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老師在上課之前會帶上教案課件,通常老師都會認真負責去設計好。?教學過程中應該在教案課件中提高教學的效果,寫好教案課件的重點在哪里?以下內容“離子課件”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從網絡收集整理的,希望這些技術能夠讓你在工作中更快的達成目標!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高中化學組的01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離子反應》,下面開始我的說課。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化學必修1,第二章,第二節(jié)的第一課時的內容。本節(jié)是學生認識離子反應和離子方程式的起始課。從教材的體系看,它是初中學習溶液導電性實驗、酸堿鹽電離知識的延續(xù)和深化,又是學習電解質溶液理論知識的基礎,所以從體系看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從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學反應分類方法的補充以及從本質分析化學反應的必備技能,是中學生現在及至以后學習化學、從事化學專業(yè)的知識和能力的重點。
A.了解電解質的概念;B.引導學生能夠從電離的角度概括出酸,堿,鹽的本質;C.使學生了解到電解質在溶液中所起反應的實質。
激發(fā)探索研究物質和理論的興趣,在探究過程中進行一絲不茍、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的教育,引導學生透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
3.教材的重、難點:
(1)重點:理解電解質,電離的定義,會用電離方程式表示物質的電離過程,從電離角度概括出酸,堿,鹽的本質。
(2)難點:用電離方程式表示物質的電離過程,對酸,堿,鹽本質的理解。
古希臘生物家普羅塔弋說過這樣一句話:“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點燃的火把?!备鶕抡n改要求,我們在教學時必須特別注意這一點,即不能將學生當作容器來對待,在確定教學方法時,必須遵守葉圣陶先生“教是為了不教”的訓令,結合教材及學生的實際準備采取以下教學方法:
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問題探究法,即以問題為切入口,追蹤變化的本質,解釋疑惑。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采用這種方法意在滲透探究問題的方法,為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限于新高一學生的能力,本節(jié)課主要以啟發(fā)性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為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
學生正處在16、17歲的年齡階段,好奇心較強,興趣不太穩(wěn)定,邏輯思維正在日趨發(fā)展中,在知識學習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的諸多特點。
充分運用實驗和多媒體教學手段,盡可能增加實驗可見度,加強感性認識;利用計算機軟件的動畫模擬實驗,引導學生進行全面觀察,理解微觀本質。
演示溶液導電性實驗,觀察分析,同時展示多媒體教學軟件,從微觀領域明確溶液導電的本質——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
在此基礎上,介紹氯化鈉,硝酸鉀,氫氧化鈉等固體分別加熱至溶化后能導電,這樣很順利的引出電解質的概念。
然后通過介紹氯化鈉在水中的溶解和電離,引出氯化鈉電離方程式的書寫,以及HCl、H2SO4、HNO3三種酸的電離方程式,從電離的角度得出酸的定義。最后安排“思考與交流”活動,引導學生從電離的角度概括出堿和鹽的本質。
2、通過上面的討論,使學生了解到電解質在溶液里所起反應的實質是離子之間的反應后,即可很自然地轉入到對離子反應的討論。
能夠很快地辨別出那些物質是電解質,能夠正確地書寫電離方程式,能夠運用定義辨別出酸,堿,鹽。
結合本節(jié)知識,課后討論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謝謝各位考官。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鳳陽縣第二中學的化學教師沈健,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節(jié)“離子反應”第二課時。下面我從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離子反應》屬于高一課本第一章第二節(jié)內容?!峨x子反應》在中學階段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知識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貫穿于中學化學教材的始終,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在中學化學中要學習許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都可能涉及離子反應及其方程式的書寫?!痘瘜W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要能通過實驗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發(fā)生條件,了解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學好這一節(jié)內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學反應的本質。既鞏固了前面已學過的電離初步知識,又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識、電解質溶液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并且正確而又熟練地書寫離子方程式,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它還是歷年高考的熱點內容。
學生已經學習了第一章“從實驗學化學”,能夠初步運用實驗的手段來探究學習化學,通過第二章第一節(jié)“物質的分類”的學習,了解了化學反應常用的分類方法,在大腦中對“離子反應”有了一個模糊的概念。但是元素化合物知識不豐富,電離理論又沒有學習,所以本節(jié)知識對學生來說具有相當的難度。這一節(jié)我把它分成二課時。第一課時講電解質。第二課時講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及其書寫方法。把難點分散,重點突出。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編寫教材的意圖,結合本課的特點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將教學目標設定如下:
知識與技能:
(1)、離子反應和離子方程式的含義;
(2)、掌握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過程與方法:
會運用以實驗為基礎的實驗研究方法。
(2)、學會運用觀察、實驗、查閱資料等多種手段獲取信息,并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信息進行加工。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能以“聯想·質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以“遷移·應用”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感、能通過“交流·研討”活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能借助“知識點擊”讓學習有余力的同學感受化學學習的無窮魅力。
2。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離子反應、常見酸、堿、鹽的簡單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難點: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選擇解決問題的思維路徑
教學活動是教和學的雙邊活動,必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使之相互促進,協(xié)調發(fā)展,根據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學方法:
1、實驗促學法:通過教師的演示,學生的動手操作,觀察分析實驗現象,理解并掌握離子反應及其方程式的書寫。
2、情景激學法:創(chuàng)設問題的意境,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在意境中主動探究科學的奧妙。
3、探究、歸納法:通過學生對問題的探究、討論、實驗、歸納,最終掌握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4、多媒體輔助教學法: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將微觀現象宏觀化,有助于學生掌握離子反應。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活動的真諦是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究學習。因此在本節(jié)教學中我注意以下方面:
1.用實驗來導出問題,解決問題。新課引入用實驗,知識的鞏固、升華用實驗。目的在于使學生明確實驗在化學學習中的重要性,使他們注重自己對實驗的觀察,分析,設計及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發(fā)揮化學實驗最大作用,真正將素質教育落實到課堂上。
2.著重突出了教法對學法的引導。在教學雙邊活動過程中,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未知到已知、由個別到一般。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分析,對比,歸納,總結的能力。達到舉一反三,實現知識和能力的遷移的目的。
合理安排教學程序,優(yōu)化教學過程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為了使教學過程有條不紊,便于學生學習,我把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
三國時期,諸葛亮在七擒孟獲的過程中,蜀軍由于誤飲啞泉水、個個不能言語,生命危在旦夕,巧遇老叟,指點迷津——飲用萬安溪 3
安樂泉水、終于轉危為安,渡過難關,啞泉水為何能致啞,萬安溪安樂泉水又是什么靈丹妙藥呢?
原來啞泉水中含有較多的硫酸銅,人喝了含銅鹽較多的水就會中毒。而萬安溪安樂泉水中含有較多的堿,銅離子遇氫氧根離子發(fā)生離子反應生成沉淀而失去了毒性。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求知欲望,所以精心設計同學們熟知的故事導入新課。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31,由學生歸納出“離子反應”概念。
(讓學生動手實驗、觀察現象、討論、總結,從而得出離子反應的概念。)
本質理解,并把學生引入主動學習的情景之中,產生了學習的動力。
1、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并討論,得出“離子反應”的定義。 有離子參加的反應叫離子反應。
[教師設問]:“電解質在溶液中的反應都是離子反應,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電解質溶液混合都能發(fā)生反應呢?”
[教師設問]:通過分析,反應過程中離子的數量有沒有發(fā)生變化?是部分離子還是所有離子的數目發(fā)生了變化?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得出“離子方程式”的定義。
目的:通過動手實驗,不僅增強了學生實驗能力,而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增強好奇,激發(fā)學習熱情。讓學生明白實驗在化學科目中的重要地位。
初學者按課本上四個步驟書寫,第二步“拆”是教學中的難點。如何突破這個難點呢?以硝酸銀與氯化銅反應為例子,詳細引導學生掌握書寫步驟。
教師引導學生一起分析教材“把易溶于水,易電離的物質寫成離子形式;難溶的物質或難電離的物質以及氣體等仍用化學式表示”。 (組織學生積極思考、討論、最后歸納總結)
難溶的物質,難電離的物質(弱酸,弱堿,水),氧化物,單質,氣體等用化學式表示。
在此,使學生所掌握知識具體化。通過“引導→設問→討論→總結→練習”五步曲,攻克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第三步“刪”是書寫過程中最易掌握的內容,只需認真對待就可以了。
結論:檢查(1)質量守衡(2)電荷守衡(3)電子得失守衡(若是氧化還原反應)
目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學會從具體問題上找出答案的方法,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體會到成就感。
[教師總結] 書寫四步中,“寫”是基礎,“拆” 是關鍵,“刪”是途徑,“查”是保證。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也是考試當 5
中的熱點問題。對該知識點學習過程教師要多安排一些時間,通過教師提問、學生上臺書寫等多種形式以達到突破重點的學習目的。
教師精心設置訓練題目,學生練習并討論,啟發(fā)學生,得出離子方程式的意義即“離子方程式不僅可表示一定物質間的某個反應,而且可表示所有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課件展示]根據提供的試劑,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書寫符合要求的離子方程式并分析其反應特點。
[學生活動]學生歸納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
本節(jié)課教學過程中,變教師演示實驗為學生分組實驗,變教材驗證實驗為探索實驗??梢愿臃奖阌谒袑W生觀察,使眾多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增大教學知識的容量,加深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地領悟難點知識。
采取學生先小結,老師后總結的方式,這樣可以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教師根據大綱的要求,結合本節(jié)課內容特點設計練習內容,該練習對本節(jié)所學內容起到鞏固作用,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本節(jié)重點知識的掌握。
