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部經(jīng)典作品以后,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后感了。在寫觀后感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觀《知青》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當合上《匆匆那年》下冊,看看時間,已是凌晨3:00,我被那純潔而真實的青春感動著,把我們曾經(jīng)以為會記憶一輩子的人和事,曾經(jīng)以為會永遠深刻難忘的情感從模糊的狀態(tài)中穿梭到似水流年的曾經(jīng)……
在方茴、陳尋、喬燃、林嘉茉、趙燁他們的身上,我們總能找到曾經(jīng)年少時自己的影子。因為我們都有過青春,每個青春都有夢想,每個夢想都有遺憾,每個遺憾都有回味不盡的風景……
我被那幫年輕的情感打動著,雖然沒有驚天動地,但那純真的感情如涓涓清泉一直注入心田,喚醒了似沉寂千年的匆匆那年……
正如書中成熟后的方茴所說:之所以說相見不如懷念,是因為相見只能讓人在現(xiàn)實面前無奈地哀悼傷痛,而懷念卻可以把已經(jīng)注定的謊言變成童話。不管那時的愛或者是喜歡最終是否有圓滿的結局,16歲的天空就是那樣的自尊而敏感,真實而無雜質(zhì),就如深山中靜靜綻放的幽蘭,淡而芳香……
那青橄欖的愛戀,因為愛得太用力,所以弄傷了別人也弄累了自己。當方茴問:你喜歡沈曉棠嗎?陳尋在電話里回答"是"的時候,一直小心回避和呵護著彼此感情的方茴狠狠疼了一下,我也忍不住終于流淚了,簡簡單單的一個音節(jié),宣判了她青澀愛情的死刑,盡管她仍愛著。盡管這個世界上沒有哪條法律規(guī)定:你愛著一個人時,他必須愛你!是的,沒有!所以說,陳尋沒錯,只是不再愛了,或者說方茴付出的感情太沉重了,給予的太徹底了,讓年輕的陳尋難以承載,不是不愛,只是稚嫩而單薄的愛一時迷失了方向。
那時的感情是永遠唯一而高尚的,也曾給予他們無盡的勇氣和力量,所以方茴細心儲藏著所有美好與憧憬,也夢想著天老地荒!而到最終陳尋不愛了,那一切的曾經(jīng)如童話般的美好最終成為利刃鳩毒,腐蝕著她的心,催毀了一切,連同過去一起灰飛煙滅時,她仍絕望而無助的觀望和守候,努力的愛著。最終深深的傷了自己也疼了別人。
他們五個人仍小心翼翼但絕對真實而坦誠的維護著只屬于那時才能呈現(xiàn)的感情世界,即使受傷也是那么的純凈,純凈的疼痛更讓人無法呼吸……
最終作者給了我一個把眼淚擦干把心放松的結局,當匆匆那年走過,總有一點事是想忘都忘不掉的。
捫心自問:16歲的時候在做什么?
那時同學少年的名字還能一字不差地念出來嗎?
有喜歡的人嗎?
和那人現(xiàn)在還有聯(lián)系嗎?
是否還在一個城市?
交往過么?
分手了么?
因為太小所以喜歡得太短暫?還是因為根本不懂愛而無意傷害?
當初牽著的手如今握緊了誰?
偶而還會想念么?
偷偷發(fā)過誓么?
實現(xiàn)了么?
還是……已經(jīng)全部忘了?
對于青春……釋然了嗎?
