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手中無網(wǎng)看魚跳。。作為幼兒園的老師,我們都希望小朋友們能在課堂上學到知識,因此,老師們都會選擇準備一份教案,有了教案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zhì)量的完成教學任務。幼兒園教案的內(nèi)容要寫些什么更好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猴子下山教案”,供你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小猴子下山》是統(tǒng)編教材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第四課。課文講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來,先掰了一個玉米,看見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看見西瓜就扔掉桃子去摘西瓜,看見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跑進樹林里不見了,小猴子一無所獲的故事。除了故事本身具有教育意義以外,教材還注意到了本文的構(gòu)段,并把“提手旁”的字集中在一起當作這篇課文的生字來進行學習,讓識字規(guī)律可循。
二、教學目標
流利地朗讀課文。
結(jié)、掰、扛、滿、扔、摘?!?個漢字。
3、了解故事內(nèi)容。
4、理解并運用本課中描寫小猴子動作的詞語,提高學生語言運用的準確性。
三、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把握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四、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描寫小猴子動作的詞語,加強學生對動詞的準確使用。
五、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生字卡片、貼畫。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常”。
3、大致了解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過程
一、出示謎語,激趣導入
把“小猴子”三個字讀的可愛一點,誰來試試?
(指名讀“小猴子”,讀的機靈可愛)“子”要讀成輕聲,誰能讀好輕聲?
誰有好辦法能記住這個字呢?
預設(shè)。識字方法:加一加。
預設(shè)2:形聲字。
二、初讀故事,借助故事圖了解故事內(nèi)容。
生自主朗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想一想,小猴子下山都來到了哪些地方,請用“_____”劃出。
2、讀后交流:
(1)玉米地
(2)桃樹下
(3)瓜地里
(4)往回走回家的路上
3、擺放路線圖。
故事還藏在這些圖畫中,誰能把小猴子來到哪些地方按照順序排一排。(聽錄音讀)
4、師生看路線圖一起梳理故事內(nèi)容:小猴子下山,先來到一塊玉米地,然后再走到一棵桃樹下,接著來到一片瓜地里,最后往回走時,看見了一只兔子。
三、精讀,學習1、2自然段。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同桌共讀第一自然段。
(2)用“波浪線”畫出,小猴子看見了什么?是怎么樣的?
2、指名學生交流,明確小猴子來到了玉米地里,看到了又大又多的玉米。
又()又()。師小結(jié):前后是可以共同存在的特點。(翻開作業(yè)本P
4、正音“結(jié)”,懂意義,記生字。
用“小三角”把小猴子的心情標出來。
(2)用“O”把小猴子的動作圈出來。
6、引導學生抓住“非常高興”來體會小猴子的心情,拓展想象當小猴子看到這一片玉米地時會想些什么,在此過程中,師對于學生個性化閱讀體驗要給予充分的尊重和鼓勵。。
;扛,紅,江(換一換)
8、我會說。用“小猴子走到……看見……做了……”的句式對第一自然段再次認知。
9、朗讀。
(二)學習第2自然段。
在第2自然段中,用“小猴子走到......看見......做了.......”的句式找一找。
(2)同桌互相說一說。
2、指名學生交流,師適當小結(jié):小猴子來到了一顆桃樹下,看到了又大又紅的桃子,便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3、師出示“滿樹又大又紅桃子”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又大又紅”的意思,引導學生想象當小猴子看到桃子時會想些什么。
;“摘”,摘蘋果,摘桃子,摘花(組詞)
6、再次指名學生朗讀第2自然段。
四、指導書寫“非”“?!?/strong>
1、學生觀察,指導書寫。
“非”:獨體字,兩根旗桿六面旗,中間拉開小距離。第二豎比第一豎長,注意同樣的筆畫在同一個字里也有變化,在寫橫時,注意間距均等。
“常”:加上兩根魔術(shù)棒,一看就很清楚,“小字頭”和“巾字底”寬度一樣。“禿寶蓋”要舒展,口字形體小又扁。
2、書空,范寫,練寫。
五、課堂小結(jié)
小朋友們,那今天我們學習了小猴子來到玉米地和桃樹下的場景,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教學目標:
1、知道故事內(nèi)容,能復述這個故事。
2、能理解“掰、摘、抱”等動詞,感受動詞使用的準確性。
3、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給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見義思遷,應該一心一意。
4、能續(xù)編故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教學重點:能用“走到……看見……”的句式復述故事。
教學難點:知道做事不能三心二意
教學準備:課件、卡片(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題
1、示圖,小朋友看,這是誰啊?喊喊它的名字吧。(猴子、小猴子)
2、聽過有關(guān)猴子的故事嗎?誰能看圖,猜出這個故事名。
猴子撈月,狐貍和猴子
3、今天,這兩個故事我們都不講,講一個比這個更有趣的故事??蠢蠋熝a充題目:小猴子下山
4、自己把課題讀一讀。
二、初知課文,理清思路
1、小猴子下山的過程中,經(jīng)過了一些地方,你能不能看圖就直接叫出這些地方的名字。
2、示圖
玉米地、桃樹下、瓜地、樹林
3、能不用上“一()玉米地”這樣的方法來說說小猴子下山的時候,它來到了()來到了()來到()最后回到山上去了。剛才我們知道小猴子下山去的路線。
4、能不能知道小猴子下山去干什么啦?怎么辦?讀課文。
5、理解思路:
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
摘桃子,捧桃子,扔桃子
摘西瓜,抱西瓜,扔西瓜
追兔子
6、理解動詞的特點:
1)質(zhì)疑不會讀的字。
2)誰能用上動作,來讀一讀
3)指生演一演“掰”的動作。
4)師生合作邊演邊讀。
7、練習:看老師做動作,你們來說動作,看誰厲害。
三、研讀重點段
1、接下來,我們就去玉米看看吧。
2、你看見了什么?
