(篇2)

我要說課的內(nèi)容是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五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我的說課包括說教材,說教學目標,說重點難點,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六大板塊。

說教材: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是小學數(shù)學蘇教版教材第五冊,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認識周長的基礎(chǔ)上教學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教材以學生熟悉的學校籃球場為題材,提出了計算籃球場周長的問題,引導學生自己聯(lián)系場地的形狀,探索、交流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并在交流的基礎(chǔ)上確認或逐步完善。對于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則安排在試一試中讓學生獨立探究、計算,再通過交流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掌握方法。想想做做從直接看圖計算。量一量獲取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再計算,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最后在圖形的拼擺中關(guān)注圖形周長的變化,這樣由淺入深,既鞏固了周長的計算方法,又學會了解決實際問題,體會到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里的應用,感受數(shù)學的價值。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空間觀念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教立足于學生的學。作為一名數(shù)學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給學生數(shù)學思想、數(shù)學意識,因此本節(jié)課在教學中力圖向?qū)W生展示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服務(wù)于生活,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三年級是從低年級到高年級的過渡,學生要接受知識的變化,要接思維方式的變化,學習方法的變化。是小學階段比較重要的階段??傮w來看,學生的計算能力比較強,只要認真,基本能很好的完成計算,但是口算和估算的能力不是很強。抽象概括能力不強,從以有的計算方法習慣中抽象出法則的能力要訓練。學生根據(jù)應用題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恰當?shù)奶岢鲋虚g溫暖體,確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這樣的分析綜合能力不高。此外學生的類推遷移能力有待于進一步的訓練,很多學生不能在學會了例題的解答思路后順利的類推出解答的方法。在學習了新知識后,學生不能很好的探討出計算和解答的規(guī)律。

說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會正確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2、會根據(jù)周長的計算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過程,通過觀察、測量和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jīng)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在學習活動中體會現(xiàn)實生活里的數(shù)學,發(fā)展對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說教學重難點、重點:

難點: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難點:運用周長的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說教法:

1、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選擇的平臺。教學時先讓學生根據(jù)籃球場的形狀提出求周長的問題,引導學生利用對周長的認識先自己想想猜猜,再算算試試,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思考進行計算。接著,讓他們匯報各自的算法,引導學生去體會和理解不同的算法,把握不同算法間的相互聯(lián)系。再讓學生比一比,說一說自己喜歡哪一種算法,為什么。

2、引導學生在認知矛盾中去思考、探究、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

3、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直觀、具動感、易交流的優(yōu)勢,更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同時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舞臺。

說學法: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課題。

1、提問: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周長,誰來舉例說明周長是什么意思?(教師可多讓幾位學生舉例說說,學生的回答肯定是多種多樣的。如果有困難可引導學生從身邊的三角板、課桌面、樹干等說起,再逐步抽象到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指什么。)

2、拿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紙,讓學生上去指一指它們的周長各是指哪里的長度。[通過讓學生說一說、指一指等實踐活動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使學生對周長的認識從形象感知逐漸深入到建立表象的層面,同時也使用權(quán)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導入: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舉例以及指一指知道了周長的意思,我們來看生活中的一個問題。

二、探索交流、展開新課。

1、投影出示課本上的例題,學生讀題。

2、理清題意。

師:誰來指一指這個籃球場的周長在哪兒,并告訴同學們哪條邊是26米,哪條邊是14米?師:看懂了題目的意思,誰來告訴同學們你對這個問題是怎么理解的?(通過指一指、想一想使學生認識到求籃球場的周長實際上就是求籃球場四條邊長度的總和。)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師:看來同學們對題意理解得很清楚,下面請同學們思考一下這道題你準備怎樣解答?(這里注意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用自己想的方法來算一算這個籃球場的周長。(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做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

師:從同學們的臉上我就知道大家都成功了,誰愿意把自己的方法拿到前面來展示一下?

(學生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自己的方法,同時要求學生說出這樣做的道理。學生回答的同時教師板書)

學生的方法可能有以下這四種:

(1)26+14+26+14=80(米)

(2)26+26+14+14=80(米)

(3)26*2=52(米)

14*2=28(米)

52+24=80(米)

(4)26+14=40(米)

40*2=80(米)

師:大家已經(jīng)總結(jié)了四種方法,用這四種方法計算這個長方形籃場的周長都必須要知道這個長方形的什么?

(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認識到這里求長方形籃球場的周長無論用哪種方法都要知道它的長和寬。)

師:請同學們說說,你喜歡用哪一種方法?并說說這種方法的意思。

(這里教師要注意讓學生說完整的話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更要注意調(diào)控課堂。由于學生的知識基礎(chǔ)和理解的角度不同,各人喜歡的方法肯定有所不同。在討論四種方法時可能對第1種方法和第2種方法不屑一顧,從而有些不耐煩,教師要及時對該同學的發(fā)言進行肯定并重復,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從而滲透體現(xiàn)新課標鼓勵算法多樣化的新理念。)

師:現(xiàn)在我們發(fā)現(xiàn)求長方形的周長有這么多的方法,請同學們在小組里說說如何計算一個長方形的周長?

(學生交流后請一名學生總結(jié)一下。)

師:計算長方形周長的方法是有這么幾種,今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求長方形的周長。

4、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對個別差的可稍作指點。集體訂正后可粗略統(tǒng)計正確情況。)

5、試一試。

師:通過這兩題可以看出同學們對如何計算長方形的周長掌握得很好,如課換成正方形如何求它的周長呢?(投影出示試一試)

師:這題是老師把算式寫在黑板上再來分析呢?還是同學們償試一下自己解答呢?

[這里由學生自己作主,充分體現(xiàn)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致力把學生推向?qū)W習的主體地位,使之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品質(zhì),更進一步說明老師心目中有學生,把尊重學生放在首位。]

(學生練習,靜等幾分鐘。)

師: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里交流交流各是怎樣算的,同時看看你們那一組出現(xiàn)了哪幾種不同的方法?

(討論后請一組派個代表匯報,其它組如有不同意見可補充。)

[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給了學生探險索、發(fā)現(xiàn)知識的機會,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又能使組員之間形成觀點交鋒、思維共享,達到學習互補的目的。]

三、組織練習、鞏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3題。

(要求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來解答,集體訂正時注意了解全班的正確率。)

2、想想做做第4題、第5題。

(要求學生先默看題目,然后說說對題目的理解,使他們認識到第4題實際上就是求一個長2米、寬1米的長方形的周長。第5題實際上就是求邊長是6米的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這里可讓前面題目做錯的同學上前板演,再有針對性地訂正。)

3、想想做做第6題。

師:下面我們來玩一個拼圖游戲,大家有興趣嗎?(投影出示題目)

師:請各組同學拿出小正方形紙片,同心合力,先按要求拼出圖形,再討論出問題的答案,同時請組長安排一名同學作好記錄。(學生動手操作、合作討論,教師可參與其中一組。)學生到實物投影儀前匯報,肯定會出現(xiàn)兩種不同的答案。

師:由此可見,用相同個數(shù)的小正方形拼長方形往往有不同的拼法,而且拼成的各個長方形的周長是不相等的。為什么都是有6個相同的小正方形拼出的和長方形,周長卻不同呢?你認為拼出的長方形的周長與什么有關(guān)?(這里讓學生稍作討論,努力通過學生的回答得出因為拼出的兩個長方形的長和寬不同,所以周長也就不同,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拼出的長方形的周長與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的長短有關(guān)。)

課堂小結(jié):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是學生在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之后進行教學的,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周長,也為今后學校其它圖形的周長奠定基礎(chǔ),因而正確理解周長的概念非常重要。根據(jù)課標的要求,本節(jié)課在教學設(shè)計上注重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動腦思考,動手驗證,突出學生主體性。在探究過程中,讓學生成為積極的行動者、積極的參與者和合作者。課上讓學生思考、實踐、交流,并用所得知識解決問題。

布置作業(yè):

針對學生素質(zhì)的差異進行分層訓練,既使學生掌握基礎(chǔ)知識,又使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

教學反思: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這節(jié)課,我力求改變傳統(tǒng)圖形教學的模式和方法,既考慮到數(shù)學自身的特點,又遵循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心理規(guī)律。如果在教學中,教師能夠適時、科學地對學生的反饋信息加以調(diào)控,使教與學產(chǎn)生共鳴,情感產(chǎn)生共振,定會使學生在這個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探索過程中,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其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等多方面也必將得以發(fā)展和提高!以上是我的說課內(nèi)容,懇請各位領(lǐng)導、專家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板書設(shè)計: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課件(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交流等活動,探索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2、使學生通過觀察、測量和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jīng)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會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數(shù)學,發(fā)展對數(shù)學的興趣,體驗探究學習的樂趣與重要作用。

教學重點:

自主探索,經(jīng)歷多種方法計算周長的過程。

教學難點:

對周長計算算理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一些圖形朋友,看看它們是誰?

依次出示:三角形、長方形、五邊形、圓形。

1、指一指。

師:它們的周長是指哪里的長度?(快速指一指)什么是周長?(圍成圖形一周邊線的長度)

2、算一算。

問題:誰會算它們的周長?

依次出現(xiàn)數(shù)字。

學生說三角形的周長:三條邊的長度加起來。6+4+8=18

四邊形的周長:四條邊的長度加起來。7+3+7+3=20

五邊形的周長:五條邊的長度加起來。45=20(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比較簡便)

明確:由線段圍成的圖形,只要知道每一條邊線的長度,就能求出圖形的周長了。

師:我們已經(jīng)會算一些圖形的周長了,真了不起!圓的周長我們還不會,今后會進一步學習。

揭題:今天我們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希望你有新的收獲!

課堂引入從平面圖形周長的理解入手,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說說周長計算的方法,用加法計算是學生上節(jié)課已有的認識了。有效地復習為學習新知作鋪墊。

二、探究周長計算方法

活動一、探究長方形的周長

1、用吸管圍一個長方形。

問:你是怎么圍的?(一根一根圍、兩根圍的)

你用了幾根吸管?(有的用了4根吸管,有的用了2根。)

兩種方法問題:你用了多長的吸管?就是要求什么?(周長?)你打算怎樣去求?

學生回答時展示:長、寬四條一一注明。

問題:怎么知道你圍的這個圖形的長與寬?(測量)

請你量一下長與寬,交流數(shù)據(jù)。標上。

問題:你量了幾次?(2次就可以了,4次)

2、完成探究表格。同桌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圖形條件周長計算(我的方法)別人的方法146學生探究,師巡視指導

3、交流方法。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學生說理。

方法1:14+6+14+6=40厘米課件展示,一根一根相加。

方法2:14+14+6+6=40厘米兩條長加兩條寬。

方法3:142=28厘米,62=12厘米,28+12=40厘米課件展示:兩條長相等、兩條寬相等(你是根據(jù)什么這樣計算的?根據(jù)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特點)

師說明:加數(shù)相同,可以用乘法計算。

方法4:14+6=20厘米,是算的什么?202=40厘米,長和寬和為什么2?。想到這種方法的同學可真不錯,誰愿意再來說說看這種方法是怎樣計算長方形的周長的?聽懂了嗎,誰再來講講。

學生說道理,課件展示:一條長與一條寬相加,還有一組長與寬,所以再2

師生一起看誰能再說說,加深理解。

用手勢表示(拇指食指上下相反連接,成長方形)

4、比較擇優(yōu)。

你做了幾種方法?你又學到了哪一種方法?

同學們真棒,自己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計算長方形周長的方法。它們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嗎?

明確相同點:不管用哪種方法,都是要求出四條邊的總長。都要知道什么條件?(長與寬是多少)

不同點:計算的方法不同、步數(shù)不同;越來越簡便。

你喜歡哪種方法?說說怎樣計算的?

5、生活問題。(課本籃球場的題目)

我們來看一道生活中的問題,出示圖片。

你會計算這個籃球場的周長嗎?請你算一算。

生疑惑:沒有條件。師給出條件。

學生計算。

交流:你怎么算的,怎么想的?

交流學生的想法,理解算理。鼓勵擇優(yōu)。

小結(jié):你認為哪種簡便就用哪一種計算。

教學提供給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天地。在教學中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主動學習的機會,提供嘗試探索的空間,學生能主動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尋求解決途徑。同時還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使不同的想法得到交流,實現(xiàn)知識的學習、互補。對于長+寬的理解是個難點,老師給學生的材料中有單根的吸管,還有彎嘴的吸管,都是有意識安排學生去理解難點;通過交流想法,讓學生理解算理;用手勢表示也能生動地表示周長計算方法。課本例題變成練一練,讓學生理解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以及數(shù)學知識的應用性。方法的優(yōu)化上雖說學生喜歡哪種就哪種,但老師應有所偏向,讓學生感受到第4種最簡便。

活動二、研究正方形的周長

1、出示一塊手帕,說明是正方形的。

請你獨立探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完成表格二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量出邊長,算4條邊的總長)

方法1:30+30+30+30=120厘米

方法2:304=120厘米問題:根據(jù)什么特點?(正方形每條邊都相等)

2、小結(jié):求正方形周長也是要求出四條邊的長度和,正方形4條邊都相等,用邊長4這樣的方法來列式計算比較方便。

3、比較歸納。

剛才我們小朋友通過自己的動手擺圖形、測量長度,然后計算出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而且想出了很多好方法。真是了不起,你是怎樣學到知識的?學生交流

三、應用知識

數(shù)學老爺爺聽說我們小朋友很聰明,他想來考一考大家,能不能接受挑戰(zhàn)?

1、第一關(guān)量一量,算一算。

做想想做做第4、5題。各選一個。

2、第二關(guān)當個小裁判。

判斷:長方形的長是5厘米,寬是4厘米,它的周長是5+4=9厘米。()

正方形的邊長是6分米,它的周長是66=36分米。()

用一根長30厘米的鐵絲正好圍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周長就是30厘米。()

3、第三關(guān)解決生活問題。

①第4題:學生獨立練習。

交流:要求大約需要多少米長的鋁合金材料,實際上是求什么?

(長2m,寬1m的長方形的周長)

②想想做做第5題:學生獨立練習。

交流:要求花圃四周的欄桿長多少米,實際上是求什么?(邊長21米的正方形的周長)

學生練習,集體訂正。

在實際建設(shè)花圃的過程中,如果工人利用操場邊的圍墻,圍這樣一個正方形的花圃(出示圖),那要用多少米的欄桿呢?

學生練習,交流明確算3條邊的總長。

明確:我們要根據(jù)實際問題,靈活地思考,選擇合適的方法去算。

4、玩一玩。

折手帕、拼手帕,求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長。

鞏固練習分了層次,首先是對周長計算的基本練習;其次是周長計算方法的理解;第三是生活問題,在第三關(guān)又稍作拓展,能讓學生結(jié)合圖說說一面靠墻后周長指哪些線段的長度,進而理解算法,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問題不能死套方法,要理解以后再選擇合理的方法。玩一玩加深了知識點,通過折、拼,發(fā)現(xiàn)邊長的變化,再求周長。

四、課堂總結(jié),鞏固新知

今天這節(jié)課同學們學得真不錯,你有什么新的收獲?能用簡短的話告訴大家嗎?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課件(篇4)

義務(wù)教育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85頁的內(nèi)容。

本課的教學是在學生建立了周長的概念以后,著重研究兩類規(guī)則圖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的問題。

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對周長的含義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在自己的頭腦中對“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也建立了相應的概念,這就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非常重要的認知基礎(chǔ),本課教學內(nèi)容的知識生長點也就在此處。

1、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掌握計算公式,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使學生熟練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通過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對數(shù)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1、探索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同學們都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吧!自從兔子失敗之后,它一直很不服氣,就想找個機會證明自己的實力,這一天,在遙遠的森林里,動物們又舉行了一次龜兔賽跑。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裁判員猴哥宣布比賽路線。說:“請運動員小兔沿第一塊草坪跑一圈,運動員烏龜沿第二塊草坪跑一圈?!毙⊥靡豢粗钡卣f:“不公平!不公平!我跑的路程比烏龜?shù)拈L!”

師:到底小兔跑的路程是不是比烏龜?shù)拈L呢?咱們一起看一看。(出示多媒體課件)

你有辦法判斷出誰跑的路程長嗎?

預設(shè):

師:他們的周長應該怎樣計算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板書課題《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二、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怎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呢?

請同學們拿出你們準備好的長方形或正方形卡片,小組合作,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長應該怎樣計算?你們小組能想出幾種計算方法?你認為哪種計算方法更好?(注意在討論之前要先選好記錄員、測量員和監(jiān)督員和匯報員。)

(2)小組匯報解決方法,師板書并歸納出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預設(shè):

生1:我們小組討論的'是長方形卡片的周長的計算。我們先量出這個長方形卡片的長是6厘米,寬是4厘米,因為長方形有兩個長邊和兩個寬邊,所以這個長方形卡片的周長是:6×2+4×2=20(厘米)。(師板書)

師:哪個小組計算的這個長方形卡片的周長的方法和他們小組的方法和結(jié)果都一樣?

師:哪個小組計算的長方形卡片的周長的方法和他們不一樣?

師:哪個小組討論的是正方形卡片的周長,匯報一下你們的結(jié)果?

預設(shè):

生4:我們小組討論的是正方形卡片的周長的計算。我們先量出正方形卡片的一條邊長是5,根據(jù)正方形的特點,用5+5+5+5=20(厘米)。

師:通過上面的討論,我們發(fā)現(xiàn)求長方形卡片的周長有這么多的方法,那么現(xiàn)在誰能來總結(jié)一下一般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呢?

預設(shè):

師:有這么多方法來計算長方形的周長,每一種方法都很棒,在今后的計算中你喜歡哪種方法就用哪種方法。那你覺得哪種方法更簡單呢?

師: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我們總結(jié)出來了,下面小組討論一下正方形的計算公式?

師:知道了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下面我們一起來計算一下兔子和烏龜賽跑的路程吧?

師:開始小兔子說“比賽不公平”,它這種沒有經(jīng)過計算就下結(jié)論的做法對不對?這時小兔子會怎么做?

師:是呀,小兔子知錯就改,真棒!希望我們也能像小兔那樣做一個知錯就改的好學生。

師:在這次比賽中,兔子吸取了以往的教訓,一心一意的和烏龜比賽,最終取得了勝利。在裁判員猴哥宣布比賽結(jié)果的時候,烏龜又不服氣了,說:“跑得快算什么,我們一起來比比智力吧!”同學們,你們愿意和他們一起比賽嗎?(愿意)好,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比賽題目吧!

(1)長方的周長=長+寬×2。

(4)一個長方形的長是5米,寬是4厘米,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70米。()

(5)用邊長相等的兩個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周長一定是其中一個正方形周長的2倍。()

3、量一量,算一算。

4、拼一拼,算一算。

兩人一組,把兩塊長10厘米、寬5厘米的長方形紙板拼起來,算一算所拼圖形的周長。

5、分一分。把一個正方形分成兩個相等的長方形,求出每個長方形的周長。(課件出示)

四、課堂總結(jié)。

師:和我們一樣,這時候兔子和烏龜?shù)闹橇Ρ荣愐步Y(jié)束了,在比賽中,烏龜取得了勝利。兔子跑得快,烏龜更聰明,兔子和烏龜各有所長,我們用掌聲為它們祝賀!其實每個人也都各有所長,我們應該互相學習,對不對?

兔子和烏龜?shù)谋荣惤Y(jié)束了,我們這節(jié)課也要接近尾聲了,請同學們想想:本節(jié)課你都學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你能用簡短的話告訴大家嗎?

五、課后延伸,解決實際問題。

師:這節(jié)課,同學們的收獲真不少,課下請同學們:

1、尋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周長的知識?

2、小組為單位,搜集數(shù)據(jù)計算教室門、窗、課桌、凳子面的周長。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課件(篇5)

(一)巧設(shè)情境設(shè)疑激趣

同學們,老師給大家講一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好不好?(出示幻燈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在賽場上賽跑,跑道分別是長方形和正方形。(幻燈片演示)大家快看,喜羊羊獲勝了,灰太狼氣急敗壞地跳起來喊:“不公平,不公平,我的跑道長!”喜羊羊也急了:“我的跑道才長呢!”看來沒有人幫忙他們倆可能會無休止的爭吵下去了。同學們來猜一猜,誰的跑道長呢?(學生爭論)灰太狼可不是光憑我們的猜想就能說服的,我們必須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驗證才能讓它心服口服。那么你覺得他們賽跑的路線和我們所學的什么知識有關(guān)呢?(復習周長的含義)我們今天就一起來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問題。(板書課題)

(反思:《新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shè)生動有趣的情境。本節(jié)課充分利用學生非常喜歡的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來設(shè)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教學題材,激起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喜歡數(shù)學的思想感情。激趣促欲地導入,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學習的價值,激起主動參與探索學習有關(guān)知識的欲望,唱響了“數(shù)學自主探索”樂曲的“前奏”,引出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問題。)

(二)動手實踐自主探索

1、教師提問:同學們有什么好辦法能幫助喜羊羊和灰太狼解決周長問題嗎?(學生各抒己見,可以用繩子繞跑道一周,然后量出繩子的長度;可以量出每一步的長度,然后看跑了多少步再算;可以直接用尺子量)教師順勢引導:如果用尺子量,需要量出幾條邊呢?(學生爭論后得出長方形只要量一條長和一條寬即可,正方形只要量出一條邊即可。)

2、(教師幻燈片出示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6米和4米,正方形邊長是5米。)請同學們根據(jù)老師給出的數(shù)據(jù),小組合作動手實踐,幫助喜羊羊和灰太狼解決周長問題。(學生合作探究)

3、交流個性化方法。

師:同學們是用什么方法求出了長方形的周長呢?(學生交流各種算法,并說明各自的理由,教師分別用幻燈片動畫演示各種算法,幫助學生理解。)

(1)6+4+6+4=20(米)即:周長=長+寬+長+寬

(2)6×2+4×2=20(米)即:周長=長×2+寬×2

(3)(6+4)×2=20(米)即:周長=(長+寬)×2

師:那么,我們又怎樣來求正方形的周長呢?

生1:就是把四條邊的長度加起來。即:5+5+5+5=20(米)

生2:正方形的周長只要用邊長乘4就行了,因為正方形的邊長都一樣長。即:5×4=12(米)

(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已使學生感悟到學習方法,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就由學生主動去探索,展現(xiàn)了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師:你比較喜歡哪種方法,你覺得哪種算法簡便一些呢?說說你的想法。

(反思:由于學生生活經(jīng)驗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方法必然是多樣的,讓學生尋求各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并不強求一致,同時又注意引導學生:策略一定要合理而科學。教師大膽放手,把學習主動權(quán)交還學生,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在談感受中優(yōu)化算法。體現(xiàn)出學生的思維方式,認識上的差異,培養(yǎng)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敢于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里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通過操作。交流等學習形式的交互作用,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師:通過剛才的探究,我們已經(jīng)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相等,也就是說喜羊羊和灰太狼的跑道一樣長,看來比賽是公平的。

師:今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但無論用哪一種方法,都必須知道什么條件?

生:求長方形的周長,一定要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正方形只要知道邊長就能求出周長。

(三)應用生活解決問題

師:賽跑中灰太狼輸?shù)氖切姆诜?,灰太狼頓時對周長產(chǎn)生了興趣,他要求和喜羊羊進行求周長比賽,讓我們和他們一起進入求周長闖關(guān)賽。

1、(幻燈片出示一張相片長5分米,寬3分米)要給相片做一個相框,至少用多長的木條?

2、(幻燈片出示一塊正方形臺布邊長8分米)要在臺布四周縫上花邊,花邊至少長多少分米?

3、找一件表面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的物品,想辦法求出這個圖形的周長。

4、(幻燈片出示一塊一面靠墻的長方形菜地)長6米,寬3米,沿著其余三邊圍上籬笆,籬笆至少要多少米?

