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傳讀后感。
讀書已經(jīng)成為了我們的生活習慣之一,作者寫的這篇小說,使我們受益匪淺。你知道一篇精彩的讀后感都有哪些要素嗎?以下是本文的首篇介紹“蘇東坡傳讀后感”。
有無數(shù)筆者寫過蘇東坡,但也僅僅是寫過,東坡只是在他們筆下一閃而過,卻從未活過。
而林語堂先生喜歡蘇東坡,到了迷戀的程度,他在這本書里說:“我認為我完全知道蘇東坡,因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為我喜歡他?!彼?,東坡先生,在他筆下活著。
有誰會不喜歡蘇東坡呢,除非他的內(nèi)心盛不下這么純粹的人。蘇東坡有著人們畢生追求的完美人格。林語堂先生非常愛東坡,他的東坡也有自己的影子:他們同樣熱情、幽默、豁達、真誠,難免天真,為此會吃苦。
雖時隔千年,林語堂在寫這本傳記時,仍無法冷靜,他把自己的生命體驗投射到蘇東坡的身上,牽動自己的悲喜,也讓這本書里的蘇東坡活得更生動、立體。在這本書里,林語堂是沖動的,富于想象的,他眼里的東坡是一個神奇的綜合體:“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shù)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整本書里,林語堂先生勾摹出一個看似熟悉又有很多獨特細節(jié)的蘇東坡,官方簡介的“文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慢慢隱去,從林語堂這里復(fù)活的是一個“造酒師、人道主義者、月夜徘徊者、生性詼諧者”。這是密友嘴里的蘇軾,是老友重逢。
林語堂和他的書想描述一個優(yōu)雅,聰明和有趣的人。他生活在一個不完美的時代,但他的生活近乎完美??嚯y沒有讓他生活沉重,反倒拓展了他人生的邊界,這是林語堂渴望但無法企及的人生。
蘇東坡有一種自然的魅力,讓旁人無法抗拒,在平步青云時,他心無旁騖,絕極詩、文、書、畫、詞的造詣??v使后來身處海南的瘴雨蠻煙中,他仍能胸中自有一片心安故鄉(xiāng)。這又是他更大的魅力。
面對烏臺詩案,東坡被潑上臟水,并帶著20多名家屬來到黃州。他的生活從花團錦簇變成了屋漏夜雨,凄慘不堪??伤⑿坦樱H自動手開魚池、找菜種,經(jīng)營苦難的生活,那些背后設(shè)計他的人,期待他落魄,希望他悲悲切切,他端出的卻是一碗“火候足時它自美的東坡肉”,還有《念奴嬌·赤壁懷古》、前后《赤壁賦》這樣的名篇。面對苦難,蘇軾說“一蓑煙雨任平生”,生活賜我以苦難,我報之以哂笑,面對人生低谷時的樣子,展示的就是自己的格局。
對于拘束的中國古代來說,“氣”是浩然正氣,而這股氣,是理應(yīng)可以打敗一切暗黑的。但是這種“氣”在一個懦弱的皇帝和一個倔強的宰相面前,是要低頭的。
我看到林語堂先生花了將近十頁專寫王安石的時候,不禁有些吃不消,一方面覺得自己看起了《王安石傳》,另一方面對他這種近乎**的人格感到無力,但是終究他沒有做錯什么,只是過于固執(zhí)于一個錯誤的觀念。事情壞在蘇東坡表面看似風流瀟灑,其實也是個倔強的人,多次上書,平均字數(shù)一萬字,雖然每篇奏章都是上品,但是他始終做不到像王安石和他弟弟蘇子由般寡言穩(wěn)重:“我看到什么不好的,就必定要想在飯菜里看見蒼蠅一樣唾棄他。
”這才導(dǎo)致了話柄大量泄漏,最終沒能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抱負。他當然很痛恨自己,沒能將千萬百姓救于水深火熱之中。這就是政治家前不能加著名二字的理由,治民無疑和政治天差地別。
這一點我就想起了蘇軾背后的林語堂,從兵亂中逃脫,相比魯迅激烈的筆鋒,他用英語在美國、臺灣寫下大量作品,從著名黑人女作家“黑珍珠”開始,西方世界逐漸客觀地了解到中國現(xiàn)狀。但是三十年里,他無數(shù)次拒絕加入美國籍,他說:“為何要讓我跪在別國國旗下宣誓?