我說課的內容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離子反應》是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一第二章第二節(jié)第二課時內容,本節(jié)課著重介紹“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正確書寫”。這在中學階段基礎理論知識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貫穿于中學化學教材的始終,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物質的分類,這為過渡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起到了鋪墊作用。本節(jié)內容是后面《氧化還原反應》內容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節(jié)內容在整個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學情分析
由于學生剛步入高中,未能完全適應高中的教學方法,學習的能力不是很強,樂于機械接受,特別是本節(jié)內容抽象難于理解,為了避免這些情況,使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得到積極發(fā)揮,我采用實驗和播放離子反應的動畫來引導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讓抽象的事物變得直觀,使學生融入課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
但由于學生學習方法還不夠完善,因此在本節(jié)教學中我注意以下幾方面:
1、著重突出教法對學法的指導作用。在教學雙邊活動中,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個別到一般。用舊知識為指路燈來探尋新知識,層層深入掌握新知識。在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分析、對比、歸納、總結的能力。達到舉一反三。
2、用實驗來導出問題,解決問題。新課引入用實驗,知識鞏固,升華用實驗。目的在于使學生明確實驗在化學學習中的重要性,使他們注重自己對實驗的觀察分析及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并學會運用實驗去解決問題,真正將素質教育落實的課堂上。
3、通過授課過程中一系列發(fā)散性的問題,質疑,使學生明確理論知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學好理論重在要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自己才能真正成為知識的主人。
4、拓展課堂,結合網絡教學資源,進行研究性學習。
第三部分:教學設計思路分析
由于本節(jié)內容屬于微觀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只有把微觀的概念轉換到宏觀的現象才易于理解,首先,學生在學習本節(jié)課之前,對溶液的導電性,電解質、復分解反應的知識已有一定的認識,知道了電解質在溶液中能電離出離子,知道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因此從課程的開始對熟悉的現象進行提問,如:“為什么水垢加入食醋就可以去除?”、“工業(yè)污水是怎樣凈化的?”并展示圖片。再從實驗入手,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推出微觀粒子的反應,再通過播放離子反應動畫使學生理解離子反應的實質。
第四部分:教學過程設計
(一)考綱對本節(jié)內容的要求:
(標志)知識目標
1、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發(fā)生的條件,初步學會從微觀的角度認識物質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發(fā)生的反應。
2、會書寫易溶、易電離的酸、堿、鹽之間發(fā)生的復分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3、能利用離子反應檢驗Cl—、SO42—、CO32—等常見離子。
4、根據離子反應學會判斷溶液中離子的共存問題。
能力目標: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學會探究、分析化學反應的實質,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觀察反應和反應事實,使學生了解研究事物從個別帶一般的思想方法,體驗研究問題尋找規(guī)律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實驗操作,培養(yǎng)學生動手參與能力,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勇于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和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辯證和唯物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點難點及突破
教學重點:
1、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發(fā)生的條件,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2、知道常見的易溶、易電離的酸、堿、鹽并會寫這些物質之間發(fā)生的復分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教學難點:知道哪些物質是易溶、易電離的物質,并據此學會判斷離子大量共存問題和常見離子的檢驗,離子方程式的書寫,科學方法的訓練。
(三)教法分析
教學方法是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以學生情況為依據,以教學內容為基礎,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目標來確立的。
(1)、情景激學法: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學習欲望,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在問題情境中主動探究科學的奧妙。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實驗探究法:通過學生對問題的分析,實驗探究歸納而獲得知識。這樣可充分發(fā)揮學3
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四)教學程序、教學程序
1、新課導入:用化學反應的應用實例從學生熟悉的醋酸除水垢、鹽酸除銹,及展示工業(yè)污水的處理圖片入手導入新課,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滲透學以致用的思想。
2、講授新課
(1)設疑用實驗探究新課:
上節(jié)課已學習了電解質,知道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但如果從定義上引入會使學生感到乏味。而對于溶液中反應本質的深入,他們還非常薄弱。所以在此設疑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實驗1、2。學生動手實驗,觀察現象,討論,總結:得出離子反應的概念。 [實驗操作1]:向盛有5ml 1mo1/L的CuSO4溶液中加入5ml 1mo1/L的NaCl溶液,觀察現象。由實驗現象分析溶液中離子在混合前后發(fā)生的變化并填表小結:小結:通過表格可以看出混合前后Cu、SO4、Na、Cl均無變化,沒有發(fā)生反應。
[實驗操作2]:向盛有5mL CuSO4溶液的試管里加入5mLBaCl2溶液,觀察現象,并填表小結。
小結:通過表格及分析,我們認為混合后Ba和SO4相結合,溶液不再有大量的Ba和SO4,而Cu2+和Cl—仍存在于溶液中。
(2)播放離子反應動畫揭示反應過程
在做完探究性試驗給學生播放離子反應動畫,引導學生寫出探究性實驗的離子方程式,使微觀的反應宏觀化,便于學生理解與記憶。
(3)突破離子方程式書寫難點
初學者按課本上四個書寫步驟,第二步“拆”是教學中的難點。如何突破難點呢?
引導:和學生一起分析教材;“把易溶于水易電離的物質寫成離子形式;難溶的物質或氣體、水仍寫成化學式?!闭f明無論是難溶的物質或難電離的物質,只要是酸堿鹽電解質,溶于水的部分都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它們之間的反應都是離子反應。為什么不全拆成離子?原因是書寫離子方程式實際上是依據該物質在反應體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來決定書寫離子形式還是寫化學式。
舉例:CaCO3與鹽酸溶液反應。CaCO3不溶于水,在離子方程式書寫中寫成化學式。但它是電解質,參加反應是離子。
設問:a、澄清石灰水中加鹽酸其離子方程式如何書寫?
b、石灰乳中加鹽酸呢?
2+
2—2+
2—2+
2—+
— 4
c、哪些物質能拆成離子形式,哪些不能拆呢?
組織學生積極思考、討論、最后歸納總結,不完整的由教師補充。
設計目的:通過“引導→設問→討論→總結→練習”五步曲,攻克了重點,突破了難點,使學生掌握知識具體化。并且通過學生討論,最終解決問題,讓學生有成就感,反過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
(3)對離子方程式意義的處理
先質疑酸堿中和反應的本質是什么,再實驗探究,根據現象再質疑,再分析。將教材處理成幾組酸與堿反應書寫離子方程式的練習題。引導學生分析、歸納、得出結論。這樣做的目的,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活躍的思維狀態(tài),通過設置問題臺階,讓學生學會發(fā)現問題,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的欲望。既練習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又通過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問題,有助于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同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4)對離子反應發(fā)生條件的探究
先設疑:通過前面的實驗知道,不是所有的電解質溶液混合都會發(fā)生反應,離子反應發(fā)生需要什么條件呢?再一次激發(fā)學生進行實驗探究,根據實驗現象,討論分析,最后得出結論。目的: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習欲望,促進學生在問題情境中主動探究,獲得知識,真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并且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為終身學習打基礎。
3.總結歸納,形成方法:提出問題—實驗探究—綜合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的方法模式,學習科學的學習方法,突破難點。
4.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5.布置作業(yè),應用遷移
第五部分:本教學設計的創(chuàng)新之處
圖片的展示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探究性實驗的開展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離子反應動畫的放映使抽象的反應具體化。通過以上的教學手段使以前生僻難懂的概念具體化,同時也體現了當今的教學趨勢,信息技術與教育有機的結合。
第六部分:板書設計
板書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幫助學生掌握和理解離子反應的概念及其發(fā)生的條件,掌握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技能。
附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離子反應
一、離子方程式
1.定義: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叫做離子方程式。
2.意義:不僅表示某一物質間的某個反應,而且表示了所有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四步:寫拆刪查
三、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生成難溶物、難電離物質(弱酸、弱堿、水)或揮發(fā)性物質(氣體)。因此,復分解反應均為離子反應。
第七部分:教學反思
優(yōu)點:本節(jié)課的內容主要是概念的教學,通過多媒體圖片與動畫的放映相結合,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并且學生的討論互動、實驗探究,提高了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將概念應用到具體問題中的能力,提高了教學效率,培養(yǎng)了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了本節(jié)課的預期目標。
缺點:本節(jié)課內容的理解與掌握需要學生們對以往所學的電解質與復分解反應有良好的基礎,因此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理解本節(jié)內容比較困難,而本節(jié)課時內容也較多,未能在課程的開始幫同學很好的復習電解質與復分解反應的內容。
【知識目標】
1.認識化學鍵的涵義,知道離子鍵的形成;
2.初步學會用電子式表示簡單的原子、離子和離子化合物。
【能力目標】
1.通過分析化學物質的形成過程,進一步理解科學研究的意義,學習研究科學的基本方法。
2.在分析、交流中善于發(fā)現問題,敢于質疑,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幾與人合作的團隊精神。
【情感目標】
發(fā)展學習化學的興趣,感受化學世界的奇妙與和諧。
【重點、難點】
離子鍵、化學鍵
【教學方法】
討論、交流、啟發(fā)
【教學過程】
講述:我們每天都在接觸大量的化學物質,例如食鹽、氧氣、水等。我們知道物質是由微粒構成的,今天,我們要研究的是這些微粒是怎樣結合成物質的?
問題:食鹽是由什么微粒構成的?
食鹽晶體能否導電?為什么?
什么情況下可以導電?為
什么?
這些事實說明了什么?
學生思考、交流、討論發(fā)言。
多媒體展示圖片(食鹽的晶體模型示意圖及熔融氯化鈉和溶液導電圖)
解釋:食鹽晶體是由大量的鈉離子和氯離子組成。我們知道陰陽離子定向移動
才能形成電流,食鹽晶體不能導電,說明這些離子不能自由移動。
問題:為什么食鹽晶體中的離子不能自由移動呢?
學生思考、交流、回答問題。
闡述:這些事實揭示了一個秘密:鈉離子和氯離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而且很強烈。
問題:這種強
烈的相互作用是怎樣形成的呢?
要回答上述問題,請大家思考氯化鈉的形成過程。
學生思考、交流、發(fā)言。
板演氯化鈉的形成過程。
因為是陰陽離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所以叫離子鍵。鍵即相互作用。氯化鈉的形成是由于離子鍵將鈉離子與氯離子緊緊地團結在一起。
板書:離子鍵:使陰陽離子結合的相互作用。
問題:鈉離子與氯離子之間的離子鍵是不是只有吸引力?也就是說鈉離子與氯離子可以無限制的靠近?
學生思考、討論、發(fā)言
歸納:離子鍵是陰陽離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即有吸引力(陰陽離子之間的靜電引力),也有排斥力(原子核與原子核之間、電子與電子之間),所以陰陽離子之間的距離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它們只能在這兩種作用力的平衡點震動。
如果氯化鈉晶體受熱,吸收了足夠的能量,陰陽離子的震動加劇,最終克服離子鍵的束縛,成為自由移動的離子。此刻導電也成為可能。
引申:自然界中是否存在獨立的鈉原子和氯原子?為什么?