5、同學們用周長的知識解決了很多生活中的問題,掌握的很不錯,老師決定獎勵大家一張賀卡,(出示正方形賀卡)這個正方形邊長1分米,它的周長是多少呢?(學生回答)現(xiàn)在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把這張對折的賀卡打開,它變成了一個長方形,誰能求出這個長方形周長呢?(學生各抒己見,老師把賀卡獎勵給最愛動腦的學生。)

(反思: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shù)學問題,了解數(shù)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性。本節(jié)課讓學生能運用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周長的實際問題。)

(四)巧設(shè)總結(jié)爭談收獲

師:在闖關(guān)賽中灰太狼和喜羊羊不分勝負,灰太狼高興地回家去了。他寫了一篇日記,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

(幻燈片出示)灰太狼日記:在運動會上和喜羊羊賽跑,我輸了,但我學會了求周長的好多方法!我最喜歡的方法是: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今天通過各種比賽我可是大開眼界,長了不少見識。原來周長在生活中應用是這么廣泛!不過求周長可得好好動動腦筋。還有,我得好好鍛煉身體,要不然就追不上喜羊羊了。(學生發(fā)現(xiàn)小括號的問題,加深了對知識的印象,同時再次感受數(shù)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師:灰太狼的收獲可真不少,同學們能談?wù)勀氵@節(jié)課的收獲嗎?(學生爭先恐后的談收獲。)

師:請同學們課后設(shè)計周長是16厘米的不同的長方形賀卡。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擴展閱讀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課件15篇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傾情制作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課件”為您帶來了與眾不同的感受。每個老師在上課前會帶上自己教案課件,因此每天老師都會按質(zhì)按時去寫好教案課件。要知道做好教案課件的前期準備,在教學的時候?qū)W生也能更理解課堂知識點。如果您看到了好的銷售優(yōu)惠請與您的朋友一起分享!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課件 篇1

蘇教版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

學生在生活中經(jīng)??吹饺嗣駧牛袝r還使用人民幣。本設(shè)計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把這一概念的學習設(shè)計成商店購物、寄賀卡、義賣等三個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初步認識商品的價格,學會簡單的購物,并了解元與角、分之間的進率關(guān)系。同時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并進行愛護人民幣、勤儉節(jié)約的教育。

采取分組活動教學,6-8個同學分為一組,分為6組。

[教學準備]

1.?一個漂亮的盒子,里面裝著人民幣;

2.?每個組準備一個存錢罐,每個里面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和幾張外幣;

3.?各種面值的人民幣一套;

4.?每個學生準備好3元錢,用信封裝好;

5.?貨架及價格分別為2元1角和5角5分的物品各4種;

6.?表格,每個學生兩張(表1,表2);

7.?動畫MTV《一分錢》;

8.?義賣活動記錄表,每個參加義賣的小組兩張,文具店表格如下,其他店可自定,格式一樣(表3);

9.?根據(jù)3個義賣點義賣的內(nèi)容準備物品,每個點準備8種,用塑料籃裝好,8張工作牌及3個義賣店的店牌;

10.?flash課件,視頻展示臺,電腦,投影儀等。

師:(出示一個盒子),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個禮物,你們猜猜是什么?

師:到底是什么呢?請個小朋友來摸摸看。這是什么?

師:小朋友們這么快就猜出來了,看來你們對錢還是挺熟悉的。老師給你們每個小組都準備了一個存錢罐,里面裝了各種各樣的錢,請你們把它們分一分類。分完了之后,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說一說,你們是怎樣分的。

生2:我們把所有是1的錢放在一起,把不是1的放在一起。

生3:我們把見過的錢分成一類,把不認識的錢的錢分成一類。

師:我們來看看這一組同學分的,他們把我們平時常用的錢分到了一類,把沒有見過的錢分到了一類。分地非常好。那么你們知道我們平常用的錢又叫做什么呢?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人民幣。(板書:認識人民幣)你們都認識哪些人民幣呢?(出示課件:所有面值的人民幣,見圖一)

生1:我認識100元的,10元的,5元的,和1元的。

師:看來同學們對人民幣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了。今天我們先研究小面值的,大面值的我們下節(jié)課再研究。(出示課件,小面值人民幣,見圖二)

師:我們看到屏幕上有這么多人民幣,那么你們會不會區(qū)別它們呢?會不會把10元的當成1元來用呢?請小組同學交流一下,你們是怎樣區(qū)分的,交流完以后,老師要考考你們。

師:現(xiàn)在老師要來考考你們,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認識人民幣了。你們看看這張是多少面值的?(在視頻展示臺上出示面值是1元的人民幣)

師:那么這張是多少面值呢?你們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出示面值是5角的人民幣)

師:回答得真好!我們一般都是通過人民幣上的阿拉伯數(shù)字和漢字來區(qū)別各種人民幣的面值的。老師還有一個問題,在紙幣一元的左下腳有一點,你們知道它有什么用嗎?(在視頻展示臺上出示一元的紙幣)

生:這是盲點,就是說盲人摸到這個點,就知道是1元錢了。

師:說的太好了!這個點是為了盲人使用的,盲人通過摸人民幣,就能知道是多少錢了。我們的人民幣上通常都有國徽,國徽代表了我們偉大的祖國,所以我們一定要愛護人民幣,那么怎樣做才是愛護人民幣呢?(出示人民幣上的國徽)

實踐活動一:

師:(課件為背景,見圖,可配上輕松音樂)今天正好是福華商場新開張,老師是售貨員。這里有很多優(yōu)惠的物品,小朋友們想不想買?

師:購買之前請先聽清楚要求。以小組為單位來購買。每個小組買一種商品,討論好了以后,派一個代表上來買,請準備好零錢,老師這里沒有零錢找。(出示貨架)

生1:我們組想買一把扇子。扇子的價格是5角5分,我給你一張5角的,一張5分的。

生2:我們組想買一個文具盒,它的價格是2元1角,我給你一張紙幣1元,一個硬幣1元和一張1角的。

師:剛才每個小組都買到了合意的商品。商場今天還推出了一個特惠商品,這個商品的價格是1元,哪個小組要來購買呢?(出示特惠商品)

生1:老師,我們組想要買。我給你一張1元的人民幣。

師:可是老師不想賣給你。除了給一張1元的,還有沒有其他的付款方式呢?看哪個小組最先想出來,老師就賣給你們組。

生1:老師,我給你兩張2角的,7張1角的,一共1元。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對不對?一共是11角。對嗎?

師:對了,10角才是1元。我們也可以說1元=10角。(板書:1元=10角)

跟老師一遍,1元=10角。那么你們知道2元等于多少角嗎?

師:真聰明!我們知道了1元=10角,你們猜一猜1角等于多少分呢?

師:在人民幣中,元是最大的單位,分是最小的單位。

實踐活動二:

師:過幾天就是豆豆的好朋友過生日了,豆豆想給他寄一張生日賀卡。他先乘公共汽車去郵局,我們來看看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出示課件,見圖)

師:票價1元5角,可以怎樣投幣呢?請小朋友們把你們的答案填在表1里。

(每個學生盡量想出不同的投幣方式,然后選幾個代表到視頻展示臺展示)

學生最可能出現(xiàn)的投幣方式:

師:這樣投幣也可以。不過記得下次坐車的時候要帶夠零錢哦!

師:(出示課件,見圖)豆豆來到郵局,郵局的阿姨告訴她,寄一張生日賀卡要8角,人民幣里有5角,2角,1角,可是沒有8角,該怎么辦呢?誰能幫幫他呢?請把你們的想法填在表2里??纯凑l能想出最多的辦法。

師:老師發(fā)現(xiàn)有人給了一張1元的,可以嗎?為什么這樣給呢?

生:我給阿姨一張1元的,阿姨應該找我2角,我一共給了8角。

師:下面老師給你們放一首歌曲,好嗎?(放MTV《一分錢》)小朋友你們會唱嗎?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己來唱一唱。同桌同學一個當警察,一個當小朋友,看看哪個小組的同學表演得最好。

師:小朋友們表演得都非常好!你們知道剛才那首歌說了一件什么事情嗎?

生:是說一個小朋友在路邊撿到了一分錢,把它叫給了警察叔叔。

師:說得真好!那么如果小朋友平時在生活中撿到錢,應該怎樣做呢?

師:真是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可是有的小朋友不這么想。他們想,一分錢又干不了啥事,丟了就丟了,你們說對嗎?

生1:因為沒有一分錢就沒有一角,也就沒有一元了。

師:對!一分錢雖然少,但是10個1分就是1角,10個1角就是1元。我們的錢不就是這樣積少成多的嗎?所以,我們不能浪費一分錢。

實踐活動三:

師:前幾個星期,我們學校參加了福田區(qū)組織的義賣活動,哪個小朋友的手工作品被老師選中參加義賣的?看來還有很多小朋友沒有被選中。沒有關(guān)系,今天我們班再來一次義賣,為貧困山區(qū)的小朋友捐得更多的錢。好嗎?

師:老師在前面3個組設(shè)3個義賣點,一個水果店,一個文具店,一個玩具店。這3個小組里推選兩名售貨員,兩名記錄員,和兩名促銷員。售貨員負責收錢,記錄員負責把售貨員所收的錢記下來。怎樣記呢?請看老師師范。(在視頻展示臺示范填表3)促銷員負責接待顧客和招攬顧客??纯茨膫€小組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賣出最多的商品。其余的小朋友來當顧客,用你們準備好的3元錢去這些義賣點購物。

師:剛才老師發(fā)現(xiàn)文具店賣得最多,我們請文具店的記錄員上來說說,他們都賣出了哪些物品。

生1:我們組賣出了一個夾子,收到一張5角;一支鉛筆,收到一張2角和一張1角;賣出一本本子,收到一張1元;還賣出了1個卷筆刀,收到了4張2角。一共收到1張1元,1張5角,5張2角,1張1角。

師:小朋友們,我們今天這節(jié)課上學了些什么知識?

師:這些錢幣,我們以后都有可能會用到,以后我們再慢慢認識。小朋友們,生活中關(guān)于人民幣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想問老師。你們學了新知識后,有什么想法或者新見解呢??

生2:老師,我有一次去買東西,應該是6元錢,我給了他10元錢后,他卻沒有找錢給我,為什么呢?

師:那有可能是老板忘記了。所以以后小朋友去買東西的時候一定要記得看清楚找的錢對不對,千萬不能弄錯了哦!

師:這個說起來很長了,老師簡單給你們解釋一下。在很久以前,是沒有錢的,那個時候,人們?nèi)绻I其他東西,他們就用自己的東西去和別人交換。后來,慢慢覺得這種方法不太公平,就出現(xiàn)了錢。

師:今天小朋友們表現(xiàn)得非常好,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個小獎品要送給大家,但是獎品太少了,送給誰好呢?如果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猜出物品的價格,我就把物品送給誰,好不好?

(教師先給出價格的范圍,例如在5元到8元之間,再根據(jù)學生猜的價格,老師給出高了或是低了的提示)

評析:

本節(jié)課教師精心設(shè)計了三個數(shù)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取幣、換幣、付幣、找?guī)诺荣徫锖土x賣活動中,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性學習過程,有助于學生高效地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教師善于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如利用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給錢幣分類,組織義賣活動,買賀卡,猜物品的價格等,創(chuàng)設(shè)能激活學生已有經(jīng)驗的情境。通過教學,把知識經(jīng)驗系統(tǒng)化,數(shù)學化。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機會。整個教學活動過程較好地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的新理念。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課件 篇2

教學內(nèi)容:蘇教版《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98--100頁。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分數(shù),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數(shù)來表示,能用實際操作的結(jié)果表示相應的分數(shù);能讀、寫簡單的分數(shù),知道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

2、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分子都是1的兩個分數(shù)的大小。

3、體會分數(shù)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2、比較分子都是1的幾個分數(shù)的大小。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長方形紙、圓紙片、正方形紙、水彩筆。

1、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隊日活動中,老師讓同學們兩人一組分食品,小強和小麗拿到的是4個蘋果、兩瓶礦泉水和一個蛋糕。(課件演示)你愿意幫他倆分一分嗎?怎樣分比較公平呢?(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師生交流:“把4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個?請拍手表示!”學生拍手表示,教師板書“2”(課件演示分的結(jié)果);“把2瓶礦泉水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瓶?”學生拍手表示,教師板書“1”(課件演示分的結(jié)果);“把1個蛋糕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個?”(學生無法拍手表示半個)“你會用一個數(shù)來表示這半個嗎?”

A:(學生中沒有用1/2表示)談話:你們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了這個蛋糕的一半,說明你們都很有辦法,不過,我要向大家介紹一種更簡便而且科學的表示方法。當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時,可以用1/2來表示。(課件演示)

B:(學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談話:“1/2是什么意思?”(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作用,認識、強化平均分)“你在那里見過二分之一?”(學生回答后,教師給以肯定。并結(jié)合課件演示,介紹分數(shù)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過程)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數(shù)家族的新朋友--分數(shù)。(板書課題:認識分數(shù))

1、(課件演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蛋糕的二分之一。”(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

談話:這一半蛋糕是這個蛋糕的1/2,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這個蛋糕的幾分之幾呢?(指名板書1/2)為什么也用1/2來表示?(學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樣嗎?(課件演示)

小結(jié):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3、談話:“分數(shù)該怎樣寫呢?”(如果是B種情況,讓學生講,師補充;如果是A種情況,師講解并示范)“寫這個數(shù)的時候,先畫一條橫線表示平均分?!薄斑@個蛋糕平均分成了幾份?”(兩份)“2就寫在橫線的下面,這半個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寫在橫線的上面,這就是分數(shù)1/2的寫法。”“你們想試一試嗎?”

學生自己在練習本上寫1/2,同桌互相說說是怎樣寫的,檢查一下誰寫得更標準、更漂亮。

4、談話:我們已經(jīng)會讀、會寫1/2了,想不想動手做一個1/2呢?

活動要求:拿出老師發(fā)的長方形紙,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顏色,然后在小組里說一說,你是怎樣表示這張紙的1/2的?

全班交流:你是怎樣表示這張紙的1/2的?(把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涂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學生的作品貼在1/2下面。

“還有誰與他的折法不一樣的?”

提問:他是這樣把這張紙平均分成2份的,涂上其中的一份表示1/2,可以嗎?還有不一樣的嗎?(選擇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也貼在1/2下面)

5、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1、2題。

(1)(課件出示第1題)學生讀題目。

指導完成第1幅圖?!斑@幅圖是把這個圓平均分成了幾份?這其中的一份怎樣表示?請在括號里表示出來?!薄澳闶窃鯓訉懙??為什么用1/3來表示?”

其余幾幅學生獨立填寫,完成后集體反饋。“怎樣表示?為什么?”

(2)(課件出示第2題)學生讀題目。

交流:你選第幾幅圖?為什么?其他三幅圖有什么問題?

強調(diào):只有把一個圖形或者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才是它的幾分之一。

談話:“看到這三個分數(shù),你能說出它們誰大誰小嗎?”(學生猜測,交流)“究竟誰說的有道理呢?需要大家動手來驗證一下,請從老師為你們提供的學具里選擇合適的學具,折一折,比一比,然后在小組里交流你的發(fā)現(xiàn)?!?/p>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教師小結(jié)。

2、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3、5題。

第一張紙條全部涂色,該怎樣表示?

你能根據(jù)三張紙條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較出這三個數(shù)的大小嗎?

(2)、(課件出示第5題)指名讀題目,并說出題目的要求。

1、(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題圖。

談話:這次的黑板報有哪些板塊?《科學天地》大約占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幾?《藝術(shù)園地》大約占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幾?哪一部分大一些?

談話: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分數(shù),我們的生活中不光有整數(shù),也有分數(shù)。

2、總結(jié):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新的收獲?今天學習的分數(sh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覺得還要學習什么樣的分數(shù)?讓我們課下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分數(shù),好嗎?

這節(jié)課作為區(qū)課改實驗觀摩課,經(jīng)過多次修改拿出來后,獲得了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作為本節(jié)課的實踐者,我感覺有兩方面做的比較成功:

1、情景創(chuàng)設(shè)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以積極的情感投入到對新知的探索中。在設(shè)計本節(jié)課時曾設(shè)想,怎樣才能讓新課的引入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呢?經(jīng)多次“磨課”后,選擇了讓學生拍手表示物體平均分后的數(shù)量.這樣一來,表示“半個”就不可能再用一個手指來表示,而需要想其它的辦法.課堂上學生的出色表現(xiàn)是令人驚嘆的,他們在短暫的思考后,有的是把一根手指彎著出示,有的用另一只手擋住或握住另一只手的半根手指,還有的干脆說:沒法表示,就寫兩個字--半個。這時老師提出:“你能用一個數(shù)來表示‘半個’嗎?”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提出可以用0.5表示,也有學生提出用分數(shù)表示,還有的說用二分之一來表示,老師都給他們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讓他們在黑板上用數(shù)表示出來。然后老師有選擇的告訴學生:“0.5可以表示半個,這是小數(shù),以后會學到,而像這個數(shù)(指二分之一)叫做分數(shù),也可以表示半個,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它?!苯Y(jié)合課件老師向?qū)W生介紹了分數(shù)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過程,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探究數(shù)學,學好數(shù)學的熱情。

2、在教學中注重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的滲透,使學生會“做數(shù)學”。在進行“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這一環(huán)節(jié)時,先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感受猜想1/2、1/4和1/8哪個大,哪個小,然后為他們提供試驗材料,鼓勵他們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學生在折、涂、比和交流中明確了對于同一個物體(或同樣大小的幾個物體),平均分的份數(shù)越多,表示每一份的數(shù)就越小,所以1/2﹥1/4﹥1/8。這樣一來,學生對分數(shù)的意義以及大小的比較的理解會更深刻,對探究數(shù)學的興趣會更大更濃。

由此使我想到:只有把學生放在第一位,以發(fā)展的眼光來看代學生設(shè)計教學,才會真正落實課標提出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shù)學;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課件 篇3

一教學設(shè)想

《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這一部分內(nèi)容可以用1課時進行教學。其重難點是使學生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而且能準確無誤地辨認和區(qū)別。教學根據(jù)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與教材的知識結(jié)構(gòu),遵循幾何圖形教學的基本程序與規(guī)則,設(shè)計上主要利用多媒體CAI課件,視屏展示臺等電教手段,優(yōu)化課堂教學,突破重難點,同時也結(jié)合實物的演示和學具的操作等傳統(tǒng)教學手段來完成教學任務(wù),實現(xiàn)教學目標。

教學中多種教學形式的變換,直觀、生動、形象地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積極思維,進而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欲。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組合教學優(yōu)勢,讓學生學的積極、主動,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

1、應用多媒體CAI課件及視屏展示臺,能清晰地揭示正方形、長方形的概念及特點,靈活性強,操作方便,這是其它電教媒體無法比擬的,有利于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

2、借助長方體、正方體實物,畫長方形、正方形,從實物表面中抽象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兩種圖形,再通過觀察長方體、正方體的面,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實踐性強,可見度大,有利于學生區(qū)別長方形、正方形。

3、教學中由于多媒體課件展示、實物展示等電教手段的應用,加快了學生接受信息和反饋信息的速度,增大了教學密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教學目標分解表

三、教學重難點、關(guān)鍵

1、重點:使學生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難點: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歸納。

3、關(guān)鍵:引導學生觀察、操作等活動,發(fā)揮學生多種感官作用,從而獲取有關(guān)圖形的感性材料,提高認識。

四、教學媒體運用情況表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知

1、復習:電腦出示長方體、正方體

提問:長方體有何特點?長方體有何特點?

2、師生同步操作

把長方體、正方體的每一個面都剪下來,提問:剪下來的每一個面都是什么形?(指名)

3、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正方形究竟有何特點?

(二)學習新知

A、認識長方形

1、初步認識長方形

(1)(投影)用長方體實物的一個畫面出一個長方形平面圖。

(2)①電腦逐步顯示畫的過程,邊畫邊講解。

②長方形是長長的,方方的,所以叫做長方形。

③摸一摸長方形的面有什么感覺?(平平的面)

④長方形是由四條線段圍成的,每一條線段都叫做長方形的邊,所以長方形有4條邊,也是四邊形。

(依次閃動每一條邊)板書:四條邊

⑤摸一摸長方形的邊有何感覺?(直直的邊)

⑥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直的。

(依次閃動長方形的四個直角,并演示用直角三角板的直角比的過程)板書:四個直角

(3)長方形邊的特點

①猜一猜,長方形的四條邊有什么特點?(上、下邊相等,左右邊相等)

②想一想,你用什么辦法來證明自己的猜想?小組動手、合作試試。

③匯報活動情況

④電腦演示長方形上下對邊移動重合,左右對邊移動重合。

⑤小結(jié)長方形特點。

上下兩條對邊相等

4條邊兩組對邊相等

4個直角左右兩條對邊相等

B、認識正方形

1、投影。用正方體實物的一個面,畫出一個正方形平面圖。(電腦顯示畫的過程)

2、4人一小組自學正方形特征,合作交流。

3、匯報學習情況。

4、老師小結(jié)正方形特征。(邊講解邊操作演示)

①正方形是正正方方的,所以叫做正方形。(板書:正方形)

②正方形也是由四條線段圍成,每一條線段也叫做正方形的邊,所以它是一個四邊形。(依次閃動每條邊)板書:四條邊

③展幕演示,4條邊的重合過程。板書:四條邊相等。

④正方形也有四個直直的角。(依次閃動每個直角)板書:四個直角

4條邊四條邊相等

4個直角

C、小結(jié)

今天我們認識了哪些圖形?它們各有何特點?長方形與正方形有何異同?

(三)總結(jié)新知

六、形成性練習

附:板書設(shè)計

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

上、下兩條對邊相等

四條邊

四條邊四四條邊相等4個直角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課件 篇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從熟悉的情境中,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會根據(jù)特征判斷一個物體的某一個面是不是長方形和正方形。

2.通過觀察操作等實踐活動,讓學生經(jīng)歷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探究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在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學習與他人如何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的數(shù)學情趣,體會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價值。

教學重點:

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邊和叫的特點及相互間的聯(lián)系。

教學難點:

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學情分析:

學生能根據(jù)具體的生活情境、直觀、感性地認識長方形、正方形,能根據(jù)具體實物判斷某一個面是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教學準備:

長方形、正方形紙片、直尺、一副三角板、釘子板、橡皮筋、16個邊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形、白紙一張、掛圖、小黑板。

學程設(shè)計:

一、揭示課題,認定目標。(3分)

1.集體交流已學過的圖形。

2.找出長方形和正方形。

二、自主學習,建構(gòu)模型。(10分)

1.學習菜單

(1)猜測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分小組探索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征。

(3)小組活動: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

2.集體交流:長方形、正方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特點。

3.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它們有什么區(qū)別與聯(lián)系?

4.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各部分名稱。

三、組織練習,完善認知(10分)

1.完成P59想想做做第1題。(圍一圍、說一說)先在釘子板上圍一圍,同桌說說它們各自的特點,再選擇幾個作品說說是怎樣圍的。

2.完成P59想想做做第2題。(拼一拼)同桌合作完成,再分別展示拼成的作品,并說說是怎么想的。

3.完成P60想想做做第3題。(剪一剪)

(1)讓學生拿出一張長方形紙,然后提問:能把這張長方形紙變成盡可能大的正方形嗎?(2)學生操作。匯報時說說操作的方法,并說說是怎樣想的?方法一:照書本折一折,剪出正方形。

導航策略:

【板塊一】

1.師:看老師帶來了一些漂亮的紙片。知道是什么形狀嗎?大聲說出它的名稱。師:哪幾個是長方形?哪幾個是正方形?師:那這些紙片到底是不是長方形、正方形呢?

2.揭示課題: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來找一找長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征。(出示課題:長方形和正方形)

【板塊二】學生自主學習時,教師巡視參與學生的活動,及時給予學困生適當?shù)闹笇А?/p>

1.討論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征?

2.動手操作,尋找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

(1)老師給每人提供一張長方形紙和一張正方形紙,分小小組想辦法驗證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

(2)哪一個小組能驗證給我們看?

(3)判斷長方形對邊相等你們用什么方法的?

(4)判斷四個角是直角用什么辦法?

(5)正方形的特征你們是怎么驗證的誰來說說?

3.我們再仔細觀察一下長方形和正方形,能找出它們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嗎?那長方形與正方形又有什么不相同的特征呢?

4.認識各部分名稱長方形的長和寬正方形的邊長

【板塊三】

完成想想做做第1~7題。

(1)圍一圍:你能利用排列整齊的釘子,圍一個今天學習的圖形嗎?

(2)拼一拼:用兩副同樣的三角尺分別拼成長方形和正方形。

(3)剪一剪。

(4)量一量、填一填。

(5)估一估、量一量。

(6)畫一畫、說一說。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課件 篇5

一、教材分析

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初步擁有長方形、正方形、角和直角等知識經(jīng)驗基礎(chǔ)上,感受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設(shè)計了先觀察、猜想,再自己動手驗證的探究活動。首先,學生通過觀察,數(shù)一數(shù)長方形的邊和角。知道長方形有兩條長邊和兩條短邊,有四個角;然后,再通過觀察和猜想,說一說長方形可能有什么特點;最后,讓學生對自己的猜想進行驗證。學生動手操作,充分交流,在多種感觀協(xié)調(diào)活動中,積累感性認識,發(fā)展空間觀念,理解和掌握知識,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然后將知識進行遷移自然引入正方形特征的探究。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能力目標:

經(jīng)歷在觀察、猜想、驗證、交流等活動中探究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過程,初步建立空間概念。

3.情感目標:

在學習活動中體會成功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認真操作的良好習慣和科學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

三、教學重點:

探究和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四、教學難點:

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得出和驗證。

五、教學具的準備

課件長方形紙正方形紙剪刀直尺三角尺

六、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提出問題。

課的開始,師充分運用多媒體音、形、色、動的優(yōu)勢,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機器人卡布達的形象這:(課件演示)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它是有什么形狀的圖形組成的嗎?活潑的畫面能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喚起學生對舊知的回憶。接著,(課件演示)這長方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學生回答4條邊4個角,在此基礎(chǔ)上,師趁勢提出在長方形里還有很多有趣的數(shù)學知識呢,你們想不想研究研究?