”生命的最后幾年,他天天站在陽明山頂,向中國的方向眺望。這些都已經(jīng)足夠明了了,他們都在用筆去描摹他們深愛的故土的輪廓,他們都看上去不羈、快樂,但心始終被自己的故土和抱負所牽動。
我知道林語堂先生或許是一個真性情的人,但絕不是一個不懂得客觀的人,這一點從其他人物傳記譬如《孟子的智慧》、《武則天傳》等都能明顯看出,而之所以在《蘇東坡傳》中他如此地難以自制就是由于這樣神似的人生經(jīng)歷和態(tài)度。正是這樣毫不掩飾的偏袒才使得這本書成為一本好書,相較讓人們得以看見東坡先生一生或許大多人所不知的言語瑣事,更在于我們在這本書的背后得以窺見一個脆弱真實的林語堂。
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原本是用英文寫的,是寫給外國人看的,算是比較淺顯易懂趣味性較強,跟我們之前閱讀過得國內(nèi)學者的專業(yè)性書籍相比,這書都讓我們中文讀者感覺更加輕松有趣。林語堂給我們展現(xiàn)的蘇東坡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東坡先生,不只是我們之前所了解到那些。
首先,林先生在文中向我們先介紹了東坡的家世,對他影響比較大的應(yīng)該是他的母親程氏,他小時讀完《范滂傳》,東坡抬頭望了望母親,問道:“媽,我長大之后若做范滂這樣人,您愿不愿意?”母親回答道:
“你若能做范滂,難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親嗎?”是不是有點像岳飛的母親呢。從小就給他進行好的道德熏陶,也是以后成長成才的一大要素。
接著介紹了他的學習經(jīng)歷,或者說成才的過程,天才加勤奮等于成功這句話一點都沒錯,他從小確實是展露出他的超人的才氣,但這一點也沒妨礙他的努力,在那時,為應(yīng)付考試,學生必須讀經(jīng)史詩文,經(jīng)典古籍必須熟讀至能背誦,肯發(fā)憤努力的學生則把歷史書上的文字整篇背過。在背書時,不僅要注意文章的內(nèi)容和知識,還要注意措詞。因為作文章節(jié)所用的詞匯是從那以后學來的,所以這種背誦和記憶真的很辛苦。最努力苦讀的學生竟會將經(jīng)書和正史抄寫一遍。
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就是這樣的道理。蘇東坡讀書時也就是用這種方法。就是因為這樣用功的方法,對蘇東坡的將來大有好處,因為每當他向皇帝進諫或替皇帝草擬圣旨之際,或在引用歷史往例之時,他決不會茫無頭緒,就如同現(xiàn)代律師之引用判例一般。
再者,在抄書之時,他正好可以練習書法。蘇東坡的學習經(jīng)歷也告訴我們,人才也需要努力學習,取得巨大成就。那些小神童之所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最后象江郎,方仲永那樣的最主要的原因還不是因為他們自認為自己是天才,就可以不勤奮,基礎(chǔ)沒打好,沒有深厚的根底是很難有大的成就的。
而東坡就不一樣了,人家本身就天賦很好,但他并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驕傲自滿,而是依然很勤奮,很認真,因此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也是必然的。
在《蘇東坡傳》里不只是介紹了蘇東坡其人還介紹了與他最相關(guān)的三蘇其他兩人,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雖然這兩人的名氣不如他大,但是名氣也不小。在這本書中,我對他們兩個有了更好的理解。老蘇天生沉默寡言,性情嚴謹,思想獨立,性格古怪。當然,他不容易和別人相處。例如,對于王安石來說,他對王安石極為反感。而且,由于他衣著習慣的無禮,他的反感更深。尤其明顯的是體現(xiàn)在他寫的那篇討伐王安石的《辨奸論》,老蘇寫《辯奸論》時,蘇東坡說他和弟弟子由都認為責罵得太重,可是,事過不久,蘇東坡的同代人就看到老蘇的所見太對了。
那篇文章至今流傳,足以顯示蘇東坡老父的真知灼見。就其政治上的抱負而言,他算是抑郁終身直至今日,但是沒關(guān)系,他的兩個優(yōu)秀的兒子替他在官場上施展了抱負,還不算是太遺憾。
再一個就是蘇轍,蘇轍的性格與他哥哥不太一樣,他的性格是恬靜冷淡,穩(wěn)健而實際,因此也比他哥哥在官場上得意些。雖然二人有關(guān)政治的意見相同,宦海浮沉的榮枯相同,子由冷靜而機敏,每向兄長忠言規(guī)勸,兄長頗為受益。也許他不像兄長那么倔強任性;也許因為他不像兄長那么才氣煥發(fā),不那么名氣非凡,因而在政敵眼里不那么危險可怕。
寫到這里的時候林先生又拿了外國的亨利·詹姆斯和威廉·詹姆斯做比,他也承認了子由沒有哥哥才氣的一半,但是他的文章內(nèi)容充實,具有深度,使他在這一類文章之內(nèi),足稱大家。