小猴子看見玉米結(jié)得又大又多。
小猴子心里很高興。
小猴子就掰了一個。
小猴子扛著往前走。
3、誰得把這四句話合并成一句話?出示合并后的句子,大家趕快來讀一讀吧。
4、練習:把四句話合并在一句話。
丁丁按時起床。
丁丁洗臉刷牙。
丁丁吃完早餐。
丁丁高高興興去上學。
誰也能把這四句話合并為一句話。
出示句子:丁丁按時起床,洗臉刷牙,吃完早餐,高高興興去上學。學生讀。
5、師生合作讀:剛才我們看見了小猴子下山來,走到(一塊玉米地里),看見(玉米結(jié)得又大又多,心里十分高興,)就(掰了一個),(扛著往前走)。
6、引:小猴子扛著玉米,走到了一塊桃樹下。(出示第2自然段)自己讀讀看,你又看見了什么?
(引領(lǐng)學生說出桃樹又大又紅,這次非常高興是因為找到了最愛,讀出扔玉米的毫不猶豫。)
7、能不能看圖用上“小猴子扛著玉米,走到(),看見(),就()?!?/p>
8、(出示第三幅圖)誰能編故事?(出示:小猴子捧著桃子,走到(),看見(),就()。)
9、(出示第四自然段),看看你們填的對不對呢?學生讀。
10、(出示第五自然段),小猴子抱著個大西瓜往回走,大西瓜能回到山上嗎?它的什么老毛病又犯了?(三心二意的老毛?。┙Y(jié)果?(出示句子,學生讀:兔子跑進森林不見了,小猴子空著手回家去了。)
四、提升主題
1、小猴子下山,本來是想干什么?(找吃的)結(jié)果呢?(兩手空空)是吃的沒有嗎?(不是)為什么會空手而回?(小猴子做事不專心,三心二意,想一出是一出,見義思遷)
2、經(jīng)過了這次,小猴子一定得到了教訓。過了幾天,它又準備下山。下山之前,我覺得我們得跟小猴子說幾句話,不然,它又兩手空空回來了。你怎么跟他說?說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學目標
1、會認“猴、結(jié)、掰、扛、滿、扔、摘、捧、瓜、抱、蹦、追”12個二類字。會寫“塊、非、常、往、瓜、進、空”7個生字。
2、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給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見義思遷,應該一心一意。
重點難點
1、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給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見義思遷,應該一心一意。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題
示圖,小朋友看,這是誰啊?喊喊它的名字吧。(猴子、小猴子)以前你聽過哪些有關(guān)猴子的故事?今天,我們學一個更有趣的故事x小猴子下山,板書課題。
二、初知課文,理清思路
1、小猴子下山的過程中,經(jīng)過了一些地方,你能不能看圖就直接叫出這些地方的名字。
2、示圖
玉米地、桃樹下、瓜地、
3、能不用上“一()玉米地”這樣的方法來說說小猴子下山的時候,它來到了()來到了()來到()最后回到山上去了。剛才我們知道小猴子下山去的路線。
4、能不能知道小猴子下山去干什么啦?怎么辦?讀課文。
5、理解思路:
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
摘桃子,捧桃子,扔桃子
摘西瓜,抱西瓜,扔西瓜
追兔子
三、研讀重點段
1、接下來,我們就去玉米看看吧。
2、你看見了什么?
小猴子看見玉米結(jié)得又大又多。
小猴子心里很高興。
小猴子就掰了一個。
小猴子扛著往前走。
3、誰得把這四句話合并成一句話?出示合并后的句子,大家趕快來讀一讀吧。
4、師生合作讀:剛才我們看見了小猴子下山來,走到(一塊玉米地里),看見(玉米結(jié)得又大又多,心里十分高興,)就(掰了一個),(扛著往前走)。
5、引:小猴子扛著玉米,走到了一塊桃樹下。(出示第2自然段)自己讀讀看,你又看見了什么?