這一環(huán)節(jié)把枯燥的數(shù)學知識貫穿在孩子們喜歡的動畫形象中,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他們求知欲望的火花,從而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為主動探究新知聚集動力。

(二)主動探索,研究問題。

分兩個層次進行教學:

第一個層次是探究長方形的特征。

師首先讓學生自己提出猜想:猜猜長方形的邊和角可能會有什么特點?學生說對邊可能相等,4個角可能都是直角。師緊接著說這是你們觀察提出的猜想,到底對不對呢?有什么辦法驗證?學生主動運用手中的學具動手驗證。這樣,給學生自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個性特征。在學生探究驗證的過程中,配放一曲旋律優(yōu)美的輕音樂,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靈感。師走到學生中間,適時地給予點撥,指導,使整個探究過程氣氛熱烈而有效。接著以小組為單位匯報研究結(jié)果,進行組際交流評價,逐步完善、歸納、概括出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在此基礎(chǔ)上,師還要讓學生說一說他們組是用什么方法得出這些結(jié)論的?

第二層次,探究正方形的特征。師:同學們看過魔術(shù)表演嗎?今天老師也來變個魔術(shù)。(課件演示長方形變成正方形)接著,師來演示將這個長方形的長縮短成和寬一樣長時,變成了什么圖形?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將知識進行遷移自然引入正方形。然后通過一個小故事引入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異同,探究正方形的特征。(課件演示正方形特征驗證方法)由于學生已有了研究長方形特征的基礎(chǔ),所以他們會很輕松得出結(jié)論。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課件演示小動物捉迷藏)引導學生觀察、思辨、想象,質(zhì)疑、驗證,從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課件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能正確辨認生活中遇到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物體。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有序地觀察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1.引導學生說說生活周圍常見的種圖形。

2.引出長方形,正方形,并揭示課題。

3.觀察兩種圖形。

4.小結(jié):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條邊圍成的圖形。像這樣的圖形,我們就叫它四邊形。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認識長方形的特征。

①出示一長方形木板,指出它的邊在哪里?如何來區(qū)分這四條邊?

②同桌討論:可以怎樣把這個長方形的形狀畫下來?還有其它方法嗎?

③觀察教師演示。

④四人小組討論。

2.畫長方形。

①同桌討論:根據(jù)長方形的特征,想一想可以怎么來畫長方形。

②反饋說說自己的各種想法,并先出優(yōu)秀可行的方法進行演示。

③學生嘗試畫一個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

④教師小結(jié):首先畫一條長方形的長(或?qū)挘┻?,再以兩個端點為頂點,畫兩個直角,然后取相等的兩條線段為寬(或長),把兩個端點邊接起來。

3.認識正方形的特征并畫正方形。

①教師演示:把一長方形剪去一部分變成了正方形。

②四人小組講座。

③反饋歸納。

④學生嘗試畫一邊長為3厘米的正方形。

⑤比較長方形與正方形作圖方法的異同。

4.開放創(chuàng)新學習。

用學過的圖形設(shè)計自己喜愛的圖案或物體。

三、課堂總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在知識上和學習方法上有什么新的收獲。

四、作業(yè)

作業(yè)本p1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課件 篇7

教學內(nèi)容:

江蘇教育版課程標準教科書三年級上冊58-60頁

教學目標:

1.引領(lǐng)學生經(jīng)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過程,初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在探究過程中,注重學生觀察、操作、猜想等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3.創(chuàng)設(shè)互相協(xié)作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合作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備課重點:

長、正方形的特征,已有的學情分析都表明學生是大致認識的。這樣的狀況并不表明,教學就此輕松,而恰恰給教學帶來了更大的挑戰(zhàn)性因為似懂非懂,新知也就失去了其應有的吸引力;因為一知半解,教學也就更不易組織和深入。

重點思考:

怎么基于而又超越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chǔ)。在處理教學細節(jié)時,突出了

特征的揭示,怎樣出自學生自己,而且又是興趣盎然的?

驗證的安排,怎樣超越細枝末節(jié)而又重點突出,在取舍中凸顯教學智慧?

生活的聯(lián)系,怎樣從司空見慣中提煉新的題材和賦予更多的數(shù)學思考?

特征的運用,怎樣緊扣兩個圖形的特征提高數(shù)學思考的含金量?

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揭示長方形特征

1.已經(jīng)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小朋友舉舉手?閉上眼睛想一想,長方形是什么樣的?

在桌上找一找什么顏色的圖形是長方形?

學生找到了大大小小的長方形。

2.通過以前的學習,大家對長方形已經(jīng)有了大體的認識,接下來,我們來玩一個猜猜它是不是長方形的游戲,看看大家對于長方形的了解到底有多少?

①號圖形(一個角是銳角的圖形),是長方形嗎?用手中的長方形說清楚理由。反襯出長方形內(nèi)角是直角。

②號圖形(直角梯形)這個是嗎?從邊和角兩個方面去看,得出長方形對邊相等,有四個直角。

3.組織學生驗證長方形邊的特征。

長方形真的上下邊相等、左右邊相等嗎?用手中的長方形驗證一下,再和同桌說一說。

學生驗證,再交流匯報。

①量。由于學生手中的長方形有大有小,所以測量出來的數(shù)據(jù)各不相同,但每一個個體的測量結(jié)果都證明了長方形對邊相等。

②折。不借助工具,直接把長方形紙上下對折,發(fā)現(xiàn)上下邊重合,從而得出長方形上下邊相等;再把長方形紙左右對折,發(fā)現(xiàn)左右邊重合,得出左右邊相等。折兩次,也能說明長方形對邊相等。

4.我把這個圖形這樣放,是長方形嗎?這樣呢?通過變式,讓學生體會到只改變圖形的位置不改變它的形狀,它仍然是長方形。

5.介紹長方形的長和寬

長方形一組對邊長、一組對邊短,通常我們把長邊的長叫做長,短邊的長叫做寬。組織學生指一指手中長方形的長和寬,說一說屏幕上長方形的長和寬。

二、承上啟下,揭示正方形的特征

1.多次縮短長方形的長邊,讓學生體會長方形長和寬長度關(guān)系的變化。并由此想象,會不會變成一個特別的長方形?

這個特別的長方形其實還有一個名字叫正方形。

2.根據(jù)已有學習經(jīng)驗,推測正方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特征呢?

3.重點說明正方形邊的特征。

你能想辦法說明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嗎?用手中的正方形做一做,再和同桌說一說。

①量量四條邊,發(fā)現(xiàn)四邊相等。

②折從學生中搜集各種不同的折法,全班交流討論,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得出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

4.介紹正方形的邊長

既然正方形四條邊都一樣長,我們把正方形每條邊的長叫做邊長。

5.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異同

長方形和正方形分別有哪些特征,他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

三、鏈接生活,綜合運用

1.生活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1)找一找生活中的長方形

生活中你在哪見過長方形或正方形,找找看。

(2)長方形餐巾紙

這是什么?從這里也能找到長方形嗎?這是一張多大的長方形紙巾呢?產(chǎn)品規(guī)格里就有,找找看。

能看懂什么意思嗎?

介紹餐巾紙的規(guī)格。你知道這個規(guī)格介紹和這張長方形的紙巾有什么聯(lián)系?引導學生猜想,并通過測量的方法驗證。

(3)正方形餐巾紙

到超市里買正方形的紙巾,根據(jù)包裝盒上的介紹應該選哪一種呢?說一說理由。

(4)卷紙

能看懂這個規(guī)格介紹嗎?

這筒卷紙上哪里有長方形?知道長方形紙巾的規(guī)格嗎?一卷完整的紙巾一共有多少段?把它全部展開會是一個怎樣的圖形?這個長方形的長是多少?寬呢?

2.路線圖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機器人從家出發(fā),去書店走了多少米?如果去書店呢?去商場呢?

路線圖上只標注三個數(shù)據(jù),能說出機器人去三個不同的地方分別走了多少米嗎?引導學生根據(jù)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邊相等的特征解釋沒有標到數(shù)據(jù)的路線的長度。

3.畫長方形和正方形

(1)你們會畫長方形嗎?在方格紙上畫一個。

(2)你畫了一個多大的長方形呢?怎樣才能說清楚。請幾位同學邊展示邊說清楚。

(3)在剛才的長方形中畫一個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厘米?你畫出的最大正方形和原來的長方形有什么聯(lián)系?

(4)一位同學說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厘米,其余同學猜一猜他畫的最大正方形邊長是多少厘米?

(5)(隨機)長方形中剩下的小長方形長和寬分別是幾厘米?

(6)(隨機)從他的長方形中,我找到了兩個一模一樣的正方形,正方形邊長是()厘米,你知道他畫的長方形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厘米?

四、總結(jié)提升

交流今天所學的內(nèi)容,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課件 篇8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觀察長方形、正方形的邊和角的特點,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共性和各自的特點.

2.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

3.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

長方形、正方形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如果沒有,可用學具代替)、長方形、正方形紙片,實物圖片,七巧板、直尺、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8根小棒(6長、2短)

1.小組活動:你能用這8根小棒擺一些圖形嗎?看哪一個小組擺的又快又多.

2.交流:請各小組到投影上邊擺邊說有幾種.

3.設(shè)疑:圖形之間有很多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提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它們各有幾條邊,幾個角?每個角是什么角?它們的邊和角的特點都一樣嗎?這兩種圖形可不可以變成別的形狀?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內(nèi)容.(出示課題)

二、主動探索,研究問題.

1.認識長方形.

(1)獨立探索,小組交流.從學具中拿出長方報紙片來,動手觀察一下它的角和邊,會發(fā)現(xiàn)什么?(與小組內(nèi)其他同學交流.)

(2)小組匯報:請小組各出一名代表發(fā)言,分別說一說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了角和邊有什么特點,并且說一說怎樣想的或者是怎樣做的.找?guī)讉€組說一說.(如果有用折紙這一辦法的,請他說明怎樣做的,演示一下,并給予表揚)

(3)辯論:長方形有什么特征呢?(小組討論)

(4)教師總結(jié):剛才有的同學利用身邊的學具量一量,有的同學用折紙這個方法發(fā)現(xiàn)長方形相對著的兩條邊相等,也就是說長方形有兩組對邊相等,長方形有四個角,四個角都是直角.【演示動畫長方形、正方形】

(5)學生之間交流長方形的特點.每個人都用紙折折看,再驗證一下.

2.認識正方形.

(1)獨立探索,小組交流.

同學們,剛才你們自己動手研究了長方形的一些知識,那么正方形的角和邊又有什么特點呢?試試看,相信你能行.

(2)匯報交流: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小組互相說)

(3)教師總結(jié).我們用了同樣的方法,驗證了正方形的邊和角的一些特點,也就是正方形的四條邊都是相等的,一樣長,四個角都是直角.(繼續(xù)演示動畫長方形、正方形)

3.小組討論:長方形、正方形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演示動畫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師問:長方形與正方形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嗎?

(2)教師總結(jié):剛才我們研究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角特點.發(fā)現(xiàn)它們都有四個角,而且四個角都是直角:它們都有四條邊,但是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不僅對邊相等,而且四條邊都相等.

(3)引導學生揭示四邊形的概念.

由四邊形圍成的圖形就是四邊形,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邊形.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課件 篇9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斷一個圖形或物體的某一個面是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認識周長的含義,會指出并能測量簡單圖形的周長,能利用對圖形的認識計算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使學生通過觀察、測量和計算等活動,在獲得只管經(jīng)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

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會顯示生活里的數(shù)學,發(fā)展對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識與能力。

教學目標:

經(jīng)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過程,初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培養(yǎng)觀察、操作及思維能力。

培養(yǎng)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能力。

⑶談話: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物體的面都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的,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書課題)

談話: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面也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嗎?

生活中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可見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們常見的圖形。它們都有各自的特點,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書課題)

談話:我們先來研究長方形的特征,仔細觀察黑板面、課桌面以及畫在黑板上的長方形,你發(fā)現(xiàn)了長方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特征?

談話:同學們的猜想到底是對還是錯呢?我們能用什么辦法證明一下呢?請同學們四人一組互相討論,想辦法驗證一下長方形是不是真的具有這些特點。

講述:我們把相對著的邊叫做對邊,相鄰的兩條邊叫做鄰邊。

問:你是怎樣知道長方形的對邊相等的?指名回答。

⑷小結(jié):剛才同學們用折、量、比的方法說明了長方形的對邊相等。

講述:通常我們把長方形長邊的長叫做長,短邊的長叫做寬。

⑹小結(jié):我們通過自己動手發(fā)現(xiàn)了長方形的四條邊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這就是長方形的特征。

通過電腦演示長方形的變化,呈現(xiàn)正方形,指出:長方形的長縮短到和寬相等時,這樣就成了一個正方形。

引導學生依照研究長方形邊和角的特征的方法,自己去發(fā)現(xiàn)正方形的特征。

全班交流并總結(jié)出正方形的特征。

談話:我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并驗證了長方形的特征和正方形的特征,那么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小組討論后在班級內(nèi)交流,使學生認識到長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條邊和四個角,每個角都是直角。不同點在邊上,長方形的對邊相等,而正方形是四條邊都相等,也就是說正方形不僅對邊相逢,而且鄰邊也相等。

在釘子板上圍一個長方形,再將圍成的長方形改成一個正方形,說說圍成的圖形為什么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用長方形紙折出正方形,并說明折出的為什么是正方形。

⑴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⑵先估計數(shù)學書封面的長和寬大約各是多少,再量一量。

4、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并展示部分學生作業(yè),要求說出所畫圖形的每條邊的長度。

⑴狗弟弟:我的身后是一個長方形,看得見的兩條邊分別是8cm、5cm,你知道其它兩條邊的長度嗎?

⑵豬小弟:我的身后藏著一個正方形,可以看到的這條邊是6cm,請問:看不見的三條邊各是多少cm?

⑶牛大哥:只知道我的身后是一個四邊形,四個角都是直角,一條邊是5cm。聰明的同學,你知道它是什么圖形嗎?它的每條邊可能是多少cm?

談話: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又進一步認識、研究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shè)計:

長方形??????有四條邊,對邊相等??????有四個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有四條邊,都相等????????有四個角,都是直角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認識周廠的含義,會指出并能測量簡單圖形的周長。

能利用對圖形周廠的認識測量和計算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

通過觀察、測量和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jīng)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

在學習活動中體會現(xiàn)實生活里的數(shù)學,發(fā)展對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出示數(shù)學書,談話:同學們,數(shù)學課本我們天天都在用,它是我們學習知識的好伙伴,現(xiàn)在你能不能很塊指出課本封面的邊在哪里嗎?

學生用手摸一摸課本封面的四條邊,并說一說,指一指。

出示數(shù)學作業(yè)本,讓學生獨立摸一摸、找一找作業(yè)本封面的周長,再互相看看說說,集體交流。

出示瓷磚、手帕等物品的實物圖,讓學生指出這些物品的周長。

出示例題圖,讓學生觀察哪里是兒童游泳池池口的周長。

組織學生先獨立指出課桌面、三角板的邊線,再在小組、班級中交流,分別指出它們的周長。

學生拿出釘子板,在釘子板上圍出不同的圖形,在小組里交流圍的情況,并指出圍成的圖形的周長,組織學生在班級里反饋做法。從而知道圍成的圖形的每條邊的總長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

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一片樹葉,讓學生思考怎樣才能知道樹葉的周長。分組操作,圍出樹葉的周長,并量一量。

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中的各種形狀的圖形。說明題目要求是描出每個圖形的邊線。讓學生說一說在描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然后獨立描出每個圖形的邊線。

出示“試一試”中的兩個圖形,問:你能知道下面每個圖形的周長各是多少嗎?學生獨立量一量,算一算,做好后在小組中交流算法。

組織學生在班級中討論,明確應先量出每個圖形的各條邊的長度,然后將圖形中各條邊的長度相加算出周長。

“想想做做”4,讓學生獨立做一做,并思考有沒有不同的方法,做好后,學生先在小組中交流算法,再在班級中說一說,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算法。

“想想做做“5,說明題目要求,讓學生獨立做一做。做好后讓學生在小組中充分地交流想法與做法,教師參與交流,了解學生的解題思路,組織學生在班級中進行交流,反饋學生不同的計算方法。師生共同評析。

“想想做做”3,學生拿出準備好的不同形狀的樹葉,在小組中開展操作活動,量出它們的周長大約各是多少厘米,教師參與到學生活動中,了解學生活動情況,組織全班學生進行交流,匯報操作的方法及測量結(jié)果。

“想想做做”6,讓學生在小組中說一說各自的想法,選擇簡便易行的做法,然后讓學生在班級中說一說,交流選擇不同的但是合理并符合實際的測量方法。讓學生互相測量腰圍長度,布置學生課后測量大樹樹干的周長。

教學目標:

經(jīng)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過程,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通過觀察、測量和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jīng)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

在學習活動中體會現(xiàn)實生活里的數(shù)學,發(fā)展對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⑴籃球場是什么形狀?請指出籃球場的周長。求籃球場的周長就是求什么圖形的周長?為什么?怎樣才能計算出這個長方形籃球場的周長呢?

⑵學生嘗試練習。

⑶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自己的算法,并說明這樣算的理由,然后選出代表在全班進行交流。

⑷問:你喜歡哪一種求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為什么?你認為求長方形的周長需要知道哪些條件?怎樣計算?

2、學習“試一試”

⑴出示題目:一條正方形手帕才邊長是25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

⑵學生嘗試練習。

⑶小組交流“你是怎樣做的?”。班級交流“你喜歡哪一種算法?”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問:做這兩題時,都要先怎樣?再怎樣?從這里可以看出求長方形的周長時需要什么條件?求正方形的周長呢?

獨立完成,集體評講。

問:你是怎樣想的?你為什么分別求長方形的周長和正方形的周長?

指名讀題,明確題目要求。

動手拼圖形,拼好后在小組內(nèi)互相檢查,并口答題目中的問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熟練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正確判斷長方形或正方形;掌握周長的含義,會測量和計算簡單圖形的周長,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引導學生理解題意,獨立完成。

自由讀題,明確題意。

小結(jié):對于不同的實際問題我們可以針對實際情況找出不同的解決策略。

事先發(fā)給學生如題中規(guī)格的長方形兩個。

要求學生先量出數(shù)據(jù),再嘗試拼出新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思考:拼成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分別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理解題目要求。

學生嘗試自主設(shè)計。并把自己的設(shè)計方案先在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和討論。

先引導學生指出這個圖形一周的邊線,再要求學生獨立計算,最后組織對不同方法的交流。

一個長方形操場,長65米,寬25米,小紅沿著操場的邊跑了3圈,她一共跑了多少米?

李大爺靠墻用竹籬笆圍了一個長方形菜地,這塊菜地的長是20米,寬是15米。李大爺至少要圍多長的籬笆才行?

將一個周長80厘米的正方形剪成4個同樣大小、同樣形狀的長方形(如下圖)。剪成的每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教學目標:

通過實踐活動,加深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認識和對圖形周長含義的理解,進一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在操作實踐、交流討論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及合作交流能力。

談話:同學們,課前你們每個小組都分得了一個學具簍,請大家看一看這個學具簍里有什么物體,能告訴老師嗎?

談話這是一根美麗的絲線,誰能告訴老師我們能用這根美麗的絲線做什么?

出示課本插圖,明確圍成的圖案的要求。

談話:剛才同學們用最方便的方法量出了自己圍出的圖案的周長,下面你能用尺量出學具簍里的小棒的長度嗎?

你能從中選出幾根小棒擺成正方形或長方形嗎?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如果學生擺出的不是長方形、正方形,及時提醒注意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談話:請每位同學從學具簍里拿出12個邊長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用這些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長方形,你能拼出幾種?你能算出你拼出的大長方形的周長嗎?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學生匯報,多媒體演示學生拼的作品。

問:比較這三個長方形的周長,哪個最長,哪個最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談話:小朋友們自己動手求出了不同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老師這有兩個圖形,你能想辦法求出它們的周長嗎?

學生嘗試練習。

問:你分別量了它們的幾條邊就能知道它的周長了?

談話:同學們真聰明,你們通過圍、擺、拼、量求出了不同圖形的周長,老師手里的這塊手帕你能估計出它的周長嗎?

指名學生進行估計,并將估計結(jié)果記錄下來。

學生動手測量,計算周長。

問:你還想估計哪些物體的面的周長呢?自己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

單元測試及評講試卷(兩課時)。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課件 篇10

教學目標:

1、能結(jié)合具體的情境初步認識分數(shù),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每份都可以用幾分之一表示,知道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能讀、寫分數(shù)。

2、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分子都是1的兩個分數(shù)的大小。

3、體會分數(shù)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激發(fā)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出示秋游圖,把每種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多少?用拍手表示。

二、認識幾分之一、操作深化。

1、直觀操作、初步感知。

2、操作理解,深入認識。

老師這里有一張長方形紙,你能折一折,并涂出這張紙的1/2嗎?

學生活動。

這些折法都不同,為什么每份都可以用1/2表示?

師:雖然折法不同,但他們都把這張長方形平均分成了2份,所以每份都是它的1/2。

3、辨別判斷,鞏固認識。

下面哪些圖形的涂色部分也可以用1/2來表示?

4、聯(lián)系生活,豐富認識。

想想看,在生活中1/2還可以表示什么呢?

看來: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你想試著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想認識的幾分之一嗎?

匯報:說說看你表示的是幾分之一?你是怎么表示的?

每人向同組的小伙伴介紹自己表示的分數(shù)。

小結(jié):把一個物體或者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6、教學各部分名稱及寫法。

誰來說說看圖1的涂色部分可以用哪個分數(shù)來表示?圖2呢?說說看為什么能用1/6表示?圖3……圖4……

請大家看屏幕,把一張紙條全部涂滿顏色用1來表示。

觀察一下從中你能想到些什么呢?

小結(jié):同樣長的紙條,平均分的份數(shù)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實驗:用兩張同樣大小的紙片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它的1/2、1/4,再比一比它們的大小。

那請你猜一猜,1/8和1/2、1/4比一比大小怎樣?

用另一張同樣大小的紙片折一折、涂出它的1/8,和它的1/2、1/4比比,看看我們的猜想正確嗎?

小結(jié):通過實驗我們驗證了自己的猜想:平均分成的份數(shù)越多,表示每一份的分數(shù)就越小。

1、回顧一下,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2、找分數(shù):其實分數(shù)就在我們身邊,讓學生在熟悉的教室中尋找分數(shù)。

3、小結(jié):生活中的分數(shù)還有很多很多,我們要做有心人,善于用數(shù)學的眼光來觀察生活,大膽猜想,勇于探索,相信同學們會有更多的收獲。

4、介紹分數(shù)產(chǎn)生的歷史。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課件 篇11

一、說課內(nèi)容: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是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第16-18頁的內(nèi)容。

二、教學內(nèi)容

學生在上冊已經(jīng)學習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初步認識了這些幾何圖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這些都是本課新知的支撐。本課通過一系列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初步體會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特征,這部分內(nèi)容是以后高年級學習平面圖形特征的重要基礎(ch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結(jié)合學生實際,我認為本課所要達到的目標是: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觀察長方體、正方體的一個面和圓柱的底面,以及用這些幾何形體的面畫圖形等活動,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知道這些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圖形,初步知道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經(jīng)歷描、找、說、圍、畫和玩的學習活動,使學生體會圖形的變換,發(fā)展對圖形的空間想像能力。

情感目標: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shù)學的興趣,增強與同學的交往、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從立體圖形中分離出面,再從立體圖形的表面抽象出平面圖形,能正確說出三種圖形的名稱。

教學難點是如何辨認和區(qū)別長方形和正方形。

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魔術(shù)袋,你們猜老師帶來了什么?

我從袋子里拿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

學生說。對,這是我們的老朋友,他們今天來到課堂上和我們一起學習呢。他們藏在你們的學具盒里,請你們把他們找出來。同學們真聰明,老師獎勵你們搭積木。但是,老師有一個要求,同學們要先摸一摸這些積木的面,然后再搭,好嗎?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是讓學生猜一猜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愿望和參與動機,然后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搭積木,使學生感到輕松有趣,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愿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感受“面”從“體”得學生分小組活動。

小組匯報活動結(jié)果,教師根據(jù)匯報播放課件并板書名稱。

(1)課件演示:從長方體分離出長方形的動態(tài)過程,然后把長方形貼在黑板上,并板書:長方形)

(2)課件演示:從正方體分離出正方形的動態(tài)過程,然后把正方形貼在黑板上,并板書:正方形。

(3)課件演示:從圓柱體分離出圓的動態(tài)過程,然后把圓貼在黑板上,并板書:圓。

師:你們想和我們交朋友嗎?生:想。

那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觀察,我們和過去你們認識的物體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

小結(jié):今天我們認識的圖形都是平平的,它們都是物體的一個面。

2、用“體”描“形”

(1)課件出示學生用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畫圖形的圖片,學生說說他們在干什么?是怎樣畫的?

(2)學生動手操作畫圖形,電腦播放活潑輕快的音樂。

(3)小組交流,展示作品,學生互評。

3、分析與辨認

(1)讓學生說出各種圖形的名稱。

(2)找一找。

(出示課件)叮當:這是我美麗的房間,我的房間許多物體的面都是你們剛認識的圖形,你能找出來嗎?