看完《高考1977》這部電影時,我的大腦有短時間的空白。
相當感動。深刻體會到劇本里所蘊藏的各種活生生的人性情愫及其深厚、磅礴之氣韻,尤其放在1977那樣一個局勢動蕩、人性復蘇的年代,實在不得不叫人嘆為觀止。這部電影太好了。
1997年是高考恢復的一年,也是給人映象最深刻的一年。1977的高考是改變個人和國家命運的趕考。在1977年之前,許多來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在那種條件下,沒有任何的復習資料,但是人們的復習熱情沒有因此而減少。在影片《高考1977》中,描述的就是這些知識青年面對高考恢復時,所發(fā)生的事。
從結構上看,框骨明晰,支架緊實。它的節(jié)奏感很好,讓人看來,只想一口氣看下去,舍不得中斷。劇中人物個個鮮活,凸現(xiàn)那個年代知青、政治、生存環(huán)境等特性,人物關系也充滿了可看性,人與人之間的依托、矛盾甚而叛逆交相輝映,猶如平靜湖面下不斷涌動的熔巖熱泉,動靜、冷熱之間彰顯著人性在那個年代里最本真的東西,實在扣人心弦、耐人尋味。
我想,《高考1977》這部電影,大概是想通過1977年恢復高考這一消息在東北某農(nóng)場發(fā)放前后,眾知青、農(nóng)場場長以及與這些知青相關的親人們的思想、生活隨之而發(fā)生的各種改變,以及在那個年代特殊的大環(huán)境下他們之間所產(chǎn)生的一系列矛盾,展示出1977年“高考恢復”這一歷史事件在我國近代發(fā)展過程中的重大里程碑意義,說明這個改革對于我國近代人才、文化、知識、科技乃至經(jīng)濟等各個方面的重生、崛起與迅速發(fā)展的偉大作用,讓我們再次充分認識到,一個國家的發(fā)展不能離開人才、知識、科學與文化的根本思想。一個人,不能沒有文化,沒有知識。一個民族,更需要文化、需要知識、需要科學。
而這樣好的一個劇本中,自始自終只有一個女主角——“陳瓊”。
陳瓊是一個濃具年代、歷史、政治色彩的角色,在她的身上,承載了大量1977那個年代、恢復高考這個事件之下含合著歷史遺跡、政治利害關系的人性本真,她的情感里有著特殊政治矛盾下的極端因素,是一個典型中國近代社會的因政治、立場、出身、界限等觀念而導致情感、思想陷入極端的悲婉、壓抑的女知青形象。
陳瓊,既純真又憂郁、既可愛又壓抑、既秀美又滄桑、既善良又可悲、既溫柔又古板、既聰慧又自卑、既堅定又彷徨、既樸實又可憐……總之,她是那么的真實、矛盾、壓郁而又厚重。
這樣的好電影,這樣的好角色,再加上這樣好的創(chuàng)作主體——上海電影集團公司,幾乎可以吸引每一個觀眾的眼球。
在影片中,當人們得知高考恢復時,所有的人似乎都看到了希望。但是,要去參加高考的人,必須要有推薦表才可以,所有的人都在爭取著推薦表。雖然,在這過程中小根寶不幸的死了,但是,老遲最終被他們所感動,支持所有的人去參加高考,而且在他們有困難的時侯,還幫助他們。雖然求學的過程是曲折的,但是最終的結局是完美的,有的人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學。
現(xiàn)在高考已經(jīng)持續(xù)了30幾年,有許多人通過高考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F(xiàn)在的我們復習時,環(huán)境是多么的好,復習的資料又是那么的齊全,然而,現(xiàn)在有的人復習的熱情卻不像以前。我們是否應該反省一下,我們讀了這么多年的書是為了什么?是為了將來考上理想大學,再找到一分好的工作。如果我們現(xiàn)在整天的無所事事,那等到高考成績下來時,我們就會后悔莫及了。所以,我們要向影片中的人一樣,不畏任何的艱險和困難,為著自己的夢想一直拼搏。
或許對于很多人來說,知青這兩個字是一個很遙遠的記憶,但是它確實許許多多人一輩子的記憶,大概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的人生總回事感同身受,紀錄片《我是知青》就向我們講述了那個年代的故事,或許在這之中你也看到了你自己。
沒有抽象地去說什么知青的有悔和無悔,公平或不公平,只是很平靜地敘述著她那平淡而又瑣碎的人生過往,點點滴滴的經(jīng)歷,想到什么就寫什么,很隨意,時間上是跳躍性的,并不是有序的,也不是全部人生。
文章短小精悍,不是冗長、拖沓,有時說到興頭上,戛然而止、欲說還休,讓人帶著懸念等待下一集。