說明:原子存在著一種“矛盾情緒”,即想保持電中性,又想保持
穩(wěn)定。二者必選其一時,先選擇穩(wěn)定,通過得失電子達到穩(wěn)定,同時原子變成了陰陽離子。陰陽離子通過靜電作用結合形成電中性的物質。因此,任何物質的形成都是由不穩(wěn)定趨向于穩(wěn)定。也正是原子有這種矛盾存在,才形成了形形色色,種類繁多的物質。所以說:“矛盾往往是推動事物進步、
發(fā)展的原動力”。問題:還有哪些元素的原子能以離子鍵的方式結合呢?
這種結合方式與它們的原子結構有什么關系嗎?
學生思考、交流、討論
歸納總結:活潑金屬易失去電子變成陽離子,活潑非金屬易得到電子形成陰離子,它們之間最容易形成離子鍵。例如元素周期表中的Na、K、Ca、及F、Cl、、O、S等。由這些陰陽離子隨機組合形成的物質有NaF、K2S、
CaO、MgCl2、Na2O等。
活動探究:分析氯化鎂的形成過程。
我們把通過離子鍵的結合成的化合物叫離子化合物。即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叫離子化合物。
板書:離子化合物:許多陰陽離子通過靜電作用形成的化合物。
講述:既然我們已經認識了離子鍵和離子化合物,我們該用什么工具準確地表達出離子化合物呢?元素符號似乎太模糊了,不能表示出陰陽離子的形成;原子結構示意圖可以表達陰陽離子的形成,但是太累贅,不夠方便??紤]到陰陽離子的形成主要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有關,我們取元素符號與其最外層電子作為工具,這種工具叫電子式。用點或叉表示最外層電子。例如原子的電子式:Na Mg Ca Al O S F Cl 陽離子的電子式:Na+ Mg2+ Ca2+ 陰離子的電子式:F- Cl- O2-S2-
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NaF、CaO、MgCl2、Na2O、K2S
列舉兩個,其余由學生練習。
引申:我們由氯化鈉的形成發(fā)現了一類物質即離子化合物。那么,其它物質的情況又如何呢?
問題:氯氣、水是由什么微粒構成的?
是不是它們的組成微粒間也存在著作用力呢?
學生思考、交流、發(fā)言。
說明:兩個氯原子之間一定是通過強烈的相互作用結合成氯氣分子的,水中的氫原子與氧原子之間一定也存在著很強烈的相互作用。而且這些強烈的相互作用力與離子鍵有些不一樣。我們將這種相互作用叫共價鍵。我們將在下一節(jié)課學習。
我們將物質中這些直接相鄰原子或離子間的強烈的相互作用力統(tǒng)稱為化學鍵。
板書:化學鍵:物質中直接相鄰原子或離子之間的強烈的相互作用。
總結:世界上物質種類繁多,形態(tài)各異。但是我們目前知道的元素卻只有100多種,從組成上看正是100多種元素的原子通過化學鍵結合成千千萬萬種物質。才有了我們這五彩斑斕的大千世界。而這些原子形成物質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即由不穩(wěn)定趨向于穩(wěn)定。這是自然規(guī)律。
課后思考題:
1.認識了氯化鈉的形成過程,試分析氯化氫、氧氣的形成。
2.結合本課知識,查閱資料闡述物質多樣性的原因。
二、共價鍵
1.概念:原子之間通過共用電子對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價鍵。
2.成鍵微粒:一般為非金屬原子。
形成條件:非金屬元素的原子之間或非金屬元素的原子與不活潑的某些金屬元素原子之間形成共價鍵。
分析:成鍵原因:當成鍵的原子結合成分子時,成鍵原子雙方相互吸引對方的原子,使自己成為相對穩(wěn)定結構,結構組成了共用電子對,成鍵原子的原子核共同吸引共用電子對,而使成鍵原子之間出現強烈的相互作用,各原子也達到了穩(wěn)定結構。
板書:3.用電子式表示形成過程。
講解:從離子鍵和共價鍵的討論和學習中,看到原子結合成分子時原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這種作用不僅存在于直接相鄰的原子之間,也存在于分子內非直接相鄰的原子之間。而前一種相互作用比較強烈,破壞它要消耗比較大的能量,是使原子互相聯結形成分子的主要因素。這種相鄰的原子直接強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學鍵。
板書:三、化學鍵
相鄰原子之間的強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學鍵。
討論:用化學鍵的觀點來分析化學反應的本質是什么?
教師小結:一個化學反應的的過程,本質上就是舊化學鍵斷裂和新化學鍵形成的過程。
作業(yè):
板書設計:
二、共價鍵
略
三、化學鍵
相鄰原子之間的強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學鍵。
1.《貓》優(yōu)秀教學設計
2.竊讀記優(yōu)秀教學設計
3.中職優(yōu)秀教學設計案例
4.優(yōu)秀教學設計案例
5.語文優(yōu)秀教學設計
6.買電器優(yōu)秀教學設計
7.中彩那天優(yōu)秀教學設計
8.《雨說》優(yōu)秀教學設計
9.化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
10.中職 優(yōu)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能區(qū)分強弱電解質,能正確書寫強弱電解質的電離方程式. 2.通過實驗現實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產生的前提,了解離子反應的實質. 3.始步教會用離子圓程式表現溶液中的離子反映,并能斷定離子方程式的反誤. 4.通功比擬、歸結、剖析、綜開,三步需要說明的是,關鍵詞優(yōu)化,減淡對于弱強電系量、合女反映等概思的懂得. 5.體驗迷信探求的快活,養(yǎng)成務虛供實、怯于摸索的迷信立場. 教情合析: ① 未學習電解質與是電解質,能區(qū)分哪些物質是電解質、哪些物質長短電解質;② 未了解電解質在溶液中能產生電離,以離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會書寫電離方程式;③ 未了解離子攻恒,并能運用離子攻恒進行簡略盤算. 教授教養(yǎng)沉正點、易面 沉面:區(qū)合弱強電解質、書寫離子圓程式. 易點:強電解質中哪些物質能寫成離子形式. 課時部署:2課時 第一課時 學學情境設計: 教員運動 學生涯靜 設計意圖 展現鹽酸、醋酸、NaOH、氨水四瓶溶液,請學生按物質的組成對它們進止分類. 回想物質組成的分類方式,對四瓶溶液入止分類. 溫習物資的合類. 再請學生按物質的組成對四瓶溶液中的溶質入止分類. 回想溶液與溶質的區(qū)別,并對本人的過錯進行改正. 強調溶液與溶質的沒有同,鞏固電解質屬于雜潔物. 問:HCl分子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有有HCl分子存在?0.1 mol / L HCl溶液中c(H+)=?、c(Cl-)=?0.1 mol / L醋酸溶液中c(H+)=?、c(CH3COO-)=? 思考并盤算離子濃度. 溫習電解質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電離方程式書寫,離子濃度盤算. 為導電性實驗分析溶液中離子濃度不同做鋪墊. 答:如何證實鹽酸等溶液外具有滅合女?電系量溶液為什么能導電? 思考并歸憶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實驗,回想電解質溶液導電與金屬導電的區(qū)別. 溫習導電性試驗、電解量溶液導電緣由非溶液外具有滅自在挪動的離子. 做鹽酸、醋酸、NaOH、氨火四瓶溶液的導電性試驗,指點先生察看亮、明、沒有明. 察看并念考實驗現象差別的緣由.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起學生思考 引誘學生思考:①溶液導電的緣由;②燈炮亮明與自在移靜的離子的閉解;③雷同淡度的鹽酸、醋酸溶液中自在挪動的離子為什么不同? 念考并議論①醋酸溶液中c(H+)、c(CH3COO-)為什么比鹽酸溶液中長?②醋酸溶液中存在哪些物資? 激起學生討論醋酸溶液中醋酸的存在形式,了解弱電解質的特色.學習分析問題的辦法. 領導學生列里比擬鹽酸、醋酸溶液的差別:導電性、能夠電離的離子濃度、實踐電離的離子淡度、電離水平、溶液的敗分、電離方程式 念考、議論,正在筆忘原下列里比擬鹽酸、醋酸溶液的差別 通功對比法,深刻了解強弱電解質的好同 引誘學生訂義強弱電解質,分解屬于強弱電解質的物質類別. 思考、討論分解強弱電解質的定義、物質類別. 通過歸繳、綜開,控制強弱電解質的區(qū)別. 訓練鞏固 練習把握區(qū)別強弱電解質的辦法. 鞏固進修結果. 板書設計: 0.1 mol / L鹽酸 0.1 mol / L醋酸 NaOH 氨水 導電性 弱弱強強能夠電合的離女淡度 c(H+)=0.1 mol / L c(Cl-)=0.1 mol / L 功課,由學生完成 c(H+)=0.1 mol / L c(CH3COO-)=0.1 mol / L 實踐電離的離子濃度 c(H+)=0.1 mol / L c(Cl-)=0.1 mol / L c(H+)
一、教材分析
《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屬于高一課本第三章第五節(jié),這一節(jié)我把它分成二課時。第一課時講離子反應,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第二課時講離子方程式及其書寫方法。把難點分散,重點突出。學好這一內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學反應的本質。既鞏固了初中學過的電離初步知識,又為第三冊電解質溶液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并且正確而又熟練地書寫離子方程式,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它還是歷年高考的熱點,在高考中重現率達標100%.