(3)在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這些平面圖形呢?請同組的小朋友相互說說。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是利用課件揭示體和面的關(guān)系,同時設(shè)計了小組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觀察、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進一步體會體和面的關(guān)系。學生在操作活動“用“體”描“形””、“找一找”的過程中,人人參與,親身經(jīng)歷,從體上抽象出面,再把這些面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過程,體現(xiàn)了數(shù)學來自生活的思想。

三、實踐應用,拓展創(chuàng)新

1、圍一圍

(1)小組合作,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并說說是怎樣圍的,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試著在釘子板上圍一個圓。

反饋交流,使學生理解在釘子板不能圍出圓,從而加深對圓的認識

2、畫一畫

(1)學生在格子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2)小組對組員作品進行評價。

(3)全班交流,展示作品。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是讓學生在釘子板上圍一圍,再讓學生在方格紙上畫一畫,使學生在圍和畫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四、總結(jié)評價

1、評價本節(jié)課自己以及其他同學的表現(xiàn)。

2、師:今天我們認識了哪些圖形?下面請小朋友閉上眼睛,在腦子里想想今天認識的圖形。(學生閉眼想圖形)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是學生可以評價自己或他人一節(jié)課的表現(xiàn),互動評價,學生既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又可以共同體驗成功,促進發(fā)展。讓學生閉目想象所學的圖形,是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象力、發(fā)展空間觀念的有效途徑。

五、課外延伸,繼續(xù)探索

1、在生活中我們到處都可以見到這些圖形,小朋友回到家后仔細觀察家里的物體,看看能在哪些物體上找到這些圖形,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你的爸爸、媽媽,好嗎?

2、用一個長方體能畫出幾種不同的長方形呢?這個問題留給同學們課后去探索。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是運用開放性的教學策略,體現(xiàn)了從課內(nèi)向課外的開放,從書本向生活的開放,密切了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本堂課的三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就介紹完了,縱觀全課,我的設(shè)計意圖是:

1、注重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2、在實際情景中豐富學生對圖形認識。

3、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過程。

根據(jù)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要隨時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給予適當?shù)脑u價。在設(shè)計時,注重設(shè)計開放式的學習環(huán)節(jié),給學生提供充分發(fā)揮想象的空間:注意師生、學生間的交流;組織適當?shù)男〗M合作學習;注意引導學生在操作中思考。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課件 篇12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在對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探索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3.在他人的幫助與鼓勵下,能積極地參與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探索,并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認識是重點,小組合作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難點。

教學準備:

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畫有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板、方格紙、小棒、三角尺、直尺、釘子板、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

1.小朋友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圖形在裝扮著我們的學習與生活。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我們的教室內(nèi)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

讓學生觀察后,交流發(fā)現(xiàn)了哪些圖形。

2.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地方有長方形?哪些地方有正方形?學生找生活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并交流。

教師:好!同學們已經(jīng)能辨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了。

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問題。

板書課題:

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

二、自主探索

請各小組在學具中選用所需的材料開始研究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小組長要做好分工,并注意把研究結(jié)果記錄下來,準備匯報。

學生開始活動,教師巡視指導、點撥,鼓勵學生選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進行研究。學生也可以到其他組去看一看、學一學,交流一下。

三、小組匯報

每個小組都完成了實驗,請大家來匯報一下你們小組的實驗情況,匯報時要說清楚選用的實驗材料、方法和研究的結(jié)果。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情況,有選擇地板書匯報的內(nèi)容要點。

學生的匯報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1)選用畫有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板、直尺和三角尺。

(2)利用先數(shù)、再量、最后比的方法。

①通過數(shù),發(fā)現(xiàn)長方形、正方形都有4條邊、4個角。

②通過用直尺量,發(fā)現(xiàn)長方形較長的兩條邊一樣長,較短的兩條邊也一樣長。

③用三角尺的直角比長方形、正方形的角,還發(fā)現(xiàn)長方形、正方形的4個角都是直角。

學生匯報后,引導學生觀察兩條較長的邊,它們的位置正好是相對的,所以我們把它們叫做相對邊。同樣,兩條較短的邊也是相對的邊。從而得出:長方形的對邊相等。

(1)選用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三角尺。

在研究正方形的特點時,是通過折紙得出的。學生這樣折:正方形的4條邊全部重合了,說明正方形的4條邊都相等。學生這樣折:正方形4個角完全重合了,說明正方形的4個角都相等。

(2)選用釘子板。

通過數(shù)格子,發(fā)現(xiàn)長方形長邊、短邊所占格子個數(shù)不同,而正方形的4條邊都占相同的格,說明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4條邊都相等。(在學生匯報的同時,師生共同整理結(jié)論,形成以下板書)長方形邊:有4條邊,對邊相等角:4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邊:4條邊都相等角:4個角都是直角

四、鞏固拓展

1用兩副同樣的三角尺分別拼出1個長方形和1個正方形,你能拼出來嗎?試一試。根據(jù)拼的情況,進行展示、交流。

2(1)請在()內(nèi)填上適當?shù)臄?shù),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填。

(2)對于上面的長方形紙片,你能折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嗎?如果能折出來,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對于(2)題,學生如果有困難,教師要給予適當?shù)囊龑В?/p>

(3)請你把下邊的圖形用一條線分成1個長方形和1個三角形,試畫出這條線。

(4)中有()個長方形,()個正方形。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有序地數(shù)圖形,要重視學生學習策略的展示。

五、課堂小結(jié)

今天你學了什么?認識了哪些新朋友?在生活中,什么情況下要用到長方形和正方形?說一說。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課件 篇13

教學內(nèi)容:

P58-P60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長方形的長、寬和正方形的邊長等概念。

2.能力目標:體會長方形和正方形相互間的聯(lián)系。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邊和角的特點,能準確判斷一個圖形或物體的某一個面是否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3.情感目標:讓學生體會長方形和正方形在現(xiàn)實生活中應用,發(fā)展空間思維。

教學重點:

進一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正確地進行判斷。

教學難點:

發(fā)現(xiàn)、總結(jié)、理解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

教學準備:

教具:掛圖、小黑板學具:卡片。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導入

1.導入: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地方能看到長方形和正方形,我們教室里就有許多這樣的圖形。讓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教室中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

學生找一找教室里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再適時抽象出圖形,幫助學生建立關(guān)于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表象。

2.揭示課題: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各自的特點,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它們的特征。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研究長方形的特征

(1)初步感知:擺一擺

學生用自己準備的長短相同的小棒擺出一個長方形。然后說一說:在擺長方形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長方形有什么特征?

(2)探究特征

學生分小組通過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想。根據(jù)擺長方形的過程及用直尺量、把長方形紙對折等活動說明對邊相等??梢杂萌浅叩闹苯潜纫槐?,說明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3)匯報交流

你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邊有什么特點?長方形的角有什么特點?學生說說驗證的方法,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出長方形的特征。

長方形有四條邊,對邊相等,有四個角,都是直角,這就是長方形的特征。通常我們把長方形長邊的長叫做長,短邊的長叫寬。

2.探究正方形的特征

引導學生利用學習長方形的方法,自己去探究正方形有哪些特征。

正方形有哪些特征?正方形有四條邊,都相等,有四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每條邊的長叫做邊長。

三、總結(jié)評價,拓展應用

總結(jié):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它們各有什么特征?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拓展

(1)用6個小正方形拼一個長方形。

(2)用16個小正方形拼一個大正方形

在學生尋找的過程中,提示學生既可以在教室內(nèi)找,也可以在掛圖中找,先找正方形,再找長方形。在學生擺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長方形的角和邊有什么特點,多指名說說。

在此基礎(chǔ)上,通過學生折、量、比等實踐活動來驗證長方形有四條邊和四個直角,兩組對邊相等的特點。

用探索長方形特點的方法來研究正方形的特征,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兩種圖形的特征。在班內(nèi)交流發(fā)現(xiàn):相同點: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邊和四個角,每個角都是直角。不同點:在邊上,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

板書設(shè)計: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長方形有四條邊,對邊相等正方形有四條邊,都相等有四個角,都是直角有四個角,都是直角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課件 篇14

本課題教時數(shù):5本教時為第1教時備課日期10月15日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斷一個圖形或物體的某一個面是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2、通過觀察、測量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jīng)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掌握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

難點:正方形和長方形特征的歸納總結(jié)。

教學準備

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直尺1把,三角尺1塊,釘子板,橡皮筋。

教學過程設(shè)計

教學內(nèi)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激趣導入

二、猜想驗證,歸納發(fā)現(xiàn)

1、觀察

2、操作驗證

3、反饋

4、歸納

5、比較

三、練習

四、課堂小結(jié)

1、今天,老師準備了一些美麗的圖片,請大家欣賞。(多媒體顯示一組圖畫,都是由長方形和正方形組成的)

看了這些美麗的畫片,你有什么感想?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哪些物體的面也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呢?

3、長方形和正方形中還藏著很多秘密。到底是哪些秘密呢?你們想知道嗎?(揭題)

拿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猜猜它們有什么特點呢?同桌交流。

你有辦法證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嗎?同桌交流。

(1)拿出自己的學具,用自己的辦法驗證。

(2)把自己的猜想和驗證向小組匯報。

(1)對長方形的邊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相機板書。

你是怎樣證明的?(量、折、比等)

相機教學對邊。

指一指長方形的對邊在哪里,一個長方形有幾組對邊?

長的一條邊,請你給它起個名字,你會叫它什么?短的一條邊呢?

(2)對長方形的角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相機板書。

你是怎樣證明的?(量、折等)

(3)正方形的邊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相機板書。

怎樣來證明?

正方形的邊你會叫它什么?

(4)正方形的角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相機板書。

怎樣來證明?

(1)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對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練習:下面哪些圖形是長方形或是正方形?哪些不是?為什么?

長方形和正方形是好朋友,它們之間有干什么相同的地方?

1、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長方形,再把這個長方形變成一個正方形,再說說它們的特點。

2、在書上P64第7題的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再說說小青菜提的問題。

3、完成書上P64第4題。

先自己拼一拼,再與同桌交流一下。

(1)用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

(2)用1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再拼出幾個不同的長方形。

4、思考:你能用一張長方形的紙折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嗎?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

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

圖形邊角

長方形

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

每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說的時候強調(diào)某一物體的某一面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學生先講到長方形就先反饋長方形,先講到正方形就先講正方形。

多種方法。

折時注意證明長方形的是哪兩條邊相等,正方形證明四條邊相等,可以兩條兩條的折,再對角折,也可以對角折兩次,要讓學生分清楚。量直角時有沒有辦法讓同學們一看就知道其余幾個角也是直角。

課后感受

這節(jié)課上下來覺得很不滿意。主要我還是放得不夠。問題是直接分組讓學生研究,問題沒有明確,有的學生不知道研究什么,就不能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并且有的小組在合作時還有糾紛,影響了研究的效果。有些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了特點,我總是像有點不放心,要重復一下。這樣浪費了很多時間。這節(jié)課只完成了研究的內(nèi)容,練習也沒來得及做完。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課件 篇1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借助觀察、操作,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語言進行描述;能在釘子板上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初步認識五邊形、六邊形。

2、能力目標:經(jīng)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發(fā)展空間想像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3、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探索、交流等多種形式的活動,獲得對空間與圖形知識的直觀經(jīng)驗,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同時讓學生充分感受數(shù)學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數(shù)學的情操。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正確區(qū)分正方形和長方形。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一張長方形紙片和一張正方形紙片,學生每人兩張長方形紙片和兩張正方形紙片,釘子板,橡皮筋,直尺和三角尺,每個小組一張記錄長方形四條邊的表格和一張記錄正方形四條邊的表格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復習圖形:我們一年級時已經(jīng)認識了一些圖形,看這些交通標志(點擊課件),開火車說出它們的形狀。其實,在生活中還有很多物體都是由一些圖形構(gòu)成的,現(xiàn)在讓我們?nèi)ビ^察、去發(fā)現(xiàn)、去體驗圖形的多姿多彩吧。2、導入新課:老師還有很多的圖形你們想辦法把它們分類好嗎?說出你們這樣分類的好處(生:想)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請同學們齊讀課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1、研究長方形

a、小組活動我們先來研究長方形的特征,請你找出自己手中的長方形紙片,舉起來讓大家看看,放下坐好。我們以小組為單位研究,研究之前老師要提個要求,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把身邊的這張長方形的紙對折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并用手中直尺和三角尺對每條邊和各個角進行度量,你又有什么發(fā)現(xiàn)?把你的發(fā)現(xiàn)在小組內(nèi)說說看。

b、匯報交流切換到實物投影,找兩個小組指著說說他們的發(fā)現(xiàn)。

(生1:這是我們組四個人測量的結(jié)果,觀察這些數(shù)據(jù)我們組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上邊和下邊相等,左邊和右邊相等。生2如是。)他們兩個小組都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上邊和下邊相等、左邊和右邊相等,還有哪個小組也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請舉手。我們都發(fā)現(xiàn)了長方形的上邊和下邊相等、左邊和右邊相等,長方形的上邊和下邊是一組相對的邊,叫做對邊。左邊和右邊是長方形的另一組對邊。長方形的上邊和下邊相等、左邊和右邊相等換句話可以怎么說?(生: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板書:對邊相等。齊讀一遍。

長方形有幾組對邊?(兩組)你發(fā)現(xiàn)它們長度一樣嗎?對,不一樣。這組長的邊我們就叫它長方形的長,這組短的邊我們就叫它長方形的寬。請你摸一摸課桌面的長和寬,課本面的長和寬,摸完做好。除了長方形的對邊相等,你們組還有哪些發(fā)現(xiàn)?(我們組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你們怎么知道的?(我們用三角尺的直角測的)還有哪個組也發(fā)現(xiàn)了這個秘密?你們用的什么方法?(也是三角尺的直角測的)其他小組也是用三角尺測的嗎?(是)誰上來測一測讓大家看看?你接著把這幾個直角標出來好嗎?大家看是不是四個直角?(是)通過三角尺的測量我們又發(fā)現(xiàn)了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板書:四個角都是直角。把這個結(jié)論一起說一遍。

c、總結(jié)長方形特征同學真不簡單,有這么多發(fā)現(xiàn)。誰來總結(jié)一下長方形有什么特征?指名說。我們來齊讀一遍長方形的特征??雌聊?,(點擊課件)長方形的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自己說一遍,同位互相說一遍。

2、研究正方形

a、小組活動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長方形的特征,那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請你拿出你的正方形紙片,用剛才的方法,我們再以小組為單位研究一下正方形的特征。請小組長組織好秩序。小組活動,師巡視。

b、匯報交流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你們組的研究結(jié)果?(生:我們組四個人測量的四個正方形結(jié)果是:每個正方形的上下左右四條邊都相等,這說明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還有哪個小組想說?(生:我們組測量的正方形也是四條邊都相等,我們組還發(fā)現(xiàn)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你們用的什么方法知道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生:還是用三角尺)其他小組也同意這兩點嗎?(同意)看來我們的研究結(jié)果是一致的: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板書: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c、總結(jié)正方形特征這兩點也就是正方形的特征,誰來說一下正方形有什么特征?指名說。(生: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點擊課件)看屏幕,齊讀一遍。說給同位聽一遍。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生活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有很多,說說你見過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三、跟蹤練習

現(xiàn)在老師要考察一下你們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的怎么樣了,看屏幕(點擊課件)

1、填出下列圖形的邊的長度(給出長方形下邊和右邊的長度,填出上邊和左邊的長度;給出正方形一條邊的長度,填出其余三條邊的長度)指名說,并說說為什么。

2、找出圖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幾個?

四、觀察比較,尋找異同

現(xiàn)在我們再來觀察黑板上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想想它們的特征,找找它們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同位互相交流一下。指名說。(點擊課件)看屏幕齊讀一遍。相同之處:都有四條邊,四個角都是直角。不同之處:長方形是對邊相等,正方形是四條邊都相等。

五、知識拓展

我們剛才發(fā)現(xiàn)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邊,像這樣由四條邊圍成的圖形就是四邊形。你們看這個圖形(點擊課件,出示五邊形),它應該叫什么名字?(五邊形)誰來簡單說一下五邊形的特點?(有五條邊,有五個角)(再出示六邊形)它又叫什么名字呢?(六邊形)說得不錯,在數(shù)學上多邊形都是用邊的條數(shù)來命名的,有幾條邊圍成的圖形就叫幾邊形。那由八條邊圍成的圖形就叫(八邊形),由十條邊圍成的圖形就叫(十邊形)。我們以前認識的三角形也可以叫三邊形。

你學會給多邊形起名字了嗎?

六、游戲練習

1、猜圖形

同學們認識了這么多圖形,現(xiàn)在老師想讓你們猜一猜下面是什么圖形?(從檔案袋中出示一個圖形的一部分)學生可能猜正方形、長方形或三角形,根據(jù)學生的猜測,將圖形全部展示出來。讓學生說一說猜對猜錯的理由。

2、圍圖形

a、統(tǒng)一要求同學們看這個釘子板,釘子板上每兩個釘之間的距離相等,是2厘米。請同學們拿出你的釘子板,請你用橡皮筋在釘子板上圍一個長6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圍完舉起來。再圍一個邊長是4厘米的正方形,圍完舉起來。

b、自由活動自己在釘子板上圍長方形和正方形并說說你圍出的長方形的長和寬、正方形的邊長各是多少。

3、變圖形

老師表演一個魔術(shù),仔細看老師把什么圖形變成什么圖形了(事先做好折痕:把長方形變成正方形,把正方形變成長方形)。你們想不想玩?找出你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看看怎么就能把長方形變成正方形,把正方形變成長方形?試著操作一下。找兩個同學上前邊說說自己的做法。最后指出:長方形可以做出邊長為寬的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就變成了長方形的一部分,正方形其實就是長和寬都相等的長方形,是長方形的一種特殊情形。

七、談?wù)勈斋@

這節(jié)課上得高興嗎?那一定也有不少收獲吧?誰來說說你有什么收獲?指名說。同學們收獲真不少。我們再來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讀一遍。這節(jié)課孩子們的表現(xiàn)非常棒!

八、課后操作

我們再來欣賞一幅圖片(點擊課件),漂亮嗎?這幅圖片有什么特點?你也愿意象這樣用我們學過的圖形創(chuàng)作一幅有意義的畫嗎?(愿意)請你們課后操作,下節(jié)課我們開個圖形拼組作品展示會,看看誰創(chuàng)作的作品既漂亮又有意義。這節(jié)課上到這兒,下課。

正方形課件


本文編輯為大家挑選了一篇優(yōu)秀的“正方形課件”,以引發(fā)讀者深入思考。在授課前,老師通常會提前準備好教案和課件。如果老師還沒有開始準備,那現(xiàn)在也不晚了。只有在前期充分撰寫教案和課件,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們的知識需求。

正方形課件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義務(wù)教育六年制教科書第97—98頁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和例1。在此之前,同學掌握了面積的含義和面積單位,對面積單位有了一個較深的感性認識,學會了運用面積單位直接度量面積。學好這一局部內(nèi)容,對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推導和面積的計算方法的探究有著重要影響。在學習和研究這一內(nèi)容后,讓同學初步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計算公式正確地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中,培養(yǎng)同學的觀察能力和初步的歸納概括能力;在小組合作,師生交流中,培養(yǎng)同學的小組合作能力,鼓勵同學勇于探索,培養(yǎng)同學的探索精神。讓同學通過動手實踐,交流發(fā)現(xiàn)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為了突破重點,長方形面積公式的得出采用讓同學人人動手拼擺,列表觀察,分析推導的方法進行。在同學掌握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chǔ)上,大膽猜測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激發(fā)同學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誘發(fā)其內(nèi)在的學習動機,促使同學積極、主動、發(fā)明性的思維。

2、學習目標:

⑴、認知目標:

①、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并能應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進行計算。

②、培養(yǎng)同學動手操作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③、滲透“實驗——猜測——驗證”的數(shù)學學習方法,為今后學習其它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chǔ)。

⑵、情感目標:

①、讓同學動手實驗操作、大膽猜測以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②、通過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異同,滲透事物間相互聯(lián)系的辨證唯物主義觀念。

3、學習重點:讓同學通過動手實踐、交流發(fā)現(xiàn)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掌握面積計算公式。

4、學習難點: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二、說教法

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讓同學“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強調(diào)“教學要從同學已有的經(jīng)驗動身,讓同學親身經(jīng)歷將實際問題籠統(tǒng)成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要激發(fā)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向同學提供充沛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探索、解決數(shù)學問題,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規(guī)律,獲得數(shù)學經(jīng)驗;而教師只是同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參與和了解同學的學習過程中起著對同學進行積極的評價、關(guān)注他們的學習方法、學習水平和情感態(tài)度,促使同學向著預定的目標發(fā)展的作用。因此,我運用了“擺一擺——猜一猜——驗一驗——用一用”的教學法,讓同學知道身邊的數(shù)學問題隨處可見,能把自身的所學知識解決生活當中的事情,培養(yǎng)同學的發(fā)散思維,進一步激發(fā)同學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

三、說學法

同學分小組活動:用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觀察拼成后圖形的長是多少,寬是多少,面積是多少,并作好記錄。小組匯報拼擺結(jié)果,觀察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小組討論:通過擺一擺,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猜一猜:長方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小組合作進行操作,驗證猜測,討論小結(jié)出長方形面計算的公式,在此基礎(chǔ)上通過典型和有意義的資料,把一個長7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漸變生長5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邊長5分米的正方形),讓同學大膽猜測、自主探究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同學在活動中拼擺、觀察、猜想、驗證總結(jié)。這樣,即培養(yǎng)了同學的觀察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又體現(xiàn)了同學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通過小組的拼擺——猜想——驗證,讓同學經(jīng)歷從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到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再發(fā)明,培養(yǎng)了同學探索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四、優(yōu)秀教案

1、溝通知識,建立聯(lián)系(擺一擺 )

①同學估計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面積大約有多大?

②同學把準備好的學具(面積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卡片)拿出來擺各種長、寬數(shù)據(jù)不等的長方形,想一想:自身擺出來的圖形面積是多少?

2、自主探索,領(lǐng)悟方法(猜 一猜)

①教師準備幾種不同的長方形,每組選擇一種進行探究。

一種:一個長3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

二種:一個長4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

三種:一個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

②同學以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想方法求出各自圖形的面積。

同學先討論、交流想法,再在練習本上求長方形的面積

③同學以組為單位進行匯報交流,說出自身的方法。(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用1平方厘米來丈量或只丈量長和寬再相乘……)

④師生交流,提煉方法: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什么有關(guān)系呢?(教師相機指導)

通過拼、量,同學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寬有關(guān)系,并得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3、利用遷移,探究知識(驗一驗)

①引導同學猜測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師把一個長7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漸變成邊長5分米的正方形的過程;讓同學去猜測、發(fā)現(xiàn)其面積的計算方法。

②同學交流、驗證計算公式的發(fā)生過程是否正確?

③小組交流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聯(lián)系。

同學在交流、討論中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就是兩條相鄰邊長的積;只是求長方形的面積必需知道長和寬的長度,而求正方形的面積只需要一條邊長的長度。

4、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用一用)

①請你幫老師配玻璃:老師辦公桌上的一塊玻璃面積是24平方分米,不小心被打碎了,我想配一塊和桌面大小相等的玻璃,你們幫助算一算它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

②學校有一塊邊長16米的正方形園地,中間有一個邊長4米的正方形花壇,周圍是草坪。請你算一算草坪的面積。

在本節(jié)課中,我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chǔ),讓同學操作,觀察討論,猜測驗證;在活動探究中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充沛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提供協(xié)助、啟發(fā)誘導的教學方法。教學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只要我們積極組織活動,變被動的教為讓同學主動的學,那么教與學就能碰撞出發(fā)明的火花,我們的同學就會萌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就會富有創(chuàng)新意識,就會富有創(chuàng)新能力。

正方形課件 篇2

一、 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本課是在學生知道了面積的含義,初步認識面積單位和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量面積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nèi)容主要是引導學生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初步練習運用公式進行面積計算。教材首先安排學生通過操作活動探索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式。先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擺長方形并填寫表格,又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兩個長方形的面積,交流量的方法。再通過“試一試”運用測量面積時的經(jīng)驗思考出一個給出長和寬的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最后討論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的關(guān)系,并歸納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教材接著安排學生依據(jù)正方形的特征,運用知識遷移直接探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運用公式進行面積計算。練習中先安排看圖計算,再安排運用面積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練習中重視了面積的估計和測量。

2、教學重點難點和教學關(guān)鍵:

教學重點:掌握公式,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長方形面積公式的發(fā)現(xiàn)過程。

教學關(guān)鍵:借助學具操作,找出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和寬的關(guān)系。

二、 說教法學法

本節(jié)課的主要任務(wù)是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而不是由老師灌輸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呆板的機械的學習只能讓學生覺得無趣沒有生氣,所以這節(jié)課里我主要是讓學生去體驗,去感知、去總結(jié),一切都要由學生自己來完成。不斷探究的過程就是兒童不斷學習自我完善的過程。

1、觀察比較,進行猜測

在課的一開始先讓學生通過觀察比教等寬不等長和等長不等寬的兩組長方形的面積大小,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能力水平進行猜測長方形的面積會和它的什么有關(guān),從而引出新課。

2、合作探究,得出結(jié)論

通過動手實驗,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使學生獲得戰(zhàn)勝困難、探索成功的體驗,從而產(chǎn)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樹立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通過小組合作,解決學生自己在學習中提出的各種問題,激發(fā)學生聯(lián)糸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熱情,互相啟發(fā),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3、實際應用,提高估計意識

在練習中設(shè)計一些實際應用和估計的題目,使學生學以至用,提高估算的能力。

三、 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是在學生掌握了面積的含義和面積單位,對面積單位有了一個較深的感性認識,學會了運用面積單位直接度量面積。學好這一部分內(nèi)容,對于以后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的探究有著重要的影響。

根據(jù)以上教學目標,我設(shè)計教學過程如下:

一、導入復習,并提出問題:

提出問題,讓學生來猜猜這兩張紙面積可能是多少平方厘米?并用擺1平方厘米的小方塊的方法來驗證。

在學生擺方塊的基礎(chǔ)上繼續(xù)提出問題,如果要求一塊很大的長方形土地面積或一個長方形游泳池的面積,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就不方便了,甚至是行不通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讓學生根據(jù)剛才的一次操作猜測長方形的面積可能和什么有關(guān)

二、小組合作,探索長方形面積公式。

1.這里利用多媒體課件的靈活多變性,形象直觀性,讓四人小組合作實驗操作。要求: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擺一擺,并把結(jié)果記錄下來,觀察表中的數(shù)據(jù)找一找計算長方形面積的方法。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么關(guān)系。2.唐老鴨的兩個畫框中要配面積是多少的照片比較合適?