我很欣賞她的是,無論命運給了她什么境遇,好與壞,她都一如即往,腳踏實地的做好自己的工作,過好每一天。從鐵姑娘排的戰(zhàn)士到九年的會計工作,農(nóng)場的結婚生子,禮堂之死,命運多舛;回城后的工作,以及遭遇企業(yè)倒閉下崗……人生一路走來,坎坷,曲折,甜酸苦辣,她都坦然面對,毫無怨言、榮辱不驚。
正因為平淡瑣碎,才讓人覺得故事的真實,可信、可親,她的故事也是千千萬萬個知青的縮影,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她經(jīng)歷過的,我們大都經(jīng)歷過,在她的故事中,讀到了我們自己的人生,有了共鳴和同感。
我們是七O年一月去的江心沙農(nóng)場,比老三屆晚去了一年。去的第一年,就有少數(shù)知青,離開了農(nóng)場,調(diào)往兵團所屬廠,但無一例外的是,他們都是有門路,這讓大部份知青,對自己的前途很迷茫,看不見未來。
探親回家時,我對父親抱怨過此事。父親對我說:“向你四姐學學?!?/p>
我的四姐,當時并不被父親看好,因為六三年四姐高中畢業(yè),沒有考取大學,這讓父親很失望。她只能和表哥王仁近,表姐曹明琴結伴去了洪澤湖農(nóng)場務農(nóng)。
剛到農(nóng)場時,天寒地凍。有一天,他們要過一條冰河去干活。四姐是第一個下河,趟過冰河到對岸的。六個月后,她被抽調(diào)到泗洪縣水利局集中培訓水利員。不巧的是,她感冒發(fā)燒了,晚上,其他學員都去看電影逛縣城了,她只能留在招待所,披衣看書。培訓結束,其他學員以水利員身份分配到各個農(nóng)場工作,而她則以考試第一名成績,留在了縣水利局工作。
以后父親再說起她時,稱她為雞中的鳳凰。父親對我說,人無論處于逆境或者順境,都要以認真踏實地態(tài)度去工作,努力表現(xiàn)自已,不甘平庸。
后來,我和大部分知青一樣,一直待到七九年才返城,沒有上調(diào)、招工、讀書的機會眷顧我。
和李新一樣,只能在農(nóng)場適時地改善一下現(xiàn)狀而已。調(diào)到農(nóng)化廠當化驗員。就是當了化驗員,也不能安于現(xiàn)狀,要學習,不然的話,會有更優(yōu)秀的.人可以取代自己。要虛心地向師傅學習,跟他學習化學基礎知識和專業(yè)業(yè)務。師傅是六六屆高中畢業(yè)生,比我多讀了六年書。跟隨他一起研發(fā)新的產(chǎn)品,建立新的車間。
回城后,一切從零開始,從頭學起,當過生產(chǎn)一線的操作工,操作一臺新的機器,當了生產(chǎn)小組長。從完全不熟悉的工作,到慢慢地鉆進去,逐步地喜歡上了這個工作,能熟練地駕馭著這臺機器,同時也感受到了工作著并快樂著。半年后,讓我擔任了車間的質(zhì)量管理工作,繼而又從事了專業(yè)的經(jīng)濟工作。
工廠由于連年虧損,從一千三百多人精簡到三百多人時,我沒有遭遇下崗,反而留用了一年。就已經(jīng)非常滿足了。
作為一代知青,人生一路走來,本來就不按常規(guī)出牌,順序亂了套,結果怎樣,從不敢有太多的奢望,也沒有什么可以抱怨的。沒有轟轟烈烈的精彩人生,平平淡淡地一生,就是知青們的寫照。無論命運給予我們什么樣的境遇,只能照單全收,都要踏踏實實地過好每一天,走好當下每一步。快樂的心態(tài)下保證健康的身體最為重要。
最近看了一部小說《匆匆那年》,我花了一夜的時間吧它看完,卻換來了久久不能平復的情緒。
合上書的那一刻,我感覺自己也松了一口氣。
我最后明白了一個大道理:每一個過去都是以前的未來,而每一個此刻也終將成為過去。
以前以為永遠不會結束的日子最后結束,以前以為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人與事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模糊。
當已經(jīng)不在一齊的時間超過了以前在一齊朝夕相處的時間時,他們也慢慢從我生命的全部而漸漸變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我們誰也不能夠再回到從前,離開彼此之后我們都會繼續(xù)各自的人生,而在其中可能誰也不會再出現(xiàn)。但是這并不代表遺忘,我想我們都會把對方好好地擱在心里,因為那是我們的青春印記,是一輩子里最完美的東西。”
在北京上過高中大學剛剛求職上班的都去看看!你不可能不共鳴,你不可能不震撼于自己所親身經(jīng)歷過的匆匆那年。
書里的感情可能并不必須全是真的。書里的她們也確實經(jīng)歷了太多看起來很轟烈的事件。然而那卻不是你,就是我,至少也是身邊的朋友,絕絕對對經(jīng)歷過的事情。