(引領(lǐng)學生說出桃樹又大又紅,這次非常高興是因為找到了最愛,讀出扔玉米的毫不猶豫。)
6、能不能看圖用上“小猴子扛著玉米,走到( ),看見( ),就( )。”
7、(出示第三幅圖)誰能編故事?(出示:小猴子捧著桃子,走到( ),看見( ),就( )。)
8、(出示第四自然段),看看你們填的對不對呢?學生讀。
9、(出示第五自然段),小猴子抱著個大西瓜往回走,大西瓜能回到山上嗎?它的什么老毛病又犯了?(三心二意的老毛病)結(jié)果?(出示句子,學生讀:兔子跑進森林不見了,小猴子空著手回家去了。)
四、提升主題
1、小猴子下山,本來是想干什么?(找吃的)結(jié)果呢?(兩手空空)是吃的沒有嗎?(不是)為什么會空手而回?(小猴子做事不專心,三心二意,想一出是一出,見義思遷)
2、經(jīng)過了這次,小猴子一定得到了教訓。過了幾天,它又準備下山。下山之前,我覺得我們得跟小猴子說幾句話,不然,它又兩手空空回來了。你怎么跟他說?說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
第二課時
一、復習,指名讀下面詞語。
非常高興又大又圓可愛一片
西瓜真好小兔兒
二、指導書寫,教師要點撥重點。
非:左右結(jié)構(gòu),要注意筆順。
常:上中下結(jié)構(gòu),可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來記,“黨”字下面的“兒”換成“巾”。也可以分上面小字頭,中間禿寶蓋,下面“吊”來記。
非常:表示不一般,十分的意思,比如:非常美麗,意思是不是一般的美麗,是十分美麗了。正如非常高興,非常愛吃等。常常,經(jīng)常,常來常往。
瓜:筆順瓜,第一筆橫撇。瓜地,西瓜,冬瓜,南瓜,瓜果。
一、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確的目標,要專一,有始有終。
二、重點難點
重點:會認會寫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難點:使學生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確的目標,要專一,有始有終。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猴子嗎?那你們知道小猴子住在什么地方嗎?
老師來告訴你們小猴子真正的家在山上。有一天,小孩子想下山玩玩,它下山以后發(fā)生了什么事呢?你們想聽嗎?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第18課《小猴子下山》,請同學們把書翻到94頁。
(二)、初讀課文
1、標出自然段。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畫出生字,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生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分段學習
1、學習第一自然段
①、小猴子下山來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樣?它是怎么做的?
②、用動作演示掰、扛、扔、捧、摘這些動作。
③、為什么要掰玉米?又為什么要扛著走?
2、想一想老師剛才提出了哪些問題?學生自學課文的2、3、4自然段。
讀一讀:小猴子來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樣?
議一議:小組討論小猴子是怎么做的?生匯報討論結(jié)果。
3、我們一起學習課文的第五自然段,齊讀第五自然想一想,小猴子下山看見那么多的好東西,最后的結(jié)果怎么樣?它為什么會空著手回家?
(四)、拓展練習
1、填空練習。出示投影,填空量詞。
2、學習并運用“又()又()”形式詞語。
3、詞語大闖關(guān)。
4、指1、2名學生看投影復述課文內(nèi)容排圖片順序。
5、聯(lián)系學生實際,說說自己平時做事情的時候有沒有像小猴子一樣的做法呢?學生檢查自己平時做事的方法是否正確。
6、續(xù)編課文。編一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故事。下一節(jié)課評一評,講一講看誰編得精彩。
(五)、板書:
小猴子下山玉米地
又大又多
掰扛桃樹下
又大又紅
扔摘西瓜地
又大又圓
扔摘往回走
蹦蹦跳跳
扔追空著手回家去
四、教學反思
《小猴子下山》是小學語文第二冊里的一篇看圖學文。這篇課文趣味性很強,全文配有四幅畫,講的是一只小猴下山,先掰了一個玉米,后又看見桃子、西瓜、小兔,見一個愛一個,扔下這個去抓那個,結(jié)果什么也沒得到的故事。下面談以下三點感受:
1、積累詞語
采用“又()又()”的詞語教學,首先出示“又大又多”,給學生一個示范,然后讓學生到課文中去找同類詞語,在同學們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下進行了拓展訓練;學習動詞的使用。通過表演體會,讓學生們能夠區(qū)別“摘、扛、捧、抱、追”等詞語的正確使用。
2、圖文結(jié)合
緊密結(jié)合圖文,使學生了解小猴子活動的順序和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表達和思維能力。
3、以生為本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正確的引導下,通過質(zhì)疑、探究、感悟、朗讀四結(jié)合,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語文教學中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仍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努力改進。
一、教學目標:
結(jié)”等只、空”的字音。通過范寫、臨摹寫“塊、?!钡?個生字。
扛”等動詞的意思。
3、仿照課文形式,說說小猴子如果第二次下山會怎樣,并適當運用所學動詞。
二、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語境中識字寫字。
三、教學難點:
從反復的結(jié)構(gòu)中,能推斷出小猴子空著手回家的原因。
四、教學過程:
(一)出示謎語,導入新課。
1、爬桿上樹是高手,愛吃香蕉和桃子,家里沒有山上有。
(1)板書課題,讀準課題。
(2)舌前舌后音要讀標準,認識猴子的猴,侯爵的候,時候的候。反犬旁還有哪些字?豬·狗·貓等,和動物有關(guān)。
(二)朗讀課文,識字。
(1)范讀課文,請認真聽準每個音。
(2)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讀生字。學生朗讀課文,注意不多字,不少字,不錯字。
(3)出示字卡,粘貼到白板上。
①帶拼音讀三遍。
②去掉拼音讀三遍。
第一句中的“空”是《要下雨了》一課中的,讀knɡ,猜一猜,第二句中的“空”是什么讀音?
①玉米結(jié)(jiē)得又大又多。
②小猴子下山來,最后的結(jié)(jié)果是空手而歸。
這兩句話中的“結(jié)”讀音不同,想想課文中的“結(jié)”是什么意思,你還能說這樣的句子嗎?
(4)仔細看課后第3題的插圖,先讀準字音,再做一做動作。
(5)認讀其他生字,組詞鞏固。男女生讀詞,開火車讀詞。
(三)朗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1、同桌帶動作朗讀課文,了解動詞意思,體會小猴子的情感變化。
2、圖文結(jié)合,朗讀匯報,再結(jié)合課后第3題的插圖,說說這些動作都與身體的哪個部位有關(guān),哪個動作是這幾次中都有的。
3、結(jié)合課文最后一幅插圖,比較句子,想一想句子中的為什么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去?