本課時的教學目的:
知識方面:
1、掌握離子方程式的含義。
2、學會離子方程式書寫方法。
能力方面:
1、培養(yǎng)學生利用實驗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使用對比,歸納,總結的研究方法。
思想教育方面:培養(yǎng)學生能通過現象看本質,找出事物變化規(guī)律。認識到事物變化過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之所以這樣確定教學目的,一方面是根據教材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想在學法上給學生以指導,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二、教法方面
本課依教材特點,采用螺旋式發(fā)展,循序漸進,探究式、問題討論式教學。具體解決重、難點的方法如下:
1、“由舊引新,以舊帶新”的方法:學生新知識的獲得,必須由淺入深,由遠及近,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漸進。如果學生對新知識課缺乏必要的知識基礎,就難以理解新知識。由于上節(jié)課已學習了離子反應以及發(fā)生條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培養(yǎng)目標。我將這部分知識的學習采用探究式教學,由實驗復習舊知識,引出新概念,由表及里地揭示反應的實質,使學生深刻地掌握離子方程式的定義。并通過關鍵詞的點拔,鞏固了定義的外延和內涵。
2、正確理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原則:初學者按課本上四個步驟書寫,第二步“改”是教學中的難點??刹捎脝栴}討論式教學,使學生正確理解書中給離子方程式下定義“用實際參加反應離子的符合來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叫做離子方程式”。從而得出書寫離子方程式實際上是依據該物質在反應體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來決定寫成離子形式,還是寫成化學式,而不是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的符號來表示。
3.課堂上要有計劃地留出充分的時間給學生進行練習:在此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運用概念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練習中讓學生親身體會到強酸、強堿、可溶性的鹽要寫離子形式,再由學生設計實驗,分析實驗來鞏固知識提高能力。把一堂理論轉化為生動,形象的一堂以實驗為主的新課。既強化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實現教學目標。
三、學法方面
(1)在本節(jié)教學中我著重突出了教法對學法的引導。在教學雙邊活動過程中,引導學生用舊知識為指路燈來探尋新知識,層層深入掌握新知識。使學生基礎知識應該扎扎實實鞏固。在學習過程培養(yǎng)了分析,對比,歸納,總結的能力。
(2)這節(jié)課我盡可能用實驗來引出問題,解決問題。目的在于使學生明確實驗在化學學習中的重要性,使他們注重自己對實驗的觀察,分析,設計及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
(3)通過授課過程中一系列發(fā)散性的設問,使學生明確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學好理論重在要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將知識真正靈活地融入腦海之中。
四、教學程序
1.談談實驗的導入:由于上節(jié)課已經學習了離子反應以及發(fā)生條件。這部分知識對于高一學生來講并不難,若從定義上復習會使學生感到乏味。但對于溶液中反應本質的深入,他們還非常薄弱。故做以下兩組實驗:
a.鹽酸,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反應 b.鹽酸,硝酸溶液和碳酸鈉溶液反應 提問:
(1)為什么會產生同一種沉淀,或產生同一種氣體?
(2)是離子反應?
(3)是什么離子參加反應?
結論:Ag++Cl-=AgCl↓ CO32-+2H+=H2O+CO2↑
教師指出上述兩條就是離子方程式。引出離子方程式的定義,指出定義中的關鍵字“用實際參加反應離子的符號”。并且引導學生得出離子方程式不僅表示某一定物質間的某個反應,而且表示了所有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這樣導入課使學生對定義有本質理解。把學生引入主動學習的情景之中,產生了學習的動力。
2.談談離子方程式書寫原則:初學者按課本上四個步驟書寫,第二步“改”是教學中的難點。書中給離子方程式定義“用實際參加反應離子的符號來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叫做離子方程式”。而書寫第二步指出“把易溶于水,易電離的物質寫成離子形式;難溶的物質或難電離的物質以及氣體等仍用化學式表示”。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在離子反應中難溶的物質或難電離的物質實際參加反應的微粒是什么?事實上無論是難溶的物質或難電離的物質,只要是酸堿鹽電解質,溶于水的部分都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它們之間的反應是離子之間的反應。例:CaCO3和鹽酸溶液反應,CaCO3(S)=Ca2++CO32-(溶解平衡)CO32-+2H+=H2O+CO2↑隨著反應的進行不斷促使碳酸鈣的溶解,電離平衡向右移動,使反應趨于完成。但這樣書寫跟課本要求的方法相矛盾。在教學中如何解決這個矛盾,是這節(jié)課教學上的一個升華點,也是書寫離子方程式的關鍵。 故在教學中可這樣引導(1)碳酸鈣在鹽酸溶液中發(fā)生的反應是離子之間的反應,參加微粒是離子。(2)書寫離子方程式實際上是依據該物質在反應體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來決定寫成離子形式還是寫成化學式,而不是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的符號來表示。碳酸鈣在溶液中主要以固體形式存在,故用化學式。這樣同學很容易理解和接受。這是不防提出這樣一個問題(1)澄清石灰水中加入鹽酸離子方程式如何寫?(2)石灰乳中加入鹽酸離子方程式如何寫?根據微溶物主要存在形式,在稀溶液中以離子狀態(tài),在濁液狀態(tài)或固態(tài)時就寫化學式。這時為了使學生所掌握知識具體化,師生可共同討論歸納出:難溶的物質,難電離的物質(弱酸,弱堿,水),氧化物,單質,氣體等用化學式表示。第四步“查”也不容忽視,可提問學生應查什么?可用幻燈片:判斷正誤(1)Fe2++Cl2=Fe3++2Cl
- (2)2MnO4-+7H2O2+6H+=2Mn2++6O2↑+10H2O這兩條方程式學生還沒學過,但能用現有知識去判斷,高而可攀,使學生既感到自己的不足,又獲得學習的樂趣。查:(1)質量守衡(2)電荷守衡(3)電子得失守衡(是氧化還原反應)。這種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從具體問題上找出答案,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3.談談練習選用:由于學生剛剛掌握了離子方程式書寫方法,為了鞏固知識并能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我安排這樣一組問題:(1)Ba(OH)2溶液能否導電?
(2)能否用實驗來證明?學生一方面進行知識回顧,另一方面進行思維發(fā)散。讓學生提出幾個方案,分析,比較。然而展示實驗裝置并演示小燈炮發(fā)亮。(3)在此Ba(OH)2溶液中加入什么物質能使電燈熄滅?這一問題不僅鞏固離子反應知識,而且使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一步得到訓練。師生共同分析提出的幾個方案,如用鹽酸,硫酸,硫酸鈉。(4)用什么方法加入?倒入?滴入?然而按課本P74練習6實驗裝置并演示,請學生觀察現象并分別寫出離子方程式。提出鹽酸,硫酸和氫氧化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能否都用“H++OH-=H2O”來表示?(5)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A)氨水和硫酸反應(B)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反應
(C)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利用這一系列擴散性問題,讓學生產生多種獨創(chuàng)性的想法,改變習慣性單純吸收,鞏固了知識,提高了創(chuàng)新能力,在學習中獲得樂趣。
4.談談總結:對于離子方程式定義的總結,可與電離方程式定義,化學方程式定義進行對比,使定義進一步深化。對于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著重是第二步和第四步一些書寫過程中的注意點。說明并不是所有電解質之間都能用離子方程式來表示,不在溶液或熔融狀態(tài)的反應就不能表示。如濃硫酸和固體氯化鈉反應,濃硫酸和銅反應,固體氯化銨和熟石灰反應。體現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中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的辯證唯物主義思維。
5.談談應用:離子反應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如:分離分析,水的凈化,電鍍,醫(yī)藥,染料,“三廢”處理和生命活動中都有存在。中學階段主要應用在離子的分離和檢驗。如:硫酸根離子的檢驗和氯離子的檢驗。
五、板書設計(用幻燈片)
離子方程式及其書寫方法
一、離子方程式
1.定義:用實際參加反應離子的符號來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叫做離子方程式。
2.意義:不僅表示某一物質間的某個反應,而且表示了所有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用幻燈片)
附:鞏固練習
1.能正確表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A.碳酸鈣跟醋酸反應CaCO3+2H+=Ca2++CO2↑+H2O
B.鐵跟稀鹽酸反應Fe+2H+=Fe3++H2
C.碘化鉀溶液跟適量溴水反應I-+Br2=2Br+I
D.鐵跟硫酸銅溶液反應Cu2++Fe=Fe2++Cu
2.采用四種不同方法鑒別K2S,K2SO4兩瓶無色溶液,并寫出相應離子方程式。
3.用法0.2mol.L-l的H2S溶液100 ml與0.1mol.L-l的NaOH溶液300 ml作用,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離子反應考點要求:
1.離子共存問題是高考中的常見題型,是每年必考的題型。今后命題的發(fā)展趨勢是:
(1)增加限制條件,如強酸性、無色透明、堿性、pH、甲基橙呈紅色、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等;
(2)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電離出的c(H+)=1×10-4mo·L-1 的溶液中……”。
2.離子方程式的正誤書寫也是歷年高考必出的試題。從命題的內容看,存在著三種特點:
(1)所考查的化學反應均為中學化學教材中的基本反應;錯因大都屬于化學式能否拆分、處理不當、電荷未配平、產物不合理和漏掉部分反應等;有量的限止的離子方程的書寫或正誤判斷也是近幾年考查的重點內容,也是這部分的難點。
(2)所涉及的化學反應類型以復分解反應為主,而溶液中的氧化還原反應約占15%;
(3)一些重要的離子反應方程式,在歷年考卷中多次重復。如Na與H20的反應、Fe與鹽酸或稀H2S04的反應自1992年以來分別考過多次。
(4)考查離子方程式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學生使用化學用語的準確程度和熟練程度,具有一定的綜合性,預計今后的考題還會保留。
復習過程
高考題示例:(學生先練,然后再歸納出本節(jié)復習的要求)
1.若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C(H+)=1×10-14mo·L-1,滿足此條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20xx全國11題) ( )
A.A3+ Na+ NO-3 C- B.K+ Na+ C- NO3-
C.K+ Na+ C- AO2- D.K+ NH+4 SO42- NO3-
(有附加條件的離子共存題)
2.能正確表示下列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20xx全國13題) ( )
A.用碳酸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CO32-+SO2+H2O 2HCO-3+SO32-
&
bsp; B.金屬鋁溶于鹽酸中:A+2H+ A3++H2↑(電荷不守恒)
C.硫化鈉溶于水中:S2-+2H2O H2S↑+2OH-(應分步水解)