可不是嗎,轉(zhuǎn)眼已經(jīng)十年了啊。
你敢說你忘的了么。高中時候的月考會考,籃球場上的他,三點一測優(yōu)化設計,車棚,和要好的女生一齊上廁所一齊去小賣部,五十年大慶的深夜彩排,申奧成功的北京街頭。
你敢說你沒有發(fā)小么。
你敢說你不記得大學時候的學生會,卡拉ok大賽,占坐,食堂的小炒,女生宿舍流行的十字繡和織圍巾,201電話卡,出去租地下室,學校周邊的小旅館,非典時候被困在學校里的日子么。
你能不承認很多很多大學時候許諾過永遠的兩個人,在大四就卻輕易的分手了么。
[從當年流行的京罵,到對于那時候北京城各個地理位置的描述,到大時代背景下的每個政治紀念日,甚至于里面某首歌的名字,某種冰棍的名字,都是兩個字:熟悉。]
[每一個過去都是以前的未來,而每一個此刻也終將成為過去。]
我們走到那里是必然。我們在高中畢業(yè)哭紅了眼睛卻一轉(zhuǎn)眼多年沒有再相見。我們在大一輕易就放下了高中時候發(fā)過誓要到白頭的他或者她,只因為大學里我們都遇見了新的人,看見了更適合自己的方向。
十年前,你看在眼里的那個喜歡的人,那個你第一次牽手,擁抱的人,你看著他的臉發(fā)誓要愛他一輩子的人。如今你手里牽著的,卻八成不再是他的手了。
那些我們以前以為永遠都不會忘記的事情,卻輕易的被拋在遠遠的過去。好在這本書讓我明白,我沒有忘記,它們只是變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很隱蔽,不那么輕易會被喚起罷了。
以前最最害怕的,最最厭惡的離別,變心,如今看來也是自然規(guī)律一樣的東西。我們最后能夠理解大一時候莫明其妙就不想在一齊了的原因,厭惡別離卻越來越輕易的就滄海桑田,哪怕當時哭得死去活來并發(fā)誓說我永遠不會忘記。
我喜歡小說,一般的原因是,它的基本沒有脫離現(xiàn)實性,以及貼近我這一代的迷茫與經(jīng)歷,我想窺視他們的成長,想窺視他們面臨的問題以及窺視他們解決問題時的心態(tài)和途經(jīng),偶爾也違心的想窺視他們的以后他們的獲得他們的結果!
而《匆匆那年》里的人和事能夠恰如其分的安拓在我們身上,我們同樣是80后,雖然比陳尋、方茴、沈曉棠、喬燃、趙燁、林嘉末他們可能小幾歲,但我們經(jīng)歷了這樣一個同樣的時代,同樣的教育環(huán)境,同樣的情感歷程,但他們的匆匆那年遠比我的匆匆那年波瀾壯闊,暫且用這個詞來形容,我一時半會想不起什么更加恰當?shù)脑~來形容他們的匆匆往事,其中包含了太多,值得回味的太多。
往事只能回味,正如《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里》那首時常會回蕩在我腦海里的歌唱的,“時光已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憶童年時竹馬青梅,兩小無猜日夜相隨……”匆匆那年,那年匆匆,這是一個回不去的故事,發(fā)生了這么多這么多的刻骨銘心,卻永遠也不能回去了,情感是這樣,人生其實不也是這樣嗎寫了這么多,連帶著語無倫次,一向講求理性邏輯的我,也不修飾了,本來這就是一篇有感而發(fā)的讀后感,包含的也全是人那酸甜苦辣的情絲萬縷,也讓我體味了一遍轟轟戀戀,體味了一下愛恨情愫,觸發(fā)了一下我麻木已久的情感淚腺,我祈望我的人生也會這樣的刻骨銘心!淡淡的一句:真是一個讓人回味的娓娓的動人心弦的故事,匆匆那年,你的人生有如此般刻骨銘心嗎問一問自己,已經(jīng)擁有的別丟了,還沒擁有的,一點一滴,一步一步讓你的人生刻骨銘心吧。
據(jù)報道,電視連續(xù)劇《知青》即將正式播出。《知青》的編劇是梁曉聲,梁曉聲本人曾經(jīng)就是知青,以前也出版過不少關于知青的作品,因此,由梁曉聲擔任編劇,我認為在具體細節(jié)的歷史真實方面,應該問題不大。關鍵在于如何看待那段歷史。上山下鄉(xiāng)、知識青年,那段歷史的確真實地發(fā)生過,至今還有很多親歷者健在。當事情正在發(fā)生時,當事情剛剛結束時,親歷者和旁觀者都會有各自的感受。到今天,聲勢浩大的上山下鄉(xiāng)已經(jīng)過將近半個世紀,大多數(shù)經(jīng)歷者已經(jīng)垂垂老矣,步入耄耋之年。穿過時間的塵埃、歷史的風云,再回首看那段歷史,會給親歷者怎樣的感受?還有很多年輕人,沒有那段經(jīng)歷,甚至沒有聽說那段歷史。當他們在父輩、祖輩的敘述中拾起那個被時間過濾的“傳說”,他們又會有怎樣的感受?