4、你想對小猴子說什么?
(四)情境創(chuàng)設(shè),信息整合,簡單推斷。
小猴子知錯就改,以后會怎么樣呢?
(五)生字書寫。
重點指導“空”字和“常”字的中心對稱。
(六)作業(yè)設(shè)計。
1、背誦課文。
2、情境延伸:第二天,小猴子又下山了,他會做什么,想些什么?畫一畫,寫一寫,如果能用上幾個剛剛學過的表示動作的詞語就更好了。
五、教后反思。
1、通過朗讀,識字釋詞示意。
學習朗讀是通過朗讀可以識字學詞,可以理解內(nèi)容,也可以學習語用。所以,本課的教學任務主要是通過朗讀的學習來完成。學生初讀,圈畫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教師范讀,不但要求學生聽準字音,初步感知內(nèi)容及反復的結(jié)構(gòu)。通過朗讀理解內(nèi)容,體會結(jié)構(gòu)特點。達到正確流利朗讀的程度。加上表情和動作,使學生自主完成對人物心情的體會、對動詞意思的理解。正是通過多次朗讀,學生在朗讀中多次感受相似的做法和相似的心情。也正是在多次朗讀的過程中,生字多次“復現(xiàn)”,建立了音、形、義三者的聯(lián)系。多音字的學習,在語境中據(jù)意辨音,使得朗讀的學習和字詞學習、閱讀理解有機結(jié)合。
2、調(diào)整視角,使推斷有跡可循。
呼應單元語文要素,本課要整合信息,作簡單推斷。在小猴子下山空手而歸的結(jié)果已然明確的前提下,推斷就要由果溯因。所以,將課后第2題調(diào)整為: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去,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他會想到些什么?
3、借助插圖,情境延伸,思維和語言相互促進。
語言的學習、思維的發(fā)展都要在語言實踐中進行,而且要注意學用結(jié)合??紤]到一年級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讀圖和說圖的能力,課文的每幅插圖又情趣盎然,因此課始就讓學生看圖按“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最后怎么樣”的句式,大體說一說圖的內(nèi)容;結(jié)合單元課文,試著再運用“要是……就……”的句式,建立結(jié)果和行為之間的聯(lián)系;表格中重點詞語、動作詞語的選擇填空;情境延伸出小猴子第二天又下山了,他會怎樣做,怎樣想。這些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都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教材的特點,使學練結(jié)合,語言和思維相互促進和提升。
因為本課要承擔“信息整合,簡單推斷”訓練,所以,在朗讀課文、內(nèi)容理解上,教師引導得相對較多。實際教學時,面對不同的學情,可采用不同的策略,減少教的成分,增加學的分量,使教學更有效。
教學目標:
1.能結(jié)合圖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課文中體會到像小猴子那樣看見一樣好東西就丟掉原有的東西,最后會一無所獲。
2.能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看懂圖意,理解課文,知道小猴子為什么空著手回家了?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讓學生體會到像小猴子那樣看見一樣好東西就丟掉原有的東西,最后會一無所獲。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電腦出示小猴子下山圖:自己畫出)
師: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小猴子下山這篇課文,小猴子下山都來到哪些地方呢?
學生邊說教師邊出示演示文稿圖。
點擊鼠標:(1)玉米地圖
點擊鼠標:(2)桃樹底下
點擊鼠標:(3)瓜地里
點擊鼠標:(4)樹林圖(有小兔子)
點擊鼠標:(5)電腦出示上述四幅圖。
提問:誰能完整地說一說小猴子下山都來到了哪些地方?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請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這段有幾句話,想想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分句讀讀課文,請同學說說每句話的意思。
3.根據(jù)學生理解的情況,教師引導學生推導出:
電腦出示:①小猴子來到了什么地方?
②它看見了什么?
③它是怎樣做的?
4.電腦出示:
小猴子走到_____________。他看見__________非常高興,就_____________。
教師引讀,以問促讀。
5.結(jié)合插圖,理解“又大又多”這一詞語。
“又大又多”從圖上看不僅僅玉米的個頭大,而且這樣大的玉米到處都是。
6.師:如果你就是小猴子看到地里又大又多的玉米是什么樣的心情?(高興)“非常高興”就是(生:特別高興)你們能不能帶著這種特別高興的心情讀一讀。
7.結(jié)合插圖理解“掰”、“扛”表示動作的詞語。①可讓學生帶頭飾用動作表演一下。其他同學當評選說說他們哪表演得好哪表演得還不夠。②讓學生說說小猴子為什么有“掰”、“扛”這樣的動作,進一步理解玉米大的意思。
8.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第一段。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學:(電腦出示思考題)
(1)自己輕聲讀第二自然段,標出有幾句話,想想每句話的意思什么?