寫了三蘇之后,我想談?wù)勌K軾的妻子。他的第一任妻子在實際事務(wù)和明確的利益方面似乎比她丈夫高得多。蘇東坡大事精明,小事糊涂。但是構(gòu)成人生的往往是許多小事,大事則少而經(jīng)久不見,所以蘇東坡則事事多聽從妻子,在我看來蘇東坡的身邊就是需要這要一位精明能干的妻子,她是一個妻子,也更像一個聰明的管家,睿智的長者。可是她不幸早逝,這讓蘇先生很是難過,曾專門寫過一個詞紀念她,這就是與賀鑄的悼亡詞并稱為悼亡詞雙絕。
當然,這本書也提到了其他幾個與他有關(guān)的女人,他的第二任妻子,他的妾朝云,我這里就不提了。
林先生雖然對蘇軾的才華為人特別敬佩,但是也提到了一件事,就是他報復(fù)陳太守的那件事,不過我們誰也不會因為這件事而去懷疑蘇軾的人格道德問題,這只是因為那時的他太年少,不太成熟,但是因為陳太守的不介意也讓他意識到他自己的錯誤,他為陳太守寫的那篇墓志銘就是很好的反映。
除了這些林先生還給我們介紹了他希望皈依宗教,寫了他向往佛教,他修練瑜伽,煉丹藥,這些都是我之前不曾知道的,而東坡先生也不會因為這些而使他的魅力減弱絲毫。但通過這些讓我認識了一個更真實,更可愛的東坡先生。
林語堂曾經(jīng)說過,今天,我認為蘇東坡的偉大人格比其他中國學者更為突出。他最欣賞的是蘇東坡的人格魅力,主要是通過他在官海起浮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人生態(tài)度來論述的。
文中給我們重點介紹了東坡在官場的幾次沉浮,及所處的境遇,縱觀蘇軾的一生,在才華畢露的背后,幾度升遷的辛酸卻只有他獨自品嘗。他一生為官清廉,與偉大的作家、政治家王安石斗智斗勇。至于王安石的變法究竟是對是錯,我們暫且不管,但要和當朝的得寵人物、位高權(quán)重的宰相相逆而行,用一顆博大的心斗那種善于剪除異己,心胸狹窄的小人,在封建的宋朝,也許真的是需要一番勇氣。
與蘇子由相比,蘇東坡的哥哥可能還不到他才華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但是他一身平平安安,妥妥當當,官職也扶搖直上,最終也能安享晚年。說到底,在于蘇軾面對邪惡,面對錯誤,有敢于提出、敢于嚴于批評的態(tài)度。
也許富貴榮華、安寵榮辱在他看來,只不過是一己的私欲,這是十分卑微的事情,他的人生,他的奮斗目標是定位在百姓身上的,他的雙眼,更多關(guān)注的是他們的愉悅或是疾苦。只要他認為變法脫離了實際,與救百姓于水火發(fā)生了抵觸,他就要反對到底,甚至于在他管轄的州府里,這些所謂的強國措施他概不搭理。
雖然蘇軾的人生道路上有許多的泥濘,可從他的詩篇,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見聞中能夠發(fā)現(xiàn),他的人生態(tài)度是樂觀、是積極向上的。即使是雙足深陷的時候,他依舊能唱著小調(diào),邀上三五個知心的朋友,享受生活的美好。他為妓女寫詩,與僧侶交談,為人們祈雨,四處游歷。
蘇東坡的詩詞良篇里,即能寫出《赤壁賦》這樣恢弘的文章,也能寫出“天涯何處無芳草”這樣富有深遠意義的詩句。
讀《蘇東坡傳》時時都被這個偉大才情的偉大心靈激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fù)計東西。
這就是那個真實的可愛的蘇東坡,這個林語堂最喜歡的詩人,也是我最喜愛的詩人,蘇東坡已去,其浩然之正氣,必當永存。
在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可謂是幾千年來才一出的奇人,他曾這樣評價過文壇的巨子:“李白,一個文壇上的流星,再剎那之間壯觀驚人的閃耀之后,而自行燃燒消滅,正與雪萊相似。杜甫則酷似彌爾頓,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長者,學富而文工,以古樸之筆墨,寫豐厚之情思。
而蘇東坡,則始終富有青春活力。他雖然飽經(jīng)憂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趨溫厚和厚道,并沒變成尖酸刻薄?!?/p>
縱觀蘇軾的一生,在才華畢露的背后,幾度升遷的辛酸卻只有他獨自品嘗。他一生為官清廉,與偉大的作家、政治家王安石斗智斗勇。至于王安石的變法究竟是對是錯,我們暫且不管,但要和當朝的得寵人物,位高權(quán)重的宰相相逆而行,用一顆博大的心斗那種善于剪除異己,心胸狹窄的小人,在封建的宋朝,也許真的是需要一番勇氣的。
與蘇子由相比,蘇東坡的兄弟姐妹可能還不到蘇軾才華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但是他一生平平安安,妥妥當當,官職也扶搖直上,最終也能夠安享晚年。歸根結(jié)底是蘇軾敢于面對**和錯誤提出和批評的態(tài)度。
也許在他看來,這只是一個人的私欲,很卑微。他的人生,他的目標是定位在人們的生活中,他的眼睛,更多的關(guān)注的是他們的快樂或痛苦。只要他認為改革脫離實際,與救民相沖突,他就會反對到底。即使在他管轄的州首府,這些所謂的強力措施也被他忽視了。他決心爭論變法,可見他永不放棄的性格!