這一次我先讓學生利用剛才尋找到的規(guī)律,先在作業(yè)紙量出長方形的長和寬,算算有多少平方厘米?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長方形的面積再次驗證剛才的結(jié)論。學生就會想到“沿著長方形的長擺一排面積單位,然后再沿寬擺,就可以知道能擺幾排了”這樣的方法。經(jīng)過兩次這樣的操作以后,教師再進一步地提出:“不用面積單位去擺,能不能用測量和計算的方法求出長方形的面積”的問題,這樣很容易地就能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的關(guān)系。最后再總結(jié)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感受自己發(fā)現(xiàn)的長方形面積=長×寬這個規(guī)律的正確性和簡便性,進而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最后小結(jié),那么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么關(guān)系?怎樣求長方形的面積?

三、觀察討論,探究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

1.在運動變化中,推導出正方形面積公式

在推導正方形面積公式時,先計算長方形面積,再演示寬不變,逐次縮短,最后變長為寬同樣長。問:長和寬怎樣?它是什么圖形?正方形的邊長有什么特點?怎樣求正方形的面積?然后小組討論正方形的面積怎樣求?

四、鞏固練習。

1.小練習。說說什么形狀?用什么公式?怎樣計算的。書P84第1,2題。

2.比賽,這9格小格每個都有一道題,做對一題可以看到圖片的一個角??纯凑l先把題目都做對,看到最后的圖片。

3.運用所學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請各小組選一個自己感興趣的長方形量一量它的長和寬,算一算它的面積是多少?

4、挑戰(zhàn)題,幫奶奶設(shè)計游泳池。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選擇(一種根據(jù)面積,拉動畫面選擇合適的長和寬,一種根據(jù)面積和周長,選擇合適的長和寬)

正方形課件 篇3

一、教材分析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是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二小節(jié)的內(nèi)容,是本單元的重點內(nèi)容。學好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不僅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為以后學習其它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chǔ)。

(一)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在探究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滲透“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的數(shù)學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遷移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使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利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解決實際問題。

2.教學難點

長方形面積公式的發(fā)現(xiàn)過程。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思維形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已經(jīng)具備了觀察、比較的意識,并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認識了面積及面積單位,會用面積單位直接測量面積,這些都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打好了基礎(chǔ)。

三、教法、學法分析

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學法、小組協(xié)作法、觀察法和發(fā)現(xiàn)法三種方法。

由于三年級學生的思維形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階段,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盡量運用直觀教具、學具、多媒體等手段,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盡量多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讓他們?nèi)ヌ剿?、去發(fā)現(xiàn)、去歸納,在學生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只是啟發(fā)者、引路人,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四、教學流程設(shè)計

針對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我設(shè)計了如下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今天下午學校安排咱們班的同學給教學樓前的兩塊草坪澆水,(課件出示兩塊草坪)老師準備分成男女兩組,請你們自己選擇。教師鼓勵男生承擔較大塊的草坪,究竟哪塊草坪大呢?(男女生爭執(zhí)不休)怎樣比較草坪的大小呢?從而得出要比較草坪的面積。(適時提問什么是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進一步引導如何比較面積大小?你有哪些方法?(重疊、數(shù)面積單位)對于面積較大的草坪這兩種方法又太麻煩。從而引出本課主題: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通過真實情景的創(chuàng)設(shè),自然地引出了本課所要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了主題的思考,引發(fā)了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為學習新知豐富了情趣,為下面的教學埋下了伏筆?!?/p>

(二)觀察發(fā)現(xiàn),猜一猜

課件出示四幅圖片(背后畫有一平方厘米的小方格),大小關(guān)系為①長相同,寬不同;②寬相同,長不同;③長寬都不同。請學生根據(jù)小方格的提示回答三副圖的面積,并結(jié)合課件演示引導學生觀察猜想長方形的面積可能與什么有關(guān)。當學生得出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和寬有關(guān)系之后,引導學生進一步求證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之間的數(shù)量關(guān)系。

觀察課件上的三幅圖片的長、寬、面積各是多少,教師板書:

長(厘米) 寬(厘米) 小方格個數(shù) 面積(平方厘米)

8 54040

8 64848

7 64242

10 33030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得出:每排的個數(shù)(長所包含的個數(shù))×排數(shù)(寬所包含的個數(shù))=總個數(shù)(長方形的面積)

學生通過觀察初步發(fā)現(xiàn):長與寬的乘積正好等于長方形的面積。

(三)自主探究,驗一驗

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測已知長、寬的長方形的面積。

學生先量出長方形的長和寬,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測量長方形的面積,并將結(jié)果填入表中。

根據(jù)學生的討論交流情況教師擇機板書得出結(jié)論: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并介紹字母公式S=a×b

【在驗證歸納過程中,做到了學生人人參與教學,每個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實際驗證并歸納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這里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

(四)靈活應用,遷移方法

在推導正方形面積公式時,沒有把它作為例題來教學,而是在練習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時,把一個長8分米、寬6分米的長方形,漸變成長6分米、寬6分米的正方形,讓學生從長方形的面積計算遷移到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即長和寬相等時,就變成了邊長×邊長,從而總結(jié)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發(fā)展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間觀念。

(五)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有了明確認識以后,讓學生自己解決課前提出的選草坪的問題。安排相應的練習題,練習題的設(shè)計由易到難,采用闖關(guān)游戲的方式進行,最后出示有一定難度的綜合拓展題目作為作業(yè),讓學生帶著新的問題走出課堂,期待下一課的到來。

在這節(jié)課上,我主要通過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歸納總結(jié)等數(shù)學活動,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測量、猜測、驗證、想像等過程,在合作探究中歸納總結(jié)出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通過學具操作和課件演示,吸引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在學習活動中理解數(shù)學知識,積累學習方法,思維方法,科學探究的方法,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和成功,從而形成豐富的數(shù)學體驗,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正方形課件 篇4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義務(wù)教育六年制教科書第97—98頁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和例1。在此之前,學生掌握了面積的含義和面積單位,對面積單位有了一個較深的感性認識,學會了運用面積單位直接度量面積。學好這一部分內(nèi)容,對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推導及面積的計算方法的探究有著重要影響。在學習和研究這一內(nèi)容后,讓學生初步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計算公式正確地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的歸納概括能力;在小組合作,師生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交流發(fā)現(xiàn)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為了突破重點,長方形面積公式的得出采用讓學生人人動手拼擺,列表觀察,分析推導的方法進行。在學生掌握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chǔ)上,大膽猜想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誘發(fā)其內(nèi)在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

2、學習目標:

⑴、認知目標:

①、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并能應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進行計算。

②、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③、滲透“實驗——猜想——驗證”的數(shù)學學習方法,為今后學習其它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chǔ)。

⑵、情感目標:

①、讓學生動手實驗操作、大膽猜想以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②、通過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異同,滲透事物間相互聯(lián)系的辨證唯物主義觀念。

3、學習重點: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交流發(fā)現(xiàn)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掌握面積計算公式。

4、學習難點: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二、說教法

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強調(diào)“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qū)W生提供充分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探索、解決數(shù)學問題,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規(guī)律,獲得數(shù)學經(jīng)驗;而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參與和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關(guān)注他們的學習方法、學習水平和情感態(tài)度,促使學生向著預定的目標發(fā)展的作用。因此,我運用了“擺一擺——猜一猜——驗一驗——用一用”的教學法,讓學生知道身邊的數(shù)學問題隨處可見,能把自己的所學知識解決生活當中的事情,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

三、說學法

學生分小組活動:用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觀察拼成后圖形的長是多少,寬是多少,面積是多少,并作好記錄。小組匯報拼擺結(jié)果,觀察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小組討論:通過擺一擺,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猜一猜:長方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小組合作進行操作,驗證猜想,討論小結(jié)出長方形面計算的公式,在此基礎(chǔ)上通過典型和有意義的材料,把一個長7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漸變成長5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邊長5分米的正方形),讓學生大膽猜想、自主探究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學生在活動中拼擺、觀察、猜測、驗證總結(jié)。這樣,即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又體現(xiàn)了學生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通過小組的拼擺——猜測——驗證,讓學生經(jīng)歷從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到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再創(chuàng)造,培養(yǎng)了學生探索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四、教學設(shè)計

1、溝通知識,建立聯(lián)系(擺一擺)

①學生估計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面積大約有多大?

②學生把準備好的學具(面積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卡片)拿出來擺各種長、寬數(shù)據(jù)不等的長方形,想一想:自己擺出來的圖形面積是多少?

2、自主探索,領(lǐng)悟方法(猜一猜)

①教師準備幾種不同的長方形,每組選擇一種進行探究。

一種:一個長3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

二種:一個長4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

三種:一個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

②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想辦法求出各自圖形的面積。

學生先討論、交流想法,再在練習本上求長方形的面積

③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匯報交流,說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用1平方厘米來測量或只測量長和寬再相乘……)

④師生交流,提煉方法: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什么有關(guān)系呢?(教師相機指導)

通過拼、量,學生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寬有關(guān)系,并得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3、利用遷移,探究知識(驗一驗)

①引導學生猜想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師把一個長7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漸變成邊長5分米的正方形的過程;讓學生去猜想、發(fā)現(xiàn)其面積的計算方法。

②學生交流、驗證計算公式的產(chǎn)生過程是否正確?

③小組交流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聯(lián)系。

學生在交流、討論中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就是兩條相鄰邊長的積;只是求長方形的面積必須知道長和寬的長度,而求正方形的面積只需要一條邊長的長度。

4、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用一用)

①請你幫老師配玻璃:老師辦公桌上的一塊玻璃面積是24平方分米,不小心被打碎了,我想配一塊和桌面大小相等的玻璃,你們幫忙算一算它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

②學校有一塊邊長16米的正方形園地,中間有一個邊長4米的正方形花壇,周圍是草坪。請你算一算草坪的面積。

在本節(jié)課中,我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chǔ),讓學生操作,觀察討論,猜想驗證;在活動探究中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充分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提供幫助、啟發(fā)誘導的教學方法。教學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只要我們積極組織活動,變被動的教為讓學生主動的學,那么教與學就能碰撞出創(chuàng)造的火花,我們的學生就會萌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就會富有創(chuàng)新意識,就會富有創(chuàng)新能力。

正方形課件 篇5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九年制義務(wù)教育人教版數(shù)學教材八年級下冊第十九章第二節(jié)的內(nèi)容《正方形》。下面,我從教材、學情、教法與學法、教學程序、板書設(shè)計、教學反思等六個方面對本課的設(shè)計進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縱觀整個初中教材,《正方形》是在學生掌握了平行線、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等有關(guān)平面幾何知識,并且具備有初步的觀察、操作等活動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出現(xiàn)的。既是前面所學知識的延續(xù),又是對平行四邊形、菱形、矩形進行綜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中學生的認知特征,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掌握正方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并能正確運用正方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進行簡單的計算、推理和論證;

(2)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學、歸納、計算、邏輯推理等能力;

(3)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滲透事物總是相互聯(lián)系又相互區(qū)別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三)教學重難點

本節(jié)課雖然是學習正方形,實際上應起到對平行四邊形、菱形、矩形性質(zhì)和判定的復習、歸納和總結(jié)的'作用。所以正方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是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

因為沒有具體的判定定理,學生不知道從哪里著手來判定一個四邊形是正方形,所以把正方形的判定方法確定為本節(jié)課的難點。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已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已經(jīng)初步具有主動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學生能對實驗進行觀察、操作和猜想,但歸納、推理、運用數(shù)學的能力還有待加強。所以在教學中,設(shè)計了讓學生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結(jié)論,自己組織語言進行說理,進一步鍛煉他們的自主歸納和推理能力。

三、教法與學法分析

(一)教法分析

針對本節(jié)課的特點,我采用'自學—交流—歸納--運用'為主線的教學方法。通過觀察、討論、歸納,總結(jié)出正方形性質(zhì)和判定,再以課堂習題加以鞏固,提高他們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使新知識得到鞏固和升華。

(二)學法分析

本節(jié)課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精神和分析歸納總結(jié)能力為出發(fā)點,激發(fā)并調(diào)動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積極性,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幫助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最大的成功。

四、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知識回顧,提出問題

以提問的形式復習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的定義及性質(zhì)之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矩形、菱形的實質(zhì)是由平行四邊形角度、邊長的變化得到的。并啟發(fā)學生考慮,若這兩種變化同時發(fā)生在平行四邊形上,則會得到什么樣的圖形?然后讓學生觀察課件,并提出兩個問題,矩形、菱形怎樣變化后可以成為正方形?由于課件相當直觀的展示了這兩種變化所需的條件,學生們可以容易的得到結(jié)論,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難點。

第二環(huán)節(jié):自主探索,歸納總結(jié)

1、在此基礎(chǔ)上,出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課題、學習目標和自學提綱,讓學生們知道干什么,怎么干。

2、正方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

通過上面的自學與互動過程,學生可以歸納總結(jié)出正方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由課件演示)

教師通過課件演示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讓學生們更加直觀的理解并記住正方形的邊、角、對角線的相關(guān)性質(zhì)和兩種判定方法。并通過填表理解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認識,體現(xiàn)了教學的第三個目標。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鞏固新知,綜合運用

以判斷對錯和選擇的練習題,又一次加深對判定方法的認識,而以兩個解答題作為例練,鞏固了正方形性質(zhì)和判定的應用。在授課中讓學生們互相講解以達到鍛煉他們語言表達能力,減少課堂疲倦感,再次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

第四環(huán)節(jié):回顧反思、升華提高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正方形有哪些性質(zhì)?又有哪些判定方法?

通過從邊、角、對角線上來說,加深學生對四邊形中重要元素的認識,從而也獲得一種記憶的方法,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第五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業(yè),拓展延伸

通過布置必做題和選做題,照顧了學生的差異,并且進一步鞏固了正方形的性質(zhì)與判定,把對知識的鞏固學習延伸到課外。

五、板書設(shè)計:

以下是板書設(shè)計,板書左半部分安排的目的是為了突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右面的安排是為了突出正方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的應用。

(這樣板書,簡潔明了、有利于學生把握知識結(jié)構(gòu),突出重、難點。)

六、教學反思:

1、在探索正方形判定方法的過程中,通過演示課件,得到矩形、菱形、平行四邊形的一個角、一組鄰邊的變化得到正方形,成功的達到了學生對正方形直觀認識,進而探索出正方形的性質(zhì)和判定。

2、在兩道習題的研討中,給學生留下了充分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互幫互助交流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及成功的體驗,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有成功體驗。

3、本節(jié)課的設(shè)計以問題為主線,培養(yǎng)學生自學和交流的習慣,并重視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語言進行邏輯推理的能力。小結(jié)設(shè)置為學生談自己的感受,是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歸納,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長方形的面積課件


優(yōu)秀的人總是會提前做好準備,在幼兒園教師的工作中,經(jīng)常會提前準備一些需要的資料。資料所覆蓋的面比較廣,可以指學習資料。資料對我們的學習工作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既然如此,你知道我們的幼師資料有哪些內(nèi)容?。恳韵率怯尚【帪榇蠹艺淼摹伴L方形的面積課件”,還請多多關(guān)注我們網(wǎng)站!

長方形的面積課件 篇1

教學內(nèi)容:

三年級下冊教材P66-67例4及相關(guān)練習。

教材分析: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是人教版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面積”中的教學重點。這部分內(nèi)容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知道了面積和面積單位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小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形式認識發(fā)展上的一次飛躍。教材在討論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時,注意創(chuàng)設(shè)適宜的問題情境,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量一量,畫一畫,初步得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與長和寬之間的關(guān)系,然后再進一步推廣到任意長方形的面積都可用“長×寬=面積”的方法計算。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的思維模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階段。所以,在教學中借助直觀的教具、學具、多媒體等手段,引導學生提出相應的數(shù)學問題,讓學生通過觀察、動手畫一畫、動腦思考以及小組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經(jīng)歷從感知到抽象的過程,體會知識的產(chǎn)生及發(fā)展過程,使學生的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得到進一步提升。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獲得從度量到計算來研究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意義,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能運用公式進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動手量一量、畫一畫中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再通過自主探究得出結(jié)論,體會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

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會應用公式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在探索的過程中,理解概括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1)邊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形,它的面積是多少?

(2)每個小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下面圖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厘米?

為什么圖形的的形狀不一樣,面積卻都是3平方厘米?

(因為這些圖形中都含有3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所以它們的面積都是3平方厘米。)

(1)課件出示7乘4的長方形,你知道這個它的面積嗎?

用邊長1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擺一擺。

課件出示鋪有小正方形的長方形,現(xiàn)在你知道它的面積是多少嗎?你是怎么知道的?(一個一個的數(shù);還可以數(shù)一行有7個,有這樣的4行,就是4個7,用乘法計算,7乘4得28,也就是28平方厘米。)

用邊長1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擺,沒有擺滿,你知道它的面積嗎?

要算我們教室的面積或籃球場的面積,你還用小正方形去擺嗎?為什么?(擺——算)

生說課件演示:每行5個,長方形的長是5厘米;有這樣的3行,長方形的寬是3厘米;一共有15個,長方形的面積就是15平方厘米。

發(fā)現(xiàn)每行擺幾個小正方形,長就是幾。擺幾行,寬就是幾。

生說師小結(jié):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等于長乘寬,就是5×3=15平方厘米。同學們可真厲害!

師:“長×寬”是不是適合所有的長方形呢?想不想驗證一下?

【設(shè)計意圖:找到每行個數(shù)和長;擺幾行和寬的對應關(guān)系,得到面積公式,提出進一步猜想?!?/p>

任意畫一個長方形,長和寬都是整厘米數(shù),標出它的`長和寬、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以及長方形的面積。

交流反饋,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從表格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寬有什么關(guān)系?

師:在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驗證了我們的猜想是正確的。

(3)小結(jié):長方形的面積與里面鋪成的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相等,它的長是幾厘米,每行就可以擺幾個邊長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它的寬是幾厘米,就可以擺這樣的幾行,鋪成的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就是每行的個數(shù)×行數(shù),所以,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要求長方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哪些已知信息?(必須知道它的長和寬。)

1、長5厘米,寬5厘米的長方形實際上是什么圖形?

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你知道正方形的面積怎么計算嗎?

要求正方形的面積,需要知道什么條件?

2.小結(jié):探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我們是先猜想,然后推理演算,接著驗證,最后得出長方形面積等于長乘寬的結(jié)論,再根據(jù)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這就是我們解決問題的策略。(板書:猜想——推理——驗證——結(jié)論)

四、鞏固提升,深化新知。

要想知道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是多少,要知道什么信息?(量出它的長和寬)

動手量一量,為了計算方便,數(shù)學書的長和寬取整厘米計算。

課件出示:數(shù)學書封面的長大約是26厘米,寬大約是18厘米。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張長方形紙,長10厘米,寬6厘米,明明從長方形紙上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圖形?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3、圖中每個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

【讓學會結(jié)合平移知識,得出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再計算面積。】

4、每個 小正方形代表1平方厘米。在方格紙上畫出面積是12平方厘米的長方形,你能畫幾個?它們的周長分別是多少?面積相等的情況下,()的周長最小。

五、回顧總結(jié),多元評價。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shè)計: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小正方形的總數(shù)=每行的個數(shù)×行數(shù)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5×3=15(平方厘米)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5×5=25(平方厘米)

長方形的面積課件 篇2

教學目標:

經(jīng)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的過程,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能夠解決祥光的實際問題。

以單位面積為參考,估計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提高估算能力。

在實踐操作、討論交流等活動中,積累活動經(jīng)驗,初步養(yǎng)成獨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習慣。

教學重點:

探索長方形面積公式的發(fā)現(xiàn)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通過計算求解長方形面積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案、PPT、若干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shè)情境,故事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有一天,烏龜又遇到了兔子,并向兔子提出挑戰(zhàn),這次進行粉刷墻面的比賽,看誰能贏。

課件出示:兔子粉刷一個長方形的墻面,烏龜粉刷一個正方形的墻面,它們同時開始。

教師引導:怎樣才能比較出誰贏了?(要想比較出誰贏了,就要知道它們粉刷墻面的面積到底哪個大些)

揭示課題。在實際生活中,有些物體的面積用單位面積去量既不方便,又不符合實際,這就需要我們找到一種計算面積的方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長方形的面積)

自主探究——長方形面積公式

課件出示教材53頁長方形①。提出問題:長方形①的面積是多少?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擺一擺。

小組合作,在長方形里擺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

全班交流分享擺的結(jié)果嗎?

生1:我正好擺了6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所以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6平方厘米。

生2:每行擺3個,正好擺了2行,所以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3×2=6(平方厘米)。

教師總結(jié):第二名同學的方法不用密鋪,只要用面積單位分別擺滿長和寬,就能算出擺滿長方形所需的面積單位的個數(shù)。所以我們也可以用長×寬來計算這個長方形的面積。

5.其他長方形的面積是不是也可以用“長×寬”來計算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一步驗證。

(1)課件出示長方形②和長方形③,要求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擺一擺,一名同學記錄,其他同學擺,邊操作邊填表。

(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表格,說一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師小結(jié):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三)自主探究——正方形面積公式

1.大家看一看最后一個長方形有什么特點。(這樣的長方形就是我們以前學過的正方形)

2.引導學生由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類推出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3.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求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分別需要知道什么。

(四)鞏固新知

1.解決課前的龜兔粉刷墻比賽的問題。

2.練習課后第1題和第2題

(五)課堂小結(jié)

1.今天這節(jié)課同學們學會了哪些知識?

(1)學會了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學會了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反思: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是北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面積這一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根據(jù)新目標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解決數(shù)學問題,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規(guī)律,獲得數(shù)學經(jīng)驗,我采取了“自主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整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注重了學習方法,探究方法法人獲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同時也讓學生知道這些知識是如何被發(fā)現(xiàn)的,結(jié)論是如何獲得的,讓學生能把自己學習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長方形面積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計算公式、會用面積公式進行計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經(jīng)歷探索研究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公式的過程,通過實踐操作、討論、交流等活動,自己探索發(fā)現(xiàn)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感悟到“長×寬”的算理,促進學生對數(shù)學的理解。本節(jié)課中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設(shè)計了兩次不同目的的操作體驗,力求通過讓學生“做”數(shù)學,逐步達成使學生既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又要在大腦中建立起為什么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是“長×寬”和“邊長×邊長”的表象,較好地獲得對計算方法的理解。

《標準》中“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具體目標要求為“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因此,本節(jié)課在引導學生探索研究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的同時,注意結(jié)合學生熟悉的物體引導學生嘗試對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進行估測,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幾何直覺。

在有優(yōu)點的同時也存在著不足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有的在長方形的表面擺滿1平方厘米的方格;有的是沿著長、寬各擺一行些方法在學生的合作中都有體現(xiàn),如果能讓多一些學生利用投影儀分別演示一遍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公式的推導過程。

2、在教學時為了避免學生把面積和周長的概念混淆,課上沒有強調(diào)周長和面積的關(guān)系。反而造成了學生的一個誤區(qū),學生在探索正方形周長的公式時有的學生就認為求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邊長×邊長與正方形的周長公式=邊長×4混淆了,導致部分學生對求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還是模棱兩可。

總而言之,這節(jié)課上學生對概念的掌握還是較清楚,并能夠根據(jù)長方形面積公式解決一些基本的問題,達到了預想的教學目的。

長方形的面積課件 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公式,使學生初步理解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公式正確的進行計算。

2、通過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引導學生推導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3、交給學習方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初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關(guān)面積的知識,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2、巧設(shè)問題,激發(fā)興趣。

我們教室地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呢?學生可能進行猜測,用面積單位來測量,教師指出:這么大的地面用面積單位來測量太麻煩,所以,我們就要研究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板書課題)

1、教師準備三種不同的長方形,每組只選擇一種進行研究。

一個長3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 ;一個長4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一個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

(1)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想辦法求出各自圖形的面積。

(2)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匯報交流,說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用1平方厘米來測量或只測量長和寬,相乘即是面積。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適時地進行點撥、指導,后一種方法比較簡單。)

(3)師生交流,提煉方法。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什么有關(guān)系呢?獨立思考后交流。

學生獨立完成,校對。

3、學習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我們知道正方形是一個特殊的長方形,有長方形的特點,所以正方形的面積計算也可以和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相同。

4、出示例題3。學生試做,匯報答案。

1、我們用的數(shù)學書的面積大約有多少?先請你估計一下,再算一算。(學生獨立完成,匯報。)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2、師總結(jié)。

長方形的面積課件 篇4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九年義務(wù)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六冊66-67頁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設(shè)計理念: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shù)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北菊n遵循這一理念,力圖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通過“提出問題—尋找計算方法并推導面積公式—實際應用”三個環(huán)節(jié)組織學生實驗操作、觀察、比較、公式推導、驗證結(jié)果等,滲透“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的學習方法教學,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間,把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與數(shù)學學習緊密結(jié)合起來,從而使數(shù)學課堂成為生活與數(shù)學和橋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學生經(jīng)歷自己動手擺、動腦想和動口說等過程,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發(fā)現(xiàn)過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是密切聯(lián)系的,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小正方形、操作表、長方形卡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復習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關(guān)面積的知識,我想考考大家,你們敢接受挑戰(zhàn)嗎?