D.碳酸鎂溶于硝酸中:CO32-+2H+ H2O+CO2↑(MgCO3不可拆)
3.下列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20xx上海18題)
A 過量的NaHSO4與Ba(OH)2溶液反應:Ba2++2OH-+2H++SO42-→BaSO4↓+2H2O
B NH4HCO3溶液與過量NaOH溶液反應:NH4++OH-=NH3↑+H2O
C 苯酚鈉溶液中通入少量:-O-+CO2+H2O→ -OH+HCO3-
D FeBr2溶液中通入過量C2:2Fe2++2Br-+2C2=2Fe3++Br2+4C-
重點、難點:
離子共存,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判斷是本節(jié)的重點內容;有量限止的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或判斷正誤是本節(jié)的難點
基本概念:
1、離子反應、電解質、非電解質、離子方程式
(1)離子反應
定義:有離子參加的反應。
類型:
離子互換的非氧化還原反應:當有難溶物(如CaCO3 難電離物(如H20、弱酸、弱堿)以及揮發(fā)性物質(如 HC)生成時離子反應可以發(fā)生。
離子間的氧化還原反應:取決于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相對強弱,氧化劑和還原劑越強,離子反應越完全
注意點:離子反應不一定都能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如實驗室制氨氣 (NH4)2SO4 +Ca(OH)2 稢aSO4+2NH3↑+2H2O
H2S氣體的檢驗 Pb(AC)2+H2S=PbS↓+2HAc (注:Pb(AC)2可溶于水的鹽的弱電解質)
(2)電解質、非電解質、強、弱電解質
電解質: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狀態(tài)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和熔化狀態(tài)都不導電的化合物。
強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全部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
弱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
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的注意點
①電解質的強弱與其在水溶液中的電離程度有關,與其溶解度的大小無關。例如:難溶的BaS04、CaS03等和微溶的Ca(OH)2等在水中溶解的部分是完全電離的,故是強電解質。而易溶于水的CH3COOH、H3P04等在水中只有部分電離,故歸為弱電解質。
②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的強弱只與自由移動的離子濃度及離子所帶的電荷數有關,而與電解質的強弱沒有必然的聯系。例如:一定濃度的弱酸溶液的導電能力也可能比較稀的強酸溶液強。
③強電解質包括:強酸(如HC、HN03、H2S04)、強堿(如NaOH、KOH、Ba(OH)2)和大多數鹽(如NaC、 MgC2、K2S04、NH4C1)及所有的離子化合物;弱電解質包括:弱酸(如CH3COOH)、弱堿(如NH3·H20)、中強酸 (如H3PO4 ),注意:水也是弱電解質。
④共價化合物在水中才能電離,熔融狀態(tài)下不電離
舉例:KHSO4在水中的電離式和熔融狀態(tài)下電離式是不同的。
(3)離子方程式:
定義: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
使用環(huán)境:離子程式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tài)下才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2、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1)離子反應是在溶液中或熔融狀態(tài)時進行時反應,凡非溶液中進行的反應一般不能寫離子方程式,即沒有自由移動離子參加的反應,不能寫離子方程式。如 NH4C固體和Ca(OH):固體混合加熱,雖然也有離子和離子反應,但不能寫成離子方程式,只能寫化學方程式。即:
2NH4C(固)+Ca(OH)2(固)稢aC2+2H2O +2NH3 ↑
(2)單質、氧化物在離子方程式中一律寫化學式;弱酸(HF、H2S、HC0、H2S03等)、弱堿(如NH3·H20)等難電離的物質必須寫化學式;難溶于水的物質(如CaC03、BaS03、FeS、PbS、BaS04,Fe(OH)3等)必須寫化學式。如:
CO2+2OH-=CO32-+H2O CaC03+2H+=CO2↑+H20+Ca2+
(3)多元弱酸的酸式鹽的酸根離子在離子方程式中不能拆開寫。如NaHS03溶液和稀硫酸反應:HSO3- +H+=SO2↑+H2O
(4)對于微溶物的處理有三種情況;
①在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析出時,微溶物用化學式表示。如Na2S04溶液中加入AgNO3 ,溶液:2Ag++SO42-=Ag2S04 ↓
②當反應物里有微溶物處于溶液狀態(tài)(稀溶液),應寫成離子的形式。如C02氣體通人澄清石灰水中:CO2+Ca2++2OH-=CaCO3 ↓+H2O
③當反應物里有微溶物處于懸濁液或固態(tài)時,應寫成化學式。如在石灰乳中加入Na2C03溶液:Ca(OH)2+CO32-=CaCO3↓+H2O 。
(5)操作順序或反應物相對量不同時離子方程式不同,例如少量燒堿滴人Ca(HC03)2溶液,有
Ca2++HCO3-+OH-=CaCO3 ↓+H2O
少量Ca(HC03)2溶液滴人燒堿溶液(此時NaOH過量),有
Ca2++2OH-+2HCO3- =CaCO3↓+CO32- +2H2O
1.離子共存問題
(1)“不共存”情況歸納
①離子之間相互結合呈沉淀析出時不能大量共存。如形成BaS04、CaS04、H2Si03、Ca(OH)2、MgS03、MgC03、 PbC2、H2S04、Ag2S04等。
②離子之間相互結合呈氣體逸出時不能大量共存,如:H+與S2-、HCO3-、SO32-、HSO3-和OH-與NH4+等,由于逸出H2S、C02、S02、NH3等氣體或S2-變成HS-,CO32-變成HCO3-而不能大量共存。
③離子之間相互結合成弱電解質時不能大量共存。如:H+與CH3COO-、OH-、PO43-等離子,由于生成 CH3COOH、H20、HPO42-、H2PO4-、H3P04而不能大量共存。
④離子之間發(fā)生雙水解析出沉淀或逸出氣體時不能大量共存,如A3+與AO2-、Fe3+與HCO3- 、A3+與HS- 、S2-、HCO3-、CO32-等離子。
⑤離子之間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時不能大量共存,如:Fe3+與S2-、Fe3+與I-等。
⑥離子之間相互結合成絡離子時不能大量共存。如Fe3+與SCN-生成2+,Ag+、NH4+、OH-生成+,Fe3+與C6H5OH也絡合等
(2)離子在酸性或城性溶液中存在情況的歸納。
①某些弱堿金屑陽離子,如:Z2+、Fe3+、Fe2+、 Cu2+、A3+、NH4+、Pb2+、Ag+等。在水溶液中發(fā)生水解,有OH-則促進水解生成弱堿或難溶的氫氧化物。故上述離子可和H+(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不能與OH-(在堿性溶液中)共存。但有NO3-存在時的酸性溶液, Fe2+等還原性離子不與之共存。
②某些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如HCO3-、HS-等可和酸發(fā)生反應,由于本身是酸式酸根,故又可與堿反應,故此類離子與H+和OH-都不能共存。
③某些弱酸的陰離子,如:CH3COO- 、S2-、CO32-、 PO43-、AO2-、SO32-、CO- 、SiO32-—等離子在水溶液中發(fā)生水解,有H‘則促進其水解,生成難電離的弱酸或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所以這些離子可和OH-(在堿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不能與H+(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
④強酸的酸根離子和強堿的金屬陽離子,如:C-、 Br- 、I-、SO42-、NO3-、K+、Na+等離子,因為在水溶液中不發(fā)生水解,所以不論在酸性或堿性溶液中都可以大量共存。但SO42-與Ba2+不共存。
⑤某些絡離子,如+,它們的配位體能與H+結合成NH3 + +2H+=Ag++ 2NH4+,所以,它們只能存在于堿性溶液中,即可與OH-共存,而不能與H+共存。
分析:“共存”問題,還應考慮到題目附加條件的影響,如溶液的酸堿性、PH值、溶液顏色、水的電離情況等。
[設問]用電子式表示物質形成過程與化學方程式在書寫上有何不同?
[指導討論]請同學們歸納小結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形成過程的注意事項。
請其他組對上述發(fā)言進行評議。
[評價]對學生的發(fā)言給予正確評價,并重復要點。
[投影]課堂練習
用電子式表示MgO和K2S的形成過程
[評價]對學生書寫給予正確評價并指出易錯點
根據左式描述其意義。
領悟各式的含義及整體的含義,區(qū)別用電子式表示物質和用電子式表示物質形成過程的不同,并與化學方程式進行比較分析它們的不同之處。
領悟書寫方法。
討論。
1.首先考慮箭號左方原子的擺放,并寫出它們的電子式。
2.箭號右方寫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寫時要注意二標:標正負電荷、陰離子標[]。
3.箭號左方相同的微粒可以合并寫,箭號右方相同的微粒不可以合并寫。
4.在標正負電荷時,特別要注意正負電荷總數相等。
5、連接反應物和學生成物一般用“→”不用“===”。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在學生學習了原子結構、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基礎上從原子結構出發(fā),以具體的例子――氯化鈉形成進行剖析,討論找出它們成鍵的根本原因,讓學生自己發(fā)現離子鍵的成鍵特點以及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評價、補充,由學生歸納出離子鍵的概念及用電子式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的表示方法,從微觀化學鍵的角度理解宏觀化學反應的本質。并以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更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抽象概念的理解。同時,在學習過程中,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一)
一、學習目標
1.使學生了解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的晶體結構模型及其性質的一般特點。
2.使學生理解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的晶體類型與性質的關系
3.使學生了解分子間作用力對物質物理性質的影響
4.常識性介紹氫鍵及其物質物理性質的影響。
二、重點難點
重點: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的結構模型;晶體類型與性質的關系
難點: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的結構模型;氫鍵
三、學習過程
(一)引入新課
[復習提問]
1.寫出NaCl 、CO2 、H2O 的電子式
。
2.NaCl晶體是由Na+和Cl―通過?????????? 形成的晶體。
[課題板書]? 第一節(jié) 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和分子晶體(有課件)
一、離子晶體
1、概念:離子間通過離子鍵形成的晶體
2、空間結構
以NaCl 、CsCl為例來,以媒體為手段,攻克離子晶體空間結構這一難點
[針對性練習]
[例1]如圖為NaCl晶體結構圖,圖中直線交點處為NaCl晶體中Na+與Cl-所處的位置(不考慮體積的大小)。
(1)請將其代表Na+的用筆涂黑圓點,以完成 NaCl晶體結構示意圖。并確定晶體的晶胞,分析其構成。
(2)從晶胞中分Na+周圍與它最近時且距離相等的 Na+共有多少個?
[解析]下圖中心圓甲涂黑為Na+,與之相隔均要涂黑
(1)分析圖為8個小立方體構成,為晶體的晶胞,
(2)計算在該晶胞中含有Na+的數目。在晶胞中心有1個Na+外,在棱上共有4個Na+,一個晶胞有6個面,與這6個面相接的其他晶胞還有6個面,共12個面。又因棱上每個Na+又為周圍4個晶胞所共有,所以該晶胞獨占的是12×1/4=3個.該晶胞共有的Na+為4個。
晶胞中含有的Cl-數:Cl-位于頂點及面心處,每.個平面上有4個頂點與1個面心,而每個頂點上的氯離于又為8個晶胞(本層4個,上層4個)所共有。該晶胞獨占8×1/8=1個。一個晶胞有6個面,每面有一個面心氯離子,又為兩個晶胞共有,所以該晶胞中獨占的Cl-數為6×1/2=3。
不難推出,n(Na+):n(Cl-)=4:4:1:1?;瘜W式為NaCl.