作者曾經(jīng)也這樣描述過:“一個高明的政客必然要精通一條藝術(shù)手法:那就是要多說話,但內(nèi)容必須空洞。
”這很好理解,如果你的存在不會對那些帶頭人物有所威脅,那你就不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案呙鞯?*永遠不說出什么,但只要否認。高明的**必須深有休養(yǎng),長于說‘無可奉告’‘閣下聽說,誠然不錯!
’這樣便大有前途了。第二條,他必須討好朋友。第三條,當特別提防開罪他人。
守口如瓶,低聲而斯文,使人高興的竊竊私語,早晚會積勞成疾,因公殉職?!弊髡哒f這就是朋黨之爭時政治之中的規(guī)則。顯然,蘇軾已一一犯規(guī)了,但這并不是他不明白這些“秘訣”,實是因為他的本性就是如此,他的本性就是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更何況這些本性是值得歌頌的。蘇軾就是要做到說話做事都要對得起天地良心。
那正是因為他本性中的明辨是非,實事求是到死都未曾泯滅呀!雖然蘇軾的人生道路上有許多的泥濘,可從他的詩篇,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見聞中能夠發(fā)現(xiàn),他的人生態(tài)度是樂觀,是積極向上的。即使是雙足深陷的時候,他依舊能唱著小調(diào),邀上三五個知心的朋友,享受生活的美好。
他為妓女寫詩,與僧侶交談,為人們祈雨,四處游歷。蘇東坡的詩詞篇章里,他即能寫出赤壁賦這樣恢弘志氣的文章,也能寫出“天涯何處無芳草”這樣富有深遠意義的詩句。
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今天正月二十了,年節(jié)的尾巴也要抓不住了。雖然單位從未真正放假,并且已早早正式開工,心里還是不舍過年時的歡快和輕松?;蛟S是年紀越大,越***眼前的茍且吧。
然而,著名的當代文人矮大緊說過,“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這話聽起來很有道理。想想看,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由現(xiàn)在、詩和距離組成的。
生活是柴米油鹽醬油醋茶的日常生活。這是一種前進的絆腳石,是對生活中所有遭遇的妥協(xié)和接受。矮大緊這句話妙就妙在“不只是”三個字,因為他承認,生活是離不開眼前的茍且的,而且,生活中是要把眼前的茍且放在第一位的,不然的話,便很難生活下去。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guān)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多么優(yōu)美的詩句,多么令人向往的遠方,然而,作為凡夫俗子,也只能是想想罷了,卻是當不得真的。
也許眼前的茍且并不美好,也許生活中充滿了波折和艱辛,但樂觀豁達的人仍然可以有詩,有遠方。
蘇東坡被貶黃州,一家人從繁華的京都來到長江邊上一個窮苦的小鎮(zhèn),住在臨皋亭,其實只是供過往**臨時居住的驛站,換作別人一定會很失望,可蘇東坡卻對簡陋的住所感到很滿意,寫道:寓居去江無十步,風濤煙雨,曉夕百變。江南諸山在幾席,此幸未始有也。
蘇東坡不僅對黃州的住處感到滿意,而且一開始還可以用以前的積蓄出去喝一杯。林語堂在《蘇東坡傳》中寫道:他有時芒鞋竹杖而出,雇一小舟,與魚樵為伍,消磨一日時光。
他往往被醉漢東推西搡或粗語相罵,“自喜漸不為人識”。
后來,他的積蓄花光了,他的生活變得難以為繼。他承包了十多畝荒地,撿起瓦礫,開辟了東坡農(nóng)場,把文人變成了真正的農(nóng)民。
“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蓋雪堂,日炙風吹面如墨。
”蘇東坡本就是一個詩人,成了農(nóng)民仍能寫詩并不奇怪。難就難在他在人生起落中時刻被快樂滿足環(huán)繞的那種樂觀精神。
“某現(xiàn)在東坡種稻,勞苦之中亦自有其樂。有屋五間,果菜十數(shù)畦,桑百余本。身耕妻蠶,聊以卒歲也。
”哪怕是迎著風雨,他也能安然處之,慢步前行,一路領(lǐng)略身邊的美景。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六十歲那年,蘇東坡被貶海南島。當時海南島居民以黎族為主,漢族較少。因此,當時的海南島可以說是中國文化屏障之外的一個地方,被認為是一個不適合人們居住的地方。
政界人士之所以把他貶到離中原這么遠的地方,是為了讓他永不翻身。連他自己也認為,“某垂老投荒,無復(fù)生還之望……”
然而,到了海南島之后,他在“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的條件下,也沒有失去人生的快樂,并且寫下了“他年誰作輿地志,海南萬里真吾鄉(xiāng)?!?/p>
蘇東坡,在顛沛流離的一生中,把生活的茍且、詩與遠方和諧的統(tǒng)一起來。這種堅韌與樂觀的精神,值得后人學習。
關(guān)于“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個話題,不知為什么會想起過年期間翻看的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和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或許是這兩個不同時代的性格迥異的詩人對“詩”的詮釋相差太遠了。
正是蘇東坡把游蕩的生活變成了一首詩,自己住了一段距離,還是詩和距離選擇了蘇東坡。我想答案是后者。
生活也許不盡如人意,但我相信,作為一個樂觀豁達的人,會有自己的詩和距離。加油!