我看了《知青》的前20集,邊看邊想起那時候廣為傳播的一段名言。前蘇聯(lián)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有一本很著名的小說,名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那不是一本科普書,而是關于一個名叫保爾·柯察金的年輕人的人生故事,其原型就是作家本人。這本前蘇聯(lián)小說很早就被翻譯到中國,當年有小說、有電影,還有連環(huán)畫,其中有一段話幾乎家喻戶曉、人盡皆知:“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過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他臨死時,可以說:我整個生命和精力已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自由和解放而斗爭?!?/p>
我沒有當過知青,因為那個時候我還小,但我確實感到,當年很多離開城市、上山下鄉(xiāng),到高山、到草原、到邊疆,到“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年輕人,時代賦予他們知識青年的稱號,的確是懷抱著建設國家的理想?!吨唷穭≈胁还苁堑奖鴪F的知青還是到農(nóng)村插隊的知青,很多人的確也是這么想的。時隔多年,我接觸過不少已經(jīng)回到城市的當年的親歷者,其中依然有很多人對當年自己火熱的青春懷抱著復雜的感情。雖然在后來的反思中對那段歷史有各種看法、說法,然而,無數(shù)的親歷者仍然沒有否定它所體現(xiàn)的理想和實際的價值。也許,經(jīng)時間的打磨,人們對“最壯麗的事業(yè)”會有不同的解釋——什么才是“最壯麗的事業(yè)”?如何才能建設和實現(xiàn)“最壯麗的事業(yè)”?在這個過程中,也許有失誤或偏差,但是,無數(shù)人都不否認,當初無怨無悔地投入火熱的青春,的確是為了“人類的自由和解放”,這是當年的理想主義至今尚存的重要原因。
穿過歲月的塵埃,如今人們可以反思為“人類自由和解放”的“最壯麗的事業(yè)”是否在實踐中有不切合實際的做法,這一點在電視連續(xù)劇《知青》中也有所體現(xiàn)。在電影、電視、小說之外,人們在思想界、學術界對此展開深入探討也是必然的,這涉及到更深入、全面的思想理論研究。我認為,思想理論上全面肯定、徹底否定,都失之偏頗。而小說或影視等藝術,更多關注的人們的經(jīng)歷和情感,它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能夠給人們更多的理解角度。這也是我對梁曉聲擔任編劇的一個肯定,因為,他能保證再現(xiàn)那段歷史時情感上的相對真實,這非常重要。有些人為了徹底否定那段歷史,經(jīng)常把那時的每個細節(jié)都描述得極為黑暗。事實上,在《知青》劇中我們能夠看到,那時也有歡樂,也有陽光,人與人之間普遍的關愛與溫情依然牢固廣泛地存在。我們今天需要深入思考的是,那些永遠不會失的人性,與為了“人類的自由與解放”的“最壯麗的事業(yè)”究竟是什么關系?我認為,很多時候,脫離實際的書本理論知識常常是造成事與愿違的.重要原因。這一現(xiàn)象在當年上山下鄉(xiāng)中能夠看到,在今天的改革開放中,依然沒有改變。
每個人的青春都是最重要的一段人生經(jīng)歷。古人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不管是過還是現(xiàn)在,正在經(jīng)歷和揮霍青春的人們也許難以就近看清自己行為的價值。然而,跳開當下的漩渦,參照別人的青春,再來審視自己的青春,也許,當今的年輕人能夠?qū)Ω篙叀⒆孑呉约白约?,有更多、更清醒的認識。今天,在“蝸居”和“職場”中打拼的杜拉拉們,也把自己的青春稱為“奮斗”。與當年上山下鄉(xiāng)、戰(zhàn)天斗地的“奮斗”相比,我不愿給出孰高孰低的價值標準,但我認為,通過《知青》了解歷史,對于當今年輕人了解自己也是有益的。
