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幼兒的教育途徑無非就是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家長配合學校才能實現(xiàn)教育的質(zhì)量最大化!教師與家長在教育中,應(yīng)不斷改正自己的錯誤觀念,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不良情況,幫助孩子健康成長!那么,家園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讓孩子離開我的庇護”,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近了,近了春天的腳步近了,她微笑著向我們走來,用溫暖的春風,吹走一切陰霾;用甜甜的細雨,滋潤著大地,洗滌著這個世界。啊,生活是多么美好??!蟄伏了一個冬天的小草小蟲都復(fù)蘇了,孩子們也紛紛走出了家門,一個個臉上帶著笑,仿佛總也玩不夠。兒子已經(jīng)7虛歲了,外出玩耍還總得我陪著,現(xiàn)在的人們住上了高樓,鄰里之間溝通交流少了,孩子們玩耍接觸的機會也少了,電視電腦成了孩子們娛樂的方式??粗磉叺膬鹤樱胂胱约盒r候,像他這么大已經(jīng)能滿大街跑著玩了,并且能到小伙伴家去串門,自己找玩伴,可是兒子好像太嬌生慣養(yǎng)了。想到這兒,我有一個大膽的念頭,何不放手讓兒子獨自到樓下玩。在我家的南面就是一個小廣場,天氣變暖放學之后,總有幾個孩子在那里玩耍,好多時候都是大人陪著,我何不放手讓兒子自己去玩一下呢。
開始的時候
,我讓兒子自己去玩,他總是央求我和他一同去,我就耐心地跟他說,“兒子,媽媽要做家務(wù),要給你做飯,我在陽臺上就能看到你,一會兒媽媽做好了飯就喊你回家吃飯,你自己回來好不好?媽媽有好多事要做,你應(yīng)該自己學著出去完了,你看《小馬過河》中,小馬長大了,能自己幫媽媽送麥子做事情,《三只小豬》長大了,也要自己蓋房子住了,歆屹也長大了,能自己出去玩了對不對?”“好吧”兒子最喜歡聽故事了,就這樣兒子高興地去了,從第一次的5.6分鐘。到第二次10多分鐘、第三次…..當然開始的時候,我偷偷跟過他,看到他玩得很好,我也逐漸放心了。慢慢教會他躲避車輛,不要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學會保護自己。yJs21.cOM
就這樣我做了一個狠心的媽媽,讓孩子離開我的庇護,放開我的手,能獨自出去玩?,F(xiàn)代的家庭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缺失的就是這樣鍛煉的機會,好多時候我們家長保護過度,瞻前顧后,猶猶豫豫,讓孩子失去了自己成長的時機。讓我們學會放手吧,因為放手也是一種愛。學會給孩子制造交往的機會吧,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獨立性和社會交往能力,讓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成長!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我把女兒“放養(yǎng)”到極致,最后她終于離開了我。
在我和丈夫剛結(jié)婚的時候,我和他就曾對女兒的教育問題“約法三章”:在我們家,女孩和男孩是平等的,男孩能做的事情女孩也都可以做。
我丈夫?qū)ξ业奶嶙h感覺到很不解,這也難怪,我丈夫有三個兄弟,他在一個全是男孩的家庭中長大,但是我不是,我有一個哥哥,從小到大,我和哥哥就受著完全不同的對待:我的哥哥沒有門禁,他可以在外面瘋玩一夜,但我必須按時回家;他和異性交往時也不會被父母問東問西,但我每次和男性朋友出去玩之前,都要向父母提前申請。
我受夠了這種“區(qū)別”對待的日子,我絕對不會讓我的女兒們經(jīng)歷相同的事情。
在一個雨夜,我生下了我的大女兒,當她出生的時候,我很震驚,我一直以為我懷的是一個兒子,直到生下來之后,才意識到,原來我懷的是女兒,我簡直高興瘋了,我相信我會把女兒培養(yǎng)的很好,我會把她培養(yǎng)成為一個自立自強的女性。
我為女兒的每次成長而歡呼,在她一歲的時候,她可以緩緩的爬向農(nóng)場的后門;
在她兩歲的時候,我把她送去幼兒園,她每周都要去幼兒園兩次,我把她送到幼兒園之后就瀟灑離開,女兒一個人安靜的坐在屋子里玩,與她旁邊嚎啕大哭喊著“要媽媽”的小朋友形成鮮明的對比;
我看著女兒一點點的長大。她9歲的時候,我笑著送她去參加露營;她成為初中生的時候,我更是打心底里祝福她;在她16歲的時候,她決定去國外留學一學期,她坐了12個小時的飛機去以色列。我敬佩我女兒敢說敢做的勇氣,雖然女兒在國外時我十分想念她,但是我總是支持女兒去做各種各樣的決定。
女兒申請了離家很久的大學,在很多家長要求孩子別離家太遠的時候,我鼓勵女兒忽視距離,“不要在意距離,去你真正想去的地方”,她16歲的時候就能一個人去以色列學習4個月,其他的事情,還有什么是她做不到的呢?