時勢造英雄,蘇東坡之因此在中國古代文學史談?wù)撋辖?jīng)久不衰,多半是因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造就他頗高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正是因為蘇軾非凡的思想,他的作品才如一顆璀璨的星星在人群中脫穎而出。
我喜愛他毫不恭維、仗義執(zhí)言的性格。雖然他比較沖動,不通過大腦思考,但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更有魅力。《中國人你為什么不生氣》里面說過:
不好以為你是大學教授,因此作研究比較重要;不好以為你是殺豬的,因此沒有人會聽你的話,也不好以為你是個大學生,不夠資格管社會的事。你這天不生氣,不站出來的話,明天??還有我、還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為沉默的犧牲者、受害人!
蘇軾兇猛的性格對時代和后人都有很大的影響。他告訴我們:我們不應(yīng)該讓那些壞事繼續(xù)下去,我們應(yīng)該阻止他們,我們必須有領(lǐng)導(dǎo)人阻止他們。誰也不想讓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誰也不想當那第一個人,凡是有點頭腦的人,都不會那樣去做,蘇東坡正正因沒頭沒腦,就毅然去當帶頭人。
盡管在仕途路上坎坎坷坷、得罪過許多人、多次被貶,但蘇東坡依然不乏幸?;\罩。他有一個非常慈愛的妻子,一個生死相依的兄弟,一個陪伴他的朋友,一個不是敵人而是朋友的王安石,還有許多宮廷中的好**。那里面最讓人感動得便是皇上和皇后,皇后十分重視蘇東坡的文采,蘇東坡每次犯錯之后皇后總會為他求情;皇上對蘇東坡極其嚴厲,他重視蘇東坡的文采,但因蘇東坡做事欠思考、直言不諱,皇上怕他終有一天得罪大官,就把蘇東坡貶謫。
我對蘇東坡一直懷有一顆敬佩之心。我喜歡他的真誠,真誠和直言不諱。如果我身邊有這樣的親戚、朋友或同學,我會非常珍惜他們!
蘇東坡傳讀后感(三):
蘇東坡,他既反對王安石比較急進的改革措施,也不一樣意司馬光盡廢新法,而是主張穩(wěn)健行事,凡事皆從是否有利于國計民生的實際效果出發(fā),不去阿附迎合,不為新法或舊制所囿,因而在新舊兩黨間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
蘇東坡一向卷在政治漩渦之中,但是他卻風光霽月,高高超越于蠅營狗茍的政治勾當之上。他不伎不求,隨時隨地吟詩作賦,批評臧否,純?nèi)槐磉_心之所感,至于會招致何等后果,與自己有何利害,則一概置之度外了。
蘇東坡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chǔ)的,他可以利用佛教和道教的優(yōu)勢。他崇尚儒學而不迂腐,擅長道家而不厭世,參禪而不虛偽諂媚。處順境時不驕惰逸樂,在逆境中能隨遇而安,用樂觀、灑脫的態(tài)度堅持對人生、對完美事物的追求。因此他得以實現(xiàn)從現(xiàn)實人生到藝術(shù)人生的轉(zhuǎn)化,使他的坎坷境遇化作充滿藝術(shù)審美情趣的人生,并體此刻他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宋圣宗的一個仆人告訴人們,每次皇帝舉起刀鞘不肯吃飯,他一定是在看蘇東坡的文章。即便在蘇東坡貶謫在外時,只要有他的一首新作的詩到達宮中,神宗皇帝必當諸大臣的感嘆贊美之。然而,皇帝對蘇東坡的感嘆和贊譽,讓一些大臣感到害怕,他要讓神宗活一天,使蘇東坡始終流亡海外,不能再回到王朝。
蘇東坡雖然飽經(jīng)憂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趨溫和厚道,并沒變成尖酸刻薄。這正是我們太多的讀者喜愛他的緣故。(****)近千年來人們不會從內(nèi)心愛慕一個品格低劣無恥的作家,他的文字再富有才華,也終歸無用。
文學的不朽名望在于文學帶給讀者的幸福。蘇東坡的作品能使歷代人人愛讀,而不為短暫的文學風尚掩沒,甚至歷久彌新,是具有一種我們稱之為發(fā)乎肺腑的真純。
此刻我最為欣賞的是他那真純且有無盡趣味的《定風波途中遇雨》: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你怎能不意會--風雨過后不必須有完美的天空是一種境界;不經(jīng)歷風雨,怎樣見彩虹是一種境界。但是現(xiàn)實中很少有人像東坡那樣在雨中依然微笑,依然竹杖芒鞋輕勝馬。
一蓑煙雨任平生--其實,這才是生命最高的境界,這是用充滿洞察力目光蔑視困境時才能擁有的真純和趣味!