我比較驚訝在《知青》一片中出演的年輕演員,他們大多沒什么名氣,不算大牌,但他們較好地演繹了那段歷史的真實。這一現(xiàn)象也讓我相信,不同時代的年輕人,在為理想或自己奮斗時,很多東西是相通的。因此,不管是過來人還是年輕人,如果面對自己的生活有很多困惑,我認為,看看歷史,看看別人的青春和生活,哪怕只是隔著時間的紗窗,也能產(chǎn)生新的啟發(fā)和認識。對于中國來說,聲勢浩大的上山下鄉(xiāng)涉及整整一代人。雖然它已成為歷史往事,但它對當今中國的影響依然存在。通過思想,通過反思,通過活生生的人,它的后續(xù)影響究竟有多么深刻?是積極的意義,還是負面的價值?我認為,未來的中國社會還將繼續(xù)為此而深思。電視連續(xù)劇《知青》某種程度上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的切入點。
好久沒流淚了!這是我看完這部電影以后的感慨。是的!我們好久都沒流淚了。
這是一片浩瀚的荒原,這是一片熾熱的土地,在這片土地上,無數(shù)的知識分子揮灑了他們最美好的青春,他們在這片土地上耕耘。他們來自天南地北,大江東西。唯一共有的是對祖國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求,以及對命運的不屈。這是一個動蕩的年代,這是一個高呼勞動人民萬歲,勞動最光榮的年代。可是只有勞動改變不了中國的貧窮,只有勞動是滿足不了中國一代青年的夢想的。
當要恢復高考的消息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不脛而走時,有一股小小的火苗開始蔓延,他在每個青年的心田上冉冉升起,我要讀書,我要考大學,這個呼吁在那個年代,在那片荒原上是這么的突兀,這么的刺耳,可能嗎?開始時是沒人敢相信的,是的,相信這句話,在那個年代需要大多的智慧與魄力??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空穴可以來風,當阿三抱著收音機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當宣布恢復高考的聲音從萬里之外傳來,這片火終于迎風而起,燃燒了著萬畝北國的廣土,這個冬天注定不平凡,這個977注定改變這一群知識青年的命運,注定改變中國的命運。當這片火迎著北國的風熊熊燃起的時候,熱血在這一刻霎時奔涌……
是的,他們要考試,他們要改變命運。沒人能阻擋他們的腳步:十一年的時間,不能;場長的反對,不能;惡劣的環(huán)境,不能;路途的輾轉(zhuǎn),不能。是的,任何東西都不能。當場長舍不得他們拋下辛苦耕耘的農(nóng)場而想法刁難的時候,他們一理抗爭,不成,便絕食抵抗。他們是寧愿死去,也不愿與夢想隔絕的。當拖拉機壞掉,當時間急迫,他們毅然決然的選擇用腳步丈量這抵達夢想之路。他們在雪中奔跑,在林間穿梭,一個跌倒,另一個拽起;一個倒下,一伙人把他托起……他們就這樣狂奔,從黑夜奔向黎明,從現(xiàn)實奔向夢想……
這是一個怎樣的年代,強生想要讀書,便去書庫去偷,被人抓住,扭送到派出所,偷書不成,反遭懲罰,然而,一句:這是你的包嗎?讓他沒有白費力氣,是的,這是一個這樣的年代,警察偷偷的在他的包里留了幾本書。是的,知識本就有著這種力量。
帶著“歷史反革命”的高帽的陳老師不遠萬里從上海趕到東北,冒著畏罪潛逃的風險,為的就是送一套高考復習資料給自己的女兒陳瓊,可是卻無法得到女兒的諒解,面對向他索要證明材料的憤怒的女兒,他顯得那樣的無奈與心痛,這是時代的罪過。為了幫助想要考試的孩子,他又應求冒充招生辦的主任,最后又為了自己的女兒偽造了一張證明。這是一個父親的力量——不顧一切。
這是一個怎樣的年代?頑固的場長老遲最終被這群孩子所感化,最終被這種渴求所感染。是的,當渴望改變命運的雄火燃起,當渴望夢想的靈魂翻山越嶺,這便無所不及,無所不動。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年代呢?被困了十一年的靈魂終于破繭而出,我們要高考!