(3)以中心Na+為依據,畫上或找出三個平面(主個平面互相垂直)。在每個平面上的Na+都與中心 Na+最近且為等距離。
每個平面上又都有4個Na+,所以與Na+最近相鄰且等距的Na+為3×4=12個。
[答案]
(1)含8個小立方體的NaCl晶體示意圖為一個晶胞
(2)在晶胞中Na+與Cl-個數比為1:1.
(3)12個
3、離子晶體結構對其性質的影響
(1)離子晶體熔、沸點的高低取決于離子鍵的強弱,而離子晶體的穩(wěn)定性又取決于什么?在離子晶體中,構成晶體的粒子和構成離子鍵的粒子是相同的,即都是陰、陽離子。離子晶體發(fā)生三態(tài)變化,破壞的是離子鍵。也就是離子鍵強弱即決定了晶體熔、沸點的高低,又決定了晶體穩(wěn)定性的強弱。
(2)離子晶體中為何不存在單個的`小分子?
在離子晶體中,陰、陽離子既可以看作是帶電的質點,又要以看作是帶電的球體,其中,陽離子總是盡可能的多吸引陰離子、陰離子又總是盡可能多的吸引陰離子(只要空間條件允許的話)這種結構向空間延伸,即晶體多大,分子就有多大,晶體內根本不存在單個的小分子,整個晶體就是一個大分子。
4、離子晶體的判斷及晶胞折算
(1)如何判斷一種晶體是離子晶體
方法一:由組成晶體的晶格質點種類分:離子化合物一定為離子晶體。
方法二:由晶體的性質來分:①根據導電性:固態(tài)時不導電而熔化或溶解時能導電的一般為離子晶體。
②根據機械性能:具有較高硬度,且脆的為離子晶體。
(2)什么是晶胞?如何由晶胞來求算晶體的化學式?
構成晶體的結構粒子是按著一定的排列方式所形成的固態(tài)群體。在晶體結構中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復單位叫晶胞。
根據離子晶體的晶胞,求陰、陽離子個數比的方法?
①處于頂點上的離子:同時為8個晶胞共有,每個離子有1/8屬于晶胞。
②處于棱上的離子:同時為4個晶胞共有,每個離子有1/4屬于晶胞。
③處于面上的離子;同時為2個晶胞共有,每個離子有1/2屬于晶胞。
④處于體心的離子:則完全屬于該晶胞。
[學生練習]
題目:在高溫超導領域中,有一種化合物叫鈣鈦礦,其晶體結構中有代表性的最小單位結構如圖所示試回答:
(1)在該晶體中每個鈦離子周圍與它最近且相等距離的鈦離子有多少個?
(2)在該晶體中氧、鈣、鈦的粒子個數化是多少?
[解析]由圖看出,在每個鈦離于的同層左、右與前后、上下各層中都緊密排列著完全相同的鈦離子,共有晶胞邊長的6個鈦離子。
至于同一晶胞中獨占三元素粒子個數比,則從每種元素粒子是晶胞中的位置考慮。Ca2+位于立方體的中央為一個晶胞所獨占;鈦離子位于晶胞的頂點上,為相鄰兩層8個晶胞所共有(左右、前后、上中下、左右前后4個而上下中相同重復共8個),而每個晶胞獨占有8×1/8=1個。氧離子位于棱上,在同一晶胞中,每個氧離子為同層的4個晶胞所共有,一個晶胞獨占12×1/4=3個。故氧、鈣、鈦的粒子數之比為 3:1:1
[答案]6? 3:1:1
5、總結
1.離子間通過離子鍵結合而成的晶體叫離子晶體。構成離子晶體的微粒是陽離子和陰離子。離子晶體中,陽離子和陰離子間存在著較強的離子鍵,因此,離子晶體一般硬度較高,密度較大,熔、沸點較高。
2.一般地講,化學式與結構相似的離子晶體,陰、陽離子半徑越小,離子鍵越強,熔、沸點越高。如:KCI離子晶體針對性訓練一、選擇題1.下列性質中,可以證明某化合物內一定存在離子鍵的是??? (??? )A.可溶于水???? B.有較高的熔點C.水溶液能導電? D.熔融狀態(tài)能導電2.下列物質中,含有極性鍵的離子化合是。A.CaCl2??? B.Na202??? C.NaOH??? D.K2S3.Cs是IA族元素,F是VIIA族元素,估計Cs和F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A.離子化合物??? B.化學式為CsF2? C. 室溫為固體??? D.室溫為氣體4.某物質的晶體中含A、B、C三種元素,其排列方式如圖所示(其中前后兩面心上的B原子未能畫出),晶體中A、B、C的中原子個數之比依次為A.1:3:1??? B.2:3:1C.2:2:1??? D.1:3:35.NaF,Nal,MgO均為離子化合物,根據下列數據,這三種化合物的熔點高低順序是??? (??? )物質①NaF②NaI③MgO離子電荷數113?m2.313.182.10A.①>②>③??? B.③>①>②C.③>②>①??? D.②>①>③6.在NaCl晶體中與每個Na+距離等同且最近的幾個Cl-所圍成的空間幾何構型為??? (??? )A.正四面體??? B.正六面體C.正八面體??? D.正十二面體7.如圖是氯化銫晶體的晶胞(晶體中最小的重復單元),已知晶體中2個最近的Cs+離子核間距為a cm,氯化銫的式量為M,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則氯化銫晶體的密度為??? B.? C.? D. 二、填空題8.參考下列熔點數據回答:物質NaFNaClNaBrNaI熔點℃995801755651物質NaClKClRbClCsCl熔點℃801776715646鈉的鹵化物從NaF到NaI及堿金屬的氯化物從NaCl到CsCl的熔點逐漸____________這與__________有關。隨__________增大__________減小,故熔點__________逐漸??? 。9.某離子晶體晶胞結構如下圖所示,x位于立方體的頂點,Y位于立方體中心。試分析:(1)晶體中每個Y同時吸引著__________個X,每個x同時吸引著__________個Y,該晶體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 。(2)晶體中在每個X周圍與它最接近且距離相等的X共有__________個。(3)晶體中距離最近的2個X與1個Y形成的夾角∠XYX的度數為__________。(4)設該晶體的摩爾質量為M g?mol-1,晶體密度為ρ?cm-3,阿伏加德羅常數為NA則晶體中兩個距離最近的X中心間的距離為__________ 。10.晶體具有規(guī)則的幾何外型、晶體中最基本的重復單位稱為晶胞。NaCl晶體結構如圖所示。已知FexO晶體晶胞結構為NaCl型,由于晶體缺陷,x值小于1測知FexO晶體密度為ρ=5.71 g?cm-3,晶胞邊長為4.28×10-10 m。(1)FexO中x值(精確至O.01)為(2)晶體中的Fe分別為Fe2+、Fe3+,在Fe2+和Fe3+的總數中,Fe2+所占分數(用小數表示,精確至0.001)為 ______________。(3)此晶體的化學式為 _____________。(4)與某個Fe2+(或Fe3+)距離最近且等距離的O2-圍成的空間幾何形狀是_____________。(5)在晶體中,鐵元素間最短距離為_____________cm11.有一種藍色晶體,它的結構特征是Fe2+和Fe3+分別占據立方體互不相鄰的頂點,而CN-離子位于立方體的棱上。(1)根據晶體結構特點,推出其化學式(用最簡單整數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化學式帶何種電荷?用什么樣的離子(用Mn+表示)與其結合成中性的化學式?寫出此電中性的化學式。答:(3)指出(2)中添加離子在晶體結構中的什么位置。答:12.1986年,瑞士兩位科學家發(fā)現一種性能良好的金屬氧化物超導體,使超導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為此兩位科學家獲得了1987年的Nobel物理學獎。其晶胞結構如圖。(1)根據圖示晶胞結構,推算晶體中Y,Cu,Ba和O原子個數比,確定其化學式(2)根據(1)所推出的化合物的組成,計算其中Cu原子的平均化合價(該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為Y+3,Ba+2,Cu+2和Cu+3)試計算化合物中這兩種價態(tài)Cu原子個數比離子晶體針對性練習答案一、選擇題1.D? 2.C? 3.AC? 4.A? 5.B? 6.C? 7.C二、填空題8.降低? 陰離子半徑由F-到I-逐漸增大離半徑? 陰、陽離子相互吸引? 降低9.(1)4? 8 XY2(或Y2X)(2)12? (3)109°28'(4) 10.(1)0.92??? (2)0.826(3)(4)正八面體? (5)3.03×10-1011.(1)FeFe(CN)6-(2)帶一個單位負電荷,可用Na+,K+,Rb+ (用M+表示)與之結合MFeFe(CN)6(3)M+在每隔一個立方體的體心上。12.(1)YBa2Cu3O7(2)Cu2+:Cu3+=2:1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掌握離子鍵的概念
2、掌握離子鍵的形成過程和形成條件,并能熟練地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離子鍵形成過程中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和綜合概括能力;培養(yǎng)學生用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認識問題;由個別到一般的研究問題的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一絲不茍的學習精神
2、在學習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3、通過氯化鈉的形成培養(yǎng)學生從宏觀到微觀,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事物的科學方法。
【教學重點】
離子鍵的概念和形成過程
【教學難點】
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入、設問]前面我們剛剛學習了元素周期表,從中我們可以知道,到目前為止,已經發(fā)現的元素有多少種?
那我們世界上的物質有多少種?
同學們有沒有想過這一百多種元素怎么能形成這千千萬萬種物質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揭開其中的奧秘。
思考、回答:
一百多種
很多種(無數種)
設置問題,激發(fā)學生求知欲。
[引入、設問]我們要怎么揭開這其中的奧秘?我們經常說“結構決定性質”。那我們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先來給這些元素按原子結構來分分類。
大家說元素的原子結構最外層能夠有多少個電子?
什么樣的結構就是穩(wěn)定的或者不穩(wěn)定的?
也就是說我們把元素的原子分成了具有穩(wěn)定結構的和不穩(wěn)定結構的。既然有些不滿足穩(wěn)定結構,那么將有什么變化趨勢?