蘇東坡的人生充滿坎坷和豁達樂觀。他那種身處逆境卻始終持續(xù)成固欣然,敗亦可喜的超然達觀,像他的詩詞文章一樣千載有余情!經(jīng)萬古流不盡!
蘇東坡傳讀后感(四):
《蘇東坡傳》讀后感評蘇東坡傳
書還沒看完,慢悠悠的翻著.林語堂這本書原是用英文寫的,張振玉譯筆還算不錯,但粗糙之處也隨處可見,比如卷一第一章處:
還有一處bug連那位天涯高手也未提到,卷二第七章埋伏筆,中岳嵩山崩陷,到第九章呼應(yīng),已變成南岳華山山崩.此兩處究竟是何處出錯,是翻譯錯還是原稿錯,抑或是校對錯,恐怕需要找英文原版來查了.但是南岳華山本身就是個錯誤,華山好像從來不曾被稱為南岳過吧。
且丟開這些小破綻不說。
蘇東坡的盛名傳播了將近一千年,時人稱道,后人敬仰,一方面是因他天縱其才,在詩,文,字,畫各個領(lǐng)域都出類拔萃;另一方面,他的人格魅力,政治立場,哲學修養(yǎng)也極其貼合中國人的理想.為這么一個完人做傳顯然不太討巧,再加上史料豐富評論一邊倒,這本傳記的"新意欠奉"也在情理中.林語堂在序言中說,"我認為我完全知道蘇東坡,正因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正因我喜愛他."既然在蘇軾身上寄托了自己的人生觀,偏愛之心更不加掩飾.
卷二寫蘇東坡壯年經(jīng)歷,與王安石的糾葛占了好長篇幅,在"王安石變法"和"拗相公"兩節(jié),王安石是主角,蘇東坡反而成了小配角,這兩個章節(jié)似乎游離在全書之外.林語堂貶低王安石,我看目的倒不是為抬高蘇軾,更多是他想表達對歷史的看法.包括對司馬光的褒揚也是如此.歷史其實無所謂真相,政治也很難分辨清濁,好比一面鏡子,每個人照去都是不一樣的面目.這一部分能夠跟柏楊的書比照著看,那是兩種完全相左的意見.跟蘇軾不一樣,王安石從來都充滿爭議,歷史上是這樣,到這天還是這樣.
林語堂自己也是個爭議人物,但是他的才情倒還算公認的.這本蘇東坡傳,時不時也有沁人心脾的妙語出現(xiàn).比如正看到卷三第16章就有這么一句:
倘若哲學有何用處,就是能使人自我嘲笑.
之類的還有很多,但是沒了前后文,單看就少了好多味道.
蘇東坡傳讀后感(五):
《蘇東坡傳》,非簡單之流水帳,更非采用春秋筆法,而是林語堂先生閱讀超多資料,包括蘇東坡的札記、詩詞、私人書簡等后所著的傳記。我心度之,是否林先生與蘇東坡有諸多相似之處,不然為何其言己了解、喜愛蘇東坡,而又能將《蘇東坡傳》寫得如此色彩鮮明、感情豐富。
觀蘇東坡一生,無法不對其才智贊嘆不已;而其言行、詩詞、幽默,無一不是其才智的體現(xiàn)。
蘇東坡是幽默的。某次與王安石談及王之所謂字源學時,引用《詩經(jīng)》中鳴鳩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鳥,以王安石的方式來向其解釋為何鳩為
九、鳥二字合成,實為嘲諷;后某次更戲謔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則‘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貶至缺醫(yī)少藥的海南之后,對朋友僧人參寥的關(guān)心,他仍在回信中說但若無醫(yī)藥,京師國醫(yī)手里,死漢尤多。以此來告知朋友不必擔憂。
蘇東坡是熱愛生活的。其余不必說,僅在美食方面,就有軼事、傳說數(shù)樁。他自己研究烹飪之法、自己釀酒,更是留下了東坡肉、東坡壺以傳后世。
他在詩詞中,也多次提及美食--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蘇東坡是感情豐富的。他的《江城子》一詞,十年生死兩茫茫,對其亡妻寄以情思,與其大江東去風格迥異,凄婉哀傷。在朝云因瘟疫早逝后,他在《朝云墓志銘》和《悼朝云》一詩中,均表達了深切情愛與傷痛,之后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詞中,以梅花象征朝云,既似寫花,又似寫人。
蘇東坡是剛直的。盡管有過數(shù)次因詩而**、受審,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詞風。好友劉恕罷官出京時,他寫詩諷刺群烏未可辨雌雄,后又寫?yīng)q誦麥青青,對官場榮耀表示鄙夷之意。
在某次剛剛被釋出獄后,即寫詩兩首,隨后自己也擲筆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藥!