最終,我的女兒選的一個離家5小時車程的大學,并在那里度過了四年的大學時光。雖然學校離家不遠,但是我和丈夫很少有機會見到女兒,她忙著成長和享受生活,她樂于嘗試新的事物,她也在為下次冒險做好準備。
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女兒決定去英國出國留學,我沒有阻止女兒的選擇,我希望女兒可以成為一個獨立又自強的人。我女兒很喜歡英國,她喜歡英國的緩慢與美好,她喜歡在街上散步和路上遇到的人打呼,她在適應(yīng)一個全新的國家,她遇到了一個有趣的年輕人,兩個人相談甚歡....我女兒才20歲,她仍然在冒險的路上。
女兒也在做獨立的事情,她搬離了學校宿舍,和她三個最好的朋友一起在校外合租,她在一家很好的公司實習,她開始準備去讀研究生。
還記得我女兒在英國遇到的那個年輕人嗎?我女兒仍和那個年輕人保持著聯(lián)系,兩個彼此通信,還去彼此的國家看對方,我女兒帶那個年輕人去紐約旅行,他們也會買一些廉價航班去附近的國家去旅行,我女兒只有23歲,她還有很多沒有去過的國家,有很多想看的東西。
去年秋天的時候,我的女兒和我還有丈夫進行了長談,我女兒告訴我,她決定和男朋友訂婚,兩個人一起搬去英國生活,這么多年,我的女兒最終還是離開了我們。
我強打起精神,祝福女兒。說實話,女兒和她的男友十分般配,兩個人的生活一定會十分美滿。我很開心女兒可以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但有時候我有那么點后悔,我教會了女兒很多東西,我教會女兒獨立,教會女兒自強,教會女兒接受挑戰(zhàn),當女兒敢做一切的時候,她就會找到自己的幸福。
我從沒有想把女兒拴在身邊的打算,我也不想女兒和我過一樣的生活,我知道我女兒會遇到更多的事情,她會有更廣闊的人生,她會遇到不同的人,她會享受人生,我期待我女兒之后的發(fā)展。
而現(xiàn)在,她真的離開我了,永遠。
我女兒和男朋友已經(jīng)訂婚了,明年就會結(jié)婚,我的女兒將會去英國,她會在英國建立自己的家庭;而我只能呆在美國,離我的女兒越來越遠。
我一直支持女兒出去看看,我鼓勵她接觸世界,但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我也在與孩子漸行漸遠,我知道我必須教會女兒獨立,但我從沒想過她可能不會再回來。
但這種情況正在發(fā)生,我的女兒選擇不會回來了,我的孫子孫女都在海外長大,我們會越來截止遠。我只能自我安慰,我的女兒真正獨立,這種獨立是我一直想要的。
By:JudyMollenWalters
她總是那么的愛哭,每次家里只要她能動手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動手去做,決不讓大人插手,所以家里很多事情都等著她做,去外面回來一定要讓她開門,家里吃飯時一定要讓她端碗,如果有一天沒有讓她做,她就會哭,所以我也會煩惱,有時候是急著要做別的,有時候是不小心忘了。所以有時候我真的很生氣,真想干脆就像慧爸說的什么都不用她做算了,當然這樣現(xiàn)在是安逸了,但是卻抹殺了孩子動手能力。對她以后沒有幫助,所以只能是自己想辦法讓孩子去改變。
可是怎么去做呢?這兩天在因為天氣熱了的原因,xx媽我一直在打掃屋子,把厚衣服被子什么的收起來,把夏天的衣物給拿出來。挺忙的。xx也要幫忙,當我拿起掃把掃地時,xx就哭,說要讓她來,本來我就忙,又不說她要掃地。就直接哭,我覺得老是這樣讓她以哭來要挾總不好,所以我就沒有理她,直接全部掃完,一點都不讓她做,她一直哭啊,我也不理,知道她哭到不哭為止。然后我再跟她去講道理。
我說:“你為什么要哭呢?”
見我一問又撇了撇嘴想哭,不過忍住了。
我再問:“你有沒有跟媽媽說你要掃地?”
“沒有”
“你這樣對不對?”
不做聲
再問:“你這樣對不對?”
“不對”弱弱的回答到
“那不對為什么要哭呢?”
“我想掃地”
“可是你沒有告訴媽媽,媽媽怎么知道你要掃地呢”
不做聲
“下次你如果想要掃地就一定要說出來,你不說出來別人就不知道你要做什么。知道嗎?”
“知道”
“如果下次你想要做什么的時候一定要說:我想要....請讓我來。好嗎?”
“好”
當天,孩子還有幾次想幫忙做別的事情,一開始還是開口就準備哭,然后我就提醒她:“應(yīng)該怎么說?”
于是她也趕緊說:媽媽,我想收桌子,請讓我來好嗎?我點點頭。她見我同意了,很開心的就去忙她的了,這兩天,xx已經(jīng)學會了說:媽媽,我想做XX請讓我來好嗎?