(2)完成填空:
小猴子走到_____________,他看見_____________,非常高興,就_____________。
(3)結(jié)合插圖理解:“又大又紅、扔、摘”這幾個詞,可結(jié)合動作表演理解“扔、摘”兩個詞的意思。
(4)正確、流利、有語氣朗讀這一段。
2.結(jié)合上述思考題小組進行討論。
3.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匯報。
4.提問:小猴子為什么扔了玉米,去摘桃子?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使學生體會到小猴子看見了桃子,就喜歡桃子,于是就扔了玉米,去摘玉米。結(jié)合觀察圖畫,如猴子的神態(tài)、心情,讓學生體會猴子非常高興的心理,帶著這種情感再讀課文內(nèi)容。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學生結(jié)合上面的四個思考題獨立學習這段內(nèi)容。
2.教師檢查獨立學習的效果。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說出每句話的意思。
(2)出示填空請同學說一說。
小猴子_____________幾個桃子,走到_____________,看見_____________,非常高興,就_____________。
提問:小猴子捧著幾個桃子,為什么課文中用“捧著”這個詞。
(3)結(jié)合圖理解“又大又圓”、“扔、摘”這幾個詞語。小猴子為什么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呢?
(4)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這段。
(5)請學生帶上小猴子的頭飾表演這段內(nèi)容,表演出小猴子的動作神態(tài)、心情及心里活動。
四、學習四、五自然段。
1.自己輕輕讀四、五兩個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小猴子為什么只好空著手回家去?電腦出示:課文中P54頁2幅圖
2.教師抓住“只好“一詞,讓學生說說小猴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jié)果,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請學生帶頭飾進行表演小猴子的動作、神態(tài)。
4.組織學生討論: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去了,小猴子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猴媽媽會對他說些什么嗎?
五、進入情境、讀說結(jié)合。
1.配樂朗讀課文,也可以教師提示課文,如:“小猴子看見……就……”怎么讀呢?“只好……”怎么讀呢?
2.采用多種形式訓練學生說話:
(1)看圖講故事。
(2)戴頭飾表演。
(3)采取想像說話:假如你是小猴子會怎么辦?
(4)讀編故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5)通過學習《小猴子下山》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書: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猴、結(jié)、掰”等生字,會寫“塊、非、?!钡壬?。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結(jié)合插圖講述故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懂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終,而不應這山望著那山高。
[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小猴子的“掰、扛、扔、摘、捧、抱”等動詞。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以圖導言,激趣導入
教師板畫一座小山。教師:同學們都很喜歡小動物,瞧,今天我們的課堂上就來了一只小猴子。(在小山上貼上一只小猴子圖片)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猴子呢?(學生自由發(fā)言)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只小猴子的故事。(板書課題:小猴子下山)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大聲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在文中畫出小猴子都去了哪里。
3.分組朗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1.給下列漢字注音。
()掰()扔()摘
()捧()蹦()追
三、學習第1自然段(掰玉米)
1.小猴子下山來了,他首先來到玉米地里。他看見玉米結(jié)得又大又多,他做了什么呢?(板書:玉米地)
課件出示:小猴子走到玉米地里。他看見,非常高興,就。
2.理解“掰、扛”兩個動詞。
(1)指名上臺做“掰、扛”的動作。
(2)讓學生說說小猴子為什么用“掰”“扛”這樣的動作,進一步理解玉米大的意思。
3.指導表情朗讀。
(1)小猴子第一次下山,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他毫不猶豫地掰了一個扛著往前走,甭提有多高興了!現(xiàn)在請同學們戴上小猴子的頭飾跟著老師一起做動作,有表情地朗讀第1自然段。
(2)指名上臺表演讀。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小猴子來到了,看到的玉米。
3.小猴子非常高興。“非?!币辉~可以用來替換。(填序號)
A.時常
B.十分
C.經(jīng)常四、回顧所學,小結(jié)學法
1.剛剛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1自然段,哪位同學來說一說小猴下山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教師板書:掰玉米又大又多掰、扛)
2.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總結(jié)出學習第1自然段的方法。
(1)小猴子來到哪里,做了什么?
(2)理解小猴子的動作。
(3)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4.照樣子,說一說。
(又大又多的)玉米
()蘋果
()葡萄
教學目標
1.認識“猴、結(jié)”等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結(jié)、只、空”的字音;會寫“塊、非”等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利用動作演示等方法正確理解“掰、扛、扔、摘、捧、抱”這些詞,并能選幾個詞各說一句話;了解并積累“又又”形式的詞語。
3.借助插圖,圖文對照,讀懂故事內(nèi)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見(什么),就(怎么做)”這個句式,說說故事主要情節(jié)。
4.能推斷小猴子最后為什么“只好空著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標明確,有始有終。
教學重難點
了解表示動作的詞的不同含義,并學習運用;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說一說“小猴子最后為什么只好空著手回家去”。從故事中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應該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狀元大課堂·好學案》對應課文預習作業(yè)。
2.準備資料:詞語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猴、結(jié)”等7個生字,會寫“塊、非、?!?個字,讀準多音字“結(jié)”的字音。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借助插圖,圖文對照,讀懂故事內(nèi)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見(什么),就(怎么做)”這個句式,說說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教學過程
板塊一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1.課前交流。
師:動物王國里有很多小動物,今天我們就請來一位動物朋友,它聰明、伶俐、會爬樹、愛吃香蕉,你們猜猜它是誰?