思考、回答:
八個電子,如果是第一層,最外層最多有兩個電子。
最外層滿足8電子或者2電子就穩(wěn)定,不滿足8電子或2電子結構就不穩(wěn)定。
形成穩(wěn)定結構的。
從原子結構出發(fā)提出問題,找出成鍵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邏輯推理和從微觀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并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離子鍵教學設計(張衛(wèi)國)
[過渡]元素的原子結構從不穩(wěn)定達到穩(wěn)定結構,進而就將形成世界上的各種結構。但問題是要怎么實現從不穩(wěn)定結構到穩(wěn)定結構進而形成各種物質?今天我們通過氯化鈉的形成來研究這個問題。
[板書]NaCl的形成
[引入]通過上學期的`學習我們知道鈉能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鈉。今天老師就用視頻讓同學們見證一下這個實驗事實(播放視頻)。
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注意實驗操作細節(jié)
[設問]我們從宏觀上看到鈉和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這個實驗事實,那我們要怎么解釋它呢?我們需要透過現象去挖掘它的本質。鈉和氯為什么能結合生成氯化鈉?參照我們剛才的分析思路,我們可以從哪個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
[組織討論]原子結構。不錯。同學們真是活學活用。從微觀的角度來分析我們宏觀看到的實驗事實。這是我們解釋化學問題的一種常用方法。那具體怎么解釋呢?請同學從電子得失角度分析鈉和氯氣生成氯化鈉的過程。
培養(yǎng)學生從宏觀現象到微觀解釋的思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想
[投影]視頻演示NaCl的微觀形成過程
離子鍵教學設計(張衛(wèi)國)
靜電作用
分析、闡述
當鈉原子與氯原子相遇時,鈉原子失去最外層的一個電子,成為鈉離子,帶正電,氯原子得到了鈉失去的電子,成為帶負電的氯離子,陰、陽離子的異性電荷相吸結合到一起,形成氯化鈉。
由舊知識引入新知識。
從原子結構入手進行分析離子鍵的形成過程及本質,同時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組織討論]1.在食鹽晶體中Na+與CI-間存在有哪些力?
陽離子結合在一起,彼此電荷是否會中和呢?
[評價]對討論結果給予正確的評價,并重復結論。
思考、討論發(fā)表見解。
陽離子之間除了有靜電引力引力作用外,還有電子與電子、原子核與原子核之間的相互排斥作用。
陽離子之間就形成了穩(wěn)定的化學鍵。所以所謂陰、陽離子電荷相互中和的現象是不會發(fā)生的。
加深對靜電作用的理解,突破難點。同時培養(yǎng)學生用“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來認識問題。
[小結并板書]一、離子鍵
陽離子間通過靜電作用所形成的化學鍵叫做離子鍵。
[引路]成鍵微粒:
相互作用:
成鍵過程:
[講述]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就是我們初中所學過的離子化合物。大多數的鹽、堿、低價金屬氧化物都屬于離子化合物,所以它們都含有離子鍵。
[設疑]要想形成離子鍵、就必須有能提供陰、陽離子的物質,那么哪些物質能提供陰、陽離子呢?
[投影小結]
(1) 活潑的金屬元素(IA,IIA)和活潑的非金屬元素(VIA,VIIA)之間的化合物。
(2) 活潑的金屬元素和酸根離子形成的鹽
(3) 銨鹽子和酸根離子(或活潑非金屬元素)形成的鹽。
(4)很活潑的金屬與氫氣反應生成的氫化物
如 Na、K、Ca與H。
[講解]不是只有活潑的金屬元素和活潑的非金屬元素之間的化合才能形成離子鍵,如銨離子與氯離子也能形成離子鍵、鈉離子與硫酸根離子也能形成離子鍵。
記錄后在教師點撥引路下分析離子鍵的概念。
陰、陽離子。
靜電作用(靜電引力和斥力)。
陰、陽離子接近到某一定距離時,吸引和排斥達到平衡就形成了離離子鍵。
分析回答出活潑金屬提供陽離子、活潑非金屬提供陰離子。
傾聽、體會、理解、記憶
加強對離子鍵概念的理解,突破難點。
由個別一般的科學方法的培養(yǎng)。
深入掌握離子鍵的形成條件,理解個別和一般的關系。
[引入]從上可以看出原子成鍵是和其最外層電子有關,那么如何形象地表示原子的最外層電子呢?為此我們引入一個新的化學用語——電子式。
[板書]2.電子式,在元素符號周圍用“·”或“×”來表示原子最外層電子的式子。
離子鍵教學設計(張衛(wèi)國)[舉例并講解]
原子電子式:H· Na·
離子鍵教學設計(張衛(wèi)國)
離子電子式:Na+ Mg2+
離子鍵教學設計(張衛(wèi)國)離子化合物:
離子鍵教學設計(張衛(wèi)國)
[投影]課堂練習
1.寫出下列微粒的電子式:
S Br Br- S2- MgCl2
[評價]對學生書寫給予正確評價并指出易錯點
傾聽、思考、理解。
總結電子式的寫法。
金屬陽離子的電子式就是其離子符號,非金屬陰離子電子式要做到“二標”即標“[]”和“電荷數”
獨立完成
初步掌握原子、簡單離子和簡單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的書寫方法,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做準備。
[引入]用電子可以直觀地表示出原子之間是怎樣結合的以及原子結構特點與化學鍵間的關系。
[板書]3.用電子式表示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舉例并講解]用電子式表示氯化鈉的形成過程。
離子鍵教學設計(張衛(wèi)國)
[設問]用電子式表示物質形成過程與化學方程式在書寫上有何不同?
[指導討論]請同學們歸納小結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形成過程的注意事項。
請其他組對上述發(fā)言進行評議。
[評價]對學生的發(fā)言給予正確評價,并重復要點。
[投影]課堂練習
用電子式表示MgO和K2S的形成過程
[評價]對學生書寫給予正確評價并指出易錯點
根據左式描述其意義。
領悟各式的含義及整體的含義,區(qū)別用電子式表示物質和用電子式表示物質形成過程的不同,并與化學方程式進行比較分析它們的不同之處。
領悟書寫方法。
討論。
1.首先考慮箭號左方原子的擺放,并寫出它們的電子式。
陰離子標[]。
3.箭號左方相同的微粒可以合并寫,箭號右方相同的微粒不可以合并寫。
4.在標正負電荷時,特別要注意正負電荷總數相等。
5、連接反應物和學生成物一般用“→”不用“===”。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在學生學習了原子結構、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基礎上從原子結構出發(fā),以具體的例子——氯化鈉形成進行剖析,討論找出它們成鍵的根本原因,讓學生自己發(fā)現離子鍵的成鍵特點以及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評價、補充,由學生歸納出離子鍵的概念及用電子式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的表示方法,從微觀化學鍵的角度理解宏觀化學反應的本質。并以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更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抽象概念的理解。同時,在學習過程中,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教學內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1第一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第二節(jié)《離子反應》的第一課時。通過本課時的學習,建立電解質的基本概念,建立電解質電離的基本模型,在初中導電性實驗的基礎上理解電解質溶液和熔融電解質導電的基本原因,為下一課時——離子反應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強弱電解質的定義并會判斷;
(2)了解離子反應的定義和實質;
(3)能正解書寫離子方程式
2、過程與方法
(綜合歸納的能力;
(交流、總結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的精神;
(歸納、總結的能力。
三、教法分析
本節(jié)內容采用實驗法、探究法、啟發(fā)法、講授法的方式來進行,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自主思考,適時地進行實驗來探究以及觀看實驗視頻來獲得有效的知識信息。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注重學生自我思考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科學的實驗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以及團隊合作能力等。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電解質的基本概念,建立電解質電離的模型。
難點:電離,用物質結構解釋電離。
五、教學設計過程
1、引入問題:
教材結合生活常識,給電器設備通電時,濕手操作容易發(fā)生觸電事故。
積極思考,探究,發(fā)言為什么會有觸電現象。
創(chuàng)設情境,以真實、有意義的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思考。
2、回顧初中知識:
水導電嗎?什么是導電物質?什么不是?