當然有時候也會忘記,但是,只要你稍微提醒一下:你忘了說什么了?然后xx就會馬上說:媽媽,請讓我來
許多實例證明,有些幼兒之所以變得越來越自卑,一個重要原因是父母以完美主義的態(tài)度過高地要求孩子,孩子可能時時處處被包圍在批評乃至埋怨的海洋中,長此下去,自信便可能喪失殆盡,每做一件事他在潛意識中往往會對自己做出否定“我不行”“我的腦筋不好使”“別人就是不喜歡我”等等。孩子都需要從心理上不斷的自我肯定來獲取前進所必不可少的原動力。而對自卑的孩子來說,要擺脫自卑的陰影,并樹立自尊和自信,自我肯定無疑更為重要。
以下是專家提出的幫助孩子學會自我肯定的幾個簡單易行又行之有效的辦法:
讓孩子跟“我不行”告別
▲適當降低對孩子的要求
對待已有自卑心理的孩子,父母應(yīng)適當降低對孩子的要求。假如孩子畫了一匹馬,那么你最好不要過多地挑剔這里不好、那里不像,而應(yīng)對孩子的每一成功之處予以發(fā)現(xiàn)并做出由衷的贊賞:“看,那馬尾巴畫得真好呀,好像是在風中飄舞一樣!”或者“你為馬涂的顏色真漂亮!我敢說這可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馬兒!”
需要強調(diào)的是,你應(yīng)該讓孩子覺得:你對孩子的贊賞完全是誠懇的,而不是應(yīng)付的,客套的,更不應(yīng)該是虛偽的,做作的。為了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你須在思想方法上做出調(diào)整,在表述上講究藝術(shù)。
其實,讓自卑孩子學會自我肯定的首要目標即是:幫助孩子從自己的行為中獲得滿足和動力。我們應(yīng)該讓孩子懂得:做該做的事,并且把它做好,這本身就是成功,也是對自己的最好的肯定。
▲變更表揚的主語
讓孩子多作自我肯定的一個最簡單方便的方法是變更你對孩子做出的所有的表揚的主語:只要把“我”改成“你”,把“我們”(父母)對你(孩子)的表揚改造成你(孩子)對自己的表揚。這種簡單的變化能夠更充分有力地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因而實際上起著一種增加對孩子贊賞的效果。如:“你今天用積木蓋起了這么高的大樓,我真為你感到自豪!”可改為:“你今天用積木蓋起了這么高的大樓,你一定為自己感到了自豪!”
▲鼓勵孩子確立主心骨
父母可以對自卑的孩子多作表揚,但其他人(包括小伙伴們)卻不一定能完全做到這一點。他們或許會“實話實說”,或許會故意挑剔,甚至諷刺挖苦。此外,孩子不可能永遠地依賴別人的評語,而遲早要依靠自己內(nèi)心的動力前進。有些孩子完全依賴成年人的贊許,連怎樣認可自己都不知道了。這樣的孩子如果長大了成了個球員,那就可能在比賽時每打出一個球就會回頭看看教練的臉色——自然他就難以成為一個成熟的球員。不妨指出他的正確之處,然后提醒他不必過分看重別人的評論。
的孩子由于做了一件錯事而遭到了批評,一下子感到喪失了前進的方向。此時你應(yīng)該告訴他,對待批評的最好辦法便是承認并改正,當孩子主動承認了錯誤時,你完全可以告訴他:“你這樣做很不容易,因為這可需要很大的勇氣,你可以對自己說你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p>
▲努力強化孩子的自我肯定
對自卑情緒嚴重的孩子來說,他心中的自我肯定往往是脆弱的,飄搖不定的,因而極需要得到外界經(jīng)常不斷的強化。強化孩子的自我肯定方法很多。如:可讓孩子為自己記一本“功勞簿”,讓孩子每周花幾分鐘時間寫出(或畫出)自己的“功勞”,并告訴孩子,所謂“功勞”,并不一定非得是了不起的成就,任何小小進步,以及為這種進步所做出的任何小小努力,都有資格記載入冊;也可為孩子準備一些小小的獎品(如畫片、玩具、小人書等)——每當孩子做出了一點成績,或一件令他自己感到自豪的事,他就有可能獲獎;你還可以教孩子學會以“自言自語”的方法不斷對自己作出贊揚——當孩子遇到困難正躊躇畏縮時,你不妨鼓勵他自己對自己鼓勁:“來吧,小朋友,你可是一個不怕失敗的好孩子,再作一次努力吧!”