生:小猴子。
師:沒錯,就是聰明調(diào)皮的小猴子。你聽過哪些和小猴子有關(guān)的故事?我們來交流一下。
生:《猴子撈月》《十二生肖》《孫悟空大鬧天宮》……
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和小猴子有關(guān)的故事。
2.導入新課。
(1)導語:小猴子在參加完動物王國的大會以后呀,覺得動物王國有點無聊,所以呢,他就想下山玩玩。下山后發(fā)生了什么事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8課《小猴子下山》,板書課題。
(2)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猴”)
(3)“猴子”的“猴”是反犬旁,注意觀察右邊的“侯”里面沒有一豎。很多小動物的名字,都是反犬旁,比如狗、狼、貓……
(4)齊讀課題。
板塊二明確脈絡(luò),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梳理文段。
(1)自由朗讀,出示要求。
課件出示:
大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給課文的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5個自然段。(都標對了嗎?標錯的看黑板改一改)
2.圖文結(jié)合,初步感知。
(1)小猴子下山后去了哪些地方玩呀?
(2)請同學們再次輕聲地讀一讀課文,并用“”畫出小猴子下山后經(jīng)過了哪些地方。
(3)你看見小猴子去了哪兒呢?指名說。(一塊玉米地、一棵桃樹下、一片瓜地里、樹林里)
課件出示:
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見(什么),就(怎么做)”這個句式,說說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板塊三分段讀文,隨文識字
1.學習第1自然段。
(1)現(xiàn)在,讓我們趕緊跟隨著小猴子的腳步去玉米地看看吧。誰來讀一讀課文的第1自然段?(指名讀,學生點評)
(2)教學“塊”字。(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塊”)
你還會換什么偏旁?指導書寫。我們還可以說一塊什么呢?(課件出示:豆腐、蛋糕的圖片)
(3)小猴子看見玉米結(jié)得——又大又多???!這些就是又大又多的玉米!注意“結(jié)”在這里念第一聲,它是多音字,表示植物長果實。你能舉例嗎?例如:這棵樹上結(jié)滿了蘋果。
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小猴子的心里——非常高興。(引讀)
①(非常)誰再來讀一讀?全班一起讀。你能給“非?!闭乙粋€近義詞嗎?(十分、特別)
②誰來用“非?!闭f一句話?
(4)小猴子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心里非常高興,就——掰了一個,扛著往前走。
會讀書的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一句話中有幾個表示動作的詞,找到了嗎?(指名說)
(5)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掰”)
(6)這個字誰會讀?(bāi)你掰過什么東西?怎么掰的?誰來做做這個動作?做得真形象,左邊一只手,右邊一只手,中間一個分,兩手一分就是“掰”。
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扛”)
一起讀好這個字。與手有關(guān),所以是提手旁。
(7)走,我們也去掰掰玉米!讀讀第1自然段,誰來試試?指名讀。(這只小猴子的聲音真響亮!你把字音都讀準了,了不起?。┪覀円黄饋碓囈辉?。
2.學習第2自然段。
(1)過渡:小猴子扛著玉米,走啊走啊,來到了——(一棵桃樹下)。同桌互相讀,讀一讀第2自然段。
(2)小猴子看到的這棵桃樹上有什么?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滿”)
(滿樹的桃子)表示樹上的桃子很多。如果表示天上的星星很多,我們可以說——滿天的星星……
(3)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扔”)
這個字不僅是后鼻音,還是翹舌音,誰再來讀一讀?一起讀。誰來做一個扔的動作?(往低的地方扔)
(4)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摘”)
這個字誰認識?你的翹舌音讀得很準。誰再來讀一讀?一起讀。你還會摘什么?(摘星星、摘桃子、摘西瓜)
生字寶寶回到句子里,誰還愿意讀?(指名2人讀)一起讀!
(5)男生們,讓我們一邊做動作,一邊讀好這一自然段吧!女孩子認真聽,學會傾聽在學習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板塊四認真觀察,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交流要點。
(1)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塊、非、常”)
(2)學生觀察這幾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2.明確要點,指導書寫。
(1)指導書寫要點。
①塊:左窄右寬,左短右長。右邊的橫折往左收,一撇先直再彎穿插到提下方,一捺較舒展。
②非:注意筆畫順序,先寫左豎與三橫,再寫右豎與三橫。兩豎有長短,左豎稍短。橫畫之間距離勻稱,稍有長短之別。左邊三橫間距稍密,右邊三橫間距稍疏。
③常:小字頭要收緊,禿寶蓋要舒展,“口”字形體小又扁,位于橫中線上方。“巾”字略寬于“口”,上下重心要對正。
(2)教師示范寫,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展示評價。
一、教材分析:
這也是一篇動物故事,通過小猴子下山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兔子的經(jīng)歷和結(jié)果,說明一個道理:目標不明確,做事不專心,是不會有收獲的。課文語言通俗淺顯,故事情節(jié)單純明白。易于被少兒讀懂。但應假設(shè)對立的情況, 使 學生明白:只有鞏固成果,才能不虛此行的道理。
本課計劃兩課時
二、學習目標 :
1、熟記和認識本課詞語,注意動詞的運用,積累語言;
2、朗讀理解,從故事中體會道理
3、假設(shè)相反情況,拓展課文寓意
三、重難點:
重點:熟識詞語,朗讀課文
難點:拓展認識,鞏固理解
四、學情分析 :
動物故事貼近兒童心理,內(nèi)容又貼近生活實際,啟發(fā)假設(shè),對比課文,可益智怡情。
五、教學策略:
在朗讀中感知內(nèi)容,在假設(shè)中對照課文,交流成果,同步提高
六、教學資 源:
錄像碟片、ppt
七、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整體感知,初讀課文
2、熟記詞語,學會運用
重點 :熟記詞語,學會愚弄
難點 :學習運用
教學目標:
1.巧記本課8個生字的字形,通過組詞了解漢字的意思。
2.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生字及詞語。
3.完成課后練習題。
教學重點:
1.掌握生字的字形及字義。
2.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生字和詞語。
教學難點:
1.“非”字的筆順。
2.“看”和“著”的區(qū)別。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小猴子下山》這篇課文,通過學習課文內(nèi)容,你受到了什么啟示?