蘇東坡也是幸福的。他一生交友無數(shù),知己遍天下,兄弟情深,妻妾對其關(guān)愛有加。盡管不如意事眾多,如朝云笑言其一肚子不合時宜,但他的生活又怎可不稱為過得快樂呢?
如林語堂先生所言,蘇東坡像一陣清風過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成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
蘇東坡的仕途生涯幾乎一直卷在政治漩渦中,他既反對王安石比較急進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馬光盡廢新法,而是主張穩(wěn)健行事,凡事皆從是否有利于國計民生的實際效果出發(fā),不去阿附迎合,不為“新法”或“舊制”所囿,因而在新舊兩黨間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但是他卻風光霽月,高高超越于蠅營狗茍的政治勾當之上。他不伎不求,隨時隨地吟詩作賦,批評臧否,純?nèi)槐磉_心之所感,至于會招致何等后果,與自己有何利害,則一概置之度外了。
他以儒家思想為本,又能博采佛道之長,奉儒而不迂執(zhí),好道而不厭世,參禪而不虛佞。處順境時不驕惰逸樂,在逆境中能隨遇而安,用樂觀、灑脫的態(tài)度堅持對人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因此,他能夠?qū)崿F(xiàn)從現(xiàn)實生活到藝術(shù)生活的轉(zhuǎn)變,使自己的坎坷變成充滿藝術(shù)審美趣味的生活,這體現(xiàn)在他豐富多彩的文藝創(chuàng)作中。
他雖然飽經(jīng)憂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趨溫和厚道,并沒變成尖酸刻薄。這正是我們太多的讀者喜歡他的緣故。千年來,人們不會由衷地佩服一個無恥的作家。不管他的寫作多么有才華,它都是無用的。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宋圣宗的一個仆人告訴別人,每次皇帝舉起刀鞘不肯吃飯,一定是在看蘇東坡的文章。即便在蘇東坡貶謫在外時,只要有他的一首新作的詩到達宮中,神宗皇帝必當諸大臣的感嘆贊美之。但是皇上對蘇東坡的感嘆贊美就正使某些大臣害怕,必使神宗在世一日,使蘇東坡一直流放在外,不能回朝。
但是那些惡棍認為他們可以打敗蘇東坡的措施卻從來沒有達到他們的目的。蘇東坡管理之處政通人和,他頗受百姓愛戴。他處處為百姓著想。
練習瑜伽,研究佛道,與高潔之士相交,訪山水,與高僧相研佛道。林語堂筆下這樣評價這位文壇巨子:“蘇東坡始終富有青春活力。
他雖然飽經(jīng)憂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趨溫厚和厚道,并沒變成尖酸刻薄?!?/p>
比之于李白,蘇東坡多了憂國憂民的情懷,蘇東坡的一生都在為百姓的疾苦而奔波勞累,被貶黃州時蘇東坡雖是一介草民,但是仍然心系百姓,為了改變黃州丟棄女嬰的習俗更為了拯救那些無辜的生命,蘇東坡用自己的積蓄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座孤兒院,使那些剛出生的女嬰享有了生存的權(quán)利。出任杭州太守時蘇東坡不僅整頓西湖,平衡糧價,更在杭州瘟疫盛行時為了解決農(nóng)民因藥價貴而沒錢買藥的問題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公立醫(yī)院。蘇東坡即使晚年被貶到海南,也沒有忘記老百姓。他教導(dǎo)當?shù)厝嗣褡x書寫字、種地種田、打井采藥,為海南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于杜甫相比,蘇東坡更具幽默感和博大胸懷。蘇東坡喜歡陶淵明棄官歸隱的日子。當他被降職務(wù)農(nóng)時,他安頓在農(nóng)村生活。蘇東坡曾寫道:“我現(xiàn)在在東坡種水稻,我也亦自己的辛勤勞動為樂?!?。只是因為勞而有獲,衣食能夠自給,蘇東坡就心滿意足了,這就是蘇東坡的達觀思想。
在現(xiàn)代社會,人們的精神生活越來越荒漠化,人們抱怨和煩惱。也許我們沒有那時免費的無限風光可以游覽排遣,也沒有妙筆生花的文筆抒寫,但可以擁有蘇東坡式的心態(tài),坦然達觀,安之若素,不必媚上,不必偽裝。
全書讀完后對照林語堂的一些事跡,不免覺得兩人有很多相通之處,我想林語堂為蘇東坡作傳,大概也是因為蘇東坡是他希望達到的境界,自勉也勉勵后人吧。
二〇一五年七月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
今年寒假,奉老師之命買了厚厚一本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本來我想讀完這本書,但我對蘇東坡命運多舛的一生深感震驚,對這位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有著無限的敬意。
首先,林先生在文中向我們先介紹了東坡的家世,對他影響比較大的應(yīng)該是他的母親程氏,他小時讀完《范滂傳》,東坡抬頭望了望母親,問道:“媽,我長大之后若做范滂這樣人,您愿不愿意?”母親回答道:
“你若能做范滂,難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親嗎?”。從小母親就給他很好的道德熏陶,也是他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
接著介紹了他的學習經(jīng)歷,他從小就展露出他的超于常人的才氣,但這一點也沒妨礙他的努力。蘇東坡讀書時就將經(jīng)史詩文、經(jīng)典古籍都背的滾瓜爛熟,這對蘇東坡的將來大有好處,因為每當他向皇帝進諫或替皇帝草擬圣旨之際,或在引用歷史往例之時,他決不會毫無頭緒。蘇東坡的學習經(jīng)歷也告訴我們,人才也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績
在《蘇東坡傳》里不只是介紹了蘇東坡其人還介紹了與他最相關(guān)的三蘇其他兩人,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他的父親蘇洵生性沉靜,性情謹慎,思想獨立,性格古怪,不易于人相處。再一個就是弟弟蘇轍,蘇轍的性格與他哥哥不太一樣,他的性格是恬靜冷淡,穩(wěn)健而實際,因此也比他哥哥在官場上得意些。
寫完三蘇之后,我想談?wù)勌K軾的妻子。他的第一任妻子在實際事務(wù)和明確的利益方面似乎比她丈夫高得多。因此,蘇東坡在一切事情上都更加服從妻子。她是一個妻子,更像一個聰明的管家和明智的伴侶。不幸的事,她早逝,這讓蘇東坡很傷心。有一次,他寫了一個特別的詞來紀念她,那就是他投下的悼詞的雙絕,并稱之為悼詞。
文中給我們重點介紹了東坡在官場的幾次沉浮。蘇東坡,他既反對王安石比較急進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馬光盡廢新法,而是主張穩(wěn)健行事,凡事皆從是否有利于國計民生的實際效果出發(fā),不去阿附迎合,不為“新法”或“舊制”所囿,因而在新舊兩黨間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蘇東坡一直卷在政治漩渦之中,但是他卻風光霽月,高高超越于蠅營狗茍的政治勾當之上。
他不伎不求,隨時隨地吟詩作賦,批評臧否,純?nèi)槐磉_心之所感,至于會招致何等后果,與自己有何利害,則一概置之度外了。
雖然蘇軾的人生道路上有許多的泥濘,可從他的詩篇,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見聞中能夠發(fā)現(xiàn),他的人生態(tài)度是樂觀、是積極向上的。
幽默的他在與談及王之所謂“字源學”時,引用《》中“鳴鳩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鳥,以王安石的方式來向其解釋為何“鳩”為“九”、“鳥”二字合成,實為嘲諷;后某次更戲謔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則‘滑’就是‘水’之‘骨’了?!奔词乖诒毁H至缺醫(yī)少藥的海南之后,對朋友僧人參寥的關(guān)心,他仍在回信中說“但若無醫(yī)藥,京師國醫(yī)手里,死漢尤多?!币源藖砀嬷笥巡槐負鷳n。
他熱愛生活,有許多軼事只有在食物方面。他自己研究烹飪之法、自己釀酒,更是傳給后世“東坡肉”、“東坡壺”等。他在詩詞中,也多次提及美食--“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多愁善感的他在《江城子》一詞中,“十年生死兩茫茫”,對其亡妻寄以情思,與其“大江東去”風格迥異,凄婉哀傷。在朝云因瘟疫早逝后,他在《朝云墓志銘》和《悼朝云》一詩中,均表達了深切情愛與傷痛,后來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詞中,以梅花象征朝云,既似寫花,又似寫人。
正直的他盡管有過數(shù)次因詩而**、受審,但仍然不改犀利詞風。好友劉恕罷官出京時,他寫詩諷刺“群烏未可辨雌雄”,后又寫“猶誦麥青青”,對官場榮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剛剛被釋出獄后,即寫詩兩首,隨后自己也擲筆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藥!
”蘇東坡異??部赖囊簧?,也是豁達樂觀的一生。他那種身處逆境卻始終保持“成固欣然,敗亦可喜”的超然達觀,像他的詩詞文章一樣千載有余情!經(jīng)萬古流不盡!
如林語堂先生所言,蘇東坡“像一陣清風過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成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讓我們僅此感懷東坡居士這位曠古奇才吧!
相關(guān)推薦
瀏覽完作者的作品后,我們心中瞬間會涌現(xiàn)出諸多新的思路和靈感。這時,書寫一篇閱讀心得能夠非常有益于我們鞏固對書中情節(jié)和新觀點的記憶。在欄目小編的精心設(shè)計下,特別呈現(xiàn)出了“蘇東坡傳讀后感”,相信一定會對您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