▲自我肯定也不宜過度濫用
鼓勵特別自卑的孩子多作自我肯定,并不意味著應(yīng)該讓他“濫用”自我肯定。不要鼓勵孩子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使用自我肯定。自我肯定也應(yīng)有個度,即要分時間、場合,更要有一定的原則、標準和尺度。再好的良藥也不能下得過猛——孩子的自我肯定用過了頭,那就可能變成了一個自負甚至惟我獨尊的小霸王。
■和自然的接觸就像營養(yǎng)和睡眠一樣必需,領(lǐng)孩子到自然中去是父母的責任。
■觀察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以及專注的持久性,這些現(xiàn)代人不可或缺的品質(zhì),不能等到孩子進入校園才開始“教育”,不能錯失大自然這個最好的課堂,不能錯過在輕松的玩耍中感知自然這個最簡單、最天然、最便捷的方式。
■鼓勵孩子多出去玩,建立起孩子和自然的聯(lián)系,就是在孩子心中埋下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種子。
自然缺失癥是什么???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每年有不同的主題——“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善待地球,保護環(huán)境”、“氣候變化,需要全球合作”、“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節(jié)約資源做起”、“促進生態(tài)文明,共建美麗中國”、“綠色城市”……這些美好的愿景,都要由人來實現(xiàn),但如果未來的一代是患上了自然缺失癥的病人呢?
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正在成為一個新的物種,與自然隔絕的“宅男宅女”。
關(guān)心教育的人都知道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論”,那是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1983年提出的,他認為人類有7種類型的智能,語言智能、邏輯—數(shù)學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和自省智能。但很少有人知道,最近他提出人類還具有第八種智能——自然智能。
據(jù)威斯康星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威爾遜的研究,具有自然智能的兒童——
擁有敏銳的感受能力,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隨時可以運用這些敏銳的感覺發(fā)現(xiàn)并區(qū)分自然界中的事物;喜歡戶外運動,如園藝、野外遠足,觀察自然現(xiàn)象的實地考察;容易觀察到周圍的形狀——相同之處、不同之處、相似之處和不正常之處;對動物和植物感興趣,并細心照料它們;能觀察到環(huán)境中他人無法察覺的細微之處;創(chuàng)建、保管或擁有自然物品的觀察記錄、素描、圖畫、照片或標本;從小就對與自然、科學或動物有關(guān)的電視節(jié)目、視頻、書籍或物品非常感興趣;表現(xiàn)出對環(huán)境保護和瀕危物種的強烈意識;可以輕松地記住從自然界中發(fā)現(xiàn)的物品或種類的特征、名稱、分類和數(shù)據(jù)……
但是根據(jù)美國作家理查德·洛夫的觀察,現(xiàn)代城市兒童與大自然處于完全割裂的狀態(tài),他呼吁要拯救這些患上自然缺失癥的孩子,因為“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樣,需要和自然的接觸”,如果沒有與自然的接觸,沒有在自然中學習、探索、體驗的經(jīng)歷,孩子的感覺和知覺都會受到影響,容易變得孤獨、焦躁、易怒,在道德、審美、情感、智力成長中有所缺失。
北京的一位資深環(huán)境教育工作者胡卉哲認為,自然缺失癥聽起來是個新詞,但城里的孩子背過《憫農(nóng)》卻沒見過禾苗,吃過豬肉卻沒見過豬跑;分不清五谷,辨不出花草,認不出飛鳥走獸……早已被人們默認為社會發(fā)展進步不可逆的趨勢:下一代比我們生活得更好,所以就無需和自然打交道了。
但在胡卉哲看來,自然并不只是一個任人類索取的資源集合體,同時也是人類生存所依的力量,是一切美、想象力和科學的源泉。和自然斷裂,不僅會失去對生命的體察,更會讓人生病——失去支撐內(nèi)心的力量。
遺憾的是,渴望孩子擁有成功人生的家長們,忙著(也可以說是盲著)給孩子報這樣那樣的培訓班,唯恐孩子在奧數(shù)、英語等各種才能上落在別的孩子后面,卻很少會想到:和自然的接觸就像營養(yǎng)和睡眠一樣必需,兒童肥胖、多動癥和抑郁癥都與自然缺失癥相關(guān),領(lǐng)孩子到自然中去是父母的責任。
只有城市兒童易患???
“自然之友”是中國第一家民間環(huán)保團體,胡卉哲說自己在“自然之友”從事環(huán)境教育工作時,明顯感到來自城市家庭的孩子更加見多識廣、口才更出眾,顯得更聰明自信,但也更缺乏耐心和注意力,容易變得暴躁。“比如有的孩子會整段整段地講述他對‘全球變暖’的理解,還有對北極熊的擔憂,確實挺有見地。但如果請他觀察一下臨近樹上的小鳥,他卻無法靜下心來尋找”。
胡卉哲說,當把孩子帶到林地,請他們?nèi)?shù)數(shù)周圍有多少種顏色的時候,很多孩子會興奮地散開跑遠,但有的孩子卻會拿著筆站在原地,既不走也不看,埋頭寫下紅色、綠色、紫色、棕色……“其實他寫的只是他理解的顏色的概念。他就站在自然當中,卻沒想到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和確認”。
農(nóng)村孩子的情況如何呢?根據(jù)山東省肥城市老城街道百尺小學洪艷老師的觀察,農(nóng)村學生親近自然的機會也在逐漸變少。洪艷注意到,不少家長外出打工,爺爺奶奶只能讓孩子吃飽,任由孩子看電視、玩手機、上網(wǎng)玩游戲,孩子隨同大人下地干活兒的現(xiàn)象幾乎不復(fù)存在,有的孩子一二年級就戴上了眼鏡。
洪艷認為,隨著城鎮(zhèn)化的加快發(fā)展,農(nóng)民進城住上樓房,患自然缺失癥的孩子會越來越多。如果說電視、手機、電腦等電子產(chǎn)品是孩子患自然缺失癥的物質(zhì)誘因,那么家長就是推手。因為家長并沒有意識到大自然才是孩子們放松的好地方,“作為一名農(nóng)村教師,親眼目睹農(nóng)村孩子的變化,無助又心痛”。
“電腦、電視、游戲機讓孩子更多地待在屋里,父母對于車禍、陌生人的恐懼,作業(yè)和各種課外班占滿了孩子的時間,學校因為安全的顧慮,甚至連春游都不敢組織,孩子很難有機會前往樹林和田野,大自然從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消失了。”“自然之友”會員、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詢中心負責人郝冰說,隨著與自然的接觸越來越少,孩子的感官越來越限制在電腦、電視的視覺單一使用上,其他感官退化,逐漸變成生活的旁觀者,越來越被動,心靈得不到滋養(yǎng),人生經(jīng)歷越來越單薄。無論是城市還是農(nóng)村,情況都很嚴重。
自然缺失癥能治愈嗎?