二、學習生字。
(一)鞏固生字、詞語的讀音。
(1)自己認讀生字及生字單片上的詞語,注意讀準字音。
(2)同桌小伙伴互讀。
(3)電腦出示生字和詞語,鞏固練習。
①先出示生字:“看 非 著 棵 瓜 圓 回 可”這8個生字分別用8種顏色,教師說顏色,學生搶讀生字,比比誰讀得又快又準。
②再出示詞語:“看著 非常 西瓜 回頭 可愛 一棵桃樹 又大又圓”這7個詞語字號相同,顏色不同,認讀方法同上。
(二)巧記字形,了解字義。
(1)讓學生自己動腦,選擇自己喜歡的記憶方法記憶字形。
(2)同桌小伙伴相互說說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記住字形的。
(3)請小組進行學習匯報。
“看”:kàn 可以用做動作的方法記憶:在陽光當頭照的時候,伸出左手放在眼睛上邊,再用眼睛往遠處盾,“看”字的“ ”就是手,“目”就是眼睛。用這樣的動作來記憶“看”字。組詞:看書 看電視
“非”:fēi 學生用數(shù)筆畫的方法記憶: 非。也可以用兒歌幫助記憶:兩根旗桿六面旗,中間拉開小距離。
組詞:非常 是非
“著”:zhe 可以剛才學習的“看”字比較記憶,“看”字的第一筆改成“橫”,上面再加上“倒八部”就是“著”字。也可以用兒歌記憶:歪尾巴羊,不象樣,眼睛長在尾巴上。組詞:看著 說著
“棵”:kē 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蘋果的“果”字,加上“木”字旁就是棵。兒歌記憶:一個果,落樹旁,只能看,不能嘗,這個字就是棵。
組詞:一棵樹
“瓜“:guā 很多學生都認識“爪”字,“爪”的第三筆“豎”改寫成“豎提、點”就是“瓜”字。兒歌記憶:一蔓生三叉,當中結(jié)個歪把子瓜。也可以漢字表義的方法記:“ ”表示瓜藤和葉子,中間的“厶”表示藤上結(jié)的瓜。
組詞:西瓜 瓜子
“圓”:yuán 是形聲字,“大口框”是形旁,表義,“員”是聲旁,表音。也可以用換部件的方法記:“公園”的“園”里邊的“元”字換成“員”字,就是“圓”字。
組詞:圓形主義 又大又圓
“回” huí 用兒歌記憶:外面一張口,里面一張口,大口吃小口,就是不念口。
組詞:回家
“可”:kě 用學生認識的“哥哥”的哥來記,去掉上邊的一部分,就是“可”字。也可以用學過的“河”字來記,去掉三點水旁,就是“可”字。
組詞:可是
(4)指名讀詞語,鞏固生字的音形義。
三、書寫生字詞:
1.學生認識觀察漢字的結(jié)構(gòu),看準重點筆畫在田格中的位置,學生觀察后,請學生說一說。
2.學生描紅,邊描邊記住重點筆畫的位置。
3.學生在書上空白田格上獨立寫一個,寫后想出難寫的字。
4.學生想出難寫的字,教師重點指導:“著、瓜、圓”這3個字。教師提醒學生“著”字的第三筆是“撇”,這個字的橫比較多,要寫得緊湊些?!肮稀弊忠⒁庾筮叺摹?”和右邊的“ ”像裙擺一樣撐開,長短一樣?!皥A”字注意筆順是先外后內(nèi)再封口的筆順。
5.教師出示“非、可”兩個字的單片,讓學生說說書寫時應該注意什么?