你能說一說什么是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呢?

(2)請你用手比劃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2.激趣引入:

(出示一個15平方厘米的長方形紙片)師:同學們能估計一下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嗎?

3.出示例2:師:這個長方形長5厘米、寬3厘米。怎樣才能知道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呢?

[設(shè)計意圖:使學生進一步明確面積的概念,復習面積單位,為學生導入新課及學習新課作鋪墊。]

二、情境導入

1.出示例2:一個長方形長5厘米、寬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積嗎?

讓學生利用擺小正方形的方法求出長方形的面積。

2.師:是不是每一個圖形的面積都可以用小正方形擺出來呢?

出示學校足球場和籃球場的圖片,問:足球場和籃球場的面積能擺出來嗎?為什么?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新方法用來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設(shè)計意圖:針對學生的知識基礎(chǔ),設(shè)計實踐應用阻力,讓學生體驗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必要性。]

三、自主探究1.(1)每個小組任取幾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長方形。邊操作,邊填表。

長(厘米)寬(厘米)

面積(平方厘米)

(2)學生動手操作,并計算所擺的長方形面積的大小。

2.讓學生思考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么關(guān)系。

3.歸納總結(jié)。學生得出結(jié)論: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教師追問:求長方形面積必須知道長方形的哪個條件?

[設(shè)計意圖:讓同學們利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擺一擺你最喜歡的長方形或正方形,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邊記錄邊思考長方形的面積與什么有關(guān)系,有怎樣的關(guān)系?為學生交流做鋪墊。同時,培養(yǎng)學生觀察、質(zhì)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反饋練習。

做一做:先量一量,再計算它們的面積。

長=長=

寬=寬=

面積=面積=

5.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6.歸納小結(jié):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7.計算下面圖形的面積。(單位:厘米)

8.自學例3:一張長方形的餐桌,桌面長14分米、寬9分米。要配上同樣大小的玻璃,這塊玻璃的面積應該是多少平方分米?

[設(shè)計意圖: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長、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自學例3,使學生能更熟練的運用公式。]

四、實踐應用

1.競賽能手

(1)門面長2米,寬1米,它的面積是()。

(2)黑板長3米,寬1米,它的面積是()。

(3)一塊正方形手帕的邊長是20厘米,它的面積是()。

2.智慧沖浪

足球場的長是80米,寬是80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3.勤學巧用

籃球場的長是28米,寬是15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半場是多少平方米?

4.估一估

請同學們?nèi)我膺x擇身邊的一樣物體,先估計物體一個面的面積,并測量長長、寬計算面積,看看哪位同學估計得最準確。

5、鞏固練習

1、黑板長34分米,寬12分米,花邊至少長多少分米?

2、一個長方形花壇,長30米寬15米。

(1)求這個花壇的占地面積。

(2)在花壇的四周圍一圈欄桿,求圍欄的長度。 [設(shè)計意圖: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將課內(nèi)外的知識有機結(jié)合,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造意識。]

五、課堂總結(jié)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把收獲講給大家聽。

六、板書設(shè)計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教學反思:這節(jié)課的設(shè)計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所倡導的“數(shù)學學習不是一個簡單的接受過程,而是學生自己體驗探索實踐的過程”這一理念,課堂中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動空間和時間,讓學生合作探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提出猜想,驗證概括。練習部分讓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體現(xiàn)了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服務(wù)于生活的理念,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建議在提出猜想之前,利用課件演示長方形的變化,如:一個長方形寬不變,長變長,觀察面積的變化;另一個長方形長不變,寬加長,面積的變化,讓學生猜想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關(guān)系。

長方形的面積課件 篇5

教學內(nèi)容:

長方形面積的計算(《現(xiàn)代小學數(shù)學》第六冊).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形成過程,并且會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2.通過對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形成過程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及思維的深刻性.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教學重點: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掌握和初步應用.

教學難點:

理解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形成過程.

教學用具:

電腦、每個學生6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直尺、米尺、卷尺.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提問.

(1)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哪些面積單位?

(2)這些面積單位是怎樣規(guī)定的?

(3)用手比劃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積有多大.

2.說出下面圖形的面積.(電腦演示)

畫面一:

問: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問: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為什么是20平方厘米?

生:一排有5個1平方厘米,有4排,一共有20個1平方厘米.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是20平方厘米.

問:這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你是怎樣數(shù)的?

(先移動成為長方形再數(shù))

設(shè)疑: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為什么答不出?你能想想辦法嗎?

導語:有些長方形的面積用數(shù)方格的辦法數(shù)不出來,有些面積比較大的,如長方形操場,教室地面,用擺的方法也很不方便.這就需要我們必須找到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下面我們一起研究.[板書課題:長方形面積計算]

二、探討新知.

1.理解長寬.(搶答)

問:長方形的長、寬各是多少?

問:為什么長是6厘米、寬是3厘米?

生:因為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是1厘米.

沿長邊依次擺6個小正方形,長是6厘米.

沿寬邊依次擺3個小正方形,寬是3厘米.

問:通過上面的練習,你能知道長、寬與什么有聯(lián)系嗎?

生回答后師總結(jié):一排擺幾個,長就是幾厘米;擺幾排,寬就是幾厘米.表內(nèi)板書:[長(cm)寬(cm)]

2.實踐感知.

師:請你用6個1平方厘米擺一個長方形.(師巡視)

匯報你是怎樣擺的?(生說師板書)

3.觀察討論.

討論:仔細觀察表格內(nèi)長、寬、面積的數(shù)據(jù),2人一組討論:長、寬與面積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初步得出結(jié)論:長方形面積=長×寬

4.深入探討.

師:所有長方形的面積都等于長乘以寬嗎?我們再來研究一個例子.2人一組用12個1平方厘米擺成長方形,比一比哪組擺的方法多.1個同學做記錄.

師巡視,匯報結(jié)果如下:(電腦演示,可讓學生操作)

問:這些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寬有什么關(guān)系?

你能總結(jié)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嗎?

[板書:長方形面積=長×寬]

如果用S表示面積,a表示長,b表示寬.字母公式是:

[板書:S=a×b]

5.釋疑

師:復習中畫面七那個長方形你能準確地求出它的面積了嗎?

生:先測量長和寬再計算.

三、鞏固練習.

1.直接列式計算.(口答)

2.判斷對錯.

(1)5×2=10(dm) ( )

(2)(5+2)×2=14(dm) ( )

(3)5×2=10(dm2) ( )

(4)2×5=10(dm2) ( )

反饋:(1)為什么錯?

(2)求的是什么?(周長)你能指一指求的是哪里嗎?

(3)求的是什么?請你指出來.

(4)為什么對?

3.動手實踐.

師:教室里有很多物體的面是長方形的,請你測量并計算它們的面積.

步驟:(1)各組討論分工(測量、記錄、計算).

(2)匯報分工情況.

(3)分小組進行測量.

(4)反饋交流.

選測量正方形的小組,問:長和寬相等了,是什么形狀?你能總結(jié)出求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嗎?

[板書: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S=a×a]

4.全課小結(ji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看書、釋疑)

5.思考題.

求陰影面積?單位:cm2

(多種方法解答)

板書設(shè)計:

長方形課件(精品11篇)


經(jīng)過仔細琢磨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為您呈現(xiàn)了這篇精選的“長方形課件”,如果您覺得本文對您有啟發(fā)請分享給您的朋友們。教案課件既關(guān)系到教學步驟,也關(guān)系到教學的課程標準,每位老師都要用心的考慮自己的教案課件。?學生表現(xiàn)的不同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差異化教學。

長方形課件 篇1

教材分析:

1、《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是蘇教版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第五冊第6單元的第1個教學內(nèi)容。

2、教材先讓學生在教師或類似的生活場所里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再引導學生通過對長方形、正方形紙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邊和角的特點,加深對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認識,然后再把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進行比較,體會相互間的聯(lián)系,揭示長方形的長、寬及正方形的邊長等概念。

3、教材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豐富的活動,讓學生充分感知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能辨認和區(qū)別這兩種圖形。

2、體現(xiàn)合作競爭的教學思想,培養(yǎng)獨立探詢問題的能力和全面觀察的問題的思維方式。

3、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民主、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習。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掌握它們的特征。

難點是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得出和驗證。

在教室里找長方形。(課的開始通過觀察學生熟悉的教室、引入,吸引學生注意力,可以讓學生感知數(shù)學就在生活中。)

出示一個長方形說說對它們邊和角的已有的認識。各有幾條邊?幾個角?(若有生說到關(guān)于直角,應充分肯定,并借這話引出下一環(huán)節(jié))

通過擺長方形,觀察長方形,提出猜想:你覺得長方形的角有什么特征?邊還有什么特征?通過折一折,比一比手中的長方形驗證自己的猜想,組織交流。長方形特征:有四條邊,對邊相等;有四個角,四個角都是直角。(探求長方形的特征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猜想長方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特征,在讓學生想辦法證實自己的想法,在知識探究是過程中不僅有知識的掌握,更能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索的習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談話:你能猜想一下正方形的邊和角又有什么特征呢?(學生親歷研究和交流長方形邊和角的特征的過程,對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利用知識的正遷移,能比較順利地研究出正方形邊和角的特征。)

學生通過操作驗證后,交流并總結(jié):正方形的特征:有四條邊,四條邊都相等,有四個角,四個角都是直角。然后教學正方形邊的名稱。

同桌合作,用兩副同樣的三角尺,分別拼成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交流拼的方法,說說拼的是什么形,有什么特征,并說出各部分的名稱。

獨立思考,有一張長方形紙,你能剪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嗎?

用你的長方形折一折,剪一剪,這個最大的正方形邊長是多少?說說為什么?

(3) 用1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能拼成不同的長方形嗎?

長方形課件 篇2

一、教學內(nèi)容

九年義務(wù)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教材第五冊第一節(jié)中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第1課時,本課學習內(nèi)容主要是認識圖形,它是在學生認識了線段、角和直角的基礎(chǔ)上安排的,教材主要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測量等方法,認識長方形、正方形邊、角的特征,建立相應的概念。

二、教學設(shè)想

《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這一部分內(nèi)容可以用1課時進行教學。其重難點是使學生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而且能準確無誤地辨認和區(qū)別。教學根據(jù)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與教材的知識結(jié)構(gòu),遵循幾何圖形教學的基本程序與規(guī)則,設(shè)計上主要利用多媒體CAI課件,視屏展示臺等電教手段,優(yōu)化課堂教學,突破重難點,同時也結(jié)合實物的演示和學具的操作等傳統(tǒng)教學手段來完成教學任務(wù),實現(xiàn)教學目標。

教學中多種教學形式的變換,直觀、生動、形象地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積極思維,進而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欲。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組合教學優(yōu)勢,讓學生學的積極、主動,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

1、應用多媒體CAI課件及視屏展示臺,能清晰地揭示正方形、長方形的概念及特點,靈活性強,操作方便,這是其它電教媒體無法比擬的,有利于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

2、借助長方體、正方體實物,畫長方形、正方形,從實物表面中抽象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兩種圖形,再通過觀察長方體、正方體的面,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實踐性強,可見度大,有利于學生區(qū)別長方形、正方形。

3、教學中由于多媒體課件展示、實物展示等電教手段的應用,加快了學生接受信息和反饋信息的速度,增大了教學密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教學目標分解表

四、教學重難點、關(guān)鍵

1、重點:使學生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難點: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歸納。

3、關(guān)鍵:引導學生觀察、操作等活動,發(fā)揮學生多種感官作用,從而獲取有關(guān)圖形的感性材料,提高認識。

五、教學媒體運用情況表

六、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知

1、復習:電腦出示長方體、正方體

提問:長方體有何特點?長方體有何特點?

2、師生同步操作

把長方體、正方體的每一個面都剪下來,提問:剪下來的每一個面都是什么形?(指名)

3、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正方形究竟有何特點?

(二)學習新知

A、認識長方形

1、初步認識長方形

(1)(投影)用長方體實物的一個畫面出一個長方形平面圖。

(2)①電腦逐步顯示畫的過程,邊畫邊講解。

②長方形是長長的,方方的,所以叫做長方形。

③摸一摸長方形的面有什么感覺?(平平的面)

④長方形是由四條線段圍成的,每一條線段都叫做長方形的邊,所以長方形有4條邊,也是四邊形。

(依次閃動每一條邊)板書:四條邊

⑤摸一摸長方形的邊有何感覺?(直直的邊)

⑥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直的。

(依次閃動長方形的四個直角,并演示用直角三角板的直角比的過程)板書:四個直角

(3)長方形邊的特點

①猜一猜,長方形的四條邊有什么特點?(上、下邊相等,左右邊相等)

②想一想,你用什么辦法來證明自己的猜想?小組動手、合作試試。

③匯報活動情況

④電腦演示長方形上下對邊移動重合,左右對邊移動重合。

⑤小結(jié)長方形特點。

上下兩條對邊相等

4條邊 兩組對邊相等

4個直角 左右兩條對邊相等

B、認識正方形

1、投影。用正方體實物的一個面,畫出一個正方形平面圖。(電腦顯示畫的過程)

2、4人一小組自學正方形特征,合作交流。

3、匯報學習情況。

4、老師小結(jié)正方形特征。(邊講解邊操作演示)

①正方形是正正方方的,所以叫做正方形。(板書:正方形)

②正方形也是由四條線段圍成,每一條線段也叫做正方形的邊,所以它是一個四邊形。(依次閃動每條邊)板書:四條邊

③展幕演示,4條邊的重合過程。板書:四條邊相等。

④正方形也有四個直直的角。(依次閃動每個直角)板書:四個直角

4條邊 四條邊相等

4個直角

C、小結(jié)

今天我們認識了哪些圖形?它們各有何特點?長方形與正方形有何異同?

長方形課件 篇3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過程,體會面與體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2、能辨別長方形和正方形,并知道名稱。

3、體驗長方形、正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讓學生感受身邊的數(shù)學。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協(xié)作能力。

教學具準備:積木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shè)計說明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

玩積木分類――挑一挑將學過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積木挑出來。 1、小組活動,分積木。

學生可以搭一搭、摸一摸。

2、各自匯報分的方法(可按不同的標準分類) 設(shè)計學生喜歡的活動,以激發(fā)學生興趣入手一方面復習以前學過的知識,另一方面讓學生初步感受物體面的特點。

二、探究、體驗、感悟

(一)教學例1

1、摸一摸

2、印一印

3、描一描

4、比一比

5、分一分

6、議一議

結(jié)合教材31頁圖形

(二)教學例二

7、觀察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說一說

(1)長方體有幾個面,各是什么形狀的,正方體有幾個面,各是什么形狀的。

(2)你是怎么知道的

1、學生用手摸一摸挑出的長方體和正方體,并說說有什么感覺。(可自由發(fā)言)

2、將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各面蘸印泥印在紙上。

3、印的同時沿著邊描一描。

4、收集印、描出的圖片比一比有什么感受。

5、按自己的感受把這些圖片分一分明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名稱。

6、聯(lián)系生活,議一議哪些物品的面的形狀是長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的形狀是正方形的。

7、結(jié)合前面的一些活動讓學生摸一摸數(shù)一數(shù)并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說明自己的想法。 讓學生在摸一摸的活動中初步感受長方體和正方體面的特點,在印一印的活動中,初步感受面在體上,通過描一描再次體驗面在體上,通過比一比,使學生初步感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不同,通過分一分使學生體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通過議一議使學生初步感受到具有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的物品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同時加深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理解。

通過學生充分的觀察、思考、交流,再次加深面與體的體驗,同時為以后學習打下基礎(chǔ)。

三、實踐與應用

1、生活中的“長方形”

出示練一練1家庭廚房場景圖。提出問題:哪些物品的面的形狀是長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的形狀是正方形的?

(擴展:你家廚房或客廳還有哪些物品?哪些物品的面的形狀是長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的形狀是正方形的?)

2、練一練2

發(fā)給學生每人一張方格紙,要求學生描出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并說明自己是怎么描的。

3、練一練3

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涂色,然后數(shù)一數(shù)。 運用圖中蘊含的豐富的數(shù)學信息,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觀察、交流。

學生按自己的想法描圖形,然后交流方法、比一比誰描的大誰描的小、。

先說一說機器人身上都有什么圖形。

學生自由涂色。

數(shù)出每種圖形的數(shù)目。

結(jié)合生活中的實物使學生再次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充分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

進一步感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初步感受面的大小。

增強知識的趣味性,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四、、體驗成功。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學到了哪些知識?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教師注意觀察學生交流情況。及時做好。 學生小組、全班之間進行學習成果的交流。 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長方形課件 篇4

授課內(nèi)容教科書第36~38頁。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過程,初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基本特征。

2、培養(yǎng)、操作及思維的能力。

3、培養(yǎng)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初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示課題。

1、多媒體出示教室立體圖。

談話: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找一找藏在我們教室中的數(shù)學知識。在教室里你們能找出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嗎?先用手沿著邊圍一圍,再讓我們把它描下來。(在黑板上畫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

2、舉例。

生活中像這樣的僵局還有很多,可見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們常見的圖形。它們都有各自的特點,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3、研究長方形的特征。

(1)猜想。

談話:我們先來研究長方形的特征,仔細觀察黑板面,課桌面以及畫在黑板上的長方形,你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特征?

請學生匯報。

(2)驗證

談話:同學們猜想到底是對還是錯呢?我們能用什么方法來證明一下呢?請同學們6人一小組,互相討論,想辦法驗證一下長方形和正方形是不是真的有這些特點。你打算用什么方法驗證?

(3)班內(nèi)交流,總結(jié)。

提問:你發(fā)現(xiàn)長方形有什么特點?指名回答。

(板書:長方形四條邊,對邊相等)

講述:我們把相對著的邊叫做對邊,相鄰邊叫做鄰邊。

提問:你是怎樣知道長方形的對邊相等的?指名回答。

除了這兩種方法以外,老師發(fā)現(xiàn)還有小朋友用其他的方法發(fā)先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指名回答并在展示臺上演示。

小結(jié):剛才同學們用折、量、比這些方法說明了長方形的對邊相等。

講述:通常我們把長方形長邊的長叫做長,短邊的長叫做寬。

提問:長方形的角有什么特點呢?指名回答并板書。(四個角都是直角)

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的呢?指名回答。(用三角形的直尺比一比,課件演示)

小結(jié):剛才小朋友自己動手發(fā)現(xiàn)了長方形有四條邊,對邊相等,有四個角,都是直角,這就是長方形的特征。

4、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通過電腦演示長方形的變化,呈現(xiàn)正方形。指出:長方形的長縮短到和寬相等,這樣就成了一個正方形。

引導學生依據(jù)研究長方形邊和角的特征的方法,自己去發(fā)現(xiàn)正方形的特征。

全班交流并總結(jié)出正方形的特征。

講述:正方形每條邊的長叫做邊長。(板書:邊長)

3、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二、應用拓展

1、在釘子板上圍一個長方形,再將圍成的長方形改成一個正方形,說說圍成的圖形為什么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2、用兩副同樣的三角形,分別拼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3、用長方形紙折出正方形,并說明折出的為什么是正方形。

4、剪出一個正方形。

(1)照樣子剪出圖形,再看看是什么圖形?

(2)說一說,剪出的圖形為什么是一個正方形?

5、動手測量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2)先估計數(shù)學書封面的長和寬大約各是多少,再量一量。

6、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獨立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三、全課小結(jié)

談話: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又進一步認識、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長方形課件 篇5

2.能力目標:體會長方形和正方形相互間的聯(lián)系。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邊和角的特點,能準確判斷一個圖形或物體的某一個面是否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3.情感目標:讓學生體會長方形和正方形在現(xiàn)實生活中應用,發(fā)展空間思維。

教學重點:

進一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正確地進行判斷。

教學難點:

發(fā)現(xiàn)、總結(jié)、理解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

1.導入: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地方能看到長方形和正方形,我們教室里就有許多這樣的圖形。讓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教室中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

學生找一找教室里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再適時抽象出圖形,幫助學生建立關(guān)于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表象。

2.揭示課題: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各自的特點,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它們的特征。

學生用自己準備的長短相同的小棒擺出一個長方形。然后說一說:在擺長方形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學生分小組通過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想。根據(jù)擺長方形的過程及用直尺量、把長方形紙對折等活動說明對邊相等。可以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說明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你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邊有什么特點?長方形的角有什么特點?學生說說驗證的方法,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出長方形的特征。

長方形有四條邊,對邊相等,有四個角,都是直角,這就是長方形的特征。通常我們把長方形長邊的長叫做長,短邊的長叫寬。

引導學生利用學習長方形的方法,自己去探究正方形有哪些特征。

正方形有哪些特征?正方形有四條邊,都相等,有四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每條邊的長叫做邊長。

總結(jié):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它們各有什么特征?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 用6個小正方形拼一個長方形。

在學生尋找的過程中,提示學生既可以在教室內(nèi)找,也可以在掛圖中找,先找正方形,再找長方形。在學生擺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長方形的角和邊有什么特點,多指名說說。

在此基礎(chǔ)上,通過學生折、量、比等實踐活動來驗證長方形有四條邊和四個直角,兩組對邊相等的特點。

用探索長方形特點的方法來研究正方形的特征,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兩種圖形的特征。在班內(nèi)交流發(fā)現(xiàn):相同點: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邊和四個角,每個角都是直角。不同點:在邊上,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

長方形課件 篇6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是在學生認識面積單位和會用面積單位量面積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重視直觀教學,重視學生的動手實踐、合作探究和合作交流,使抽象的內(nèi)容具體化,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完成了學習任務(wù)。

1、以舊喚新,開好頭。

本節(jié)課開始師生在交流中,復習舊知識的同時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從而較好地把握了教學起點,設(shè)計描述并比劃面積單位的大小,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對開展新教學內(nèi)容開了一個好頭。

2、方法比知識更重要。

本課設(shè)計從教學方法上進行了改革,采用自主探究型教學模式。教師能充分發(fā)揚民主,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上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自由、自主的學習活動空間,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fā)展。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通過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提出問題,然后由學生利用教師提供的學習材料,12個邊長 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一拼擺一擺,觀察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和寬的有關(guān)。又通過觀察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長與寬的乘積正好等于長方形的面積,從而得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課堂中,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學生動腦、動手和動口,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還給了學生,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注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學習方法的積累,思維方法、科學探究方法的獲取,不僅讓學生體驗到了自主學習的快樂和成功,同時注重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品質(zhì),充分體現(xiàn)了“知識固然重要,但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這一新的教學價值觀。

本節(jié)課通過小組合作,運用不同的實驗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開放了獲取新知的整個教學過程。小組合作學習是指根據(jù)學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將學生異質(zhì)分組,以學生學習小組為教學組織手段,通過指導小組成員開展合作學習,發(fā)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學習的動力和能力,并達成團體目標。由于小組成員各有其職

,且職責分明,因此學生都主動投入;學生的全面互動,也可以彌補教師一個人不能面向每個學生進行教學的不足。小組合作學習又是以個體學習為基礎(chǔ)的,讓不同個性、不同學力的學生都能自主地、自發(fā)地參加學習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個學生的學習效率,真正實現(xiàn)“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長方形課件 篇7

一、知識技能:

1、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斷一個圖形或物體的某個面是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2、認識周長的含義,會指出并能測量簡單圖形的周長,能利用對圖形的認識計算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3、使學生通過觀察、測量和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jīng)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

二、數(shù)學思考:

1、教學中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突出所學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

2、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解決問題:

1、會通過對日常生活中長方形、正方形的觀察、操作和測量,探索常常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聯(lián)系一些常見物體和圖形建立周長的概念。

2、能利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四、情感態(tài)度:

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會現(xiàn)實生活里的數(shù)學,發(fā)展對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五、教材說明:

首先教材在學生已經(jīng)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通過對日常生活中長方形、正方形的觀察、操作和測量,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聯(lián)系一些常見物體和圖形建立周的概念,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并學會計算。這樣的安排,有利于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利用生活經(jīng)驗去主動地學習和探索。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教材引導學生把長方形、正方形紙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探究長方形、正方形邊和角的特點;在認識周長的基礎(chǔ)上探索和交流一般平面圖形周長以及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對于知識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也不強加給學生,而是靠學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礎(chǔ)上探索獲得。這樣的安排,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索的習慣,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使學習過程成為主動的、生動活潑的和有個性的過程,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通過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和習題,激發(fā)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熱情,引導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不同途徑和方法,并有目的地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內(nèi)容:蘇教版教材第五冊第58、59頁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完成“練一練”

教學目標: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及思維能力。

教具和學具準備:

1、這本書的面是什么形狀呢?(長方形)我們用手來摸一摸,發(fā)現(xiàn)是平平的。

3、這塊手帕的面是什么形狀的呢?(正方形)這塊橡皮的這個面是什么形狀的呢?(正方形)

5、今天我們就來深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上下板書:長方形、正方形)

你覺得關(guān)于長方形和正方形,我們可以來研究他們的什么呢?(指名學生說)

大家想要研究的真是多,但是呢,今天我們暫時只先研究它們的邊和角。還有的我們放到以后研究。(左右板書:邊、角)

1、今天老師給了你們許多紙,你能找出一張長方形的紙嗎?小朋友自己找,老師也來找,你們找到了拿在手里,舉起來給老師看看,老師找到了把它帖在黑板上。

2、小朋友真聰明,都找對了!要研究長方形的邊和角,可以用什么方法呢?(數(shù)、量、折、比,量了以后把結(jié)果寫在你手中的長方形上)

3、現(xiàn)在四人一組合作,用你需要的工具和剛才我們說的方法找出長方形邊的特征和角的特征,找到以后,把結(jié)果填在報告里,有困難的小朋友可以找書本幫忙。我們來比一比,哪個小組做得又快又好。(教師巡視指導)

4、經(jīng)過一番熱烈的討論和小朋友親自動手觀察,大家都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結(jié)果。誰來向全班小朋友匯報你們一組討論的結(jié)果?