“當然能!”胡卉哲認為其實自然缺失癥一點兒都不難治,只要走出屋門,來到戶外,大自然自有其強大的力量,讓躁動的心靈變得平靜沉穩(wěn)。玩泥巴,跳水洼,撿石頭,聽鳥叫,跑、跳、追……甚至什么都不做,一切交給自然就好。
胡卉哲說:“我們每次做營地活動的時候,第一天肯定是最難最累的。孩子們不習慣和自然接觸,不愿意坐在土地上,不愿意摸泥土,看到小蟲子就跳腳哇哇叫。但是每次結(jié)束的時候,他們都會變得在自然中自在安逸,會把小蟲子放在胳膊上看,會挑舒適的草地打滾,不在乎自己弄得一身泥。他們也會變得更健康,更快樂?!彼⒁獾剑还軄碜允裁礃拥募彝?、帶著什么樣的情緒,所有的孩子都能夠在自然中得到或多或少的“治愈”,本能地感受到大自然直指人心的力量。
在北京,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多年堅持參加各種環(huán)境教育活動。從事媒體工作的洋洋媽媽說,女兒從小就是“自然之友”和“綠家園”的志愿者,第一次去內(nèi)蒙古沙漠種草時才3歲多一點兒,小學階段去過山西壺口種樹、山東東營看大天鵝,去過中俄邊境的額爾古納河,在西南的怒江峽谷趕上過幾十年不遇的大雪……和同齡人相比,她的自然閱歷算是豐富的,曾在大自然中調(diào)動各種感官聞過、聽過、觸摸過、品嘗過,這些鮮活的體驗,讓她上學后寫作文很有靈氣,擺弄起相機來在構(gòu)圖和用光上時有獨到眼光,似乎吻合專家所言——充分地觀察和全身心地感知自然,能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
洋洋媽媽認為,童年的自然體驗看得見的好處也許并不多,但自然缺失癥的潛在危險卻不可小視。她說:“沒有或少有自然體驗的孩子長大后,聽到沙漠化、泥石流、野生動物瀕危這些字眼時不會心疼,看到長流水、長明燈懶得伸手關(guān)上,喜歡選擇方便的一次性用品、豪華的過度包裝商品,覺得環(huán)保、低碳只是少數(shù)專業(yè)人士的任務(wù)而非每個人都能選擇的生活方式……這將是多么可怕的未來!”