“非”字的筆順按先左后右的筆順規(guī)則來寫?!翱伞弊值墓P順是一 可。
6.學生在書上書寫第二個空白田格的字。
7.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學生作業(yè)。
四、鞏固練習。
1.學生獨立在生字、詞本上寫作業(yè)。
2.完成課后練習3:用下面的字組詞語。
(1)先讀讀題目要求。
(2)學生自己先獨立完成。
(3)然后全班進行交流。
3.完成課后練習4:把這篇課文的內(nèi)容演一演,學生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分組編成課本劇演一演。
五、教師小結(jié)。
一、教材分析
《小猴下山》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二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童話大故事,主要講了一只猴子下山,先掰了一個玉米,看見桃子就扔掉玉米,看見西瓜就扔掉桃子,看見兔子就扔掉西瓜,最后一無所獲。本文圖文并茂,語句生動,文質(zhì)優(yōu)美。按故事發(fā)展順序編繪了四幅圖,分別與二、三、四、五段內(nèi)容相應,使小猴的動作、形象直觀化。但由于課文內(nèi)容是敘述性的,畫面是靜止不動的,學生對猴子的接觸太少,對猴子的動作想象有一定的難度,而利用多媒體及圖、文、聲、響于一體,以及它豐富的表現(xiàn)力和快速的信息傳遞,充分的資源共享等優(yōu)勢,整合語文教學,有利于學生獲得直觀豐富的欣賞角度,有利于學生個性化閱讀,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本課教學以新的課程標準為指導,力圖在優(yōu)化教學結(jié)構(gòu),改革教學模式上有所突破和創(chuàng)新,引導學生自主、個性化閱讀,根據(jù)學生認知、情感、思維方面的實際情況,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nèi)容,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能力目標:培養(yǎng)觀察能力、自學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懂得猴子見新扔舊是不好的,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專一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明白做事要專一的道理。
二、說教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的語文能力是在不同的差異中得到發(fā)展的,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依據(jù)本課故事性強,畫面豐富,結(jié)構(gòu)類似的特點,我將教學文法定為:
1、圖文結(jié)合,情景教學法。
2、自主、合作、探究,集體學習與小組學習相結(jié)合。
3、遷移法。
三、教學過程
我將此過程設(shè)計為四大環(huán)節(jié)。
(一)、激趣導入,引入課題。
心理學表明,當視聽感觀并用時,能使學生入景入情,能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因此,我安排了這樣的導入:課件出示小猴下山的動畫片,這個導入給學生再現(xiàn)了故事的生動情節(jié),面對如此生動、形象的畫面,孩子們一定會被猴子淘氣、頑皮的形象所吸引。緊接著,學生讀了課題后,我又以"讀了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嗎?"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孩子們心潮澎湃,引起他們的共鳴和憧憬。如此激趣導入,使學生聽覺、思維、想像多渠道協(xié)作,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調(diào)動起來,形成了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diào)。
(二)、由扶到放,學習課文
在學生整體感知了課文情節(jié)后,就進入重點環(huán)節(jié)由扶到放,學習課文。此環(huán)節(jié)又分為五步:扶-引-放-演-悟。也就是重點分析第一自然段,然后轉(zhuǎn)入最后一自然段,由課文最后一句話提出問題:"最后小猴為什么雙手空空回家去?"引出二、三、四自然段的內(nèi)容,再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分析二、三、四自然段,然后學生通過表演,最后悟出道理。分析第一自然段時,先出示課件,讓學生按看-說-讀-填的方法學習,看就是讓學生看圖,說小猴子來到了什么地方,心理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有感情的朗讀第一自然段,教師出示小黑板,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然后歸納這段的學習方法,叫學生用同樣的方法小組討論學習二、三、四自然段,把課堂教學引入高潮,幫助學生學習,突破重難點。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將教學目標轉(zhuǎn)化為學生的學習需求,將會實現(xiàn)學生思維的個性化,激發(fā)他們學習課文、探究問題的興趣,促進了主體的發(fā)展,使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了做事要專一的道理,順利突破重難點。
三、拓展練習,發(fā)揮想象
學生悟出道理后,標志著重難點已經(jīng)突破,此時教學已接近尾聲。我又出示小猴子畫面,請孩子們思考:"小猴子明白自己錯了以后,它又會怎么做呢?"把課堂活動推向另一個高潮,抓住時機我讓孩子們帶著"小猴再下山"的問題,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界時,孩子們將會沉浸在小猴再次下山的情景之中,體會出小猴這時的動作、神態(tài)、想法,此情此景,孩子們一定會情不自禁的暢談自己的想象,那真是回味無窮。
這樣設(shè)計富有彈性,遵循了模擬學習的特點和規(guī)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語文教學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四、總結(jié)全文,背誦兒歌
當然,教學進行到此,可謂水到渠成、功德圓滿了,為了讓學生記住故事內(nèi)容,吸取教訓,我又把課文編成兒歌,便于學生記憶,加深應象,此乃畫龍點睛之筆。
本文語句生動明快,正是我運用了多個相應的電教媒體化靜為動,變無聲為有聲,引導學生在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深受教育的同時,實現(xiàn)了知識與能力、智育與德育的巧妙結(jié)合,達到寓德育于課堂教學之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目的。
相信《小猴子下山教案》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是您了解幼兒園教案,工作計劃的必備網(wǎng)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小猴子下山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guān)推薦
欄目小編為大家準備了這篇“小猴子下山教案”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每位老師不可或缺的課件是教案課件,相信老師對寫教案課件也并不陌生。要知道老師寫好教案課件,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水平。...
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欲望,優(yōu)秀的教案能幫老師們更好的解決學習上的問題,教案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這樣接下來教學工作才會更上一層樓!那么,有哪些可以值得參考的小學語文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小猴子下山教案實用版五篇”,歡迎您參考,...
游戲目標: 幼兒能根據(jù)指令變化手指動作,鍛煉小手的靈活性與快速反應能力。 游戲準備:小猴子圖片 游戲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1、誰來了?(出示小猴子圖片) 2、伸出小手和小猴一起做游戲。比一比誰找到的朋...
1、小猴子出山的幼兒故事 小猴子跳上來山里考察的車,出了大山,它心里樂開了花,終于有機會看一看那邊的山,那邊的樹林。聽族長說過,那邊的山有更多的桃樹,有更多的鮮花和蝴蝶,不過那里離村莊太近,村民經(jīng)常上...
1、引導幼兒學習看圖示折雙三角的方法。2、培養(yǎng)幼兒對折紙的興趣。活動準備:1、正方形紙、剪刀。2、幼兒用書畫面“猴子爬山”?;顒舆^程: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表演猴子爬山:老師表演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