根據所學內容,通過初中知識的回顧,引發(fā)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模型(基于已有知識對問題進行思考)
3、解釋:
實際上純水是不導電的。同學們初中做過電解水實驗,當時老師應該告訴了同學們,電解的不是純水,水中應該加入了硫酸。
4、學生聽講
引出下面的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5、實驗探究:
(氯化鈉固體和蒸餾水。按照課本中的圖示連接裝置,將石墨電極伸入到燒杯中,觀察小燈泡是否發(fā)光。
講解:嚴格的說蒸餾水也能導電,但是其導電能力很微弱,用上述的實驗裝置無法測出。
觀察實驗中的現象小燈泡都不發(fā)光,總結硝酸鉀固體、氯化鈉固體、蒸餾水都不導電)
①認識物質的導電性,②引出電解質的概念,③為學習電離的概念提供實驗證據。
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帶電荷的粒子。
7、引出:電解質非電解質概念
學生通過理解導電原因,更好記憶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在實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推理、假設、驗證等探究過程,建立微觀模型,從而對實驗事實作出合理解釋。通過電離概念建立過程中培養(yǎng)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的核心素養(yǎng)。
利用分類方法將電解質非電解質歸納物質中用圖示表示,并舉例說明哪些是電解質哪些是非電解質。
8、學生進一步理解記憶,加深對電解質非電解質的理解
回答:人的手上常會沾有NaCl(汗液的成分之一),有時也會沾有其他電解質,當遇到水時,形成電解質溶液。電解質溶液能夠導電,因此,濕手直接接觸電源時容易發(fā)生觸電事故
引出為什么氯化鈉溶液可以導電而固體不能
提問:為什么氯化鈉固體不導電而溶液和熔融氯化鈉能導電
學生思考
講解:氯化鈉固體就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在空間上堆積形成的,是不能隨意移動,一定受到某種作用相互束縛;而氯化鈉的固體在溶于水的過程中,受到水分子的作用,逐漸解離為各自獨立的水合離子,使體系中存在可以移動的帶電粒子,從而導電
學生理解記憶
通過微觀機理圖的觀察,培養(yǎng)學生宏觀辨識與微觀辨析思維。
引出電離概念和電離方程式電解質在溶于水或受熱熔化時,形成自由移動的離子的過程。
學生根據老師講解寫出電離方程式,討論氯化鈉溶液和熔融氯化鈉電離方程式是否一樣
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板書設計
離子反應——電解質的電離
概念:電解質
非電解質
電離
電離方程式
七、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教學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教師作為引導者來進行教學。通過引導法和實驗探究以及運用多媒體,使得學生自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其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探究的科學精神。也進一步提高和鞏固了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的能力。同時讓學生明白探索物質可以通過化學實驗來進行,以提高學生對于實驗的熱情。
[過渡]元素的原子結構從不穩(wěn)定達到穩(wěn)定結構,進而就將形成世界上的各種結構。但問題是要怎么實現從不穩(wěn)定結構到穩(wěn)定結構進而形成各種物質?今天我們通過氯化鈉的形成來研究這個問題。
[板書]NaCl的形成
[引入]通過上學期的學習我們知道鈉能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鈉。今天老師就用視頻讓同學們見證一下這個實驗事實(播放視頻)。
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注意實驗操作細節(jié)
[設問]我們從宏觀上看到鈉和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這個實驗事實,那我們要怎么解釋它呢?我們需要透過現象去挖掘它的本質。鈉和氯為什么能結合生成氯化鈉?參照我們剛才的分析思路,我們可以從哪個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
[組織討論]原子結構。不錯。同學們真是活學活用。從微觀的角度來分析我們宏觀看到的實驗事實。這是我們解釋化學問題的一種常用方法。那具體怎么解釋呢?請同學從電子得失角度分析鈉和氯氣生成氯化鈉的過程。
培養(yǎng)學生從宏觀現象到微觀解釋的思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想
[投影]視頻演示NaCl的微觀形成過程
一、說教材
該部分內容屬于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1第二章第二節(jié)的內容,第1課時包含了如下的內容:電解質、電離的概念,電離方程式的書寫,從電離的角度認識酸堿鹽的本質。通過引導學生參考酸的定義,嘗試從電離的角度概括出堿和鹽的本質,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和歸納、總結的能力,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過渡: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
二、說學情
在初中化學中,學生就已經做過了溶液的導電性實驗,這對于學習電解質的概念奠定了基礎。并且高中生思維能力在發(fā)展,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概括能力,因此我會引導學生從電離的角度分別概括酸、堿、鹽的本質,提高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渡: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電解質、電離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會書寫酸、堿、鹽的電離方程式,能從電離的角度重新認識酸堿鹽。
【過程與方法】
通過從電離的角度重新認識酸堿鹽,學生分析歸納總結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習中感受探究物質組成奧秘的樂趣和化學世界的奇妙。
(過渡:根據新課標要求與教學目標,我確定了如下的重難點:)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電離方程式的書寫
【難點】從電離的角度認識酸、堿、鹽
(過渡:為了解決重點,突破重點,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方法。)
五、說教學方法
講授法、小組合作探究、情境創(chuàng)設法
(過渡:好的教學方法應該在好的教學設計中應用,接下來我將重點闡述我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我的教學過程分為如下四個環(huán)節(jié),首先是第一個環(huán)節(jié):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好的導入可以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學習新知識、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能作引子和鋪墊。在這里我會結合學生初中所做的溶液導電性的實驗提問:哪些溶液可以使小燈泡發(fā)光,哪些不可以。并請學生思考原因,借此引入本節(jié)新課“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導入之后就進入了我本節(jié)課的第二環(huán)節(jié):新課講授。
1.電解質
我會結合學生的思考的能導電的溶液,提出不僅NaCl、KNO3、NaOH的溶液可以導電,這些固體分別加熱至熔化也能導電,由此提出電解質的定義: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接著我會提問學生:Cu、鹽酸、CO2、BaSO4是不是電解質?針對概念中的易錯易混的點進行解釋和探討,通過這一過程深化理解電解質的概念。
2.電離
在學生明白了什么是電解質之后,我會請學生思考NaCl溶液為什么會導電。學生結合教材內容和我的講解可以得知是因為NaCl發(fā)生了電離。這一過程可以用電離方程式表示如下:
NaCl=Cl-+Na+
這一過程我會通過動畫的形式來進行呈現,直觀的展現NaCl的電離過程,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動畫中學到知識,增加化學課堂的情感體驗。
3.酸、堿、鹽的電離
學生明白什么是電離之后,我會請學生根據NaCl的電離方程式,寫出HCl、HNO3、H2SO4在水溶液中發(fā)生電離的方程式,并且思考如何從電離的角度概括酸的本質。學生通過寫電離方程式就可以概括得出: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同樣的道理請學生試著寫出NaOH、Ca(OH)2、Ba(OH)2、KOH的電離方程式,思考如何從電離的角度概括堿的本質。
從電離的角度概括鹽的本質是易錯的一個點,我會這樣來處理:設置小組合作探討環(huán)節(jié),請各個小組列舉熟悉的鹽,思考如何從電離的角度定義鹽。
部分小組根據之前的規(guī)律很可能就得出:能夠電離出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有的小組也可能會考慮到(NH4)2SO4、NH4Cl也是鹽。這樣通過小組之間思維的碰撞得到正確的結果,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變要學生學為學生主動學,老師真正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提升
我會請學生從電離的角度判斷Na2SO4、Na2CO3、NaHCO3、NaHSO4是不是鹽,并寫出它們在水溶液中發(fā)生電離的方程式。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出現了酸式鹽NaHCO3、NaHSO4,目的是使學生認識到酸式鹽的電離與正鹽的電離不同,酸式鹽和酸式鹽的電離也不相同,也是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拓展。
環(huán)節(jié)四:小結作業(yè)
化學學習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還要關心學生學習的過程。課程最后,我會請學生回答本堂課的收獲有哪些,可以回答學到了哪些知識,也可以回答學習的感受。
最后布置作業(yè):電解質在溶液中發(fā)生的反應實質是什么?這樣的作業(yè)與下一節(jié)課的內容“離子反應”相銜接,體現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是離子發(fā)生反應的關鍵,知識間的邏輯體現更加完善。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離子反應》是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一第二章第二節(jié)內容,本節(jié)課著重介紹“酸、堿、鹽在水中的電離”。這在中學階段基礎理論知識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貫穿于中學化學教材的始終,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物質的分類,這為過渡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起到了鋪墊作用。本節(jié)內容是后面《氧化還原反應》內容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節(jié)內容在整個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學習了解電離,電解質的概念;能用電離方程式表達常見、典型的'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并從電離理論的角度認識酸、堿、鹽;通過酸、堿、鹽的本質探究,感悟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yǎng)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問題,分析問題,歸納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從更深的層面研究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透過現象認識事物本質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電解質的判斷、電離及電離方程式的書寫
二、說學情
對于高一年級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雖然對化學基礎知識有了一定積累,但程度參差不齊,差別較大,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這一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有強烈的好奇心,雖然處于抽象思維階段,但本節(jié)概念比較抽象,應適當增加實驗和電腦動畫以使微觀離子的活動變得直觀。
三、說教法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節(jié)課實際內容,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法為指導發(fā)現法、微觀演示法。
四、說學法
根據本節(jié)課實際內容,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學法為分組討論法、實驗探究法
五、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將學生分組,進行小組探究,資料共享平臺
探究活動為:
讓每組學生根據所提供的物質(銅片、石墨、氯化鈉固體、氯化鈉溶液、無水酒精、蔗糖、蔗糖溶液、蒸餾水、自來水、硫酸溶液)進行思考并動手操作,怎樣才能使燈泡亮起來?通過小組內統(tǒng)一分工、互相協(xié)作,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探究、學會組內交流評價,參與評價。
探究結束之后,各組推薦一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把本組的做法邊用實物投影展示,邊進行介紹。動員全班同學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對每小組展示的成果進行綜合評價,找出本組的優(yōu)缺點,確定最佳小組,并說出最佳的理由。通過此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讓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
(二)新授
引導學生利用上節(jié)課所學的分類方法,對導電材料進行分類。然后引導學生從純凈物和混和物、單質與化合物等分類標準對能導電的物質進行分類,從而引出電解質概念。在此過程中,使學生掌握分類的標準,學會分類。
之后,讓每組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來理解電解質的定義,把自己的理解與其它組員交流,組內形成統(tǒng)一意見,舉手發(fā)言。我引導學生總結,并對學生的說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與學生交流。同時為了加深對電解質定義的理解,讓學生說出開始呈現的物質哪些是電解質。結合學生回答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對學生開展評價,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電解質概念。(電解質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如,酸、堿、鹽等。)
提出梯度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學習課本相關內容。問題1:氯化鈉是電解質,為什么氯化鈉固體不導電,而它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狀態(tài)下能導電呢?利用flash課件展示氯化鈉固體不導電,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本質。從而引出電離的概念,像NaCl這樣溶解于水或受熱熔化時,離解成能夠自由移動離子的過程稱為電離。同時強調電離的條件有2個:溶于水或受熱熔化,酸、堿、鹽在溶解于水或受熱熔化時都能發(fā)生電離。)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離子反應的含義及其產生的條件,學會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和生產中的有關離子共存問題,解決有關問題。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常見離子反應探究的過程,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的科學方法獲取信息,并用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探究,激發(fā)探索的興趣,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引導透過現象看本質,認識到事物變化過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離子反應及其發(fā)生條件。
【難點】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三、教學用具
四、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電解質的概念,大家還記得它的定義嗎?試著完成下面的習題
第二環(huán)節(jié):新課教學
1.離子反應
教師提示:剛才做的練習中,既然電解質溶于水后電離成離子,那么,如果電解質溶液之間發(fā)生反應,更確切的說是什么發(fā)生了反應?
學生回答:離子。
歸納:因電解質溶于水可電離成為離子,所以電解質在溶液里所起的反應實質上是離子間的反應,這樣的反應屬于離子反應。
2.離子反應方程式
教師:我們化學的學習是離不開實驗的,下面給大家演示兩個實驗,讓大家感受下離子反應。
教師演示實驗:
刪兩邊相同的離子,去除與離子反應無關的粒子。
查兩邊原子個數和電荷數是否相等、反應條件、沉淀符號、氣體符號等。
思考:下列化學反應是離子反應嗎?如果是,請寫出離子反應方程式。
a.鐵跟稀硫酸反應
b.氫氣在加熱的條件下還原氧化銅
c.碳酸鎂跟硫酸反應
d.硝酸鉀與氫氧化鈉在水溶液中混合
e.氧化銅溶于鹽酸
教師活動:我們請同學們來說一說他們寫出來的正確答案,其他同學來判斷下是否正確,再次感受下我們的四步書寫法。
4.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意義
學生活動:完成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離子課件通用十五篇》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師資料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離子課件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