令人欣慰的是,有越來越多的家長自發(fā)地參與到各種各樣的環(huán)境教育活動中來。民間環(huán)保組織“常青藤”和中國兒童中心合作的小木屋項目,自2012年6月1日啟動以來,就吸引了2000多人次5歲至9歲的孩子。“常青藤”負責人林岳認為,孩子不僅天然地喜歡接觸自然,更可以在觀察、體驗、參與、領(lǐng)悟中學習對環(huán)境的關(guān)愛和責任。
到了自然環(huán)境中,家長應(yīng)該怎么引導孩子呢?林岳說,首先要學會仔細觀察,比如通常孩子們愛問這是什么花,我們從不簡單地告訴孩子花的名稱,而是啟發(fā)孩子仔細看看,幾個花瓣?都有什么顏色?長在哪里?有的花長在樹上,比如櫻花、桃花、梨花、海棠等,有的長在灌木叢,比如迎春、連翹、棣棠,還有的是草花,如鳶尾、雛菊。開花的時令不同、花期長短不同、生長環(huán)境不同……觀察后我們再引導孩子們總結(jié)北京常見的花何時開,什么名字,有什么特點,如何觀賞……
“還有觀鳥,先讓孩子們靜靜地聽鳥叫,試著理解鳥兒在說什么。鳥叫至少表達了兩個意思:我是xxx,我在這兒。不同時候有不同的涵義,比如求偶、御敵等,只要是有心人,就能聽得懂大自然的語言,小孩子更有這種天性?!?/p>
除了觀察和聆聽,小木屋還組織類似“給小樹穿棉衣”的環(huán)境教育游戲,“入冬之前,我們帶著孩子們給樹干綁草繩,變兒童破壞力為生產(chǎn)力,孩子干得可帶勁了!”林岳說。
如果家長擔心自己沒有足夠豐富的自然知識,沒有信心帶孩子去探索自然呢?來自臺灣的環(huán)保專家李偉文認為,對孩子而言,知識的重要性遠遠比不上真實的感受。父母最好只是陪伴,只是傾聽,最積極的作為頂多是鼓勵與引導。“即便我們不知道任何自然知識,也可以陪著孩子看看天空,聽聽風聲,重新使用眼睛、耳朵、鼻子和指尖,讓很久沒有仔細感受的感官活起來。陪著孩子在自然中散步,只要有一顆安靜不急躁的心,大自然就會引領(lǐng)著我們,體會大自然的美好,知道一切我們該知道的。”
“自然之友”理事長、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楊東平認為,救治自然缺失癥,就要沿著盧梭和梭羅向自然學習的方向,重建孩子與自然的聯(lián)結(jié),給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注入全新的營養(yǎng),讓孩子走進自然,體驗自然,讓郊游、戶外活動和露營、野外垂釣和野外動植物觀賞以及種植和園藝等傳統(tǒng)方式回到孩子的生活中。當然,重要的前提是家長深信,“培養(yǎng)好人的秘訣就是讓他在大自然中生活”(愛默生),“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從中獲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蕾切爾·卡遜)。
獎勵和贊許良好的行為。有些孩子不聽話常常是希望通過反抗或其他不聽話的方式使大眾滿足他的愿望。父母對孩子的這種不良行為,首先態(tài)度要沉著冷靜、不慌張,最好的方法是暫時讓孩子單獨一個人,直到這樣胡鬧的行為停止或是態(tài)度好轉(zhuǎn)才去處理。但家長要積極做的是,稱贊、獎勵好的行為,讓孩子區(qū)別好與壞、空話與禁止。當孩子無理取鬧時,可以用贊許的話來轉(zhuǎn)移他的行為:“我記得你是一個熱心的好孩子,記得嗎,上次你幫我做了……”在獎勵和贊許孩子時,最好讓孩子能具體了解自己的行為,不要只一味地稱贊孩子“你好棒”“你好乖”,而是選用一些具有美德的語句,譬如“你很慷慨”“你很有禮貌”“你很熱心”……使孩子對好行為的具體性更明確。
對不好的行為進行嚴肅談話。當孩子不聽話時,成人用責罵或處罰來處理,常常很容易把主觀的因素如氣憤、激動、疲倦、厭煩的情緒滲入行為的處理中,致使孩子的身體感到痛苦不適(體罰),心理產(chǎn)生恐懼,意志遭到壓制,因此很難接受成人長篇大論的說教,反省自己不良的行為,更別說要糾正自己的行為了。此時利用嚴肅的談話,例如,先暫時停止他的工作,請他到一個角落,認真地跟他談,會比大聲責罵和處罰更能啟發(fā)他的良知,思考自己的不當行為。
細心和耐心地糾正與教育。孩子不聽話,有一些是由于家長工作繁忙、家務(wù)繁重等,在面對孩子過錯時過于漠然隨意、熟視無睹,也有一些是因為父母認為孩子小,任性、胡鬧、不聽從吩咐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長大就會變好或變聽話,而沒有細心地引導和糾正,長此以往,不利于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漸漸形成對行為準則和道德規(guī)范的缺失。同時,小錯不糾,大錯難補,等到孩子犯了嚴重的錯誤,產(chǎn)生嚴重后果的時候,一則家長引導起來會更加困難,無從下手,二則孩子由于沒有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和準則規(guī)范,會對錯誤及錯誤的后果不以為然,對父母的想法置若罔聞。
之前讀了一篇分享文章,一對跨國夫婦認真分析為什么要讓自己的孩子回中國念書。很多觀點有一定參考性也有一定真實性,提到很多經(jīng)濟原因,也能理解。美國加州硅谷的生活費確實很高,國內(nèi)的教育費用確實較低。但是我還是忍不住要寫一篇文章說說我看到的美國高中以及這里的教育制度,以及等我有了孩子,為什么我一定會讓他在美國念高中。
掃盲:美國高中什么樣?