我不禁想到了我的高考,想到了我們的高考。我們或許曾經(jīng)抱怨,高考這座大山壓制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東西,可是我們又不得不承認,高考改變了我們的命運,是的,977的高考改變了他們的命運,今天的高考依舊會改變我們的命運。我感謝高考,他讓我走出了狹隘的農(nóng)村,他讓我擁有過那么多的激情與夢想,他讓我曾度過了三年繁忙充實的歲月。曾經(jīng),我也曾抱怨,高考,掠奪了我最美好最失意的歲月,但今天,回過頭觀望,才發(fā)現(xiàn),那時有著太多的美麗,太多的憧憬。
從未想過,自己竟會哭得這般這般稀里嘩啦,看來從內(nèi)心深處我還是老媽說的感性動物,見不得感人的東西,高考1977觀后感。不過,在看這場電影的時候,仿佛自己也回到了那個時代,我看過很多回顧那段時光的影片,更從父母口中多少聽出了斷斷續(xù)續(xù),或感人或滑稽的故事。但不知怎的,這一次卻難擋我奔流的淚水,呵呵,好沒有男子漢氣概的話。
故事的主人翁是一群60年代,響應黨的號召上山下鄉(xiāng)的知識青年,當時間一晃11年,家鄉(xiāng)成為了回憶,自己的遠大抱負變成了腳下一片一片的黑土地,現(xiàn)實和理想的強烈反差,被每日麻木的生活所掩蓋。但當恢復高考這一消息不脛而走時,故事的主人翁們?nèi)缤姷搅岁庼仓型滑F(xiàn)的陽光吧,通過各種手段,排除萬難終于參加了高考。
與同類作品相比,似乎難免俗套,但故事中最讓我感動的,卻是其中主人翁們對于上大學幾近瘋狂的向往、父親與女兒之間親情、男主人翁與女主人翁之間的愛情以及朋友之間的友情在那個時代的表現(xiàn)。
在其中,我感到了,父親心中對女兒深深的愛,那是一種可以犧牲所有去挽留的愛,也看到了,那個時代,父親的無奈和悲涼,特別是看到父親和女兒在門里門外的對話時,已難忍眼中的淚水。在那個淡化人性的年代里,人和人之間最原始的感情,都無法滿足,再談什么理想和信仰,就都沒了底氣。作為一個男人,讓自己需要保護的人,忍受苦難,對于一個男人來說,是最大的痛苦。
11年的等待,是不愿再等一分鐘的渴望,我感受到了那份渴望,所以熱淚盈眶。
相關推薦
以下是由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的《十五歲笑臉觀后感》。看電影是一種享受的過程,優(yōu)秀的作品里往往會出現(xiàn)讓自己頗有感觸的情節(jié)。觀后感能保存當下最真實的心情和感受,寫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鍛煉邏輯化的思維能力。更多相關內(nèi)容請繼續(xù)關注本網(wǎng)站!...
閱讀一部優(yōu)秀的作品或者觀賞一部優(yōu)秀的電影,都能帶給我們很深的啟發(fā)和收獲。每次觀看完一部作品,我們常常都有一種強烈的沖動,想要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和觀后感。撰寫一篇觀后感,就是為了更好地記錄自己在欣賞作品后的思考和感悟。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可以更好地梳理故事的情節(jié),深入了解影片本身。一篇觀后感的寫作,一...
經(jīng)典的電影經(jīng)歷了歲月的洗禮,變得優(yōu)秀非凡。觀后感的質(zhì)量受到個人因素的影響。觀后感是一個綜合各學科知識的過程,它以感受為核心,以敘述和抒情為主線,描寫對作品的啟發(fā)。你是否為寫一篇高質(zhì)量的作品名觀后感而苦惱過?欄目小編的文章將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荷塘月色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你會將本文加入你的收藏夾!...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