5、指名匯報:

(1)(指名說)第一個有幾條邊。提問: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長方形有4條邊的?(指名回答,教師板書:數(shù))那小朋友幫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教師拿張長方形紙演示)果然,長方形有4條邊,所以,這個結(jié)果是正確的。

長方形課件 篇8

一、教材解讀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第5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第一節(jié)平行與垂直的第4課時,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周長和面積,以及垂直、平行的基本概念,會畫垂線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鞏固對垂線和平行線的認識,會用三角尺準確的畫出長方形或正方形,為繼續(xù)學習空間與圖形的其他知識奠定基礎(chǔ)。教材用解決問題的基本方式呈現(xiàn)例題“畫一個長10厘米、寬8厘米的長方形”,閱讀與理解讀懂題意、分析與畫圖運用長方形的鄰邊互相垂直畫圖,并示范畫圖的一般方法,最后的回顧與反思總結(jié)畫法,整個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意識、傾聽意識、作圖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解決問題,為以后的數(shù)學學習積累學習經(jīng)驗。

教材的編排始終遵循四年級的認知規(guī)律和思維規(guī)律,注重注重在學生實踐操作中經(jīng)歷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注意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在實踐過程中逐步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學生熟練掌握這部分內(nèi)容,既鞏固了平行與垂直的概念,又為以后進一步學習平行四邊形、梯形和三角形等幾何圖形的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在整個教材編排體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學情分析:

數(shù)學學習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基礎(chǔ)上,四年級是第二學段第一學年,四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數(shù)學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生已學習過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垂線的畫法,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chǔ),本節(jié)課以學生的好奇心為突破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通過質(zhì)疑、解疑過程,最大限度地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努力創(chuàng)設(shè)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

教學思考:

對教材的認真分析引發(fā)了我對本節(jié)課教學的思考:1、如何將“畫垂線”和“長方形鄰邊互相垂直對邊相等的特征”這兩個知識點進行溝通?2、如何讓學生自主探索,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思路為:1、直接復習長方形的特征入手,幫助學生兩個知識點之間的鏈接。2、從生活中選擇合適的、學生感興趣的素材創(chuàng)設(shè)學習情景,使學生體會數(shù)學的工具性作用,感受數(shù)學的價值。

教學目標

《數(shù)學課程標準》強調(diào)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將數(shù)學學習的過程,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為此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目標:會利用畫垂線的方法準確的畫出長方形,培養(yǎng)學生作圖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解決問題,培養(yǎng)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jīng)歷解決“畫長方形”問題的過程,掌握利用垂線畫長方形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意識和傾聽習慣。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活動,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四年級學生雖然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數(shù)學學習能力,積累了一定的數(shù)學學習經(jīng)驗,但是用三角板做垂線是規(guī)范作圖的基礎(chǔ),所以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會用三角尺準確的畫出長方形或正方形。

教學難點:準確的畫出垂線,會利用畫垂線方法準確的畫出長方形。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三角板。

學具:三角板。

教法學法

根據(jù)教學目標和設(shè)計思考,結(jié)合四年級學生學習特點,本節(jié)課采用的教法為:自主嘗試,直觀演示、活動體驗。

學法為:探索發(fā)現(xiàn)、合作交流、知識構(gòu)建,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體驗數(shù)學的樂趣。

二、教學實施

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應十分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重視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盡可能地淡化教師教的痕跡,突出學生學的過程。本節(jié)課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將從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實施:

(一)復習舊知,導入問題主題

(二)讀懂問題,探究解決過程

(三)鞏固練習,延伸所學方法

(四)全課總結(jié),梳理知識體系

(一)復習舊知,導入問題主題

1.復習長方形的特征

課件出示長方形、正方形。我先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認識這個圖形嗎?并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及時板書:長方形。然后讓學生說一說長方形有什么特征?我要求學生從邊、角等來說,并引導學生說出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的關(guān)系: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2、引入課題,我適時提出:長方形的相鄰的兩條邊也就是長方形的長和寬有什么位置關(guān)系?引導學生答出:互相垂直,我們已經(jīng)學會畫垂線(板書:畫),畫垂線可以幫助我們規(guī)范地畫出學過的幾何圖形。我們從復習熟悉的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到鄰邊的位置關(guān)系互相垂直,可以使學生在回顧建構(gòu)知識網(wǎng)絡(luò),溝通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自然而然的引入新課,目標明確,學生活動有序、有效。

(二)讀懂問題,探究解決過程

1、 我用課件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景:小明需要畫一個規(guī)范的長方形,可是他畫了幾次,都不太成功,我們一起幫幫他吧!課件出示小明畫圖場景,出示例4,畫一個長10厘米、寬8厘米的長方形。

2、讀一讀,說一說,理解題意(閱讀與理解)

我通過學生默讀問題、指名讀問題等方式,讓學生認真閱讀問題,這個過程是學生學習活動很重要的一步,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審題能力偏差是出錯的主要,原因所以要讓孩子們充分讀題,多種形式讀題,理解題意。然后我讓學生交流:通過讀題你知道了什么?交流得出:知道長方形的長、寬,要畫出這個長方形。

3、討論分析,完成作圖(分析與畫圖)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將采用“說畫法,試畫圖,展作品”三個活動,結(jié)合長方形的特征,用三角尺畫垂線的方法畫長方形,讓學生在探究、討論、操作中逐步掌握規(guī)范畫長方形的方法步驟。

活動一:說畫法

首先我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交流:知道了長方形的長和寬,怎么畫一個長方形?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學生討論、交流中得出:需要借助工具,需要有刻度的尺子畫線段,可以利用長方形相鄰的兩條邊互相垂直來進行畫圖,要用三角板,可以用畫垂線的方法畫。我馬上追問:那該先畫什么?再畫什么?學生交流,可能會出現(xiàn)先畫長,再畫寬;也可能出現(xiàn)先畫寬,再畫長;交流中理解:要先畫其中的一條線段,然后再畫垂線段,最后畫平行的線段。

活動二:試畫圖

這個環(huán)節(jié)在學生討論的基礎(chǔ)上,我完全放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嘗試畫出長方形,我適時指導,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畫圖中出現(xiàn)的不同情況,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后面的展作品環(huán)節(jié)提供素材。

活動三:展作品

我挑選不同學生的作品,讓學生匯報交流,這些作品應該有大概三類:一是畫圖規(guī)范標準,二是垂線的畫法不夠準確,三是線段的長度不夠精確。

請學生匯報交流:先畫什么,再畫什么;畫圖中注意什么,怎么檢查自己畫的圖形是否規(guī)范。在學生匯報交流的過程中,教師適時點撥,學生補充想法,規(guī)范作圖方法步驟。

然后我用多媒體動畫展示畫長方形的規(guī)范過程,一、畫長10厘米的線段,也就是長方形的長,二、畫在兩個端點出畫長的垂線段,長度為8厘米,三、畫長方形的另一條長。

在規(guī)范畫法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用三角板的刻度和直角檢查自己的作圖是否規(guī)范,給作圖不規(guī)范學生兩分鐘時間規(guī)范、準確地修改自己的作品。

4、總結(jié)評價(回顧與反思)

我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小精靈的問話:“同學們,你們會畫長方形了嗎?你是怎么畫出這個長方形的?”讓學生交流討論畫法,可以采取同桌互相說、指名說等方式進行交流,然后我加以鼓勵和肯定。

(三)鞏固練習,延伸所學方法

本環(huán)節(jié)設(shè)置層次分明的練習,鞏固畫長方形的方法、學會畫正方形,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提高學生作圖能力和舉一反三的能力。

1、教材60頁做一做第1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互相檢查。

2、教材60頁做一做第2題,先讓學生讀題,然后思考:正方形如何畫?和長方形的畫法相同嗎?然后再讓學生獨立完成,并交流匯報,正方形的畫法和長方形的畫法完全相同,正方形4條邊的長度都相等。

3、教材63頁第1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加以指導,要先測量給出的邊的長度。

(四)全課總結(jié),梳理知識體系

首先我讓學生交流剛才畫長方形時用到了哪些學過的知識?在學生交流中教師及時歸納:(1)長方形的特點(2)線段的畫法(3)垂線段的畫法。然后我繼續(xù)提出問題:回顧剛才我們幫助小明畫長方形的過程,遇到一個數(shù)學問題時,解決問題的過程一般要分為幾個步驟?(閱讀與理解題意,分析解決問題方法并作圖,總結(jié)畫法和注意事項。)這樣的梳理讓孩子回顧解決問題過程,對四年級的孩子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大有裨益,幫助積累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和經(jīng)驗。

在師生互動中我完成本節(jié)課的板書:

畫長方形

長10厘米,寬6厘米 閱讀與理解

學生作品展示 分析與畫圖

畫法 回顧與反思

本節(jié)課的設(shè)計,我以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為基點,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要點、以發(fā)展學生知識技能為著眼點,以幫助學生積累學習經(jīng)驗為歸結(jié)點,淡化教師教的痕跡,創(chuàng)設(shè)學習情景,讓學生經(jīng)歷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使學生體會數(shù)學的工具性作用,感受數(shù)學的價值,獲取數(shù)學的學習方法。

長方形課件 篇9

目標:

1、在與正方形的比較中認識長方形及它的特征;

2、誘發(fā)學習圖形的興趣,進入數(shù)學世界。

準備:

幼兒每人正方形紙、長方形紙各1張,各種長方形組成的物體。

流程:

感知長方形——比較正、長方形——尋找長方形。

過程:

感知長方形:說說它象什么?(冰箱、彩梯、桌椅、輪船、寄信)這些東西都是由長方形組成的,長方形的用處很大。

比較正、長方形:讓幼兒從我手中的兩張紙中找出已認識的正方形的紙,用折線的方法對正方形的四條邊的長短,四個角的大小進行比較。引導幼兒用折紙方法對這張紙的兩邊進行比較,使幼兒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特征。;用長方形和正方形比較,說說他們不同的地方。相對的兩條邊一樣長是正方形,而這張相鄰的兩條邊不一樣長是長方形 。(幼兒學會說)

尋找識別長方形:窗和門都是長方形的,還有什么是長方形的?(汽車、樓梯......)

效果記錄:對學習長方形很感興趣,教師一拿出范例,幼兒就能準確的說出這是什么物體,由什么圖形組成?對教室里由長方形組成的物體能描繪出來,能明顯的區(qū)分長方形和

正方形相同點和不同點。

反思:

1、在教學活動中充分調(diào)動幼兒和積極性、參與性。

2、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表達形式表達的意愿、教師給予配合和支持。

3、在教學活動中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征、性格特征給予相應的指導。

長方形課件 篇10

教材分析:

學生在一年級已經(jīng)直觀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本節(jié)課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研究這兩種圖形的特征,為后面學習長、正方形的周長、面積以及立體幾何的學習打下基礎(chǔ)。

教學目標分析:

1、借助觀察、操作,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語言進行描述。

2、經(jīng)歷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過程,發(fā)展空間想像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3、在具體情境中,感受、欣賞圖形美,培養(yǎng)愛護鳥類、保護環(huán)境等環(huán)保意識。

教學要點分析:

本節(jié)課教學重點是: 歸納總結(jié)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為了突破這一重點,教學中通過學生分組合作、動手實踐、討論交流,自主獲取新知,培養(yǎng)學生的初步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空間觀念。

教學策略設(shè)計:

新課標指出:“教師應向?qū)W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與技能、思想與方法?!备鶕?jù)這一理念,我認為教學中,教師的著眼點,不應只是規(guī)律性結(jié)論的呈現(xiàn),而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為此教學中我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以“美麗的鳥巢”導入新課,通過猜測、操作、分析、比較等方法,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在感知的基礎(chǔ)上加以抽象、概括出長、正方形的特征,并應用這些特征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長方形、正方形紙片、直尺、三角板、小棒。

小朋友們,小鳥的“家”漂亮嗎?看到它們這么漂亮的家,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學生可能會提出:鳥巢是怎樣做的?它的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的?這些圖形有什么特征?今天我們重點來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板書課題: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帖)

設(shè)計意圖:好奇是孩子的天性,由情景中的數(shù)學問題導入新課,能很快抓住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在心理上產(chǎn)生懸念,并迅速切入正題,為后面的合作探索與深化理解巧設(shè)“孕伏”。

我是這樣進行的:(老師手指課件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小朋友們,我們大膽的來猜想一下,長方形和正方形會有什么樣的特征?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指出:大家的猜想到底是對還是錯呢?下面就要通過我們的動手操作來進行驗證。

這里更多體現(xiàn)了課堂的生成,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成了課堂的主人,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

首先研究長方形的特征:大家的'桌子上有長方形紙片、直尺、三角板、小棒等學具。聽清要求:利用這些學具,動腦筋,想辦法,找一找長方形的邊有什么特征,角有什么特征,一會兒要在全班交流你們組是怎樣發(fā)現(xiàn)這些特征的。

學生分組學習結(jié)束后,全班進行交流。有的小組通過測量的方法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有的小組是通過對折的方法發(fā)現(xiàn)的;有的小組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在此基礎(chǔ)上,再利用課件演示長方形的特征。(演示課件)

剛才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長方形的特征,利用手中的學具,運用各種方法看一看正方形有哪些特征。學生在分組合作、全班交流后,總結(jié)出正方形的特征,教師板書: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貼在黑板上)

在這個層次里,教師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操作材料,學生分組合作、討論比較、總結(jié)特征,預設(shè)與生成交替出現(xiàn),課堂真正成了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

先讓學生分組討論長、正方形的異同,然后全班進行總結(jié),教師用韋恩圖表示出長、正方形的關(guān)系。(畫圖)

有對比才有鑒別,本層次的設(shè)計就是想通過比較長、正方形的異同,讓學生在同中求異,在異中求同,避免思維產(chǎn)生混亂。

到此,新授已經(jīng)結(jié)束,師生共同對知識點進行梳理。(指著黑板比劃一下)然后對開始的猜想進行判斷。

練習的設(shè)計緊扣重點,由易到難,形式多樣,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

第一個練習:課件出示一個長方形,讓學生說出其它兩條邊的長度,并說明理由。

每個同學都有長短不同的小棒若干根,兩人一組,選擇合適的小棒分別擺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要說清這樣擺的理由。在這里學生有可能擺出平行四邊形、菱形,那么讓學生說明為什么不是長、正方形,怎樣才能變成長、正方形。

第三個練習:給出一張長方形紙片,讓學生想辦法變成最大的正方形。目的就是想讓學生在操作中體會長方形、正方形的關(guān)系。

以學生談感受的方式,評價本節(jié)課的收獲、體驗,以及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掌握,感受數(shù)學的魅力。

長方形課件 篇11

一、說教材。

1、教學內(nèi)容。

西師版數(shù)學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是“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我今天說課的內(nèi)容就是這個單元的第二小節(jié)“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第一課時。

2、教材地位。

這一課時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長的基礎(chǔ)上展開教學的,這些知識的獲取為第三小節(jié)的實踐活動提供知識和學習策略上的支持,同時也為以后學習圓的周長以及長、正方形面積奠定基礎(chǔ)。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是緊接著周長概念編排的,這部分內(nèi)容在編排上的最大特點就是強調(diào)直觀操作、展示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探究過程,還十分強調(diào)對周長公式的應用。

二、說教學要求。

1、教學目標。

(1)四基兩能目標:

①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會用公式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②本節(jié)課重在培養(yǎng)孩子有條理的、清晰的闡述自己的觀點,讓學生經(jīng)歷把數(shù)字符號抽象成文字公式的'過程,發(fā)展他們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

③會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2)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形成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

2、教學重難點。

①教學重點:探索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公式的過程,這是要求學生必須經(jīng)歷的一個過程,不是老師直接拿給他們,只有經(jīng)歷了這一過程學生才能真正理解公式。

②教學難點:理解、應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公式是理論的東西,要讓學生不僅知道,還要會靈活運用,也就是要把知識學會、學活。

3、教具準備。

周長的推導強調(diào)直觀操作,所以我準備了教具,學生準備了學具。

(1)教具:多媒體課件。

(2)學具:每人一個釘子板,小棒。

三、說學生。

1、學生在二年級的時候就學習了長、正方形的特征,知道了它們都有4條邊,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4條邊都相等。在上一節(jié)課學生又知道了長、正方形的周長就是4條邊的總和。這些都是本節(jié)課進行學習的知識基礎(chǔ)。

2、三年級的學生還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知識遷移的能力,這些能力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四、說教法。

1、 情景導入法。

2、 動手操作法。

3、 自主探究法。

4、 合作交流法。

五、說教學理念。

1、在認真分析教材、教師用書后,我把本節(jié)課的設(shè)計思路分為七個環(huán)節(jié):

(1)導入新課。

(2)自主探索,推導公式。

(3)課堂練習。

(4)實踐操作。

(5)走進生活。

(6)延伸提高。

(7)課堂總結(jié)。

2、教學中讓學生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動手比、動手摸、動手擺,動筆算,交流討論,引導歸納,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并注意思維品質(zhì)的培養(yǎng)。我這節(jié)課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實”,讓學生實實在在地學,實實在在地練,真真切切地落實四基兩能。

六、說教學流程。

1、導入新課:直接利用情景導入新課,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2、自主探索:

①教學時,采用學生動手操作,這個操作過程就是與原有的知識進行連接。練習時,圍釘子板,求周長,直觀鞏固計算周長的方法。——四基

②在長、正方形公式的推導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多去探索,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類推能力。——兩能

③在探究長、正方形周長的時候,用到了全班性的合作交流,呈現(xiàn)不同的周長算法,一步一步向周長公式靠近,這個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獌赡?/p>

通過3—6四個環(huán)節(jié)練習,反復鞏固。練習是貫穿于教學全過程的。新概念形成后,通過多次的反復練習和運用,能使學生正確理解、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才能得到鞏固和加深理解。因此,教師根據(jù)概念教學各階段的不同要求,從不同角度、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采取多種形式反復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概念。

3、課堂練習:新知應用。

4、實踐操作:動手操作能力的體現(xiàn)。

5、走進生活:知識遷移。

6、延伸提高:知識升華。

7、課堂總結(jié):知識回歸。

長方體和正方體課件(匯總6篇)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幼兒園教師的平時工作生活中,會經(jīng)常需要提前準備參考資料。資料可以指生產(chǎn)、生活中必需的東西。如:生產(chǎn)資料;生活資料。參考資料有利于我們完成相應的學習工作目標。所以,您有沒有了解過幼師資料的種類呢?于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了長方體和正方體課件(匯總6篇)。建議你收藏本頁和本站,以便后續(xù)閱讀!

長方體和正方體課件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以及它的直觀圖,知道長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的含義,掌握長方體的基本特征,以及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關(guān)系;

2、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經(jīng)歷猜想、操作、驗證、討論、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及空間觀念,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圖形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圖形學習的價值,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數(shù)學活動探究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充分認識直觀圖;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與每個面的長、寬的區(qū)別。

教學難點:

充分認識直觀圖;建立“立體圖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激發(fā)興趣

1、圖形王國里在開運動會,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圖形參加?噢!來了很多的圖形,誰給它們分分類?課件演示(說說分類的依據(jù))。

2、老師拿的這些物體屬于立體圖形中的哪一種?(長方體)

引入:那對于長方體、正方體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們就再一次來領(lǐng)略,探究長方體、正方體的奧秘。(教師板書:長方體的認識)

同學們舉生活中長方體或近似長方體的例子。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長方體特征:

1、認識長方體各部分名稱

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讓學生指著模型說一說哪些是面?哪些是棱?哪些是頂點

2、認識長方體的特征(分組合作學習)

(1)四人一小組合作,一邊操作一邊思考:

師:同學們根據(jù)自己準備的學具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對學生的操作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及鼓勵。)

(出示探究表):

1、長方體有幾個面?你是怎么數(shù)的?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的?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你怎么知道的?

2、長方體有幾條棱?你是怎么數(shù)的?哪些棱長度相等?你怎么知道的?

3、長方體有幾個頂點?你來數(shù)一數(shù)。

師:自己先看一遍,有不理解的嗎?強調(diào)“完全相同”的含義,即形狀、大小都相同。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

(3)老師找學生分組板書面棱頂點的特征。學生匯報結(jié)果。

師:誰能把你們的學習結(jié)果匯報一下。

生: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面怎樣數(shù)不重復不遺漏?)

師:你們小組能派個代表給大家數(shù)一數(shù)這6個面嗎?

生數(shù)。師引導有序的數(shù)。

師:你有這樣的長方體嗎?(有,出示)哪是相對的面?(指實物回答)

生:長方體相對的面面積相等。

師:說說棱的特點。

生:長方體有12條棱。師:你來數(shù)一數(shù)吧。(棱怎樣數(shù)不重復不遺漏?)生:??

師:哪些棱長度相等?

生:相對的4條棱長度相等。(教師演示“相對棱相等”)(如果學生表述不出來,引導學生回憶在概括哪些面完全相同時是怎樣說的。)

師:哪是相對的棱?生指。

師2:你用什么辦法來證明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生1:用尺子量的。

生2:(出示:長方體棱的框架)如果相對棱不相等,這個長方體就會變形了。師:噢,你用的是反證法來說明。

師:誰再說說長方體的頂點?(長方體有8個頂點)(演示“頂點”)生數(shù)。

3、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1)小組合作以最快的速度做一個長方體。

師:如果讓你做一個長方體框架你打算準備幾根小棒?(12根)12根一樣長的小棒嗎?生思考,匯報。

(2)合作做一個長方體。思考:12條棱可以分為幾組?

(3)展示作品,并交流分組。

(4)揭示長方體的長寬高。

師指出: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長、寬、高。通常把水平方向的兩條棱中較長的叫做長,較短的叫做寬,把豎直方向的一條棱叫做高。(課件演示)拿長方體模型橫放、豎放、側(cè)放,并讓學生指出在不同擺放的情況下的長、寬、高,告訴學生不管相交于哪個頂點的三條棱,都可以叫做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問:長方體有幾條長幾條寬幾條高?

(二)、認識正方體

1、師:認識了長方體,那正方體它又有什么特征?它與長方體有沒有關(guān)系呢?

2、獨立探索正方形特征:每個同學拿出自己的正方體紙盒,通過前面小組合作探索長方體特征的方法,自己獨立探索正方形的特征,并完成提單上表格的內(nèi)容。

3、完成后指名回答,并板書。

4、課件演示正方體的特征,加深對正方體特征的認識。

(三)長方體、正方體的關(guān)系

1、正方體、長方體相同點與不同點。

(1)師:我們一對長方體、正方體進行了認識,認真觀察課件上的表格,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正方體、長方體相同點與不同點。

2、長方體、正方體的關(guān)系

(1)師:通過你們的觀察和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有何關(guān)系?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集合圖。

三、練習鞏固,深化認識:

引導學生認識特殊長方體面、棱特征,深化認識。

1、完成練一練,先同桌交流在指名2人匯報。

2、口答:說出下面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3、激疑:對于最后一幅圖表述你有什么看法?

(預設(shè):最后一個圖形不是長方體而是正方體,板書完整課題:正方體)

4、問:你覺得用什么方法可以把一個長方體變換成正方體?