我之前的工作地點是舊金山市區(qū)的一所私立高中,學校招收了幾十個國際學生,許多孩子都來自中國。之前的一年,我在舊金山灣區(qū)的一所公立高中工作。從公立到私立,論教育質(zhì)量與環(huán)境,私立學校都更勝不止一點點,當然價錢也不是一般藍領(lǐng)家庭能夠負擔得起。
美國政府提供免費的公立教育,學生只要有初中的畢業(yè)證書就可以就近入學,不需要任何成績。但是由于學校沒有權(quán)利選擇學生(個別“磁石學?!背?,比如舊金山的LowellHighSchool),因此學校的質(zhì)量完全取決于學區(qū)的好壞。
私立學校由學生自己申請,然后提交高中升學考試的成績。私校一年的學費大約在1.5-3萬美金之間,寄宿學校則更貴,一般在4-6萬美金之間。家庭經(jīng)濟條件差一點的孩子,也可以申請私校的助學金,如果成績非常頂尖甚至都能夠?qū)W費全部免掉。更多的公立與私立的區(qū)別可以再寫一整篇,所以我還是直切主題,說一說我感覺的中美高中教育的區(qū)別以及各自的優(yōu)劣勢。
中國高中=機械重復(fù)的作業(yè)+無休無止的考試!
回憶一下自己的經(jīng)歷,我一直很感激自己能上一所充滿人文精神的高中,遇到許多睿智博學的老師,盡管后期學校也迫于升學壓力取消了許多課外活動,但是想起當年的課外閱讀書目以及高一的社團活動和學生會,還是覺得曾經(jīng)有過很美好的經(jīng)歷。
當然,除去這些有限的活動,記得更多的是每天無窮無盡的作業(yè)以及一輪又一輪的考試。每天9節(jié)課從早上到晚,幾乎就是機械的重復(fù),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上大學。成就感,自然是有的,但是僅限于考試成績好的時候。那種某一次考試發(fā)揮失常的痛苦常常招致無數(shù)個夜晚的輾轉(zhuǎn)難眠,想必任何一個積極進取的非學神或?qū)W霸級的普通學子都會在此頻頻點頭。
然而除此之外,我不記得我有任何興趣愛好,甚至任何可以讓我的大腦暫時從學習壓力中釋放出來的東西。就算是戀愛都處于被遏制的狀態(tài),每天躲躲藏藏,本來應(yīng)該是唯一的快樂,反而帶來更多的焦慮與煩惱?;貞浉咧腥辏^大多數(shù)記憶都停留在許多的考試,許多的作業(yè),以至于在偶爾喘息的間隙跑出去瘋玩一場,亦或者在晚自習時與同桌小聲說話的片段都成了記憶中難以尋覓的奢侈品。
結(jié)果是:除了會考試,我什么都不會!
這樣的學習模式,從優(yōu)勢來說,這是學習的充實感,知識掌握鞏固的連續(xù)性,是單純的學生生活,是全面而扎實的基礎(chǔ)教育。但是三年之后,我收獲的除了一張大學錄取通知書,什么都沒有。我沒有愛好,沒有特長,不參加體育活動,從來沒有做過家務(wù),不會任何生活技能。除了會考試,我什么都不會。
我也不知道自己與別人有什么不一樣,因為每個人都是走著這樣的步驟,沒有誰與誰不同。我們都是拿著一樣成績單,算著一樣數(shù)學題的高中畢業(yè)生。
我更不知道將要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除了學習還能做什么;卻隨波逐流地與其他人一樣懵懵懂懂地走進大學校門,又不由自主地因為一件叫做“畢業(yè)”的事情被“流放”到那個十分陌生的社會大熔爐中去,去接受鍛造,接受挑戰(zhàn),既能承受失敗,也要不屈不撓,但這一切對于僅擅長紙上談兵的我們無疑是痛苦而艱難的。
那么對于過來人的我們來說,明知自己的下一代也會面臨同樣的一份艱難,又為什么不早作打算,讓他們盡早做人生規(guī)劃的主人?
美國高中=精彩紛呈的課余活動+自由自主的選課模式!
10月份在國內(nèi)參加教育展的時候,許多家長都告訴我,他們的兒子們是如何偷偷跑出去打籃球然后被校長抓回去訓話,是如何每天作業(yè)寫到凌晨一點多鐘又在6點起床去上學的。
我常常忍不住以此對比我每天工作的高中:每天2點半放學,學生去打球,去參加社團活動,去劇社,去樂隊。自主選擇課程,課后也有輔導,但是一般不會超過2個小時。每個月學校還有各種“全民狂歡”,舞會,rally(拉力賽),游行,變裝周,學生之間也常常有各種私下的派對,課外活動非常地豐富。
而更讓我欣賞的卻是允許孩子們自己選修課程的模式。所有學生有一定的主科必須選擇,同時對于單獨的學科,只有規(guī)定的必修內(nèi)容,其余的內(nèi)容則列為選修范圍。一旦完成了必修內(nèi)容,剩下的課程就可以都由自己選擇重點學習的對象,包括藝術(shù)或者音樂類的課程一樣都可以作為大學升學的重點課程。偏科沒有關(guān)系,全科也可以,只要每選的一門課都認真獲得好成績。
因此,我從來不覺得這里的高中對學生來說很容易,相反,它可能比國內(nèi)的高中更辛苦,因為它對學生提出的是更多的要求。學習方面,這里的課程與國內(nèi)大同小異,學生有必修的主科以及可以選修的副科。不論主還是副,作業(yè)量都很大,每天3-4小時也是必須投入的精力。尤其是一心想要上好大學的學生,從11年級開始往往需要修許多AP,包括經(jīng)濟、心理、環(huán)境科學、生理學等等,其難度與深度都遠遠高于國內(nèi)能提供的課程,那么晚上熬到12點多也是常事。在這樣的學習強度下,學生們也必須要很努力很辛苦地學習,才能取得好成績。
結(jié)果是:除了學習,我還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在美國申請好的大學,學習成績好只是底線。真正能夠進入頂尖名校的孩子,除了有4.0的GPA,往往還同時參加好幾個社團,一定是一到兩個體育隊的成員,大部分在學生會擔任要職,周末還要去醫(yī)院或者救援所做義工,暑期一定不能閑著,背包旅行,長期義工,愿意多學習的學生可以注冊名牌大學的暑期課程,足夠優(yōu)秀的學生甚至都可以申請到大學的研究所里面做實習。
這樣對學生多元化的要求與期待,始終不斷地敦促著孩子們永遠朝著全能的方向發(fā)展。而這些除了學習以外的忙碌,往往都是孩子們所愛好的事情。也正是因為從小的熏陶,才使得這里的成年人們普遍都有積極向上的個人愛好。不至于同我們一樣一離開校園就迷失方向,一下班就無所適從只會上網(wǎng)看電視,放假則成為沙發(fā)土豆白白荒廢一個又一個周末,身體越來越差,等待退休的時候又仿佛回到了剛畢業(yè)時的迷茫,陷入一天又一天的無所事事的焦慮之中。
在美國,一個普通的計算機碩士,周末可能在動物園從事保護蛇類的工作;一個看上去平平常常的數(shù)學老師,卻有可能是攀巖高手,鐘情各種極限運動;一對從事金融工作的夫妻,到了周末就成了專業(yè)潛水教練,免費教中學生潛水技巧……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我越來越開始懷疑從小被灌輸?shù)哪欠N除了學習什么都可以放棄的價值觀是否正確,那些為了學習而沒有任何個人興趣的日子是否值得。
會生活=努力學習+認真玩耍
我常常想,其實當年念高中的我也愿意去做義工,也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喜歡學歷史,喜歡跑跑跳跳。如果當年的我也有像今天我眼前這些學生一樣的機會,我也會參加學校啦啦隊,也會每周末去教堂整理衣物、幫窮人分盒飯,我也會有許多時間讀我喜歡的小說,選更多的歷史課,學更多的文學課,不用做那么多的數(shù)學題。
我看到我的學生們會很辛苦很辛苦地念書,但是也會在周末的舞會很認真很用力地玩一個晚上;我看到我的學生們?yōu)榱烁鞣N課外活動忙得焦頭爛額,但是這些活動卻能帶給他們巨大的樂趣和深刻的回憶,同時也充當了緊張學習生活的調(diào)節(jié)劑,而且它們往往會變成伴隨一生的愛好和追求。從這些學生的身上,我看到的是更多的笑容,更多對于生活的熱愛,以及更多想要為了自己理想努力的動力。這樣的孩子,我不知道他們將來會從事怎樣的工作,但是他們一定會是快樂的人。
請給孩子一個機會去選擇自己想走的路!
等我有了孩子,我不想自私地為他設(shè)定一條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老路,因為我已經(jīng)知道這條路會是什么樣子。我寧愿他能有機會去擁有自己的選擇,能夠發(fā)現(xiàn)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他的成績不用非常好,但是在他意識到他可能永遠上不了頂尖名校那一天時,他還能很自信地說:“我是一個善良的人,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有許多喜歡做的事情,我還是體育隊的明星。”
他的青少年生活不用依靠一張成績單上面的數(shù)字來衡量也能過得充滿幸福感,并且像這里千千萬普通的高中孩子一樣,進入一個普通的大學,擁有一個平凡而快樂的未來,永遠保持一份屬于自己的愛好,那么這樣的孩子,無論處于怎樣的環(huán)境,我相信他也會始終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因為他有一個富有的精神世界!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讓孩子離開我的庇護》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孩子的游戲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導讀:媽媽臨走時要抱抱孩子,對孩子說“再見”。即便是孩子聽不懂,也要給他講明白媽媽離開的理由:“媽媽要去上班了,如果寶寶好好玩,好好吃飯,媽媽很快就回來啦!” 孩子知道媽媽要上班去了,會多么傷心啊!上...
我把女兒“放養(yǎng)”到極致,最后她終于離開了我。 在我和丈夫剛結(jié)婚的時候,我和他就曾對女兒的教育問題“約法三章”:在我們家,女孩和男孩是平等的,男孩能做的事情女孩也都可以做。 我丈夫?qū)ξ业奶嶙h感覺到很不解...
讓孩子學會說:請讓我來孩子愿意自己動手是好事,可是如果在跟你商量的而你又不知道他想要做的情況下,你把這件事情做了,孩子回事什么反應(yīng)?如果有時候你覺得他做不了的事情孩子又想自己動手而你又準備幫孩子完成的...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