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樣的關(guān)系

四、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今天通過你們的合作探究,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大家都很棒。下面我們進行幾個練習,檢驗一下同學們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小小法官會判斷。

(1)長方體的六個面一定是長方形(×)

(2)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有4條棱,共四六二十四條棱。(×)

(3)一個長方體,它有兩個面是正方形,那√)么它有四個面面積相等;

((4)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一、填空題。

1、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正方體,正方體是都特殊的長方體,6個面都是正方形,6個面的面積相等,12條棱的長度都相等。

2、左圖是正方每個面的面積是648厘米體,也叫做立方體平方厘米;每條棱厘米。是8厘米8厘米;它的棱長總和是96正方體棱長總和=棱長×1

3、一個正方體的棱長總和是24厘它的棱長是8厘米米,2厘米。

1、用鐵絲焊成一個長20厘米,寬15厘米,高10厘米的長方體框架,至少需要鐵絲多少厘米?6

2、思考?一個長方體棱長之和是36厘米,長是4厘米,寬是3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五、全課總結(jié)。

很多時候,大家的進步就像一張紙,的厚度一樣,微不足道,甚至難以發(fā)現(xiàn),但我們不應該忽視它的存在,只要腳踏實地,日積月累,一定會收獲更大成功,成功其實離我們很近,它就是點點滴滴人進步。

長方體和正方體課件 篇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含義和計算方法,能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jīng)驗,發(fā)展空間觀念和數(shù)學思考。

3、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立體圖形的學習價值,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含義及其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長方體、正方體模型。

教學過程:

一、猜測導入

出示兩個紙盒(一個長方體、一個正方體)。

提問: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特征?

談話:這兩個紙盒,看起來大小差不多,請你猜一猜,做哪個紙盒用的硬紙板多?

有什么方法可以證明你的猜測是否正確?(引導可以計算它們所用的硬紙板的面積,然后再比較)

二、探究新知

1、引導探究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出示問題:如果告訴你這個長方體紙盒的長、寬、高,你能算出做這個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紙板嗎?

追問:做這個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紙板,與這個長方體各個面有什么關(guān)系?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嗎?

教師啟發(fā):“做這樣一個長方體紙盒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紙板”就是要計算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首先要找出每個面的長和寬.根據(jù)長方體的長、寬、高可以計算每個面的面積,把每個面的面積合在一起就是表面積。

(2)學生獨立列式,指名匯報,并根據(jù)學生回答進行板書。

解法一:6×5×2+6×4×2+5×4×2=60+48+40=148(平方厘米)

解法二:(6×5+6×4+5×4)×2=(30+24+20)×2=74×2=148(平方厘米)

答:至少要用148平方厘米的硬紙板。

(3)比較小結(jié):仔細觀察這兩種方法,體現(xiàn)了長方體的什么特征?你認為計算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之和時,最關(guān)鍵的環(huán)節(jié)是什么?(要根據(jù)長、寬、高正確找出3組面中相應的長和寬)這兩種解法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2、自主探究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談話:根據(jù)長方體的特征,我們解決了做一個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紙板的問題,那么這個正方體紙盒的問題你會解決嗎?

(2)學生獨立嘗試解答,提醒學生根據(jù)正方體的特征進行思考。

(3)組織交流反饋。

3、揭示表面積的含義。

談話:我們在求做長方體或正方體紙盒至少各要用多少硬紙板的問題時,都算出了它們6個面的面積之和,由此你知道什么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嗎?

揭示: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三、練習鞏固

完成課本“練一練”以及練習四第一、二、五題。

四、全課小結(jié)

談話: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能概括性的語言說一說怎樣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嗎?

五、布置作業(yè)

1、做練習四第三、四題。

長方體和正方體課件 篇3

一、教學內(nèi)容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以及它們的展開圖。

2、通過實例,了解體積(包括容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實際意義。

3、結(jié)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三、編寫特點

1、注意聯(lián)系生活實際。

(1)結(jié)合學生熟悉的事物認識圖形和概念。

(2)注意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選取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素材。

2、更加重視對概念的理解。

先通過“烏鴉喝水”的故事,以形象生動的方式,讓學生初步感知物體占有空間。然后通過把石頭放入有水的玻璃杯里的實驗,讓學生進一步體驗物體確實占有空間,為引出體積概念做充分的感知準備。計算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讓學生利用已建立的體積概念想到可以用排水法求得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加深對體積概念的認識。

3、加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本單元一些概念和計算方法都是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來學習的。如,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先讓學生用1cm3的正方體拼擺出不同的長方體,通過對這些長方體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的觀察、分析和歸納,自己發(fā)現(xiàn)長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之間的內(nèi)在關(guān)系,從而總結(jié)出長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

4、對一些內(nèi)容進行了調(diào)整。

不再安排對體積和表面積進行對比的例題。

四、具體編排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

長方體、正方體的關(guān)系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表面積

表面積計算

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體積和體積單位

體積計算公式

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容積和容積單位

長方體和正方體課件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意義,初步學會長方體和正方體面積的計算方法。

2、過程與方法:能根據(jù)現(xiàn)實情景和信息,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觀察思考等解決問題的方法,去探求、經(jīng)歷、感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概念和計算方法,初步培養(yǎng)學生探求意識和探求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并在探究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數(shù)學情感體驗。

教具、學具準備:

長方體和正方體藥盒、長方體和正方體學具、直尺、不同規(guī)格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紙板若干組、剪刀、透明膠、卷尺、竹竿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活動情景,復習導入

1、師: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了,下面請同學們用老師為大家準備的這些長方形或正方形紙板每個小組做一個封閉的長方體紙盒。比一比哪一個小組合作得最好,最先做完,下面開始吧!

2、小組合作,利用長、正方形紙板動手制作長方體紙盒。

3、師:同學們合作得很好。哪個小組的同學能說一說你們制作的長方體紙盒它得基本特征,指出它的長、寬、高,并分別指出和長、寬、高相等的棱。

生1: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生2: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生3:長方體的6個面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生4:拿著長方體指出它的長、寬、高。

師:沿著長方體紙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開,再展平。(教師將長方體表面積教具展開貼再黑板上)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教學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概念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下面請同學們觀察自己制作好的長方體紙盒,分別用"上"、"下"、"左"、"右"、"前"、"后"標明六個面。

師:長方體有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長方形?它們的面積怎么樣?

生:(拿著手中展開的長方體)上面和下面、左面和右面、前面和后面是完全相同的長方形,它們的面積相等。

師:有幾組面積相等的長方形?

生:總共有三組面積相等的長方形。

師:剛才我們觀察了長方體的展開圖形,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觀察正方體的展開圖形(課件演示正方體展開圖形)

師:展開后的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的?有幾個相等的面?

生:每個面是正方形的,有6個相等的面。

師:(指著兩個展開的圖形說明)長方體和正方體的6個面的面積總和叫做它的表面積。

(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

2、教學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

師:既然長方體六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那么怎樣求長方體的表面積呢?請你們用自己制作的長方體紙盒,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合作完成。

生合作探究計算方法,匯報如下:(預設(shè))

生1:我們組列式是6×5+6×5+6×3+6×3+5×3+5×3,分別求出長方體上、下、前、后、左、右6個面的面積,再把它們的積加起來就是它們的表面積。

生2:我們組列式為6×5×2+6×3×2+5×3×2。我用6×5×2求上下兩個面的面積;用6×3×2求出前后兩個面的面積;用5×3×2求出左右兩個面的面積,然后把三次乘得的結(jié)果加起來就是長方體的表面積。

生3:我們組列式是(6×5+6×3+5×3)×2。我用6×5求出上面;6×3求出前面;5×3求出后面。然后用它們相加的和再乘以2,就求出六個面的總面積。因為長方體六個面中分別有三組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

生4:我們組列式是(5+3+5+3)×6+5×3×2。我用5+3+5+3求的是長方體展開后大長方形的長,再乘以6就求出上下、前后4個面的面積;5×3×2求的是左右兩個面的面積。最后再求出它們的和。

生5:我們組制作的長方體紙盒和他們的不一樣,因為左右兩個面是正方形,所以我列式是:6×3×4+3×3×2,我用6×3×4求的是上下、前后四個面的面積;用3×3×2求的是左右兩個面的面積。把兩次乘得的結(jié)果加起來就是長方體的表面積。

師:你們計算的很準確!你們組制作的長方體紙盒是一個特殊的長方體,你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到簡捷的計算方法,很值得學習。生活中的長方體確實是各種各樣的,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好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師:長方體的表面積我們會計算了,那么正方體的表面積應該怎樣計算?

生1:正方體同長方體一樣都是六個面,而這六個面的面積是相等的,每個面都是正方形,所以我認為正方體的表面積等于正方形面積乘以6。

生2:正方體的六個面都是正方形,面積相等,所以正方體的表面積等于棱長×棱長×6。

三、鞏固練習,深化理解

1、師出示一個長方體藥盒,問:你能計算出它的表面積嗎?(不能。)為什么?(生:因為不知道每個面的長和寬)現(xiàn)在告訴你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10、8、6厘米,你能算出它的表面積嗎?只列出算式不計算。

2、生獨立計算。

3、師:通過列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只要知道了長方體的長、寬、高,我們就可以求出它的表面積。)

簡析:此環(huán)節(jié)是加強了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進一步理解深化鞏固,也是對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抽象過程。

四、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1、師:請同學們拿出正方體藥盒,幫助工人師傅計算一下要加工100個這樣的藥盒,至少要用多少紙板?

2、師出示一個正方體紙盒,讓學生觀察有什么特別之處?(只有5個面)告訴學生它的棱長是10厘米,求出制作一個這樣的紙盒至少要用多少紙板?(只說算式)

3、師:假如我們的教室要重新粉刷,你能計算出需要粉刷的面積是多少嗎?請同學們利用老師給大家準備的測量工具,分工合作,看哪一個組最先計算出結(jié)果。(可把學生分成兩個或三個組,在實際測量中遇到困難可與本組同學或老師進行交流)

五、課堂總結(jié)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長方體和正方體課件 篇5

教學基本

內(nèi)容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十一冊P25—26。

教學目的和要求

1、使學生經(jīng)歷操作、觀察、猜想、驗證、交流和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的過程,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能應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并能解決相關(guān)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探索數(shù)學問題的經(jīng)驗,增強空間觀念,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歸納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及難點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方法

及手段本課設(shè)計了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究,從中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促進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積累探索數(shù)學問題的經(jīng)驗,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法指導

討論交流,并認真聽講思考。

集體備課個性化修改

預習閱讀書本25、26頁,并初步理解解

教學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

一、以舊引新

師: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誰能對著模型再來介紹一下?

要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今天我們來學習怎樣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通過操作、觀察、猜想來認識長方體的體積與長、寬、高的關(guān)系。

師: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擺成長方體,要求四人小組內(nèi)每人擺出的長方體各不相同。

師:將擺出的長方體放在桌上,并編號。

請同學們說一說這些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你是怎樣看出來的,將這些長方體的長、寬、高依次記錄在表格中。

引導學生依次去數(shù)每個長方體中包含的小長方體的個數(shù),并記錄在表格中。

問?觀察表格中的這些長方體的長、寬、高以及它們的體積,再聯(lián)系剛才數(shù)出它們體積的過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通過剛才的操作和討論,我們想一想,長方體的體積是不是它的長、寬、高的乘積呢?

依次出示例10中的三個長方體,問:如果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擺出這三個長方體,各需要多少個小正方體?

師:擺出的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多少?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這個結(jié)果與你操作前的想法一樣嗎?

2、驗證、交流后歸納出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及字母公式。

通過剛才操作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同學們能說一說長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有什么關(guān)系嗎?怎樣求長方體的體積?

通過交流得出公式: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問:如果用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用a、b、h分別表示長方體長、寬、高(出示如教材所示的長方體的直觀圖),你能用字母表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嗎?

交流得出:V=abh.

3、根據(jù)正方體與長方體之間的聯(lián)系,得出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

師:正方體的棱長有什么特點?你能直接寫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嗎?

交流得出: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重點理解的含義,進一步明確的讀法、寫法。

做“試一試”。

作業(yè)做“練一練”。

做練習六第2題

課堂作業(yè):做練習六第1、2題

板書設(shè)計

執(zhí)行情況與課后小結(jié)

長方體和正方體課件 篇6

一、說教材

1、說課內(nèi)容:

九年義務(wù)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十冊教科書第31~33頁的內(nèi)容,完成“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七的第4~7題。

2、教學內(nèi)容的地位和作用:

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圖形,在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chǔ)上學習立體圖形,是學生認識上的一次飛躍。在第二冊的認識圖形中,雖然已經(jīng)接觸到長方體和正方體,但那只是直觀形象的認識,要上升到理性認識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本單元前幾課時已經(jīng)基本上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性質(zhì),學習了表面積的計算,掌握了體積的概念和常用的體積單位。這節(jié)課要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認識體積公式的來源,掌握公式的意義和用法。

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是學習體積單位進率的基礎(chǔ),更是以后學習容積的基礎(chǔ)。因此,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必須掌握熟練。

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通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的操作活動,學習一些測量計算知識,可以幫助學習在今后的生產(chǎn)和生活中,實際測量和計算一些物體的體積,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通過學習體積的計算,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知識來源于實踐、用于實踐的道理,學習一些研究問題的方法。并且對學習空間觀念的形成有著重要的意義。

3、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jù)前面所述,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是今后繼續(xù)學習幾何知識的基礎(chǔ),因此,本節(jié)課應當讓學習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的來源,理解它的意義,熟練地運用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要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學習一些研究問題的方法,通過學習知識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逐步形成他們的空間觀念。

4.教材編排特點:

本節(jié)教材的編排可分兩部分,即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

長方體體積計算的教學,采用直觀教學法。要求學生用若干個體積單位(1立方厘米)擺成一個長方體,通過這樣從整體到部分,從部分到整體的認識過程,讓學生認識到一個長方體可以看作若干個體積單位組成的。再啟發(fā)學生觀察思考長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的關(guān)系,得出計算長方體體積的文字公式: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和字母公式:V=abh。最后是指導運用公式,解答例1。

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是利用長方體體積計算的過渡得來的。通過讓學生復習正方體的長、寬、高都相等,都叫做棱長的知識,直接得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同時講解a3表示的意義。最后指導運用,解答例2。本課知識結(jié)構(gòu)的編排具有一定的科學性,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5.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jié)課的兩部分內(nèi)容應當以第一部分為重點。長方體的體積計算中,重點是理解體積公式的意義并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難點是理解公式的意義。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關(guān)鍵是通過反復操作,了解公式的來源,從感性認識出發(fā),經(jīng)過思維活動上升到理性認識。

二、教法和學法的選擇

教法和學法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教師的“教”應適應學生的“學”,而學生的學又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教學方法應當滲透在教學過程之中,要附合知識的科學性,還要適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才能使學生理解并掌握知識。

1.要有充分的直觀操作。

學生思維的特點一般的是從感性認識開始,然后形成表象,通過一系列的思維活動,上升到理性認識。本課的教學采用直觀操作法,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2.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引導學生獨立地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操作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觀察、分組討論:每排個數(shù)、每層排數(shù)、層數(shù)是長方體的什么?長方體的長、寬、高與它的體積有什么關(guān)系,是總結(jié)公式、理解公式的重要途徑。

3.講練結(jié)合。

本節(jié)課教學內(nèi)容分為兩部分,學完長方體的體積,做完例1,可以出一組練習題,讓學生熟練掌握長方體的體積公式。然后教學正方體的體積,做完例2以后再出示一組練習題,讓學生熟練掌握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最后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進行簡單的總結(jié),再讓學生進行綜合練習。

4.充分運用知識的遷移規(guī)律,引導學生掌握新知識。

學習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時,可以把長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直接遷移過來,讓學生獨立地得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三、教學程序設(shè)計

(一)復舊引新,創(chuàng)設(shè)情境

任何新知識都是在原有知識系為依托,因此在復習中我設(shè)計的習題是為本課做好鋪墊。

1.什么叫體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什么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教師出示體積單位的模型)

完成此題,使學生進一步樹立空間觀念,為這一節(jié)課做好鋪墊。

2.有了體積單位,我們就可以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投影出示)

問:①這個長方體你能算出它的體積是多少嗎?

②將它切成棱長是1厘米的小正方體,數(shù)一數(shù)這個長方體是由多少個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組成的,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用投影出示)

小結(jié):把長方體切成棱長1厘米的小長方體,可以數(shù)出它的體積。

(二)、激情引趣,揭示課題。

一節(jié)課教學效果如何,與學生學習的心理狀態(tài)有關(guān),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我聯(lián)系實際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問題,如果要生產(chǎn)電視機、電冰箱的包裝箱,必須知道電視機、電冰箱的體積。如果要計量一池水的體積,還能切開數(shù)嗎?“切開數(shù)”這種方法在實際生活中是行不通的。那么怎么辦?這就是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揭示課題,激勵學生上進好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探究新知。

(三)、操作想象,推導公式。

1.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根據(jù)這一特點,先利用直觀學具,引導學生進行直觀操作、思考,并且具體操作、思維和語言表達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然后逐步脫離操作直觀,利用表象逐步抽象化。具體的過程是:

師用投影出示長方體

(1)請同學們拿出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擺出這個長方體,擺的時候思考,①每排擺了幾個?②每層擺了幾排?③擺了幾層?④一共擺了多少個?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2)學生操作思考,教師出示表格,如下

長方體總個數(shù)每排個數(shù)每層排數(shù)層數(shù)

(3)學生口答結(jié)果,師依次板書在表格中。

(4)前面說過,有多少個體積單位,體積就是多少,所以可以用“體積”代替“總個數(shù)”(教師在“總個數(shù)”下板書“體積”)

(5)想一想,怎樣才能很快知道總個數(shù)?

2.教師出示長方體。

請同學們還用剛才的小正方體擺出這個長方體,擺的時候思考,每排擺幾個?每層擺了幾排?擺了幾層?一共擺了多少個?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你是怎樣很快算出總個數(shù)?

3.通過以上兩次操作,想一想:①每排個數(shù),每層排數(shù),層數(shù)與總個數(shù)間有什么關(guān)系,引導學生總結(jié)出:總個數(shù)=每排個數(shù)×每層排數(shù)×層數(shù)②如果每排擺6,每層擺4排,排5層,擺成的長方體含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它的體積就是多少。讓學生口答,通過學生動手操作,首先吸引學生,刺激感官,啟迪思維,提高興趣,也是引導學生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程。

(四)、依據(jù)規(guī)律,歸納公式。

為了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我引導學生觀察長方體,分組討論下面問題:

①每排個數(shù),每層排數(shù),層數(shù)是長方體的什么?(長、寬、高)②通過上面的實驗,你發(fā)現(xiàn)長方體所含體積單位的個數(shù)與它的長、寬、高有什么關(guān)系?

學生各抒已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總結(jié)出:總個數(shù)=長×寬×高,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如果用“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用“a、b、h”分別表示長方體的長、寬、高。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可以寫成V=abh。進一步讓學生默記公式,指名說一說求長方體的體積,必須要知道什么條件?通過引導學生得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讓學生計算例1。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通過計算使學生正確熟練地掌握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最后把例1填完整。

(五)、利用關(guān)系,類推公式

教學的成功與否從反饋信息中去判斷,通過練習及時反饋,進行矯正,有效的調(diào)控以改善學生的學習,優(yōu)化教學過程,我設(shè)計了下表,要求學生口算長方體的體積。

長方體長(厘米)寬(厘米)高(厘米)體積(立方厘米)

①421

②432

③444

讓學生口答后,提問:3號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何特點?這種長方體又叫什么?它的體積怎樣計算?為什么這樣算?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如果用V表示正方體的體積,用字母“a”表示棱長,求正方體的體積的公式應該是什么?V=a·a·a,也可以寫成a3讀作a的立方,表示三個a相乘,不要誤認為а與3相乘。寫“а3”時,3寫在a的右上角。要寫小些,所以正方體的體積公式一般寫成:

V=а3

這樣的教學是加強新舊知識的銜接,使學生感覺新知識不新,新知識不難,實現(xiàn)平穩(wěn)過渡,使學生樹立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信心,讓學生獨立完成例2,教師巡視,注意學生把“53”是否寫正確,解答后集體訂正。

(六)、鞏固練習,運用公式。

練習是數(shù)學中教學鞏固新知,形成技能,發(fā)展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手段,為了加強學生的理解,使學生能正確運用公式,我設(shè)計了多層次的練習:

1通過讓學生完成教科書第33頁的“做一做”的第一題,先讓學生動作操作,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長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的關(guān)系,記住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

2.做第33頁“做一做”的第二題,先學生獨立完成,這道題是鞏固剛學過的“立方”的知識,要使學生弄清,什么情況下可以寫成一個數(shù)的立方,一個數(shù)立方應該怎樣計算。做題時,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把3個相同數(shù)連加與連乘混淆起來,教師應及時糾正。

3.完成練習七第1題,讓學生運用公式計算。

4.完成練習七的第7題,要注意這道題算式的運算順序。

5、教師出示火柴盒,計算出它的體積。

問:這個火柴盒沒有數(shù)量該怎樣計算?學生明確應量出它的長、寬、高后,讓學生動手量一量并計算。這樣設(shè)計,既能使學生加深對計算長方體的計算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七)、全課總結(jié)。

(1)讓學生說說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

(2)教師總結(jié)。

這樣設(shè)計目的對新知識進行一次全面的回顧,梳理,內(nèi)化的過程,同時培養(yǎng)學生總結(jié)概括能力。

㈦作業(yè)。練習七的第5題。

附板書設(shè)計: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

長方體總個數(shù)=每排個數(shù)×每層排數(shù)×層數(shù)

體積長寬高

143112

243224

3645120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bhV=a·a·a

V=a3

相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課件》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您了解幼師資料,工作計劃的必備網(wǎng)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課件15篇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傾情制作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課件”為您帶來了與眾不同的感受。每個老師在上課前會帶上自己教案課件,因此每天老師都會按質(zhì)按時去寫好教案課件。要知道做好教案課件的前期準備,在教學的時候?qū)W生也能更理解課堂知識點。如果您看到了好的銷售優(yōu)惠請與您的朋友一起分享!...
    2023-07-15 閱讀全文
  • 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教案匯編 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一些與您需要相關(guān)的資料“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教案”,感謝您來到這里敬請參觀我們的網(wǎng)頁。教案課件也是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就需要我們老師要認認真真對待。老師在上課時必須按照教案課件來實施。...
    2023-09-22 閱讀全文
  •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教案8篇 探索“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教案”的秘密內(nèi)容接下來請閱讀。教案課件是老師在課堂上非常重要的課件,需要我們認真寫好每一份教案課件。?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可以在學生反應中得出結(jié)論。更多相關(guān)信息請繼續(xù)關(guān)注本網(wǎng)站!...
    2023-05-05 閱讀全文
  • 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 今天,孩子們又有一個新的折紙對象——襯衣。 因為折紙的折法大多是從教材書或者是沿襲“老教師”的折法一傳十、十傳百的學下去。 所以在做好準備工作后,我先將折法演示了一遍,然后將一張長方形的紙發(fā)給孩子們,...
    2020-10-30 閱讀全文
  • 正方形課件 本文編輯為大家挑選了一篇優(yōu)秀的“正方形課件”,以引發(fā)讀者深入思考。在授課前,老師通常會提前準備好教案和課件。如果老師還沒有開始準備,那現(xiàn)在也不晚了。只有在前期充分撰寫教案和課件,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們的知識需求。...
    2023-06-26 閱讀全文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傾情制作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課件”為您帶來了與眾不同的感受。每個老師在上課前會帶上自己教案課件,因此每天老師都會按質(zhì)按時去寫好教案課件。要知道做好教案課件的前期準備,在教學的時候?qū)W生也能更理解課堂知識點。如果您看到了好的銷售優(yōu)惠請與您的朋友一起分享!...

2023-07-15 閱讀全文

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一些與您需要相關(guān)的資料“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教案”,感謝您來到這里敬請參觀我們的網(wǎng)頁。教案課件也是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就需要我們老師要認認真真對待。老師在上課時必須按照教案課件來實施。...

2023-09-22 閱讀全文

探索“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教案”的秘密內(nèi)容接下來請閱讀。教案課件是老師在課堂上非常重要的課件,需要我們認真寫好每一份教案課件。?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可以在學生反應中得出結(jié)論。更多相關(guān)信息請繼續(xù)關(guān)注本網(wǎng)站!...

2023-05-05 閱讀全文

今天,孩子們又有一個新的折紙對象——襯衣。 因為折紙的折法大多是從教材書或者是沿襲“老教師”的折法一傳十、十傳百的學下去。 所以在做好準備工作后,我先將折法演示了一遍,然后將一張長方形的紙發(fā)給孩子們,...

2020-10-30 閱讀全文

本文編輯為大家挑選了一篇優(yōu)秀的“正方形課件”,以引發(fā)讀者深入思考。在授課前,老師通常會提前準備好教案和課件。如果老師還沒有開始準備,那現(xiàn)在也不晚了。只有在前期充分撰寫教案和課件,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們的知識需求。...

2023-06-2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